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兴会见柬埔寨客人

魏建兴会见柬埔寨客人

一、尉健行会见柬埔寨客人(论文文献综述)

蒋欣欣[1](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研究表明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王明科[2](2018)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活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也是党面向未来实现新目标、夺取新胜利、铸造新辉煌的保证;而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则是这一重大政治活动的主体,他们以参与者和决策者的政治角色创造历史,也以这样的身份载入史册。从中共一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群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适应不同的历史环境、革命建设任务变化需要,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微观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和个体风貌。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代表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规范,从单一到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代表制度也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保证与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相适应。考察代表问题的历史发展,探究代表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正是论文致力于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后面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和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主要文献史料、学术研究的情况、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和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共一大至七大的代表问题。这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按照重要性,代表制度建设的丰富程度,代表人数等方面的差别划分为四节进行阐述。中共一大代表是代表问题的起点,他们不仅参与了早期党组织的建立,而且亲手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期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立了代表履职尽责的典范。中共二大是代表制度化的开端,代表中首次出现工人代表,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属性,由于人数较少,代表在大会上承担了各类角色。中共三大、四大期间,代表制度开始具体化,部分地区的代表产生开始采取选举的方式,而围绕着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代表在大会议事时进行了激烈争论,思想分歧开始呈现。中共五大、六大时,面对大革命失败,代表们经历了五大时的迷茫,也经历了六大时的艰辛,在沉痛中反思,在逆境中崛起,开启了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中共七大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全党上下思想空前统一,在这样的形势下,七大代表几经波折,最终共同成就了一次独立自主、团结奋进的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代表问题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根据历史背景的不同进行分别阐述。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代表大会历史上唯一一次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大会。代表在大会上广泛发言,充分行使选举权,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意见建议。九大、十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受极“左”思潮影响,在代表推选、代表队伍结构和履职行为方面偏离正确轨道,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十一大虽然没有实现拨乱反正,但对代表制度进行了初步恢复。代表问题在这一期间经历的挫折起伏,恰恰反映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对依规治党有重要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二大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时期召开的,有着拨乱反正、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独特历史背景。在此期间,代表制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实现了发展,特别是党内选举制度的建立,使得代表产生机制更加规范。代表的先进性标准条件不断提升,候补代表被取消,特邀代表设立,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过程更加规范,代表中党员干部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比不断增加,代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代表问题进入发展和完善的大好时期,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四章,主要探讨十六大至十九大的代表问题。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新概括,“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对党员结构影响深远。从十六大开始,中央逐渐吸取地方常任制试点经验,探索加强代表制度建设,增强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途径,建立了以规范代表问题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代表任期制。代表的条件更加与时俱进,新社会阶层和新经济组织党员开始进入代表队伍,代表产生程序步骤更加规范,差额公示展现发扬民主新风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下,代表资格审查在十九大时正向发力,传递了强烈的从严信号;而“党代表通道”的开放,也为代表履职增添了新的平台。第五章,主要对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路径选择进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承担着为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任。在这样的党情国情背景下,代表问题需要立足基础性、长期性和稳定型的本质属性,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动力源泉,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深化代表制度建设,保持代表结构基本稳定,强化对代表政治素质的要求,推进代表提案制的实施,完善代表培训机制,建立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统筹联络代表的日常工作机构,强化代表作用发挥。

