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浙江经济亮点

马年浙江经济亮点

一、马年浙江经济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殷兴山[1](2021)在《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力提升“十四五”时期外汇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质效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的深刻影响,浙江省外汇局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和使命,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扎实推进外汇管理各项工作,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展望"十四五",全省外汇局系统将深入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指示精神,立足浙江经济社会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探索建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与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对外服务、改革创新和风险防范能力,为新时期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外汇力量。

吴怡斌[2](2021)在《全面小康的生态之维:逻辑与路径——基于浙江经验的观察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维度,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浙江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以公共性、连续性、系统性思维创生出一个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和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以及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的治理机制。复合型推进是浙江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作出的地方经验探索,蕴含着重要的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内容。

俞吉吉[3](2020)在《“三驾马车”加速回升 提振经济稳健复苏——盘点2020年浙江投资、消费、出口》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浙江经济在疫情下稳中求进,亮点频现,投资和出口表现不菲,新消费得到迅猛发展。2021年,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经济向好回升态势不变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生产生活的节奏。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复工复产、新消费、出口转内销、国际国内双循环等成为各地发展热词。面对一系列因素叠加影响,2020年浙江的"三驾马车"还好吗?投资、消费、

周华富,傅金龙,朱李鸣,潘毅刚,郎金焕[4](2020)在《对2020年浙江经济工作思路的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面对2020年更加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要全面辩证看待浙江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在持续做好稳企业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扩内需、强动能、补短板、促开放、抓改革、防风险等工作,以浙江经济的"稳"和"进"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辩证看待挑战和机遇分析2020年经济形势,既要对下行压力的走向做细致剖析,从而有助于提出针对性举措;还要用长远和

孔风琴[5](2018)在《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部分。本文利用2014~2016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活动的相关数据对高等学校的科技综合创新能力进行衡量评价,探讨科技创新的变化趋势等特点。运用回归模型方法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详细阐述浙江高校科技创新服务浙江经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李伟[6](2018)在《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以来,浙江省以创建特色小镇为抓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全国各地掀起了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广西也迅速落实国家关于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的相关要求,并充分结合广西实际,积极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培育。本文重点抓住“特色小镇是什么”、“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怎么做”这两个基本问题入手,首先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明晰相关理论,明确基本概念,廓清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而将这些研究所得运用到对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建设问题研究上。接着,按照“广西小城镇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国内外特色小镇经验借鉴——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宏观思路”这样一个“整体发现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总体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展开,构成本文的核心部分,得出以下主要认识和对策:第一,广西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以特色小镇创建为契机,加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广西先后出台培育特色小镇的多个政策文件,建立了相关创建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三级特色小镇培育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二,广西特色小镇建设面临多种制约,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整体规划、缺乏产业支撑、缺乏项目带动、缺乏配套政策、缺乏专业人才等,其原因大致有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上力度不够、文化上自信不足、创建中照搬经验、意识里“戴帽争牌”等。第三,基于国内、国外典型特色小城镇发展经验的分析,本文认为广西特色小镇可以在强化产业经济基础、促进多元化发展、完善政策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借鉴发展。第四,在上述分析现状问题和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提出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宏观思路和具体建议。宏观思路包括广西特色小镇的“四新”定位、四种模式选择。“四新”定位即:广西新型城镇化的新样板、提振广西实体经济的新动能、广西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平台、当前有效投资的新引擎;四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内生型、政企共建共生型、政府主导外生型、企业主导外生型。具体建议包括:一是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增强特色小镇持续发展引导力;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特色小镇稳健发展保障力;三是加强承载能力建设,增强特色小镇协调发展支撑力;四是厚植产业发展基础,增强特色小镇集聚发展新动能;五是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增强特色小镇特色发展新亮点;六是突出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特色小镇创新发展新活力。特色小镇是个新事物,广西特色小镇建设还在探索,多数广西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还处在产业策划等前期工作阶段,因而建设案例少、经验总结少。本文的发展对策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加以应证和修正,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实际。

