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与“助理管理”的工作

论研究生与“助理管理”的工作

一、试论研究生兼“助管”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杨九东,孙宁成[1](2021)在《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长效机制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高校辅导员制度也不断变革,辅导员队伍逐渐形成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职与兼职结合的架构。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逐渐成为很多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利举措。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愈发凸显,吸引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担任高校辅导员是新时代高校的使命和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没有一流的教育和管理人才,也很难培养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流人才。因此,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人为本,

孙晓彤[2](2020)在《高校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效能开展“三助”工作,需要对“三助”岗位进行科学的定位,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不仅可以帮助“三助”工作的实施,而且还能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黑龙江省三所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的认知情况,对“三助”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结合访谈调查的分析,分析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改进“三助”工作的策略,以满足研究生工作发展的需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理论基础。对本文当中出现的理论进行界定与阐述,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生参与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供研究的政策和理论支撑。第二章,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现状调查。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三所高校的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并对问卷调查中所得数据及访谈材料进行分析,了解高校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的问题现状。第三章,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思考高校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原因分析来提出策略。第四章,对策建议,在以上论述和深入研究基础上,具体解决高校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问题的策略。

江露[3](2018)在《研究生视角下的高校“三助一辅”制度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使命。研究生教育作为继大学本科教育之后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顶层,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三助一辅”制度兼具资助和育人功效,是我国为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本文以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为切入点,核心问题是了解“三助一辅”制度的实施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改进与完善“三助一辅”制度。论文研究遵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厘清“三助一辅”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在梳通历史、摸清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提出改进意见。基于国内14所高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文本分析以及南京市八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政策层面,“三助一辅”工作普遍实行管用合一的分权管理制度、动态调整的岗位设置制度、公开民主的人员聘用制度、分层分类的考核评价制度以及同岗同酬的岗位津贴制度;(2)在实践层面,“三助一辅”工作尚未做到集中统一管理、人岗合理匹配、公开公正招聘、全员全程培训、科学民主考核、公平合理分配;(3)“三助一辅”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思想观念认识不足、政策制度落实不力、人才培养重学轻用、师生结构比例失调以及职业生涯缺乏规划;(4)构建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应坚持培养功能为主的总体原则,以及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设岗,努力形成一套集招聘、培训、考核、奖惩为一体的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岗位管理制度。

武晶[4](2018)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如何完善对研究生助管的培养与教育》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研究生扩招数量及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也逐渐令人堪忧。研究生"三助"体系的提出与建立,为研究生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作为辅导员,更加关注研究生助管的培养与教育,所以,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助管的重要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对助管培养及教育总结的经验与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

向韵[5](2017)在《“三助”对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从2014年实施全面收费,同时加大对"三助"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三助"成为了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三助"对研究生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探究了"三助"对硕士生学习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三助"对硕士生的学习存在影响。7种不同的岗位经历中,助研+助教+助管和助管经历减弱了硕士生的学习动机,而其他岗位经历对学习动机有正面激发作用。不同类型"三助"岗位经历都未对硕士生课堂专业课程学习投入造成负面影响,除了助教,其他岗位经历对硕士生课外专业课程相关学习投入、自主专业学习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助研、助研+助教、助研+助管经历对硕士生科研投入有正面影响,助研、助教、助研+助教、助研+助管、助教+助管经历对硕士生学术交流活动投入具有正面影响。助研对硕士生毕业论文、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正面影响最大,助研+助教对硕士生提高专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正面影响最大。有助研+助教工作经历的硕士生按时完成学业的信心最强,学业成绩自评、高质量期刊发表篇数、奖优型奖学金获得次数也显着优于有其他"三助"岗位经历的硕士生。不同类型"三助"岗位经历硕士生的读博意愿差异不显着。本研究还发现,"三助"对硕士生的学习影响在学位类型、学科背景、工作天数等因素上有显着差异。此外,"三助"对硕士生的学习影响与其工作量、工作难度等因素显着相关。其次,本研究发现目前"三助"工作存在如下问题:部分硕士生难以兼顾"三助"工作与学习本业,少数硕士生被迫参岗不利于打好专业基础,"三助"津贴水平整体较低,对硕士生经济改善帮助作用较小,助研对硕士生科研兴趣激发不足,老板员工型助研关系不利于激发硕士生的学习动机,助管工作与硕士生专业结合不够,助管工作量差异较大,工作安排灵活度较低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研究生要结合自身实际与导师意见综合考虑是否参岗,选择岗位要注重专业相关,参岗期间要平衡岗位工作与专业学习,注重参岗深度等;岗位指导老师要结合岗位特征合理选拔学生,丰富岗位工作内容,把握量与难度,树立育人意识,加强对参岗学生的指导等;学校方面应加强设岗与选拔过程的监管、强调专业相关,以学生学业为本,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提高"三助"津贴标准,建立师生互评制度等。