郭安娜[3](2016)在《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研究》文中认为政党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际交往工作,将其作为党的事业关键战线。东南亚在国际格局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东南亚举足轻重,研究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对进一步指导党际关系,促进中国同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结合交往的规模、广度和深度,可以将当代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早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转型奠基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的快速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进入新阶段。通过全面系统的梳理中国与东南亚外交的具体内容,归纳交往的基础和内容,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为我国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发展环境。

武斐[4](2016)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史论》文中研究表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从1954年建党,到1965年上台执政,便开始了“一党独大”的执政生涯。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带领下,半个世纪以来,迅速崛起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创造了所谓的“新加坡奇迹”,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但在独立之初,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面对国内政党混乱、国家生存危机、经济发展滞后等多种问题,并在李光耀的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影响下,拒绝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和交流。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行动党才开始寻求对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并谋求与之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由共产党执政的最大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共产党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需要和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而不能完全做到摒弃政党差异,超越意识形态的与其他国家的政党进行党际交往。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格局发生着变化,一国多强的局势在走下坡路,中国共产党也在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政党建设。随着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对外政策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开始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而是寻求与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其他政党进行交往。尤其在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后,看到新加坡几十年来的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开始密切关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治党治国理念。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更是掀起了学习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高潮。本文力图用时间顺序来纵向梳理中国共产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历史交往轨迹,厘清两党关系从基本对立到隐晦疏远再到深入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为各国的执政党,先是国家层面的相互接受,再到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最后才是两党正式确立党际关系这样由浅到深的关系层次。通过分析两党的交往内容,横向阐释两党党际交往中两国早于两党关系;交往渠道多样;两党关系呈加速趋势;两党之间互相学习借鉴等特点。最后根据两党的实际党情归纳概括两党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关于意识形态;党与国的关系;大小党和纠结于历史旧账等经验教训。26年的时间说起来并不长,但是两党的关系发展却非常迅速。两党通过政治对话、理论探讨、双边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治国理念、廉政建设和文化合作上进行交流探讨,使得两党关系健康而稳定的不断向前发展。

孙晶晶[5](2013)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作品中的体现 ——Marching On(节选)的翻译报告》文中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是影响翻译活动和译作的重要因素。译者是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翻译过程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是译者受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统一、制约平衡,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人们通常更多关注的是译作较之原作的忠实程度,而忽略了译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本翻译项目材料选自政论文史类书籍Marching On,原文多长句,语言严谨而不失幽默。通过节选部分的翻译,笔者感触颇深,并从译者主体性角度,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作了本篇翻译报告。本报告先是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基本理论,然后以节选部分的翻译为例,详细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包括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在词汇和句子方面采用的增译与减译、词类转换、分译、省译等翻译技巧。

李翔[6](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国上下思想解放,进入了波澜壮阔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中,中国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的缩影,是由“边缘化”到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典型代表。中国体育取得的成就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一定意义上,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成就决定了中国体育的成就。目前,关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研究甚少,特别是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进行史料性研究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意义深远的鸿篇巨着的基本时代背景、结合30多年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对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情况进行描述,运用文献资料法、史学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关系、中国与区域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中国与各个国家的双边体育关系为基本架构,以重大事件、主要人物为基本素材和索引,系统梳理,形成特定历史阶段的专题性文献。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基本史料系统梳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而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本身而言,改革开放是原始动力,世界变化是历史机遇,中国体育的自身努力是根本原因。在今天,中国体育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扎实基础、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体育领域获得的制高点与话语权,应该也能够在体育本质的回归、人类共同社会理想追求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诠释,从而影响其他,满足国家与世界的和谐发展需求,引领人类文化的大同。

