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探索

企业标准化管理探索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之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王彭杰,高志远,王灿[1](2021)在《企业标准总监制度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缺乏标准化专业人才是制约企业标准化发展的关键。标准化改革激发了企业标准化活力,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企业标准总监制度,是在企业标准化人才培养方面展开的一次积极探索。本文总结了安徽省推行企业标准总监制度的探索和实践,描述了制度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推行制度的路径建议,以期为企业标准总监制度的探索和推广提供参考借鉴。

梁子琳,李汶骏[2](2021)在《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建立,我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国际贸易、产业发展等领域也越来越标准化。只有全面形成企业标准化管理战略,才能确保企业同步发展,顺应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潮流。因此,本文针对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及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实行企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措施,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升级。

肖柳金,张伟力,杨翔,谢红芳[3](2021)在《“121”评价法在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标准化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不断构建科学企业制度,树立良好企业文化,向现代型、国际型企业迈进的必然选择。然而,企业经济效益有多少通过标准化产生,这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及员工都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由于认识水平不一,获取评价数据渠道多,测算口径不统一等情况势必影响评价和评价结果。本文以创新和探索的姿态,有序推进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工作,并通过实施运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发挥和挖掘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和重大意义。

武月林[4](2021)在《新时期中小民营企业标准化建设问题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稳定和就业,活跃市场经济,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标准建设和应用方面、企业标准的制定和发掘、企业标准的执行层面等等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站在政府主管部门和民营企业本身的角度,从企业标准化的认识和执行现状,标准化的需求和制定,标准化的帮扶、标准化主管部门有主动作为的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以便打造出政企互动、相互促进和影响、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准化管理新气象,丰富民营企业标准化领域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谢淑娟,陆洲,刘志强,张天鸣[5](2021)在《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标准化应用路径的探索》文中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近年来提出过不少关于标准化工作的经典论述。随着标准及标准化的兴起,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都高度重视标准及标准化工作,不论是标准的质量,还是标准化的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标准化也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和工具获得了大家认可。标准及标准化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来指导类似工作的通用性文件或方法,不管是通过实践总结,还是预先研究布局,标准及标准化最终都是要使用的,目前我国企业标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两层皮"的现象,企业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企业标准体系,提升研制生产人员标准化意识及标准化研究、制定与执行能力,提高标准化工作在研制生产全过程的地位,并实现企业标准化工作信息化。本文通过大量的企业标准化实践,深入分析企业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解决企业标准化应用难题的路径。

