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一、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昆,林国良,段建新,崔建文[1](2020)在《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主跨1196 m的龙江特大桥是我国第一座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大跨度悬索桥,频繁的地震活动对大桥结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大桥建设时建立了健康监测系统,其中包含多个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点,随后布设了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这是对大桥地震响应观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详细介绍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构成、通信方式等。该系统获取的观测结果,可为龙江大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健康诊断提供依据,为大桥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可靠的地震动输入,有助于了解大桥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特征,提高大跨桥梁的抗震设计水平。

卢宏飞[2](2020)在《海底地震动及场地条件对跨海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有别于陆地桥梁,跨海桥梁所处的海域环境更为复杂。伴随跨海桥梁数量的快速增长及其震害的相继出现,跨海桥梁抗震性能与地震安全已被广泛关注。本文以跨海桥梁常用的隔震连续梁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海底地震动对跨海桥梁地震反应影响这个热点问题,利用实测强震记录的谱分析、三维跨海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以及考虑流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波动分析方法对比了海底与陆地地震动对桥梁反应的影响。并且以港珠澳大桥某引桥段为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了海水层、海底软土沉积层等场地因素对跨海隔震梁桥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部分工况中海底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更大,并存在支座损坏的风险。此外,海水层与海床上部普遍存在的软土覆盖层均对隔震梁桥的地震反应产生放大作用,在跨海隔震梁桥的抗震分析时不可小觑。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跨海桥梁的发展与主要震害,综述了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跨海隔震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2)对近年采集到的海底与陆地强震记录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场地条件的陆地强震记录与海底强震记录的相关谱特性,并讨论局部场地因素对海底地震动的影响程度。(3)以工程常用桥梁抗震分析方法,建立三维跨海隔震连续梁桥的数值模型,选取7组海底与陆地强震记录进行动力响应分析,通过分析结构关键部位的反应,支座的耗能能力等,对比海底与陆地地震动作用下跨海隔震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4)基于地震波动理论与人工边界的使用,结合波动分析程序与动力分析软件ADINA建立考虑海水-土层-跨海隔震连续梁桥耦合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析海水层、场地条件等因素对跨海隔震梁桥抗震的影响。

王冠博[3](2020)在《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振动传感器布设方法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是了解掌握工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反应形状和破坏发展的直接手段,也是强震动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布设实例和规范指导文件来看,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测点位置的选择和传感器数目的确定并没有确定的量化方法来指导,通常分析结构模态信息后得到振型形状,根据振型形状将测点布设在振型反应比较大的位置,由于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布设结果受工程师主观理解和经验影响较大。本文研究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在结构台阵中的应用,做了如下工作:(1)介绍了常用的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并提出更加适用于建筑结构的MAC整体法。介绍有效独立法、逐步累积的模态置信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存在的问题,验证了不同初始自由度对逐步累积法优化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整体测点考虑的MAC整体法,并在两种类型结构上得到验证;提出把选定位置形成的模态置信矩阵的非对角元均方根作为MAC方法优化指标的研究思路。(2)建立结构模型并利用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进行布设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两种结构模型,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后,运用三种方法进行传感器优化布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在结构台阵测点分析中的应用很有必要,能给出不同方案的量化指标,避免主观性和经验型。MAC法逐步累积法布设时,没有统筹考虑传感器配置的组合效应,初始自由度的选择会影响模态相似指标的减小和收敛,不同初始自由度的选择对整个优化顺序影响很大。MAC整体法比MAC逐步累积法有更好的优化效果,随着测点增加,MAC矩阵非对角元下降速度更快,保证布设方案做到全局最优。(3)采用两种方法来衡量传感器布设方案的优劣:a)测点位置的选择是否能较准确的识别结构模态参数;b)测点位置的选择是否能获得较大的结构响应,是否布设在结构易损伤的位置。得出以下结论:MAC整体法分析结果的结构地震反应下模态参数识别效果稍好于EI法;根据MAC整体法选择观测楼层更容易获得结构最大响应和破坏信息。由MAC方法模态相似指标的变化曲线以及模态参数识别的效果可知,少量的测点无法观测较多的振型,如果建设成本决定了测点数量,那么MAC整体法采用的目标振型的个数宜小于或等于测点数量。层剪切型结构体系应用EI法布设时,只适合于n个目标模态,找n个观测点,当观测点个数大于目标模态数,更多的测点聚集在已有测点附近,观测系统的投入产出比变低;当观测点个数小于目标模态数时,EI法计算流程无法实现。

