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关系新探

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关系新探

一、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关系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军[1](2021)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研究(1978-2021)》文中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资本与劳动的关系简称为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员工关系、劳使关系、劳动关系等。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一般将其称为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劳动关系治理有着决定性作用。劳动关系治理演变相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变迁具有滞后性,劳动关系治理演变背后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变迁。本文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制度分析法,系统梳理、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对劳动关系治理演变的内在要求、驱动,初步地研究了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的决定作用、反作用,总结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的基本经验,展望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劳动关系治理的发展趋势。绪论部分主要研究、回答了本选题的研究缘由及其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学界对本研究涉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程度与不足,概括性地介绍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劳动关系治理内在机理,是研究的切入点。本章在对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生产关系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生产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关系、基本经济制度和劳动关系治理的关系,找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劳动关系治理内在联系,基本经济制度是劳动关系治理的基本依据,对劳动关系治理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变迁和劳动关系治理的初步演变。从本章开始,着力探索基本经济制度对劳动关系治理的决定作用。这一章的研究时限锁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通过存量增量改革,恢复按劳分配原则,市场取向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等基本举措,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受基本经济制度变迁影响,这一时期劳动关系治理对象、治理主体、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与之相适应的巨大变化。第三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持续变迁和劳动关系治理的持续演变。本章的研究时限锁定在党的十五大到党的十八大开启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加速改革,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变化的持续影响,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这一时期进入“矛盾期”。劳动关系矛盾的多发与凸显,客观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标提出以后,劳动关系市场化、法制化成了劳动关系治理的主要手段。国家先后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一大批法律法规,劳动关系治理举措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第四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劳动关系治理体系的初步建成。本章的研究重点锁定在党的十八大后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并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了新的概括,包含现行所有制、分配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与此相适应,劳动关系治理有了新思想、新理念。突出的表现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系颁布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的劳动关系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劳动关系治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第五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劳动关系治理的演变的经验与发展趋势。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自觉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为劳动关系治理的基本依据,充分发挥党在劳动关系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和政府在劳动关系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的基本经验。基本经济制度完善过程的本质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确立,就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发挥作用。当然,它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治理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下,逐步彰显出中国特色。

雷江平[2](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马富玲[3](2020)在《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角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然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而构建国有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为主导的社会中孕育产生的。他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揭示了资本家为了实现资本增值,采用雇佣劳动的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剥削、压榨的事实。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两阶级贫富差距拉大,劳动冲突频发。马克思认为这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导致的,而无产阶级要改变现状只能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剥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劳动关系出现一系列问题。马克思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通过对劳资关系冲突根源的揭示,为社会主义劳动关系进行科学的预见。这对于处理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写作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意义。第二部分对文章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三个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使论文中所用的几个概念更加明晰。第三部分从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过程、内容、实质、价值目标和现代指导价值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第四部分对国有企业的现状进行剖析,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存在工人阶层分化、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健全、劳动者就业不公平、工会不能真正维护劳动者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发挥引导和监管的作用、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劳动者要提高素质、工会要民主管理等方面为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对策建议。

杨雅[4](2019)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和谐劳动构建的启示》文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包含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异化劳动理论使人们改变看世界的角度,形成新的世界观,并促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逐渐形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吸取前人关于异化与劳动的哲学与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成熟。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马克思以其独特的唯物主义视角,不断扩展自己的研究视域,从本质上寻找导致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继而达到了对前人理论的超越。异化劳动在现阶段的劳动过程中也有新的表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在辩证地批判与继承卢梭的异化理论、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说”、赫斯的“经济异化说”的基础上,又对亚当·斯密、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的劳动思想加以扬弃,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重点体现了工人劳动的异己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二,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还认识到,虽然异化劳动对人与社会发展都有负面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最终在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失。当前,要对异化劳动存有正确的、辩证的态度,即保守性的继承与彻底性的批判。异化劳动具有历史性和现代性的双重特点。在当代社会,异化劳动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并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其一是劳动者的劳动付出量与其劳动所得不成正比,其二是劳动过程并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其三是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大相径庭,其四是多种原因导致劳动双方关系异化。要实现异化劳动的扬弃,首先是要改变不合理的分工状态给人造成的奴役,其次是摒弃以谋生为第一目的的劳动,最后是要消灭私有制这个矛盾的根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今社会和谐劳动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劳动作为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之一,劳动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劳动和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要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秩序,努力促成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过程与劳动者、人与其“类本质”、人与人相和谐的和谐劳动,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秩序,使得当代社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获得更有效的保护,更加稳固的保障和谐社会实现的基础。

