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沙源区草地退化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京津沙源区草地退化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一、京津沙源区草场沙退化综合整治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风[1](2021)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永续利用草原资源》文中提出草地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放牧地区畜牧养殖产业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枢纽。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传统放牧养殖模式之下,由于超载放牧、过量放牧,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草场生产能力逐渐变差,生态功能逐渐弱化。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好草地的科学规划利用,加强对草地的有效管理和生态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放牧制度,并对养殖户的养殖行为做出动态化的调整,加强草地改良,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

刘伟[2](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沙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正蓝旗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土地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又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对正蓝旗地区沙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与治理。本文以正蓝旗内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首要指标,对研究区沙化土地进行分级,结合正蓝旗土地沙化类型分级标准对现状进行评价,明确土地沙化等级及分布位置,并结合区域沙化程度,进行详细分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阅读、实地考察,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本研究拟为区域沙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依据与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蓝旗的沙化土地总面积为7390.76 km2,占全旗总面积的72.59%,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较小,为357.62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83%,重度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63.64 km2,占比为22.51%,中度沙化土地面积最大,为2492.04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3.72%,轻度和微度沙化土地的面积分别为1695.79 km2和1181.91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2.94%和16.00%。(2)正蓝旗沙化土地规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和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三个分区。在每个分区内,结合区域沙化程度,按照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所需实施的措施进一步划分为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公益林保护区等四个措施分区。(3)正蓝旗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采用重点治理技术措施,在全年禁牧的基础上,主要对流动沙丘采取“沙障+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模式,对风蚀坑不同部位建立“沙障+人工播种”恢复植被;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采用轻度利用技术措施,针对滩地过牧性草场采取“围栏封禁+4-5月禁牧”,沙地过牧性草场依据草场退化程度分别采取“全封+半封”等措施,风蚀化草场采取“全年禁牧+沙障+人工播种”以恢复植被;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采用平衡利用技术措施,针对区域零星分布的沙化程度较重的土地采用生态毯治理,并强化放牧管理,合理利用;公益林区采用以严格保护为主,科学抚育为辅的综合措施,并以林间打草方式进行适度利用。

陈敏[3](2020)在《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更为不均;伴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极其短缺,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因此,要解决好西北脆弱生态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从“水-土地-粮食”耦联视角出发,通过对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西北地区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以水定发展,从而促进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全球变暖带来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预测难度加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加上生态系统自身复杂性、人类活动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这些都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加大。本文在充分辨识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对这些不确定信息加以表征和处理,并选择三江源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模型,在考虑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效率,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具体包括:(1)开发耦合条件价值风险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用于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在区域可用水量和产草量未知条件下,对不同区域超载畜牧面积和草地治理面积进行优化。考虑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对草地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影响,引入条件风险因子,以表征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风险概率的大小,计算结果供决策者在经济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关系。(2)开发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竞争、协调问题;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较高,挤占生态用水。模型设置在预留生态保护区生态用水后,再对剩余水量进行分配,并且对生活、工业、生态用水的优先顺序做出安排,设定地下、地表水联合调度的不同情景方案,设定最大最小可开采地下水量,引入最小最大遗憾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来水情景下,最大遗憾值最小农业灌溉用水量,也是最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灌溉方案。(3)开发了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用于玉门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建立机会约束条件下的种植结构分式规划模型,解决多目标模型中权重设定过于主观的缺陷,计算得到最小用水量前提下最大种植收益的方案,并得出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配水量、产量和收益。结果表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满足本区域基本粮食需求条件下,尽可能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如枸杞)值得提倡,高耗水的作物(如蔬菜)建议外调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如此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4)将作物水足迹理论引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中,在农业、粮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基于水足迹的分式规划模型来协调管理水-土地-粮食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作物的蓝绿水足迹,将最佳粮食需求转化为最佳种植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问题,需要从水-土地-粮食耦联关系入手,重视三者之间的互馈关联作用,开展地区的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提供优化方案,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开发的系列优化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可供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土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高艺宁[5](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吴晓光[6](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林嘉怡[7](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不仅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更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解决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内容。目前,关于土地利用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区划的研究区域中,而将行政区、生态服务区、生态系统范围进行同步优化的研究则比较少见。论文基于已有学者的生态安全格局等研究成果,结合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并以御道口牧场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本论文先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对御道口牧场进行分析。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经济效益能达到60020.19万元,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经济效益但其生态效益较低,而且并未从空间配置上进行优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生态效益能达到167451.2万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该方案建设用地面积并不合理,相比之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的方案更符合实际。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并未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因此本论文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试图从生态恢复和保护视角顾及长期的经济效益。