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石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找到新岗位

辽河石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找到新岗位

一、辽河石油高级技工学校找准新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黄雅琦[1](2021)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陈伶浪[2](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王英栋[3](2019)在《机械制造A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受“一带一路”战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强等宏观环境以及行业内价格战加剧、竞争环境持续恶化等因素的影响,“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热门词汇。在此影响下,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尤其是工程机械行业中的中小型民营代工企业纷纷开启转型升级之路,以期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并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机械制造A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为工程机械行业中的一家民营代工企业,主要经营破碎锤总成的代加工、通用机械零部件代加工及热处理服务业务。自成立以来,A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2016年以后,A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仅未能如行业变化趋势一般出现回暖,反而呈现收入与利润双双下滑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作者以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分析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文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等多个维度对A公司的战略环境及战略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根据战略分析结果,本文作者为A公司提出了加强OEM、OEM+多元化、OEM+OBM、收缩OEM四种战略转型方向,并运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对四种战略转型方向进行了全方位评估,最终为A公司明确了“OEM+OBM”的发展战略。为确保A公司发展战略的落地及转型后的战略目标达成,作者在本文中从自主品牌建立及运营、组织及治理体系调整、产品价值链升级、营销体系建设及人力资源体系变革等多个方面为A公司提出了系统、全面的战略转型落地实施计划。由于战略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管理过程,战略计划的实施也受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本文作者还就A公司战略转型落地实施计划执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全面预判,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刘瑞超[4](2014)在《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增长历来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终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大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增长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非均衡除了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传统四驾马车”的拉动,更是发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和制度结构下,任何经济增长都不能游离在大的制度背景外,制度贯穿全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原有经济学分析范式在研究政府行为时容易忽略“三权分立”外的其他分权与制衡,不能完全适合中国问题。文章另辟蹊径,从产权角度出发,提出以地方政府为行为主体的“产权区域”是中国区域制度基本特征,研究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权区域制度核心在于政府科层间“财权”与“事权”配置,表现为财政收入支出范围划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与职能分工体系使得产权区域制度有别于联邦制下的地方制度模式,它不仅使地方拥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决策权,也有效融合了政治激励与经济激励,这是我国管理体制的制度优势。非凡的模式既造就复杂的利益格局,也使得产权区域成为上级区域和本级公众的双重代理人,表现出“公共-私人”双重属性、承担“公共服务-经济建设”双重职能。区域间上下级博弈与同级“竞争锦标赛”是产权区域制度“政治-经济”双重激励的必然结果,也是最优发展选择。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并非完美无缺,资源绝对行政配置造成负外部性的产生,即由于“私人性”失控造成的“政府失灵”。文章将财政支出结构、劳动力等因素引入两部门结构模型与简化的财政支出分权模型,构建起中国产权区域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在此模型的指引下展开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与分异研究。面板数据计量分析认为,产权区域制度是实现我国整体最大利益的重要保障;分异研究表明,产权区域制度差异化有助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并从区域产权构成、制度实施进程、国家宏观发展策略三个方面阐述原因。基于对当前区域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即地方财政压力、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环境问题等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负外部性,文章提出制度完善解决负外部性的思路:从界定各级政府职能入手,理清各级财政收支范围;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双维”的激励约束以及其他行政约束机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区间协调机制与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章节结构安排如下。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梳理归类,奠定全文理论基石;第三章为论文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第三部分由第四、五章组成,实证研究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并进行分异研究与负外部性分析。最后一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系统地总结了全文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相关结论与创新之处,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陈飞[5](2014)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生长的一支队伍,也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完成本科教育规范、外延拓展建设等工作后,进入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新时期,期间不免会有诸多困惑。国家在对其存在性认可、专业性指导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性的激发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挑战。同时,人才市场高级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信息不断被媒体报道,也给应用型本科教育实施主体带来了巨大压力。综合种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首当其冲进入了研究的视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研究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等基本问题基础上,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了分析: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研究开展的指引。由于现有资料并没有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理论基础的直观表述,本文采取种属关系推演方式,从课程和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大学课程与大学课程编制、应用型课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奠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部分从课程政策文件、课程组织实施、课程受众群体以及课程参与企业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了解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规范、课程“生长”环境;调查了应用型高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分析了可能被忽视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受众群体问卷调查,研究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对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相关而主体不同的调查有利于信息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客观实质问题的把握。第三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问题与原因探究。