张岩[7](2012)在《《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标题研究 ——以1958-2008为例》文中认为《中国体育报》创刊于1958年,发展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其头版头条新闻标题从创刊之初的曲折前进、到现在的蓬勃发展期间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期间,既有成功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有挫折失败的阶段。为了对其发展的状况有一个了解,本文选取《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的发展历程分为:曲折前进阶段(1958年——1965年)、艰难发展阶段(1966年——1977年)、蓬勃发展期(1978年——2008年)。并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本着用事实说话的态度,对这三个阶段的《中国体育报》进行抽样,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写作结构、内容以及修辞方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系统化的梳理、研究。《中国体育报》作为第一份体育专业类党报,在不同时期所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同时其在不同时期还体现出了相同的继承性特征。《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在曲折中有所变化:新闻标题结构上由繁复到简单,在内容上由政治控制到体育事业开始体现出自己的独立价值,在表达方式上也由枯燥无味到生动形象,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但是作为一份党报,其党和社会耳目喉舌的根本属性也使其始终保持对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方针、领袖的关注、报道和宣传,以及始终坚持着正面引导的政治控制功能。通过研究,本人发现,《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从以传播者为中心逐步实现向受众需求为中心转移。媒介话语始终是整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标题的拟制在回归体育本体的同耐,兼顾重视以人为本的话语阐释。《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由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向体育审美功能为中心转移。体育事业是国家社会文化心态的折射,改革开放的30年来,中国体育开始重视中国优良传统体育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国际性传播与弘扬。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体育报》应该继续加强标题创新,转变标题写作的传统刻板模式,加强修辞艺术性和文化传播技巧性。加强标题的软实力文化渗透深度。在坚持正面引导的宣传功能同时突出体育新闻本体的价值和质量,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发挥中华体育专业类体育党报的独特功能属性,继续引领世界体育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金泓[8](2011)在《新闻标题中体标记缺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人民日报》2009年一年的报道性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对比分析方法,对大量的新闻标题体标记的使用和缺省现象进行分类考察研究,试图探索总结出报纸新闻标题在体标记方面的语法特点。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对报纸新闻标题作了一个界定。主要介绍了新闻标题、体研究和体标记研究的现状。通过报道性新闻标题和称名性新闻标题的对比,揭示了报道性新闻标题的特点,报道性标题在常态语言中较多关注事件或动作的时体特征,所以动词后必须有体标记。这也就是为什么本文对标题体标记的描述分析限定在报道性新闻标题的原因。最后交代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体标记和体类型。通过体观察的角度分类体的类型,然后结合体标记对体类型进行划分。为下章的研究作理论依据。第三章:通过详细统计分析,具体描述五类体标记在报道性新闻标题中的使用和缺省情况,并对各种现象进行了初步解释。第四章:体标记在报道性新闻标题中使用和缺省的动因分析。主要是运用了解释力很强的标记理论来对体标记进行了解释。其中侧重标记的经济学原则和标记的象似性原则。

丁春花[9](2006)在《中国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采用统计、归纳的方法,从共时和历时两大角度,立足于大量语料,第一次对报纸新闻语言中的称谓语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文汇报》自1938年创刊始至2004年历年来12月1日1版新闻语言为样本,对其中5254个称谓语进行了穷尽性分析、统计、归纳,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特征。 一、从共时的角度,对报纸新闻语言中的称谓语类型进行了详尽描写。称谓语的基本构成元件包括基本称谓语和附加成分两类。称谓语类型都是由这两类构成元件组合而成的。称谓语类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称谓语,共有8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细分小类。一类是复合称谓语,共有16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细分各小类。 二、从出现频率、组合能力、组合规律三方面归纳了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的使用特点。出现频率高的是姓名类、姓名职衔类称谓语;组合能力最强的是姓名类称谓语;组合过程中,称谓语类型的先后顺序是称号类称谓语>职衔类称谓语/姓名类称谓语>社交通称类称谓语;两种及以上职衔同现时,其先后顺序遵循7大原则。 三、对影响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使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6大制约因素:体制制约、时间制约、空间制约、语体制约、场合制约、消息来源地制约因素。最后,以此绘制了一张报纸新闻语言中的称谓语系统机制图。 四、从历时的角度,主要就出现频率、称谓语类型的消失与变化、称谓语构成元件的消失与变化方面等方面,初步分析了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出报纸新闻语言中的称谓语系统呈现客观化、简单化趋势。 新闻语言,是社会主要语言变体之一。报纸,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研究称谓系统在报纸新闻语言中的分布和变化,无疑会丰富我们对汉语称谓系统的认识。