李晶,杨利飞,杨明华,王春艳[6](2021)在《对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的思考》文中提出企业标准化能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能力之一。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的开展,对于企业的生存与竞争、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标准化服务业态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为开展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吴玉浩[7](2021)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术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已成为调动企业创新活力、谋求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标准化热潮下,众多企业纷纷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试图凭借技术标准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然而,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催生的环境不确定性加快了技术标准更新换代的速度,导致企业的标准化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并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管理体制,驱动着组织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演进,企业如何突破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被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培育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便成为标准化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团体标准发展的如火如荼,网络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标准化的全新支撑点。企业通过参与一个或多个技术标准联盟,以直接或间接联结的标准化合作关系与其他企业嵌入至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共同制定、实施和推广技术标准。这种标准化参与形式不仅可以吸纳和集聚联盟成员的资源和能力,推动不同企业围绕标准研发展开深度合作,也使标准化的投入成本和创新风险得以分散,有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然而,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发展成熟。在标准化实践中,即便是身处同一联盟之中,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现预期的联盟目标。事实上,尽管技术标准联盟可能会使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但成员企业能否真正获益仍有赖于自身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企业参与标准化联盟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有必要对其标准化活动予以规范引导。但是,与发展势头强劲的技术标准联盟相比,标准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却较为滞后。以往研究主要围绕技术标准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尽管部分研究指出了参与标准化的积极影响,但却多探讨其对于宏观经济或中观产业的影响,而鲜有研究涉及微观企业层面,且并未明晰企业自身经由联盟参与标准化而获益的实现路径。同时,技术标准联盟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联盟形式,学者们多围绕其他联盟形式进行研究,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作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联盟参与标准化可获得哪些益处(What)?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盟绩效为何存在差异(Why)?企业又应如何在标准化联盟合作中实现更高的绩效水平(How)?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尚不可知,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以企业微观层面为切入点,聚焦于我国技术标准联盟情境下的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以联盟绩效(标准化合作结果)为导向,由网络视角来探讨参与标准化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机制,试图解释联盟内部企业之间绩效差异的缘由及其绩效增进路径,所剖析的研究问题包括:(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3)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发挥的作用;(4)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依据,在系统回顾和梳理技术标准联盟、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联盟绩效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深圳、长春、杭州和上海的4家标准联盟企业的案例分析,对核心研究构念进行界定,深入阐述了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构建得到理论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针对我国团体标准这一市场驱动下的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立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内的技术标准联盟企业为目标样本,收集到来自437家联盟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收据,借助SPSS 25.0和AMOS 22.0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此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多数研究假设得到了实证数据支持,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边缘企业,中心企业能够借助网络位置优势来影响标准化合作结果,显着提升自身绩效水平。同时,与联盟合作伙伴编织紧密的关系网络,亦可帮助企业从标准化合作中实现更多收益;(2)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联盟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潜在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现实吸收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中心性、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4)技术不确定性能够增强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不确定性能够增强现实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展开研究,针对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技术标准联盟现象,构建了“资源—能力—绩效”这一内外联动的整合性理论分析框架,由此明晰了企业如何有效参与标准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创新点和理论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网络视角对技术标准联盟现象展开分析,丰富了标准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战略联盟研究拓展至技术标准联盟情境,并引入网络视角来深入挖掘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剖析企业参与标准化的内在逻辑,不仅探究参与标准化是否会对企业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如何从参与标准化合作中取得更好的联盟绩效。区别于以往的标准化研究,本文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视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渠道,按照“结构—关系”两分法来整合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关系强度两个维度,深入阐释其对于企业联盟绩效背后的影响机制,即联盟企业应借助网络位置优势和紧密联结的网络关系来增加标准化产出、促动联盟绩效提升。由此,本文突破了标准化研究多集中于影响标准内容、市场采用等领域的局限,使联盟网络的应用范围得以延伸,弥补了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研究空白,基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揭示了企业联盟绩效的网络影响机制与规律,彰显了我国团体标准这一新兴联盟标准形式的现实价值。(2)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理论研究框架,由知识层面强调了企业内部动态能力的重要性。技术标准与知识紧密相关,虽然以往研究指出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标准化具有促动作用,但这一论断尚缺乏有效的实证支持。一方面,本研究搭建了知识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获取机制的联系,考察了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前者对于企业联盟绩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验证了知识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尽管联盟网络为企业提供了外部知识来源渠道,但能否有效吸收和利用这些资源取决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高低。因此,由“资源—能力”互动角度来探讨企业的标准化参与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有效解释了企业调动联盟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将其吸收利用进而转化为企业联盟绩效的过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由此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企业提升联盟绩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动态能力研究的全新视角。(3)通过探究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展现了技术标准联盟在我国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的新规律。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和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之中,企业愈发需要积极响应和匹配外部环境变化,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增强标准化发展韧性。因此,本文以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为依据,由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来分析环境特征对于企业标准化参与行为的影响,证实企业联盟绩效源于外界环境和内部适应的协同互动效应。由此,本文探明了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联盟绩效的边界条件,且所得研究结论适用于我国情境特征的技术标准联盟,对于反映我国企业的标准化实践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把握本土化的技术标准化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同时,弥补了以往标准化研究对于环境要素作用关注不足的缺陷,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转型期企业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贺丽[8](2021)在《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阶段标准化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化调整,房地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标准化设计管理成为房地产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模式,这一模式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带来的积极反响也受到了众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青睐。然而设计标准化体系包含的内容众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在规模与技术力量等方面的欠缺使得它们在实施标准化设计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障碍。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流程优化等方法,深入分析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提炼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在设计标准化发展中的问题,在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后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在实例应用后作出了效果评价。主要内容如下:研究首先对当前国内外关于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阐述了与房地产设计标准化管理研究相关的理论。然后梳理了标准化在我国房地产业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并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设计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了各个模式的优缺点与应用情况。另外研究了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容且对体系中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技术文件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在通过实地访谈与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设计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标准化的构建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内部与外部阻碍。在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分析后,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然后结合实例,对中小企业的设计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认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通过SWOT分析来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利用外部设计资源来完成标准化设计文件中的非核心内容,采用ECRS法来优化标准化设计流程,并通过建立企业联盟的方式来解决企业规模与标准化发展之间的矛盾。研究结果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决策依据。