谭诗杰[5](2018)在《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最终凝练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共享”这一特质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是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新表达,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新指向。它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逻辑参照,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溯源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以及西方世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形式;其人本主义思想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是共享的主体;其社会分配思想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共享的实践路径。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享观强调,人民共享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上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注重人民共享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共享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胚胎,它包括孔子的“大同社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世界”,以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以及由此在社会实践中衍生的福利共享观,对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注意兼顾民生。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使中国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为改革开放后党开拓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其失误也为党和国家继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在极少考虑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绝对化的公平、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强调纯粹的精神激励,最终反而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上实现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都以共同富裕为逻辑载体,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发展效率,集中全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仍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内涵,并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胡锦涛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进一步升华,使之更加趋向于共享发展的核心逻辑: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反平均主义和反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在思维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作为理论武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极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发展好了,但没有分配好,导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个体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越来越感觉到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的评价标准从“物”提升到“人”本身,并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规定、意义价值、实践路径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在历史演进的进程中既有坚持根本原则的理论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论传承体现在: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新表现在: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升级到“全面性”。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精神脉络,它启示我们: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谭先银[6](2018)在《土壤生态修复责任论》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这主要归咎于我国近四十年的非规范工业化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累积及其转化。由于土壤生态问题的累积性与隐蔽性,我国目前尚未设计出专门的制度加以治理,其解决对策亦尚在探讨之中。在理论层面,有不少的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有价值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环境科学、土壤学、经济学等领域,探讨的内容多局限于科学技术以及生产模式等方面,对于治理制度的讨论却很不充分。法学领域的研究亦较为局限,学者们的讨论多囿于传统行为责任认知,仅对其中一些专门性的问题展开而鲜有顾及大局的论述。然而,土壤生态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亟需有建设性意义的治理对策,因此有必要对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制度进行系统性的探讨。土壤作为大气、水体等环境系统的“过滤器”,富积了近四十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质,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土壤污染存在现实的区域差别,“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工业发展历史比较长的区域成了土壤污染的重灾区,化工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污水灌溉区以及干线公路两侧的土壤污染尤为严重。与上述问题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的治理制度极其贫乏。考察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难发现我国的土壤生态修复制度总体上呈现出责任不周延、执法信息成本高、司法救济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源于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缺失,应当从责任的视角展开讨论,扩大责任主体范围、将土壤生态修复责任进行类型化和社会化,以破解土壤生态修复制度的困境。责任视角下的土壤生态修复制度困境实质上是责任的分配与落实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重心又在于责任的分配。传统的责任理论往往只关注土壤污染行为人的生态修复责任。然而,这些理论在实践中或许能够解决点源性和现实性的土壤污染问题,但面对土壤污染历时性问题和扩展性问题,这些传统理论往往鞭长莫及。所以,应当另辟蹊径,寻找到新的土壤生态修复责任范式,构建能够对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完全分配的制度。通过对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主、客观因素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利益才是土壤污染的原动力,利益贯穿了土壤占有、使用、污染、修复的整个过程。立足于利益与相应主体的固有联系,考察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可以发现土地利用的直接利益、土地管领而分享的利益以及土地利用而产生的溢出利益分别由土地利用的行为人、土地的权利人以及社会公众占有。这三种利益呈现出发散和递减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层级性。结合利益与主体的对应关系可以构建起行为者利益、权利者利益、社会利益的三阶“利益分享序列”范式。那么,依此“利益分享序列”可将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状态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类型。这三种责任类型在责任承担的顺位、触发条件、归责因素,责任限度、法律后果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土地利用行为人作为土壤污染的始作俑者,应当以其能力承担责任。土地的权利者基于对土地的领管事实,在土壤的利用中享有当然的利益而应当以其所获利益为限额承担责任。而社会公众作为土地利用驱使者和最终受益者,应当承担兜底责任。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构建需要对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三个类型进行展开。首先是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即土壤污染行为人承担土壤生态修复的责任。其归责基础包含两方面,即土壤生态污染行为的客观否定性和土壤生态污染行为的主观有责性。其构成要件分为事实要件与法律要件;事实要件包含土壤污染行为、土壤生态污染损害结果及土壤污染行为和土壤生态污染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法律要件则包含强制性规定、违法行为模式以及否定性评价。具体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划分,依据土壤生态污染行为的形式可分为作为责任与不作为责任,依据土壤生态污染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依据土壤生态污染行为者的多寡可以分为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等。由于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是传统的行为因果归责,其实现机理是以司法救济为中心,具体包括责任明确、责任启动、责任执行以及责任监督等。其次是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即土地权利人因为其分享土地收益而在其收益范围内承担土壤生态修复的责任。其归责基础在于权利人对土地的管领事实、对土地利用收益的享有以及对土壤生态修复预期利益的占有。其构成要件包含事实要件与法律要件;事实要件包含权利人对于土地的管领事实与土壤生态破坏的损害结果;其法律要件则是法律规定的主体、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法律规定的否定性评价。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责任承担顺序可以分为首要责任与补充责任,依据责任的内容可以分为预防责任与修复责任,依据归责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公害责任与替代责任等。状态责任人同时也是土地的权利人,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请求权主体极有可能缺位,所以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应该是法定责任,责任只能借助行政机关加以实现,因而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实现机理是以行政执法为中心的综合机制。该机制具体包含法定义务和行政强制两方面,法定义务即确定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人应当对土壤保持良好的状态负有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则承担状态责任;行政强制则是规定行政机关在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人不承担责任时有权和有责任依法强制其承担责任。最后是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是指社会公众因为分享了由土地利用溢出的利益而应当承担的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其归责基础包含社会发展与土壤生态污染的相关性、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设定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需要以及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局限性。其构成要件也包含事实要件与规范要件;事实要件包含社会公众对土壤生态污染的放任、协助以及对于土壤生态利益的享有;其规范要件主要包含了主体法定、形式法定以及内容法定。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与土壤生态修复的状态责任、行为责任有所不同,社会责任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主体,也是一个集合的主体。社会责任不能通过传统的责任机制实现,其实现机理是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为中心的一系列制度。国家(政府)通过这些宏观的制度安排集合社会公众让渡的利益将作为个体的社会主体的责任进行归集,统一对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三种类型应当予以制度化。对上述三种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制度设计,应当尊重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属性,以利益分享序列、公平归责以及修复的必要性作为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行为责任具体化为土壤生态侵权责任制度,并设定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制度。状态责任具体化为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制度,并设定启动条件、制度构成以及责任承担制度。社会责任具体化为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制度,并设定土壤生态修复预决算制度、税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监督与救济的制度也应当在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制度化中予以设定。

