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CSSA会长

成为CSSA会长

一、Becoming CSSA President(论文文献综述)

李瑶[1](2021)在《肖洛姆·阿莱汉姆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及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董艺[2](2021)在《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为提高育种效率,进行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结果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从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Ⅱ组配105个杂交组合(F1),分析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究遗传距离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亲本聚类法、分子标记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一般配合力法、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对甘蓝的划分效果,为今后甘蓝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加快甘蓝杂交育种进程。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核心引物对23份春甘蓝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相近球型和熟性的自交系基本上被划分在同一类群或同一亚群,其中23份春甘蓝自交系可以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极早熟群和早熟群。29份秋甘蓝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分别为中晚熟、中早熟、中熟群。并验证发现不同类群间杂交或同一类群不同亚群间杂交产生的后代杂种优势较强,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最强的10个组合的组配方式均为春甘蓝×秋甘蓝,表明春甘蓝×秋甘蓝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2.杂种优势分析发现F1在质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筛选出6个产量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AD02、AD06、AD15用作亲本其后代的产量杂种优势较强,在未来育种实践中可以将这3个自交系作为核心亲本加以利用。3.筛选出6份配合力良好的材料,12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杨氏简法计算的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与超标优势的相关性更强。特殊配合力与全株质量、单球质量、外叶质量、株高等产量构成性状超亲和中亲优势的相关性更强。4.分子标记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效果好于表型性状。分子遗传距离与全株质量中亲优势的相关性达显着正相关,表明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对甘蓝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与全株质量杂种优势的对应关系表明73.33%符合在一定范围内,遗传距离越远杂种优势越强的规律。并且发现处于中等遗传距离的双亲杂交产生强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更大。5.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发现产量特殊配合力法是甘蓝杂种优势群划分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一般配合力法、SSR分子标记法和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效果最差的是亲本聚类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将15个亲本自交系划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AD01、AD02、AD03、AD06、AD07;第二类群包括AD10、AD08、AD09、AD11、AD13;第三类群包括AD04、AD05、AD12、AD14、AD15。

王伟[3](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张琼[4](2019)在《云环境中安全容器动态迁移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基于容器的虚拟化技术在工业界日益流行。随着容器成为新的云计算平台,云安全成为容器部署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英特尔SGX(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在容器中应用SGX技术,将提高容器云的安全性,为租户提供强有力的隐私保护,本文称这种容器为安全容器。但是,这项技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SGX安全容器的性能下降,以及SGX安全容器的动态迁移问题。由于SGX不允许运行在飞地中的应用执行系统调用,所以当需要请求系统服务时,应用必须退出飞地模式。如果应用频繁请求系统服务,模式切换带来的开销是不可忽略的。同时,由于飞地通常和具体的硬件绑定,而且不可信的操作系统无法访问SGX飞地内的代码和数据,SGX安全容器无法正常进行容器动态迁移。动态迁移是云计算的一项基础功能,失去动态迁移将减少云计算的优势。首先,本文研究了安全容器的性能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Intel SGX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的switchless call,消除了由模式切换带来的开销;并针对switchless call建立性能模型,基于性能分析结果,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效能的工作线程调度算法,优化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效率。其次,现有的容器动态迁移解决方案无法处理SGX安全容器的迁移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SGX安全容器动态迁移框架。该迁移框架结合SGX技术的特性和容器的使用场景,并且同时考虑EPC(Enclave Page Cache)内存和持久化存储的迁移,为开发者提供了轻量级,又易于使用的方案。本文在设计安全容器动态迁移框架时,除了考虑迁移的功能的实现外,还确保了迁移框架的安全性。该框架可以防止恶意操作系统对迁移过程的fork攻击和rollback攻击,并在不依赖操作系统的情况下,确保迁移数据的一致性。最后,安全评估证明了迁移框架的安全性。性能评估表明,安全容器优化对于性能有着显着提高,同时工作线程调度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负载,有效地调整了工作线程数目。此外,与正常的容器迁移相比,SGX安全容器迁移的额外时间开销为15%,但是考虑到SGX所带来的安全性,这个开销是可以接受的。

