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冲突管理研究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冲突管理研究

一、A Study on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of Daweishan Nature Reserve(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艳,张家扬,李凯,孙婧,饶静秋,周佳,杨泽鹏,施德山,张文文,管振华,崔亮伟[1](2021)在《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变迁》文中指出兽类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为掌握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变迁及其影响因素,2019年8月16日—9月4日和2019年12月4—12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屏边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外3个林场周边的5个乡镇17个自然村进行了兽类多样性调查。共访谈到屏边县兽类7目19科58种,其中疑似消失动物(7年以上未见) 3目6科7种,现存动物7目18科51种。尽管保护区内现有兽类多度和重点保护物种多于保护区外,但是保护区外还分布有9种国家重点保护兽类,须采取必要的管护措施。屏边县兽类经历了2个物种消失期(1960—1986年、1999—2012年),第1个时期主要与偷猎、林权改革和公路修建有关;第2个时期保护区内外分别与旅游开发和草果种植有关。此外,社区访谈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现有兽类多样性及其近期变化,访谈对象首选上山频率高、上山时间长和受过教育的人员,如护林员和过去的猎人。

邵曰派[2](2020)在《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文中指出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兽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评价的关键指示类群,而红外相机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兽类的调查与监测。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区,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保护区兽类调查物种记录多年未能更新,影响了对资源现状的评价。为调查评估太阳河保护区近年来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和活动节律,以红外相机调查该保护区兽类,同时以样线法和访谈法辅助调查。2017年4月8日–2019年4月30日,以公里网格法布设红外相机,每个网格(1×1 km2)布设1台,共布设红外相机40台,布设的生境包括7种生境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季节雨林、山地雨林),海拔在975 m1579 m之间。通过27,051个红外相机日的调查,收集兽类独立有效照片3,278张。2018年4月–2019年12月,共调查42条样线,样线的平均长度为9.025 km。2019年7月15日–2019年12月6日,走访调查了72位受访者。主要结果如下:1.兽类物种编目获得野生兽类6目15科27种。记录到2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其中北豚尾猴为保护区新纪录。另记录到猕猴(Macaca mulatta)、豺(Cuon alpinus)、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水鹿(Cervus equin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巨松鼠(Ratufa bicolor)等10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此外,样线法调查记录到兽类17种,访谈法记录兽类26种。综合红外相机、样线法和访谈结果,目前保护区内分布的大中型兽类有30种。2.兽类多样性及分布兽类多样性指数如G–F指数为0.36,Simpson指数为0.64,Shannon-Weiner指数为1.48。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RAI=53.14)和野猪(Sus scrofa,RAI=25.81)相对丰富度最高;猕猴、水鹿、豪猪(Hystrix brachyura)等相对丰富度在1–5之间;而北豚尾猴、亚洲象、黑熊等的相对丰富度最低不到1。不同生境类型之间,平均每台相机记录物种数最高的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44±1.22种);不同海拔范围内,以14001500 m海拔段平均每台相机记录物种数最高(8.31±0.84种)。在不同生境类型中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分布差异不显着(物种数:χ2=5.284,df=6,P>0.05;Shannon-Weiner指数:χ2=2.756,df=6,P>0.05),而均匀度指数差异显着(χ2=12.546,df=6,P<0.05)。不同海拔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分布差异不显着(物种数:χ2=6.431,df=6,P>0.05;独立有效照片数:χ2=9.422,df=6,P>0.05;Shannon-Weiner指数:χ2=2.348,df=6,P>0.05;Simpson指数:χ2=5.213,df=6,P>0.05;均匀度指数:χ2=11.489,df=7,P>0.05)。3.兽类的活动节律活动节律分析表明,同一目(科)内的物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物种间活动节律呈现为中等程度的重叠,如水鹿和赤麂(重叠系数Δ=0.84,P=0.04)、水鹿和野猪(Δ=0.60,P<0.01)、赤麂和野猪(Δ=0.69,P<0.01)。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太阳河保护区大中型兽类资源现状,为后续保护区制定、实施保护计划及开展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结果表明,红外相机法是亚热带森林兽类调查的有效工具,但是传统的样线法和访谈法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综合运用几种调查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全面的兽类种类构成。

白春昱[3](2020)在《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文中指出湿地是在水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流域气候和水文、降解环境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区域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原湿地是发育在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种特殊湿地类型,其生态建设和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关系到下游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原湿地的保护是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战略中的首要任务。鉴于以往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不足和决策效益不确定性问题,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PSR(Press-Status-Response)评估框架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综合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案。该评价方法在参考生态学领域专家的主观建议基础上,利用客观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对云南72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做出系统性评价。同时,本研究根据Netica软件中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和决策效益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云南湿地保护决策者制定相关的湿地物种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近15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纳帕海流域因人口数量的激增,中游湿地资源被建设用地占用。