在理论基础研究和课程现状大量调查基础上,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本部分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和学校层面的微观教学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现有问题,并就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宏观上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定发展制度、分类管理落实制度、校企合作制度还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是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新建院校特色发展配套制度缺乏、社会系统的条块分割所致;微观上在课程设计基础、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实施环节、课程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多存在于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培养体系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应用型师资队伍组建乏力等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标杆。本部分即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为调查对象,从认识应用科学大学出发,介绍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主体和基本情况。随后以机械制造本科专业为例,将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我国Y高校进行了课程编制的比较,分析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土特色与异域特色,归纳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对调整和改革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五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探讨。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本部分从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探讨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宏观制度建设上,一是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联动发展机制,二是建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机制,三是建立应用型本科产学合作机制。微观课程上,还是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在课程目标上、在课程实施上、在课程评价上坚持“应用”标准,培养实践能力。结语部分。此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内容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课程建设的分类机制问题,二是课程体系的应用中心问题。以此为线索,此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建议。虽然研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也存在局限,进一步推定研究的开展还需要从课程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多加努力。

曾万平[6](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林春华[7](2013)在《ZG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7月,中组部和科技部召开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计划在未来5-10年内吸引1000名左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包括外籍人才)入华,进驻国家级的科技系统、金融部门、创业园区及国资委监管的大型国有企业等。广州市在《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用5到10年时间,面向海内外并重点面向海外,引进扶持300名左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广州市国有企业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人才引进环节上的薄弱,成为国企人才匮乏的最大原因。一直以来,内部选拔、定向分配等单一的引才渠道,不能够有效地为国企输送最合适的人才,特别是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时,国企存在引进方式欠缺多样,引进模式尚未确立,高端人才略显不足,人才缺乏科学测评,沟通理念尚存问题,激励措施难以留人等问题。为此,广州市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设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管理机制。本课题选取广州市国有企业ZG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其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对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进行设计,希望通过制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帮助公司提升人力资本竞争优势,并能带给其他国有企业启发和思考。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简述本文选取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以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文献综述,阐述了本文研究所参考的理论基础,包括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理论、现代猎头理论和高层管理团队(TMT)理论等。第三章ZG公司情况介绍。第四章ZG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五章ZG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设计,根据ZG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设计出合理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

韩路[8](2010)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民办高校的主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化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任何一所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合理、准确的战略定位。近几年中国民办高职院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由于在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政府扶持政策力度有限、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目前还处在较低层次的以规模促发展的粗放式发展阶段。民办高职院校要突破现阶段发展的瓶颈,真正弘扬现代大学应有之意,走上与公办院校同台竞争、共同发展的道路,需要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更需要民办高职院校自身两个层面对我国民办高校的战略定位问题作重新的思考。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提出问题、研究意义、阐述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思路及方法等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对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第三部分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内涵,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内容。第四部分通过运用PEST工具,分析高职院校所处的宏观外部环境;利用战略管理的行业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从民办高职院校所处的宏观层面和民办高校自身的微观层面出发,探讨了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优势和劣势。第五部分对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误区:地位定位的偏差、办学性质定位模糊、层次定位的偏差、办学规模定位盲目求大、办学目标定位缺乏特色、办学理念定位不确定。第六部分,案例研究部分,分析美国私立高校的特点及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现实依据、原则,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与规划活动的构想。

闻待[9](2010)在《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文中提出多样化是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探讨的是在高中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如何解决高中教育发展多样化缺失的问题。中等教育400年的充分发育显示了多样性不断呈现、发展与丰富的历程,这为中国高中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参照。我国高中教育正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时期,来自社会与人的发展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但现实选择困境凸显出高中教育发展的内在冲突。追溯缘由,本文集中探讨了教育政策中的深层原因,即发展观的问题。通过文本与实践的对比,文章认为,尽管基本政策表示出了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全面关注,但教育政策的行动策略体现出的是一种指向增长的发展观,导致的结果就是,尽管在发展的数量规模上有满意的、甚至超前的实现,但在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与效益增长等多样性的内涵要求上并没有获得同样的进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变现有的发展策略,将高中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多样化发展为策略。本文聚焦于高中教育多样性的内容构成,即包括学校类型、特色建设、课程结构、教育服务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提出多样化的“可选择”的若干建议。