周越[4](2020)在《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海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战略需求,大量海洋工程与跨海交通工程的建设步入高潮,随之出现的是面对复杂海域地震地质环境、缺乏历史震害资料及可供参考的抗震设计规范条件,如何保障建设工程结构的地震安全性。我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欧亚地震带之间,受板块间运动挤压作用,包括板块俯冲带区域的海域地质构造活动非常活跃。相较于陆域,海域场地强震动数据更为稀缺,且俯冲带板缘/板间地震与大陆板内地震、海洋地壳与大陆地壳及海、陆域局部场地条件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海洋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动的确定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美国与日本的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资料开展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对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差异,并结合陆域场地分类标准提出典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建议,研究海域场地地震反应非线性特征,建立了综合考虑海域震源、传播路径及典型场地条件等因素的海域场地地震动预测模型,以期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海洋重大工程抗震设防提供可靠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回顾世界范围内针对海域强震动特征、海洋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海域场地效应以及强地面运动模拟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世界范围内海域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以及海域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总结。2.引入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进行分析,表明海域场地地震动频域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段,部分海域地震事件存在能量的阶段性释放现象;海域场地地震动水平与竖向分量边际谱形状相似,呈现脉冲式分布的特征;频域能量统计结果揭示了海域场地地震动存在较丰富的中长周期成分。3.基于海域场地地震动记录资料,考虑震源、震中距、场地等因素分析地震动参数特征,研究了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差异。根据震源位置将海域场地地震动分为海域地震与陆域地震所分别引起,并按照震级与震中距分档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震级与震中距范围内海、陆域地震动反应谱差异无明显规律性;各震中距区间对应地震动EW和NS向分量反应谱曲线形状一致,对海域场地地震动而言,竖向分量强度比水平向分量小一个量级;选取的海域场地地震动动力放大系数谱值明显高于我国大陆常用规范谱,显示海域场地实际强震动与陆域规范设计地震动参数间存在较大差异。4.开展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研究了海域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及强震动作用下的海域场地非线性特征。根据陆域台站场地土层资料得到场地平均剪切波速,结合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法给出了陆域台站场地类别;计算得到了三种典型的海域场地放大系数,并以此进行场地分类;震中距的变化对海域台站场地HVSR曲线的峰值周期几乎没有影响,而PGA与HVSR曲线特征周期有较强关联性,存在随输入PGA增大HVSR曲线峰值周期变大的现象;展现了强震动作用下海域场地的非线性效应,并计算场地非线性参数DNL与PNL;基于规范标准与海、陆域场地对比结果,给出了海域台站场地的剪切波速建议值;计算给出日本海域场地水平向和竖向分量的高频衰减参数?0参考值和误差范围。5利用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面向海域震源、地壳介质与场地条件建立了地震动预测模型。对比研究日本海域、近海、陆域三次地震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记录的加速度时程及PGA、加速度反应谱、傅里叶谱等地震动参数特征,证明利用合适的地震动模拟方法可以实现对典型海域场地强震动参数的有效模拟。

廖凯怡[5](2019)在《汶川援建隔震结构强震观测与地震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发生多次重大地震,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随着我国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使用了隔震技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这时,强震观测系统与隔震结构实际地震反应便成为评价隔震技术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有效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对隔震结构的实际地震响应监测的研究成果还较少,强震观测记录也比较少。鉴于此,本课题组在汶川震后援建的三栋隔震建筑汶川第一小学,汶川第二小学和映秀镇安置房中布置了强震观测系统。其中,汶川二小和映秀安置房为隔震结构,汶川二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隔震层布置有铅芯橡胶支座和弹性滑板支座,映秀安置房为砌体结构,布置有新型简易隔震支座。本文将对观测系统在近年来采集到的强震下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8条在汶川一小和二小观测到的地震数据进行研究。对比研究结构加速度响应可知,汶川二小(隔震)支座上部和下部加速度峰值放大率随着地震动强度增大而减小,并且放大率小于1。隔震结构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峰值放大倍数与地震动强度相关性不大。汶川一小(抗震)的结构加速度峰值放大倍数与地震动强度相关性较小,并且整体放大率远大于汶川二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展现了很好的隔震效果。本文还对汶川二小的强震观测数据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模态识别结果表明,汶川二小(隔震)的模态频率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说明隔震结构随着地震动强度增大,结构周期逐渐增大,与预期隔震效果一致。