王春丽[7](2017)在《社会发展中的正义追寻》文中指出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表征着人的存在样态,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实践活动总要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于是产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创造人类的理想存在状态,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正义理论,并根据正义理论进行的制度设计以及相应的正义实践活动(革命实践、改革实践)。通过正义理念的引领、正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正义实践的推动,人类面临的各种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人类历史向前迈进一步。所以社会正义通过社会发展而实现,社会发展通过社会正义而推进。人类的实践活动既要实现正义又要推动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人类追求正义是为了实现发展,追求发展也是为了实现正义。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虽然水乳交融,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定内涵和逻辑规定。社会正义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而进行的反思评价、制度设计、实践活动,社会发展是由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而推动的整个社会前进上升的状态。二者如影随形、亦步亦趋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正义是如何实现的,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就要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揭示其演变的规律和所起的作用,从而有效应对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才能克服人的新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人们才能过上合理、正当的生活以及幸福、良善的生活,人才能作为具有丰富属性和广泛需要的个体而存在。人的这种存在是要通过长期的社会发展历程而逐步实现。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处在人身依附状态,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人们通过对规则秩序的遵守而形成的正义维系着社会共同体的运转,并使人们从自然力中获得初步的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市场上进行平等的交换,这种形式上的平等交换而形成的交换正义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并使人们从自然力中获得进一步解放的同时,也从人身依附中解放出来。但是交换的正义是极其有限的,这时候人又陷入了对物、对资本的依赖中,人作为商品而存在,人的存在是一种异化的存在。交换正义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和战争的频发。人类如何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就会提出新的正义理念、正义诉求,使人从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以人为本和谐共享的正义成为这一时期的正义诉求、正义理念,从而引领社会走向正确的轨道,现有社会的弊端才能得以克服,人才能从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人才能作为具有丰富属性和广泛需要的个体而存在,从而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当然社会正义的实现,除了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实现外,还要通过一定阶段上的体制变革、法律调整、政策修订来实现。因为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迈进,要经过大量的体制变革、法律调整、政策修订才能完成。通过正义性体制、正义性法律、正义性政策的实施,社会才能在一定阶段上保持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向新的社会形态过渡积累条件。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既要实现正义,也要推动发展。所以为了确保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就要运用已有的正义理论、发展理论解决我国现实发展中存在的正义问题,从而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本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导论;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社会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实现;社会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正义问题。第一章: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正义的概念及特征;社会发展的概念及特征;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社会正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思想理念渗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然后又通过一定的制度、体制、法律、政策加以落实。所以,社会正义应从价值取向、制度设计、实践活动几个层面来理解,才能对社会正义有全面的把握。从哲学上讲社会发展,就要从主客体的统一去把握。也就是说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完善的有机统一。离开社会主体的发展,谈社会发展是毫无意义的,离开社会客体的发展,社会主体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的,社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所以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体的发展与社会客体的发展相统一而形成的社会整体的发展。社会正义和社会发展既水乳交融又若即若离,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社会正义为社会发展提供航标、动力,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发展为社会正义提供条件、保障,使社会正义通过社会发展不断得以实现。第二章:社会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实现。主要包括:社会正义在社会形态更替中的实现;社正义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实现;关于社会正义的评价标准。社会正义的实现总要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提出相应的正义理念,并通过相应的制度、体制、法律、政策得以实现。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就是以人身依附为基础的规则秩序;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就是以资本依附为基础的平等交换;社会主义社会的正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共享,这是社会正义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得以实现。社会正义还通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体制变革、法律调整、政策修订而得以实现。对什么是正义应当如何评价呢?首先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评价,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谈正义,就会陷入空想、幻想。法律、道德作为维系社会运行的基本标准,也是评价正义的基本标准。第三章:社会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正义在社会形态更替中的作用;社会正义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关于社会正义作用的争议及评价。人类为什么追求正义,因为正义是针对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就会提出相应的正义理念,这种理念经过萌芽、发展、系统、成熟,从而在社会中得到普遍的认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正义实践的理论指导。从而促进人的解放和新社会的产生,社会向前推进一步,社会制度更加公正,人类的存在状态也就更加理想。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通过正义共识的形成和正义制度的建立,社会处在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状态。第四章: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正义境况。主要包括: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正义体现;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正义问题;针对我国现阶段正义问题的对策。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正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正义在各个领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经济领域的贫富差距问题、政治领域的权力腐败问题、文化领域的教育不公问题等。针对各个领域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使各种领域中的不正义问题得到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冯小俊[8](2017)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的动能正在由传统的资源与要素的粗放式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中的一支生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受外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自身发展面临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中高层次人才短缺和流失的困扰,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以技术为先导,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雇佣的员工主体为智力型劳动者,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目前所处的从业生态环境总体上不容乐观,雇佣双方充分的信任合作关系还未建立,劳动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在劳动关系形态的演变过程中,致力于实现合作共赢的合作型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发展的最佳形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性与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所需的条件具有较强的契合性,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均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合作型劳动关系应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形态的目标定位。