胡风的“主观斗志”

胡风的“主观斗志”

一、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谈(论文文献综述)

高鹏程[1](2021)在《《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题正式发表了毛泽东于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期间的两次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边区的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有了根本遵循,至今仍是国家意识形态、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但是,标准、原则的推行与秩序的建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巨量工作的支撑,对外需要开展文艺斗争,对内需要进行思想整风,1948年创刊的《大众文艺丛刊》便是参与其中的重要环节和力量。囿于办刊时间短、创刊地点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存世量低、以及被《讲话》光芒遮蔽等原因,以往历史叙事和文学研究并没有给予《丛刊》足够的重视,至少尚未对《丛刊》与《讲话》的复杂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基于此,本文于历史的缝隙之间发现问题,力图立足史料,努力回归文学史现场,阐明问题。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大众文艺丛刊》与《讲话》的关联。本章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结合1948年的政治、文化语境,梳理《丛刊》创刊背景,为其定位和定性,进而明晰其与《讲话》之间的内在关联,建立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丛刊》是受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由左翼文艺界在香港创办的机关刊物,目的在于阐释和宣传《讲话》精神,建立新的人民的文艺方向,构建《讲话》所描绘的新的文学秩序。第二章将《大众文艺丛刊》置于四十年代文学格局中,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重点分析《丛刊》为了清除《讲话》的传播障碍,对国统区文艺开展批判与清算,包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沈从文、朱光潜、萧乾),尤其是对后者的批判,考察被批判对象面对批判的态度和思想转变,总结批判与清算的成效。第三章将《大众文艺丛刊》纳入左翼文学发展的历史框架内,着眼于左翼文艺界内部对《讲话》精神理解的分歧和开展的以《讲话》为基准的深刻检讨与反省,重点关注研究分歧的解决。关键在于理解《讲话》内容实质,根据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统一战线”表述,考察左翼文艺界内部的批评。第四章论述《大众文艺丛刊》对《讲话》精神的阐述与实践。归纳分析《丛刊》围绕《讲话》精神开展的文艺建设:其一,抓住细节的变动,塑造思想改造进步的作家典型,树立《讲话》的权威和作家进步转型典范;其二,强调文艺大众化建设,深入讨论文艺大众化运动,宣传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总结延安文学的经验与不足;其三,刊载介绍解放区文艺作品,践行《讲话》精神,倡导《讲话》提出的文艺创作导向。第五章《大众文艺丛刊》的文学史意义与反思。本章在文本层面确定《丛刊》的独特价值,从纵向历史与横向地理两个方面分析《丛刊》在“转折”中发挥的历史作用。《丛刊》的文本价值体现在刊载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其孕育形成的批评模式之中,尽管批评模式值得反思,但切实极大促进了《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和接受,也深刻影响了国统区文艺创作。在促成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转折的过程中,《丛刊》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丛刊》是新中国文艺意识形态和方针政策的一次超前试验,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一体化运动的预演。《丛刊》与《讲话》是内在统一的,共同指向新的人民的文艺方向和新的文学秩序的建立。前者是对后者宣传实践的产物,后者对前者发挥引领指导作用。即《丛刊》为传播、宣传、践行《讲话》精神,实现《讲话》文艺思想而创刊,围绕《讲话》精神开展文艺批判与相关文艺建设活动,为现代文学的转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秩序的建立做出了巨大努力,此乃《丛刊》之真正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史子祎[2](2020)在《同源异流:现实主义的发展路径分歧——对抗战时期“主观”与“客观”论争的再讨论》文中提出在抗战背景下,现实主义已然成为文艺理论发展的主导,现实主义创作也成为抗战文艺实践的主流倾向。1940年代的"主观"与"客观"的话语论争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立场展开的,话语论争的背后是理论表述、创作方法以及文艺观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如此,胡风的个人与延安的集体战斗方式对各自的理论思考产生着影响,前者始终在创作中关注个体的精神力量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集体性"则延续进延安文艺的发展脉络中,在社会宣传与配合革命的现实需求之下,"客观"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易纾曼[3](2020)在《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今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胡风新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身份一直被强调,而作为旧体诗人的胡风却鲜少有人关注。本论文旨在讨论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论。根据胡风的人生经历、文艺思想与旧体诗词文本,来探讨其间歇式地、爆发式地、“否定”式地创作旧体诗词的动因,梳理其旧体诗词的主要思想意蕴,发掘其旧体诗词背后的古今演变渊源。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根据胡风的成长经历和思想立场来探讨其创作旧体诗词的动因。一方面胡风少年时代的旧学修习经历是其创作旧体诗词的根本动因;另一方面则根据胡风的创作时期分开来谈,抗战时期他以五四文学为中心、不完全否定旧形式的民族形式立场是其小规模创作旧体诗词的主要动因,而狱中时期强烈的情感抒发需要与旧形式的诱惑则是其大规模创作旧体诗词的主要动因。第二部分探讨的是胡风旧体诗词的思想意蕴,以时间和写作主题为线索,结合诗人的创作心理与经历,分为五个部分来谈:抗战风云、狱里狱外、怀旧忆友、监外酬唱、以古讽今。第三部分采用古今演变的研究方法,探究胡风旧体诗词的艺术风格渊源与创作心理渊源:第一是胡风创造的“连环对”体诗歌一定程度上从中国传统诗歌中汲取了营养,第二是其旧体诗——尤其是七律,在意象、语体、章法结构和精神意识等方面有着对鲁迅旧体诗的借鉴和传承,第三是其在创作中呈现出了现代知识分子情怀与儒家政治文化心理、传统退隐意识交织在一起的多面诗人形象。本论文从作家创作动因、旧体诗词主题意蕴及古今演变探源三个角度,对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从而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