苗光新[10](2005)在《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64年印共分裂后,新成立的印共(马)经过40多年的曲折发展,现在不仅成为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而且也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共产党组织。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印共(马)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旧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印共(马)的发展和成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本论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印共(马)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文由导论、印共(马)的曲折发展及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印共(马)的“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及当前政策、印共(马)独具特色的地方执政、印共(马)的党际交往以及印共(马)的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共六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和分析印共(马)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论文依据不同历史时期印度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印共(马)自身的发展状况,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党初期的抗争与探索(1964—1976年);70年代中期以后的发展与探索(1977—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的新发展与新探索(1990年—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印共(马)面临着各不相同的国内外形势,其自身的处境也因此而不同。总体而言,印共(马)的发展充满了坎坷与曲折,它正是在不断战胜各种困难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的。印共(马)的这一发展过程也是其对印度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它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并不断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印共(马)的“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及其当前的基本政策。“人民民主革命”理论是印共(马)在长期的实践斗争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步确立的,它有着比较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对印度国家性质和社会状况的认识,对“人民民主革命”的性质、任务、手段及阶级力量的阐述,对未来“人民民主”政府有关政策和纲领的说明,关于建设“群众性的革命党”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有关理论问题的阐述等。印共(马)对印度人民党的政策持批判态度,并提出了自己的替代性政策,这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印共(马)在西孟加拉、喀拉拉以及特里普拉等邦独具特色的执政实践,对它在这些地方的执政成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概括。以印共(马)为首的西孟加拉邦左翼阵线政府主要取得了以下方面的成绩: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之内,实行了有效的土地改革;在全邦各地推行潘查雅特制度;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经济政策,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尉健行会见柬埔寨客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尉健行会见柬埔寨客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论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3.4 编码规则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7.2 研究讨论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7.3.1 研究启示
        7.3.2 研究建议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学科视角:代表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二、选题意义:丰富和深化中共制度史与人物史的研究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主要文献史料
        一、概念界定
        二、主要文献史料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术研究过程的概述
        二、关于学术研究内容的概述
        三、评价:关于学术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重点、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代表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做始也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一大的筹备
        二、星星之火:一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与结构
        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大代表的开创性履职实践
        四、制度发轫:二大党章首次规定代表人数由中央委员会确定
        五、结构变化:二大代表中开始出现工人身份的代表
        六、角色多元:二大代表承担的职能开始丰富化
    第二节 三大、四大:代表制度建设与履职实践情况
        一、代表制度内容开始具体化
        二、选举代表方式的采用与代表结构的多元化
        三、代表议事中的思想分歧与代表培训的萌芽
    第三节 五大、六大: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代表制度的坚守
        一、背景:党的建设加强与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完善
        二、代表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三、代表队伍的壮大与代表结构导向的变化
        四、从迷茫到反思:大革命失败对代表履职尽责的影响
    第四节 七大前后:关于代表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实践
        一、革命形势变化与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发挥
        二、中国共产党对代表制度的自主探索与完善
        三、七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与全面审查
        四、“小长征”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代表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九月决议”与恢复、扩大党内民主生活
        二、“两个国会”论开启了代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三、自下探索:地方党代表大会的实践及其意义
        四、八大“预演”: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第二节 八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发展与实践具有开创性
        一、全面执政条件下代表产生机制的巩固与完善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施及其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三、代表的结构特点——党员干部超八成
        四、代表履职展现积极、热烈、民主的良好会风
        五、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代表制度式微
    第三节 九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
        一、九大代表推选偏离正确轨道
        二、十大代表推选工作继续错误路线
        三、九大、十大代表履职行为存在偏差
        四、九大、十大:代表制度的根基尚存
        五、十一大对代表制度初步恢复
