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熟肉制品中的亚硝胺

警惕熟肉制品中的亚硝胺

一、警惕熟肉制品中的亚硝胺(论文文献综述)

靳伟良,汪晶,朱莉娜,孔德明[1](2021)在《亚硝酸钠:亦正亦邪的多面手》文中认为亚硝酸钠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本身却有中强毒性。同时又在化工、医药、纺织、机械等行业有着重要的用途。本文以情景剧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亚硝酸钠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裴倩如,汪强,唐文屹,黄宇,赵嵩[2](2019)在《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概述、检测方法及其替代物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亚硝酸盐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食品添加剂之一,其在产品的色泽、风味及延长货架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亚硝酸盐又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尤其是慢性毒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对它的警惕。因此,探求若干种适用性较强的新型添加剂用以取代亚硝酸盐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概述亚硝酸盐的性质、功效、潜在风险及国内外关于亚硝酸盐有效替代物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期为肉类食品添加剂的推陈出新提供理论依据。

刘少伟,阮赞林[3](2018)在《警惕N-二甲基亚硝胺超标鱼片》文中提出即食鱼片制品,因味美、热量较低、食用方便,作为零食,一直备受不少消费者喜爱。但,今年上半年的一次国家监督抽检中,某网站上销售的一种鱼制品——黄金鱼片被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超标,含量高达68.4μg/kg。这不得不让消费者产生担忧:N-二甲基亚硝胺是什么物质,它为何会出现在鱼片中?摄入此类物质超标的鱼片,会有怎样的食品安全风险?国家有什么相关标准要求?如何降低此类食品安全风险?让我们带着这

肖秋风,曹鹏,郭伟[4](2018)在《聊城市196件即食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我市即食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检出情况及超标情况,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来自我市各大农贸市场、超市商店、饭店及加工厂的即食熟肉制样品共计196件,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对所有样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6件即食熟肉制品中共检出亚硝酸盐173件,检出率为88.27%,超标19例,超标率为9.69%。不同类别样品亚硝酸盐残留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熏烤肉类、火腿类、内脏制品类、卤酱肉类、肉灌肠类;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卤酱肉类、肉灌肠类、内脏制品类、火腿类、熏烤肉类;不同采样地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农贸市场、超市商店、加工厂、饭店;不同类别残留值、不同类别及不同采样地点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别及不同采样地点超标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市即食熟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使用较为普遍,存在过量使用、滥用现象,检出及超标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监督和管理,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人们群众身体健康。

乔玲,纪晗旭,宋佳,李榕,胡飞杰[5](2018)在《肉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的测定》文中认为本文提供优化的QuEChERS试剂处理样品,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肉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进行测定。对比其他测定方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还可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卞爱红[6](2017)在《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食品安全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安全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关系着经济发展,还关系着一定的政治文化,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挑战。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人民都在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期待。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如食品检验方法标准相对不够全面,在国标中的检验方法一般是针对食品终产品的检验方法,不能覆盖食品的整个的生产过程;致病性微生物检测项目不够全面,以至于某些危险因素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够针对食品已经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加大食品检验项目的调查和检验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完善食品的标准体系;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等等。欧美等许多国家针对食品安全的政策发布的比较早,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界定有关食品概念,各个行业都能够制定合理的HACCP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并建立相关的责任机制,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打造一个人人有责的食品安全环境。通过xx省部分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监测结果表明,xx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全国报道的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一致,食品带菌的情况比较突出。在个别的食品样品中,食品带菌率非常高,如: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达到了25.42%,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达到了23.73%,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5.18%,膨化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7.5%。在养殖环节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检出率是较高的为18.80%,批发市场,加工厂,和便利/零售商店这几个采样地点的检出率分别为28.57%,26.53%,17.02%,样品存在各环节各类食品普遍带菌的现象。目前,在食品工业领域和食品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食品安全控制理论主要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良好操作规范理论及技术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与技术体系、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理论等。通过认真分析,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如:扩充食品检测项目和方法,合理规避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弊端,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等等。

郑飞飞[7](2017)在《亚硝酸盐没那么可怕》文中指出亚硝酸盐是亚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无机化合物的总称。纯的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状物质,与食盐的模样有点像,但绝对与食用盐有着"天壤之别"。亚硝酸盐,到底为何让人感到害怕?▼答案一:毒性虽然亚硝酸盐外表与食盐很像,但是它的毒性很大。如果短时间内经口摄入(误食或超量摄入)较大量的亚硝酸盐,容易