在该地区气候变暖和排水工程的综合影响下,流域下游整体湿地环境趋于干燥,湿地沼泽中植被群落逐渐演替为中生植物。目前,纳帕海流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过度放牧和不规范的旅游业等,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均对流域水质、土壤质量以及湿地生态功能构成严重的威胁。(2)云南72个湿地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等级达到较好水平的占8.3%;达到好等级的占29.2%;等级达到中等水平的占33.3%;等级为差和较差的流域分别占26.4%和6.9%。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空间分析结果表现为:滇东北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413-0.509范围内;滇南地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最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0.509,其中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达0.747;滇西北地区多数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呈较好或中等状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509-0.607范围内,但滇西北和滇中边界地区的洱海及周边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却较低;滇中地区大部分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不容乐观,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0.413,其中陆良湿地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仅有0.189。(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分析表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节点是对湿(4)地生物多样性指数节点影响较强三个节点,其次是土地利用、自然环境状况和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节点。贝叶斯网络决策和效益结果分析表明:理论上的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状态最佳情景方案是在贝叶斯网络中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相应指标节点的状态分别设置为等级4、等级4和等级5时,该情景模式下模型训练集中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级高于2级的概率值为75%,且贝叶斯网络决策系统中实用节点期望值为75,小于初始状态的期望值77.818。(5)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应优先考虑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干扰较大的滇中地区;对于滇南部和西部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较好的小型湖泊群流域,决策者应维持该地区现有的湿地环境水平,以防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湿地物种丧失;对于受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影响下的滇西北洱海、拉市海和剑湖等湖泊流域,管理者应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湿地开发利用之间建立平衡关系。湿地保护也需要定期开展环境调查和专项调查,环境调查包含湿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污染监控两方面,专项调查则需对未记录的湿地物种在数据库中进行填充。改善云南湖泊湿地状况可以考虑污染源治理和栽培本土水生植物等,并在不改变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修复湖滨带退化湿地以达到物种保护的作用。

李键[4](2020)在《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边界划定及管制分区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生态空间是承载山、水、林、田、湖、草、矿等自然资源的空间载体,建设美丽国土、发展绿色经济、塑造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是最重要的国土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生产、生活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合理的城镇建设、工业生产、矿产开发等人为活动侵占了大量自然生态空间,致使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和生态环境敏感性增强,进而引发一系列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的国土生态安全与绿色循环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科学划定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边界,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成为当务之急。基于以上认识,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政策背景下,立足于当前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试点探索的现实需求,以长沙市作为典型案例区,借助ArcGIS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NPP定量指标法、空间聚合优化模型、二维关联判断矩阵法等技术手段,对市级尺度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边界划定、用途管制分区、分区管制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证研究,以期为今后各地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有效实施提供案例启示。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边界划定。借助ArcGIS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NPP定量指标法、空间聚合优化模型等定量方法,科学划定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边界。研究结论表明:长沙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总量约为5791.08 km2,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96%,涵盖了94.14%的森林、1.03%的草地、4.11%的湿地和0.42%的荒地,自然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浏阳市境内的张坊镇—大围山镇—澄潭江镇、宁乡市境内的青山桥镇—龙田镇—巷子口镇、长沙县境内的双江镇—安沙镇—路口镇等地区。(2)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在保护边界划定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法,以“双评估”二维关联判断矩阵为依据,对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用途管制二级分区。研究结论表明:长沙市的刚性自然生态空间共计1116.79 km2,弹性自然生态空间共计4674.29km2,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44%、39.52%;刚性自然生态空间下,生态红线核心区共计565.51 km2,生态红线重要区共计551.28 km2,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78%、4.66%;弹性自然生态空间下,生态保育缓冲区共计2625.96 km2,生态复合发展区共计2724.72 km2,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20%、23.03%。(3)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策略。按照《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方案》中的相关规定,遵循统一依据、分类分级、转用许可、清单管理、实施保障、监测督查的基本原则,提出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策略的以下建议:一是编制统一的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依据;二是加强自然生态空间转用许可与清单管理;三是制定自然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的管制规则;四是健全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的配套机制。