王晓燕[5](2019)在《美国史料收集保存传播一瞥——以2009年宾厄姆顿枪击案记录查询为例》文中指出美国自建国以来,政府,民间,乃至个人,对历史记录的保存向为重视。通过传承并有序地收藏和保管海量历史文献,将其数字化,经由网络,使原始记录进入公众领域,为使用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笔者是2009年宾厄姆顿枪击案善后工作的见证者,通过对该案中国受害人相关资料的查询过程,以期略窥美国各级政府及民间如何对近期史料进行收藏、保存和数字化。②

方强恩[6](2016)在《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及越冬休眠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现代草牧业发展新形势下,苜蓿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突破紫花苜蓿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双―瓶颈‖,已然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颈芽是紫花苜蓿再生枝的主要来源,其发生和发育能力直接决定着紫花苜蓿的产量、持久性和越冬力。但迄今关于紫花苜蓿根颈芽生长发育和休眠越冬的基本规律仍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摸清根颈芽越冬抗寒机理和发育成枝规律,可以为紫花苜蓿优质品种筛选、种质改良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此立题,选取低秋眠级品种WL168和高秋眠级品种甘农5号为试材,从根颈芽预先形成、异质性发育、营养生长时相转变以及越冬休眠等4个方面,首次系统研究了根颈芽的周年生长特性和发育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根颈芽是多种原基的复合体,由顶端生长锥、叶原基、幼叶、鳞叶及其腋芽原基组成。根颈芽萌发出土前,其鳞叶和幼叶腋部已经自下而上逐节发生了子代芽,中上部子代芽生长速度快于基部和顶部,在母代芽出土时,中部已经分化出了第三代芽。出土后,留在地下的子代芽便是下一代的根颈芽。可见,苜蓿根颈芽具有预形成性,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新枝基部根颈芽的发生时间要早于新枝的发育时间。但是,根颈芽发生后,其预生长程度和发育持续时间随着芽位不同而存在差异。从形态发生的角度看,紫花苜蓿根颈芽属于腋芽。根颈芽从发生到形成新枝的过程中共经历―褐芽‖→―白芽‖→―绿芽‖→―幼枝‖→―新枝‖5个阶段。其中褐芽和白芽的发育在地下进行,绿芽及其后续的发育在地上完成。萌发出土前根颈芽能在顶端预形成约11节,然后通过芽体中段节间的伸长生长将这11节推出地面。出土后芽端继续分化,直到地上节数增加到17节左右时,花序与花原基开始出现。2.在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中,叶元有两种发生模式,模式Ⅰ和模式Ⅱ。模式Ⅰ,复叶原基发育能力强,腋芽原基在侧小叶原基形成后才出现,发育速度缓慢;模式Ⅱ,腋芽原基在托叶原基形成后便开始发生,相对模式Ⅰ发生时间提前,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复叶原基和生长锥。成熟的紫花苜蓿根颈芽在返青出土前,其叶元以模式Ⅰ发生,出土后,转变为模式Ⅱ。随着叶元的发生,叶序也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地下发育期,叶序为对位二列互生,当芽萌发出土,地上叶元数增加到约11时,叶序转变为螺旋状。随着地上新叶元的增加,螺旋状叶序分歧角逐渐接近137°,当分歧角达到这个值之后,顶端分生组织进入花器官发育期。叶元与叶序在发育进程中存在同步性关系。分析认为,叶元发生模式和叶序类型的同步性转变,是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阶段转变的标志。3.根颈芽因越冬前发生时间和地下着生位置不同,在春季返青时表现出异质性。