于玲[8](2016)在《2012~2015年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化学污染物与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2012—2015年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并掌握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的污染基线及变化趋势,发现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解决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提供数据支持与保障。方法:20122015年吉林省吉林市部分市售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来自《全国食品污染物填报系统》与《全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数据汇总系统平台》。监测点为吉林市市辖区(昌邑区、龙潭区、船营区、丰满区)以及5个县级市(永吉县、蛟河市、桦甸市、磐石市、舒兰市)。采样点类型包括餐饮环节(餐饮店)、流通环节(农贸市场、商店、超市、专营店、便利店、网店)、种植场、养殖场、零售加工店等。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7类食品602件样品,监测项目有元素类污染物、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监测16类食品1064件样品,监测项目为食源性致病菌共11项。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食品种类构成等一般信息,率描述食品、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阳性、超标情况,计算各类检出率、超标率、阳性率等指标。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采集茶叶18件,监测农药残留,农药检出率为37.9%,各类农药在各类茶叶中的检出率有差异(?2=9.021,P=0.029)。2采集豆类制品14件,非食用物质工业染料碱性嫩黄、碱性橙2、酸性橙Ⅱ均未检出。3采集啤酒10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率60%;葡萄酒30件,氨基甲酸乙酯检出率20%。4采集禽畜肉19件,指示性多氯联苯(以脂肪含量计)全部检出;采集熟肉制品107件,非食用物质均未检出,亚硝酸钠全部检出,其中24件超过国家限值(≤30.0mg/kg),超标率为22.4%。5采集新鲜蔬菜165件,农药残留项目中仅氯氰菊酯有检出,检出率为1.8%,元素类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检出。6采集鲜冻水产209件,非法添加物均未检出,元素类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检出。7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阪崎肠杆菌阳性率为4.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率为5.4%;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0.8%;蜡样芽胞杆菌阳性率为21.2%;沙门氏菌阳性率较低为0.4%;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均未阳性检出。结论:1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根据数据分析,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中,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问题并不严重;蔬菜及鲜冻水产品中元素类污染物检出率较高,但仍处在相对安全的水平;啤酒中真菌毒素检出率较低;豆制品、鱼类中尚未发现添加非法添加物的食品;熟肉制品中,护色剂亚硝酸钠超量使用的情况仍然严重。2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普遍较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相对较高,存在卫生隐患。

王连玮[9](2011)在《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化学添加剂通过加入食品中已经全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化学添加剂的违规使用和大剂量滥用,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于这些化学添加剂的危害和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已经迫在眉睫。对添加于食品中的多种化学添加剂,从毒理作用和检测方法方面进行了概述。

邹志飞,蒲民,李建军,陈永红[10](2010)在《因食品添加剂造成我国食品出口受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初探》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对进口农食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了制约我国农食产品出口的瓶颈。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调整食品营养结构,提高食品质量,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延长食品保存期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影响着人类健康安全和外贸活动。世

二、警惕熟肉制品中的亚硝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熟肉制品中的亚硝胺(论文提纲范文)

(2)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概述、检测方法及其替代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亚硝酸盐的性质和作用
    2.1 发色功能
    2.2 防腐功能
    2.3 抗氧化作用
    2.4 改进风味和完善质构
3 亚硝酸盐的危害
    3.1 急性毒性
    3.2 慢性毒性
4 亚硝酸盐的检测
5 亚硝酸盐的替代物
    5.1 发色剂类替代物
        5.1.1 红曲色素
        5.1.2 番茄红素
    5.2 防腐剂类替代物
        5.2.1 乳酸链球菌素
        5.2.2 盐类物质
    5.3 抗氧化剂替代物
        5.3.1 茶多酚
        5.3.2 维生素C
    5.4 其他替代物
6 结论和展望

(3)警惕N-二甲基亚硝胺超标鱼片(论文提纲范文)

N-二甲基亚硝胺是什么物质?它为何会出现在鱼片中?
对N-二甲基亚硝胺, 有何国家标准限量?吃了该化合物超标鱼片, 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如何降低该化合物超标的食品安全风险?

(4)聊城市196件即食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主要仪器
        1.2.2 检测方法
    1.3 结果评判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所有样品中亚硝酸盐检测情况
    2.2 不同类别即熟食样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情况
    2.3 不同采样地点即熟食样品中亚硝酸盐检检出率及超标率情况
3 讨论

(5)肉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N-二甲基亚硝胺测定方法
    1.1 样品来源、检测设备与试剂
    1.2 测定方法
        1.2.1 色谱条件
        1.2.2 质谱条件
        1.2.3 标准曲线
        1.2.4 样品前处理
2 N-二甲基亚硝胺测定结果
    2.1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2.2 Qu ECh ERS填料的优化
    2.3 样品的检测
3 结语

