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狩猎场规划与管理

凌海狩猎场规划与管理

一、凌海狩猎场规划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方笑[1](2020)在《格式塔美学原理下的空间装置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指出: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这项意见的颁布体现出了交互性的装置艺术有助于对地方文化旅游经济的提升,与时俱进的多媒体沉浸式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压力,制造出城市幸福感。格式塔心理学是以整体性的观点对人类的视知觉进行研究,分析视觉对“物自体”表面特征的感知力,当这种感知力在大脑中形成了记忆的符号后,再根据符号的特点进行归类,并产生思维的顿悟感。装置艺术是感知类型艺术,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五官,感知空间(或装置)的构成原理及意义。格式塔理论贯穿的装置设计紧紧围绕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并且通过“创意思维”的技法引发观众的“求知欲”,加大空间(或装置)的体验感,突出装置艺术的人性化特征。装置艺术的设计手法主要依靠于材料的分类和重组,将富有文化意义的元素或代表时代特征的材料,采用同一的主题无缝隙式的搭配形成新的环境特征,带来新的环境沉浸式体验,增添社会的幸福感,并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的分析研究,目的是对装置艺术兴盛不衰的秘密进行探索并提供相应的设计策略,为城市文旅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是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结合中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适合城镇区域文化艺术发展的途径。

武虹[2](2017)在《多因子影响下的史前西辽河流域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城镇空间格局剧烈变动的现状,对于城镇空间格局特别是宏观层面空间格局的研究改变引起了科学家和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其中,史前时期聚落空间格局的研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即便是史前时期的聚落空间分布也并非是随意的,其内同样具有非常明确的空间特征,且这些特征与人类自身的发展、自然环境甚至文化思想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此课题的研究对于现今城市空间格局的研究与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选择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该地区是我国北方雨养农业的重要发源地,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与普查工作的积累,该地区相关省份的文物地图集也逐年发表成册,已经向我们展现了清晰的序列与文化内涵。这些聚落的坐标精度也许不能微观层面单个聚落的研究,但是其丰富的样本量优势却能很好地反映宏观层面古聚落间的空间格局。现有的对于史前时期聚落研究的工作大多采用传统的环境考古手段进行调查,很少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从宏观层面上研究聚落的空间格局。因此,本文将在对文物地图集资料数字化的基础上,运用GIS对聚落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核密度分析法研究聚落重心分异模式。(2)核密度分析结果通过三维视角转换反映聚落分布重心在经向、纬向上的变化规律。(3)对聚落进行高程统计,以反映聚落在高程范围的变化状况。(4)运用等级规模法则信息来研究该聚落群当时的规模分异状况和聚落形态结构。通过聚落分布重心、空间上的迁移、规模分异状况以及聚落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得到了西辽河流域聚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空间格局;再结合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因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生产技术),来探究聚落在宏观层面上的空间格局的演变原因。具体在理论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以下4点结论:(1)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中间密边缘疏”的空间格局;这主要与地形地貌因素的有密切关系,遵循“边际效应”理论,中部的丘陵地带成为聚落的聚集地。(2)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分布重心随着时间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这一现象主要与气候环境的改变有关。(3)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规则化”的趋势,形成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一般聚落的层级结构,且等级分异程度也更加的明显,这样的现象往往意味着最原始的城市化已经开始发生。(4)在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我们发现不同的生产技术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分布格局。以农业技术为生的文化在聚落空间格局上多呈现出单中心的分布格局,且更倾向分布于低海拔的空间;而以渔猎采集和以畜牧技术为生的文化更倾向于呈现出多中心的分布格局,往能更好的适应高海拔的空间。在实践方面得出以下2点结论:(1)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的聚落大多分布在丘陵、沟谷地带,且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的格局特征,这个结果为古聚落保护区的划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西辽河流域的聚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一般聚落”规则的层级结构,使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隐约的朴素规划意识,能够为研究西辽河流域早期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化等问题提供了线索。

张大斌[3](2014)在《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之后,锦州市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重要性,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政策的扶持下,2003年创建的锦州松山生态园目前已发展成为辽西地区最大型的生态景观农业产业之一。锦州凌海市大凌河西八千断面上游湿地工程在2012年顺利竣工,该项目是通过滨水湿地系统的建设,打造了兼具生态环境功能与经济效益功能的绿色长廊。发展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既要认清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建设是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也要明确这样的建设是以“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相融合的产业。既要明确把握锦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又要结合当地人居文化特点和具体现状制定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相和谐的生态景观农业战略。认清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选择科学的发展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锦州地区乡村生态农业景观的发展建设得出以下结论,希望对今后该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通过对国内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理论的概述、总结及分析,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含义是: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实际上是在农业发展中融入乡村生态景观规划的理念,以自然生态景观的维护为前提,协调发展乡村农业景观与乡村人居文化景观的农业发展模式。