然后,根据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对汶川二小进行精细化有限元数值模拟,将有限元模型上部结构加入非结构构件进行修正,利用加速度实测时程数据对有限元模型隔震层参数进行拟合,得到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可知隔震层在不同的地震动作用下表现出的初始刚度并不相同,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隔震层初始刚度逐渐减小直至突破屈服点进入非线性。基于实测数据,将精细化模拟后得到的固结,未隔震和隔震的三个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剪力,加速度时程均远小于未隔震和固结结构,证明了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还选取了5条在映秀安置房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由于观测到的地震动强度较小,隔震层、上部结构和整体结构的加速度峰值放大倍数与地震动强度相关性较低。利用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得到结构的第一阶和第二阶模态频率为5.6hz和4.33hz,随着地震强度增大,结构模态频率有小幅减小。利用5条观测数据建立该村镇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观测数据对隔震层刚度等参数进行了修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作用下,隔震层表现出的初始刚度不相同,且地震幅值较小的情况下,新型简易隔震支座表现出的初始刚度非常大,使结构接近固结状态。对映秀安置房进行动力性能分析,证明了在多遇地震情况下,隔震结构各项性能将优于非隔震结构。

赵思程[6](2019)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强震动位移观测方法与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认识地震动特性是研究地震中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及地震灾害的基础。如何合理快速观测和获取地震动及其时空变化信息成为被关注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研发了成套的基于机器视觉-动态位移测量技术结合数值解析方法的地震动观测技术,为震后地面运动空间分布的快速获取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实际中可能存在的强震动观测视觉体系的一些应用状况,构建不同组合形式的支架模型,并基于结构动力反应正、反演分析,建立了视觉测量的相对位移与地面运动绝对位移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实现地震动位移观测。通过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对该观测体系和方法进行验证,并开展了方法的鲁棒性及敏感性分析。本研究旨在发展强震动观测技术和地震中大范围地面运动观测方法和技术。进一步将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震动位移观测结果作为强震动仪观测加速度记录处理基线校正的约束条件,以合理地解决近断层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位移严重失真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研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的空间位移测量技术,并依托C++、Open CV脚本库编译出相关动态位移测试软件。通过一系列振动台对照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精确度,研究了不同观测角度、测距、识别标靶实际大小等因素对位移测量结果的影响。该技术测量快速及时,能够做到相关量的实时、同步、多点判读,解决了传统位移测量方法的单点测值、采样率不足、测试量程受限等问题。(2)将研发的视觉测试技术与支架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融合,形成了一整套地震动位移观测系统和技术。开展了地震动位移观测系统模型的大型振动台试验,模拟实际地震动中系统的观测场景,并进行了系统观测台面位移与基于其它测量方法同时获得的台面运动位移的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振动台试验进行了观测系统自身特性及附加振动对观测系统的稳定性、观测精度影响的研究。良好的实验结果充分展现了该观测系统的针对性、整体性、连续性、实时性与准确性特征,不同测点的观测结果互相验证、彼此修正以确保系统观测的一致性。(3)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深入讨论了观测系统数值建模过程中的正、反演迭代算法流程构建、算法条件限制、观测体系结构参数确定、模型可行性研究等关键节点,利用最优化思路对数值模型进行改良、优化,为真实地震中地面运动快速确定建立多手段联合的分析方法。(4)将该观测系统与强震动观测加速度仪配合使用,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强震动观测手段。以该观测系统得到的观测位移作为同时获取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基线校正的位移约束条件,可合理地解决近断层强震动记录的位移严重失真的问题。为此,建立了基于视觉观测方法的基线校正及验证平台,并开展其应用的振动台试验,展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精确度。相比于现有的GPS同震位移测量结果,该平台能够提供在时间-空间域上更加完整、连续的强震动位移信息,可提高现有基线校正效果评价体系的精度与可靠性。

周宝峰,樊圆,温瑞智,公茂盛,谢礼立[7](2017)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在16WCEE上,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重要性再次引起重视。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台阵对于结构抗震设计的意义,分析了结构台阵在美国、日本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台阵的布设原则,给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论和建议如下:(1)建议地震年损失率可作为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中用于代表性建筑结构选择的首要依据;(2)建筑结构台阵的布设需考虑基本原则、结构动力分析、振动台试验和实际震害;(3)为了研究建筑结构在经历地震前后的动态特性及其响应,需要对于结构进行脉动测试;(4)建筑结构台阵的未来发展具有高度智能化、精细化、低成本化、多功能化等特点。