深层根颈芽形成时间早,预形成程度高,返青出土后芽端生长便进入成花过渡期。浅层根颈芽形成时间迟,仅能预先形成营养生长阶段的一部分器官,等出土生长到约6叶龄时,芽端生长才开始进入成花过渡期。这些芽抗寒性较弱,容易发生冻害。4.紫花苜蓿根颈枝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营养生长阶段可划分为3个时期:营养生长前期、营养生长中期、营养生长后期(即成花过渡期)。营养生长前期,叶元在地下预形成,成熟后叶片、叶柄和节间长等与中期相比均短小,叶片很早便衰老枯黄或凋落;营养生长中期,叶元在根颈芽出土前后预形成,仍以―模式Ⅰ‖发生,叶序为二列互生。发育成熟后此段叶元形成了紫花苜蓿地上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叶片、叶柄、节间长和叶面积等均达到最大值。营养生长后期,叶元在根颈芽出土后形成,以―模式Ⅱ‖发生,叶序转变为螺旋状;叶元发生期间,茎秆基部维管束木纤维和木射线先后形成,发育成熟后叶片、叶柄、托叶、节间长和叶面积等均变小。5.WL168在低温训练期会发生生理休眠,秋眠性是该品种在生理休眠诱导期其地上分生组织生长停止的表现;甘农5号不发生生理休眠,在秋末冬初低温影响下进入生态休眠,并以此越冬。到翌年2月初甘农5号根颈芽便开始伸长生长,相比之下,WL168直到3月初才恢复生长。6.在越冬过程中,根颈芽幼叶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积极适应低温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质膜内陷,中央大液泡分割成多个小液泡,染色质凝集,质体变为月牙形或马蹄状,淀粉粒减少甚至消失,质壁分离等。细胞超微结构经过以上适应性调整,逐渐提高了根颈芽的抗寒能力。WL168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白芽的抗寒性经历了4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抗寒性增强期(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抗寒性保持期(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抗寒性减退期(1月下旬至2月下旬);抗寒性解除期(3月初至3月中旬)。与WL168相比,越冬期甘农5号芽细胞并没有形成很强的抗寒结构。并且其中浅芽和深芽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适应性。浅芽从11月底开始发生冻害反应,翌年1月低,芽内线粒体与质体外膜出现溶解,芽已无法恢复生长。相比之下,深芽细胞在越冬过程中能形成抗寒结构,如质壁分离、细胞核变小、质体积累大量淀粉粒等,可安全越冬。7.WL168发生生理休眠时根颈芽中细胞核及核仁变小,核中染色质发生凝聚,遏制了DNA转录和mRNA的新合成,同时,胞间连丝发生收缩导致内质网从连丝通道中脱离,通道口被周围内陷的质膜封闭。到1月底之后,胞间连丝又开始渐渐恢复。相比之下,甘农5号根颈芽细胞没有发生上述变化,分析认为,染色质凝聚和胞间连丝发生收缩、断连,是引起紫花苜蓿进入生理休眠的细胞学机制。秋末冬初WL168根颈芽正是通过上述变化,从细胞结构上导致其进入休眠并提高了抗寒力。8.比较WL168和甘农5号根颈芽在休眠期间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可以看出,两个品种在越冬期间酶活性随气温下降和回升整体上均表现出了上升和下降的变化规律,但是,与甘农5号相比,WL168在最低温(12月20日前后)到来前酶活性随着生理休眠的深入和破除出现了激烈的变化,当生理休眠解除后,酶活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抗寒能力也相应提高。低温锻炼期休眠性品种根颈芽的生理休眠反应和抗氧化系统之间相互诱导、调节,结果使芽在冬季低温胁迫到来前抗氧化系统达到了高度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越冬抗寒力。