霍莉,李兰[6](2016)在《从“助学”到“培养”——研究生“三助”岗位制度创新的思考》文中指出研究生"三助"岗位制度从设立最初的"助学帮困"功能发展到现在的"培养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但要真正实现其功能的转变,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作为支撑和保障。本文从政策演变、中美制度对比、存在问题分析、培养功能定位四个方面对"三助"岗位制度创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措施。

马超,任玥[7](2016)在《从“身份认同”角度探析研究生“助管”工作体系的德育功能》文中研究说明"三助"工作作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助管"工作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也因此有着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和思考。本文借用文化理论中"身份认同"的概念,对助管群体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更完善的"助管"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发挥其德育功能,促进高校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

孔存玉[8](2013)在《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管理与改革 ——基于H大学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三助制度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研究生的经济压力,而且可以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理高效的培养机制,一项动态、优化、具有激励功能的三助制度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发现三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革措施。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相关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同时选取H大学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随机调查,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如覆盖面广,基本实现了研究生全员参与;认可度高,给研究生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实践平台;参与动机多元化,不再只注重经济收入;综合素质提高程度较高等。但与此同时,三助工作仍存在如下问题:管理部门和主管老师对三助工作不够重视,研究生个人对三助的认识不够全面;岗位设置不够合理,普遍存在工作层次低、工作内容琐碎、工作量不均衡的现象;工资低于研究生的预期,薪酬制度不够公平;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等。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转变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制度——树立研究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的观念,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提高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的认知,倡导理性参与;优化薪酬制度,提高薪酬水平等等。

于晓彤[9](2010)在《如何兼顾资助与培养功能: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三助”工作是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研究生资助以及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三助”工作资助与培养功能的发挥却不尽如人意。本研究旨在了解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找出其资助与培养功能难以兼顾的原因,从而为学校管理以及研究生个人的自我提升提供一些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H大学不同系别的文科、理科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57份,访谈硕士研究生9人,教师4人,并分析相关政策文本、H大学“三助”研究生个案资料,在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管理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研究生参与“三助”意愿强烈,略偏重于获取经济收入,并未真正认识到其内涵所在;工作内容单一且层次相对较低,低于研究生的期望和发展需要;“三助”报酬对研究生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工作岗位仅成为部分学生谋求个人利益的手段;研究生处于松散的工作环境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指导老师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依靠研究生个人的主动和自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提升,但在创新能力方面未得到有效提升;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管理制度以及报酬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总之,研究生“三助”工作在实现资助功能的同时,培养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主要原因是受“三助”工作本身资助性质的制约;“三助”工作考核以及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不严格;指导老师忽视“培养”,师生交往存在低效性;研究生个人对“三助”工作认识有偏差且能力不足。由此,本研究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提升“三助”工作内涵,统筹资金,优化奖助体系,明确需求,优化岗位设置;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指导老师树立“培养”意识,加强师生交往,发挥指导老师的影响力;研究生合理规划个人的学习、生活,在岗位上抱有主动学习的心态,积极行动。

张利,耿晔,邵琳[10](2009)在《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比现阶段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在助教、助研、助管任职方面的情况,结合国外已有的一些有关助教、助研、助管的成熟体系,分析出自身的优点及不足。根据比较研究,提出适合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在助教、助研、助管等方面具体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为今后高校研究生在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试论研究生兼“助管”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研究生兼“助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长效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进展及主要问题
二、以N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个人基本情况
    (三)职业选择和指导分工
    (四)工作内容和压力状况
    (五)工资津贴来源形式和满意度
    (六)岗位培训需求内容和培训满意度
    (七)自我角色定位和认知
    (八)未来职业规划情况
三、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一)概念澄清和角色定位
    (二)制度完善和系统支持
        1. 改进完善常规管理制度。
        2. 建立职业生涯辅导制度。
        3. 完善内外支持系统。
    (三)个体学习和生涯成长