论文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依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结果衡量御道口牧场的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布局,探明影响其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地块位置和属性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地块往往是防风和固沙服务最低分值区,基于此结果,结合Arc GIS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形成土地利用现状的优化布局,再用Clue-s提取分布规则,基于Markov模拟土地需求数量,以2017年现状模拟2022年的土地利用,经检验得Kappa系数为0.883,说明较好地完成了模拟优化。优化结果指示:2022年御道口牧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中,林地、牧草地、涵养水源地可以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林地布局重点为西北、西部、东部,辅以涵养水源地、牧草地共同恢复植被;沙地变化最为明显,从3.43%降低到0.51%;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御道口风景区中心;农田主要分布西南离水源较近地区。2022年优化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比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约5092.55万元。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更能结论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地从数量和空间优化土地利用,既能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能顾及区域生态安全,以期为中国北方生态防线建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贾晓红,吴波,余新晓,蒋德明,白永飞,哈斯,李晓松,庞营军[8](2016)在《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认为京津冀风沙源区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我国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等重大科技需求,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将综合运用长期定位观测、控制实验、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示范等方法,重点研究京津冀风沙源区土地沙化形成机制与生态修复机理,研发一批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并在各治理区开展试验示范,集成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与产业化技术体系,构建沙化土地综合整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保障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及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生态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盖志毅[9](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洪冬星[10](2011)在《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可持续的草原利用,再加上多变的气候加剧了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这对于中国西部地区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影响尤其突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一直在减少,对人类福祉构成威胁。中国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发挥着巨大的环境效益,然而由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的公共品属性,传统市场无法实现其经济价值。这就使得依靠草原谋生的牧户一方面受到草原生产力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不同程度的草原保护举措,牧户利益受损,草原保护动力下降。学界和实践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完善草原承包制度、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草原、建立保护区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论文对中国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进行研究,以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是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成效的关键为出发点,力图达到三个目标:第一,阐释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的特征和运行现状,说明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设计生态补偿制度的原因及其设计方式;第二,评价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的绩效,寻找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新机制;第三,揭示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需要与其他政策一道,来确保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持续发展以及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改善。文章的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⒈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生产着巨大的环境效益,然而,生态建设所恢复和供给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公共品属性,导致传统市场无法实现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再加上要求对所供给的服务付费的产权和其他法律手段的缺乏,造成牧户保护草原的动力下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不足。市场失灵和制度缺位,制约了草原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切使得构建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成为必然。⒉作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管理政策,生态补偿被广泛用于对土地管理者提供经济激励。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就是鼓励草原管理者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管理实践,激发微观群体自愿参与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协调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中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制度安排,解决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⒊当前草原生态建设补偿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政策,属于“临时性的政策支持”。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都是依托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或项目实施,而且草原生态建设项目规模大、并以范围广泛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参与为目标,并采用由中央政府设计项目、对项目投资和地方政府执行的模式。缺乏政策可持续性并造成更大的变数和风险。⒋补偿标准偏低,而且由于对改变草地利用的机会成本的评估差,为了公平起见而且易于管理,采取统一补贴。实证研究表明,实际上补偿标准统一并不意味着公平,而且实际机会成本要比补偿率或者高或者低,如果低的话,一方面浪费资金,另一方面造成剩余资金的寻租;而高的话,则不足以引致对社会有益的行动。⒌资源利用者没有参与设计和管理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和规则。在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项目中,尽管对牧户实行自主、自愿和直接参与的政策,但补偿标准采取的是单一水平,项目规划上采取了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大多数地方政府对牧户参与进行了组织动员。牧民被排除在利益分享、决策、交易的格局之外,甚至还成为利益牺牲者,生态补偿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意志。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Tobit模型分析发现:农牧民的文化程度、畜牧业收入、纯收入、自有草场面积、对已实施项目效果的判断和草地保护信念、气候风险认知等因素对其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意愿和投入极显着(p<0.01)正相关;年龄、草场面积、应对项目所造成的变化的能力和对自有草场健康程度的判断等因素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意愿和投入显着(p<0.05)正相关。而对草地退化成因认知和草场使用权分别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意愿和投入极显着(p<0.01)负相关和显着(p<0.05)负相关。⒎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是以草原生态建设措施的综合作用为基础,根据作为公共品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者范围的不同,将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全球性的、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遵循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基于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内涵,从纵横两个方向构建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确定了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期限的问题。⒏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构建和完善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二是完善各级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横向转移支付机制;三是在中央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帮助和扶持下,也应该探索市场机制,建立受益者付费制度,实现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耦合;四是系统规划和全面监管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运行;五是深化草原资源产权管理,建立规范的草原产权流转制度土地产权;六是在项目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赋予当地社区更大的话语权,并给与牧户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最后是实行适应性管理,强化项目区域的能力构建。论文主要创新点包括:⒈构建了一个分析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论文从制度角度分析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围绕着制度设计、相互作用和绩效,构建一个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和有效性的多维度的框架,并把它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项目,对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及政策的实施状况与效果做出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评价。分析结果揭示出政府主导的公共支付机制的有效性需要一定的配套政策支撑,国家在公共品供给中也存在着“失灵”问题。因此,论文提出依据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范围,从纵向、横向两个方向设计不同层级的制度安排,并引入例如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合作管理、适应性管理等,继续发挥国家供给公共品的主导作用。⒉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本文在考察生态补偿制度绩效时,鉴于目前国际社会和国家政策对气候变化对草地退化的潜在影响的关注,研究立足于探讨牧户对于人类活动与自然事件引发草原退化的风险认知和看法,以及这些认知是否影响牧户的草原保护投入。目的是要论证在设计生态补偿机制时,不能单一采用经济激励措施,除了考虑到经济激励影响牧户参与草原保护实践外,更要考虑到牧民的认知和社会经济变量对于参与草原保护的影响,与其他策略相结合来提高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有效性。这一结果有助于理解牧户复杂的土地保护决策,并且有助于针对恢复和保护具有高度脆弱性的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政策的设计和完善。