        六、对九大至十一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反思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与理论的拨乱反正
        二、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正常化与规范化
        三、党的建设:从“整党”到“从严治党”,再到“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过程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二、代表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三、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及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产生
        一、代表先进性的标准衍变
        二、取消候补代表的制度设计,设置特邀代表
        三、代表的产生时间和选举单位
        四、选举代表的程序与方式
        五、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
        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人员结构及审查内容
    第四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结构分析及其特点
        一、代表分配名额和人数每次递增
        二、从代表结构变化看党内民主的发展
    第五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履职问题
        一、取消大会发言,开启代表分组讨论的议事模式
        二、代表“议政”的主要内容
        三、差额选举方式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四、代表履职行为的开放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影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代表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二、“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强化了对代表履职的激励
        三、党的建设“主线”推动了代表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指明了代表问题完善与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节 代表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扩大的市、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对代表制度建设的探索
        二、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对代表履职制度的丰富
        三、代表制度“独立成规”——代表任期制的建立和实施
        四、代表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代表提案制的提出与实施
    第三节 代表选举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一、代表条件与时俱进
        二、代表产生程序更加规范
        三、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引入差额公示
        四、十九大:全面从严的代表资格审查
        五、十九大:中央领导人提名参选单位原则变化
    第四节 十六大至十九大代表结构比较
        一、代表人数继续增加
        二、代表选举单位的变化
        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员结构
        四、代表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的党员
        五、代表身份构成个案剖析——以十八大代表为例
        六、代表结构的多角度多层次剖析
    第五节 代表的履职问题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代表的基本履职历程
        二、会议期间代表团讨论环节逐步面向媒体开放
        三、十九大:首次设置“党代表通道”
第五章 关于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思考
    第一节 代表问题的本质属性
        一、从功能定位看,代表问题属基础性问题
        二、从历史进程看,代表问题属长期性问题
        三、从制度建构看,代表问题属稳定型问题
    第二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遵循
        一、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
        二、以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为指导
        三、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求为动力
        四、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
    第三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路径选择
        一、保持代表名额、结构的基本固定
        二、更加突出对代表的政治素质要求
        三、代表直选不适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四、推进代表提案制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层面的实践
        五、基层一线代表培训工作应纳入中央统一部署
        六、建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健全完善配套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大事记
附录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附录3 八大代表选举情况汇总
表格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3)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政党外交概述
        (一) 政党外交的概念
        (二)“政党外交”与“党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二、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东南亚政党政治概况
    一、东南亚国家政党政治概况
        (一)东南亚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 当代东南亚主要的政党制度
        (三) 东南亚政党和政党政治的主要特点
    二、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的客观必然性及历史分期
        (一)我国与东南亚政党交往的客观必然性
        (二) 当代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历史分期的说明
第二章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和东南亚的政党外交
    一、这一时期情况概述
    二、70年代末以前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 主要以共产党为交往对象
        (二) 突出“以我划线”,意识形态色彩十分鲜明
        (三) 以越南共产党作为交往的重点
    三、同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政党外交
        (一)与越南共产党交往的两个阶段
        (二) 与老挝人民革命党的政党外交
        (三)与柬埔寨共产党的政党外交
    四、同其他共产党的交往
    五、主要影响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转型奠基
    一、70年代末中共对外方针政策的调整和对东南亚政党外交的转型
        (一)历史背景
        (二)政党外交转型大背景下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调整