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人们对教育的追求集中在升学率上并非真实的需求,除了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外,更在于教育类型、教育特色、教育内容、教育服务的多样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单一的成才模式导致单一的升学率的追求,只有基于多样化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教育系统与环境的适应,从而逐步扭转当前的应试格局,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真实需求。本文的研究重点与相关结论如下:1.对于我国高中教育发展阶段的判断。研究表明,我国高中教育处于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阶段。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不仅有毛入学率指标,还包括发展阶段中的特征指标。研究中数字型指标与非数字性指标的阶段体现是不同的,表明其中的矛盾与冲突。2.研究了政策文本与实践中的差距。发现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这导致计划主义在教育政策中的惯性,教育政策中的非理性程度很大。也因为过分关注增长,而扼制了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发展空间。3.提出了发展观的转型问题。大众化阶段和信息化时代中的高中教育面临着质的转型,需要同时高质量地实现教育的民主功能和育人价值,但是,教育的发展是有资源限制的。因此,在发展观的选择上,不仅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而且要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指导教育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品质提升。4.提出了一些新的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发展策略。以功能完备性原则为指导,提出了大力发展新型普通高中,学校特色的整合与区域推进,课程结构多样性的可选择原则以及特殊人群教育支持,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的高中教育的统一考试建议。

张克俊[10](2010)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创新的空间集聚与高新区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空间聚集的特定区域就是创新型空间,区域空间上的创新聚集性一旦形成,就会在自我强化机制、知识报酬递增机制、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具有强大的凝固性,不易发生位移。高新区不仅是新的产业空间,而且是新的创新空间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具有空间属性的三重性,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三重螺旋的空间构造,这种属性是由高新区的性质与特征所决定的。高新区是高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孵化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竞争方式的转变而使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政府对高新区产生了迫切需求,而创意、创业、创新则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高新区最基本的功能。二、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背景和意义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中枢。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阶段发展理论,总体而言,我国高新区正处在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转换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完全有可能把国家高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更为浓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的创新型园区。毫无疑问,无论从国家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高新区发展新阶段需要来看,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完成国家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统揽。三、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性质、构成与创新型园区的内涵和标准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我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渡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从本质上说,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创新型园区概念的核心是指在园区内实现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园区的主导经济形态,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作为园区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园区具有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能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园区的性质是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繁衍新兴企业的诞生地,培育领袖企业的成长地,新经济模式、新制度和新文化的创造地。创新型园区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创新经济三个层次。判别创新型园区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形成了创新集群,具体而言,主要用园区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支撑创新的载体和组织的完善程度、企业群体的衍生与创新活力、发挥创新要素效能的网络发达程度、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氛围等来衡量。四、C-I-H耦合互动框架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基础是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增长极、空间扩散、三元参与、孵化器、网络组织等理论。基于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框架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该理论框架的基本内涵是:在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机制、创新体系和高新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高新区“三位一体”通过地理邻近性、行业邻近性、创新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不断进行集群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从而内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能力,形成耦合互动创新系统,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形态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演化,构建创新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型园区的新型形态。C-I-H耦合互动的要素包括依赖要素、联系要素、激励要素、主体要素。依赖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所依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联系要素是指联结各种依赖要素的合约,包括显性合约(契约)、隐性合约(信任)等;激励要素是指驱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交流与沟通的动力因素;主体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简称“官、产、学、研、中、资”。C-I-H、耦合互动的动力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响应和人为响应动力两种。自响应动力是指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之间自然演化、自组织而内生出的耦合互动动力;人为响应动力是指依赖人为方式完成的结合与协调。如果从主体动力来看,C-I-H耦合互动主要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的动力需求。C-I-H耦合互动本身是不稳固和不紧密的,联结它们的纽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I-H耦合互动的纽带是主体价值交换的实现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才、劳动力、产品、信息、技术等各类市场,另一类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界面平台。从系统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就可形成一种新的系统形态,即高新区集群创新系统(HCIS)。HCIS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有机整合、优化和集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高新区地理空间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使各方面的要素排列和组合处于较好状态,从而产生的创新产出效率比一般的产业聚集或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要高,适应了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向网络集成创新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组织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集群组织形态,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比,创新集群中大学、创新服务产业和所谓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公司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创新集群具有强网络性和超流动性、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端要素密集、大量的知识产出和知识溢出效应、科学与技术间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更加丰富等特征。