王飞[8](2016)在《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对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建筑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破坏倒塌是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直接原因。因此深入揭示地震动特性以便改进结构抗震设计,减小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已成为当前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地震动本身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地震灾害表明地震动振幅、频谱和持时是三个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但如果结构发生弹塑性地震反应,单纯的频谱特性便不能全面地反映地震动的工程特性,峰值特性会对结构的动力反应产生很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为代表的描述地震动峰值特性的参数。针对地震动峰值特性影响作用的研究就是当前的一个热门方向,尤其是关于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本文便是通过人工合成具有相同加速度反应谱但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不同的四个序列地震动时程,输入到经过地震记录检验的6层、16层、21层和52层钢结构模型开展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在不同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变形、结构内力和结构耗能等三个方面的差别,进而探索峰值位移和峰值速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本次工作的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1.地震动特性分析基于同一个加速度反应谱,通过窄带时程叠加方法,人工合成四个序列地震动时程,第一、二序列地震动时程的峰值加速度相同,峰值速度相同,都是0.20 m/s,而峰值位移分别为0.20dm和0.40dm。第三、四序列地震动时程的峰值加速度也相同,峰值位移均为0.30dm,而峰值速度分别为0.15m/s和0.30m/s。通过标定至不同加速度水平,使得结构发生不同弹塑性地震反应,进而对比峰值位移和峰值速度的变化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文中还对比了与四个不同序列的地震动时程共计120条地震波形的正值加速度时程曲线和负值加速度时程曲线至少有一点相切的正向包络线和反向包络线,对比发现,对不同序列的地震动时程而言,包络基本一致,地震动的持时没有明显差别。通过地震动时程的包络分析,可以排除四个序列的地震动时程的持时差别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使得分析结果的针对性更强。2.结构模型的检验本文中选定的6层、16层、21层和52层结构等四个研究实例,分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低层、中高层、高层和超高层结构。这些结构的自振周期从小到大,比较分散,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结构都曾开展过长期的结构强震动观测,并成功记录过多次中强地震。结构上获得的多个地震记录,可用于系统识别得到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而检验结构模型的模态分析结果,直到二者较为接近。以该模型为基础,通过输入基础上的地震记录,计算结构在该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将实际地震记录与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加速度和位移对比,发现不管是加速度还是位移,结构地震记录与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都能较好地吻合,说明经过结构自振特性和结构反应的二次校正,结构模型与实际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适合开展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3.结构反应的变异系数比较对于经过自振特性和结构反应双重检验的四个结构,输入地震动峰值为100gal、200gal、 400gal和800gal等四种荷载工况,进行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分别计算出不同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变形、结构内力和结构耗能等三个方面的参数的分布及其平均值。其中结构变形参数包括结构楼层位移角、层间位移角、梁塑性扭转变形和柱塑性扭转变形,而结构内力主要是指柱端剪力,结构耗能参数为结构延性系数。根据分析,由于不同结构的抗震性能差别,使得在设定的地震动输入水平下不同结构模型的弹塑性水平差别较大。分析发现在弹性阶段,结构反应结果的变异系数变化不明显,在结构进入非线性变形阶段后,结构的变形和耗能参数的变异系数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加而增大,而结构内力的变异系数的变化不大。4.峰值特性对结构变形的影响通过对四个结构模型的变形对比分析发现,峰值特性对结构变形参数都有一定影响,对不同结构的影响幅度各不相同,但其影响幅度随输入地震动增加而增大。其中峰值位移对6层、16层和21层等三个结构的变形影响幅度较小,有些参数甚至明显减小,直到对52层结构楼层位移角、层间位移角、梁、柱塑性扭转变形的影响达到最大,增大幅度为45.9%。而峰值速度对6层、16层和21层等三个结构的变形影响幅度相对较大,对52层结构的变形参数的影响的最大值为83.4%,远大于峰值位移对结构变形参数的影响。5.峰值特性对结构内力的影响经过分析6层、16层、21层和52层结构的柱端剪力分析发现,峰值位移和峰值速度也会引起柱端剪力的变化,而且变化幅度随输入地震动增加峰值的增加而增大。峰值位移变化引起柱端剪力的增加较小,甚至会使得21层结构的柱端剪力有所减小,其中峰值位移增加导致52层结构柱端剪力增加10.0%。而峰值速度变化引起四组结构柱端剪力的增大幅度较大,对52层结构的柱端剪力增加13.9%,较峰值位移影响更大。6.峰值特性对结构耗能的影响结构通过发生延性变形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因此本文选择结构延性系数作为结构耗能的有效参数,研究峰值特性对结构延性系数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峰值位移和峰值速度对结构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随着结构发生非线性反应的深入,结构的延性系数逐渐增强。分析表明,对6层、16层、21层和52层等四个结构,峰值特性对结构延性系数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而且随着输入地震动的不断增加,影响也随之增大。其中峰值位移对结构延性系数的增大效应相对较小,其最大值为对52层结构延性系数的影响,为21.3%,而峰值速度的增大效应较大,最大值也同样是在52层结构,延性系数增大达到60.7%,远大于峰值位移对结构延性系数的影响幅度。7.