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国有资本流失的内涵——兼评国有资本流失的几种观点

重新认识国有资本流失的内涵——兼评国有资本流失的几种观点

一、关于国有资本流失内涵的再认识——兼评几种国有资本流失观(论文文献综述)

高景鑫[1](2020)在《生态演化视角下我国城市收缩研究:机理、实证及对策》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已达59.58%,城市数量突破670个。然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却出现了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持续扩张与部分中小城市人口持续外流并存的现象,说明我国正处于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的时代转折点。城市收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快速城镇化与人口增长乏力的时代产物。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全面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依次出台。收缩城市的治理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经济产业升级、转换增长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如何对城市收缩进行有效调控,对促进区域公平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城市是复杂、动态、多样的,城市收缩是城市这一复杂系统内外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演化行为,面临着经济、社会、制度、法律以及城市所处宏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收缩城市的治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收缩的机理研究是有效治理城市收缩的必要前提。在此背景下,揭示城市收缩过程所涉及到的各类阻滞因素的形成过程、挖掘城市收缩的演化机理、解构城市收缩的核心机制,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设计对城市收缩实现有效的调控,就成了必要且重要的命题。鉴于此,本文基于城市及其演化特征,遵循两条主线:(1)保留事物的完整性,抓住有效部分,归纳关键核心,解决实际问题;(2)依据“现实问题—理论抽象—理论推演—量化实践—计量分析—政策建议”,对城市收缩演化机理及其实践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由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抽象,在从理论推演落实到实践指导。首先,基于城市的内涵本质,对其结构、功能与环境进行梳理和解构,结合复杂系统、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城市系统及其演化特征,总结其演化的生态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前提和假设,为城市收缩核机理的探讨提供理论支撑,是由现实问题向理论抽象的基础。城市是包括人工与自然双重属性的既隔离自然又联系自然的庞大机器,拥有着与传统的机械性系统不同的复杂系统特征,机械的还原的方法手段无法有效解决城市系统问题。必须立足于城市整体层面对其进行研究,才能有效探寻城市收缩行为的潜在规律,挖掘背后的秘密。其次,通过引入生命周期、组织生态学等理论,构建了城市系统演化的周期性理论模型,归纳了城市系统演化机理,得到了城市收缩的关键参数,完成了现实问题的理论抽象。机制往往是复杂的,复杂的事物无法面面俱到,只有抓住复杂事物的关键部分,才能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复杂系统演化问题,相关研究往往通过系统建模、系统仿真、社会物理学等方式进行探讨。然而,这些方法手段都是建立在模拟的基础上,需提前设置系统结构以及运行参数。应用系统的复杂性解决问题不在于将问题复杂化,而是利用复杂系统所表现出的整体规律,省略掉庞大问题的细枝末节,抓住系统的“有效”部分,刻画整体规律,抓住问题的关键。再次,是探索理论结论如何应用于实践指导,通过关键参数的内涵,构建了量化模型,对我国主要区域收缩城市系统生态演化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样本进行了分类,并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对其未来的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是能够从现实中来,回到实践中去。因此,本文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对理论成果进行量化用以实践指导,为理论向实践的进一步下沉提供条件。最后,是对收缩城市系统演化关键参数的时空分析,进行对策路径的探索。关键参数的量化完成了理论向实践的初始转化,但量化成果还难以直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必须了解收缩城市关键参数的时空演变规律,找出其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所以,本章在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各区域收缩城市发展的调控建议,完成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最终环节。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收缩机理研究和收缩城市治理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择对城市收缩这一现象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飞雁[2](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卜文虎[3](2017)在《资产建设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研究 ——以丽江纳西族三村为个案》文中指出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日益增多。尽管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因其独特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因素,其社区发展存在着深刻的特殊性,但这一问题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语境下,被普遍忽视。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经历着民族文化逐渐衰落、乡村社会传统社会关系变迁瓦解、经济生活方式转变等急剧社会变迁,所以本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上述社会变迁转型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以社区发展的主体——少数民族村民群体的主观意愿、生活史和价值诉求而言,究竟对社区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建构性和工具性关联,也就是社区发展的规范性目标是什么这一关于发展的实质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是第一个问题的自然延伸: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应该采用什么发展理念和干预方法介入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发展实践。社区发展是社会政策发生作用的一个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导的积极发展干预政策与国内外社会组织实践的参与式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社区发展产生了持续的积极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边疆民族地区社区发展实践也随之推进深入。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借鉴西方社会福利政策领域的新进展,对社会政策理念与实践的研究正在兴起。在这种背景之下,结合当代中国现实,探索研究切合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社区发展的社会政策理念及其干预措施,不仅是一种学术使命,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知识增长点。资产建设社会政策是西方国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之一。本文从文献分析出发,采用社区资产建设为分析视角,选取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城市化转型社区W村、F村、K村等为研究个案,运用实地研究的方法考察了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社会变迁,旨在探索研究社区资产建设和社区发展之间关系、如何运用社会政策促进社区资产建设这两个问题,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发展问题作出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讨。本文依次研究了下列问题。(一)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社区社会资本建设和社区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社区社会信任和互惠合作逐渐瓦解,地方政府面临社会信任危机,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迅速变迁,社区传统社会资本对社区公共领域形成异化,社区现代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却难以培育成长,造成社区公共性的衰落和社区公共政治的异化,社区逐渐沦为生活居住的物理空间,使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社会基础面临重建的问题。(二)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社区文化资本建设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社区村民知识技能具体化文化资本自发积累较为缓慢,社区村民道德价值观变迁而导致了社区失范现象,社区族群语言传承发展存在着断层危险,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社区客观化文化资本传承发展缺乏广泛参与性,社区制度化文化资本积累建设面临危机。上述社区文化资本变迁不仅导致民族文化个性的逐渐衰落而削弱了社区内源发展的文化动力,而且逐渐侵蚀损害了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三)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社区经济资本建设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社区家庭经济资本自发积累建设受到金融市场和经济市场的结构性社会排斥的制约而步履维艰,而社区集体经济资本积累建设和社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则受到诸多宏观结构性因素的制约,由此对制度化经济资本建设的公共政策产生了迫切的现实需求。(四)在结论部分,本文结合实地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导型发展和参与式发展等两种边疆民族地区社区发展模式的反思,提出了本文的观点。非制度化的个体化是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其对社区社会变迁的影响极为深远,由此村民实质自由和可行能力的拓展提升受到诸多宏观结构性因素的制约。故而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发展而言,应该将实质自由和可行能力视为社区发展的规范性基础。而社区资产建设对村民实质自由产生最为重要的关联,所以运用制度化的社会政策方法消除结构性制约因素来促进社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积累建设,无疑是社区迈向和形成参与式发展、内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刘小峰[4](2017)在《“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乌庄的历史表达(1949-2016)》文中认为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村庄社会的历史演变(1949-2016),经典理论“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是贯彻始终的对话焦点。为此,本文尝试进行如下努力:首先,旨在对“差序格局”相关的理论与现实研究进行反思性的理论解构和重新建构,提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及实证研究的基本进路。其次,通过民族志方法书写了一个村庄社会尊卑、长幼、亲疏以及男女世纪演化的表象与机制,以期为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提供一个微观的分析案例。“尊卑、长幼、亲疏、男女”,不仅是观察村庄生活格局和社会样态的基础性视角,它还是经典概念“差序格局”的最紧要实质内容,以此我们可以管窥“差序格局”的古今之变。儒家尊卑、长幼、亲疏伦常以及男女有别是费孝通所谓“差序格局”的本义,它的精神底色是“伦理本位”,来自于生活世界的归纳逻辑;自然物理现象“水波纹”、“蜘蛛网”以及“北极星星图”形象是经典概念的修辞技艺,遵循的是“格物致知”的演绎逻辑。本文核心论点是:“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变——伦理性差序格局、政治性差序格局转向市场性差序格局,既可以视为是对本文乌庄村庄民族志的经验概括,亦可以作为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中层理论的分析工具。