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推进机械化复垦和林业

福鼎推进机械化复垦和林业

一、福鼎推广机械化垦荒营林(论文文献综述)

薛剑[1](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曾芸[2](2008)在《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巩固边陲,将征南大军和大批内地平民发至贵州屯田。这些移民的居住地被称为屯堡(pǔ),这些移民也被称为屯堡人,是他们改变了贵州的历史进程。尽管生活在黔中多民族的包围圈中,来自江淮的屯堡人,却在远离故乡的封闭大山里,牢牢固守着祖先的文化根脉。可以说,安顺屯堡文化是明代江南汉文化的活标本,也是贵州建省以来历史开发的见证。从国家层面和历史进程来看,屯堡是独特的汉民族亚文化族群,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而从黔中地域看,屯堡又有相对的普遍性,它是一个空间分布纵横上百公里、人口达到上百万的地缘现象。无论从其类型特征看,还是从贵州农村的典型性、代表性看,对屯堡进行研究都很有必要。近年来,国内外对屯堡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在这些研究中,对屯堡地区农业和农村变迁的研究是极为鲜见的,这就为本研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转型之际,对屯堡农村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寻找其历史变迁的规律,并从各种环境因素中予以合理的解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弥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足,而且通过对屯堡地区的重新认识,还能为现实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变迁方向提供真实信息和启示。并且,为同样具有丰富的传统资源的欠发达地区,在传统农业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化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与其他产业、农村与城市相互关系等方面提供较好的范例。如果在特殊性的基础上寻求到更大的统一性,还可以给全国广大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有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以二十世纪为研究时段,以农业变迁为主线,屯堡地区为研究对象,苏南地区为比较对象,系统地回顾了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的历程,进而分析其发展的动因,并结合屯堡的现实情况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提出未来屯堡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构想。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绪论包括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资料来源、研究的重点和结构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是屯堡地区自然生态与社会背景。首先介绍了安顺屯堡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明清时期屯堡亦农亦商的家庭经济和内源性的社会文化。最后探讨了屯堡传统农村社会的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对比的基础。第二章是屯堡地区传统农业延续与渐变(1919—1948)。本章从农业生产、传统副业、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屯堡农业的变迁情况。继而分析了影响屯堡地区农业变迁的因素。本章小结探讨了民国时期屯堡传统农业变迁的特征,最后表明屯堡地区尽管出现了一些近代化因素,但由于缺乏成熟的自生变量,最终未能完成农业的近代化变革。第三章是屯堡地区农业的曲折发展(1949—1978)。考虑到中国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结构性变革,本章首先按国家推进公社化运动的先后,回顾了屯堡地区在土改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的演进过程,进而探讨了公社化进程中屯堡农业和农村社队企业的发展情况,并着重分析了屯堡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简要评述人民公社时期屯堡农业变迁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启示。第四章是屯堡地区农业变革与发展(1979—至今)。中国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创造了辉煌的农业绩效,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本章首先回顾了屯堡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然后研究了农业生产的现代转型及农村副业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情况,进而探讨了阻碍屯堡农业转型的诸因素,最后表明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推动下,屯堡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绩效,但仍未能突破旧有结构的束缚。第五章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屯堡地区农业变迁透视。主要是在前四章基础上所做的一个总结性论述。本章梳理了二十世纪屯堡农业变迁的历程,进而分析了屯堡地区农业变迁的动因,最后通过屯堡经验和实践的总结,表明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必须充分结合传统资源与现代发展要素。第六章是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发展对策。首先分析了当前屯堡发展的困境和历史机遇,进而对屯堡农业与农村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具体思路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完善农地制度,推进农村健康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经商能力,推动屯堡非农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后是五个附录。本研究表明:1、任何单一因素孤立地解释农业发展,尤其是长时段农业发展的动因都很可能会失之片面。如果说人类无限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那么资源状况、技术、制度与文化传统都是决定不同发展模式及其潜力的条件与约束。因此,全面、动态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包括资源、技术、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它们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相互之间亦构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2、屯堡村寨从明清开始就走上了以农兼商、以农兼工的农商(工)经济道路。物质资源的禀赋,使农业成为根本;经商赶场作为有重要技术支持的收入渠道;手工加工多样化是对家庭生活需要的补充,传统经济形式一直持续至今。由于家庭经营有其他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好处和与传统社会稳定的高度可融性,因此,屯堡农业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在家庭内部展开,依靠民间力量来推动。屯堡发展模式的特征即为以农业为主的兼业化和个人自立基础上的合作。