峰值特性的影响趋势分析分析四个序列地震动对四个选定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发现,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的变化对结构变形、内力和耗能参数都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在结构反应发展到非线性变形阶段以后,其影响幅度与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保持较强的正向相关性。随着结构层数的增加,结构的自振周期从0.687s逐渐增加到5.882s,差别较大。根据峰值特性对结构变形、结构内力和结构耗能等几方面的分析发现,峰值速度对结构弹塑性反应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峰值位移的影响相对较小,直到结构自振周期达到5.882s的52层结构影响才较为明显。上述分析表明峰值速度对不同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都有较大影响,而峰值位移对中小自振周期的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小,但如果结构的自振周期不断增大,峰值位移的影响才逐渐显着。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取时,应重视地震动速度和位移峰值特性的影响。

王飞,刘英华,任志林,田宇明[9](2015)在《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及振动特性识别》文中研究指明以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结构为例,进行了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及振动特性识别研究。基于半功率带宽法对结构脉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结构自振周期和振型以及相应的阻尼比。各振型都具有较大幅值的楼层分别位于3、6和8层,据此设计并建成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分析台阵地震记录识别出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同时功率谱曲线显示,井下数据存在高频特性,初步判定其来自钢套管振动。开展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利用观测楼层上地震记录的卓越频率不断修正结构数值模型,直至结构反应与地震记录的频率值相符,且与脉动测试数据基本一致,相对位移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模型基础上相对位移反应与相对位移记录基本吻合。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较好地实现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观测目的。

李双录[10](2009)在《建筑结构强震观测系统概述》文中研究表明指出建筑结构的强震反应观测是地震动观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建筑结构强震反应观测系统布设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就观测系统的构成及测点布设原则作了详细介绍,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水平。

二、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龙江特大桥简介
2 地震地质背景
3 强震动观测台阵布设方案
4 技术系统
    4.1 数据采集系统
    4.2 供电系统
    4.3 通信系统
5 结语

(2)海底地震动及场地条件对跨海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海底地震观测系统的发展
        1.2.2 海底地震动特性研究现状
        1.2.3 隔震桥梁抗震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实测强震记录比较海底与陆地地震动特性
    2.1 引言
    2.2 强震记录选取
    2.3 海底与陆地地震动特性对比
        2.3.1 竖向与水平峰值加速度
        2.3.2 放大系数反应谱
        2.3.3 竖向与水平反应谱比谱
    2.4 不同海底台站地震动特性对比
        2.4.1 竖向与水平峰值加速度比
        2.4.2 放大系数反应谱
        2.4.3 竖向与水平反应谱比谱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致激励下跨海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
        3.2.1 工程概况
        3.2.2 建模方法与设计参数
    3.3 输入地震动
    3.4 模态分析
    3.5 桥梁地震反应
        3.5.1 桥墩处关键节点分析
        3.5.2 主梁位移分析
        3.5.3 支座处内力及耗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水-土层-隔震梁桥耦合地震反应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桥梁模型
        4.2.2 海底场地模型
        4.2.3 总体模型设置
    4.3 输入地震动
    4.4 模态分析
    4.5 桥梁地震反应
        4.5.1 海水层对桥梁反应影响
        4.5.2 淤泥软土层的影响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振动传感器布设方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概述
        1.2.1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工作机制
        1.2.2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重要性
        1.2.3 国内发展现状
        1.2.4 国外发展现状
    1.3 结构观测台阵传感器布设方法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振动传感器优化布设常用方法
    2.1 引言
    2.2 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的研究现状
    2.3 有效独立法
    2.4 模态置信度准则
    2.5 改进的MAC方法
    2.6 时程分析法基本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优化布设实例分析
    3.1 引言
    3.2 高层结构
        3.2.1 结构有限元模型基本信息
        3.2.2 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3.2.3 传感器优化布设
    3.3 超高层结构
        3.3.1 结构有限元模型基本信息
