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拉米夫定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

口服拉米夫定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

一、口服拉米夫定引起椎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文献综述)

操银针,祝亚文[1](2018)在《抗感染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03例国内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分析其特点和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检索1999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抗感染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文献学计量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503例抗感染药物所致ADR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药物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共348例,占总病例69.18%,喹诺酮类中以左氧氟沙星最多,共86例,占总病例17.10%;头孢菌素类中以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最多,共37例,占总病例7.36%,其中21例为肾衰或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碳青霉烯类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最多,共32例,占总病例的6.36%。发生ADR最多的时间为用药17 d后,共325例,占总病例的64.61%。结论:抗感染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比较多见,症状表现多样,尤以老年人群居多,临床在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陈红,肖绍树[2](2014)在《核苷(酸)类似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文中指出慢性乙型肝类患者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只能抑制乙型肝类病毒复制来实现阻止和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理和延长存活时间。需长期用药,对于乙型肝类肝硬化患者则需终生抗病毒冶疗。随着病例数量不断增多和用药时间的延长,常见的和少见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在个体上表现不一,有的不良事件比较严重。现就批准上市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5种核苷(酸)类抗乙型肝类病毒药物的

苏淼[3](2014)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血磷浓度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根本,阿德福韦酯是常用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之一。近年来相继报道了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引起的不良反应,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亦是一值得关注的问题。阿德福韦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通常表现为血清肌酐的升高或血磷浓度的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应用阿德福韦酯患者的低磷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磷酸钠协同转运蛋白的基因SLC34A1(rs6420094)和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4的基因RGS14(rs4074995)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血磷浓度的关系;探讨低磷血症患者的骨密度异常(包括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单药或联合治疗2年以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9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低磷血症组和血磷正常组,计算低磷血症发生率,并对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用药时间、诊断、治疗。从中筛选31例低磷血症患者和60例血磷正常患者,采集3ml的外周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测定rs6420094和rs4074995的基因型,分析这两个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血磷浓度的关系。从中进一步筛选低磷血症患者28例,测量骨密度,分为骨密度正常组和骨密度异常组,计算骨密度异常的发生率,应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用药时间、血磷浓度、诊断、治疗、基因型。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排除标准为0.1,纳入标准为0.05。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出现P≈a或n<40时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计算,全部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HEsis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分析和遗传连锁关系分析,P>0.05为符合遗传平衡定律,r2>0.33和D’>0.7为遗传连锁不平衡的判断标准。结果:1在198例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55例(27.8%)发生了低磷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药时间和年龄的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1.316(1.0001.730)和1.458(1.0831.963)。2应用SHEsis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rs6420094位点的血磷正常组和低磷血症组的P值分别为0.167和0.572;rs4074995位点的血磷正常组和低磷血症组的P值分别为0.316和0.856,说明均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两位点连锁关系分析:D=0.759,r2=0.412。说明两位点遗传连锁不平衡。rs4074995的基因表型:低磷血症组:A/A型2例、A/G型11例、G/G型18例,血磷正常组:A/A型1例、A/G型21例、G/G型38例。此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低磷血症组和血磷正常组之间没有差别(P=0.429)。rs6420094的基因表型:低磷血症组:A/A型13例、G/A型13例、G/G型5例,血磷正常组:A/A型35例、G/A型24例、G/G型1例。此位点的等位基因A在血磷正常组出现频率(78.3%)高于低磷血症组(62.9%),P=0.026。328例低磷血症患者中,骨密度正常者11例,骨密度异常者17例(60.7%),其中骨量减少者10例,骨质疏松者7例,低磷酸血症的分度在骨密度正常组和骨密度异常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1),其余影响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低磷血症发生率为27.8%,长时间用药和老龄是低磷血症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2rs4074995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和患者的血磷浓度无关。rs6420094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和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磷浓度存在关联,此位点等位基因A在血磷浓度正常组出现频率高于低磷血症组。3低磷血症患者的骨密度异常发生率为60.7%,中度低磷血症是骨密度异常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4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较经济、准确,在不存在非特异性内切酶或内切酶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可应用引物引入突变位点的方法创造酶切位点,在扩增效率低或存在非特异性扩增片段时,可应用半巢式PCR。