第二,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休闲观光产业与农业相结合,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出;3.承载历史、传承人类的农耕文明第三,根据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现状,对其进行SWOT分析。优势:地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历史悠久,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政策的有力扶持。劣势:生态景观与农业结合意思欠缺;科技人才缺少;制度缺失。机遇:政策机遇;人类生存意识改变机遇;产业机构优化调整。威胁:盲目开发的威胁;省内其他地域竞争威胁;模拟乡村生态酒店威胁。第四,提出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开发的战略原则及建议: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导向原则,并且加强完善法规政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理论研究;放缓步子,循序渐进开发建设;多元化经营战略,形成产业特色;突出地方特色,增加产品附加值。

蒋正举[4](2014)在《“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保护愈加严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向矿山废弃地要土地”“盘活矿山废弃地”“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已成为我国矿业城市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进行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所遵循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在“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属性相互转化理论和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研究基础上,基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转化路径,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的理论框架。围绕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在内容体系上,遵循“过程分析—能力评价—治理模式选择”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具体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然后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模型,最后以徐州市城北采煤塌陷地转化项目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矿山废弃地转化是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趋势,是集物质资源恢复、价值再生与转化于一体的过程。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论和对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包含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个过程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路径,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研究框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综合的认识基础和总体框架。(2)详细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揭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机理。在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中,归纳总结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技术、资源化类型,并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方向选择进行了探讨;在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价值评估、矿山废弃地产权明晰、矿山废弃地资产投资收益回报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资本化方式、矿山废弃地资本化价值以及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运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3)提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的概念,即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能力,进而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源资本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2个指标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群决策的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对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进行定量评价。(4)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的政府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混合治理模式三种典型治理模式,然后结合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并借助heckman两阶段计量方法,定量化地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过程。(5)应用研究表明,城北采煤塌陷地作为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生态住宅项目等用地,其资产化价值为671383万元,资本化价值为936262万元,生态环境资产资本溢价显着,其中商贸物流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转化能力最高,其次是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住区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转化能力较低,针对此区域,应采取以政府治理为主、市场治理为辅的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可以降低矿山废弃地交易费用,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了矿山废弃地转化问题,充分反映了矿山废弃地从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补充和丰富了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研究,以期为分析矿山废弃地化经济属性、合理安排矿山废弃地转化、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实现矿山废弃地高效再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借鉴。