村庄民族志试图表明,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政权下乡以及系列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运动率先吹响了村庄社会变革的号角,改革开放后市场打工生计以及城镇化进程却为村庄社会变革起到了真正伤筋动骨的作用。这一前后相继的历史进程伴随着传统伦理性差序格局的现代变迁:由伦理性转向政治性最后日益面向市场性,虽与村庄传统“藕断”却同时又“丝连”,传承中更重要的是重构。一言以蔽之,根基于农民理性基础上向外发力的人生实践促使乡村社会秩序差序格局发生了历史实质性变革。革命中的“差序格局”与市场中的“差序格局”相比较:外来的革命风暴落地下村是在运用“有形的手”——政治运动对村庄社会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造,虽然动作剧烈,却经常呈现的是来去匆匆以及周期式的摇摆变动样貌。而社会主义市场以“无形的手”——利益调整的方式“细无声”地侵蚀着传统伦常比如血缘关系、三纲五常以及祖荫崇拜观念等,力度虽小,对传统伦理性的“差序格局”的冲击却是实质性的。也就是说,对于村庄社会同样是由外向里的发力,市场化对乡村社会的世纪变革虽“蚀物无声”却伤筋动骨,是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变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变——伦理性差序格局(1949年之前)、政治性差序格局(1949-1977)转向市场性差序格局(1978至今),作为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中层理论构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一是理论层面。它首先明晰阐述了自己对费氏“差序格局”概念与修辞的区分;其次,严明了自己的研究逻辑起点是以儒家伦常为费氏“差序格局”的本义,也即“伦理性差序格局”;最后,将其简化为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男与女四个经验观察维度。它不仅充分考虑了社会关系的横向方面(更多表现在亲疏男女维度),也努力尝试勾连社会结构的纵向维度(更多表现在尊卑长幼维度)。二是经验取向。它有一个历史变迁的动态分析过程,即传统与现代的历史比较分析,它包含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77)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78-2016)。与此同时,“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在这两种历史进程是前后相贯的统一延续谱。其中,变是主线,是发展趋向所在,同时变中有不变。案例村庄的研究结论或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却有类型化面向上的广泛意义,以此可以管窥中国乡村社会世纪转型的“缩影”。

倪明明[5](2015)在《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金融制度安排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金融的核心功能在于进行资本配置,不同的金融体系下形成了差异化的金融结构通过资本配置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也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进入新常态,很有必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那么,从长期的视角考察,考虑到金融体系下金融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两大方面,我国金融结构调整是否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如有影响,其具体机制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可能产生推动作用?同时,不应忽略的是我国金融制度属于典型的外生性金融制度,金融结构调整长期受到这种制度安排的影响,从金融制度安排的视角重新审视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可以得到哪些研究结果?此外,我国区域之间金融结构类型和产业结构形式千差万别,在此基础上考察它们的关系在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优化三层内涵之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的具体机制和模型构建。其次,厘清我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历史变迁规律和发展路径、探讨了我国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再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金融结构综合指数和金融制度综合指数,并将这两种指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对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从全国层面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差异。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关于优化我国金融结构、推进我国金融制度改革、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金融制度安排下的金融结构调整提升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基于1991-2013年全国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其中,在代表金融结构不同构成的两大因子中,间接融资结构显着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而直接融资结构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我国的金融结构调整同样也对产业结构高效化产生促进作用,其中,间接融资结构和直接融资结构都发挥了促进产业结构高效化的作用,但是直接融资结构的作用显然是要小于间接融资结构。可以发现,在加入金融制度安排变量条件下,金融制度安排增强了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2)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过程中存在区域差异。在对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利用省域面板数据,选择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的区域差异基本保持一致,东部地区虽然以金融中介融资为主,但是金融市场也取得一定程度发展,所以两种融资结构调整都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且以间接融资结构发挥作用为主,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落后,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作用不甚明显,唯有间接融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3)我国金融制度安排沿着金融自由化的路径变迁,金融自由化进程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的长期形成和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且这种影响在金融结构内部是不平衡的。金融自由化的诸多改革集中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导向,而对金融市场始终坚持审慎态度,推动力明显不足。(4)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来以银行等金融中介发展为主导,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也是以金融机构发挥作用为主,金融市场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要注重对金融市场的培养和完善,形成适应各类融资主体和产业需求的金融体系。本文的创新点有:(1)既有文献在研究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时鲜有考虑影响金融结构的重要变量——金融制度安排,尤其是我国外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决定了金融结构的调整和变迁,金融结构调整进而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影响。本文从政府制度安排这个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金融制度安排—金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的统一分析框架,对这三个重要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作以详细分析,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这种分析现实中也契合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2)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问题,本文对产业结构优化从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加入了高效化这一重要却常被忽视的衡量标准,分别探讨金融结构调整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视角进一步细化。此外,本文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和区域的两个视角进行了更加深入、细化的研究,分析结果更为精确和全面,结论更具解释性,深化了对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制认识,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前人研究中对金融结构考量的指标选择比较零散,只反映了金融结构的某一方面特征,本文选择多个指标,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性指标。对金融制度进行衡量时,结合我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使用金融自由化作以替代,选择了多个指标进行综合指数构建,以期能更为全面的反映我国金融制度安排的长期变迁。将所构建的金融结构指数和金融制度指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研究它们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作用,使得实证结果更具代表性。

杨志勇[6](2014)在《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金融功能演进的角度,讨论了1800-1937年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问题,中心观点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是近代中国金融功能演进的产物,金融功能演进本质上是一个功能不断分化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协调机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大目的。一是探明近代中国金融业不同发展阶段主要金融机构变迁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以更好理解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规律。二是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银行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历史借鉴。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理论推导和历史分析两个方面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理论推导方面,尝试把金融变迁与社会经济变迁原理结合起来予以研究,通过梳理社会变迁理论中功能、结构、能动性等概念,提炼出“功能是系统复杂性化简的内在需求,结构是这一需求的实际运作状态,功能是结构变化的内在机理”这一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变迁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之上解释了金融功能、金融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变迁等概念,分析了金融系统中功能和结构的关系、金融机构变迁的内在机理等重要问题,并对金融变迁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金融变迁的功能协调观点,认为金融功能本质上是对金融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化简需求,它的演进过程就是这一化简需求的不断分化和实现过程,围绕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体系的各要素、各制度进行变迁,其变迁的核心运行机制是协调机制。作为金融要素或金融制度中的一种,金融机构变迁的内在机理也是围绕金融功能的分化,金融机构对这一分化的适应过程或动态协调过程,即金融功能的实现过程。本文也对引起功能分化和系统变迁的原始动因——能动性作了分析,认为一般情况下,自发性(诱致性)和计划性(强制性)两大动因共同作用于变迁过程,但在不同的阶段二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有时自发性起主要作用,有时计划性起主要作用。