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者在床上低头模拟失重的护理生活

受试者在床上低头模拟失重的护理生活

一、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受试者的生活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1)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及正常人心肺耐力、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证明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后续研究提供文献支撑;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的影响,为经皮穴位电刺激调节病理状态下心功能提供试验依据;观察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正常人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在生理状态下提高心肺耐力,增强心肺储备功能提供试验依据,为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应用于航天医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一: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3个英文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资料,收集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提取内容包括文献发表年份、患者基线资料、样本量大小、心律失常类型、干预措施、取穴方案、疗程、观察指标等信息,利用Rev Man5.3软件对针刺治疗效应进行Meta分析。研究二:以心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16名患者进行病例观察试验,对其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刺激频率为2/10Hz,刺激时间为30min/次,每日1次,治疗次数根据患者住院周期而定。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的疗效,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航天员进入太空后出现的心血管问题提供试验依据。研究三: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4例正常受试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两组受试者均使用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连续干预14天。试验Ⅰ组每日干预1次,试验Ⅱ组每日干预2次。评价受试者的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探索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受试者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及有效干预次数,为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提高航天员心肺储备功能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结果:1研究一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针刺组与中药组(P>0.05)和西药组(P>0.05)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与安慰针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在调节平均心率方面:针刺与安慰针、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对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针刺治疗前后缓慢型心律失常(P<0.01)和快速型心律失常(P<0.01)心率有显着性差异。(3)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医症状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存在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与中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在室性早搏次数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组在早搏次数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6)在改善房颤房扑复发率方面:针刺组与安慰针组和空白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在调节心电生理功能方面:针刺组与中药组心电生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窦房传导时间(P<0.01)和窦房结恢复时间(P<0.01)均有显着性差异。(8)在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二结果:(1)在疗效方面: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疗效积分显着增加(P<0.01)。(2)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显着降低(P<0.01)。(3)在安全性方面:治疗前后,设备评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三结果:3.1主要观察指标(1)在最大摄氧量方面:两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均增加,试验Ⅰ组干预前、后最大摄氧量增加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Ⅱ组干预前、后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最大摄氧量变化幅度高于试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心率变异性LF方面:干预前、后组内LF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间LF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在心率变异性LF/HF指标方面:干预前、后组内LF/HF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LF/HF比值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2次要观察指标(1)在最大公斤摄氧量方面:干预前、后组内最大公斤摄氧量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试验Ⅰ组<0.01,P试验Ⅱ组<0.05),干预后两组间最大公斤摄氧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最大公斤摄氧量的变化幅度大于试