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系统分析与博弈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理论探析,重点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特性以及形态的目标定位,并运用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分析其产权逻辑,提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内容构成。二是通过对北京市、山西省和浙江省38个科技型中小企业547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员工和企业管理层代表进行深度访谈,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明确影响雇佣双方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将合作机制和合作行为作为文章开展探索研究的重点。三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雇佣双方的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包括就合作过程中的共同治理,劳动契约的不完全性及其正负效应,以及信任机制的建立和信任关系的维持等进行了研究。四是就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合作的动因进行探讨,然后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视角对雇佣双方在不同情境下的冲突与合作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五是分别从政府和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工会和员工层面就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目标形态定位及其运行的产权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组织战略层面、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层面、工作场所实践层面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内容构成,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型劳动关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理想的目标形态定位,完善的合作机制是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对雇佣双方合作行为的引导是实现合作目标的基本手段。据此本文从合作机制和合作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张芹芹[9](2017)在《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及其当代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主体、中介、客体之间的结合方式,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受到了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劳动方式的变革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为线索,探索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过程探究,引出马克思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产生的必然性。首先,概述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与内容。首先从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历史生成层面,梳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历史生成。从一般思想、资本主义劳动方式思想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方式思想三方面,论述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次,剖析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当代发展。首先分析了在电气化条件下、自动化条件下、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条件下,不同的技术水平对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不同影响,概括了不同条件下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发展。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是一个开放性的思想,在新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条件下,带给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很多新思考。最后,阐述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方面看,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是当代中国劳动方式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劳动方式思想相比更具理论优势;从实践价值方面看,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利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科学定位,有利于劳动组织方式的合理升级,有利于劳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是政治经济学史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思维范式对劳动方式思想的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韩永志[10](2015)在《侯外庐中国古代所有权问题研究述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学理上介绍和阐释侯外庐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所有权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社会史与思想史两方面。第一章主要介绍侯外庐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渊源。中国近代社会的危机是侯外庐开始学术研究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论战促使他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和及其所有权问题。侯外庐的所有权理论视角来源于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了洛克、亚当·斯密、黑格尔的所有权理论之后,从生产方式和社会性质等角度对所有权进行了重新定位。马克思揭示出:所有权不是一个纯逻辑范畴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前资本主义时代由于人身依附关系占据社会交往的主导地位,所有权主要是通过人格支配和人身隶属来设定;资本主义时代由于民主和法治框架下,人与人之间在形式上是平等的自由的,平等和等价交换成为设定所有权的主要原则。从历史中可以把所有权概括为两种类型:平权型所有权与统治支配型所有权。这两个类型的所有权是由特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决定的。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所有权,对所有权主体的判断依据都是:所有者的人格在社会关系中是独立和完整的。在此基础上,接着阐释了侯外庐对生产方式、法典化、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此来说明侯外庐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二章介绍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来源、学术困境以及侯外庐对它的理论解答。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侯外庐通过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成、结构及其历史命运的研究成果。由于氏族宗法组织和部落征服以及传习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古代社会(奴隶制时代)形成了氏族贵族土地国有制。由于血缘关系的束缚使它在春秋战国从血缘单位向地域单位的转化异常艰难,变法中充满悲剧。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侯外庐以“国民阶级”的难产和先王观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社会(奴隶社会)法权建构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从社会、文化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法权在历史传统与转型期所具有的统治支配型性格以及封建土地私有制法权缺乏的根源。接着论述了古代希腊国家建构与法权建构,以此说明侯外庐所提及的古典的古代所具有的地域性平权型的法权性格。在此基础上,又探讨了古代中国与古希腊不同法权性格背后的社会文化差异。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部分关于古希腊理性精神和自然法的介绍与马克思及其以前的西方思想家的所有权理论的介绍是相呼应的。而对中国古代国民阶级的难产和先王观的介绍与封建土地私有制法律观念的缺乏是相呼应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侯外庐对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研究成果。为了廓清学术界对侯外庐运用法典化的误解,在第一章关于侯外庐所有权理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解释了法律思维方式与所有权判断的学理依据。接着介绍了侯外庐对封建土地所有权的理论辨析和对中国封建土地国有制形成、结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命运的具体研究。最后介绍了侯外庐关于中国古代社会与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研究对于把握中国历史特殊性的理论价值,以及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建构现代化所有权关系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关系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关系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研究(1978-202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简要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和局限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的内在机理
    1.1 概念界定
        1.1.1 生产关系
        1.1.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1.3 劳动关系
        1.1.4 劳动关系治理
    1.2 生产关系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1.2.1 生产关系是基本经济制度在理论上的主要体现
        1.2.2 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在经济实践上的主要体现
    1.3 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的关系
        1.3.1 基本经济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决定作用
        1.3.2 劳动关系治理体现基本经济制度性质
第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的初步变迁(1978-1997)
    2.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初步变迁
        2.1.1 改革推进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2.1.2 恢复按劳分配原则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1.3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2 劳动关系治理的初步演变
        2.2.1 劳动关系治理对象走向多元
        2.2.2 劳动关系治理主体发生嬗变
        2.2.3 劳动关系治理理念发生衍变
        2.2.4 劳动关系治理方式开始转型