唐景全,吴专,金学林[5](2014)在《井冈山(万安)国际狩猎场的运营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安全是狩猎活动的核心。不同于北方地区有广阔的可狩猎区域,南方地区建设狩猎场的面积通常较小,且多采取人工投放猎物的方式。基于此,通过分析井冈山(万安)国际狩猎场的基本情况和国内狩猎市场的现状,对该狩猎场的客源市场以及狩猎者接待量、人均费用、年均收入等指标进行了预测,并对该狩猎场的运营方案、机构组成、人员配置等进行了研究,从安全与环境角度重点研究了狩猎场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并就狩猎场运营与管理的其他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吴小舜[6](2013)在《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 ——以锦州、葫芦岛为例》文中指出城市与区域整合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城市的整合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关于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还基本上属于空白。港口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域港口城市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亟需对近域港口城市的整合建立理论的框架,为近域港口城市的整合提供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需求与实践背景,本研究试图借鉴国内外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经验,以锦州、葫芦岛两个港口城市为例,在分析近域港口城市整合背景和动力的基础上,找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的一般模式,指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主要内容,提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为近域港口城市的一体化整合找到有效路径并提供理论支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港口城市整合的概念与研究进展。主要对港口城市整合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港口城市整合的理论内涵,并对国内外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第二章: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介绍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共生”理论、等经典理论,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理论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构建部分是本文理论研究的核心,首先,分析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动力;其次,梳理了港口城市整合的一般模式,提出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时空序列;然后,从五个方面入手对近域港口城市整合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第四章:锦葫两市区域关系的演变历程。分阶段梳理了锦州、葫芦岛两市的历史演变情况、相互作用关系等内容。第五章:锦葫区域关系发展的现状格局。总结了锦州、葫芦岛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两市的整合提供了基本资料和研究方向。第六章: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从锦葫整合发展的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和驱动因素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两市整合的动力。第七章: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途径与调控。从锦葫整合发展的目标与模式、主要途径和调控体系三方面提出了两市整合的目标、路径和策略。

胡海峰[7](2013)在《基于城市流与等时交通圈的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与区域”的相关研究始终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性、区域性的分工协作产生,城市经济区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备受关注。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城市的发展和带动作用还比较弱,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也不明显,城市与区域之间良性互动关系还没得到体现。这些因素制约了城市区域的发展,使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现实需求,在相关城市经济区理论的支撑下,本文分为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引言。对城市经济区划的研究背景与问题、研究区域、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框架及方法做出全面概述。第二部分,基础理论。对城市经济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城市经济区的特征、发展趋势及国内外有关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为后文城市经济区划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第三部分,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方法的构建。通过对城市流强度模型和等时交通圈理论的相关概述,考虑城市流强度模型和等时交通圈的特点,尝试构建基于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交通可达性的时距函数,更有效地反映两者共同作用下的城市经济区划分。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按照上述方法,测算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网络分析构建基于交通网络的等时交通圈的空间范围图示,最后结合定量分析及等时交通圈空间范围图示结果,最终确定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第五部分,论文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概括,并从中认识到写作的不足之处。

李欣甜[8](2012)在《狩猎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 ——以陕西莲花山狩猎场旅游发展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狩猎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旅游项目,我国开展商业性狩猎活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起步较晚,在国人意识里,还没有形成花高价钱去狩猎一只动物,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一种“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观念,不可能为一只野生动物而花费很多,同时,与狩猎活动开展的相关配套设施、社会文化理念也还没有形成气候(或市场),狩猎在全国也没有形成规模化、效益化,无论从经济收入和作为野生动物的管理模式来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都相差很多。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可狩猎的动物种类达上百种,这是我国开展国际、国内狩猎活动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保护管理好野生动物的同时,又要合理利用野生动物为人类造福。作为拥有13亿人口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的中国,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在所难免,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冲突,科学合理的开展狩猎业不仅是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国发展野生动物产业的需要。陕西莲花山狩猎场位于陕西西部千阳县境内,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3500公顷。狩猎场境内沟谷相连,森林植被茂密,生态景观丰富多彩,天然栎林、山杨与人工油松、刺槐镶嵌有序,山桃、山杏、沙棘、核桃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栖居种类多、数量大,野猪、野兔、山鸡成群出没,总量约5万多只,曾是历代皇宫狩猎场地,有着深厚的狩猎文化内涵。