初雯雯[5](2019)在《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资源现状和社区牧民保护意识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采用截线抽样法调查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资源现状。2018年不同季节,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主要分布区仍然位于卡拉麦里山以北到卡山自然保护区北缘的区域。2018年不同季节,蒙古野驴的遇见率在0.015到0.0307km-1之间变化;鹅喉羚的遇见率则在0.028到0.039km-1之间变化。2018年春季蒙古野驴密度0.81±0.16匹/km2、夏季0.73±0.21匹/km2、秋季0.45±0.12匹/km2和冬季0.42±0.14匹/km2;2018年春季卡山自然保护区鹅喉羚密度0.20±0.03头/km2、夏季0.23±0.07头/km2、秋季0.31±0.05头/km2和冬季0.54±0.11头/km2。本研究为卡山自然保护区旗舰物种蒙古野驴及鹅喉羚的保育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最新基础数据。通过到冬牧点与越冬牧民面对面访谈,调查了卡山自然保护区越冬牧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发现:(1)2017年冬季调查冬牧点226名牧民主要为日常外出放牧的青壮年和未成年人(92.93%),几乎为小学和中学学历(98.33%)。2017年冬季,在卡山自然保护区放牧的家畜总量97298头,以绵羊和山羊为主(98.45%)。(2)越冬牧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较高,在卡山自然保护区越冬牧民几乎(98.67%)都能阅读哈萨克语环保法,大部分牧民(96.91%)知道冬季在卡山自然保护区内放牧,且大部分牧民(98.23%)知道普氏野马等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都希望了解更多的保护网络和环境信息。认为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是雪灾和旱灾等自然因子,开矿和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次之,放牧、偷猎等活动对野生动物影响较小。(3)各乡(镇)越冬牧民认为冬季野放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鹅喉羚等不存在与家畜争草场的问题。仅克孜希力克乡少数牧民(1.67%)不同意野生动物使用草场。各乡(镇)大部分越冬牧民(93.81%)赞成在卡山自然保护区实施限牧或禁牧。(4)越冬牧民对卡山自然保护区正在整改认识的差异性不显着(P=0.552);对近期卡山自然保护区是否给牧民发煤认识的差异性极显着(P=0);对保护区内开矿等活动认识的差异性显着(P=0.042);对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认识的差异性极显着(P=0)。(5)各乡(镇)越冬牧民对愿意定居或游牧认识差异性极显着(P=0);对限牧后较以前收入增加或减少认识差异性显着(P=0.026);对希望家畜数量增加还是减少认识差异性不显着(P=0.108),尽管大多数越冬牧民希望定居舍饲,但目前传统畜牧业依然是上述乡(镇)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李发明[6](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廖凌云[7](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李红英[8](2017)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由于自然资源利用、利益分配、管理、权属、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冲突问题由来已久。如何正确的认识并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问题,一直是困扰保护区管理者与周边社区居民的热点问题。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周边社区对资源的利用,制约了社区的发展空间,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冲突的产生。而周边社区的总体发展状况,又是衡量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时如何评估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冲突的程度、解决或缓解两者之间的冲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文献和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本论文以保护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从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角度,总结了两者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自然资源利用冲突、管理冲突、权属冲突、利益分配冲突、野生动物肇事冲突和保护意识冲突,并针对各类冲突总结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两者之间的冲突评价提供一个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通过软件yaahp(V10.3),对指标体系的项目层与因素层的各指标因子确定权重,根据量化标准计算得分,评定冲突程度等级;然后结合GIS技术对各个指标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呈现出主要的冲突类型与程度,为自然保护区正确的认识冲突、评估冲突,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论文实证研究以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地理单元,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深入访谈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在社区资源利用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保护意识等方面,获得了较多的一手数据。通过走访调查,基本了解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存在哪些冲突以及冲突的现状,对照已构建的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个别指标的调整、补充与舍弃,并据此构建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进行赋分量化,并评定冲突程度等级。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基于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内容,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尝试构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要实现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与周边社区得到发展的双重目标,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系统的评估冲突,解决或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三是构建一套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综合全面的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正确认识冲突的类型、衡量冲突程度的关键一步。四是在实证研究中,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总体冲突程度属于不太严重型,其中较为严重的两种冲突类型是自然资源利用冲突与野生动物肇事冲突,其次是管理冲突与保护意识冲突。