        3.3.2 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3.3.3 传感器优化布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优化布设结果评价
    4.1 引言
    4.2 地震作用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比较
        4.2.1 基本理论
        4.2.2 时程分析
        4.2.3 模态参数识别
        4.2.4 结果评价
    4.3 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峰值加速度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
        1.2.2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1.2.3 海域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地震动模拟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海域地震动观测及分析方法
    2.1 海域地震动观测系统简介
        2.1.1 北美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2.1.2 欧洲海底观测系统
        2.1.3 日本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2.1.4 中国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2.2 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2.2.1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2.2.2 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2.3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海域地震动特性分析
        2.3.1 海域强震动记录的小波包分解与重构
        2.3.2 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小波包分解
    2.4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地震动观测的海域地震动参数特征与工程特性
    3.1 海域地震动数据选择与计算
        3.1.1 日本与美国海、陆域场地地震动数据预处理
        3.1.2 反应谱相关概念与计算
    3.2 日本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3.2.1 海、陆域震源对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影响
        3.2.2 震中距对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
        3.2.3 不同PGA对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3.3 美国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3.4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相关规范及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
        3.4.1 海域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规定
        3.4.2 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域地震动台站场地效应研究
    4.1 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4.2 基于HVSR方法的海、陆域场地效应研究
        4.2.1 HVSR方法与场地非线性影响
        4.2.2 地震作用下陆域场地效应及非线性影响
        4.2.3 地震作用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
        4.2.4 海域场地非线性效应研究
    4.3 海域场地地震动高频衰减特性研究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典型海域地震动场模拟及与观测记录的对比
    5.1 随机有限断层方法相关理论和方法
        5.1.1 随机有限断层法介绍
        5.1.2 震源模型与参数
        5.1.3 地震波传播路径参数
        5.1.4 地震动场地效应
    5.2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海域地震动场模拟
        5.2.1 日本M_w5.1级海域地震模拟
        5.2.2 日本M_w4.9级近海地震模拟
        5.2.3 日本M_w5.2级陆域地震模拟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5)汶川援建隔震结构强震观测与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隔震技术基本原理
        1.2.2 隔震技术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3 强震观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强震观测系统概述
        1.3.2 结构模态识别
        1.3.3 隔震结构强震观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汶川第二小学和映秀安置房隔震设计及强震观测系统布置
    2.1 引言
    2.2 汶川第二小学隔震设计分析
        2.2.1 隔震支座平面布置及支座参数
        2.2.2 隔震设计动力分析
    2.3 映秀镇安置房隔震设计及施工
        2.3.1 新型简易隔震支座研发
        2.3.2 村镇隔震的施工工艺
        2.3.3 映秀安置房村镇隔震设计
    2.4 强震观测系统布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汶川第二小学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监测
    3.1 引言
    3.2 地震数据选取
    3.3 结构加速度响应时程分析
        3.3.1 基线漂移处理
        3.3.2 响应时程分析
    3.4 模态参数识别
        3.4.1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3.4.2 窗函数平滑处理