3、根据内源发展理论,屯堡地区的发展问题必须从其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特有的发展优势,将现代发展与其传统知识和文化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找到屯堡的发展根基。在缺乏成熟的自生变量的屯堡地区,外来科技和观念的渗入很重要,但要使其作用持久,还有赖于变迁者自觉参与与适时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因此,地方政府对屯堡地区的扶持要在文化传统等非货币因素方面多下些功夫,以尊重人、发挥人的能力为中心,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参与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屯堡地区的经济滞后现状。4、结合屯堡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屯堡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剩余劳动力的力量,开发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适用技术,建立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以增产粮食为核心,经济作物为现实优势,以林牧业为开发重点,使农业经济形成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战略性的转变。5、屯堡实践证明:乡镇工业并非屯堡农村发展的唯一选择。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同,本土发展经验的积淀不同,其产业选择和经济结构的独特性也应成为可以理解的发展模式。屯堡地区家庭经济结构与乡村旅游、综合农业、传统农村副业、商业的现代改造的可融性,显示了在经济领域,传统资源与现代经济运作相结合而形成另一种农村发展模式的可能性。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相反,利用内生性的传统资源,就能够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这是一种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的创造性建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

郑锟[3](2008)在《沙质海岸木麻黄防护林的结构配置与防护效能研究》文中指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原产于澳大利亚、越南等国,自20世纪50年代引种到中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已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在东南沿海建立了一道绿色屏障。沙质海岸木麻黄防护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沿海防护林的结构状态是影响林分防护效能的关键因素,本试验从2006年11月开始到2008年3月结束,以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和林带后农田防护林为对象,研究不同类型防护林的结构特征,调查组成各种林带结构的疏透度、树种组成、林木分层、林分密度、林龄、树高、胸径、林带宽度、带间距离等单因素对防护效能的影响及防护林网内的生态效应,用数量化理论Ⅰ找出木麻黄防护林防风效能定量评价的方法,确定影响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防护效能的主导因素,对农田防护林网的区域性防风效能进行评价,为沿海防护林的合理改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疏透结构林带防护距离远,防护效能最强,在林带后1倍树高处风速可降到空旷地风速的16.4%而后风速虽有增大,但风力增大的幅度不大。而紧密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风效能较差。2.木麻黄与湿地松、厚荚相思、刚果桉等树种混交有利于提高其防护效能。其中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比例为1∶4、木麻黄和湿地松混交比例为1∶3的林带防风效果较好;木麻黄与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形成的复层林比木麻黄单层林带后20倍树高范围内风速平均降幅多3.3个百分点。3.木麻黄防护林林龄年龄超过30年后,防护能力下降,37年生林分防风效能仅为32.2%,比30年生木麻黄林分下降16.6%,甚至比处于生长期林龄为三年的幼林防风效果还低4.4%。说明林龄为37年的木麻黄防护林已处于衰退阶段。4.林带宽度是组成林带结构的因子之一,对宽度为0.5H、0.5~1H、1~2H三种主林带防风效能观测结果表明。三种带宽带后20H范围内的最低风速均为45%左右,且出现在带后3H~4H。在疏透度和生长状况相近时,增加林带宽度后防风效能略微有所下降。5.林带高度影响林带的防风效能,对平均树高为6.2m、8.5m和11m的三条林带研究表明林带高度增加,能提高林带的防风效能,且林带防护距离的绝对值的增大与树高的增加成正比,而相对值则变化不大。6.主林带间距不同,林带的连续防风效应有差异。对150x100m、200x150m和80x150m三种不同规格的林网内风速变化研究表明主林带间距小的林带防风效果较好,150x100m和80x150m林网带后防护效能分别比200x150m高12.5和2.1个百分点。7.同一条林带风速大小不同时的防风效能研究表明,风速增大,则林带的防风效能增加,风速从4.5m/s增大到10.6m/s,带后20H范围内平均防风效能从9.8%增大到55.1%。8.海岸林带、林网对改善环境十分有益,秋冬季节平均可降低林带背风面距地面0.5m和1.5m的气温0.84和1.68℃;平均相对湿度可增加2.4%,可有效的帮助农田林网内作物越冬、生长和防止冻害。9.对农田林网区域性防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防风效果与林带高度之间为正相关,与疏透度和副林带长度成负相关,林带高度增加,副林带长度缩短,疏透度减小,则能提高林网的区域性防风效果。林带高度对防护效能的贡献率最大,副林带长度次之,疏透度则差。10.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到的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预测方程可很好地预测其防风效能,精度较高。影响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的主要因子为冠幅、胸径和树高,地貌类型和林分密度也对基干林带的防风效能有一定的影响,而枝下高和林带宽度对基干林带的防风效能的影响很小。建议在营建木麻黄基干林带和划分基干林带的保护范围时,基干林带的宽度不应小于40m。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提高林带防护效能的要求,分别设计出滨海前沿基干林带的单层林与复层林经营,后沿沙地的纯林与混交造林等木麻黄防护林经营模式的优化配置和农田防护林优化配置方案,包括树种组成、配置方式、初植密度、调整技术等技术环节和防风效能指标,可供东南沿海防护林营造实践中参考和推广应用。