按照金融功能协调观点,1800-1937年间的中国金融机构变迁也是一个对功能分化和实现的适应过程,从金融系统的服务对象看,金融功能的大致演进顺序为:商业金融服务-政府金融服务-工业金融服务,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第一阶段1800-1840年,以金融机构的成长为主线展开分析。市场自发性动因——长途大宗商品贸易量的增加和复杂混乱的货币制度,共同推动商业金融服务功能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体系中分化出来,围绕这一功能的实现,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成长壮大。票号、钱庄通过货币兑换服务、以票代银等业务创新,满足了本阶段金融功能的需求,成为国内金融业中的翘楚。同时,兼营金融业务的外国洋行也开始为商业资金的国际流动提供便利。第二阶段1841-1894年,以金融机构的蜕变为主线展开分析。从地域上看,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和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这一阶段的金融功能首先分化为口岸和内地商埠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功能需求的内容有所不同。内地的金融功能仍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市场放诱致长途贸易中的商业资金流动和信用规模进一步增大,钱庄和票号的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扩展,与此同时,口岸的金融功能已经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来自外国势力的强制性作用和本国政府的制度变革对金融系统的影响逐步增强,因此分化出新的金融功能需求——诱致性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和强制性工业金融服务功能。在两大新功能的实现上,金融机构表现出不同的适应力,票号在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外国银行和政府直接投资。尽管如此,票号、钱庄、外国银行在不同的功能竞合与实现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并能相互补充和支持,共同推动了金融业的整体平稳发展。第三阶段1895-1937年,以金融机构的转型为主线展开分析。这一阶段近代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因素大大增强,主要表现为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大大增强,民族工商业资本和国有工商业资本快速发展,功能分化与此相一致,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出现由诱致性向强制性转变的趋势,而工商业金融服务功能中的诱致性力量在增强。这一阶段金融机构的功能实现呈现出不同特点,围绕基于诱致性的传统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形成了被动适应的偏好,而更偏重计划性或强制性的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和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则对金融机构提出更高的主动创新要求形态。围绕这些功能的分化和实现,金融机构表现出多线变迁形态。票号因与外部社会变动协调失败而导致功能实现受阻,钱庄的功能实现一度出现波折,虽由于调整及时因而继续发展,但在金融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动,更能满足政府和工业金融服务功能需求的银行取代钱庄成为金融业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随着政府对金融的控制逐步加强,官办银行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基本垄断了国内金融市场。另外,由于政府的合理干预,金融业的整体功能得到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过去大大增强。鉴于政府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对政府在金融功能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作了理论探讨,并结合近代中国政府干预金融的实际对制度创新与金融机构变迁的关系也作了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第一,金融变迁首先是一个主要由能动性引起的金融功能演进过程,演进应指金融功能的分化和实现,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各要素变迁都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和表现。第二,金融机构的变迁原理应建立在以金融功能为基本分析视角的金融协调机制之上,通过功能实现这一动态过程来衡量金融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度,同样通过功能实现来考察各种能动性变化和金融变迁的复杂关系,在此功能视角下,金融机构的兴衰就取决于其对功能的适应性及其效率,机构适应性强,发展稳定;机构适应性弱,则被淘汰。第三,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功能演进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商业金融服务-政府金融服务-工业金融服务,前后功能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分化和递进关系。这些功能的实现既依赖于机构的自身创新,也依赖于政府的制度创新。第四,近代中国金融功能需求与机构、制度的协调关系呈现出由机构、制度的被动跟随向机构、制度的主动供应转变的趋势,但这一过程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制度供给严重滞后于时代要求,因此,政府的制度安排在中国近代金融机构的转型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的创新主要有四点。一是提出了金融功能的本质是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化简需求这一论断。通过梳理社会变迁一般原理,把系统复杂性与功能的本质引入金融功能论,功能只代表一种潜在的复杂性化简需求,结构,即功能实现,才是这一需求的实际运作状态,进一步加深了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二者关系的认识。二是以金融功能实现为核心概念提出了新的金融变迁机制——功能协调机制。金融变迁或机构变迁就是金融功能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否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便利流动和配置是衡量金融内部诸要素之间及金融与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度的最核心标准,进一步丰富了金融运行的内外协调机制。三是提出政府的制度创新是推动近代中国金融功能演进和实现的最重要外部力量这一论断。运用金融功能协调的观点对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中金融功能实现、不能实现或实现不畅等变化作了分析,分析表明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功能实现经历了一个从被动跟随向主动供应逐步转变的过程,但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角是政府,政府的金融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成为中国金融业整体功能提升的关键。四是提出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在功能实现中的能动性具有被动适应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主动性要求较弱的商业金融服务功能和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尚不构成阻碍,但极不利于对主动性要求较高的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因此,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首先要解决如何由被动追随功能需求向主动供应功能需求转变的问题。本文的不足之处为,一是在分析金融功能时提出了复杂性概念,但在分析其的具体形成机制、与金融各要素的具体关系等问题上着墨不多,需作进一步探讨;二是在分析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的过程时,从功能角度对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行关系考察力度不够,以上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补充和完善。

陈建伟[7](2012)在《中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设计和串谋防范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优化配置国有资源一直是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国有资产市场化过程中,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形成国有企业产权的价格。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的特殊性,国有资产的定价比私人商品的定价要复杂得多,形成合力的价格也更困难。然而,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的转让定价尚无统一的、公认的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国有资产现已采用拍卖这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方式,但我国国有资产的拍卖机制仍存在诸多缺陷,如拍卖市场不规范,机制设计仍有待完善;竞拍者容易与政府代理人或竞拍者发生串谋;国有资产在拍卖过程中有较多的附加条件、信贷条件缺乏;拍卖执法不严,拍卖主体、拍卖人及拍卖形式等不合法现象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如何根据国有资产转让定价中的各种具体要求设计一套合理、公平的国有资产拍卖机制,同时又能防止串谋的发生,这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机制设计理论,在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用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采用规范分析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自身特点及现阶段拍卖市场发展现状的考察研究,试图较全面地研究我国国有资产拍卖的机制设计和串谋防范问题。本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分析各大产权交易所的数据发现,我国国有产权交易存在信息不公开,暗箱操作、违规操作,缺乏市场监督和约束机制等诸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产权拍卖市场缺乏标准的定价机制。因此,本文在不考虑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的非价格因素,也不考虑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的条件下确立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拍卖定价的基本分析框架。本文基于2003-2012年国有产权拍卖案例,探析了国有产权拍卖中拍卖方式与交易溢价率的相关关系,得出拍卖方式和拍卖溢价率明显相关的发现,第一价格密封拍卖要低于英式拍卖的平均收益,但其波动幅度较小。这主要是因为英式拍卖属于公开竞价,在公开竞价的过程中,竞买人之间可以潜在地实现私人信息的共享,从而相互之间会受到影响,产生调整估计的激励。我们也发现竞拍人数与溢价率之间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竞买人数越多,拍卖的溢价率也越会高。这主要的原因是竞拍过程中,竞拍者人数的增加可以更加广泛地传递信息,更加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竞拍者之间的竞争性,加大竞拍者之间、竞拍者与拍卖人之间的串谋腐败活动的难度,从而有效提高拍卖收益率。最后,还发现,产权拍卖比例对最后的收益是存在很明显的相关性的,整体产权拍卖的溢价率只是略高于部分产权拍卖的溢价率,两者相差不大。(2)本文探究了国有企业产权拍卖机制在现实应用中的效果。本文基于中国国有产权拍卖案例进行选编整理得到相关数据,对协议转让和拍卖两种机制的收益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以协议转让机制出售国有企业产权的溢价率一般低于以拍卖机制出售国有企业产权的溢价率。拍卖机制之所以能够实现更高的溢价率,主要是因为拍卖的公开性对于在谈判议价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腐败行为有效地阻止甚至消除,进而能够将更多的期望收益带给国有企业产权的卖方。(3)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拍卖机制从本质上是“一对多”的市场结构。在此种市场结构中,买卖双方总有一方掌握着市场中的稀缺资源,并通过这种“资源优势”获得选择和制定交易规则的权利,影响拍卖机制效率的发挥。而双向拍卖的拍卖机制从本质上是“多对多”的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变为供需的平等关系,从而能有效地解决“串谋”和“恶意报价”等问题,提高国有资产拍卖的效率。本文在现有双向拍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双向拍卖理论应用到国有资产拍卖中,设计我国国有资产拍卖的效率机制。本文设计的国有资产拍卖效率机制主要包括评分规则、筛选规则、报价规则、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等。通过利用算例对所设计拍卖机制的交易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最优拍卖机制的市场效率为88.89%。可见,本文设计的效率机制是高效率的。(4)拍卖机制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串谋。本文在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国有资产拍卖中串谋与反串谋行为发现,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防范舞弊行为的关键。因此,本文根据基于串谋防范的机制设计理论,试图设计出防范国有资产拍卖中的竞拍者之间以及管制机构与竞拍者之间的串谋的最优激励机制。最后本文还提出提出防范串谋的建议:如提高保留价格,吸引尽可能多的竞标人参与,尽可能选择公开叫价的拍卖机制等内部措施;以及重视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加大处罚力度,利用中介机构进一步规范拍卖活动等外部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参与人的舞弊行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构建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了协议转让和拍卖进行,发现拍卖是国有资产交易的有效方式,并利用现有交易案例对该结论进行了验证。(2)利用现有案例对我国国有资产拍卖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有资产的自身特点,设计了我国国有资产拍卖的效率机制;同时还设计了该拍卖机制的网上交易系统和交易规则,并利用算例分析了该拍卖机制的交易效率。(3)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结合现实案例对国有资产拍卖中的串谋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拍卖中竞拍人之间以及管制机构与竞拍人之间的串谋问题,并最后设计了我国国有资产拍卖中串谋防范的激励机制。