随着千阳县狩猎旅游的发展,不仅能有改善千阳狩猎场的经营现状,而且对于千阳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石道良,梅浩,朱兆泉,郝涛,肖利[9](2010)在《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狩猎场规划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生态旅游、狩猎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林区狩猎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主要狩猎动物为野猪和山兔等。为使该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拟在郧西三官洞林区规划建设狩猎场。作者对狩猎场的可行性、功能分区、猎期和猎取量以及狩猎场的管理进行了探讨,为我省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将推动我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赵奎涛[10](2010)在《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凌河是辽宁西部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河流。本文通过大凌河流域自明末清初以来五个阶段内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分析,开展了流域内人地关系矛盾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做出了流域生态环境是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恶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域PRED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大凌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及通过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子系统的发展来实现大凌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研究成果:首先,自古以来大凌河流域是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其次,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导致大凌河流域清朝中期人地关系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清朝政府政策的多变性,政府政策的变化对大凌河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移民方式导致土地开发等行为的短期性;三、天然的区位优势,大凌河流域与中原地区接壤,是最先受到移民的影响的区域,大凌河流域的人地关系紧张及生态环境恶化超过东北其他地区;再次,咸丰末期大凌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增长,导致的大量荒地及山区土地被开垦,中上游的山区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种类明显减少,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加速;同时,民国时期大凌河流域军阀混乱、日本对森林资源的掠夺、人口大量增加的影响也是造成人地关系紧张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再次,经过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植树造林过程,植被恢复良好,森林覆盖率有一定提高,流域生态环境开始恢复。最后,通过建立大凌河流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相关因子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性,提出以下三方面对策建议:控制大凌河流域内人口规模并提高人口素质;对大凌河上游地区进行重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定大凌河流域规划,统筹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发展,实现流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标。社会经济发展会对流域PRED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在流域内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凌海狩猎场规划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凌海狩猎场规划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格式塔美学原理下的空间装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的发展趋势
        1.3.2 国外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格式塔美学原理
    2.1 什么是格式塔原理
    2.2 格式塔美学原理的特征
        2.2.1 相近原则
        2.2.2 相似原则
        2.2.3 封闭原则
        2.2.4 连续原则
        2.2.5 简单原则
    2.3 格式塔理论的观点总结
第3章 装置艺术的发展史
    3.1 装置艺术的概念
    3.2 装置艺术的原本特征
        3.2.1 时效性
        3.2.2 空间性
        3.2.3 交互性
        3.2.4 注重情感倾诉
    3.3 装置艺术中的格式塔原理
第4章 格式塔理论下的空间装置设计研究
    4.1 空间装置艺术的概述
    4.2 空间装置艺术的分类
        4.2.1 私密空间
        4.2.2 公共空间
    4.3 空间装置艺术设计的过程
        4.3.1 主题定位
        4.3.2 材料选择
        4.3.3 空间生成
        4.3.4 空间体验
    4.4 空间装置艺术设计的价值贡献
        4.4.1 文化价值
        4.4.2 体验价值
        4.4.3 审美价值
第5章 空间装置艺术的设计策略
    5.1 引言
    5.2 主题分析
    5.3 材料选择
    5.4 作品展示及总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多因子影响下的史前西辽河流域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的界定
        1.2.1 聚落
        1.2.2 空间格局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聚落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
        1.3.2 基于GIS的聚落空间格局分析
        1.3.3 史前聚落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1.3.4 研究现状及不足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核密度分析法
        1.5.2 等级规模法则
        1.5.3 其他相关方法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辽河流域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2.2 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文化概述
        2.2.1 西辽河流域考古学地位
        2.2.2 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2.3 相关影响因子
        2.3.1 地形地貌因素
        2.3.2 气候环境因素
        2.3.3 社会文化因素
        2.3.4 生产技术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来源与空间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数字化
        3.1.1 数据来源
        3.1.2 空间数据数字化
    3.2 数据空间分析
        3.2.1 核密度分析
        3.2.2 高程统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的聚集模式
    4.1 不考虑面积因素时的重心分异
        4.1.1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4.1.2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
        4.1.3 青铜时代文化