同时,创新集群的产出目标不再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的产出是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主要追求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及时商业化创新成果。五、基于C-I-H耦合互动理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1)采取“三段式”方式促进微观企业主体成长路径,即: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2)以推进“五大转变”的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路径,即: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3)以建设“一大主体+五大平台”的方式构建创新系统路径,即: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大主体,构建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自主创新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五大平台。(4)以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方式推进高新区建设路径。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在这种新型园区形态中,创新型经济是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新型经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舒适社区环境、强大社会包容性和社区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支撑和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综合社区。建设科技新城是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其重点是推进园区的“七化”,即:园区的知识化、数字化、商务化、国际化、生态化、宜居化、人文化。同时,推进科技新城的建设必须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六、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为例基于C-I-H互动框架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基于I(产业集群)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的基本态势,但是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还没有脆弱,企业“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群的生产推动比较明显而创新驱动不足,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比较明显而高端环节进入不足,个体与企业内部的学习比较明显而集群学习不足。基于C维度(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为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但是,创新孵化体系还不健全,主体间的创新互动网络并未形成,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育还比较滞后,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基于H(高新区建设)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软环境还有差距;基本建立了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但体制退化倾向比较明显;逐步采用了功能化分区、专业化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但是项目落实在空间上仍比较紊乱;初步扭转了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外延扩张的建设思路,但外延扩张的冲动仍然比较强烈。如果把C-I-H这三者联系起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协调性。七、政府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的作用面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历史任务,同样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其理由是: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然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手段必须发生重要转变。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是: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尊重创新主体的产权和创新活动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方参与原则。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应是创新发展的指导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创新平台的建设者、创新投资的引导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创新过程的参与者。政府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政府在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等。

二、辽河石油高级技工学校找准新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河石油高级技工学校找准新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
    1.6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4.1.3 劳动创造价值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机械制造A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与工具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总体安排
        1.3.1 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1.3.2 本文的总体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及概念
        2.1.1 战略的定义
        2.1.2 战略转型的定义
        2.1.3 战略转型的模式
        2.1.4 战略转型的相关理论
        2.1.5 其他相关的概念或定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战略转型的相关文献综述
        2.2.2 工程机械企业战略转型文献综述
第3章 A公司所处行业的环境与需求分析
    3.1 A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A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3.2.1 现有竞争者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3.2.5 替代产品威胁
        3.2.6 A公司竞争环境分析小结
    3.3 A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3.3.1 A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需求现状
        3.3.2 市场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
    3.4 A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3.4.1 A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机遇
        3.4.2 行业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挑战
第4章 A公司发展战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A公司基本情况及战略现状
        4.1.1 A公司的发展历程
        4.1.2 A公司的经营现状
        4.1.3 A公司的战略现状
        4.1.4 问卷调查:帮助剖析公司发展中的问题
    4.2 A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2.1 缺乏自主品牌导致可替代性强
        4.2.2 组织运行效率低下
        4.2.3 产能利用率低
        4.2.4 市场开发乏力
        4.2.5 人才流失严重
    4.3 深度访谈:基于客户和员工探究原因和解决方向
        4.3.1 深度访谈的方法
        4.3.2 深度访谈得到的结果
        4.3.3 结论:A公司亟需进行战略转型
第5章 A公司战略转型总体思路与目标
    5.1 A公司SWOT分析
        5.1.1 A公司的优势分析
        5.1.2 A公司的劣势分析
        5.1.3 A公司面临的外部机会分析
        5.1.4 A公司面临的外部威胁分析
        5.1.5 SWOT分析结论:战略转型方向
    5.2 A公司战略转型动力与阻力分析
        5.2.1 A公司战略转型的动力
        5.2.2 A公司战略转型的阻力
    5.3 A公司转型后的新战略
        5.3.1 A公司的新愿景
        5.3.2 A公司的新使命
        5.3.3 战略转型的总体思路
        5.3.4 A公司未来五年战略目标
第6章 A公司战略转型实施计划及风险防控
    6.1 战略转型实施计划
        6.1.1 自主品牌建立及运营
        6.1.2 组织与治理体系调整
        6.1.3 产品价值链升级
        6.1.4 营销体系建设
        6.1.5 人力资源体系变革
    6.2 战略转型中的风险预估及防控
        6.2.1 资金不足的风险及防控
        6.2.2 大客户依赖风险及防控
        6.2.3 行业发展方向与预期不一致的风险及防控
        6.2.4 战略偏移的风险及防控
第7章 结论、不足之处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7.2.1 不足之处
        7.2.2 未来展望
附录
    附录一:问卷调查题目