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无氧阈方面:干预前、后组内无氧阈无变化(P>0.05),干预后组间无氧阈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试验Ⅰ组变化幅度高于试验Ⅱ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肺通气量方面:干预前、后组内肺通气量水平均上升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肺通气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受试者肺通气量变化幅度略高于试验Ⅱ组但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4)在运动时长方面:干预前、后运动时长均延长且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运动时长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Ⅱ组的变化幅度略高于试验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代谢当量方面: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代谢当量均上升且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代谢当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Ⅰ组代谢当量变化幅度高于试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最大运动心率方面:两组受试者最大运行心率都呈下降趋势,试验Ⅰ组干预前、后最大运动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Ⅱ组干预前、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最大运动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最大运动心率变化幅度差异也无明显差异(P>0.05)。(7)在NRS评分方面: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干预期间,两组受试者上、下肢NRS评分均在3-4分之间,受试者上肢与下肢之间NR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刺激频率时上肢NRS评分和下肢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在安全性方面:试验Ⅰ组1级评分为66.7%,2级评分为33.3%,试验Ⅱ组1级评分为58.3%,2级评分为41.7%。两组受试者安全性分级分数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1针刺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以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补充疗法。2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有效治疗心悸,显着减轻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患者对该种治疗方法接受程度高,安全可行。3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正常人的心肺储备功能且每日1次,连续14天刺激效果更好;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装置安全有效,具有可实施性。

王协顺,王亚平,杨心玥,高世欢,苏彦捷[2](2020)在《头低位卧床、卡路里限制和幽闭环境对个体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载人航天飞行中,航天员的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受到多种应激源的影响,可能不利于航天员在轨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针对目前研究者多采用地面模拟实验考察个体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头低位卧床、卡路里限制和幽闭环境3个因素对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影响进行综述。头低位卧床可以引起受试者注意返回抑制、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幽闭环境可引起注意偏好和生物节律改变,同时二者还会导致受试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而合理限制卡路里的摄入可以起到提升受试者认知控制水平和减少消极情绪的效果。此外,针对目前研究在样本量、测验任务和统计分析3个方面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杨超,徐子涵,李铠,张洪玉,王海龙,吴峰,曹宏卿,阚广扞,李莹辉,戴钟铨[3](2020)在《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空间失重引起的骨代谢调节失衡是航天员遭受的最严重的危害之一.骨代谢失衡还有可能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平衡.本研究利用恒河猴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实验方法,分析头低位卧床过程中恒河猴血清中骨代谢、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卧床组恒河猴血清中BAP在头低位卧床实验开始7天便出现了显着下降(P <0.05),血清胰岛素、高密度脂肪酸含量在7天显着下降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血糖含量在7天时显着下降,但在21天时明显回升.分析发现,骨钙素与血糖、皮质醇、高密度脂肪酸含量间均存在相关性,这表明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实验中骨与糖脂代谢之间存在相互调控.

冯金升,吴斌,安春燕,王跃,许东,杜嵩[4](2020)在《航天飞行对人体脊柱影响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痛的常见因素,我国每年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约超过100万例[1]。航天员为直接参与空间探索任务的特殊群体,据报道,在航天飞行入轨后前期,航天员易出现腰痛反应,在执行航天飞行返回后,航天员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概率较高[2-5]。自2003年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实施6次载人飞行任务,先后

徐水红,闫利,马爱军,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5](2019)在《航天特因环境影响及有关选拔训练项目和模拟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航天员在航天活动中不可避免将遇到特殊而复杂的航天环境因素作用,其对人体会产生特殊影响,常人很难耐受和适应。而在地面模拟航天特殊因素环境并通过试验来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提高航天员对这些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特因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项目以及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方法。