第三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的持续变迁(1997-2012)
    3.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持续变迁
        3.1.1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3.1.2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1.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 劳动关系治理的持续演变
        3.2.1 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治理目标
        3.2.2 形成了“新三会”与“老三会”并存的企业治理制度
        3.2.3 完善了劳动关系治理手段
第四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的深度变迁(2012-2021)
    4.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
        4.1.1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4.1.2 共享发展成果
        4.1.3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2 劳动关系治理的深度变迁
        4.2.1 劳动关系治理的系统建构的必要性
        4.2.2 明确了劳动关系治理的原则
        4.2.3 确立了劳动关系治理体制
        4.2.4 提出了劳动关系治理的主要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
    5.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的基本经验
        5.1.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
        5.1.2 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的基本经验
    5.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的发展趋势
        5.2.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巩固
        5.2.2 劳动关系治理的中国特色进一步彰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简评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一)研究逻辑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冲突
        (三)和谐劳动关系
    二、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角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
    2.1 劳资关系
    2.2 劳动关系
    2.3 和谐劳动关系
3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
    3.1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形成过程
    3.2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内容分析
    3.3 马克思劳资关系的实质:两大阶级的利益对立关系
    3.4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价值目标:劳动者的自由和解放
    3.5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的现实指导价值
4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
    4.1.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时期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4.1.2 市场转型中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4.2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
        4.2.1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4.2.2 劳动关系法制化治理
        4.2.3 劳动关系采用市场调节
        4.2.4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初步构建
    4.3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1 工资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工人阶层分化
        4.3.2 企业的用工制度不利于劳动者就业公平
        4.3.3 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健全
        4.3.4 工会民主参与形式化和表面化
5 以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为指导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管作用
        5.1.1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5.1.2 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察力度
        5.1.3 加快劳动关系调处机制的建设
        5.1.4 增强舆论宣传与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2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5.2.1 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5.2.2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5.2.3 完善企业激励机制
        5.2.4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5.3 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5.3.1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5.3.2 增强劳动者主动维权意识
        5.3.3 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5.3.4 完善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5.4 和谐工会的发展方向
        5.4.1 保障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
        5.4.2 工会履行职能更好的为职员服务
        5.4.3 完善三方协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和谐劳动构建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资鉴和发展进程
    一、对前人异化思想的扬弃
        (一)对卢梭异化理论的发展
        (二)对黑格尔“精神异化说”的扬弃
        (三)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说”的批判
        (四)对赫斯“经济异化”的继承
    二、对前人劳动思想的扬弃
        (一)对威廉·配第劳动思想的扬弃
        (二)对亚当·斯密劳动思想的扬弃
        (三)对大卫·李嘉图劳动思想的扬弃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发展进程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
        (三)《资本论》时期
第二章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异化劳动的内涵
    二、异化劳动的产生原因
        (一)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制是产生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
        (二)旧式分工的不合理是产生劳动异化的重要原因
    三、异化劳动的表现
        (一)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
        (二)劳动过程对劳动者的异化
        (三)人与其“类本质”相异化
        (四)人与人相异化
    四、异化劳动的扬弃
        (一)改变不合理分工状态给人造成的奴役
        (二)摒弃以谋生为第一目的的劳动
        (三)消灭私有制这个矛盾的根源
第三章 异化劳动在当代社会的重要表现
    一、当前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危害
        (一)劳动者所得与其劳动付出量不相符
        (二)劳动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三)劳动者与其类本质大相径庭
        (四)多种原因导致劳动多方关系异化
    二、异化劳动的现实必然性
        (一)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
        (二)旧式分工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
        (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三、对待现阶段异化劳动的科学态度
        (一)保守性继承
        (二)彻底性批判
第四章 构建和谐劳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和谐劳动的内涵
        (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和谐的劳动
        (二)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相和谐的劳动
        (三)人与其“类本质”相和谐的劳动
        (四)人与人相和谐的劳动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和谐劳动构建的现实价值
        (一)经济成果共建共享,使得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和谐
        (二)尊重劳动活动,使得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相和谐
        (三)实现劳动智慧创造,使得劳动者与“类本质”相和谐
        (四)劳动保障法治完善,使得“人与人”关系相和谐
    三、促成和谐劳动构建的其他途径
        (一)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发展与无人工厂的建立
        (二)制度完善:广泛公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术论文类
    三、期刊论文类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5)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综述情况
        0.2.2 综述分析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
    0.5 相关概念关系的界定和说明
    0.6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1.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1.1.3 斯大林的共享思想
    1.2 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
        1.2.1 孔子的“大同社会”
        1.2.2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
        1.2.3 康有为的《大同书》
        1.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1.3 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
        1.3.1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讨
        1.3.2 西方近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
        1.3.3 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索
第2章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
    2.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
        2.2.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2.2.3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
        2.2.4 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2.5 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