    附录二: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三:深度访谈人员明细
    附录四:深度访谈记录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路线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路线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 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
        二、 中国区域制度研究
        三、 政府竞争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
        一、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
        二、 制度演进理论
    第二节 要素与经济增长
        一、 “资源诅咒”争辩
        二、 资本决定论
        三、 新古典经济增长与“技术决定论”
        四、 内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决定论
    第三节 财政分权理论
        一、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
        二、 市场维护型的财政联邦主义
        三、 政府间职能分工
    第四节 外部性理论
        一、 外部性概念
        二、 外部性理论发展
    第五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 均衡增长理论
        二、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三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形成
        一、 产权、区域产权与产权区域
        二、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特殊性
        一、 产权区域特殊的制度模式
        二、 中国产权区域复杂的利益格局
        三、 中国产权区域的双重属性与双重职能
    第三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 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二、 产权区域行为与区域间博弈
    第四节 中国同级产权区域间竞争行为
        一、 流动性资本竞争
        二、 人才资源竞争
        三、 技术竞争
        四、 税收优惠竞争
        五、 基础设施竞争
        六、 财政支出竞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与分异研究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
        一、 两部门结构增长模型
        二、 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
        三、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
        四、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
    第二节 模型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说明
        一、 被解释变量
        二、 解释变量
        三、 控制变量
    第三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一、 模型数据处理
        二、 模型结果分析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异研究
        一、 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
        二、 产权区域制度在区域间影响的差异
        三、 产权区域制度在东中西、东北地区间影响的差异
        四、 影响差异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负外部性与解决思路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财政压力
        一、 地方财政运行状况
        二、 产权区域与财政压力实证分析
        三、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思考
    第二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重复建设
        一、 两个领域重复建设问题
        二、 产权区域制度对竞争领域重复建设影响与反思
    第三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地方保护、市场分割
        一、 地方保护的根源与手段
        二、 地方保护与市场碎化测度
        三、 产权区域制度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影响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环境问题
        一、 城市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案例
        二、 资源争夺战——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争夺为案例
        三、 跨界污染与污染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以松花江流域为案例
        四、 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反作用
    第五节 负外部解决思路
        一、 “财权”“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二、 约束机制建设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机制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 主要结论
    二、 主要创新点
    三、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产权区域财政收入分权度
    附表2 产权区域财政支出分权度
    附表3 产权区域相对宏观税负
    附表4 产权区域人均资本量
    附表5 产权区域有效劳动率
    附表6 产权区域交通线路密度
    附表7 产权区域社会服务性支出比重
    附表8 产权区域经济建设性支出比重
    附表9 产权区域人均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量
    附表10 产权区域非农产业民营化进程
    附表11 产权区域经济发展与各因素关联度
    附表12 产权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
    附表13 产权区域财政自给率
    附表14 产权区域财政赤字率
    附表15 产权区域财力集中度增长率
    附表16 1999~2011 年产权区域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附表17 1999~2011 年产权区域不合理保护程度
后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综述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分析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案
第一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课程
        一、课程
        二、大学课程
        三、大学应用型课程
        (一) 大学课程的燃料是知识
        (二) 大学学问的“学”“术”分野
        (三) 大学崇“术”课程观的发展
    第二节 课程编制
        一、课程编制
        二、大学课程编制影响因素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特点
        (一) 课程目标定位:培养“专才”
        (二) 课程内容选择:回归“专业”
        (三) 课程实施方式:崇尚“实用”
        (四) 课程评价标准:知识“应用”
第二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课程政策文件调查与分析
        一、政府规划:课程发展背景文件
        二、专业规范:课程计划指导文件
        三、质量工程:课程建设引导文件
        四、试点工程:课程改革激励文件
    第二节 课程组织实施调查与分析
        一、课程目标
        (一) 人才定位
        (二) 职业领域
        (三) 知识基础
        (四) 能力目标
        (五) 素质要求
        二、课程组织
        (一)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二)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三)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课程实施
        (一) 正在推进的课程实施改革
        (二) 课程实施仍需关注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
        (一) 监控:督教督学与常规督查
        (二) 评教:指标制定与结果反馈
    第三节 课程受众群体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 课程目标
        (二) 公共课程
        (三) 专业课程
        (四) 实践课程
    第四节 课程参与企业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 企业参与实习教学情况
        (二) 企业参与教学合作情况
        (三) 企业学校合作交流情况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存在问题与原因探究
    第一节 宏观制度上的问题与原因
        一、稳定发展保障制度不完善
        二、分类管理要求落实不充分
        三、校企相互协作机制不畅通
    第二节 微观课程上的问题与原因
        一、课程设计基础
        (一) 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理解有待优化
        (二)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二、课程目标确立
        (一) 课程目标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
        (二) 课程目标不能体现专业教育特点
        三、课程实施环节
        (一) 教学方法改革待深入研究
        (二) 理论课程待结合实际应用
        (三) 实践教学待解脱现实困境
        四、课程评价方式