朴燕淑[4](2020)在《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七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诗派,他们的创作活动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在战争年代里,七月诗派的诗人们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感召下,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诗歌。七月诗派现实主义诗论的核心是以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为基础而形成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诗歌理论,其中特别强调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在审美品格上,七月诗派要求现实主义作家要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重视现实与人生的主体观照,并用主观精神和浪漫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力”与“艺术力”相结合的平衡之美。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共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对“七月诗派”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七月诗派”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创新性进行了概述,选取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的视角进行研究,是希望对七月诗派进行审美层面和艺术主体性层面的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剖析,以求获得新的理论增长点。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是对审美语境的阐释,分别从七月诗派的理论资源、社会语境和文学场域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七月诗派的诗艺是与民族传统有密切联系的,他们生活在民族危机压倒一切的时代里,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自身也肩负起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从文学场域上看,4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再次勃兴,当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倾向。第二章是对七月诗派的审美理想进行阐释,七月诗派的诗歌理论在创作本质上强调以主体激情拥抱客观,在内在思想上强调诗人应当对现实进行“突入”甚至是“肉搏”,因此,他们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心理体验的现实主义,在外在形式上,他们提倡自由诗,崇尚“力之美”。第三章是对七月诗派审美精神的阐释,尝试从主观精神和浪漫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他们主张要做“第一义的诗人”,要以真诚的态度进入创作,同时主张对主观感觉要有“把捉力”,这样才能在作品中呈现出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第四章是对七月诗派审美实践的阐释,在作品的情感上,七月诗派强调战斗力与感染力的统一,要求诗歌要有时代性、人民性和崇高性。在意象的运用方面,他们则强调表现力与主观性的统一。第五章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反思,从现实主义理论深化,政治抒情诗上的突破和审美精神的高扬三个方面总结了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总体特征:主客观结合的平衡之美。结语部分肯定了七月诗派对中国新诗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对后世诗学理论与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七月诗派是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但他们的现实主义是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他们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少有的能将政治现实与艺术审美加以融合且不偏废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艺术理想和审美精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念然,王子铭[5](2019)在《胡风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文中认为胡风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探索者。他不断突破当时文艺学界的各种理论禁锢,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国化探索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主客观化合论"对文艺创作的内在机制作了辩证阐发;用"精神奴役创伤"论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在文艺领域作了拓展性阐述;用"主观战斗精神"论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能动反映论;用"到处都有生活"说拓展了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论论域;在"五四传统—现实主义"阐释框架中深入探讨了"民族形式"问题。这些构成了一个涉及文艺诸多重大问题且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理论自洽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胡风的这一理论体系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成就,其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都不容置疑。