    4.2 考虑面积因素时的重心分异
        4.2.1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4.2.2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
        4.2.3 青铜时代文化
    4.3 经度方向上的迁移
    4.4 纬度方向上的迁移
    4.5 高程方向上的分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规模分异
    5.1 聚落等级规模分布
        5.1.1 凸形曲线
        5.1.2 对数常态形曲线
        5.1.3 凹形曲线
    5.2 聚落等级分类
        5.2.1 聚落等级自然分隔
        5.2.2 大型聚落分布
    5.3 聚落形态的结构及变化
        5.3.1 单中心的向心型聚落形态
        5.3.2 多中心的竞争聚落形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力
        6.1.1 地形地貌对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6.1.2 气候环境对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6.2 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社会驱动力
        6.2.1 社会文化对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6.2.2 生产技术对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
    6.3 研究结论
    6.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概念
        2.1.1 乡村生态景观的含义
        2.1.2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2.1.3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的意义
    2.2 基础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
        2.2.2 观光农业基础理论
        2.2.3 生态农业基础理论
第3章 国内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3.1.1 美国芝加哥北部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经验借鉴
        3.1.2 德国市民农园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经验借鉴
        3.1.3 韩国安东和回村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借鉴
    3.2 国内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3.2.1 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经验借鉴
        3.2.2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经验借鉴
        3.2.3 浙江——玉环观光农业园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经验借鉴
    3.3 国内外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经验借鉴对锦州地区的启示
        3.3.1 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3.3.2 坚持生态保护原则,重视乡村可持续发展
        3.3.3 坚持传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
        3.3.4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3.3.5 采取多元化经营,打造产品特色
第4章 锦州地区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现状
    4.1 锦州地区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阶段
        4.1.1 结构单一的“农家乐”式阶段
        4.1.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园”式阶段
    4.2 锦州地区生态景观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4.2.1 锦州松山生态园的发展壮大
        4.2.2 兼具生态环境功能与经济效益功能的湿地工程
    4.3 锦州地区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特点
        4.3.1 以优美环境为依托,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农业
        4.3.2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偏重旅游业的推广经营
        4.3.3 以中小型规模为主、服务业转型发展加快
第5章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5.1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优势因素
        5.1.1 地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5.1.2 历史悠久,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
        5.1.3 政策的有力扶持
    5.2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劣势因素
        5.2.1 生态景观设计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意识不足
        5.2.2 专业技术人才缺失
        5.2.3 管理制度不健全
    5.3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机遇因素
        5.3.1 政策方面的机遇
        5.3.2 人们生存、生活观念的转变
        5.3.3 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变化
    5.4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威胁因素
        5.4.1 开发脚步过快带来的威胁
        5.4.2 省内其他地区的竞争
        5.4.3 大城市内生态园式酒店的出现
第6章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6.1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6.1.1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6.1.2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的目标
        6.1.3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战略原则
第7章 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建议
    7.1 完善政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7.2 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理论性研究
    7.3 放缓步子,循序渐进发展
    7.4 采取多元化经营,形成产业特色
    7.5 突出地方特色,提高产品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构建
    3.1 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
    3.2 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特征
    3.3 矿山废弃地转化内外部条件
    3.4 矿山废弃地转化路径
    3.5 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矿山废弃地转化过程分析
    4.1 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
    4.2 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过程