王丽娟[7](2016)在《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又是最重要的组织基础。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作为大学“基本操作单位”的学科始终处于基础和龙头地位。学科价值取向指的是学科活动的方向,是学科价值主体以自身客观认识能力为依据,在对外部社会历史发展及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的判断基础上,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性。它是价值主体对学科进行价值选择的理性动态过程,它弥散贯通于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现时性上学科价值取向包含理想与现实两个维度。一直以来大学学科建设深陷“非此即彼”的价值困惑,这导致学科社会目标与学术目标的关系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研究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需要借鉴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民国时期,在中国财政萧条、政局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国人在大学学科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近代大学学科制度萌芽于上世纪初清末新政改革之后,诞生于民国前期,发展于民国中期。它历经了三个阶段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完成了近代化学科建设主要阵地的三次转移:一是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大学;二是五四运动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东南大学;三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在中央大学。本文以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三个历史时期为经,以“学科知识一学科制度一学科文化”为纬,动态研究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演化的影响因素,追寻其实践效果,并探讨造成学科发展价值理想与实施现状的差距,揭示不同价值取向下学科的真实形态以及构筑这种形态的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以为当前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参照。为此,本文将以跨学科研究为主要方法论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哲学、高等教育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观点,对民国以来国立大学学科建设进行系统的价值审视。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现状、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论述了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渊源。把中国古代大学“天人合一”学科价值取向作为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源头,把清末民初“中体西用”学科价值取向的转变作为民国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转点。第三四五部分分别论述了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五四运动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期的东南大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中央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外部环境及内部逻辑,学科价值取向形成过程及价值实现的表征。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学科价值转型,推动了近代大学学科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的制度转型,北大实现了学科组织重构和学科管理制度重建,正式确立了以教授治校等为具体形式的大学学术权力制度,进而开启了中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受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水平的制约,缺乏外部制度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的支持,以及受制于学科主体自身之局限性,此时的学科价值转型,也是仅仅停留在价值文本层面,学科对于社会的影响,也仅是局限在上层思想界,对民众影响并不大。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建设目标指引下,以美国为蓝本,对当时的大学学科宗旨、学科结构、学科组织与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变革,学科“现代性意识”有所深化。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外界因素的影响,当时学科建设与中国社会相脱节,学科建设难以走向本土化。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建设走出了学习引进和模仿的阶段,确立了新的学科建设价值观念,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学科建设走出了理想与现实“非此即彼”的价值困惑,回归学科实践本体形态,有效地协调了学科社会目标与学术目标的关系,主动追求多维文化动态平衡。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状况,另外,还有学科主体自身的素养问题,“实践本位”的学科价值目标很难真正实现。第六部分基于对以上三个时期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揭示其整体流变之态势,对这三个时期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基本内容、演变的原因、学科价值取向演变的实质进行论述分析。第七部分基于历史流变趋势对现实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进行总结和反思。这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建构合理学科价值形态的理论依据——实践价值哲学,并且在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对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徐则荣[8](2015)在《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中国经济——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2次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承办,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江苏省创新经济研究基地共同协办的"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2次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南京举行。程恩富、丁冰、尹伯成、颜鹏飞、李翀、王振中、王志伟、左大培、胡乐明、刘灿等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程恩富学部委员致开幕词,南京大学校长胡敏强