王祺[6](2019)在《战斗中的转向 ——邵荃麟抗战时期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关于邵荃麟的解读主要呈现两种态势:出于政治批判而认为其文艺思想政治性不足而审美性有余;出于审美立场而强调对其进行“去政治化”处理。近几年则主要是试图将两种态势融合,但是又有“去语境化”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抗战后期,邵荃麟在桂林和重庆两个文化语境中所阐发的文艺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还原历史语境,从邵荃麟的鲁迅研究切入,探讨为其鲁迅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的新现实主义“典型论”、体现审美功利性的新人道主义,揭示“典型论”和功利性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最后,考察邵荃麟在桂林和重庆两个文化语境中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邵荃麟文艺思想由最初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到后来背离“主观论”的转变,揭示出背后两种文艺范式的复杂纠葛。从而以邵荃麟为视角呈现抗战后期国统区左翼文论界的转向路径。本文首先考察了邵荃麟抗战时期围绕阿Q进行的鲁迅研究。具体来说,邵荃麟利用阶级论区分了阿Q与阿Q主义,指出阿Q主义作为奴隶失败主义是应该被批判的,而阿Q作为阿Q主义的受害者,是值得同情的。由此,邵荃麟的鲁迅研究一方面继承了国民性批判对阿Q国民劣根性(即阿Q主义)的否定,另一方面,则将阿Q作为一个受害者而加以同情,从而实现了对国民性批判范式的突破。此外,因为邵荃麟的鲁迅研究受到过冯雪峰的影响,所以本文结合冯雪峰对阿Q的讨论,说明阶级论对启蒙论国民性批判范式的延续与改写,正体现了邵荃麟的鲁迅研究对阶级论与启蒙论国民性批判的整合。而这种整合同时内在于邵荃麟抗战时期对革命的民族文化的理解之中。其次,本文在第二部分讨论了邵荃麟文艺思想的核心,即新现实主义与新人道主义。其中,以“典型论”为中心的新现实主义论述,不仅是邵荃麟的鲁迅研究所诉诸的理论资源,也是其从事文艺批评的基本方法。不过,受制于国统区左翼文艺理论界对创作主体问题的关注的影响,邵荃麟在揭示“典型论”的内涵和阶级论本质时,不可避免地突出了作家主观思想力的作用。而新人道主义则主要体现为对战斗性的强调。这一强调首先是以批判资产阶级美学的面目出现,通过批判远离现实的个人化审美,邵荃麟强调了审美的现实功利性,尤其是战斗性。然而无论是新现实主义“典型论”对作家思想力的要求,还是新人道主义功利性对作家情感的突显,都指向了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最后,本文通过梳理邵荃麟在桂林和重庆两个文化语境中的具体经历,来考察邵荃麟在国统区背景下学习、理解《讲话》的过程。正是在对《讲话》的逐步深入的理解过程中,邵荃麟由最初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转变为对“主观论”的背离;对作家主体性的突显也转变为强调作家应通过深入人民群众,改造自身思想情感,从而进行阶级改写,成为新的历史主体中的一员。邵荃麟的这一思想转变其实也是一种从鲁迅左翼传统转向带有鲜明阶级立场和党派性的延安文艺方向的重要变化,由此也可窥见国统区左翼文论界在抗战后期的变化图景。