(2)高校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一)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生“三助”岗位
        (三)研究生“三助”工作制度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五、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二、学生参与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 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编制
        (二)访谈研究
        (三)调查实施
    三、信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四、调查结果
        (一)个人基本信息
        (二)工作概况
        (三)工作满意度情况
        (四)工作素质提升情况
        (五)工作改进意见
        (六)“三助”岗位中的差异分析
    五、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人岗匹配程度低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薪酬水平低
        (四)“三助”认知偏差大
第三章 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二)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二、政策制度不完善
        (一)政策贯彻不到位
        (二)制度执行不规范
    三、岗位管理不公平
        (一)申请与聘任不合理
        (二)任务酬劳不对等
    四、工作宣传不到位
        (一)研究生对“三助”制度不了解
        (二)研究生参与“三助”工作的动机偏差,缺乏主动性
第四章 解决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问题的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岗位设置
        (一)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岗位制度
        (二)加强科学设岗,兼顾岗位需求
    二、规范管理条例,提供制度保障
        (一)统一岗前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二)明确考核流程,强化制度建设
    三、确保工作公平,提高管理效率
        (一)保证申请、聘任过程公开透明
        (二)改革薪酬制度,拓宽资金渠道
    四、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培养质量
        (一)加大宣传,提高岗位认知
        (二)加强激励,实现个人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访谈提纲
    附录2 :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研究生视角下的高校“三助一辅”制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三助一辅”
        2.1.2 “三助一辅”制度
        2.1.3 研究生培养机制
        2.1.4 研究生奖助制度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人本教育思想
        2.2.2 素质教育思想
        2.2.3 组织行为学理论
第三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历史沿革
    3.1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发展历史
    3.2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动力机制
        3.2.1 人才培养驱动机制
        3.2.2 培养质量推动机制
        3.2.3 社会需求拉动机制
        3.2.4 政府支持促进机制
    3.3 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特点
        3.3.1 兼职性
        3.3.2 短期性
        3.3.3 学习性
第四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特征分析
    4.1 总体特征分析
        4.1.1 实行管用合一的分权管理制度
        4.1.2 实行动态调整的岗位设置制度
        4.1.3 实行公开民主的人员聘用制度
        4.1.4 实行分层分类的考核评价制度
        4.1.5 实行同岗同酬的岗位津贴制度
    4.2 助研制度分析
        4.2.1 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
        4.2.2 人员选聘与岗前培训
        4.2.3 岗位考核与岗位津贴
    4.3 助教制度分析
        4.3.1 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
        4.3.2 人员选聘与岗前培训
        4.3.3 岗位考核与岗位津贴
    4.4 助管制度分析
        4.4.1 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
        4.4.2 人员选聘与岗前培训
        4.4.3 岗位考核与岗位津贴
    4.5 研辅制度分析
        4.5.1 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
        4.5.2 人员选聘与岗前培训
        4.5.3 岗位考核与岗位津贴
第五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5.1 调查研究设计
        5.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
        5.1.2 测量工具与调查过程
        5.1.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5.1.4 研究对象
    5.2 调查结果与分析
        5.2.1 基本工作情况
        5.2.2 基本管理情况
        5.2.3 工作认知情况
        5.2.4 素质提升情况
        5.2.5 工作满意度情况
        5.2.6 工作改进意见
    5.3 发现与讨论
第六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问题总结与归因分析
    6.1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问题总结
        6.1.1 “三助一辅”四类岗位存在的共性问题
        6.1.2 “三助一辅”四类岗位存在的个性问题