        3.4.3 结构模态频率的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汶川第二小学隔震结构精细化模拟与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汶川第二小学隔震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4.3 地震动在不同结构中的响应参数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映秀安置房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精细化模拟
    5.1 引言
    5.2 地震数据选取及反应分析
    5.3 结构模态识别
    5.4 映秀安置房有限元模拟分析
        5.4.1 初始设计模型分析对比
        5.4.2 修正模型拟合
    5.5 映秀安置房在多遇地震下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6)基于机器视觉的强震动位移观测方法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强地面运动观测的研究现状
        1.2.2 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章节安排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机器视觉测试技术研发
    2.1 引言
    2.2 非接触式动态位移测试机理
    2.3 可视化软件研发及使用
    2.4 视觉测试技术可行性研究
        2.4.1 验证试验设计
        2.4.2 验证结果与说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强震动位移观测方法与应用
    3.1 引言
    3.2 非接触式强震动位移观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3.3 复杂地震动下方法可行性验证试验
        3.3.1 试验目的
        3.3.2 试验介绍
        3.3.3 振动台试验仪器布设
        3.3.4 地震动及工况安排
    3.4 数值解析系统
        3.4.1 基本流程与算法
        3.4.2 数值系统的参数确定
        3.4.3 数值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3.5 地面绝对位移观测结果与误差分析
        3.5.1 正演结果与误差分析
        3.5.2 反演结果与误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视觉的基线校正及其验证方法
    4.1 引言
    4.2 基线校正的视觉验证方法
        4.2.1 基本流程
        4.2.2 视觉验证平台搭建
    4.3 不同基线校正方法的特性研究
        4.3.1 对比方案设计
        4.3.2 L1 范数优化算法基本原理
        4.3.3 校正结果与误差分析
    4.4 振动台试验验证
        4.4.1 振动台试验试验设计
        4.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美国发展现状
    1.2 日本发展现状
    1.3 中国发展现状
2 建筑结构台阵总体规划的选择
3 COSMOS关于建筑结构台阵布设的指导意见
4 未来发展趋势
     (1)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高度智能化发展。
     (2)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精细化发展。
     (3)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低成本化发展。
     (4)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多功能化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8)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对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影响研究现状
    1.3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1.5 论文的内容提纲
第二章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2.1 地震动合成方法简介
    2.2 地震动特性
    2.3 OpenSEES程序简介
    2.4 分析过程
    2.5 参数选择
第三章 6层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3.1 结构概况
    3.2 结构观测与地震记录
    3.3 结构建模与检验
    3.4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3.4.1 100gal地震动作用
        3.4.1.1 楼层位移角
        3.4.1.2 层间位移角
        3.4.1.3 柱端剪力
        3.4.2 200gal地震动作用
        3.4.2.1 楼层位移角
        3.4.2.2 层间位移角
        3.4.2.3 柱塑性扭转
        3.4.2.4 柱端剪力
        3.4.2.5 延性系数
        3.4.3 400gal地震动作用
        3.4.3.1 楼层位移角
        3.4.3.2 层间位移角
        3.4.3.3 梁塑性扭转
        3.4.3.4 柱塑性扭转
        3.4.3.5 柱端剪力
        3.4.3.6 延性系数
        3.4.4 800gal地震动作用
        3.4.4.1 楼层位移角
        3.4.4.2 层间位移角
        3.4.4.3 梁塑性扭转
        3.4.4.4 柱塑性扭转
        3.4.4.5 柱端剪力
        3.4.4.6 延性系数
    3.5 结构动力反应对比
        3.5.1 结构变形分析
        3.5.1.1 楼层位移角
        3.5.1.2 层间位移角
        3.5.1.3 梁塑性扭转变形
        3.5.1.4 柱塑性扭转变形
        3.5.2 结构内力分析
        3.5.3 结构延性分析
        3.5.4 分析结果整理
    3.6 小结
第四章 16层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4.1 结构概况
    4.2 结构观测与地震记录
    4.3 一维波动分析
    4.4 结构建模与检验
    4.5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4.5.1 100gal地震动作用
        4.5.1.1 楼层位移角
        4.5.1.2 层间位移角
        4.5.1.3 柱端剪力
        4.5.2 200gal地震动作用
        4.5.2.1 楼层位移角
        4.5.2.2 层间位移角
        4.5.2.3 柱端剪力
        4.5.3 400gal地震动作用
        4.5.3.1 楼层位移角
        4.5.3.2 层间位移角
        4.5.3.3 梁塑性扭转