李福成[8](2011)在《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中坚支柱,同时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搞活国有企业,但始终没有找到国有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直到我国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的改革才逐渐步入正轨。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既包括传统体制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包括新时期的新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结合历史背景与生产力水平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才能得出经验教训并对以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新型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继续推进与深化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前入研究基础上,本文侧重于分析新型国有企业的定位及效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如下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问题?新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角色困境以及如何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准确定位?在回答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国有企业的绩效及行业布局,以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创新,从而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不断完善新型国有企业。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论题,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实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认识到转型时期新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形势与挑战。同时,提出了本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别对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流派之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最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历程进行评述,发现目前国有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弥补这些理论与实践中的不足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第三章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了新型国有企业的界定及角色,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角色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国有企业具有的两重属性,即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作为一般企业,要评价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否亏损,是否具有竞争力;作为特殊企业,要评价其是否体现国家意志,是否实现了公共福利。最后从功能、规模以及政策三方面来认识与把握新型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四章首先对国有企业效率问题进行了理论回顾,认识到效率争议的三种理论,即国有企业绩优论、绩差论和产权中性论。同时,通过对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国有企业效率的高低与否,不仅要从微观经济层面考察,同时也要注重宏观经济层面。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各项制度安排的战略意图。只有在追求经济绩效的同时注重社会利益,才能使改革有序、顺利地进行。第五章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讨论中,首先对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探讨布局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国有企业进退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进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路径、领域、策略三方面对新型国有企业的进退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在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分析中,主要是以新型国有企业为对象,对改革的方式、公司治理、政企关系以及新型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本章提出了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应构建横、纵向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建立资本预算制度以及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

张永峰[9](2011)在《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两个方面研究1979—1993年的中国电视剧,同时讨论到电视剧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这期间,随着改革的进程,革命理想主义在国家政治中迅速退场,现代化理想很快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变化对电视职能、电视剧生产体制、电视剧改编、电视剧中的人格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电视职能来说,电视在宣传工具身份之外,经济工具身份日益明朗,这使得电视的娱乐工具一面越来越为经济工具一面服务,这种变化影响到电视剧的生产体制。电视剧生产体制是国家政治与支配电视剧生产的其它因素冲突及冲突克服的结果。这些因素中重要的是电视台的经济利益和现代化思潮(经从业人员、观众发挥作用),这两者与变化中的国家政治的关系决定了电视剧生产体制几个方面——题材规划、制作流通体制、审查制度、评奖制度——的结构形态和运行后果。就题材规划制度来说,最终稳定下来的基本结构形态是把电视剧题材规划分为“主旋律”与“多样化”两种规划类型,“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承担国家政治宣传和建构政治认同的职责,“多样化”题材电视剧(通俗剧、娱乐剧)进入商品市场为生产方单位和播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就制作流通体制来说,最终是室内剧制作模式与市场化流通体制相配合。就审查制度来说,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促成审查制度法规化。评奖制度提供了制造明星身份的“地盘”,为电视剧领域成为“名利场”充当助产士。电视剧生产体制总的运行后果是为电视剧利润角逐开辟了道路。电视剧改编给“文学插上翅膀”的同时,在电视剧生产体制运行当中对文学原料进行加工。文中选取了代表不同阶段的四个案例来观测国家政治与现代化思潮制约下的电视剧生产。电视剧人格形象是按“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规则进行编码,人格形象在从“问题青年到理想重建”、“从改革家到资本家”的变迁中为“资本化人格”的形成开辟道路。

黄昭昭[10](2011)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提出,是对现有三次产业理论的发展与丰富,它指出了在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的协同关系,是我党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成果。虽然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关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理论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有关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第二部分是关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问题的探讨。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基本理论方面,本文着重阐述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涵义、成因、模式、标准、引领产业和影响因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包括八层涵义。一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强调三次产业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每一次产业的潜力,既要在量上逐渐增加,同时在质上也要不断提高。二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强调三次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互动与合作关系。强化三次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是增强三次产业之间协同能力的有效途径;增强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程度是实现和放大三次产业协同能力的另外一种重要途径。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历史进程中表现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依次成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四是各次产业的平衡发展更有助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实现。主导产业的增长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支持产业与配套产业的增长与发展,支持产业与配套产业的滞后将直接影响投入产出关联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五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并不等于三次产业同等程度的增长。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不同时期,由于各次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以及各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三次产业的产值规模与就业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六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产业结构更加有序的表现。