    6.2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问题的归因分析
        6.2.1 思想观念认识不足,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6.2.2 政策文件缺乏个性,制度规范执行不力
        6.2.3 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学位教育重学轻用
        6.2.4 师生结构比例失调,师生关系淡漠异化
        6.2.5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规划教育缺失
第七章 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7.1 构建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基本原则
        7.1.1 坚持培养功能为主的总体原则
        7.1.2 坚持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7.1.3 坚持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的原则
    7.2 构建研究生“三助一辅”制度的对策建议
        7.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具特色的岗位制度
        7.2.2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统筹协调的管理体系
        7.2.3 以人为本科学设岗,兼顾岗位需求与学生发展
        7.2.4 健全动态聘任机制,保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7.2.5 科学制定培训体系,建立健全长效培训机制
        7.2.6 严格落实分类考核,构建多维评价考核体系
        7.2.7 调整岗位津贴额度,形成多元资金筹措格局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如何完善对研究生助管的培养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研究生助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生助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助管岗位吸引力不大
    (二) 研究生助管管理缺乏规范性
    (三) 助管工作存在重工作轻教育现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下的研究生助管培养与教育策略与建议
    (一) 质化工作内容, 强化研究生助管教育的力度
    (二) 完善管理体系, 确保育人的实效
    (三) 多方配合, 共同育人, 提升研究生助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5)“三助”对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三助"工作
        二、硕士研究生
        三、研究生学习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问卷设计
        一、维度设计与题项设置介绍
        二、问卷的修改与完善
    第三节 问卷发放与回收
        一、发放渠道与回收情况
        二、信效度检验
        三、样本基本信息
第三章 "三助"对硕士研究生学习影响的分析
    第一节 "三助"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总体情况
        一、"三助"对硕士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二、"三助"对硕士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三、"三助"对硕士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第二节 助研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差异分析与相关分析
        一、助研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差异分析
        二、助研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相关分析
    第三节 助教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差异分析与相关分析
        一、助教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差异分析
        二、助教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助管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差异分析与相关分析
        一、助管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差异分析
        二、助管对硕士生学习影响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 问题分析
    第一节 几种岗位的共同问题
        一、部分硕士生难以兼顾"三助"工作与学习本业
        二、少数硕士生被迫参岗,不利于打好专业基础
        三、"三助"津贴水平整体较低,对硕士生经济改善帮助作用较小
    第二节 助研存在的问题
        一、老板员工型助研关系不利于激发硕士生的学习动机
        二、助研工作对硕士生科研兴趣激发不足
    第三节 助管存在的问题
        一、助管工作与硕士生专业结合不够
        二、部分助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对硕士生的能力提升有限
        三、助管工作量差异较大,工作安排灵活度较低
第五章 改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生层面
        一、结合自身实际与导师意见综合考虑是否参岗
        二、选择参与岗位时要注重专业相关
        三、坚持以学业为重,平衡好岗位工作与专业学习
        四、重视参与岗位深度,切勿参与过多数量岗位
        五、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岗位指导老师层面
        一、结合岗位特征合理选拔学生
        二、丰富岗位工作内容,把握工作量与难度
        三、树立育人意识,加强对参岗学生的指导
    第三节 高校层面
        一、加强设岗与选拔过程监管,强调专业相关
        二、坚持以学生学业为本,灵活安排工作时间
        三、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提高"三助"津贴标准
        四、鼓励师生互动交流,建立师生互评制度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设计
后记