    4.3 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5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
    5.1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维度构成
    5.2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影响因素
    5.3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4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
    5.5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
    6.1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发展及类型
    6.2 矿山废弃地转化交易属性与治理模式
    6.3 矿山废弃地转化交易费用影响因素
    6.4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模型
    6.5 本章小结
7 应用研究
    7.1 研究区域
    7.2 矿山废弃地转化分析
    7.3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
    7.4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
    7.5 推进矿山废弃地转化的政策建议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井冈山(万安)国际狩猎场的运营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井冈山 (万安) 国际狩猎场概况
2 狩猎市场
    2.1 市场调查
    2.2 市场预测
3 狩猎场运营方案
    3.1 运营方案
    3.2 机构设置
    3.3 人员配置
4 狩猎场的管理
    4.1 安全管理
    4.2环境管理
5 讨论

(6)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 ——以锦州、葫芦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港口城市整合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城市整合的概念界定
        一、整合与城市整合
        二、城市整合的类型
        三、城市整合的机制
    第二节 港口城市整合的理论内涵
        一、港口城市整合的概念
        二、港口城市整合的内涵
    第三节 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章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一、劳动地域分工的内涵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三、劳动地域分工的组织协调
    第二节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一、空间相互作用的内涵
        二、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
        三、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条件
        四、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及模式
        五、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共生”理论
        一、“共生”的概念与内涵
        二、“共生”机制的建立
        三、“共生”理论与城市整合
    第四节 系统论
        一、系统论的概念与内涵
        二、系统论的思维特点
        三、系统论与城市整合
第三章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
        一、外界宏观发展背景的影响
        二、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模式选择
        一、国外港口整合举例
        二、港口整合模式总结
        三、近域港口城市整合模式探索
    第三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主要内容
        一、港口功能的整合
        二、经济活动的互补
        三、地域空间的对接
        四、基础设施的协调
        五、生态环境的共建
    第四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
        一、行政协控措施
        二、利益协调机制
        三、政策制度对策
        四、规划引导调控
第四章 锦葫两市区域关系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从属与依附关系阶段
        一、行政与经济上的隶属与依附
        二、区域发展特征
    第二节 分离后独立发展阶段
        一、区域发展竞争态势形成
        二、辽西双核空间初具形态
        三、港口资源优势逐步发挥
    第三节 竞争的逐步加深阶段
        一、港口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
        二、原有领域的竞争继续强化
        三、新兴领域的竞争日趋明显
第五章 锦葫区域关系发展的现状格局
    第一节 锦葫区域发展概况
        一、锦葫区域社会经济现状
        二、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三、产业发展现状
        四、锦葫沿海区域重要节点发展现状
    第二节 锦葫区域发展特征
        一、产业基础薄弱且趋同严重
        二、区域性基础设施缺乏协调
        三、港口整合开发利用率较低
        四、生态环境整治的迫切要求
    第三节 锦葫整合存在的障碍
        一、行政区经济对区域整合的制约
        二、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未形成
        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
        四、缺乏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
第六章 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二、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要求
        三、辽宁省空间发展战略的调整
    第二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城市现代工业基础较为雄厚
        二、港口与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城市发展空间对接趋势明显
        四、区域基础设施支撑比较充分
        五、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
    第三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驱动因素
        一、外部区域发展的动力扰动
        二、新时期锦葫共同利益的寻求
        三、地域差异和经济互补的要求
        四、区域性组织协调机制的促成
        五、东北振兴及相关规划的引导
第七章 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途径与调控
    第一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一、锦葫整合的基本原则
        二、锦葫整合的目标体系
        三、锦葫整合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有效整合锦州湾港口资源
        二、推进锦葫产业分工与协作
        三、加快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
        四、共建共享区域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调控体系
        一、加大政府行政协控力度
        二、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
        三、完善政策制度支撑体系
        四、强化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基于城市流与等时交通圈的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区域的界定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综述