徐军伟[7](2018)在《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指出自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经历了三次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以中心城市办大学为主要特征开始了第一次布局调整。从1999年到2008年,以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兴办和高职院校的兴起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温州为副中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自2008年以后,以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为标志,开启了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程,“县域办学”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探索。论文按照高校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县域?落户县域的高校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推动落户县域的高校更好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照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与政策因素是推动高校“县域办学”的两大动因,与以往按照计划模式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不同,市场机制在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论文分析了美国赠地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强化服务面向、完善资源渠道等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相关遇阻案例,研究了高校“县域办学”在决策机制、规划布局、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政府与高校科学决策,建立了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间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以这两类指数为基础,构建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布局的量化分析模型。并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规划、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县域高校办学模式、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县域办学”提出政策建议。

本刊经济研究部,来佳飞[8](2018)在《2017:“三大变革”突破年——2017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文中提出2017年是浙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一年,浙江经济加速从"速度领跑"向"质量领先"蝶变2017年是充满变革的一年,是浙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一年。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8.1%,预计全年增长在8%以上,相比于上年7.5%的增长速

王亚明[9](2017)在《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 ——以浙江和四川为例》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而促进农村社会整合与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农民阶层分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因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就意味着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这既为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所证明,也为中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过程所证明。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同时,农民也出现了分化,农民分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实现小康目标的直接动力。同时,农民分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也是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农民分化和社会整合是转型现实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权利观是理解中国农民分化和社会整合的基础理论,利益关系和利益协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农民分化即基于承包制基础上的利益分化,农村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是由于利益矛盾引发,社会整合关键在于利益整合达到社会利益均衡,农村社会和谐是利益相对均衡的状态。中国农民分化以市场为机制,以职业为基础。按历史进程而言,主要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职业转换与身份制制约性的农民分化,20世纪90年代地区流动性的农民分化,21世纪以来均衡发展性的农民分化。农民分化的历史进程是由市场化改革、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多种原因决定的。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缓和农村阶层结构变动中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党和政策提出了一些利益调节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推行承包制、开展多种经营、试行和完善村民自治、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扶贫和城乡统筹等,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起极大作用。在农民分化过程中,东西部表现出很大差异,包括职业、收入和消费差异三个方面。浙江和四川的农民分化具有一些共同点,但是农民分化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如不同地区农民内部不同群体规模、比例和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在浙江和四川内部是如此,浙江和四川比较也是如此。影响农民分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文化和观念差异、产权制度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城镇化水平、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差异等方面。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协调发展。农民分化在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大量增加社会财富,普遍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阶层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村各阶层、各群体之间利益上的矛盾。深入研究农村阶层矛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可以使我们的决策尽可能反映农村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减少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阻力。论文对东西部农民分化中的农村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社会急剧分化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整合能力下降中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西部农村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以社会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政治参与以及乡村治理和地方政府社会整合作用。为了推进社会整合与协调发展,论文提出了促进农民分化与社会和谐的原则、方法和具体对策。这些原则主要是公平原则、权利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等;方法主要有:以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农民民主为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社会整合的对策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夯实农民分化的经济基础;推进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破除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政策要有增有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等。农民分化既是农民个体市场化的行为,也是资本力量和政府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城乡发展和现代化的全局才能对农民分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农民分化是社会系统变迁中的重要一环,农民分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密切相关。促进农民分化,解决农民分化中出现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需要有全局视野,也需要不同层级的政府和社会形成共识和凝聚力。要实现东西部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西部地区探索赶超型战略的决心和路径,同时,包括国家政策和东部生产要素在内的外部资源也是决定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傅金龙,朱李鸣,潘毅刚,郎金焕[10](2015)在《浙江经济“四题”——对当前浙江经济形势的判断及若干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开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亮点频现,但是外部环境并不理想,未来一段时间浙江经济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正在加大。浙江应该主动适应并努力引领新常态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从创新、开放和改革中培育支撑中长期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短期增速回升的长期支撑是什么?2015开年以来,浙江经济延续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小幅回升态势,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实现8342亿