刘剑平[4](2007)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对可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开采的产物,资源性产业的兴起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促进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的、高强度的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及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衰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困难、下岗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与环境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规避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刚”性的“路径依赖”,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与政策意义。本文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与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实际,充分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系统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制度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等研究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形成发展机制、面临问题、衰退成因、发展出路等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主要内容及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与核心问题。(2)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的关键,而产业转型则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对产业转型的流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调整、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及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与培育等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3)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造“血”机制——创新体系与外在支撑保障机制——政策法规两大体系,并对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培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据不同资源型城市差异,构建了个性与共性、动态与静态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旨在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偏差进行纠偏与决策功能。(5)运用上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典型资源型百年矿城——江西萍乡成功转型进行了实证个案分析。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1)内容创新。第一,在创新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内生造“血”机制与发展动力源——创新体系;第二,据系统原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体系;第三,提出并构建了个性指标与共性指标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制度与政策影响因素纳入其中。第四,借鉴M.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资源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体系,并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2)应用方法创新。首次运用制度学分析方法,对资源型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制度安排对资源型城市创新建设的重要性及作用机制、制度因素在政策体系建设中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周文桁[5](2004)在《福鼎推广机械化垦荒营林》文中指出福建省福鼎市桐山街道古岭村农民刘盛宝投资50多万元,在该村四角丘承包荒山开发,租用3台挖掘机推广机械化垦荒,连片开发山地450亩种植经济林黄栀子(药材),收到了良好效果。推广这一做法,在福鼎市还算是首创。推广机械化垦荒营林好就好在:

二、福鼎推广机械化垦荒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鼎推广机械化垦荒营林(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基础理论
    2.2 相关概念辨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论文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2)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结构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屯堡地区自然生态与社会背景
    第一节 安顺屯堡的基本情况
        一、屯堡历史溯源
        二、屯堡人文自然概况
    第二节 明清时期屯堡亦农亦商的家庭经济
        一、农业生产
        二、手工副业
        三、商业
        四、家庭经济结构
    第三节 明清时期屯堡内源性的社会文化
        一、家庭与婚姻
        二、权力结构
        三、教育
        四、屯堡文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屯堡地区传统农业延续与渐变(1919—1948)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变化
        一、粮食作物种植的延伸
        二、经济作物种植的兴衰
        三、林业和家庭养殖业的起落
    第二节 农村副业与市场体系的演变
        一、传统副业的渐变
        二、农产品贸易的变化
    第三节 影响屯堡地区农业变迁的因素
        一、不利的交通和市场条件
        二、畸形的农业结构
        三、繁重的税赋和高额的负债
        四、军阀统治与货币贬值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屯堡地区农业的曲折发展(1949—1978)
    第一节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进程
        一、土地改革的完成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三、人民公社化进程
    第二节 曲折发展中的屯堡农业
        一、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
        二、种植业的主要成就
        三、林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四、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发展
    第三节 农村社队企业与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屯堡社队企业的兴起
        二、与苏南社队企业的比较
    第四节 屯堡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高度集中型的权力结构
        二、过密集型劳动和技术偏好
        三、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屯堡地区农业变革与发展(1979—至今)
    第一节 农地制度的变迁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
        二、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三、农地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现代转型
        一、农业生产的新进展