        (一) 结合“应用”不强
        (二) 考核方式单一
第四章 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
    第一节 认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
        一、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主体
        二、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简况
    第二节 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
        一、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比较
        (一) 本土特色: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课程编制比较
        (二) 异域特色: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与我国Y高校课程编制比较
        二、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启示
        (一) 课程目标:自成体系
        (二) 课程设置:专业定向
        (三) 课程实施:注重实践
        (四) 课程评价:坚持应用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探讨
    第一节 以“分类发展”为原则调整课程建设环境
        一、建立应用型本科联动发展机制
        (一) 建立应用型本科纵向发展体系
        (二) 建立应用型本科横向发展机制
        二、建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机制
        (一) 坚持分类发展
        (二) 制定专门标准
        三、建立应用型本科产学合作机制
        (一) 对接“中小”需求,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二) 发挥合作机构功能,力促合作双赢可能
    第二节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计
        (一) 深化应用型本科课程内涵理解
        (二) 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领导力建设
        二、课程目标
        (一) 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
        (二)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三、课程实施
        (一) 增强教学方法改革主动性
        (二) 加强理论教学应用性
        (三) 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四、课程评价
        (一) 转换评价理念
        (二) 改革考核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工作与科研成果

(6)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点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一、产业转型
        二、体制机制建设
        三、社会转型
        四、生态环境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一、产业结构转型
        二、整体社会转型
        三、综合环境转型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四、政府制度保障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ZG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理论
    2.4 现代猎头理论
    2.5 高层管理团队(TMT)理论
第三章 ZG公司情况介绍
    3.1 公司总体介绍
    3.2 公司业务介绍
    3.3 人力资源规划
    3.4 公司未来规划
第四章 zG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现状
        4.1.1 引进概况
        4.1.2 引进方式与吸引因素
        4.1.3 相关政策与管理办法
        4.1.4 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
    4.2 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存在问题
        4.2.1 引进方式欠缺多样
        4.2.2 引进模式尚未确立
        4.2.3 人才未进“千人计划”
        4.2.4 人才缺乏科学测评
        4.2.5 沟通理念尚存问题
        4.2.6 激励措施难以留人
    4.3 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问题原因分析
        4.3.1 广州引才欠缺品牌
        4.3.2 引才政策利用不够
        4.3.3 “官本位”思想仍盛行
        4.3.4 行政委任配置为主
        4.3.5 激励机制略显单一
        4.3.6 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第五章 ZG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设计
    5.1 设计思路
    5.2 政策机制
        5.2.1 以用为本制
        5.2.2 柔性引才制
        5.2.3 创新促进制
        5.2.4 团队引进制
        5.2.5 保姆服务制
    5.3 运行机制
        5.3.1 多样化渠道
        5.3.2 市场化选聘
        5.3.3 现代化测评
        5.3.4 契约化管理
        5.3.5 运行流程设计
    5.4 监管机制
        5.4.1 项目管理
        5.4.2 风险管理
        5.4.3 危机管理
    5.5 考核机制
        5.5.1 试用期考核
        5.5.2 团队建设考核
        5.5.3 日常工作考核
        5.5.4 选聘考官考核
    5.6 激励机制
        5.6.1 物质激励
        5.6.2 精神激励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8)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内涵及其意义
    2.1 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内涵
    2.2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意义
3 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理论基础
    3.1 特罗(MartinTrow)理论
    3.2 比较优势理论
    3.3 战略定位理论
4 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4.1 民办高职院校外部环境的PEST 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因素
        4.1.3 社会文化因素
        4.1.4 科学技术因素
    4.2 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环境的五力模型分析
    4.3 民办高职院校劣势、优势分析
        4.3.1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劣势
        4.3.2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优势
5 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现状分析
    5.1 地位定位偏差
    5.2 办学性质定位模糊
    5.3 层次定位偏差
    5.4 办学规模定位盲目求大
    5.5 办学目标定位缺乏特色
    5.6 办学理念定位不明确
6 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及启示
    6.1 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
    6.2 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启示
7 对民办高职院校合理战略定位的构想
    7.1 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现实依据
        7.1.1 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合理战略定位的内部因素
        7.1.2 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合理战略定位的社会需求因素
    7.2 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的原则
        7.2.1 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要体现前瞻性
        7.2.2 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要体现独特性
        7.2.3 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要体现竞争性和合作性
        7.2.4 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要体现适应性
    7.3 对民办高职院校合理战略定位的构想
        7.3.1 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7.3.2 立足高等教育系统的战略定位
        7.3.3 立足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多样化以至均衡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分化与整合——中等教育多样化的历史变迁
    一、多样化的萌生:中等教育的传统与分化
        (一) 文法学校的精英传统
        (二) 实科教育的发展与现代中学的出现
        (三) 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及其制度化过程
    二、多样化的平等:21世纪的中等教育改革
        (一) 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轨制
        (二) 普职融合与综合中学运动
        (三) 走向质量均衡的中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课程内容世俗化
        (二) 管理体制国家化
        (三) 教育决策理性化
        (四) 教育目标个性化