陈敏杰[9](2014)在《屏边大围山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分布及家域调查 ——兼论当地社区的保护态度》文中研究说明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是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ITES附录Ⅰ物种,IUCN将其濒危等级列为易危。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以保护热带山地雨林、湿性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要管理目标而设立的热带森林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倭蜂猴就是其重点保护的对象之一。本文主要通过访问调查法确定倭蜂猴在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分布地点;对倭蜂猴出现的地域进行生境植被组成调查;采用无线电遥测法对释放的三只倭蜂猴个体进行4~5个月的家域研究;利用红外感应相机(相机陷阱)调查倭蜂猴及其同域野生动物种类;通过面对面访问法了解周边村民的保护态度。采访时间从2012年11月24日至2014年3月5日,作者采用社区访谈和野外实地样线调查方法,了解到倭蜂猴在屏边大围山保护区及其周边的马龙底、路底马、鱼嘎底、黑马底、石头寨、干田、喏咪、老邑箐、皮卡马、火山、独家、喜乐马、关房和碧马邑等14个自然村附近的森林出现过。对倭蜂猴出现地点和监测地生境植被组成调查结果显示:倭蜂猴生境主要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竹林。这些森林片段化,多为当地水源林、龙山、龙树所在地,距离最近村寨约200~4000m,海拔范围在492~1230m之间,平均海拔为863±48m,多为急坡,坡向无统一规律,多为阳坡或半阳坡。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法对释放的三只倭蜂猴(分别以Np1、Np2、Np3表示)个体进行为期4~5个月份的家域研究结果表明:倭蜂猴月活动家域在1.28hm2~10.98hm2范围内。研究结果还发现三只倭蜂猴都有蛰伏现象,蛰伏期在1月和2月份,蛰伏天数为11天至18天,因此,家域最小值都是在这两个月份。倭蜂猴栖息位置高度为8.4±2.2m。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利用红外感应相机陷阱技术调查周边倭蜂猴出现森林内的动物种类,本次调查共拍摄到照片16593张,有效照片243张,其中拍摄到动物的照片115张,自动录制10s时长的视频共1551段。共辨认、鉴定出12种动物,其中鸟类6种,兽类6种,兽类中啮齿动物最丰富,有4种;除了明纹花松鼠外,均为夜行性动物。未拍到倭蜂猴,说明其丰富度极低。对屏边大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17个自然村(火山、皮卡马、独家、碧马邑、关房、喜乐马、老邑箐、田心、鸡窝、石头寨、干田、喏咪、鱼嘎底、黑马底、马龙底、路马底新村、路底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520人。通过分析,在评价影响村民保护态度的诸多因素中,文化程度占主导。调查中还了解到有些地方为增加经济收入而进入保护区林下栽种草果等作物,有些地方栽种的香蕉已扩展至保护区边,导致倭蜂猴的栖息区域逐渐缩小。

杨泉[10](2013)在《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建立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以其区内物种的典型性、珍稀性、多样性、自然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受到各级政府、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并于2001年获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现执行的主要法律法规有9部,但在具体的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常常遇到因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保护区的立法保护不够完善。2、立法思路和理念相对落后。3、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尚未建立,难以解决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4、保护区管理体制不畅,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中的“一区一法”工作还相对落后,针对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专门立法保护甚至是空白,致使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着重探讨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概况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制度现状、存在问题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及对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启示;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建议。

二、A Study on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of Daweishan Nature Reserv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Study on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of Daweishan Nature Reserve(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点
2 方法
    2.1 社区访谈
    2.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社区访谈对象
    3.2 兽类变迁
        3.2.1 物种组成
        3.2.2 兽类多度变化
4 讨论
    4.1 兽类多度变化可能的原因
    4.2 有效访谈对象的选取
    4.3 管护建议

(2)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综述
        1.2.1 红外相机调查综述
        1.2.2 样线调查综述
        1.2.3 访谈法综述
    1.3 兽类多样性、分布、活动节律的研究
        1.3.1 多样性调查与编目
        1.3.2 哺乳动物的分布研究
        1.3.3 活动节律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红外相机法
        2.2.2 样线法
        2.2.3 访谈法
    2.4 数据处理
        2.4.1 多样性指数
        2.4.2.1 香农-威纳指数
        2.4.2.2 Simpson指数
        2.4.2.3 兽类物种多样性的G–F指数
        2.4.2.4 相对丰富度指数
        2.4.2.5 其它相关指数
        2.4.2 物种累积曲线
        2.4.3 活动节律
        2.4.4 统计学分析
        2.4.5 不同生境类型划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红外相机监测结果
        3.1.1 兽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3.1.2 兽类物种渐进曲线
        3.1.3 太阳河样区Ⅰ和样区Ⅱ兽类物种组成对比
        3.1.4 不同生境类型兽类物种分布及差异
        3.1.5 部分物种的活动节律
        3.1.6 人为活动干扰和人兽冲突
    3.2 样线调查结果
    3.3 访谈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三种调查方法比较
    4.2 区域兽类多样性
    4.3 不同生境兽类多样性分布
    4.4 兽类的活动节律
    4.5 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
第5章 保护建议
    5.1 太阳河保护区兽类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5.2 兽类多样性保护建议