陈谦[4](2013)在《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如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作为资料源。评价方法由两名研究员按照事先设计的纳入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表独立提取资料,筛选建库以来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肝患者,纳入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随机分组序列的产生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及退出/失访等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恩替卡韦结合中药与西医比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1674名患者,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优于西医治疗组,其RR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1.43[1.23,1.65]、1.72[1.41,2.11]、1.08[1.01,1.15]、1.22[1.11,1.34]。肝纤维指标的检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A、LN、PC Ⅲ、Ⅳ-C均低于西医治疗组,其WMD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26.48[-38.49,-14.47]、-39.87[-49.91,-29.84]、-35.46[-41.51,-29.41]、-38.58[-53.18,-23.97]。5项随机试验有不良反应的观察报道,其中2项试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可缓解的轻微不适,均无肝肾功损害。对各项合并效应量进行敏感性分析,改变影响因素所得Meta分析结果变化不大,认为分析结果较为可信。结论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恩替卡韦治疗,但所选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且存在发表性偏倚,尚不能得出肯定结论,故亟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龚巧燕[5](2011)在《拉米夫定致听力障碍的不良反应一例》文中认为目的报道1例拉米夫定引起听力障碍的不良反应。方法对不良反应发生的过程及原因进行阐述及分析。结果患者听力障碍的不良反应系由拉米夫定引起的。结论拉米夫定可引起听力障碍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引起重视。

侯书杰[6](2011)在《抗乙型肝炎新药核苷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干扰素-α类,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前者包括常规干扰素和聚乙二醇

黄琪[7](2007)在《五酯胶囊/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片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一、目的研究五酯胶囊或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片的人体药动学是否具有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通过动物实验对药动学影响的机制做初步探讨。二、方法1采用随机、三周期拉丁方交叉试验设计,洗脱期15天。12名健康受试者按男女分别进行拉丁方,分别先后服用甘利欣胶囊(3粒*Tid)、五酯胶囊(2粒*Tid)或空白胶囊(2粒*Tid)7天,并于第7天同时服拉米夫定片(100mg)。于服用拉米夫定前后0,0.25,0.5,0.75,1,1.5,2,3,4,6,8,10,12,16,24 h肘静脉采血4mL。利用HPLC-UV法测定拉米夫定的血药浓度,计算拉米夫定药动学参数,并比较三个周期的药动学参数差异。2 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用高、中、低不同浓度五酯胶囊混悬液和生理盐水灌胃7天干预后,在大鼠在体肠内灌流拉米夫定,于0,10,20,30,45,60,90,120,150,180min从灌流液中取样,并用HPLC-UV法测定拉米夫定的浓度,计算小肠对拉米夫定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常数以及相对吸收百分率并比较四组的差异。三、结果1.健康受试者拉米夫定单次给药药动学参数tmax:0.83±0.36 h,Cmax:1458.2±350.4 ng·mL-1,AUC0~16:4310.2±911.7 ng·h·mL-1,t1/2:2.59±0.54 h,CL/F:23.7±4.8 L·h-1。2.五酯胶囊和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的药动学相互影响五酯胶囊对拉米夫定药动学的影响拉米夫定的药动学参数tmax明显缩短(P<0.05),而Cmax、t1/2、AUC0~12、CL/F与单独服用拉米夫定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药动学的影响与单独服用拉米夫定组相比,拉米夫定的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AUC0~12、CL/F均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3.五酯胶囊对大鼠在体肠吸收拉米夫定的影响在灌流药物浓度在400μg·mL-1的情况下,大鼠全小肠段3小时内平均吸收拉米夫定的量为5.69±1.05mg,平均吸收率为14.1±2.2%,吸收速率常数为7×10-4。高、低浓度两种不同浓度的五酯胶囊组较空白对照组拉米夫定绝对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有所增多,但经过统计分析后显示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四、结论1.中国健康男女受试者拉米夫定单次给药药动学参数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似。2.中国健康男女受试者合用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的单次给药药动学参数无影响,提示从药动学角度上来说临床可以安全合用;合用五酯胶囊后显着缩短拉米夫定tmax,对Cmax、t1/2、AUC0~12、CL/F没有显着性影响,提示五酯胶囊可以加速拉米夫定的吸收过程。3.五酯胶囊加快拉米夫定吸收的机制不能肯定是五酯胶囊增加小肠对拉米夫定吸收的通透性。