    二、80年代中国对东南亚政党外交的主要内容
        (一)同越南、老挝党际关系中断
        (二)调整与东南亚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关系
        (三)与其他类型政党的接触
    三、主要影响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新发展
    一、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二、同越南、老挝共产党关系的正常化
    三、将东南亚各类政党作为工作重点
        (一) 马来西亚
        (二) 新加坡
        (三) 其他
    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东南亚政党外交进入新阶段
    一、新世纪与东南亚政党外交的背景
    二、新世纪中国与东南亚主要国家政党交往情况概述
        (一) 菲律宾
        (二)柬埔寨
        (三)马来西亚
        (四)新加坡
        (五)印度尼西亚
        (六)东帝汶
    三、与越南、老挝交往的全面发展
        (一)越南
        (二)老挝
    四、内容丰富的多边交往
    五、新世纪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党交往特点
        (一)发挥政党高层交往的独特作用
        (二)交往内容丰富、更具实质性
第六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的经验
    一、领导人在双方政党交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二、妥善处理意识形态问题
    三、双方政党交往过程中要致力于寻求国家利益的结合点
    四、做到理论上的务虚交流与经贸文化的务实交流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4)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演进
    1.1 1954 年~1976 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明显对立
        1.1.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反共立场对两党关系的影响
        1.1.2 新加坡生存危机致使两党对峙
    1.2 1976 年~1990 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回暖
        1.2.1 李光耀访华改善两党关系
        1.2.2 邓小平访新加坡促进两党合作
        1.2.3 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
    1.3 1990 年~至今两国建交后两党政治关系的稳步发展
        1.3.1 两国建交标志着两党正式友好交往
        1.3.2 经济合作协同两党关系向前发展
        1.3.3 两国建交后两党的交往实践
        1.3.4 新台关系对两党交往的影响
第二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特点
    2.1 两国关系早于两党关系
    2.2 两党交往渠道多样
        2.2.1 加强政治对话
        2.2.2 交流治党理政经验
        2.2.3 促进经济合作
        2.2.4 进行国情考察
        2.2.5 开展理论研讨
    2.3 两党交往呈加速趋势
    2.4 两党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第三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发展的经验
    3.1 意识形态不同的政党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
    3.2 执政党关系和两国关系可以互相促进
    3.3 大党小党完全平等
    3.4 不纠缠旧账,一切向前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作品中的体现 ——Marching On(节选)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任务描述
1.1 选题依据
1.2 翻译过程 2.原文分析与翻译难点
2.1 原文分析
2.2 翻译难点 3.翻译理论:译者主体性
3.1 受动性
    3.1.1 意识形态
    3.1.2 诗学
    3.1.3 赞助人
3.2 主动性
3.3 为我性 4.案例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本翻译项目中的体现
4.1 翻译策略的选择
    4.1.1 直译与意译
    4.1.2 归化与异化
4.2 翻译技巧的应用
    4.2.1 词汇的翻译
    4.2.2 句子的翻译 5.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译文 附录 B 原文 致谢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四、 相关概念与内容安排
        (一) 相关概念
        (二) 内容安排
上篇 1977-1992 年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章 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一、 “奥运模式”
        (一) 国际奥委会的努力
        (二) 中国的努力
        (三) “奥运模式”的意义
        (四) 新中国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二、 1977-1992 年,中国与奥运会
        (一) 1980 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二) 抵制 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
        (三) 洛杉矶、汉城、巴塞罗那
        (四) 萨拉热窝、卡尔加里、阿尔贝维尔
        三、 受邀来访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第二章 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
        一、 积极争取重新加入相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一) 足球、羽毛球、田径
        (二) 其他项目
        二、 广泛邀请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人访华
        (一) 1977-1984 年
        (二) 1985-1992 年
        三、 全面参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事务
        (一) 亮相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二) 参加国际体育组织竞选
        四、 参加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各项重要赛事
        (一) 1977-1984 年
        (二) 1985-1992 年
        五、 承办单项国际体育赛事和承接国际体育组织会议与培训
        (一) 承办单项国际体育赛事
        (二) 承接国际体育组织会议与培训
    第三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
        一、 亚洲运动会
        (一) 1978 年曼谷亚运会
        (二) 1982 年新德里亚运会
        (三) 1986 年汉城亚运动会
        二、 成功举办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
        (一) 中国申办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
        (二) 第11 届亚洲运动会的筹办过程
        (三) 第11 届亚洲运动会的胜利召开
        三、 努力在各种亚洲体育组织中发挥作用
        (一) 承担亚洲体育组织委托的任务
        (二) 争取在亚洲体育组织的话语权