二、京津沙源区草场沙退化综合整治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津沙源区草场沙退化综合整治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永续利用草原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丰镇市草地生态现状
2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
    2.1 健全草原保护修复制度
    2.2 加强草原保护修复
    2.3 加大草原保护执法力度
    2.4 从严管理草原资源
    2.5 提升草原防灾减灾能力

(2)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修复相关理念
        1.2.2 土地沙化的成因
        1.2.3 土地沙化的影响
        1.2.4 沙化土地治理修复技术和措施
        1.2.5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1.3 现阶段研究不足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植被
        2.2.4 土壤
        2.2.5 水文
    2.3 社会经济
    2.4 土地沙化原因分析
        2.4.1 土地沙化的自然因素
        2.4.2 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
    2.5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正蓝旗土地沙化现状评价及分区
    4.1 沙地类型划分标准
    4.2 沙地植被覆盖度计算
    4.3 沙化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4.4 沙化土地分区
        4.4.1 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
        4.4.2 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
        4.4.3 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
5 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措施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依据
    5.3 规划限制性要求
    5.4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5.4.1 重点治理技术措施
        5.4.2 轻度利用技术措施
        5.4.3 平衡利用技术措施
        5.4.4 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措施
    5.5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效益
        5.5.1 生态效益
        5.5.2 经济效益
        5.5.3 社会效益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2.1.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介绍
        2.1.2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2.2.1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2.2.2 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2.3 水足迹理论
        2.3.1 水足迹研究进展
        2.3.2 水足迹理论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2.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2.4.1 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2.4.2 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2.4.3 随机数学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3.1 研究方法
        3.1.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
        3.1.2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3.1.3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
    3.2 案例研究
        3.2.1 地理位置
        3.2.2 气候特征
        3.2.3 降水特征
        3.2.4 土壤植被
    3.3 模型构建
        3.3.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型构建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3.3.3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畜牧超载面积及生态经济损失
        3.4.2 草地治理面积及增加效益
        3.4.3 不同情境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4.4 系统收益及风险损失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4.1 研究方法
        4.1.1 最小最大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1.2 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2 案例研究
        4.2.1 地理位置
        4.2.2 气候条件
        4.2.3 土壤植被
        4.2.4 水资源状况
    4.3 模型构建
        4.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4.3.2 数据收集和整理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情景设置
        4.4.2 不同情境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4.4.3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区间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的种植结构调整
    5.1 研究方法
        5.1.1 分式规划
        5.1.2 机会约束规划
        5.1.3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分式规划模型
    5.2 案例研究
    5.3 模型构建
        5.3.1 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模型构建
        5.3.2 模型求解
        5.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调整
    6.1 作物水足迹理论
    6.2 案例研究
    6.3 模型构建
        6.3.1 基于水足迹计算的分式规划模型
        6.3.2 “土地-水-粮食”关联关系
        6.3.3 模型求解
        6.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作物水足迹计算结果
        6.4.2 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6.4.3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贡献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景观分类
        2.2.2 遥感数据处理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草地生态足迹
        3.1.2 计量建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区域植被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1.3 分析方法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4.5 讨论与小结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方法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7.1 安全格局构建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7.1.2 模型的选择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7.3 情景模拟方法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7.5 讨论与小结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2.2 研究样点选取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4 分析方法
        2.4.1 趋势分析方法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2.4.5 相关分析方法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2.4.7 残差分析方法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3.2.2 土壤样品处理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6.1 气候因素分析
        6.1.1 风速分析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6.2 综合植被分析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8.2 讨论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组织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1.3 效用价值论
    2.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1 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干扰生态学
        2.2.4 恢复生态学
    2.3 沙化进程及其恢复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2.3.1 沙化演变的生态机理
        2.3.2 沙化的生态属性
    2.4 人地关系理论
        2.4.1 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
        2.4.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章 研究案例概况
    3.1 研究案例的基本概况
    3.2 御道口牧场的人地关系演变历程