通过协同带动使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七是不同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和协同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性。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甚至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最有带动能力的引领产业和最有效的协同带动模式也会各不相同。八是就特定地域来说,主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并不意味着所有产业齐头并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不等于各地不顾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及自然条件的约束,盲目追求建立行业完整的独立的产业体系。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成因。一是从产业关联的层面阐述了地域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必要性。三次产业之间的联系从最初的产品关联发展到原材料等有形要素之间的关联,再发展到知识信息等无形要素的关联,后来又延伸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作博弈,从而使三次产业之间关联的内容不断丰富。二是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的角度阐述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内生性。地域三次产业共存有利于信息交流,可以产生供给溢出效应和市场需求溢出效应,从而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更多有关市场供给与需求方面的适当信息,有利于本地企业比其他地方企业抢先一步创新。三是从产业安全和经济稳定角度阐述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必要性。产业结构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可以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从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可以使不同产业的涨落相互抵消,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本文对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模式进行了四种分类。从三次产业在地域内是否具有密切联系的角度,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地域内部互动合作模式、地域间互动合作模式和混合协同模式。从产业簇群的多少角度,可以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为单一产业簇群内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多产业簇群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从三次产业的自主性与否出发,可以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为自主性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被动性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根据组织协同力量的来源,可以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为自组织的协同带动和有役使的协同带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引领产业方面,本文提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三次产业的协同带动应当主要通过第三次产业来引领,特别是第三次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来引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还很低,有些省份甚至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在这些地区,适当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有助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实现。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标准方面,本文认为,衡量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标准应当是多角度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标准可以分为四大类:经济标准、国家产业安全标准、生态环境标准、互动合作标准。每类标准应当又有不同的指标。经济标准包括产值和就业结构、资源利用、各次产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稳定等四个指标。国家产业安全标准包括产业体系、对外贸易依存度等两个指标。生态环境标准包括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有等两个指标。互动合作标准包括产业簇群、城市化和政企协作或合作等三个指标。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将影响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假设各次产业独立发展的情况下影响各次产业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基本生产要素、对外经济关系。基本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四个方面。第二类是影响三次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和互动合作的因素。主要有基于三次产业的产业链、产业簇群发育程度,城市化水平、各级政府之间的协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角度看,西部地区产业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不足。二是各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平衡。三是各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四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不足。过度的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素质不高,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技术落后知识要素不足,对外开放步伐缓慢是制约西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基本因素。而基于三次产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簇群发展不足,城市化水平滞后,中央与西部地方政府、西部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不紧密是制约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重要因素。实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找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产业和主要发展产业。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要以第三次产业为引领,特别是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作用。要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要大力发展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产业。二是要加强各次产业独立发展的能力,包括加强各次产业基本生产要素投入和扩大西部对外开放。三是要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包括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簇群的培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政府之间纵向与横向协作。

二、关于国有资本流失内涵的再认识——兼评几种国有资本流失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有资本流失内涵的再认识——兼评几种国有资本流失观(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演化视角下我国城市收缩研究:机理、实证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收缩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
        1.1.2 城市收缩是我国大规模城市化的必然产物
        1.1.3 重视收缩城市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然选择
        1.1.4 我国城市收缩现状揭示了寻找解决路径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城市收缩概念及测度研究
        1.3.2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研究
        1.3.3 城市收缩机理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收缩历史追溯及表现类型
        2.1.1 城市收缩的起源
        2.1.2 全球城市收缩历史演变
        2.1.3 城市收缩表现类型
    2.2 概念界定
    2.3 理论基础
        2.3.1 复杂系统论
        2.3.2 组织生态学理论
        2.3.3 演化与竞争理论
        2.3.4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5 效率与公平理论
    2.4 理论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收缩与城市系统生态演化关系解析
    3.1 生命特征视角下的城市收缩
        3.1.1 城市的生命特征
        3.1.2 城市收缩的内涵
    3.2 城市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
        3.2.1 城市系统的结构
        3.2.2 城市系统的功能
        3.2.3 城市系统的环境
    3.3 城市系统演化特征
        3.3.1 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3.3.2 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特征
        3.3.3 城市系统演化与运行的现实图景
    3.4 生态演化对城市收缩的适用性分析
        3.4.1 城市收缩是城市生命周期特定阶段
        3.4.2 城市收缩是城市种群的协同与竞争
        3.4.3 城市收缩与收缩城市系统生态演化
    3.5 城市系统生态演化视角下城市收缩前提与假设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市系统生态演化视角的城市收缩机理
    4.1 城市系统生态演化机理
        4.1.1 参数假设
        4.1.2 模型构建
        4.1.3 演化分析
    4.2 城市系统生态演化的周期规律
        4.2.1 周期演化Periodic-Logistics函数构建
        4.2.2 城市系统生态演化周期轨迹
    4.3 收缩城市系统的生态演化特征
        4.3.1 收缩城市系统生态演化规律
        4.3.2 收缩城市系统生态演化r_m-K参数
        4.3.3 收缩城市系统生态演化r_m-K原理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收缩特征量化与分析模型
    5.1 研究思路
        5.1.1 城市收缩特征量化研究思路
        5.1.2 城市收缩规律分析研究思路
    5.2 城市收缩r_m-K参数量化模型
        5.2.1 基于三阶段不可分离变量非期望SBM的 r_m模型
        5.2.2 基于产业集聚度(Agglomeration degree)的K模型
    5.3 城市收缩r_m-K空间相关分析
        5.3.1 全局莫兰指数
        5.3.2 局部莫兰指数
    5.4 城市收缩r_m-K计量分析模型
        5.4.1 计量模型选择
        5.4.2 计量模型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收缩特征量化与分析实证
    6.1 研究区域选择
    6.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6.2.1 指标选取原则
        6.2.2 城市收缩r_m-K的量化指标
        6.2.3 城市收缩r_m-K的影响因素
        6.2.4 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城市收缩r_m-K量化结果
        6.3.1 城市效率(rm)结果
        6.3.2 城市资源(K)结果
        6.3.3 城市收缩r_m-K二维结果分布演变
    6.4 城市收缩r_m-K计量分析
        6.4.1 城市r_m-K空间相关性及计量模型构建
        6.4.2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r_m-K特征计量结果