张丹[7](2018)在《“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胡风,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家,他的“战斗”和“发见”是极其重要的实践理论话语。他的小说、诗歌、电影以及文艺现象批评都有所体现。作为一位拥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文艺理论家,一方面他坚持用“战斗”的立场去探究作品和作家,极为重视作家的“受难”精神和“战斗”品格,另一方面他从关怀人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现实,去“发见”作品的真实以及人物的“精神奴役创伤”。同时,在这种理论术语的建构中,胡风树立起了他“战斗的诗人”、“战斗的理论家”形象。同时目前已有的胡风的文学批评或者文艺批评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探讨他的文艺思想尤其是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中体现出来的实践品格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少量的论文中有不成体系的探究。本文鉴于此,着重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这一背景中探究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中国1930到1940年代的传播作出相应的回应,最重要的是为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找到理论背景。本论文第一章通过探究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追溯实践观以及梳理胡风的实践观的背景,勾勒出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强烈的现实主义个性以及忠实的五四情怀,其中涉及对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吸收与转化对胡风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为“战斗”和“发见”的实践品格的现实性做背景梳理。第二章主要是阐述胡风文艺批评之于作家、作品的意义。即他的文艺批评展示出来的实践品格:“战斗”和“发见”。其中“战斗”主要是针对作家的评论,主要探讨国内外现实主义大师的人格,尤其是受难人格的精神气度和战斗立场,以及关注人的存在的人道主义情怀。“发见”是针对小说、诗歌、电影等文本。在小说批评中去发见民众的“精神奴役创伤”,探究人性,启发民众实现真正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诗歌批评中去“发见”真正的作家和诗人,“发见”诗歌的真实性和主客体化合的创作原则;第四章讨论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关于战斗的强调与左翼批评家矛盾和周扬的实践观的悖离之处,与京派批评家朱光潜和李健吾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实践观,发现人性的相通之处。第五章主要是阐述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在不同时期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结语部分主要是把胡风的文艺批评的实践观放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来探讨,同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后产生的新的含义,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蔡洞峰[8](2017)在《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文中研究说明“鲁迅传统”作为一种话语建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和建构以及“鲁迅传统”与胡风文艺思想之间有着深刻的契合与精神关联。本文以胡风与“鲁迅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材料梳理和文本研究的方式,在历史文化的语境下,探讨胡风与鲁迅的关系。绪论部分重点论述在“左翼”语境下“鲁迅传统”建构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周扬、冯雪峰、胡风对“鲁迅传统”的建构。三种模式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第一章通过材料梳理的方式和细节分析,探讨胡风生平以及思想历程,在“左联”时期以及“两个口号”论争中的经历,揭示胡风走进鲁迅的历史过程。第二章主要探讨胡风在鲁迅生前和去世后对“鲁迅精神”的阐释和扞卫,胡风阐释的“五四传统”与“鲁迅传统”以及两者之间关联与契合,着力探讨胡风建构的“鲁迅传统”与胡风文艺思想之间的关系。胡风在文学实践中如何进行鲁迅精神的传承。第三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胡风与鲁迅精神契合的渊源;胡风思想中的“主观战斗精神”与鲁迅思想中的“个人主义”、“精神”以及“精神界战士”契合背后的传统思想资源。这种传统在现代语境下是如何转化为胡风与鲁迅思想的精神资源并促使其思想的契合。结语部分探讨鲁迅文学的实质以及胡风对其核心精神把握,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资源,两者都将文学作为介入现实人生,通过文学实践改变现实的存在。强调文学与人的精神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思想的尊严,以及胡风文学思想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刘再复[9](2016)在《胡风的性情与悲剧》文中提出理解了胡风的性情,对他在文艺上的主张就容易看得清楚。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是文艺批评的双刃剑,它一面对准认同平庸日常状态视文艺如玩物的幽闲态度和"性灵主义"文学,另一面对准缺乏个人真实体验只尾随伟大事业的"客观主义"的写作态度及其文学。主流批评话语产生之后,一定要伴随"思想的绥靖",它不能容许批评界像过去那样本着自己的意志给予发挥。胡风就是"左翼"文艺内部不幸的"思想的绥靖"的牺牲品。

桂清扬[10](2016)在《胡风对满涛、吕荧等翻译家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盛行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流派——"七月派",强调文学创作中的主观战斗精神。因其在文学领域异质凸显,与代表主流文化的文艺思想不尽契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大"文字狱"的发生。本文试图从翻译政治学视角探讨三个问题:1.胡风文艺理论对七月学人翻译文学及主张形成的意义;2.胡风对满涛、吕荧等翻译家翻译生涯的影响及其面对的意识形态冲突问题;3.七月学人翻译家对胡风文学艺术生涯的反哺作用。希望借本文还原七月学人中华学者、中国翻译家之本色。

二、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谈(论文提纲范文)

(1)《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大众文艺丛刊》与《讲话》精神的关联
    第一节 《大众文艺丛刊》创刊背景
    第二节 《大众文艺丛刊》的性质
第二章 批判与清理:清除《讲话》精神传播的障碍
    第一节 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批判
    第二节 对“反动文艺”的全面清理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新文艺观”
第三章 反省与统一:消除《讲话》精神传播的内部干扰
    第一节 《讲话》精神的“正解”
    第二节 统一战线下的“协奏”
    第三节 “彻底检讨”与“深刻反省”
第四章 对《讲话》精神的正面解读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塑造思想改造进步的作家典范
    第二节 深入讨论文艺大众化
    第三节 创作实践——“实在的故事”
第五章 《大众文艺丛刊》的文学史意义与反思
    第一节 《大众文艺丛刊》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大众文艺丛刊》对国统区文艺的影响
    第三节 《大众文艺丛刊》对“当代文学”形态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同源异流:现实主义的发展路径分歧——对抗战时期“主观”与“客观”论争的再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现实搏战:胡风及其“主观战斗精神”溯源
二、反对“主观主义”:延安整风与边区文艺理论建设
三、分歧与共鸣:话语论争的内部透视
结语