曹亚军[6](2018)在《微重力热环境对兔子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载人航天中,乘员舱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是航天员身体健康和高效工作的重要保障。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生理参数发生变化,机体热调节功能受限,进而影响其热感觉及热舒适。未来航天员在太空的驻留时间将会更长久,舱内环境的热舒适性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微重力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对我国航天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尝试从比较医学的角度,选取与机体热舒适相关的体重、体温、血液流变性等指标,采用兔头低位-20°模拟失重的方法开展实验研究。通过设置失重组和对照组,观测两组兔子在18℃、20℃、23℃以及26℃环境温度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活动受限,失重组兔子饮食量减少,体重逐日降低,表现为失重前期体重下降较快,后期较慢。失重时体重下降与机体体液丧失,肌肉萎缩,以及能量代谢下降有关。(2)失重组兔子头部处于低位状态,血液头向分布,加之心血管功能失调,导致生理热调节受损,散热机能受到抑制,表现为头温逐日升高,肛温在实验DAY1下降后也逐渐上升。(3)相同环境温度下,失重组兔子血液粘度高于对照组,且随温度升高,差异性越大,加之血细胞质量下降,致使血液循环受阻,机体散热降低。基于上述生理参数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变化,论文类比分析了人体在微重力环境中热生理对热舒适的影响,并从生理医学和工程技术角度提出了改善微重力人体热舒适的措施。

朱辉,王汉青,刘志强[7](2017)在《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出汗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失重条件下人体出汗所发生的变化,采用航天医学领域的-6°头低位卧床(HDBR)实验与常规热舒适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12种空气温湿度下对6名男性受试者进行不同部位皮肤微电流的实验测量,将皮肤微电流作为人体出汗的指示信号.研究结果表明:HDBR模拟失重时,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RH=30%)人体皮肤出汗比HDBR卧床前需要更高的空气温度刺激,并且出汗率相比卧床前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中等湿度(45%)条件下,模拟失重时的皮肤出汗率随着空气温度增高而增加,但是显着低于HDBR卧床前的水平;高湿条件(80%)下且环境温度高于29℃时,模拟失重时人体皮肤出汗率显着增高,其值低于HDBR卧床前的水平但与其差值逐渐减小.此外,在实验环境下所有受试者的皮肤出汗敏感度降低,并且大腿、小腿、上臂皮肤出汗率显着低于额头、胸和背部皮肤处的出汗率.研究证明,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皮肤出汗与正常重力时存在不同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载人航天时人体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储锡霞[8](2017)在《环境应激模式动物的建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环境应激能破坏有机体的内环境稳态,严重时可引发如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肥胖、抑郁或焦虑、药物成瘾、精神分裂症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构建环境应激相关的动物模型不仅能够模拟疾病的发病症状,也使得我们能够利用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手段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疾病的发病机理。本论文中,我们以24小时束缚小鼠模型和-6度头低位卧床猕猴模型为例,探索环境应激对行为及大脑功能的影响。首先,我们通过对小鼠实施24小时束缚应激来模拟地震后人们被困于废墟之中的情景。我们从生理学、行为学、脑部糖代谢水平、海马成年神经新生以及脑部基因表达等方面,对24小时束缚应激对小鼠短期(2天)和长期(35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4小时束缚应激造成小鼠体重减少以及血清中皮质酮激素水平的急剧升高,表明它对于小鼠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刺激。在抑郁相关的行为学实验中,束缚小鼠存在快感缺失(对糖水的偏好减弱)、绝望(强迫游泳中静止不动时间增加以及首次放弃挣扎时间减少)等典型的抑郁样行为。在学习记忆相关的场景恐惧实验中,束缚小鼠对恐惧记忆的唤起受到抑制,其静止不动时间明显降低。有趣的是,我们发现24小时束缚不仅能够使小鼠短期内的行为出现异常,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且持续的。此外,束缚小鼠的海马成年神经新生减少、脑部糖代谢水平也显着降低。这可能是小鼠出现抑郁表型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通过表达谱芯片对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的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Drala,Drd2,Adora2a,tr1d等神经受体以及Mbp,P1p1,Ugt8a,Ernm等髓鞘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最后,我们发现束缚小鼠的抑郁表型,能够被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所逆转。综上,24小时束缚应激能够诱导小鼠的抑郁样表型,并且该表型是长期且持续的;24小时束缚小鼠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效且简便的抑郁症小鼠模型,具有优良的表面效度和预测效度,可以用于抑郁症致病机理的研究和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此外,我们通过对猕猴进行42天的-6度头低位卧床构建了猕猴模拟失重模型。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外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然而,宇航员在经历了空间飞行之后,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不但会导致其身体出现包括心血管、骨骼、肌肉,免疫功能、内分泌以及脑功能等系统出现紊乱,也会对其心理健康及精神状态有一定的影响。