        2.2.6 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意兼顾民生
    2.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2.3.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2.3.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2.3.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效率,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
        3.2.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3.2.1.2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2.1.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3.2.1.4 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3.2.1.5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3.2.2 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
        3.2.2.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
        3.2.2.2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3.2.2.3 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3.2.2.4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
        3.2.2.5 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
        3.2.2.6 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
        3.2.3 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
        3.2.3.1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3.2.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
        3.2.3.3 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
        3.2.3.4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
    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3.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3.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3.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第4章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4.1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4.2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规定
        4.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4.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4.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
        4.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共享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价值
        4.2.2.1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2.2.2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
        4.2.2.3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动力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4.2.3.1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享发展的潜在动力
        4.2.3.2 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4.2.3.3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共享发展的领导力量
        4.2.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阶段成果
        4.2.3.5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打牢共享发展的民生底线
    4.3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4.3.1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4.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
        4.3.3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4.3.4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和创新
    5.1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
        5.1.1 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
        5.1.2 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1.3 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5.1.4 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5.2.1 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
        5.2.2 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
        5.2.3 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到“全面性”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
    6.1 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6.2 共享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6.3 共享发展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6.4 共享发展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6.5 共享发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土壤生态修复责任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四、本文结构
第一章 土壤生态修复的制度困境与反思
    一、土壤污染现状与生态修复制度
        (一)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特殊性
        (二) 我国土壤生态修复举措
        (三) 我国土壤生态修复的制度现状
    二、土壤生态修复的制度困境
        (一)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基于法律因果关系难以完全分配
        (二) 土壤生态修复依靠行政措施存在信息成本问题
        (三) 土壤生态修复于司法救济中存在公地悲剧问题
    三、土壤生态修复的责任制度反思
        (一) 以责任设定作为土壤生态修复制度的核心
        (二) 以责任制度解决土壤生态破坏的历史问题
        (三) 以责任制度维护土壤生态健康
    四、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界定
        (一) 法律责任
        (二)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
        (三)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学理基础
第二章 利益分享序列: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类型化标准
    一、利益作为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划分的决定性因素
        (一)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关涉的客观因素
        (二)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关涉的主观因素
        (三)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中的因素耦合
        (四) 利益作为土壤生态修复决定性因素的验证
    二、基于利益序列划分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逻辑进路
        (一) 利益分享作为客观基础
        (二) 价值评价作为归责依据
        (三) 利益与价值的结合形成标准
    三、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一) 不同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类型的范式
        (二) 不同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类型的区别
        (三) 不同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类型的竞合
第三章 损益归责: 土壤生态修复的行为责任
    一、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归责基础
        (一) 土壤生态破坏行为的客观否定性
        (二) 土壤生态破坏行为的主观有责性
    二、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与具体类型
        (一)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主要类型
    三、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实现机理
        (一)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明确
        (二)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启动
        (三)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执行
        (四)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法律监督
    四、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中的特殊问题
        (一) 土壤生态破坏行为认定的制度弹性
        (二)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竞合
        (三) 土壤生态修复行为责任的适用除外
第四章 受益归责: 土壤生态修复的状态责任
    一、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归责基础
        (一) 土地管领事实产生的预防义务
        (二) 土地利用收益分享产生的有责性
        (三) 土壤生态修复利益占有产生的责任可能性
    二、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构成要件与类型
        (一)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特征与类型
    三、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实现机理
        (一) 设置法定义务作为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触发条件
        (二) 设置强制机构作为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实现机制
    四、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中的特殊问题
        (一)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与行为责任的关系
        (二)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限度
        (三)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分配
        (四)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抗辩事由