二、马年浙江经济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年浙江经济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力提升“十四五”时期外汇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质效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三五”时期浙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着,对外开放能级显着提升,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
    (一)货物贸易全国领先,韧性加大活力增强
    (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行业及地域特色显着
    (三)对外投资理性有序,跨境融资能力增强
    (四)对外开放稳步提速,外汇市场交易旺盛
二、“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外汇局系统始终坚持“外汇为民”理念,为助推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金融服务保障
    (一)改革创新在探索中稳步推进
    (二)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强
    (三)数字外管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四)跨境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
三、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外汇管理要准确识变,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浙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变应变提前做好应对
    (一)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开放进程跨境收支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挑战
    (三)新发展格局下内外循环相互支撑不够的挑战
    (四)高质量发展中浙江自身短板与弱项带来的挑战
    (五)对外开放中创新与监管协调不够带来的挑战
四、“十四五”时期,全省外汇局系统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准外汇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贡献外汇力量
    (一)以变应变,持续深化外汇改革创新
    (二)坚守初心,全力优化外汇金融服务
    (三)守好底线,不断强化风险监测防范
    (四)强基固本,持续提升基础工作成效

(2)全面小康的生态之维:逻辑与路径——基于浙江经验的观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逻辑必然
    (一)从经济诉求到环境要求:人民关切的历史转换
    (二)从环境要求到综合性需求:生态文明的实践倒逼
二、统筹兼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前提
    (一)“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前提
    (二)统筹联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
三、复合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双轨互动:打造多元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二)系统推进: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以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从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方向,从面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余论

(3)“三驾马车”加速回升 提振经济稳健复苏——盘点2020年浙江投资、消费、出口(论文提纲范文)

李中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监测预测处处长):投资呈“V”型回升
杜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副所长):疫情加速新消费时代到来
兰健(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外贸“深V型”反弹凸显强大韧性和潜力

(4)对2020年浙江经济工作思路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辩证看待挑战和机遇
    (一)2020年浙江经济的主要挑战是总需求不足
    (二)在大势大局中认识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对2020年浙江经济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扩内需
    (二)强动能
    (三)补短板
    (四)促开放
    (五)抓改革
    (六)防风险

(5)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文献研究
二、评价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1. 确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主成分分析方法
    3. 评价结果分析
三、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 指标选取与数据准备
    2. 实证分析
    3. 结论
四、加大高校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1. 加快高校科研人才的培养
    2. 深化产学研合作
    3. 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
    4. 加大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力度