    5.3 人为干扰活动缓解建议
    5.4 人兽冲突缓解建议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6.1 结论
    6.2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湿地评价研究
        1.2.2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1.2.3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生态领域中应用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和来源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方法
        2.3.2 随机森林模型
        2.3.3 Relief-F特征选择
        2.3.4 层次分析法
        2.3.5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
        2.3.6 贝叶斯网络模型
第三章 数据处理和技术路线
    3.1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取
        3.1.2 随机森林模型参数测试
    3.2 湿地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案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方法和流程图
第四章 典型云南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
    4.1 优化随机森林模型训练和检验
    4.2 纳帕海流域土地利用和湿地动态变化特征
第五章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
    5.1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
    5.2 湿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性分析
    5.3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5.3.1 节点敏感性分析
        5.3.2 重要节点的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5.3.3 其他节点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第六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6.1 纳帕海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影响分析
    6.2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6.3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驱动因素分析
    6.4 云南湿地和物种保护管理措施
第七章 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4)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边界划定及管制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自然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1.2.2 用途管制分区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1.1 自然生态空间
        1.1.2 用途管制分区
        1.1.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
        1.1.4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1.2 理论基础
        1.2.1 生态文明理论
        1.2.2 地理系统理论
        1.2.3 地域分异理论
        1.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境域
        3.1.2 自然资源
        3.1.3 生态环境
        3.1.4 社会经济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1 气象数据
        3.2.2 土壤数据
        3.2.3 高程数据
        3.2.4 NPP数据
        3.2.5 土地利用数据
        3.2.6 植被覆盖数据
4 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边界划定
    4.1 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边界划定方案
        4.1.1 指导思想
        4.1.2 基本原则
        4.1.3 划定方法
        4.1.4 技术流程
    4.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4.2.1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估
        4.2.2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估
        4.2.4 生境退化敏感性评估
        4.2.5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估
    4.3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
        4.3.1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估
        4.3.2 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估
        4.3.3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评估
        4.3.4 生态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估
    4.4 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边界划定结果
        4.4.1 基于“双评估”的边界初步划定结果
        4.4.2 空间聚合模型对保护边界的优化调整
5 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
    5.1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方案
        5.1.1 分区结构
        5.1.2 分区类型
        5.1.3 分区方法
        5.1.4 技术流程
    5.2 自然生态空间一级用途管制区划分
        5.2.1 刚性自然生态空间
        5.2.2 弹性自然生态空间
    5.3 自然生态空间二级用途管制区划分
        5.3.1 生态红线核心区
        5.3.2 生态红线重要区
        5.3.3 生态保育缓冲区
        5.3.4 生态复合发展区
    5.4 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策略探讨
        5.4.1 编制统一的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依据
        5.4.2 加强自然生态空间转用许可与清单管理
        5.4.3 制定自然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的管制规则
        5.4.4 健全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的配套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特色创新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1 研究不足
        6.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资源现状和社区牧民保护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地区概况
    1.1 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1.2 社区经济概况
2 研究进展
    2.1 社区保护意识研究进展
        2.1.1 国外社区保护意识研究进展
        2.1.2 国内自然保护区社区保护意识研究进展
    2.2 蒙古野驴研究进展