        6.4.3 长三角地区收缩城市r_m-K的计量结果
        6.4.4 长三角地区收缩城市r_m-K的计量结果
        6.4.5 收缩城市r_m-K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适度非耦合”的城市收缩调控对策建议
    7.1 城市收缩“适度非耦合”的调控思路
        7.1.1 城市效率与资源非耦合的基本认识
        7.1.2 城市效率与资源“适度非耦合”的内涵特征
        7.1.3 城市效率与资源“适度非耦合”的调控基准
    7.2 城市收缩“适度非耦合”的调控体系
        7.2.1 城市效率与资源“适度非耦合”的判断模型
        7.2.2 城市效率与资源“适度非耦合”的计算方法
    7.3 城市收缩“适度非耦合”的调控实证
        7.3.1 城市收缩效率资源的弹性系数
        7.3.2 城市收缩效率资源非耦合评价
    7.4 城市收缩“适度非耦合”的调控对策
        7.4.1 协同发展,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
        7.4.2 保障体系,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7.4.3 创新投入,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主要贡献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混合经济思想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四)文献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二、混合所有制
        三、企业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三、启示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四、金股制度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二、分类改革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一、优化的原则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四、优化方案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资产建设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研究 ——以丽江纳西族三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研究回顾
        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研究回顾
        三、社会政策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
    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模式及其反思
        一、国外社区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模式
        二、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社区发展的实践和模式
        三、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社区发展实践模式的反思
    第二节 资产的概念
        一、谢诺登的资产概念及其对社区发展研究的意义
        二、本研究所运用的资产概念、社区资产类型和社区核心资产
    第三节 社区核心资产的维度
        一、社会资本
        二、文化资本
        三、经济资本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问题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简况
        一、W村简况
        二、F村简况
        三、K村简况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问题
        二、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第三章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社会资本建设
    第一节 社区社会资本现状
        一、社区社会信任、互惠合作的变迁状况
        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变迁状况
        三、乡规民约的变迁状况
    第二节 社区社会资本问题
        一、社区传统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
        二、社区现代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
    第三节 如何建设社区社会资本以促进社区发展
        一、如何建设社区传统社会资本
        二、如何建设社区现代社会资本
第四章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文化资本建设
    第一节 社区文化资本现状
        一、社区具体化文化资本现状
        二、社区客观化文化资本现状
        三、社区体制化文化资本现状
    第二节 社区文化资本问题
        一、生计层面社区文化资本与社区发展
        二、精神层面社区文化资本与社区发展
    第三节 如何建设社区文化资本以促进社区发展
        一、社区文化资本建设的理念基础
        二、如何建设生计层面社区文化资本
        三、如何建设文化福利权利以推动社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四、如何建设社区体制化文化资本
第五章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经济资本建设
    第一节 社区经济资本现状
        一、社区家庭经济资本现状
        二、社区集体经济资本现状
    第二节 社区经济资本问题
        一、社区家庭经济资本与社区发展
        二、社区集体经济资本与社区发展
    第三节 如何建设社区经济资本以促进社区发展
        一、如何建设社区家庭经济资本
        二、如何建设社区集体经济资本
第六章 资产建设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
    第一节 实质自由为规范性基础审视转型社区发展
        一、实质自由应为转型社区发展的规范性基础
        二、实质自由为规范性基础的转型社区发展目标及其实践策略
    第二节 资产建设增进实质自由以推动转型社区发展
        一、转型社区发展的困境
        二、资产建设与实质自由
        三、如何构建和实践转型社区的资产建设公共政策
    第三节 资产建设对当代中国社区发展的实践意义
        一、当代中国社区发展问题
        二、资产建设对当代中国社区发展的实践意义
    第四节 结语
        一、研究的理论发现
        二、研究的实践启示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附录: 深度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乌庄的历史表达(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导论:研究问题、理论准备与田野工作
    (一) 问题缘起:一个经典概念“差序格局”的演绎故事
    (二) 研究起点:“差序格局”的概念与修辞
    (三) 研究进路:“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四) 田野选择与研究方法
    (五) 写作文本结构
二、尊与卑: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及糅合
    (一) 村庄政治空间:“政治挂帅”转向“能人治村”
        1. “政治挂帅”:外来的革命落地下村
        2. “心灵的集体化”
        3. “能人治村”:代理人与经纪人
    (二) 乡村教师与农人底色的变与不变
        1. 人民教师的光荣与愁绪
        2. 农民理性创造乡土奇迹
        3. 个农业大户的生计文本
    (三) 乡村世纪沉浮:“你是谁”转向“我是谁”
        1. 翻天换地:乡村沉浮三个20年
        2. “你是谁”,与“我是谁”
三、长与幼:宗族文化的延续与断裂
    (一) “祖赋人权”:坟山、修谱与祖先祭拜
        1. 叶落归根与“祖先祭拜”
        2. 革命的思维与伦理的行动
        3. 延续祖荫与“祖赋人权”
    (二) “孝心有价”:村庄建设中的祖荫理性
        1. “孝心有价”
        2. “谁得了好,谁吃了黑”
        3. “众生喧嚣”
        4. “明白人,装糊涂”
        5. “爱心分殊”
    (三) 称谓与面子:毫厘之差千里之谬
        1. 称谓尴尬与“面子”维护
        2. 字辈、年龄以及熟悉的陌生人
        3. 称谓问题的普遍性
        4. 称谓的表与里
        5. 称谓的名与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亲与疏:内外之别的沉淀与革新
    (一) 团年饭:岁末迎新见证“自家人”
        1. 团年饭的乐与愁
        2. 团年饭的众生面向
        3. 见证“自家人”
    (二) “世家”案例:“门户私计”与抱团发展
        1. 世家与“门户私计”
        2. ”家以类聚”的亲和性现象
        3. “抱团发展”与向外发力的人生
    (三) 流变的礼单:圈内圈外的同与不同
        1. “礼上来往”
        2. 一个案例文本
        3. 圈内圈外的同与不同
五、男与女:生育、恋爱与两性世界的重构
    (一) 重男轻女:生育理性与计划生育运动
        1. 利益驱动下的“计划生育”
        2. 重男轻女与农人的计生理性
    (二) 青年男女的恋爱革命与婚姻圈扩展
        1. 打工潮与青年男女的恋爱革命
        2. 通婚圈“由近及远”的扩展
    (三) 家处之道与两性世界的重构
        1. 家处之道“主内修外”
        2. 中年农人“不安于室”的欲望
六、结论: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变(1949-2016)
    (一) “差序格局”的政治化(1949-1977)
    (二) 市场性“差序格局”凸显(1978-2016)
    (三) “差序格局”的历史演化比较(1949-2016)
    (四) 农民理性基础上向外发力的人生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2: 乌庄主要人物及关系表
附录3: 后记

(5)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金融制度安排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文献述评
        2.1.1 早期理论述评
        2.1.2 金融结构视角文献述评
        2.1.3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视角文献述评
        2.1.4 金融功能观视角文献述评
    2.2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文献述评
        2.2.1 制度与制度变迁
        2.2.2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国外文献述评
        2.2.3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国内文献述评
    2.3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
        2.3.1 产业结构演化基础理论
        2.3.2 产业结构优化文献述评
    2.4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文献
        2.4.1 国外研究文献
        2.4.2 国内研究文献
    2.5 现有文献的借鉴启示
第三章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3.1 金融制度安排影响金融结构的机制分析
        3.1.1 融资方式安排对金融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3.1.2 利率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3.1.3 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3.1.4 金融监管制度对金融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3.2 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3.2.1 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分析
        3.2.2 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理论分析
        3.2.3 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高效化的理论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现状
    4.1 我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
        4.1.1 渐进式改革之前的时期(1949-1978)
        4.1.2 金融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1979-1990)
        4.1.3 金融制度深化改革(1991-至今)