杨静[9](2015)在《经济新常态的理论和政策探析——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吉林财经大学主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于2015年6月6日至7日在吉林财经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名誉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魁教授、武汉大学简新华教授、南开大学何自力教授等着名经济学家以及全国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吉林财经

张洪梅,王金秋,李明[10](2015)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文中指出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吉林财经大学主办,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于2015年6月6日-7日在吉林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光明日报社、《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经济纵横》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报刊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

二、Becoming CSSA Preside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ecoming CSSA President(论文提纲范文)

(2)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种优势
        1.1.1 杂种优势理论
        1.1.2 甘蓝杂交育种概况
    1.2 十字花科作物杂种优势预测
        1.2.1 生理生化法
        1.2.2 利用群体遗传学方法预测
    1.3 杂种优势群划分
        1.3.1 杂种优势群理论
        1.3.2 甘蓝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甘蓝亲本自交系遗传分群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引物来源及PCR程序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2.2.2 类群划分的初步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甘蓝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3.2.2 性状相关性分析
        3.2.3 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3.2.4 超标优势分析
        3.2.5 超亲优势分析
        3.2.6 中亲优势分析
        3.2.7 15 个亲本自交系的平均超亲优势、中亲优势
        3.2.8 配合力分析
        3.2.9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3 讨论
第四章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表型遗传距离分析
        4.2.2 分子遗传距离分析
        4.2.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比较
    5.1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
        5.1.1 系统聚类法
        5.1.2 多性状一般配合力法
        5.1.3 产量特殊配合力法
        5.1.4 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
        5.1.5 分子标记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
        5.2.2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效果评价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云环境中安全容器动态迁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容器迁移
        1.2.2 SGX应用研究
        1.2.3 启用SGX的虚拟机的动态迁移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安全容器的关键技术
    2.1 容器虚拟化技术
    2.2 容器迁移技术
    2.3 SGX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全容器架构与性能优化的研究
    3.1 安全容器架构设计
    3.2 性能优化方案
    3.3 性能优化方案的性能模型
    3.4 自适应的工作线程调度算法
        3.4.1 工作线程的效能
        3.4.2 基于效能的工作线程调度算法
        3.4.3 Switchless Call及调度算法的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全容器动态迁移的方法
    4.1 威胁模型
    4.2 安全保证
    4.3 安全容器动态迁移中的挑战
    4.4 飞地迁移
        4.4.1 飞地内数据一致性算法
        4.4.2 CSSA迁移
    4.5 安全容器部署
    4.6 持久化状态的迁移
        4.6.1 密封
        4.6.2 单调计数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全容器动态迁移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5.1 安全容器动态迁移框架的总体设计
    5.2 飞地迁移线程
        5.2.1 迁移密钥
        5.2.2 飞地内存迁移
        5.2.3 安全容器迁移策略
    5.3 飞地启动服务
        5.3.1 密钥分发
        5.3.2 远程认证
        5.3.3 安全迁移协议设计
        5.3.4 协作容器的迁移
    5.4 容器迁移服务
        5.4.1 容器checkpoint/restore
        5.4.2 迁移守护进程
    5.5 基于存储的容器迁移
    5.6 安全容器动态迁移框架的实现
        5.6.1 飞地迁移线程和飞地启动服务
        5.6.2 容器迁移服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评估
    6.1 实验配置
        6.1.1 硬件配置
        6.1.2 软件配置
    6.2 安全容器性能优化算法评估
        6.2.1 静态负载
        6.2.2 动态负载
    6.3 安全容器迁移框架性能评估
        6.3.1 正常容器checkpoint/restore
        6.3.2 安全容器heckpoint/restore
        6.3.3 飞地checkpoint/restore
        6.3.4 用例评估
    6.4 安全容器迁移框架安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美国史料收集保存传播一瞥——以2009年宾厄姆顿枪击案记录查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举世皆惊之案
地区历史之痛
国家层面的追踪
追踪地方记录
工作单位的踪迹
个人心中的印迹
遗憾与希望
结语