    2.3 鹅喉羚研究进展
3 不同年度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分布及种群密度
    3.1 研究方法
        3.1.1 野外调查
        3.1.2 数据分析
    3.2 2018年度不同季节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分布
        3.2.1 2018年春季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分布
        3.2.2 2018年春季卡山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的分布
        3.2.3 2018年夏季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分布
        3.2.4 2018年夏季卡山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的分布
        3.2.5 2018年秋季季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分布
        3.2.6 2018年秋季卡山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的分布
        3.2.7 2018年冬季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分布
        3.2.8 2018年冬季卡山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的分布
    3.3 2018年不同季节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遇见率
    3.4 2018年不同季节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种群密度和数量
        3.4.1 2018年不同季节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种群密度和数量
        3.4.2 2018年各个季节卡山自然保护区鹅喉羚的种群密度和数量
    3.5 讨论及建议
        3.5.1 样线法调查的可靠性分析
        3.5.2 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分布和种群
        3.5.3 卡山自然保护区鹅喉羚分布和种群
        3.5.4 保护建议
4 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牧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调查
    4.1 研究方法
        4.1.1 调查方法
        4.1.2 调查内容
        4.1.3 调查对象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牧民传统畜牧业及其对野生动物影响
        4.2.2 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牧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
        4.2.3 冬季卡山自然保护区牧民放牧与野生动物竞争关系
        4.2.4 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及管理
        4.2.5 保护区牧民生态补偿机制及牧民生计
    4.3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7)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1.2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1.1.3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缺乏系统性评价
        1.1.4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估的重要性
        1.1.5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自然保护区
        2.1.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
        2.1.3 冲突
    2.2 理论基础
        2.2.1 保护发展观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2.3.1 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2.3.2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
        2.3.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2.4 研究综述
        2.4.1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研究进展
        2.4.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评价研究进展
        2.4.3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3.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3.4.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层次结构
        3.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5 冲突程度等级划分与指标量化标准
        3.5.1 冲突程度等级划分
        3.5.2 指标量化标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方法
    4.1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层次模型构建
    4.2 构建判断矩阵
        4.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4.2.2 指标因子重要性判断
        4.2.3 指标的一致性检验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与分析
        4.3.1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2 指标权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
        5.1.2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5.1.3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概况
    5.2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现状分析
        5.2.1 自然资源利用冲突
        5.2.2 管理冲突
        5.2.3 权属冲突
        5.2.4 利益分配冲突
        5.2.5 野生动物肇事冲突
        5.2.6 保护意识冲突
    5.3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评价
        5.3.1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赋值量化
        5.3.2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模型的建立
        5.3.3 结果计算与等级评定
        5.3.4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程度评价
        5.3.5 冲突的空间分析
    5.4 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
附录
    附录Ⅰ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来源表
    附录Ⅱ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各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附录Ⅲ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屏边大围山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分布及家域调查 ——兼论当地社区的保护态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术语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倭蜂猴简述