-6度头低位卧床是用于模拟微重力应激的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之一。在本课题中,我们对猕猴进行42天的-6度头低位卧床来模拟微重力环境。首先,模拟失重结束后,猕猴体重明显降低。其次,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我们研究了模拟失重对猕猴海马组织代谢物的影响。我们发现尿苷二磷酸、腺苷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系统相关代谢物发生变化,提示我们应激系统在经历长期头低位卧床后出现了紊乱,并有可能对大脑产生相应的影响。最后,我们通过免疫染色研究证明了模拟失重能够抑制海马齿状回成年神经新生。以上这些结果为模拟失重引起的认知障碍、决策异常提出了可能的解释。综上所述,本论文成功构建了两种环境应激动物模型:24小时束缚小鼠模型和42天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猕猴模型,研究它们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并对其中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李小涛[9](2017)在《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失重可导致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表现为航天员返回时运动能力下降、立位耐力不良,并有突发晕厥的可能。失重的不良生理效应会对航天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会制约航天员在突发紧急情况时独立脱离困境的能力。当前载人航天飞行中采用的水盐补充、运动锻炼、下体负压、企鹅服及药物服用等对抗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失重诱发的所有生理问题。人工重力(Artificial gravity,AG)或许是解决失重问题的根本途径。单纯AG可有效减轻失重所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及立位耐力不良,但对运动能力下降的对抗效果有限。运动锻炼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与肌肉力量,但对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有限。因此将AG和运动锻炼相结合,或许是一种更有效的综合对抗策略。但人工重力或运动的模式、强度、持续时间、频次及两者的组合方式会直接决定对抗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SAC-III型人体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环境,并系统分析了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特性,通过系列人工重力暴露实验探讨了不同负荷AG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交替式AG对心血管及前庭系统功能的影响、AG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适宜的人工重力负荷强度和组合模式。然后基于以上结果,首次以无氧阈百分比为运动负荷强度标准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的失重对抗方案,并通过-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进行了验证,并探讨了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复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耐力、立位耐力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与发现如下:1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构建与特性分析研制了SAC-Ⅲ型人工重力锻炼系统,在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可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存在明显的重力梯度,通过转速调整可实现所需人工重力负荷。地面运行的短臂离心机在产生人工重力的同时会产生合成重力,其G值略大于人工重力,但并随转臂半径和转动速度的增加最终半径2m,转速30rmp时接近足水平2Gz的人工重力。短臂离心机转动过程中加速或减速时会产生Coriolis加速度。2不同负荷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2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6组测试:(A)0 Gz人工重力测试;(B)地面1 G重力坐位测试、(C)地面1 G重力立位测试;(D)足水平1 Gz人工重力测试;(E)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测试;(F)足水平3 Gz人工重力测试。实验观察了安静状态人体心血管功能对不同G值连续性AG暴露的反应特征,旨在筛选SAC锻炼时适宜的AG负荷强度。结果表明:人体处于不同体位时心率具有显着差异,立位>坐位>平卧;而血压无明显差异。人工重力暴露时,人体心率和血压随G负荷的升高而升高,足水平2Gz时心血管负荷略高于地面1G。依据训练学的超负荷原则,2Gz或许更适宜作为失重对抗的负荷。3交替式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影响2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3组测试:A)连续性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测试;B)足水平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测试;C)足水平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测试。实验观察了不同AG组合模式暴露时,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反应特征,旨在筛选适宜的AG模式或组合方案。结果发现: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作用于人体心血管的负荷大于连续性2Gz、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及地面1 G重力环境,且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刺激较强;1Gz-2Gz交替式人工重力暴露作用于人体心血管的负荷小于较连续性2 Gz和1Gz-3Gz交替式人工重力,且对前庭功能也有一定刺激但强度小于1Gz-3Gz;人体可以较快适应强度不大、时间不长的前庭刺激。结果提示:基于短臂离心机的频繁切换的AG负荷模式会对人体前庭器官产生较强刺激,而持续稳定的AG暴露模式可有效减少SAC旋转产生的前庭刺激。4人工重力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首先进行地面1 G重力环境的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以确定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然后采取自身对照,随机进行以下三组测试:A)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时定量负荷运动测试;B)模拟0 G重力环境定量负荷运动测试;C)地面1 G重力环境直立位定量负荷运动测试。