    第四章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西欧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东欧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美洲大洋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美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大洋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三、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东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三) 中国与西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四)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四、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北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东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三) 中国与西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四) 中国与中部和南部非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上篇小结
下篇 1993-2008 年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
    第一章 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一、 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
        二、 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
        (一) 不申办 2004 年奥运会
        (二) 酝酿申办 2008 年奥运会
        (三) 确定北京再次申奥
        (四) 北京获胜
        三、 1993-2004 年,中国与奥运会
        (一) 亚特兰大、悉尼、雅典
        (二) 利勒哈默尔、长野、盐湖城、都灵
        四、 北京成功举办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
    第二章 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关系
        一、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中国的往来
        (一)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人频繁来华
        (二)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中的中国声音
        二、 中国参加的国际单项体育比赛
        (一) 世界锦标赛
        (二) 世界杯赛
        (三)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三、 中国承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和重要会议
        (一) 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
        (二)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其他重要国际比赛
        (三) 国际重要体育会议和体育培训
    第三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
        一、 中国在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 中国与亚洲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
        (一) 中国与亚洲运动会
        (二) 中国与东亚运动会
        (三) 中国承办的亚洲锦标赛和亚洲杯赛
    第四章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欧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亚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三) 中国与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欧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三) 中国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四) 中国与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三、 中国与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一) 中国与亚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二) 中国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三) 中国与大洋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下篇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标题研究 ——以1958-200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对标题所属报刊的选择
        1.1.2 对标题时间跨度界定的依据
        1.1.3 对头版头条新闻标题的界定依据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传播学领域
    2.2 语言学领域
        2.2.1 修辞及制作艺术角度
        2.2.2 标点符号角度
        2.2.3 比较性研究角度
    2.3 有关体育新闻标题的研究
        2.3.1 着作类研究成果
        2.3.2 论文类研究成果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抽样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曲折前进时期的《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4.1.1 复式题是新闻标题主要写作结构,信息略显冗余
        4.1.2 标题内容凸显政治性功能
        4.1.3 标题写作手法方面,对偶和引用突出,军事化隐喻小试身手
    4.2 严重受挫时期的《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4.2.1 “通栏题”大行其道,句式冗长
        4.2.2 标题内容方面,“以阶级斗争为纲”
    4.3 蓬勃发展时期的《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新闻标题
        4.3.1 新闻标题写作结构由繁复向简洁发展
        4.3.2 体育成为这一时期标题的主要内容
        4.3.3 标题修辞方面,军事化隐喻与之前作用有所不同
    4.4 分析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新闻标题中体标记缺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闻标题界定
    1.2 报纸新闻标题及体研究概况
        1.2.1 新闻标题研究总结
        1.2.2 体研究总结
        1.2.3 新闻标题的体标记研究现状
    1.3 新闻标题特点
        1.3.1 报道性新闻标题和称名性新闻标题
        1.3.2 报道性新闻标题的特点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体标记与体类型
    2.1 时体的观察角度和分类
    2.2 体标记
        2.2.1 加在动词后面的体标记
        2.2.2 加在动词前面的体标记
    2.3 体类型
第三章 报道性新闻标题的体标记缺省考察
    3.1 起始体
        3.1.1 动词+虚化了的趋向补语
        3.1.2 动词+了1
    3.2 完成体
        3.2.1 动词+了2
        3.2.2 已经/已+动词
    3.3 进行体
        3.3.1 动词+着
        3.3.2 正在/正/在+动词
    3.4 经历体
    3.5 将来体
        3.5.1 将要起始体
        3.5.2 将要完成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标记理论对体标记省略的解释