(6)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食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食品的概念
    1.2 食品安全的概念
        1.2.1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概念
        1.2.2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关系
    1.3 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第2章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1.1 生物性污染
        2.1.2 化学性污染
        2.1.3 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污染
        2.1.4 非食品原料生产或添加非食品用添加物质
        2.1.5 转基因食品是一把双刃剑
    2.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环境原因
        2.2.2 食品安全观念淡薄
        2.2.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2.2.4 食品中的有害因素不能及时发现
        2.2.4.1 无可疑食品进行检验分析
        2.2.4.2 有可疑食品但是不能确定原因
        2.2.5 公立检验检测机构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3章 欧美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经验启示
    3.1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1.1 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
        3.1.2 建立了从上到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安全监管全方位覆盖
        3.1.3 信息公开,鼓励民众参与
    3.2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2.1 对食品各个环节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3.2.2 生产标准化,安全监管法制化
    3.3 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3.1 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及严密的基本概念
        3.3.2 明确了每一名食品参与者的相关责任
    3.4 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5 欧美等国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启示
        3.5.1 制定从生产到消费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3.5.2 树立“重预防”安全监管理念
        3.5.3 及时公开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
        3.5.4 推行HACCP管理制度,构建食品问题溯源机制
第4章 2015 年xx省部分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监测情况
    4.1 检测指标和监测方法
        4.1.1 检测指标
        4.1.2 监测方法
    4.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4.2.1 主要仪器设备
        4.2.2 主要试剂
    4.3 监测结果分析
        4.3.1 不同种类食品致病性微生物监测结果
        4.3.2 不同致病微生物检出情况
        4.3.3 各监测点不同食品阳性情况
        4.3.4 不同环节样品致病性微生物监测情况
        4.3.5 不同采样地点样品致病性微生物检出情况
    4.4 结论
第5章 我国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建议
    5.1 我国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5.1.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
        5.1.2 良好操作规范理论及技术体系
        5.1.3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与技术体系
        5.1.4 从农田到餐桌理论
        5.1.5 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理论
        5.1.6 我国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措施
        5.1.7 媒体的监督作用
    5.2 应对食品安全的策略和建议
        5.2.1 扩充食品检测项目和方法
        5.2.2 规避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弊端
        5.2.3 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5.2.4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5.2.5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5.2.6 增强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2012~2015年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化学污染物与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食品安全(FOOD SAFETY)
        1.1.1 食品安全的误区
        1.1.2 食品安全的定义
    1.2 食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
    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1.3.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建立
        1.3.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
    1.4 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
        2.2.1 监测的食品种类
        2.2.2 监测的项目
        2.2.3 评价标准
    2.3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2.3.1 监测的食品种类
        2.3.2 监测的项目
        2.3.3 评价标准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
        3.1.1 食品种类及数量
        3.1.2 各类食品中污染物情况
    3.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3.2.1 食品种类及数量
        3.2.2 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
        3.2.3 各类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
第4章 讨论
    4.1 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
        4.1.1 农药残留的污染情况分析
        4.1.2 元素类污染物的污染情况分析
        4.1.3 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分析
        4.1.4 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情况分析
        4.1.5 护色剂的污染情况分析
    4.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4.2.1 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4.2.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4.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4.2.4 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4.2.5 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4.2.6 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分析
    4.3 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5.1 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
    5.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添加剂对食品的滥用及危害作用
    1.1 化学添加剂用于食品的染色及增白
        1.1.1 苏丹红
        1.1.2 孔雀石绿
        1.1.3 柠檬黄, 日落黄
        1.1.4 吊白块
        1.1.5 亚硝酸盐
        1.1.6 碳素墨水及墨汁
        1.1.7 漂白剂
    1.2 化学添加剂用于食品的调香
        1.2.1 甲醇酒
        1.2.2 香精米
        1.2.3 香精羊肉卷
        1.2.4 香精肉制品
    1.3 化学添加剂用于食品品质的提高或掩盖食品的缺陷及造假
        1.3.1 三聚氰胺
        1.3.2 瘦肉精
        1.3.3 地沟油
        1.3.4 反式脂肪酸 (TFA)
        1.3.5 石蜡抛光大米
        1.3.6 加矾油条与膨化食品
    1.4 滥用激素类生长素或催熟剂, 缩短动植物食品的生长期和成熟期
    1.5 滥用国家禁止的杀虫剂、抗生素和剧毒农药等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1.5.1 在蔬菜中的违禁农药
        1.5.2 在水果中的违禁农药
        1.5.3 在海产品中的禁用药物及抗生素残留
        1.5.4 敌敌畏浸泡的金华火腿
2 结束语

四、警惕熟肉制品中的亚硝胺(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硝酸钠:亦正亦邪的多面手[J]. 靳伟良,汪晶,朱莉娜,孔德明. 大学化学, 2021(10)
  • [2]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概述、检测方法及其替代物的研究进展[J]. 裴倩如,汪强,唐文屹,黄宇,赵嵩. 食品安全导刊, 2019(10)
  • [3]警惕N-二甲基亚硝胺超标鱼片[J]. 刘少伟,阮赞林. 质量与标准化, 2018(12)
  • [4]聊城市196件即食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分析[J]. 肖秋风,曹鹏,郭伟. 当代医学, 2018(19)
  • [5]肉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的测定[J]. 乔玲,纪晗旭,宋佳,李榕,胡飞杰. 现代食品, 2018(01)
  • [6]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食品安全研究[D]. 卞爱红.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4)
  • [7]亚硝酸盐没那么可怕[J]. 郑飞飞. 饮食科学, 2017(01)
  • [8]2012~2015年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化学污染物与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研究[D]. 于玲. 吉林大学, 2016(03)
  • [9]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概况[J]. 王连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6)
  • [10]因食品添加剂造成我国食品出口受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初探[A]. 邹志飞,蒲民,李建军,陈永红. 食品、饲料安全与风险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警惕熟肉制品中的亚硝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