每次测试间隔30 min以上,待受试者所有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以后再进行下一次测试。测试过程中观察了足水平连续0 Gz、2 Gz的AG及地面1 G重力环境中人体心血管与呼吸功能对不同运动负荷的动态响应过程,旨在探讨AG复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安静状态时,重力环境对人体心血管功能有较大影响,但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人体每分耗氧量、每分二氧化碳排出量、每分通气量、及呼吸交换率均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不受重力环境改变的影响。在运动过程中,随运动负荷的增加,重力环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程度逐步被运动负荷的影响掩盖。而重力环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程度则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被逐步放大。结果提示: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有氧运动锻炼与地面1G环境相似,或许能够对抗失重所致不良生理效应。5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6)和对抗组(CM,n=6)。采用人体-6°HDBR模拟失重,观察了短期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复合有氧运动对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HDBR期间,CM组受试者在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进行强度为80%95%AT的运动锻炼。每日上下午两次各30 min,而Con组无任何对抗。HDBR前后分别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和无氧功测试。结果发现:HDBR后Con组的递增负荷CSI显着下降(P﹤0.05),运动耐力、V?O2max和AT分别下降到HDBR前的96.5%、91.5%和91.8%,30 s最大负荷运动中的Powermin较HDBR前均显着下降(P﹤0.05),Powerdrop显着升高(P﹤0.05);而CM组以上指标几乎没有改变。HDBR后Powerpeak、PowerAvg两组均无显着改变。结果提示:短期模拟失重可导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其中对有氧运动能力影响最大,对无氧运动能力影响较小;基于SAC的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可有效对抗短期模拟失重引起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耐力的下降,从而维持了人体综合运动能力。6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6)和对抗组(CM,n=8),采用人体-6°HDBR模拟失重,观察了短期模拟期间每天1小时80%95%AT强度的有氧运动联合足水平2 Gz的人工重力对模拟失重所致多系统生理机能下降的影响。HDBR期间,CM组受试者在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进行强度为80%95%AT强度的功率自行车锻炼。每日上下午两次各30 min,而Con组无任何对抗。HDBR前后分别采取血样,并进行一次LBNP立位耐力测试,HDBR期间每日监测HR、BP以及心脏收缩功能。结果发现:4天HDBR后Con组和CM组立位耐力分别下降了49.1%和22.5%;HDBR致使Con组HR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射血前期时间延长、血浆容量减少、迷走神经活性减弱、左心室射血时间缩短,而在CM组以上指标均无显着改变。HDBR后血浆醛固酮在Con组没有改变,而CM组稍有升高。结果提示: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强度为80%95%AT强度的自行车功量计有氧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短期HDBR期间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HRV、血浆容量、以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改变。立位耐力的改善机制不只是心功能介导的,同时涉及到血浆容量的维持和交感神经对立位应激反应的改善等。总之,通过研制的人工重力锻炼系统,构建了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环境,在人工重力暴露的同时可进行有氧运动锻炼,能够满足失重生理对抗所需。本研究通过系列人工重力暴露实验发现:足水平2 Gz或许是较为适宜的人工重力负荷,持续稳定的人工重力暴露模式可有效减少短臂离心机旋转产生的前庭刺激,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近似地面1 G重力环境,基于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的有氧运动锻炼与地面1G环境相似,或许能够对抗失重所致不良生理效应。依据以上结果提出了一套个性化的AG结合有氧运动失重对抗方案,并通过HDBR实验进一步证实:模拟失重期间足水平2 Gz人工重力复合80%95%无氧阈强度的有氧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运动耐力、立位耐力、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其改善机制不只是心功能介导的,同时涉及到血浆容量的维持和交感神经对立位应激反应的改善。

王春慧[10](2017)在《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空间站研究的启动,未来航天员在轨时间将大大延长,同时在轨任务将更加多样化,对航天员作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设计和研发了“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Astronau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System,AMSS)这一中国首个支持长期飞行下航天员作业能力仿真分析、评估与预测的一体化研究平台。具体研究和研发工作包括:(1)系统模型体系架构分析。针对航天体力和脑力作业任务特点以及人-系统整合设计与评估需求,对建模仿真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平台的模型体系构架进行了设计规划。通过分析提出了特性、行为和绩效三个层次的模型体系。该体系能很好地支持对长期飞行中航天员认知、骨肌特性变化与任务执行中航天员的行为特征进行整合,支持几何虚拟人与可计算的认知模型、生物力学模型和负荷绩效评估模型的有机融合。(2)生物力学建模仿真。面向航天任务和环境特征,针对性地开展了长期失重骨骼肌肉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骨骼肌肉系统数学模型与数值模型构建等研究工作。在特性层,通过45天-6度头低位卧床实验研究了模拟长期失重后骨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通过人体骨试样密度和力学性能测试,建立了骨骼矿物质密度-弹性模量的关系模型。