    4.2 我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4.2.1 金融结构的历史变迁
        4.2.2 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4.3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5.1 金融制度指数的构建
        5.1.1 金融制度指标选择
        5.1.2 计量方法选择
        5.1.3 金融制度指数的测算
        5.1.4 金融自由化指数计算评价
    5.2 金融结构指数的构建
        5.2.1 金融结构指标的选择
        5.2.2 金融结构指数的测算
    5.3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度量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方法
        5.3.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水平测度
    5.4 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5.4.2 数据来源及计量结果分析
    5.5 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区域差异
        5.5.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区域差异
        5.5.2 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6.1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量
        6.1.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方法
        6.1.2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测度
    6.2 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6.2.2 数据来源及计量结果分析
    6.3 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区域差异
        6.3.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区域差异
        6.3.2 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高效化
    7.1 我国产业结构高效化度量
        7.1.1 产业结构高效化的度量方法
        7.1.2 我国产业结构高效化水平测度
    7.2 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高效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7.2.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7.2.2 数据来源及计量结果分析
    7.3 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高效化影响的区域差异
        7.3.1 产业结构高效化的区域差异
        7.3.2 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高效化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后续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社会变迁理论方面
        1.2.2 金融变迁理论方面
        1.2.3 近代中国金融和金融机构研究方面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功能实现中的金融协调观点
    2.1 系统与变迁
        2.1.1 社会系统和社会变迁
        2.1.2 金融系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变迁
        2.1.3 变迁的一般问题
    2.2 变迁理论的整合
        2.2.1 社会变迁理论中的功能、结构与能动性
        2.2.2 金融变迁理论中的功能、结构与能动性
        2.2.3 金融功能协调观点
    2.3 金融机构变迁
        2.3.1 金融机构变迁的一般问题
        2.3.2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的主要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金融机构的成长:1800-1840
    3.1 资金流动与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
        3.1.1 商品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3.1.2 商业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3.2 商业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中的金融机构
        3.2.1 钱庄的业务拓展
        3.2.2 票号的兴起
    3.3 小结
第4章 金融机构的蜕变:1841-1894
    4.1 资金流动与新的金融功能产生
        4.1.1 条约口岸制度与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萌芽
        4.1.2 战争、自强运动与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产生
        4.1.3 金融功能变化带来的协调问题
    4.2 政府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中的金融机构
        4.2.1 票号业务的扩张
        4.2.2 通商口岸钱庄的演变
        4.2.3 外资银行的进入与业务发展
        4.2.4 官银钱号的设立与关闭
        4.2.5 主要金融机构的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金融机构的转型:1895-1937
    5.1 资金流动与金融功能变化
        5.1.1 货币制度变化对金融功能的影响
        5.1.2 资本扩张与工业金融服务功能的形成
        5.1.3 市场进一步扩大与商业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
        5.1.4 政府内债激增与政府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
        5.1.5 金融风潮发生机制的变化
    5.2 工业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中的金融机构
        5.2.1 票号由极盛到衰落
        5.2.2 钱庄业的波动与业务适应性
        5.2.3 新式银行的兴起
        5.2.4 外资银行的整体收缩与业务变化
        5.2.5 银行同业组织协调功能的增强
    5.3 小结
第6章 政府干预与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
    6.1 功能协调视野下的政府、市场与金融
        6.1.1 政府、市场与制度创新
        6.1.2 市场不足时的政府干预
        6.1.3 制度不良下的政府干预
        6.1.4 金融危机时的政府干预
        6.1.5 政府干预不当问题
    6.2 功能协调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政府与金融
        6.2.1 近代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特殊性
        6.2.2 近代中国政府干预金融的方式变化
        6.2.3 近代中国金融与公共资金流动
        6.2.4 近代中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变迁的影响
    6.3 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7)中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设计和串谋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于国有资产拍卖的文献回顾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拍卖及其机制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拍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2.1.1 国外拍卖理论研究进展
        2.1.2 国内拍卖理论研究进展
    2.2 机制设计的基本理论
        2.2.1 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
        2.2.2 机制设计的核心内容
        2.2.3 拍卖机制设计的基本模型
    2.3 防串谋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
        2.3.1 不同拍卖模式下的串谋
        2.3.2 不同拍卖对象中的串谋
        2.3.3 串谋对拍卖结果的影响
        2.3.4 关于串谋的经验和实验研究
        2.3.5 防串谋的最优拍卖机制设计
第3章 我国国有资产交易的现状和现存问题
    3.1 国有资产及其产权界定
        3.1.1 国有企业
        3.1.2 国有资产
        3.1.3 国有资产的分类
        3.1.4 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
        3.1.5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和国有产权的关系
    3.2 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我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现状
        3.2.2 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特点
        3.2.3 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3.3 我国国有资产转让模式回顾
        3.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转让方式
        3.3.2 国有资产转让的市场化变革
    3.4 协议转让和拍卖模式的比较分析
        3.4.1 协议转让模式及其评价
        3.4.2 拍卖交易模式及其意义
        3.4.3 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3.5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4章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的机制设计
    4.1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拍卖机制的绩效分析
        4.1.1 拍卖方式与拍卖收益的关系
        4.1.2 竞价人数与拍卖收益的关系
        4.1.3 拍卖产权比重与拍卖收益的关系
    4.2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中串谋与反串谋的实证分析
        4.2.1 案例阐述
        4.2.2 实证分析
    4.3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设计的基本框架
        4.3.1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设计的目标
        4.3.2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设计遵循的原则
        4.3.3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设计的考虑因索
    4.4 我国国有资产最优拍卖机制设计
        4.4.1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的效率机制设计
        4.4.2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中防串谋的激励机制设计
        4.4.3 我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的实施
    4.5 我国国有资产双向拍卖机制的应用研究
        4.5.1 网上交易系统与交易规则
        4.5.2 算例和拍卖效率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总结
    5.2 相关政策建议
        5.2.1 积极推动国有资产拍卖市场的建立
        5.2.2 逐渐完善产权交易所内部组织
        5.2.3 实现国有资产交易的产业政策目标
        5.2.4 完善国有资产拍卖的相关制度安排
        5.2.5 科学制定国有资产拍卖中串谋机制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Ⅰ 2003-2012年各产权交易所国有企业产权拍卖交易案例选编

(8)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目的
    1.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总体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4.1 新型国有企业
        1.4.2 定位