毛淑青,常晓然,季钦钦,宋明顺[9](2021)在《跨国情境下企业标准化管理国内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梳理了跨国情境下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观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陈智,赵吉刚,程大庆,刘伟,肖伟[10](2021)在《辽港集团钢板装卸技术标准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标准化助力港口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辽港集团钢板装卸技术及标准化发展全过程进行研究,探究港口企业标准化发展思路,最终从需求引领、技术巩固、监督提质、环境构建四方面提出港口企业标准化发展的建议,研究成果将为港口企业建设"一流港口"提供参考帮助。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之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标准化管理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标准总监制度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企业标准总监制度探索背景和意义
    2.1 标准化改革激发了企业标准化活力
    2.2 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依然存在问题
    2.3 部分企业对标准总监做了有益尝试
    2.4 标准总监制度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3 企业标准总监制度探索的具体实践
    3.1 从首席质量官到企业标准总监
    3.2 企业标准总监制度的首创与推行
    3.3 安徽省全面推行企业标准总监制度
4 企业标准总监制度主要内容
5 推行企业标准总监制度的路径建议
    5.1 推行工作原则
    5.2 政府推行建议
    5.3 企业推行建议

(2)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标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2.1 对于企业生产活动的作用
        2.1.1 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
        2.1.2 提升企业质量管理
        2.1.3 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2.1.4 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
        2.1.5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保障
    2.2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2.2.1 提高员工素养
        2.2.2 完善企业管理秩序
        2.2.3 迎合时代发展变化
        2.2.4 开展创新的有效依据
        2.2.5 激发企业竞争力
3 企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3.2 标准化机制建设不完善
    3.3 标准管理体系工程建设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
    3.4 企业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
4 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4.1 在技术标准方面:积极响应并施行国家技术管理标准化
    4.2 在管理标准方面:
        4.2.1 引进高素质标准化人才,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养
        4.2.2 推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应用
        4.2.3 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灵活性
    4.3 在工作标准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评估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
5 结论

(3)“121”评价法在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现状
2 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背景
3“121”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法内涵
    3.1 构建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3.2 对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定量评价
    3.3 对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定性评价
    3.4 对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总体评价
4“121”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做法
    4.1 构建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4.2 定量评价标准化经济效益
    4.3 定性评价标准化经济效益
    4.4 标准化经济效益总体评价
5“121”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法实施效果

(4)新时期中小民营企业标准化建设问题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小民营企业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1.1 对标准化政策和法规不了解、不理解。
    1.2 企业标准管理的不规范化
        1.2.1 没有标准化战略意识
        1.2.2 标准化管理理念落后
        1.2.3 标准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1.3 企业标准处于应付状态而不是积极使用状态
    1.4 与标准化主管部门沟通少,融合性差
2 造成中小民营企业标准化管理不规范的原因
    2.1 企业的性质决定
    2.2 老板的意识和精力决定
    2.3 缺少专业人才和帮扶支持
3 解决中小民营企业标准化建设短板的帮扶办法探索
    3.1 建立新型标准化主管部门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帮扶关系
    3.2 主动出击,探索服务新模式,也可作为相关部门年终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
    3.3 开拓服务前置新天地,简化事务性审批手续,树良好政府形象
    3.4 企业积极靠近与主动索取

(5)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标准化应用路径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标准化现状分析
2 企业标准化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
3 企业标准化存在问题
    3.1 标准化重视程度不够
    3.2 标准预研能力较弱
    3.3 标准化沟通不畅
    3.4 标准更新力度不够
    3.5“三化”能力较弱
    3.6 标准实施反馈不畅
    3.7 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4 促进标准实施路径的探索
    4.1 建立企业标准化战略
    4.2 围绕两条主线开展标准化
    4.3 建立三层次的文件结构
    4.4 结合主营业务构建四个体系
    4.5 梳理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点典型场景
    4.6 围绕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操作
5 结语

(6)对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的背景和意义
3 国内外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4 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内容研究
    4.1 企业标准化基础能力
    4.2 企业标准化建设能力
    4.3 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
    4.4 企业标准产业化能力
    4.5 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
    4.6 其他标准化能力
5 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6 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6.1 评价方法
    6.2 评价结果
7 结语