对于行为层建模,建立了失重环境下人体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模拟失重下肌肉横截面积、体积以及肌电数据,建立肌肉力计算模型;基于受试者全身CT扫描图像数据建立全身骨骼和肌肉力线的几何模型及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及肌肉力的可视化显示。在绩效层,基于关节力和肌肉力分析结果建立了体力负荷和疲劳分析模型。(3)认知绩效建模仿真。通过对航天任务的分析,选取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作为典型认知类航天任务开展认知绩效建模分析。在特性层,开展了任务的认知需求分析与研究,以及航天飞行环境对任务关键认知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在行为层,开展了典型航天任务感知觉与认知决策模型构建和行为仿真,重点提出了手控交会对接视觉感知模型、选轴决策模型、控制决策模型、手动操作模型等认知与行为模型;在绩效层,开展了认知绩效与作业负荷评估模型构建、认知计算模型与任务仿真环境集成以及模型验证等工作。(4)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的集成。对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模型进行集成融合,包括在系统中集成生物力学模型、集成认知模型,开发和集成特性数据库软件、绩效分析软件模块、作业任务可视化软件模块,以及平台综合调度管理软件模块。所研制开发的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是我国支持长期飞行下航天员作业能力仿真分析、评估与预测的首个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为我国的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工程的人机界面设计与任务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二、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受试者的生活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受试者的生活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及正常人心肺耐力、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影响的初步观察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研究三 可穿戴式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正常人心肺耐力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灸调节内稳态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航天医学中应用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头低位卧床、卡路里限制和幽闭环境对个体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头低位卧床
    1.1 头低位卧床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1.2 头低位卧床对情绪状态的影响
2 卡路里限制
    2.1 卡路里限制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2.2 卡路里限制对情绪状态的影响
3 幽闭环境
    3.1 幽闭环境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3.2 幽闭环境对情绪状态的影响
4 问题与展望
5 结语

(3)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研究方法
    1.1恒河猴头低位模拟失重效应实验
    1.2血常规及骨代谢指标影响检测方法
    1.3数据分析
2研究结果
    2.1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的影响
    2.2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糖脂代谢的影响
    2.3恒河猴头低位卧床中血清骨钙素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分析
3结论与讨论

(4)航天飞行对人体脊柱影响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体脊柱进化和昼夜变化节律特点
2 失重(模拟失重)状态对脊柱的影响
    2.1 失重(模拟失重)状态对椎间盘的影响
    2.2 失重(模拟失重)状态对椎旁肌的影响

(6)微重力热环境对兔子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微重力下的热环境
    1.3 微重力对人体热调节的影响
        1.3.1 微重力下人体温度的变化
        1.3.2 失重对人体热调节的影响因素
    1.4 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1.4.1 热舒适的生理学基础
        1.4.2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因素
        1.4.3 热舒适生理评价指标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地面模拟失重实验
    2.3 比较医学理论
        2.3.1 心血管生理比较
        2.3.2 血液生理及血液生化比较
    2.4 血液流变学理论
        2.4.1 血液粘度
        2.4.2 红细胞流变性
    2.5 本章小结
3 模拟失重实验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装置
        3.2.1 悬吊笼
        3.2.2 支架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室环境
        3.3.2 实验动物与分组
        3.3.3 实验流程
        3.3.4 实验数据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体重
        4.1.1 体重随时间的变化
        4.1.2 环境温度对体重的影响
        4.1.3 重力对体重的影响
        4.1.4 讨论
    4.2 体温
        4.2.1 体温随时间的变化
        4.2.2 环境温度对体温的影响
        4.2.3 重力对体温的影响
        4.2.4 讨论
    4.3 血液指标
        4.3.1 血液流变性指标
        4.3.2 血细胞指标
    4.4 形态体征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微重力人体热舒适类比分析
    5.1 生理热调节类比分析
        5.1.1 人与兔子体温及热调节比较
        5.1.2 失重状态下热调节的变化
    5.2 失重状态下人体热舒适变化
        5.2.1 生理指标
        5.2.2 主观感受
    5.3 微重力下人体热舒适的改善措施