(6)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基本概念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创新和不足之处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二、特色小镇相关理论基础
    (一) 田园城市理论
    (二) 城市区域核心理论
    (三) 技术小区—技术中心理论
    (四) 特色产业发展理论
    (五)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理论
三、广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一) 广西小城镇建设的阶段划分
        1. 起步阶段
        2. 停滞阶段
        3. 快速发展阶段
    (二) 广西特色小镇培育现状
        1. 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基本工作
        2. 广西特色小镇示范效应显现
四、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整体规划
        2. 缺乏产业支撑
        3. 缺乏项目带动
        4. 缺乏配套政策
        5. 缺乏专业人才
    (二)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 认识上存在误区
        2. 行动上力度不够
        3. 文化上自信不足
        4. 创建中照搬经验
        5. 意识里“戴帽争牌”
五、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比较借鉴
    (一) 国内典型特色小城镇发展经验
        1.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突出“小、特、精、美、新”
        2. 贵州省:坚持五大理念指导特色小镇建设
        3. 云南省:特色小镇建设紧扣“特”字
        4. 福建省:科学制定试点方案强力支撑特色小镇示范
    (二) 国外典型特色小城镇发展经验
        1. 美国:突出环境建设,重视城镇管理
        2. 英国:重视城镇综合规划,鼓励发展集镇
        3. 日本:强化特色资源的极致化利用
    (三) 对广西的启示
        1.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
        2. 特色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灵魂
        3. 机制创新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保障
        4. 因地制宜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策略
        5. 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法宝
六、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宏观思路
    (一)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定位
        1. 特色小镇建设是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样板
        2. 特色小镇建设是提振广西实体经济的新动能
        3. 特色小镇建设是广西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平台
        4. 特色小镇建设是当前有效投资的新引擎
    (二)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基础
        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2.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4. 旅游资源多姿多彩
        5. 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三)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选择
        1. 政府主导内生型
        2. 政企共建共生型
        3. 政府主导外生型
        4. 企业主导外生型
七、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增强特色小镇持续发展引导力
    (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特色小镇稳健发展保障力
        1. 加强财税支撑
        2. 改革用地制度
        3. 优化人才政策
    (三) 加强承载能力建设,增强特色小镇协调发展支撑力
        1.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2.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四) 厚植产业发展基础,增强特色小镇集聚发展新动能
        1. 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2. 推进特色产业创新驱动
        3. 积极促进产城互动融合
    (五) 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增强特色小镇特色发展新亮点
        1. 做足小镇“特色文化”文章
        2. 加大非遗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
        3. 保障特色小镇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4. 讲好小镇“民族文化活态”故事
        5. 做大做强特色小镇民族文化产业
        6. 发扬广西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
    (六) 突出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特色小镇创新发展新活力
        1. 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2. 深化扩权强镇改革
        3. 创新投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7)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一、县域
        二、高等学校
        三、县域办学
        四、第三次布局调整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章 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一、第一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二、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三、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四、第一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第二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一、第二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二、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三、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四、第二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三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特征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背景分析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类型分析
        一、县域校园的建设时间分类
        二、县域校园的功能性质分类
        三、县域校园的建设出资分类
    第三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特征分析
        一、市场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主要特征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群体特征
        三、多元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显着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域办学”高校个案研究
    第一节 我国早期“县域办学”高校
        一、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县域办学”高校
        二、基于区域发展特定需求的“县域办学”高校
    第二节 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
        一、浙江省本科高校县域校区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校区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县域校区
    第三节 高校“县域办学”遇阻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A校义乌分校建设遇阻
        二、案例二: B校迁建慈溪方案遇阻
        三、案例三: C校迁建岱山方案未获批准
        四、案例四:D校落户县域方案两次遇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美高校面向区域的办学特征
    第一节 美国赠地学院办学特征
        一、赠地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
        三、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征
        一、多科技术学院产生背景
        二、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点
        三、多科技术学院对英国高教的价值
    第三节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征
        一、“相互作用大学”的产生背景
        二、“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
        三、“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县域办学”的决策机制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
        三、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定位
        四、高校落户县域的管理体制
        五、县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一、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的参数
        二、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的参数
        三、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第三节 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高校“县域办学”整体布局
        二、推进县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快县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
        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机制
        五、县域高校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六、建立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
结语
论文附件
    附件一: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与现状指数对比表
    附件二: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汇总表
    附件三: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汇总表
    附件四: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汇总表
    附件五: 浙江省高校校区分布统计表
    附件六: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的通知
    附件七: 浙江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表
    附件八: 分析模型指标参数权重判定问卷
    附件九: 浙江省领导对高校“县域办学”情况统计与分析报告的批示
参考文献
后记

(8)2017:“三大变革”突破年——2017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质量变革:质量优势进一步显现
    (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经济迅速崛起
    (二) 着眼供给质量体系, 产品和服务全面升级
效率变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
    (一) 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提升行政效率
    (二) 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三) 推进“信用浙江”建设, 提升监管效率
    (四)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提升投资效率
动力变革:创新发展重塑新格局
    (一) 创新平台建设亮点纷呈
    (二) 创新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 区域开放协调发展为新动力增添厚度