        二、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
        三、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节 农村工副业与农产品市场的变化
        一、农村工副业的复兴
        二、农贸市场的蓬勃发展
    第四节 阻碍农业转型的诸因素探讨
        一、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
        二、人地矛盾突出
        三、弃耕抛荒现象严重
        四、缺乏非农产业的支持
        五、劳动者文化水平较低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屯堡地区农业变迁透视
    第一节 屯堡农业变迁的历史轨迹
        一、农业发展重要变量考察
        二、屯堡农业发展阶段划分
    第二节 变迁动因的深层探析
        一、自然资源
        二、制度变迁
        三、技术进步
        四、科研教育
        五、屯堡传统文化
    第三节 变迁的理论、经验与路径研究
        一、屯堡发展模式总结
        二、屯堡经验的理论价值
        三、屯堡农业的实践探索
        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结合
第六章 屯堡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对策
    第一节 屯堡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冲击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的约束
        三、城镇化进展缓慢引发的问题
    第二节 屯堡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二、屯堡文化开发的热潮
    第三节 屯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完善农地制度,推进农村健康发展
        三、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五、提高农民经商能力,推动屯堡地区非农经济发展
        六、保护传统文化,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四节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西秀区行政区划沿革
    附录二 屯堡地区明代与现代部分地名对照表
    附录三 屯堡农谚(摘录)
    附录四 屯堡地区部分良种介绍
    附录五 安顺主要农业科研成果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沙质海岸木麻黄防护林的结构配置与防护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防护林体系的研究进展
        1.1.1 国外防护林研究进展
        1.1.2 国内防护林研究概况
    1.2 沿海防护林体系研究
    1.3 防护林结构参数的研究状况
        1.3.1 疏透度
        1.3.2 透风系数
        1.3.3 林带宽度
        1.3.4 林带高度
        1.3.5 林带断面形状
    1.4 防护效应的表示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状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岸带不同结构防护林带的防护效能测定
        3.1.1 木麻黄不同结构防护林带的防护效能
        3.1.2 海岸防护林不同配置模式的防护效能
        3.1.3.1 多树种混交林的防护效能
        3.1.3.2 木麻黄与湿地松混交林的防护效能
        3.1.3 不同层次结构防护林的防护效能差异
        3.1.4 林分密度对木麻黄林防护效能的影响
        3.1.5 年龄对木麻黄林防护效能的影响
        3.1.6 木麻黄防护林基干林带防护效能的定量研究
    3.2 木麻黄农田防护林网的防护效能研究
        3.2.1 木麻黄农田防护林网的防风效能研究
        3.2.1.1 木麻黄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能
        3.2.1.2 不同林带宽度的防风效能
        3.2.1.3 不同林带高度的防风效能
        3.2.1.4 不同林带间距的防风效能
        3.2.1.5 不同风速时农田林网的防风效能
        3.2.1.6 林网内不同垂直高度处的风速变化
        3.2.1.7 农田防护林网区域性防风效能研究
        3.2.2 木麻黄农田林网的生态效应
        3.2.2.1 农田林的温度效应
        3.2.2.2 农田林的湿度效应
        3.2.2.3 不同带距林网的生态效应
    3.3 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合理结构的优化配置
        3.3.1 滨海前沿木麻黄基干林带经营模式设计
        3.3.2 后沿沙地木麻黄防护林经营模式设计
        3.3.3 木麻黄农田防护林经营模式设计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海岸带不同结构防护林带的防护效能
        4.1.2 木麻黄农田防护林网的防护效能
        4.1.3 木麻黄防护林合理结构的优化配置
    4.2 讨论与建议
        4.2.1 讨论
        4.2.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综述及评价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基本评价
    1.3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结构及内容
        1.4.3 研究中的数据资料来源与使用说明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基本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2.1 资源型城市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
        2.1.2 资源产业
        2.1.3 资源型城市
        2.1.4 资源枯竭型城市
    2.2 资源型城市形成发展机制分析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2.2 我国资源型城市形成的制度学分析
        2.2.3 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研究
    2.3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问题及衰退成因分析
        2.3.1 存在问题
        2.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衰退成因分析
    2.4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路—转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分析
    3.1 资源型城市转型
        3.1.1 转型
        3.1.2 资源型城市转型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3.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及研究进展
        3.2.2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取向
    3.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3.3.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