        3.2.1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3.2.2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退化阶段及其特征
        3.2.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及“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
    3.3 御道口牧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3.3.1 群落演替的不确定性
        3.3.2 生态系统服务定位长期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3.3.3 防风固沙服务下降
        3.3.4 小滦河水域涵养水源服务下降
        3.3.5 生态系统具备独特景观价值
    3.4 御道口牧场开发导致的问题
        3.4.1 土地利用忽视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
        3.4.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3.4.3 改善沙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第四章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4.1 判定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
        4.1.1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范围
        4.1.2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
        4.1.3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类别
    4.2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4.2.1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案
        4.3.2 御道口牧场内各分场的生态系统服务问题
第五章 基于Markov和 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
    5.1 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
        5.1.1 变量与目标函数设置
        5.1.2 确定约束条件
        5.1.3 模型运行结果
    5.2 Markov和 CLUE-S集成
        5.2.1 Markov模型
        5.2.2 CLUE-S模型
    5.3 数据处理
    5.4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调整
        5.4.1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
        5.4.2 优化调整原则及内容
        5.4.3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结果
    5.5 CLUE-S模型运行
        5.5.1 转换规则
        5.5.2 驱动因子的选取
        5.5.3 Logistic回归
        5.5.4 限制性文件
    5.6 模拟和Kappa检验
    5.7 优化结果评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8)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1 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1
        课题2
        课题3
        课题4
        课题5
        课题6
    1.2 关键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
    1.3 学术思路与技术路线
2 项目总体目标与预期成果
    2.1 总体目标
    2.2 预期成果
3 结语

(10)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2 建立和完善中国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重大实践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相关概念
        1.2.1 问题的提出及其界定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框架
2 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动态
    2.2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研究现状
        2.2.1 理论研究
        2.2.2 生态补偿实践
        2.2.3 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述评
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主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3.1.1 公共品理论
        3.1.2 外部性理论
        3.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3.1.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1.5 博弈论
        3.1.6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3.1.7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重要的管理学理论基础——激励理论
4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4.1 草原生态建设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
    4.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4.2.1 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讨论
        4.2.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4.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分析框架:设计、绩效和相互作用
        4.3.1 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4.3.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设计
        4.3.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绩效
        4.3.4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的相互作用
    4.4 小结
5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实践和相关政策评析
    5.1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和现实背景
        5.1.1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背景
        5.1.2 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现实选择
    5.2 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的制定及其内容
    5.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实践和政策的效果评价——以内蒙古为例
        5.3.1 生态效益评价
        5.3.2 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5.3.3 项目区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4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讨论
6 牧户实施的草原保护实践和草原生态补偿意愿研究
    6.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6.1.1 研究步骤和研究思路
        6.1.2 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
        6.1.3 调研实施情况
        6.1.4 调查数据的分析
        6.1.5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
    6.2 调研结果分析
        6.2.1 调研旗县(管理区)概况及草原建设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6.2.2 被调研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6.2.3 被调研户的草原生态补偿意愿与其社会、经济、认知、生理特征的相关分析
        6.2.4 基于 Tobit 模型的农牧民参与草原生态补偿意愿分析
    6.3 结论
7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构建
    7.1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所秉持的基本理念
    7.2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7.3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框架
        7.3.1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7.3.2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的界定
        7.3.3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额度的确定
        7.3.4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期限的确定
8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配套政策体系研究
    8.1 构建和完善我国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法律法规体系
    8.2 完善各级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8.3 建立多元化的和可持续的融资渠道,推动政治和社会参与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意愿,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4 系统规划和全面监管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运行
    8.5 深化草原资源产权管理,建立规范的草原产权流转制度土地产权
    8.6 在项目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赋予当地社区更大的话语权,并给与牧户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8.7 实行适应性管理,强化项目区域的能力构建
9 全文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 介

四、京津沙源区草场沙退化综合整治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永续利用草原资源[J]. 王彩风.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5)
  • [2]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D]. 刘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D]. 陈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林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J]. 贾晓红,吴波,余新晓,蒋德明,白永飞,哈斯,李晓松,庞营军. 生态学报, 2016(22)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10]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D]. 洪冬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京津沙源区草地退化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