刘泉,银代淑[8](2006)在《拉米夫定肝外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说明

饶敏[9](2006)在《高三尖杉酯碱等四种药物的体外抑制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干扰素α1b、羟基喜树碱和诺氟沙星这四种药物对乙肝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每种药物分别加入HepG2.2.15细胞(HBV全基因组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的培养液中,观察每种药物的细胞病变并评价其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大小,在最大无毒浓度下,将药物加入HepG2.2.15细胞中培养8天后收集培养液,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及HBV-DNA的抑制作用。结果高三尖杉酯碱、干扰素α1b和羟基喜树碱在体外对乙肝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高三尖杉酯碱的最大无毒浓度(TC0)为6.3μg/L,此时对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的抑制率为76.79%(p<0.01),对HBeAg的抑制率为56.41%(p<0.01),对HBV-DNA复制的抑制率为65.1%(p<0.01);干扰素α1b的TC0为25KIU/ml,此时对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的抑制率为84.2%(p<0.01),对HBeAg的抑制率为52.3%(p<0.01),对HBV-DNA复制的抑制率为67.1%(p<0.01)。羟基喜树碱的TC0为7.5μg/L,此时对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的抑制率为53.3%(p<0.01),对HBeAg的抑制率为44.2%(p<0.01)。诺氟沙星在各浓度均未见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结论在体外高三尖杉酯碱和干扰素α1b对乙肝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羟基喜树碱对乙肝病毒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诺氟沙星则在各浓度均未见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本实验证实了高三尖杉酯碱在体外对乙肝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抗乙肝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周艳萌[10](2005)在《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中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口服拉米夫定引起椎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服拉米夫定引起椎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提纲范文)

(1)抗感染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03例国内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统计分析项目
2 结果
    2.1 致中枢神经系统ADR的药物种类及品种
    2.2 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2.3 患者ADR发生的时间
    2.4 ADR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主要症状
    2.5 引起癫痫症状的抗感染药物
    2.6 基础疾病情况
    2.7 抗感染药物用法用量
    2.8 ADR因果关系及评价、处置措施及转归
    2.9 抗感染药物的滴注速度
3 讨论
    3.1 ADR发生的时间和患者年龄性别分析
    3.2 发生中枢神经系统ADR的机制
    3.3 发生ADR的患者基础疾病分析
    3.4 抗感染药物用法用量和ADR关联性分析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血磷浓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血磷浓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磷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服用阿德福韦酯发生低磷血症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安全性回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
研究内容 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排除标准
        2.2 检索策略
        2.3 筛选文献
        2.4 资料提取
        2.5 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文献筛选流程
        3.2 研究特征
        3.3 Meta分析结果
        3.4 安全性评价
        3.5 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4.1 结果小结
        4.2 结论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背景研究(综述)
    1 西医研究背景
        1.1 流行病学
        1.2 慢性乙型肝炎定义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1.4 抗乙肝病毒药物存在的不足
    2 中医研究背景
        2.1 病因病机
        2.2 辩证分型
        2.3 治法方药
        2.4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势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循证医学
        4.1 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
        4.2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
        4.3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
        4.4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4.5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
        4.6 系统评价的概念
        4.7 系统评价的适用范围及种类
        4.8 系统评价的步骤
        4.9 Meta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拉米夫定致听力障碍的不良反应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讨论

(6)抗乙型肝炎新药核苷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拉米夫定
2 阿德福韦酯
3 恩替卡韦
4 替诺福韦DF

(7)五酯胶囊/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片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表
前言
第一部分 HPLC-UV测定人血浆中拉米夫定的浓度
    1 仪器及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五酯胶囊或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人体内单次给药药动学影响的研究
    1 仪器及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五酯胶囊对大鼠在体肠吸收拉米夫定的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2 试验对象和方法
    3 大鼠在体肠吸收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8)拉米夫定肝外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各种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
    1.2 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
    1.3 出现不良反应的年龄:
2 肝外少见不良反应
    2.1 过敏反应:
    2.2 锥体外系反应:
    2.3 精神障碍:
    2.4 脱发:
    2.5 骨髓抑制:
    2.6 性功能障碍:
    2.7 泌尿系统反应:
    2.8 水肿:
    2.9 低钾血症:
    2.1 0 窦性心动过速:
    2.1 1 刺激性咳嗽:

(9)高三尖杉酯碱等四种药物的体外抑制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HepG2.2.15 细胞的复苏与体外培养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药物对HepG2.2.15 细胞的毒性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三:药物的体外抗HBV 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口服拉米夫定引起椎体外系反应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感染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03例国内文献分析[J]. 操银针,祝亚文.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8(05)
  • [2]核苷(酸)类似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 陈红,肖绍树.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4(06)
  •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血磷浓度的变化[D]. 苏淼.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4]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D]. 陈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7)
  • [5]拉米夫定致听力障碍的不良反应一例[J]. 龚巧燕. 华西医学, 2011(11)
  • [6]抗乙型肝炎新药核苷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 侯书杰. 山西医药杂志, 2011(06)
  • [7]五酯胶囊/甘利欣胶囊对拉米夫定片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D]. 黄琪. 中南大学, 2007(01)
  • [8]拉米夫定肝外不良反应[J]. 刘泉,银代淑. 现代医药卫生, 2006(21)
  • [9]高三尖杉酯碱等四种药物的体外抑制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D]. 饶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10]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中药研究进展[J]. 周艳萌. 时珍国医国药, 2005(10)

标签:;  ;  ;  ;  ;  

口服拉米夫定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