        3.3.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构成
        3.3.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3.4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与核心问题
        3.4.1 经济转型是重点
        3.4.2 转型动力机制是关键
        3.4.3 转型保障与支撑体系是前提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转型核心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概述
        4.1.1 产业转型基本理论
        4.1.2 产业转型的流程
    4.2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调整
        4.2.1 衰退产业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4.2.2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界定
        4.2.3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调整及退出
    4.3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4.3.1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3.2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
        4.3.3 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的培育与调控
    4.4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4.4.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基础理论
        4.4.2 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评价
        4.4.3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与培育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的构建
    5.1 创新思想的起源及其理论发展
    5.2 创新系统
        5.2.1 国家创新系统
        5.2.2 区域创新系统
    5.3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5.3.1 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5.3.2 资源型城市构建创新体系的原则
        5.3.3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5.3.4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5.3.5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培育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6.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综述
        6.1.1 建立与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6.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现状及存在问题
        6.1.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6.1.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应政策法规体系发展与改革方向
    6.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大政策机制”
        6.2.1 三大机制综述
        6.2.2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6.2.3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6.2.4 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6.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应配套政策体系研究
        6.3.1 资源型城市转型配套政策体系概论
        6.3.2 资源型城市转型配套主要政策
    6.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6.4.1 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专项法律法规
        6.4.2 《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完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7.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基础理论
    7.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基础理论
        7.2.2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展
        7.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7.3.1 指标的量化与规范化处理
        7.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7.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典型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
    8.1 萍乡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
    8.2 萍乡转型SWOT分析
        8.2.1 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
        8.2.2 发展优势与机遇分析
    8.3 萍乡转型分析
        8.3.1 资源型国企—萍矿集团转型与改革
        8.3.2 产业结构调整
        8.3.3 采煤区沉陷治理工程
        8.3.4 创新建设
    8.4 萍乡市转型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8.5 本章小节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创新点
    9.2 存在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福鼎推广机械化垦荒营林(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2]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 曾芸.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3]沙质海岸木麻黄防护林的结构配置与防护效能研究[D]. 郑锟. 福建农林大学, 2008(07)
  • [4]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剑平. 中南大学, 2007(12)
  • [5]福鼎推广机械化垦荒营林[J]. 周文桁. 福建农机, 2004(04)

标签:;  ;  ;  ;  ;  

福鼎推进机械化复垦和林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