第二章 多样化:大众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一、高中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定位
        (一) 对于高中教育发展阶段毛入学率指标的探讨
        (二) 对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判断
    二、大众化时代的高中教育性质
        (一) 基础性
        (二) 实用性
        (三) 选择性
    三、高中教育分流与"双重任务"的分化
        (一) 高中教育分流的内涵与意义
        (二) 升学及升学路径的多样化
        (三) 就业的空间与质量
    四、高中教育的时代使命: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 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创新需求
        (二) 平凡的创造——高中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章 多样性的缺失——基于选择机会的实证研究
    一、教育选择作为权利的两个范畴
    二、身份的限制:户籍制度下的选择禁令
        (一) 市区户籍与非市区户籍的选择差异
        (二) 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的选择差异
    三、能力的限制:质量堪忧的义务教育
        (一) 农村义务教育的合格率问题
        (二) 城市义务教育质量的非均衡
        (三) 教育质量中的社会分层
    四、资源的限制:分数选择下的单一办学模式
        (一) 普通高中:理直气壮的"应试教育"
        (二) 职业教育:非选择性的尴尬境地
        (三) 综合高中:渐行渐远的综合性改革
第四章 政策价值的局限——指向"增长"的发展
    一、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框架
        (一) 教育政策分类概说
        (二) 教育发展的总政策:背景与分歧
        (三) 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 高中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
    二、教育政策中的行动逻辑——以中职扩招政策为例
    三、一种非均衡的政策实现
        (一) 高中教育发展政策目标分类
        (二) 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政策实现
        (三) 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政策实现
        (四) 质量与效益的政策实现
第五章 发展观的转向——"丰富,而不是加速"
    一、超越增长——发展观的演进与启示
        (一) 增长的迷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
        (二)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增长困境
        (三) 可持续发展的"稳态"内涵
    二、可持续的教育发展——一种方法论的阐释
        (一)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
        (二) 系统的发生:从简单性到复杂性
        (三) 复杂系统中的要素关系
    三、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高中教育
        (一) 高中学校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
        (二) 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
        (三) 多样化——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性要求
第六章 走向多样化发展的高中教育
    一、学校类型多样化
        (一) 新型普通高中的基本设想
        (二) 新型普通高中实施的背景与时机
        (三) 新型普通高中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二、学校特色多样化
        (一) 学校特色多样化:概念和特点
        (二) 学校特色的发展意义
        (三) 学校特色多样化的路径
    三、教育服务多样化
        (一) 高中阶段的国际化教育
        (二) 高中阶段的英才教育
        (三) 流动人口子女的高中教育
    四、课程结构多样化
        (一) 课程结构多样化:原则与目标
        (二) 课程的基础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全面发展?
        (三) 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四) 课程结构中的弱势补偿
结语:多样化的"可选择"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10)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重要性及研究目标
        1.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1.1.3 研究问题的目标
        1.1.4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文献回顾及高新区研究动态述评
    2.1 内生增长理论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2.1.3 启示
    2.2 产业集群理论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聚集理论
        2.2.3 新产业区与新的产业空间理论
        2.2.4 新竞争经济学的簇群理论
        2.2.5 启示
    2.3 创新理论
        2.3.1 创新理论的基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3.2 创新理论的分化: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2.3.3 创新理论的综合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4 国家创新理论的延伸: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3.5 启示
    2.4 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2.4.1 增长极理论
        2.4.2 空间扩散理论
        2.4.3 "三元参与"理论
        2.4.4 孵化器理论
    2.5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研究动态
        2.5.1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动态
        2.5.2 高新区创新体系研究动态
        2.5.3 高新区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2.5.4 创新型园区建设研究动态
    2.6 研究评论
3 实践总结:中国高新区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3.1 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国家高新区的设立
        3.1.1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3.1.2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
    3.2 国家高新区的"一次创业"
        3.2.1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过程和模式
        3.2.2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取得的成效
        3.2.3 国家高新区"一次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3.3 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3.3.1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的新进展
        3.3.2 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3.4 国际比较
        3.4.1 目标和功能比较
        3.4.2 体制和政府作用比较
        3.4.3 发展模式比较
        3.4.4 区位选择比较
        3.4.5 规划建设比较
        3.4.6 比较的结论
    3.5 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再认识
        3.5.1 国家高新区必须承担国家使命
        3.5.2 国家高新区必须实现发展思路转型
        3.5.3 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
        3.5.4 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统揽
4 理论透视:创新的空间聚集、高新区与创新型园区
    4.1 创新空间聚集与创新型空间
        4.1.1 创新的含义理解
        4.1.2 创新的空间聚集
        4.1.3 创新型空间
    4.2 高新区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功能
        4.2.1 高新区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4.2.2 高新区形成的动因
        4.2.3 高新区的本质特征
        4.2.4 高新区功能的再认识
    4.3 高新区空间属性的三重性
        4.3.1 高新区是新的产业区
        4.3.2 高新区是新的创新区
        4.3.3 高新区是新的科技文化社区
        4.3.4 三重螺旋空间结构
    4.4 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4.4.1 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4.4.2 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4.4.3 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4.4 高新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4.5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和标准
        4.5.1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
        4.5.2 创新型园区的标准
5 框架构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的关联性