        1.4.3 效率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主要的创新点
        1.6.2 研究不足之处
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及其历史进程
    2.1 国有企业改革的代表性理论
        2.1.1 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
        2.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理论学派
        2.1.3 我国学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观点
        2.1.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条理论思路
        2.1.5 理论评价
    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
        2.2.1 改革起步阶段:以放权让利为特征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年)
        2.2.2 改革成长阶段:以两权分离为特征转换经营机制(1984-1992年)
        2.2.3 改革完善阶段:以战略改组为特征的股份制改革(1992-2003年)
    2.3 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2.3.1 传统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2.3.2 新型国企面临的问题
    2.4 小结
3 新型国有企业的定位
    3.1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国企定位
        3.1.1 功能定位
        3.1.2 规模定位
        3.1.3 政策定位
    3.2 国有企业的角色分析
    3.3 国有企业的性质分析
        3.3.1 国有企业的性质
        3.3.2 国有企业特殊性(即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
    3.4 新型国有企业再定位
        3.4.1 新型国有企业的特点
        3.4.2 新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3.4.3 新型国有企业再定位
    3.5 小结
4 新型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
    4.1 关于国有企业效果的争论
        4.1.1 国有企业绩差论
        4.1.2 国有企业绩优论
        4.1.3 产权中性论
    4.2 对国有企业改革经济效率的分析
        4.2.1 经济效益考察
        4.2.2 效果考察
    4.3 关于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思考与改进措施
        4.3.1 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思考
        4.3.2 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改进
    4.4 小结
5 新型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研究
    5.1 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理论分析
        5.1.1 国有企业布局的发展变化
        5.1.2 关于国有经济布局的理论观点
    5.2 影响国有企业进退的内、外在机理分析
        5.2.1 国有企业进退内因分析
        5.2.2 国有企业进退外因分析
    5.3 国有企业进退面临的问题
        5.3.1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束缚
        5.3.2 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不健全
        5.3.3 国有企业的布局不合理
        5.3.4 国有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
    5.4 新型国有企业进退的选择
        5.4.1 路径选择
        5.4.2 领域选择
        5.4.3 策略选择
    5.5 小结
6 新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6.1 新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6.1.1 实现单一改制到分类改革的转变
        6.1.2 重塑现代企业制度
        6.1.3 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边界
        6.1.4 构建新型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6.2 新型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有效监管体制研究
        6.2.1 构建横、纵向国有企业监管体系
        6.2.2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6.2.3 完善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
    6.3 小结
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内在于现当代文学的电视剧研究
第一章 “自己走路”:电视职能的重构
    第一节 从“缩型影剧院”到宣传工具
    第二节 从“生计问题”到经济工具
    第三节 什么样的娱乐工具
第二章 电视剧的生产体制
    第一节 改革动员与题材规划
    第二节 制作流通体制与《渴望》的意义
    第三节 审查制度的形成
    第四节 评奖制度与“名利场”
第三章 “给文学插上翅膀”:电视剧对文学的改编
    第一节 《武松》:草莽英雄还是“革命战士”
    第二节 《四世同堂》:市民批判还是爱国主义
    第三节 《新星》:忠于原着的是与非
    第四节 《过把瘾》:剔除了心理创伤的爱情风波
第四章 电视剧的人格形象
    第一节 从“问题青年”到理想重建
    第二节 从改革家到资本家
    第三节 资本化人格的形成
结论
参考电视剧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近文献述评
        1.2.1 近十年来的相近研究
        1.2.2 十七大以后的研究
        1.2.3 简要评论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三次产业及区域产业发展理论
    2.1 三次产业划分的源起与发展
        2.1.1 三次产业理论的源起
        2.1.2 三次产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2 区域产业理论
        2.2.1 区位产业理论
        2.2.2 地域优势产业理论
        2.2.3 地域产业均衡发展理论
        2.2.4 地域产业工业中心论和非均衡发展论
        2.2.5 地域主导产业更替理论
3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涵义及成因
    3.1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涵义
        3.1.1 协同的涵义
        3.1.2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涵义
    3.2 基于产业关联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析
        3.2.1 三次产业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关联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3.2.2 缺乏三次产业的协同带动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失败
    3.3 基于溢出效应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析
        3.3.1 关于产业间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3.3.2 产业间溢出效应对现代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3.3.3 地域三次产业间溢出效应的表现形式
        3.3.4 三次产业间溢出效应的实现途径
        3.3.5 三次产业中溢出效应的方向
    3.4 基于国家产业安全与经济稳定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分析
        3.4.1 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需要
        3.4.2 保持国家经济平稳增长的需要
4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模式、引领产业、标准及影响因素
    4.1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模式
    4.2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应当主要以第三次产业来引领
        4.2.1 以第三次产业为主导是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
        4.2.2 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应当主要以第三次产业来引领
        4.2.3 以加强产业间互动合作为主,以产业间反哺为辅
    4.3 衡量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标准
    4.4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影响因素
        4.4.1 影响三次产业独立发展的因素
        4.4.2 影响三次产业互动合作因素
5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5.1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5.1.1 西部地区经济的总体状况
        5.1.2 西部各省市区的三次产业分析
        5.1.3 西部地区各次产业内部发展情况
        5.1.4 西部各省份第一次产业内部结构
        5.1.5 东西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状况比较
    5.2 西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中的不足
    5.3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必要性
    5.4 制约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因素
        5.4.1 制约各次产业独立发展的基本因素
        5.4.2 制约西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互动合作因素分析
6 推动西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对策
    6.1 找准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6.2 提升各次产业自我发展能力
    6.3 加强三次产业间的互动与合作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博士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关于国有资本流失内涵的再认识——兼评几种国有资本流失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演化视角下我国城市收缩研究:机理、实证及对策[D]. 高景鑫. 重庆大学, 2020
  • [2]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资产建设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发展研究 ——以丽江纳西族三村为个案[D]. 卜文虎. 云南大学, 2017(05)
  • [4]“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乌庄的历史表达(1949-2016)[D]. 刘小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金融制度安排的视角[D]. 倪明明. 西北大学, 2015(06)
  • [6]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D]. 杨志勇.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7]中国国有资产拍卖机制设计和串谋防范研究[D]. 陈建伟. 湘潭大学, 2012(02)
  • [8]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D]. 李福成.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9]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D]. 张永峰. 上海大学, 2011(11)
  • [10]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黄昭昭.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重新认识国有资本流失的内涵——兼评国有资本流失的几种观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