(9)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 ——以浙江和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 中国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政策的历程
    2.1 农村改革进程中农民分化的历程
        2.1.1 20世纪80年代职业转换与身份制约性的农民分化
        2.1.2 20世纪90年代地域流动性的农民分化
        2.1.3 21世纪以来均衡发展性的农民分化
    2.2 农民分化的原因
        2.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2.2.2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2.2.3 城乡户籍制度的松动
        2.2.4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发展
        2.2.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3 农民分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2.3.1 农村社会结构分布合理化和社会心理现代化
        2.3.2 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2.4 党中央促进农村社会整合的过程及政策成效
        2.4.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经营方针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2.4.2 权力下放、村民自治和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
        2.4.3 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扶贫和城乡统筹
3 东西部农民分化的差异分析
    3.1 东西部农民分化呈现不平衡特征
    3.2 东西部农民分化的差异表现
        3.2.1 职业分化差异
        3.2.2 农民收入分层差异
        3.2.3 农村消费分层差异
    3.3 东西部农民分化差异的具体原因
        3.3.1 地理环境差异
        3.3.2 文化和观念差异
        3.3.3 产权制度差异
        3.3.4 产业结构差异
        3.3.5 城镇化水平差异
        3.3.6 地方政府行为差异
        3.3.7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差异
4 东西部农民分化中的阶层矛盾和社会问题比较分析
    4.1 社会结构变动与农村阶层矛盾
        4.1.1 农村阶层矛盾的发展过程
        4.1.2 阶层矛盾的不同类型
        4.1.3 农村社会阶层矛盾的特征
    4.2 社会结构变动与农村社会问题
        4.2.1 社会问题的内涵和转型期农村社会问题的类型
        4.2.2 社会急剧分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4.2.3 社会整合能力下降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5 东西部农民分化中的社会整合比较分析
    5.1 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
        5.1.1 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的必要性
        5.1.2 促进农民利益共享的政策措施
        5.1.3 浙江、四川两省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5.2 以社会整合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
        5.2.1 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保障
        5.2.2 两省户籍制度改革
        5.2.3 农村医疗保险
        5.2.4 农民工社会保障
        5.2.5 劳资纠纷的制度安排
    5.3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政治参与
        5.3.1 村民自治缓解了国家与农民的冲突
        5.3.2 两省村民自治的进程、特征
        5.3.3 两省村民自治中的政治参与
        5.3.4 两省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出路
        5.3.5 农村新型民间组织的出现与作用
    5.4 乡村治理和基层地方政府的社会整合作用
        5.4.1 减轻农民负担、乡镇机构改革和其他配套改革
        5.4.2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5.4.3 农村扶贫开发中的政府作用
        5.4.4 吸纳农村新富阶层和培育农村民间组织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6 在农民分化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社会整合与和谐
    6.1 农村社会整合的原则和方法
        6.1.1 农村社会整合的主要原则
        6.1.2 农村社会整合的基本方法
    6.2 农村社会整合的对策
        6.2.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夯实农民分化的经济基础
        6.2.2 推进农村土地和户籍改革,破除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
        6.2.3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政策要有增有减
        6.2.4 完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
        6.2.5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
        6.2.6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整合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3 实现东西部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出路
        6.3.1 继续扶持西部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6.3.2 加强东西部经济合作,促进西部农村地区发展
        6.3.3 推进制度创新和文化革新,实现西部农村自我发展
        6.3.4 地方政府合理的职能定位,保障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10)浙江经济“四题”——对当前浙江经济形势的判断及若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短期增速回升的长期支撑是什么?
近期浙江经济出现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今年影响浙江经济稳定的主要风险点何在?
如何寻求新常态下浙江经济新动力?
若干政策建议
    (一) 大力构建创业创新生态体系
    (二) 重点激活民间投资
    (三) 进一步扩大服务供给
    (四) 提高内外开放水平

四、马年浙江经济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力提升“十四五”时期外汇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质效全文替换[J]. 殷兴山. 浙江金融, 2021(10)
  • [2]全面小康的生态之维:逻辑与路径——基于浙江经验的观察与思考[J]. 吴怡斌.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3]“三驾马车”加速回升 提振经济稳健复苏——盘点2020年浙江投资、消费、出口[J]. 俞吉吉. 浙江经济, 2020(12)
  • [4]对2020年浙江经济工作思路的建议[J]. 周华富,傅金龙,朱李鸣,潘毅刚,郎金焕. 浙江经济, 2020(01)
  • [5]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孔风琴. 特区经济, 2018(12)
  • [6]广西特色小镇培育建设问题研究[D]. 李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D]. 徐军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8]2017:“三大变革”突破年——2017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J]. 本刊经济研究部,来佳飞. 浙江经济, 2018(01)
  • [9]东西部农民分化及社会整合的比较研究 ——以浙江和四川为例[D]. 王亚明. 浙江大学, 2017(06)
  • [10]浙江经济“四题”——对当前浙江经济形势的判断及若干建议[J]. 傅金龙,朱李鸣,潘毅刚,郎金焕. 浙江经济, 2015(09)

标签:;  ;  ;  ;  ;  

马年浙江经济亮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