第五章 分益归责: 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
    一、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归责基础
        (一) 社会发展与土壤生态破坏的相关性
        (二) 个体承担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局限性
        (三) 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设定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
    二、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事实要件
        (二)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规范要件
    三、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实现机理
        (一)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以财税机制作为实现渠道
        (二) 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以行政机制作为实现方式
        (三)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以监督机制作为实现保证
    四、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中的特殊问题
        (一)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中的重复担责问题
        (二)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与政府责任
        (三)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 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实现过程当中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六章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制度设计
    一、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设计原则
        (一) 利益分享序列归责原则
        (二) 同一利益序列中的公平归责原则
        (三)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必要原则
    二、土壤生态修复的侵权责任制度
        (一) 明确土壤生态修复的侵权责任制度内涵
        (二) 土壤生态修复的过错责任制度
        (三) 特殊侵权责任:土壤生态修复无过错责任制度
        (四) 土壤生态修复侵权责任承担制度
    三、土壤生态修复的状态责任制度
        (一)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启动条件
        (三)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的制度构成
        (四) 土壤生态修复状态责任承担制度
    四、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制度
        (一) 土壤生态修复的社会责任制度的基本问题
        (二) 构建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
        (三) 明确土壤生态修复社会责任中的行政责任
    五、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监督与救济
        (一)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监督制度
        (二) 土壤生态修复责任的救济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社会发展中的正义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二) 国外研究状况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正义的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研究设计
        (一) 本文的研究定位
        (二) 本文的逻辑框架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本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正义的概念及特征
        (一) 社会正义的概念
        (二) 社会正义的特征
    二、社会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一) 社会发展的概念
        (二) 社会发展的特征
    三、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
        (一) 社会正义为社会发展提供航标
        (二) 社会发展为社会正义提供条件
第二章 社会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实现
    一、社会正义在社会形态更替中的实现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以人身依附为基础的规则秩序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以资本依附为基础的平等交换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正义:以人为本的和谐共享
    二、社会正义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实现
        (一) 体制变革
        (二) 法律调整
        (三) 政策修订
    三、对社会正义的评价
        (一) 生产力标准
        (二) 法律标准
        (三) 道德标准
第三章 社会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正义在社会形态更替中的作用
        (一) 催生新的社会制度
        (二) 促进人类解放
    二、社会正义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作用
        (一) 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关于社会正义作用的争议及评价
        (一) 关于正义作用的争议
        (二) 对相关争议的评价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正义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正义体现
        (一) 社会正义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
        (二) 社会正义在政治领域中的体现
        (三) 社会正义在文化领域中的体现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正义问题
        (一) 社会正义在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
        (二) 社会正义在政治领域存在的问题
        (三) 社会正义在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
    三、相关对策
        (一) 调整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二) 从严管党治党遏制权力腐败
        (三) 推进教育改革解决教育不公
参考文献
后记

(8)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劳动关系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概念
        2.1.1 劳动关系的相关概念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2.2 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内涵与价值理念
        2.2.1 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内涵
        2.2.2 与合作型劳动关系相关概念的辨析
        2.2.3 合作型劳动关系的价值理念
    2.3 合作型劳动关系的理论基础及述评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不完全契约理论
        2.3.4 分享经济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理论探析
    3.1 劳动关系形态及其调整模式的演变
        3.1.1 冲突型劳动关系
        3.1.2 对峙型劳动关系
        3.1.3 协调型劳动关系
        3.1.4 合作型劳动关系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特性及其目标形态定位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特性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形态的目标定位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产权逻辑
        3.3.1 人力资本产权的一般特性
        3.3.2 人力资本产权视角下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3.3.3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可行性分析
    3.4 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内容构成
        3.4.1 组织战略层面的内容
        3.4.2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层面的内容
        3.4.3 工作场所实践层面的内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实证研究
    4.1 调研方案设计
        4.1.1 调查目的与内容
        4.1.2 调查范围与方式
        4.1.3 调查指标设计
        4.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4.2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4.2.1 样本企业分布
        4.2.2 员工特征分布
    4.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总体分析
        4.3.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
        4.3.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3.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4.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定量分析
        4.4.1 变量选择
        4.4.2 数据处理及统计描述
        4.4.3 研究假设
        4.4.4 不同解释变量对劳动关系总体满意度的一元回归分析
        4.4.5 所有解释变量对劳动关系总体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4.5 实证研究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4.5.1 完善的合作机制是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4.5.2 对雇佣双方合作行为的引导是实现合作目标的基本手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合作机制研究
    5.1 有关劳动与资本关系的不同假说
        5.1.1“资本雇佣劳动”假说
        5.1.2“劳动雇佣资本”假说
        5.1.3 劳资共同治理与劳资合作
    5.2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契约的不完全性对合作的效应研究
        5.2.1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契约的不完全性
        5.2.2 劳动契约不完全性对合作的正向效应
        5.2.3 劳动契约不完全性对合作的负向效应
    5.3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任机制的建立与信任关系的维持
        5.3.1 信任的内涵及其作用
        5.3.2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任机制的建立
        5.3.3 声誉效应及其信任关系的维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合作行为研究
    6.1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合作的动因
        6.1.1 帕累托改进的基本内涵
        6.1.2 基于帕累托改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合作的动因