(6)从“助学”到“培养”——研究生“三助”岗位制度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研究生“三助”工作政策演变
二、美国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勤工助学政策与我国“三助”岗位政策对比
三、助研岗位问题分析及制度创新
    1. 助研岗位问题分析
    2. 助研岗位培养目标定位
    3. 助研岗位制度创新措施
四、助教岗位问题分析及制度创新思考
    1. 助教岗位问题分析
    2. 助教岗位培养目标定位
    3. 助教岗位制度创新措施
五、助管岗位问题分析及制度创新
    1. 助管岗位问题分析
    2. 助管岗位的意义及培养目标定位
    3. 助管岗位制度创新措施
六、结语

(7)从“身份认同”角度探析研究生“助管”工作体系的德育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身份认同”概念及以此分析助管群体的必要性
2 助管群体的身份分析
    2.1 学生身份
    2.2 管理身份
    2.3“他者”身份
3 助管身份体系的确立与德育功能的实现
    3.1 宣传
    3.2 选拔
    3.3 培养
    3.4 考核
    3.5 反哺

(8)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管理与改革 ——基于H大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1.2 “三助工作”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2 H大学三助工作的现状与功能调查
    2.1 调查方法与研究对象
    2.2 调查结果分析
    2.3 H大学三助工作的比较分析
3 H大学三助工作的问题归因分析
    3.1 岗位设置不合理
    3.2 工作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3.3 管理制度不健全
    3.4 对三助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
    3.5 资助功能比较显着,培养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3.6 小结
4 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4.1 思想上高度重视,思路上科学定位
    4.2 树立研究生是高校重要的人力资源的观念
    4.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4.4 加强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4.5 优化薪酬制度,提高薪酬水平
    4.6 小结
5 结语
    5.1 本研究的贡献
    5.2 本研究的不足
    5.3 未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助教、助管、助研”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9)如何兼顾资助与培养功能: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综述
    一、研究生“三助”工作历史沿革
    二、成效与问题:“三助”工作实施状况之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二章 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调查
    一、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基本情况
    二、H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
        (一) 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的一般认知情况
        (二) 低层次的工作内容低于研究生的期望
        (三) 资助功能放大且带有功利性
        (四) 松散环境中研究生的自主发展状态
        (五)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限
        (六) 研究生对"三助"工作的满意度
        (七) H大学"三助"工作资助功能与培养功能实现状况分析
第三章 "三助"工作资助与培养功能难以兼顾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三助"工作性质的影响
        (一) "资助"性质下"培养"的缺失
        (二) 研究生"三助"工作关系不明朗
        (三) "三助"工作与研究生需要不能对接
    二、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 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难以发挥实效
        (二) 考核不严格对研究生缺乏约束力
    三、指导老师的影响
        (一) 指导老师个人对"三助"工作的定位偏差
        (二) 师生交往关系中的低效性
    四、研究生个人的影响
        (一) 研究生对"三助"工作内涵认识不足
        (二) 研究生参与"三助"工作能力不足
第四章 研究生"三助"工作的提升
    一、提升研究生"三助"工作内涵满足研究生需要
        (一) 合理定位,突出培养理念
        (二) 统筹资金,优化奖助体系
        (三) 明确需求,优化岗位设置
    二、完善"三助"管理工作
        (一) 健全研究生"三助"工作考核评估机制
        (二) 健全研究生"三助"工作激励机制
    三、设岗单位的理念与行动的转换
        (一) 树立培养意识
        (二) 加强师生交往
    四、加强研究生的自我管理
        (一) 转变认识,合理规划
        (二) 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附录一:研究生访谈提纲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三助"负责人访谈提纲
附录四:研究生"助管、助教"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五:研究生"助研"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10)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校研究生“三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三助”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我国高校“三助”工作的现状
    2. 我国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3. 参加“三助”学生自身素养需进一步提高
三、高校“三助”工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分析
    1.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研究生“三助”工作规章制度,探索管理新机制
    2. 进一步加大对“三助”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3. 配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本科生教学,大力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
    4. 加强研究生素质培养,提高“三助”学生的整体水平

四、试论研究生兼“助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长效机制构建[J]. 杨九东,孙宁成. 人才资源开发, 2021(21)
  • [2]高校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孙晓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研究生视角下的高校“三助一辅”制度调查研究[D]. 江露. 东南大学, 2018(05)
  •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如何完善对研究生助管的培养与教育[J]. 武晶. 现代交际, 2018(08)
  • [5]“三助”对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影响研究[D]. 向韵.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从“助学”到“培养”——研究生“三助”岗位制度创新的思考[J]. 霍莉,李兰.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06)
  • [7]从“身份认同”角度探析研究生“助管”工作体系的德育功能[J]. 马超,任玥. 长春大学学报, 2016(08)
  • [8]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管理与改革 ——基于H大学的实证研究[D]. 孔存玉.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9]如何兼顾资助与培养功能:硕士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于晓彤.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4)
  • [10]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探索研究[J]. 张利,耿晔,邵琳.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4)

标签:;  ;  ;  ;  ;  

论研究生与“助理管理”的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