(3)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发掘胡风旧体诗词的价值
        (二) 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建构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研究
        (二) 对胡风新诗创作的研究
        (三) 对胡风旧体诗词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胡风旧体诗词创作动因分析
    第一节 胡风早年的旧学修习
    第二节 胡风的“民族形式”立场
    第三节 政治受难与旧形式的诱惑
第二章 胡风旧体诗词思想意蕴管窥
    第一节 抗战风云:“几人欢笑几人悲,莽莽河山半劫灰”
    第二节 狱里狱外:“廿载心花成镜影,春光荡漾上囚衣”
    第三节 怀旧忆友:“广邀智者成亲者,共跨南端到北端”
    第四节 监外酬唱:“心交万里不愁遥,耻笑雎鸠占鹊巢”
    第五节 以古讽今:“传情今鲁迅,授愿古曹沾”
第三章 胡风旧体诗词古今演变探源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借鉴
    第二节 鲁迅旧体诗传统的追寻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诗人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1 审美语境:战争制约下的文化生态
    1.1 理论资源:与民族传统的沟通
    1.2 社会语境: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
    1.3 文学场域:现实主义的勃兴与转向
2 审美理想:主观战斗的力量之美
    2.1 创作本质论:拥抱客观的主体激情
        2.1.1 “心物相生”说:主观突入客观
        2.1.2 “典型情绪”说:从感受到感发
    2.2 内在思想论:心理体验的现实主义
        2.2.1 向现实肉搏:“主观战斗精神”说
        2.2.2 精神的狂欢:“个体生命体验”说
    2.3 外在形式论:自由诗的“力的排列”
        2.3.1 激昂的情绪:“力的旋律”
        2.3.2 感染的语言:情绪表达的工具
3 审美精神:突入理想的感性之美
    3.1 主观精神:燃烧的“诗心的熔炉”
        3.1.1 “第一义的诗人”:对真诚的“拥抱力”
        3.1.2 “生命的艺术”:对感觉的“把捉力”
        3.1.3 “风格即人”:对个性的“表现力”
    3.2 浪漫精神:艺术生命力的扩张
        3.2.1 自由理想:强力意志的彰显
        3.2.2 政治抒情:时代激情的冲击波
4 审美实践:话语风格的崇高之美
    4.1 情感审美:战斗力与感染力的统一
        4.1.1 时代性:发出抗战的最强音
        4.1.2 人民性:从生活中来的语象
        4.1.3 崇高性:沉雄激越的语体风格
    4.2 意象审美:表现力与主观性的统一
        4.2.1 隐喻性的“物”:“土地”与“太阳”
        4.2.2 主观性的“人”:“母亲”与“战士”
5 审美反思:思想力与艺术力结合的平衡之美
    5.1 “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现实主义诗论的深化
    5.2 社会学与美学的审美结合:政治抒情诗的突破
    5.3 现实与人生的主体观照:审美精神的高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胡风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客观化合论”:对文艺创作内在机制的辩证阐发
二、“精神奴役创伤”论:关于异化问题在文艺领域的拓展性阐述
三、“主观战斗精神”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能动反映论的构建
四、“到处都有生活”说:对革命现实主义理论论域的拓展
五、“民族形式”观:“五四传统—现实主义”阐释框架中的民族化探索