    6.2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的博弈分析
        6.2.1 静态博弈下雇佣双方的冲突行为分析
        6.2.2 动态博弈下雇佣双方的合作行为分析
        6.2.3 工资与雇佣量存在替代关系下雇佣双方的合作区间分析
    6.3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的行为选择
        6.3.1 雇佣双方的冲突行为
        6.3.2 雇佣双方的合作行为
        6.3.3 雇佣双方行为的整合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和社会层面
        7.1.1 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政策
        7.1.2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水平
        7.1.3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提高法律和政策的执行力
        7.1.4 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7.2 企业层面
        7.2.1 以组织文化为引领,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7.2.2 以“共享”为基本原则,完善企业收益分配制度
        7.2.3 注重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挖掘员工合作潜能
        7.2.4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运行效率
    7.3 工会和员工层面
        7.3.1 加强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7.3.2 提高雇员合作意识,增强合作的主动性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合作型劳动关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形态的目标定位
        8.1.2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需要以人力资本产权为基础
        8.1.3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需从不同层面整合雇佣双方的利益
        8.1.4 合作机制和合作行为是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和基本手段
        8.1.5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需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机制
        8.1.6 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主体面临合作和冲突两种不同的行为选择
        8.1.7 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需要劳资政三方联动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B:科技型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点
2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与内容
    2.1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
        2.1.1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2.1.2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历史生成
    2.2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劳动方式的一般思想
        2.2.2 资本主义劳动方式的基本思想
        2.2.3 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方式的基本思想
3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发展
    3.1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发展的背景与动力
        3.1.1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发展的背景
        3.1.2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发展的动力
    3.2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发展的阶段
        3.2.1 电气化条件下的发展
        3.2.2 自动化条件下的发展
        3.2.3 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
        3.2.4 互联网+条件下的发展
4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在与相关劳动方式思想比较中具有理论优势
        4.1.2 在当代中国劳动方式思想发展中构成理论基础
    4.2 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有利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科学定位
        4.2.2 有利于劳动组织方式的合理升级
        4.2.3 有利于劳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侯外庐中国古代所有权问题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侯外庐中国所有权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视角
    第一节 侯外庐的学术经历与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思潮
        一、侯外庐的学术经历
        二、社会矛盾与社会思潮——社会史论战与“五朵金花”
    第二节 侯外庐所有权理论的渊源——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
        一、马克思之前西方思想家的所有权理论
        (一) 洛克的所有权思想
        (二) 亚当·斯密的所有权思想
        (三) 黑格尔的所有权思想
        二、马克思对所有权理论的批判与创新
        (一) 哲学的转换:从“绝对精神”到“对象性存在”
        (二) 历史的分析:生产方式与所有权
    第三节 侯外庐对马克思所有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生产方式和法典化
        (一) 以生产方式对中国历史各阶段社会性质的判断
        (二) 以生产方式与法典化相结合对中国社会历史分期的判断
        二、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侯外庐对中国古代社会土地所有权的研究
    第一节 侯外庐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探讨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来源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学术困境
        三、侯外庐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解答
    第二节 侯外庐关于中国古代氏族贵族土地国有制所有权结构的研究
        一、侯外庐关于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以及氏族土地国有制诞生的研究
        二、侯外庐对中国古代氏族贵族土地国有制所有权结构的分析
        (一) 氏族贵族土地国有制的形成机制
        (二) 氏族贵族土地国有制的所有权结构
    第三节 侯外庐对于中国古代氏族贵族土地国有制历史命运的研究
        一、氏族基础对土地所有权下移的束缚
        二、氏族贵族土地所有制在变法中的嬗变
第三章 侯外庐对中国古代转型期法权建构的探讨——兼论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法权性格差异及其根源
    第一节 侯外庐对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人身权不完整与法权关系的研究与发微
        一、春秋战国时期国民阶级的难产
        二、春秋战国诸子的先王观与法权建构
        (一) 神权政治下的先王观与诸子先王理论的核心
        (二) 孔子的先王观与法权建构
        (三) 墨子的先王观与法权建构
        (四) 老庄的先王观与法权建构
        (五) 荀子的先王观与法权建构
        (六) 韩非子的先王观与法权建构
    第二节 古希腊国家建构与文化建构中人和物的法权性格
        一、古代希腊城邦的国家建构与法律进化
        二、古希腊文化建构与法律思想
        (一) 古希腊早期的法律思想
        (二) 智者学派的法律思想:自然法与人定法
        (三) 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知识即美德及其守法观念
        (四)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从哲学王到法治
        (五)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公正与法治
        (六) 斯多葛派的法律思想:自然法及其与罗马法的结合
    第三节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法权性格差异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一、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人权与物权比较
        二、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法权背后的文化心理比较
第四章 侯外庐对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的研究
    第一节 侯外庐对封建所有权结构和特点的理论辨析
        一、所有权的判断与法律思维方式
        二、土地所有权的“运动性”与“非运动性”
        三、封建土地所有权的“品级性”与“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
    第二节 侯外庐对中国封建土地所有权结构的研究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及土地国有制的形成
        (一) 中国封建因素的法典化与封建社会社会的确立
        (二) 中国封建土地国有制形成的具体路径及其所有权结构
        二、中国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内部矛盾
        (一) 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二)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三、中国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历史命运
全文总结
    一、侯外庐关于中国历史所有权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侯外庐关于中国历史所有权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关系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劳动关系治理变迁研究(1978-2021)[D]. 赵军. 山西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3]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角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 马富玲.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4]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和谐劳动构建的启示[D]. 杨雅.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5]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8(04)
  • [6]土壤生态修复责任论[D]. 谭先银.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7]社会发展中的正义追寻[D]. 王春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构建研究[D]. 冯小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03)
  • [9]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及其当代思考[D]. 张芹芹.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10]侯外庐中国古代所有权问题研究述论[D]. 韩永志. 西北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关系新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