(7)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网络理论
        2.1.2 知识基础理论
        2.1.3 动态能力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标准联盟相关研究
        2.2.2 联盟网络相关研究
        2.2.3 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
        2.2.4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2.2.5 联盟绩效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提出
        3.1.2 研究方法选择
        3.1.3 案例选择
        3.1.4 数据收集
    3.2 案例分析
        3.2.1 信度与效度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3.3 结果分析
        3.3.1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3.3.2 基于理论回顾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4.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
    4.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
    4.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2 样本选择与调研流程
    5.3 变量测量
        5.3.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的测量
        5.3.2 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
        5.3.3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5.3.4 企业联盟绩效的测量
        5.3.5 控制变量的选取
    5.4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1.1 数据收集
        6.1.2 样本特征
    6.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4 信度和效度检验
        6.4.1 信度检验
        6.4.2 效度检验
    6.5 假设检验
        6.5.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6.5.2 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的关系检验
        6.5.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6.5.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6.5.5 变量间关系的总效应检验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6.6.1 技术标准联盟网络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6.6.2 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联盟绩效的影响
        6.6.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6.6.4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实践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阶段标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标准化产品研发相关研究
        1.3.2 设计质量管理标准化相关研究
        1.3.3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标准化相关研究
        1.3.4 设计进度管理标准化及其他相关研究
        1.3.5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建筑标准化
        2.1.2 房地产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2.1.3 设计管理
        2.1.4 房地产企业的设计管理
    2.2 流程优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现状
    3.1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发展概况
        3.1.1 我国房地产企业标准化发展进程
        3.1.2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模式
    3.2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阶段标准化管理问卷调研
        3.2.1 问卷设计
        3.2.2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3.3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3.3.1 产品研发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3.3.2 管理流程缺乏事后监督机制
        3.3.3 技术文件更新后未及时组织培训
        3.3.4 专业人员的能力与标准化意识不够
    3.4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3.4.1 企业战略定位不明确
        3.4.2 支撑标准化设计体系建设的人力资源不足
        3.4.3 未形成行业层面的标准化设计联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
    4.1 .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先进性原则
        4.1.3 适度性原则
    4.2 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
    4.3 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4.3.1 设计标准化管理组织结构
        4.3.2 设计标准化管理流程
        4.3.3 设计标准化管理技术文件
    4.4 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4.4.1 思想意识保障
        4.4.2 信息化保障
        4.4.3 考核制度保障
        4.4.4 人员队伍保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标准化管理体系在ZY房地产企业的应用及评价
    5.1 企业概况
    5.2 设计标准化管理的应用
        5.2.1 建立标准化产品库
        5.2.2 建立标准化设计流程及组织结构
        5.2.3 整合设计资源编制标准化技术文件
    5.3 设计标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5.3.1 进度效果评价
        5.3.2 成本效果评价
        5.3.3 质量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跨国情境下企业标准化管理国内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跨国情境下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概况
3 跨国情境下企业标准化管理理论研究
    3.1 标准化管理的影响研究
    3.2 标准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3.3 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研究
4 跨国情境下标准化管理实践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10)辽港集团钢板装卸技术标准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辽港集团钢板装卸作业
    2.1 概况
    2.2 特点
        2.2.1货物特性
        2.2.2作业工具
        2.2.3作业环节
        2.2.4作业环境
3 标准化工作开展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
    3.2 钢板装卸技术标准化
        3.2.1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2.2标准化研究工作重点分析
        3.2.3标准化文件形成关键点分析
        3.2.4后续实施开展分析
4 港口企业标准化发展建议
    4.1 积极发挥需求的引领带动作用,创造更多优质标准
    4.2 坚持创新驱动,以标准优势巩固技术优势
    4.3 加强对企业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提升企业标准质量水平
    4.4 完善企业标准化各环节工作,构建良好企业标准化发展生态
5 结语

四、企业标准化管理之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标准总监制度探索与实践研究[J]. 王彭杰,高志远,王灿. 中国标准化, 2021(23)
  • [2]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A]. 梁子琳,李汶骏. 第十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21
  • [3]“121”评价法在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 肖柳金,张伟力,杨翔,谢红芳. 第十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21
  • [4]新时期中小民营企业标准化建设问题探索[A]. 武月林. 第十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21
  • [5]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标准化应用路径的探索[A]. 谢淑娟,陆洲,刘志强,张天鸣. 第十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21
  • [6]对企业标准化能力评价的思考[J]. 李晶,杨利飞,杨明华,王春艳. 标准科学, 2021(07)
  • [7]技术标准联盟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联盟绩效关系研究[D]. 吴玉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8]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计阶段标准化管理研究[D]. 贺丽.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跨国情境下企业标准化管理国内研究综述[J]. 毛淑青,常晓然,季钦钦,宋明顺. 中国标准化, 2021(09)
  • [10]辽港集团钢板装卸技术标准化发展研究[J]. 陈智,赵吉刚,程大庆,刘伟,肖伟. 中国水运, 2021(04)

标签:;  ;  ;  ;  ;  

企业标准化管理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