    2.1 城市经济区的含义
        2.1.1 城市经济区的概念
        2.1.2 城市经济区的特征
        2.1.3 城市经济区发展趋势
    2.2 城市经济区划的内涵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 城市经济区划模型构建
    3.1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与步骤
        3.1.1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3.1.2 城市经济区划的步骤
        3.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3.2 经济联系的测度-城市流强度模型
        3.2.1 城市流强度模型
        3.2.2 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
        3.2.3 相关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3.3 城市经济区范围的确定-GIS 空间下的等时交通圈
        3.3.1 选择思路
        3.3.2 等时交通圈划分的技术方法
        3.3.3 等时交通圈时距的选择
4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分
    4.1 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的测度
        4.1.1 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测算
        4.1.2 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
    4.2 东北地区等时交通圈的划分
        4.2.1 交通方式的选取及相关设定
        4.2.2 等时交通圈时距的确定
        4.2.3 各城市等时交通圈范围的划分
    4.3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方案
        4.3.1 一级城市经济区
        4.3.2 二级城市经济区
        4.3.3 地方集聚与辐射中心
    4.4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空间组织
5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狩猎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 ——以陕西莲花山狩猎场旅游发展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背景分析
    1.1 狩猎旅游的特点
        1.1.1 狩猎旅游的概念
        1.1.2 狩猎旅游旅游的特点
    1.2 狩猎旅游发展现状
        1.2.1 世界狩猎旅游态势
        1.2.2 中国狩猎旅游发展态势
        1.2.3 分析结论
    1.3 陕西莲花山狩猎场开发背景
        1.3.1 狩猎场区位分析
        1.3.2 自然条件分析
        1.3.3 陕西莲花山狩猎场开发现状
        1.3.4 狩猎场存在问题总结
第二章 狩猎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2.1 旅游资源类型
    2.2 旅游资源评价
        2.2.1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2.2.2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2.2.3 资源评价结论
    2.3 狩猎场资源分析
        2.3.1 狩猎资源定性分析
        2.3.2 规划区可猎野生动物特征
        2.3.3 规划区野生动物区系特征
    2.4 狩猎场 SWOT 分析以及区域竞合分析
        2.4.1 SWOT 分析
        2.4.2 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
    2.5 狩猎资源评价结论
第三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
    3.1 战略思路
        3.1.1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实施产品体系创新
        3.1.2 要素整合,结构优化,实现产业系统创新
        3.1.3 发展狩猎+休闲产业,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3.2 总体定位
        3.2.1 主题定位
        3.2.2 性质定位
        3.2.3 功能定位
    3.3 发展目标
        3.3.1 总体目标
        3.3.2 阶段目标
        3.3.3 客源市场目标
    3.4 战略选择
        3.4.1 区域联动战略
        3.4.2 主题塑造战略
        3.4.3 强化精品战略
    3.5 旅游形象定位及宣传口号
        3.5.1 形象定位
        3.5.2 主打口号设计:
        3.5.3 细分市场宣传口号设计:
    3.6 战略突破途径
        3.6.1 数量型旅游向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转变
        3.6.2 营销由区域性市场向国内市场转变
        3.6.3 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产品向多元复合产品转变
第四章 总体空间布局及规划
    4.1 布局原则
    4.2 空间布局
    4.3 功能分区
        4.3.1 莲花山狩猎核心区
        4.3.2 游客服务区
        4.3.3 休闲度假区
        4.3.4 户外运动区
        4.3.5 野生动物养殖区
        4.3.6 生态保育区
第五章 狩猎旅游项目开发
    5.1 狩猎形式的多样性开发
        5.1.1 车猎
        5.1.2 徒步狩猎
        5.1.3 围猎
        5.1.4 寻猎、诱猎、陷猎及趣味狩猎
    5.2 狩猎区景观的提升
        5.2.1 观猎台
        5.2.2 猎人营地
        5.2.3 了望塔
    5.3 狩猎期和猎取量的控制
        5.3.1 狩猎期控制
        5.3.2 猎取量控制
    5.4 狩猎文化的展示与挖掘
        5.4.1 中国狩猎发展史展示
        5.4.2 民族狩猎文化展示
        5.4.3 狩猎工具展示
        5.4.4 狩猎商品
第六章 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6.1 旅游产品现状分析
    6.2 产品开发原则
    6.3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6.4 旅游产品定位
    6.5 重点产品规划
        6.5.1 狩猎类旅游产品
        6.5.2 狩猎旅游延伸产品
        6.5.3 其他类型产品
    6.6 旅游线路设计
        6.6.1 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6.6.2 旅游线路设计
第七章 服务设施规划
    7.1 住宿设施规划
        7.1.1 设施规划
        7.1.2 设施类型规划
    7.2 餐饮设施规划
        7.2.1 现状
        7.2.2 开发思路
    7.3. 旅游商品规划
        7.3.1 旅游商品开发
        7.3.2 旅游购物网络
    7.4 解说系统规划
        7.4.1 规划区形象展示
        7.4.2 规划区标志系统
        7.4.3 游客信息中心
        7.4.4 旅游区数字化
第八章 基础设施规划
    8.1 道路系统规划
        8.1.1 交通现状
        8.1.2 道路规划
        8.1.3 停车场规划
    8.2 给排水系统规划
        8.2.1 给水规划
        8.2.2 排水规划
    8.3 电力电信规划
        8.3.1 电力规划
        8.3.2 电信规划
    8.4 环卫设施规划
    8.5 绿地系统规划
        8.5.1 植物景观现状
        8.5.2 规划原则
        8.5.3 系统规划
    8.6 资源、环境保护规划
        8.6.1 保护工程设计原则
        8.6.2 环境容量测算
        8.6.3 封山育林、护林
        8.6.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8.7 综合防灾