        1.1.1 倭蜂猴的分布
        1.1.2 倭蜂猴的生态研究
        1.1.3 倭蜂猴的行为研究
        1.1.4 当前倭蜂猴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2 无线电遥测技术监测野生动物活动综述
        1.2.1 国内使用无线电跟踪(遥测)技术简述
        1.2.2 国外应用无线电跟踪(遥测)技术简述
    1.3 红外感应相机在野外动物调查综述
        1.3.1 国内应用红外感应相机调查野生动物简述
        1.3.2 国外应用红外感应相机调查野生动物简述
    1.4 社区保护态度综述
        1.4.1 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倭蜂猴分布调查及周边社区的保护态度调查
        1.4.2 周边社区
    1.5 本研究简况
        1.5.1 研究地区概况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屏边大围山倭蜂猴分布调查
    2.1 研究地点
    2.2 研究方法
        2.2.1 倭蜂猴分布调查
        2.2.2 倭蜂猴分布地和家域监测地植物调查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 倭蜂猴分布调查结果与分析
        2.3.2 倭蜂猴分布地和家域监测地植被特征
        2.3.3 倭蜂猴分布地和家域监测地植物区系特征
    2.4 讨论
第3章 倭蜂猴家域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地点
    3.3 研究仪器
    3.4 研究方法
    3.5 结果与分析
        3.5.1 第一只倭蜂猴的家域
        3.5.2 第二只倭蜂猴的家域
        3.5.3 第三只倭蜂猴的家域
        3.5.4 倭蜂猴的栖息位置高度
        3.5.5 倭蜂猴的蛰伏现象
    3.6 讨论
第4章 应用红外感应相机调查倭蜂猴及同域野生动物
    4.1 红外感应相机安装地点
    4.2 仪器设备
    4.3 研究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第5章 周边社区保护态度调查
    5.1 研究地点
    5.2 研究方法
    5.3 数据处理方法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5.4.1 村民对倭蜂猴的认识
        5.4.2 村民的保护态度
        5.4.3 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5.5 讨论
第6章 总结与保护建议
    6.1 总结
    6.2 倭蜂猴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国外研究动态
        2. 国内研究动态
    (二)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方法
        2. 文献研究方法
        3. 比较研究方法
一、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概述
二、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
    (一)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现有法律法规
    (二)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1.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缺失
        2. 现行法律法规立法思路和理念落后
        3. 具体法律制度不健全
    (三)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 多头管理、协调机制不畅
        2.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权力配置不合理
        3.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性质及主体地位定位不清
    (四)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分析
        2.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完善的可行性分析
三、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分析及其借鉴
    (一) 我国其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
        1. 国内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
        2. 国内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分析
    (二) 国外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制度
        1. 美国
        2. 英国
        3. 日本
    (三)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借鉴意义
        1. 法律体系完善
        2. 管理体制
        3. 管理制度先进
四、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制度完善思考
    (一) 制定《云南省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条例》
    (二) 完善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
        2. 基本原则
    (三)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具体法律制度的完善
        1. 引入“管理协议”土地管理制度
        2. 建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许可制度
        3.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4. 建立管理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5.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和拓宽筹资渠道
    (四) 完善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四、A Study on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of Daweishan Nature Reserve(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变迁[J]. 李波艳,张家扬,李凯,孙婧,饶静秋,周佳,杨泽鹏,施德山,张文文,管振华,崔亮伟. 野生动物学报, 2021(03)
  • [2]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D]. 邵曰派.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3]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D]. 白春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长沙市自然生态空间边界划定及管制分区研究[D]. 李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和鹅喉羚资源现状和社区牧民保护意识研究[D]. 初雯雯.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7]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8]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李红英. 云南大学, 2017(05)
  • [9]屏边大围山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分布及家域调查 ——兼论当地社区的保护态度[D]. 陈敏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法律问题研究[D]. 杨泉.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冲突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