        5.1.1 产业集群与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5.1.2 高新区与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的关联性
    5.2 "三位一体"(C-I-H)的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
        5.2.1 C-I-H的地理邻近聚集性特征
        5.2.2 C-I-H的产业邻近聚集性特征
        5.2.3 C-I-H的创新邻近聚集性特征
        5.2.4 C-I-H的社会邻近聚集性特征
        5.2.5 C-I-H四重邻近聚集性特征的有机统一
    5.3 C-I-H耦合互动机理
        5.3.1 C-I-H耦合互动要素
        5.3.2 C-I-H耦合互动程度
        5.3.3 C-I-H耦合互动动力
        5.3.4 C-I-H耦合互动纽带
        5.3.5 C-I-H耦合互动条件
    5.4 C-I-H耦合互动的系统形态
        5.4.1 C-I-H耦合互动与HCIS的形成
        5.4.2 HCIS的含义及特征
        5.4.3 HCIS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
        5.4.4 HCIS的复杂性
        5.4.5 HCIS的涌现性
        5.4.6 HCIS的网络特征
    5.5 C-I-H耦合互动的组织形态
        5.5.1 创新集群理论的由来及概念
        5.5.2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比较
        5.5.3 创新集群与国家创新系统
        5.5.4 创新集群的形成条件
    5.6 C-I-H耦合互动与高新区的动态演化
        5.6.1 高新区动态演化及阶段性分析
        5.6.2 高新区动态演化的作用机制
        5.6.3 高新区动态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5.6.4 C-I-H耦合互动框架下的高新区演化
6 框架应用:基于C-I-H耦合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
    6.1 基于"三段式"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路径
        6.1.1 第一段: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
        6.1.2 第二段: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
        6.1.3 第三段: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6.2 基于"五大转变"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
        6.2.1 第一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
        6.2.2 第二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
        6.2.3 第三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6.2.4 第四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
        6.2.5 第五大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6.3 基于"一大主体+五大平台"构建的创新系统建设路径
        6.3.1 一大主体:科技企业孵化器主体
        6.3.2 平台之一: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
        6.3.3 平台之二:自主创新科技平台
        6.3.4 平台之三: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6.3.5 平台之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6.3.6 平台之五:产学研合作平台
    6.4 基于"新型园区形态"打造的高新区建设路径
        6.4.1 国家高新区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
        6.4.2 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模式:科技新城
        6.4.3 科技新城建设重点:推进园区的"七化"
        6.4.4 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
7 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7.1 基于C维度的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解析
        7.1.1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及总体情况
        7.1.2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析
        7.1.3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析
        7.1.4 成都高新区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分析
    7.2 基于I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创新解析
        7.2.1 成都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分析
        7.2.2 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分析
        7.2.3 成都高新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分析
    7.3 基于H维度的成都高新区建设解析
        7.3.1 成都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历程及现状
        7.3.2 成都高新区开发建设模式演变
        7.3.3 成都高新区新型园区形态建设
    7.4 高新区创新与发展状况的表征——"高新指数"分析
        7.4.1 "高新指数"的含义、作用及指标体系构建
        7.4.2 "成都高新指数"分析
8 政府作用: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8.1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理由
        8.1.1 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
        8.1.2 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
        8.1.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
        8.1.4 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
    8.2 在高新区建设中政府发挥作用现状评估
        8.2.1 我国高新区建设的"三级"政府管理体制
        8.2.2 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8.2.3 政府发挥作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与功能定位
        8.3.1 政府发挥作用的原则
        8.3.2 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
    8.4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8.4.1 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
        8.4.2 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
        8.4.3 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
        8.4.4 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
        8.4.5 建设虚拟高新区
        8.4.6 建立创新驿站
    8.5 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8.5.1 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
        8.5.2 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
        8.5.3 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
        8.5.4 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辽河石油高级技工学校找准新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黄雅琦. 广西大学, 2021
  • [2]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3]机械制造A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研究[D]. 王英栋.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刘瑞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5]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 陈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6]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7]ZG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研究[D]. 林春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 [8]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 韩路.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5)
  • [9]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D]. 闻待.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 ——基于C-I-H耦合互动框架[D]. 张克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辽河石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找到新岗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