        4.5.3.4 柱塑性扭转
        4.5.3.5 柱端剪力
        4.5.3.6 延性系数
        4.5.4 800gal地震动作用
        4.5.4.1 楼层位移角
        4.5.4.2 层间位移角
        4.5.4.3 梁塑性扭转
        4.5.4.4 柱塑性扭转
        4.5.4.5 柱端剪力
        4.5.4.6 延性系数
    4.6 结构动力反应对比
        4.6.1 结构变形分析
        4.6.1.1 楼层位移角
        4.6.1.2 层间位移角
        4.6.1.3 梁塑性扭转变形
        4.6.1.4 柱塑性扭转变形
        4.6.2 结构内力分析
        4.6.3 结构延性分析
        4.6.4 分析结果整理
    4.7 小结
第五章 21层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5.1 结构概况
    5.2 结构观测与地震记录
    5.3 结构建模与检验
    5.4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5.4.1 100gal地震动作用
        5.4.1.1 楼层位移角
        5.4.1.2 层间位移角
        5.4.1.3 柱端剪力
        5.4.2 200gal地震动作用
        5.4.2.1 楼层位移角
        5.4.2.2 层间位移角
        5.4.2.3 柱塑性扭转
        5.4.2.4 柱端剪力
        5.4.2.5 延性系数
        5.4.3 400gal地震动作用
        5.4.3.1 楼层位移角
        5.4.3.2 层间位移角
        5.4.3.3 梁塑性扭转
        5.4.3.4 柱塑性扭转
        5.4.3.5 柱端剪力
        5.4.3.6 延性系数
        5.4.4 800gal地震动作用
        5.4.4.1 楼层位移角
        5.4.4.2 层间位移角
        5.4.4.3 梁塑性扭转
        5.4.4.4 柱塑性扭转
        5.4.4.5 柱端剪力
        5.4.4.6 延性系数
    5.5 结构动力反应对比
        5.5.1 变形分析
        5.5.1.1 楼层位移角
        5.5.1.2 层间位移角
        5.5.1.3 梁塑性扭转变形
        5.5.1.4 柱塑性扭转变形
        5.5.2 内力分析
        5.5.3 结构延性分析
        5.5.4 分析结果整理
    5.6 小结
第六章 52层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6.1 结构概况
    6.2 结构观测与地震记录
    6.3 结构建模与检验
    6.4 反应谱分析
    6.5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6.5.1 100gal地震动作用
        6.5.1.1 楼层位移角
        6.5.1.2 层间位移角
        6.5.1.3 柱端剪力
        6.5.2 200gal地震动作用
        6.5.2.1 楼层位移角
        6.5.2.2 层间位移角
        6.5.2.3 梁塑性扭转
        6.5.2.4 柱塑性扭转
        6.5.2.5 柱端剪力
        6.5.2.6 延性系数
        6.5.3 400gal地震动作用
        6.5.3.1 楼层位移角
        6.5.3.2 层间位移角
        6.5.3.3 梁塑性扭转
        6.5.3.4 柱塑性扭转
        6.5.3.5 柱端剪力
        6.5.3.6 延性系数
        6.5.4 800gal地震动作用
        6.5.4.1 楼层位移角
        6.5.4.2 层间位移角
        6.5.4.3 梁塑性扭转
        6.5.4.4 柱塑性扭转
        6.5.4.5 柱端剪力
        6.5.4.6 延性系数
    6.6 结构动力反应对比
        6.6.1 变形对比
        6.6.1.1 楼层位移角
        6.6.1.2 层间位移角
        6.6.1.3 梁塑性扭转变形
        6.6.1.4 柱塑性扭转变形
        6.6.2 内力分析
        6.6.3 结构延性分析
        6.6.4 分析结果整理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的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出版专着和参加的课题

(9)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及振动特性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结构概况
2振动观测
    2.1脉动测试
    2.2结构反应观测
3数值分析
4结论

四、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J]. 赵昆,林国良,段建新,崔建文.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6)
  • [2]海底地震动及场地条件对跨海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影响研究[D]. 卢宏飞. 南昌大学, 2020(01)
  • [3]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振动传感器布设方法对比研究[D]. 王冠博.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D]. 周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5]汶川援建隔震结构强震观测与地震反应分析[D]. 廖凯怡. 广州大学, 2019(01)
  • [6]基于机器视觉的强震动位移观测方法与技术[D]. 赵思程.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7]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周宝峰,樊圆,温瑞智,公茂盛,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3)
  • [8]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对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影响研究[D]. 王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9]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及振动特性识别[J]. 王飞,刘英华,任志林,田宇明. 震灾防御技术, 2015(03)
  • [10]建筑结构强震观测系统概述[J]. 李双录. 山西建筑, 2009(12)

标签:;  ;  ;  ;  ;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