(6)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及越冬休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概述
    1 研究背景
    2 紫花苜蓿根颈与根颈芽的概念
        2.1 crown与crown bud的概念
        2.2 紫花苜蓿中crown和crown bud的含义
    3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发生发育特性研究
        3.1 紫花苜蓿根颈与根颈芽的发生过程
        3.2 紫花苜蓿新枝发育进程和根颈芽生长的关系
        3.3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植物学特性
        3.4 紫花苜蓿再生芽对草产量贡献的异质性
    4 植物芽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4.1 芽休眠的概念与类型
        4.2 芽休眠发生与解除的生物学机制
        4.2.1 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芽休眠发生的关系
        4.2.2 抗氧化代谢对芽休眠的调控
        4.2.3 糖和激素对芽休眠的调控
        4.2.4 芽休眠的分子调控机制
    5 植物的休眠与紫花苜蓿秋眠性
    6 休眠对紫花苜蓿越冬抗寒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7 亟待解决的问题
    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预形成特性及芽结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与种植管理
        1.2.1 试验地概况
        1.2.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根颈芽结构观察
        1.3.2 根颈芽出土前后预生长节数观测
        1.3.3 新枝现蕾期地下不同节位根颈芽的生长特性比较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颈芽的类型划分和结构组成
        2.2 紫花苜蓿根颈芽萌发出土前预生长节数的变化
        2.3 新枝现蕾期地下不同节位根颈芽的生长特性比较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属性及其芽态发育阶段的划分
        3.2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预发生程度
        3.3 紫花苜蓿根颈芽预发生时间和发育持续时间的判断
        3.4 紫花苜蓿根颈芽预发生的生长适应性意义
第三章 紫花苜蓿叶元和叶序发生与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
    第一节 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中叶元的发生模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及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元的发生模式
        2.2 根颈芽发育进程中叶元的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叶元发育过程中叶片与腋芽原基的发生
        3.2 紫花苜蓿叶元发生模式的意义
        3.3 从叶元水平对紫花苜蓿根颈芽预生长程度的细分
    第二节 紫花苜蓿叶序的发生及其与叶元发育的同步性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的叶序类型及其发生特征
        2.2 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进程中叶序的变化规律
        2.3 根颈芽发育过程中叶元与叶序发育的同步性关系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叶序的转变及 137°分歧角的生物学意义
        3.2 紫花苜蓿叶序与叶元的同步性发生原理
    第三节 返青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的异质性及成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不同位点根颈芽的发生时间与生长势对比
        2.2 深芽和浅芽叶元的发育特征比较
        2.3 深芽和浅芽叶序的发育特征比较
        3 讨论
        3.1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异质性
        3.2 紫花苜蓿根颈芽异质性的形成原因及其种群生长适应性意义
        3.3 紫花苜蓿螺旋状叶序的旋转特征
第四章 紫花苜蓿根颈枝营养生长及其时相转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紫花苜蓿根颈芽成枝过程中芽端叶元和叶序的发育过程观察
        1.3.2 紫花苜蓿根颈枝维管束的发育过程观察
        1.3.3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叶片特征和节间长的变化
        1.3.4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发育性状特征的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根颈芽成枝过程中芽端叶元和叶序的发育变化
        2.2 紫花苜蓿根颈枝维管束的发育变化
        2.2.1 芽出土前
        2.2.2 芽出土后
        2.3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叶片特征和节间长的变化
        2.4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发育性状特征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叶片在紫花苜蓿茎秆发育进程中的作用
        3.2 紫花苜蓿营养生长时相的转变及其栽培学意义
第五章 自然越冬过程中紫花苜蓿根颈芽休眠与抗寒性的关系
    第一节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地下生长动态观测与休眠态判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地下芽形态发育跟踪观察
        1.3.2 越冬期苜蓿地下芽形态解剖观察材料取样
        1.3.3 越冬期苜蓿根颈芽中淀粉和蛋白质的染色方法
        1.3.4 越冬期休眠进程判断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越冬过程中苜蓿根颈芽在地下生长发育的形态变化
        2.2 越冬期苜蓿根颈芽在地下生长发育的微观形态变化
        2.3 越冬期苜蓿根颈芽休眠态的确定
        3 讨论
        3.1 苜蓿根颈芽的休眠及其进程判定
        3.2 苜蓿休眠与秋眠性的关系
        3.3 越冬期根颈芽内淀粉和蛋白质的变化动态及其抗寒适应性意义
    第二节 苜蓿根颈芽休眠期幼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越冬抗寒适应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及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秋眠级品种WL168越冬期根颈芽在不同休眠阶段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1 生理休眠前期(秋末)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2 生理休眠期(初冬)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3 生态休眠期(深冬)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4 休眠解除后(早春)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 高秋眠级品种甘农5号越冬期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1 秋末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2 初冬期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3 深冬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4 早春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3 讨论
        3.1 越冬过程中苜蓿根颈芽幼叶细胞超微结构对自然低温的适应
        3.2 苜蓿根颈芽自然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的变化
        3.2.1 低秋眠级品种WL168根颈芽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的变化
        3.2.2 高秋眠级品种甘农5号根颈芽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的变化
        3.3 苜蓿根颈芽休眠发生及其提高植株越冬抗寒力的细胞学机制
        3.4 褐芽和白芽对冬季低温的适应性差异
    第三节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休眠抗寒的生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及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1.3.2 游离脯氨酸的测定
        1.3.3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内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2.1.1 SOD酶活性的变化
        2.1.2 POD酶活性的变化
        2.1.3 CAT酶活性的变化
        2.1.4 APX酶活性的变化
        2.2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2.2.1 可溶性糖的变化
        2.2.2 脯氨酸的变化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根颈芽越冬抗寒的生理机理
        3.2 芽休眠对紫花苜蓿越冬抗寒适应能力的影响
        3.3 紫花苜蓿根颈芽休眠越冬的抗寒适应机制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讨论
        1.1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类型与生长特性
        1.2 秋眠性苜蓿根颈芽通过生理休眠提高越冬抗寒力的机制
        1.3 叶元和叶序在根颈芽发育成枝规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结论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钟摆”之惑
        (二) 当前大学学科建设机遇、挑战及存在的隐患
        (三)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的缺失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学科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学科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
        (三) 关于民国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主要观点的综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国立大学
        (二) 学科
        (三) 价值与价值取向
        (四) 大学学科价值取向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古代大学“主客相合”的学科价值取向