    4.1 标记的经济原则
    4.2 标记的象似性原则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中国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称谓语的界定
    1.2 汉语称谓语研究的现状和局限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汇报》1版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的类型分析
    2.1 各家对汉语称谓语的分类
    2.2 本文称谓语的构成元件
        2.2.1 基本称谓语
        2.2.2 附加成分
    2.3 《文汇报》1版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的类型
        2.3.1 纯称谓语
        2.3.2 复合称谓语
第三章 《文汇报》1版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系统的特征分析
    3.1 出现频率
    3.2 组合规律
        3.2.1 称谓类型的搭配能力及先后顺序分析
        3.2.2 称谓语中两种及以上职衔同现
    3.3 一些特殊的称谓语类型
第四章 《文汇报》1版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系统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体制制约
    4.2 时间制约
    4.3 空间制约
    4.4 语体制约
    4.5 场合制约
    4.6 新闻消息来源制约
第五章 《文汇报》1版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的历时变化分析
    5.1 称谓语的历时变化
        5.1.1 称谓语类型的变化
        5.1.2 称谓语构成元件的变化
        5.1.3 政治领导人称谓语的变化
    5.2 称谓语的变化趋势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主要贡献
    6.2 本文主要遗憾
参考文献
    专着类
    论文类
附录
后记

(10)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的现状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一、印共(马)的曲折发展及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 建党初期的抗争与探索(1964—1976年)
        1.印共(马)的产生
        2.印共(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3.印共(马)的英勇抗争
        4.印共(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印共(马)同纳萨尔巴里派的决裂
        6.印共(马)寻求国际承认的努力
    (二) 70年代中期以后的发展与探索(1977—1989年)
        1.印共(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2.印共(马)反对教派主义势力的斗争
        3.印共(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印共(马)的力量发展及其在议会斗争中的得与失
    (三) 苏东剧变以来的新发展与新探索(1990年—今)
        1.印共(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2.印共(马)领导的群众组织及斗争
        3.印共(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4.印共(马)的力量发展及其在议会选举中的表现
二、印共(马)的“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及当前政策
    (一)“人民民主革命”理论的缘起、形成及发展
        1.“人民民主革命”理论的缘起和形成
        2.“人民民主革命”理论的发展
    (二) “人民民主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世界形势
        2.印度的国家性质及社会状况
        3.“人民民主革命”的性质、任务、手段及阶级力量
        4.未来“人民民主”政府的政策与纲领
        5.建设“群众性的革命党”
        6.社会主义相关理论问题
    (三) 印共(马)对联邦政府的态度及其替代政策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文化教育方面
        4.对外关系方面
三、印共(马)独具特色的地方执政
    (一) 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的执政
        1.西孟加拉邦的基本概况
        2.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的政绩
    (二) 印共(马)在喀拉拉邦的执政
        1.喀拉拉邦的基本概况
        2.印共(马)在喀拉拉邦的政绩
    (三) 印共(马)在特里普拉邦的执政
        1.特里普拉邦的基本概况
        2.印共(马)在特里普拉邦的政绩
四、印共(马)的党际交往
    (一) 印共(马)与印共40年的“风雨”关系
        1.互相敌对的时期(1964—1977年)
        2.推进联合的时期(1978年—今)
    (二) 印共(马)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1.80年代以前的双边关系
        2.80年代以来的双边关系
    (三) 印共(马)与苏共(俄共)的关系
        1.印共(马)同苏共的关系
        2.印共(马)同俄共的关系
    (四) 印共(马)与其他共产党的关系
        1.苏东剧变前的双边关系
        2.苏东剧变以来的双边关系
五、印共(马)的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一) 印共(马)的基本经验
        1.印共(马)成功的基本经验
        2.印共(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训
    (二) 印共(马)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印共(马)存在的问题
        2.问题形成的原因
    (三) 印共(马)的发展前景
        1.印共(马)未来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
        2.印共(马)未来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尉健行会见柬埔寨客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D].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研究[D]. 郭安娜. 外交学院, 2016(07)
  • [4]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史论[D]. 武斐.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5)
  • [5]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作品中的体现 ——Marching On(节选)的翻译报告[D]. 孙晶晶.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D]. 李翔. 苏州大学, 2013(10)
  • [7]《中国体育报》头版头条标题研究 ——以1958-2008为例[D]. 张岩.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1)
  • [8]新闻标题中体标记缺省研究[D]. 金泓.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9]中国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系统研究[D]. 丁春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10]印共(马)“人民民主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D]. 苗光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魏建兴会见柬埔寨客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