(6)战斗中的转向 ——邵荃麟抗战时期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框架
2 整合启蒙论与阶级论:邵荃麟的鲁迅研究
    2.1 区分阿Q与阿Q主义:国民性批判的继承与改造
    2.2 奴隶的反叛及其阻碍:来自冯雪峰的影响
3 新现实主义与新人道主义:邵荃麟文艺思想的核心
    3.1 新现实主义:以“典型论”为核心
    3.2 新人道主义:战斗的审美功利性
4 告别主观论:《讲话》与邵荃麟的思想转变
    4.1 桂林时期:对作家主观作用的强调
    4.2 重庆时期:“整风”环境下的思想转变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参考型阅读文献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胡风文艺批评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内容、思路以及方法
第一章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的建构
    第一节 实践观的讨论
        一、亚里士多德、康德与黑格尔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
        三、列宁的实践观
    第二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
    第三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作家论:“战斗”的创作主体批评
    第一节 “战斗”的现实主义大师批评
        一、“战斗”的国内现实主义大师批评
        二、“战斗”的国外现实主义作家批评
    第二节 “战斗”的新人批评
第三章 作品论:“发见”的作品批评
    第一节 “熔铸”:小说批评
        一、发现“精神奴役创伤”
        二、践行“经济性”原则
        三、探索人物的“交涉”
        四、发现真实
    第二节 “突入”:诗歌批评
        一、斗争化的诗学
        二、主客体化合论
    第三节 “拥入”:电影批评
第四章 悖离与暗合:胡风文艺批评与左翼、京派批评
    第一节 悖离:胡风与左翼之于现实主义批评之异
    第二节 暗合:胡风与“京派”“主体性”批评之通
第五章 胡风文艺批评实践品格的反思
    第一节 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的合理性
        一、“左联”时期的纠偏意义
        二、“一体化”时期的可塑性意义
        三、新时期的拓展性意义
        四、当下的延展性意义
    第二节 胡风文艺批评实践品格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左翼“鲁迅传统”阐释的三种模式
    二、周扬的“鲁迅传统”阐释
    三、冯雪峰的“鲁迅传统”阐释
    四、胡风的“鲁迅传统”阐释
    五、胡风的“鲁迅传统”及其文艺理论的建构
    六、胡风研究概况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目标
第一章 走向鲁迅的胡风
    第一节“我从田间来”:胡风的生平及心路历程
        一、身世和求学
        二、接受新文学和鲁迅影响
        三、在日本
    第二节“左联”风波中的相识相知
        一、相遇与相知
        二、理解与配合
    第三节“两个口号”论争:站在同一战壕
        一、“左联”的解散
        二、“两个口号”论争
        三、为胡风辩护
第二章 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及其文艺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胡风对鲁迅精神的阐释和扞卫
        一、鲁迅生前胡风对其思想的阐释和扞卫
        二、鲁迅身后胡风对其精神传统的阐释
    第二节 胡风阐释的“鲁迅传统”和“五四传统”
    第三节 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和胡风文艺理论建构的关联
        一、“主观战斗精神”与鲁迅的“主观主义”
        二、“精神奴役的创伤”与“国民性批判”
    第四节 文学实践中的传承:以《七月》为中心
        一、创办《七月》杂志
        二、培养文坛的闯将:以路翎为例
第三章 鲁迅与胡风精神契合的传统思想渊源
    第一节“个人”、“精神界战士”、“主观战斗精神”核心思想背后的“传统”
        一、“个人”、“主观”与“精神”:鲁迅思想中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资源
        二、内向超越:中国传统士大夫“儒道互补”思想形成
        三、鲁迅精神与儒学传统
    第二节“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价值
        一、主观战斗精神与“天人合一”
        二、胡风与鲁迅的相遇:以传统为契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科研项目
后记

四、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众文艺丛刊》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播与实践研究[D]. 高鹏程. 吉林大学, 2021(02)
  • [2]同源异流:现实主义的发展路径分歧——对抗战时期“主观”与“客观”论争的再讨论[J]. 史子祎. 宜宾学院学报, 2020(11)
  • [3]胡风旧体诗词创作论[D]. 易纾曼.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D]. 朴燕淑. 辽宁大学, 2020(01)
  • [5]胡风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J]. 黄念然,王子铭. 中国文学批评, 2019(03)
  • [6]战斗中的转向 ——邵荃麟抗战时期文艺思想研究[D]. 王祺. 重庆大学, 2019(09)
  • [7]“战斗”与“发见”:胡风文艺批评的实践品格研究[D]. 张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8]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D]. 蔡洞峰. 苏州大学, 2017(04)
  • [9]胡风的性情与悲剧[J]. 刘再复. 华文文学, 2016(06)
  • [10]胡风对满涛、吕荧等翻译家的影响研究[J]. 桂清扬. 中国翻译, 2016(06)

标签:;  ;  ;  ;  ;  

胡风的“主观斗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