        (一) 以“成人”为目标的学科宗旨
        (二) 经世致用的学科知识结构
        (三) 家国一体化的学科管理体制
        (四) 具有“全才”人格特征的学科主体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大学学科价值取向转型
        (一) 洋务派“道本器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二) 维新派“政本艺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三) 清末新政“中西合一”的学科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国立大学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一、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一)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 分权制衡背景下的政治相对民主化
        (三) 《大学令》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四) 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
    二、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一) 民国初年以“科学宣传”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二) 早期民间松散型学科共同体建设
        (三) 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形成
    三、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北京大学为例
        (一) “研究学理”、“思想自由”的学科宗旨
        (二) “学术分校”、“文理并重”的学科结构
        (三) “教授治校”的学科管理模式
        (四) 习明纳体制下的学科组织模式
    四、理想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北京大学为例
        (一) “学术分校“学科结构体制的实践困境
        (二) “教授治校”学科管理体制的实践困境
        (三)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学科组织模式的实践困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国立大学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一、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一) 农业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二) 由军阀走向政党的政治走势
        (三) 《国立大学校条例》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四) 平民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二、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一) 五四运动后以“科学传播“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二) 学科共同体制度化建设
        (三) 中国第二代知识分子——留美学生群体的崛起
    三、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东南大学为例
        (一) “四个平衡”的学科宗旨
        (二) 育文理、农工商教育于一体的学科结构
        (三) “董事会制”学科管理模式
    四、现实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东南大学为例
        (一) 社会现实对学术理想的僭越,导致学科宗旨失衡
        (二) 过于关注现实需求,导致学科结构重心偏移
        (三) “易长风潮”与董事会制度的取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国立大学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一、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统制的经济走势
        (二) “以党治国”及“训政”制度的实施
        (三) 《大学组织法》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四) 从“西化”到“现代化”的文化趋向
    二、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一) 走向“学科专业化”的学术期刊
        (二) 国家学科共同体——“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三) 第三代知识分子学科专业化发展
    三、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制度生成:以中央大学为例
        (一) “建立有机体民族文化”的学科宗旨
        (二) 基于学科实践“立体化”的学科结构
        (三) 本土化“校务会”学科管理体制的建立
    四、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现实表征:以中央大学为例
        (一) 学科知识走向的本土化
        (二) 学科发展与社会实践的互动生成
        (三) 社会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态势
    一、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原因之发展态势
        (一)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二) 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三) 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发展主导因素
    二、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基本内容之发展态势
        (一) 学科价值目标:由“理想”“现实”到“趋向和合”
        (二) 学科结构重心:由“重学”“重术”到“学术并重”
        (三) 学术主体:由“自在”“自为”到“文化自觉”
        (四) 学科管理方式:由“民主”“集中”到“相互制衡”
    三、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实质之发展态势
        (一) 学科主旨流变之发展态势
        (二) 学科运思方式流变之发展态势
        (三) 学科理论基础流变之发展态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现实反思
    一、实践价值哲学:当前大学学科价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
        (一) “一体两翼”:学科价值目标体系之互动生成
        (二) “内外兼顾”:学科价值影响因素之有机统一
        (三) “朝向事物本身”:学科结构之实践关照
        (四) “文化自觉”:学科价值主体性之理性诉求
        (五) “动态立体化”:学科管理之张弛有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8)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中国经济——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2次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评析国际性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学术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新动向
    1.资本积累、阶级斗争与空间生产
    2.基于SSA新进展的SSSA和CSSA理论创新
    3.西方学者视角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4.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三外国经济理论研究新发展
    1.市场决定作用论
    2.西方产权理论
    3.达龙·阿塞莫格鲁制度增长理论
    4.经济发展理论范式
    5.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后现代转向
四国际经济热点问题
    1.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
    2.TPP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3.多边贸易体制的反规避国际谈判及国别文化
    4.公共债务过度扩张的约束机制构建
五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1.《福塔莱萨宣言》的重大意义
    2.混合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
    3.贫富分化问题
    4.新常态下的新增长、新动力、“微刺激”政策

(9)经济新常态的理论和政策探析——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解读与热点探析
    (一)经济新常态理论解读
    (二)新常态下经济热点探析
二、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一)全面深化改革研究
    (二)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具体问题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四、Becoming CSSA President(论文参考文献)

  • [1]肖洛姆·阿莱汉姆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及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李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D]. 董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云环境中安全容器动态迁移的研究[D]. 张琼.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5]美国史料收集保存传播一瞥——以2009年宾厄姆顿枪击案记录查询为例[J]. 王晓燕. 天禄论丛, 2019(00)
  • [6]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及越冬休眠特性研究[D]. 方强恩.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7]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1912-1937)[D]. 王丽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8]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中国经济——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2次研讨会综述[J]. 徐则荣.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2015(00)
  • [9]经济新常态的理论和政策探析——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J]. 杨静. 管理学刊, 2015(03)
  • [10]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J]. 张洪梅,王金秋,李明. 当代经济研究, 2015(07)

标签:;  ;  

成为CSSA会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