        8.7.1 森林防火
        8.7.2 滑坡治理
        8.7.3 森林病虫害防治
    8.8 旅游安全保护措施
        8.8.1 安全保障系统
        8.8.2 紧急救护系统
第九章 狩猎场运营机制与营销
    9.1 管理模式
        9.1.1 政府主导,行政整合,统一管理
        9.1.2 以千阳县林业局兼陕西莲花山狩猎场管理委员会为核心
    9.2 经营模式
        9.2.1 组建“陕西莲花山狩猎场开发总公司”
        9.2.2 成立“俱乐部”式经营部门
        9.2.3 狩猎场 “绝对惊险、绝对安全、绝对休闲”的俱乐部经营模式
    9.3 总体营销战略
        9.3.1 战略指导思想
        9.3.2 营销战略选择
    9.4 市场营销措施建议
        9.4.1 狩猎旅游市场营销
        9.4.2 狩猎旅游市场开发对策
        9.4.3 近中程发展市场开发对策
        9.4.4 营销组合方案
        9.4.5 媒介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狩猎场规划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狩猎场自然概况
2 狩猎场规划的可行性
3 狩猎场规划
    3.1 狩猎场功能分区与设计
        3.1.1 狩猎场综合经营区
        3.1.2 狩猎动物繁殖区
        3.1.3 狩猎经营区
        3.1.4 猎场标志
    3.2 猎期和猎取量
4 狩猎场的管理
    4.1 科学管理狩猎场
    4.2 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安全

(10)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阶段划分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人地关系
        2.1.2 生态环境
    2.2 基本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环境变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历史数据来源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凌河流域区域概况
    3.1 自然概况
    3.2 大凌河流域行政沿革
第4章 明末清初以前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
    4.1 大凌河流域气候变迁
    4.2 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644—1860)
    5.1 明末清初时大凌河流域的形势分析
        5.1.1 明末清初至清中期气候条件与灾害分析
        5.1.2 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土地开发与移民政策施分析
    5.2 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
        5.2.1 大凌河流域人口变化与土地开发
        5.2.2 大凌河流域森林资源分析
    5.3 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分析
        5.3.1 清朝政府政策对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5.3.2 土地开发对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5.3.3 大凌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清中期至清末民初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861—1911)
    6.1 清中期至清末民初大凌河流域的土地开发
        6.1.1 大凌河流域的土地开发历程
        6.1.2 大凌河流域的人地关系分析
    6.2 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912—1949)..
    7.1 民国时期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
        7.1.1 人口迁移
        7.1.2 大凌河流域的土地开发
        7.1.3 大凌河流域的人地关系分析
    7.2 民国时期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研究(1949—1978)..
    8.1 解放初至改革开放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基本概况
    8.2 解放初至改革开放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凌河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1978—)
    9.1 人地关系与区域 PRED 系统
    9.2 主成分分析法
        9.2.1 主成分分析法
        9.2.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9.2.3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过程
    9.3 流域PRED 系统的模型建立
        9.3.1 流域PRED 系统的内涵
        9.3.2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3.3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9.4 大凌河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总体评价
        9.4.1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9.4.2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总体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9.4.3 流域P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
    10.1 结论
    10.2 论文创新点
    10.3 建议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四、凌海狩猎场规划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格式塔美学原理下的空间装置设计研究[D]. 方笑. 南昌大学, 2020(01)
  • [2]多因子影响下的史前西辽河流域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 武虹. 华侨大学, 2017(02)
  • [3]锦州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发展研究[D]. 张大斌. 吉林大学, 2014(03)
  • [4]“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蒋正举.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5]井冈山(万安)国际狩猎场的运营与管理研究[J]. 唐景全,吴专,金学林. 北京农业, 2014(12)
  • [6]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 ——以锦州、葫芦岛为例[D]. 吴小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7]基于城市流与等时交通圈的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研究[D]. 胡海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8]狩猎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 ——以陕西莲花山狩猎场旅游发展规划为例[D]. 李欣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
  • [9]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狩猎场规划与管理研究[J]. 石道良,梅浩,朱兆泉,郝涛,肖利. 湖北林业科技, 2010(04)
  • [10]明末清初以来大凌河流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 赵奎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  

凌海狩猎场规划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