        5.3.1 生理医学措施
        5.3.2 工程技术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出汗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案与步骤
    1.1 受试者情况
    1.2 模拟失重的方法
    1.3 实验方案设计
    1.4 实验步骤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相对湿度为30%时不同温度下的出汗情况
    2.2 相对湿度为45%时不同温度下的出汗情况
    2.3 相对湿度为80%时不同温度下的出汗情况
3 失重时人体出汗变化的机理分析
    3.1 失重或者模拟失重时人体血液分布的变化
    3.2 失重或者模拟失重时人体血液量的减少
    3.3 失重引起人体血管功能的变化
4 结论

(8)环境应激模式动物的建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综述
    1.1 应激对大脑与情绪的影响
        1.1.1 应激与应激应答
        1.1.2 束缚应激对行为的影响
        1.1.3 应激对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的影响
    1.2 地震与精神疾病
        1.2.1 地震后常见的几类精神疾病
        1.2.2 地震与精神疾病相关的风险因子
    1.3 脑成像技术
        1.3.1 大脑能量代谢系统简介
        1.3.2 脑成像技术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1.3.3 PET技术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1.4 抑郁症动物模型简介
        1.4.1 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
        1.4.2 动物模型中常用的行为学实验介绍
        1.4.3 几种抑郁症动物模型介绍
    1.5 模拟失重及其对大脑的影响
        1.5.1 失重和微重力
        1.5.2 模拟失重实验
        1.5.3 模拟失重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1.5.4 模拟失重对脑部的影响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策略
        1.6.1 24小时束缚应激对小鼠影响的研究
        1.6.2 模拟失重应激对猕猴影响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材料
    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2.1.1 主要试剂和药品
        2.1.2 试剂盒物品
        2.1.3 qPCR引物序列
        2.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小鼠饲养和束缚造模方法
        2.2.1 实验动物和饲养条件
        2.2.2 24小时束缚操作过程
    2.3 猴子饲养及模拟失重造模方法
    2.4 行为学测试方法
        2.4.1 糖水偏好实验(SPT)
        2.4.2 旷场试验(OFT)
        2.4.3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T)
        2.4.4 社交能力测试(sociabilitytest)
        2.4.5 强迫游泳实验(FST)
        2.4.6 前脉冲抑制实验(prepulse inhibition,PPI)
        2.4.7 场景恐惧实验(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CFC)
    2.5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2.5.1 脑组织总RNA提取
        2.5.2 总RNA质量鉴定及浓度检测
        2.5.3 RNA反转录反应(RT-PCR)
        2.5.4 实时定量PCR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
    2.6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2.6.1 取血及分离血清
        2.6.2 血清皮质酮激素水平测定
        2.6.3 BrdU/IdU注射
        2.6.4 脑组织灌流固定
        2.6.5 冰冻切片及免疫荧光染色
        2.6.6 ATP相对定量测定
    2.7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扫描(small-animal PET)实验
        2.7.1 主要试剂和耗材
        2.7.2 小动物PET显像
    2.8 表达谱芯片实验方法
    2.9 代谢组学分析
    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24小时束缚诱导应激小鼠产生抑郁样表型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3.1.1 24小时束缚对小鼠血清中皮质酮激素水平的影响
        3.1.2 24小时束缚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1.3 24小时束缚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3.1.4 24小时束缚对小鼠脑部糖代谢水平的影响
        3.1.6 24小时束缚对小鼠海马成年神经新生的影响
        3.1.7 24小时束缚后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变化
        3.1.8 盐酸氟西汀对24小时束缚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
    3.2 模拟失重对猕猴脑组织代谢的影响
        3.2.1 模拟失重对猕猴体重的影响
        3.2.2 模拟失重对猕猴海马区域代谢组学研究
        3.2.3 模拟失重猕猴对成年海马区神经新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4.1 地震后被困与精神疾病的发生
    4.2 将24小时束缚小鼠作为抑郁小鼠模型
    4.3 24小时束缚对小鼠的多方面影响及其潜在机制讨论
        4.3.1 24小时束缚对小鼠生理学的影响
        4.3.2 24小时束缚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4.3.3 24小时束缚对大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4.3.4 24小时束缚对海马成年神经新生的影响
        4.3.5 24小时束缚对小鼠PFC和海马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模拟失重对脑部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6.束缚小鼠长期海马层中表达下调基因富集的GO生物过程(BP)
    附表7.束缚小鼠短期组海马中表达上调基因富集的GO生物过程(BP)
    附表8.束缚小鼠短期组海马中表达下调基因富集的GO生物过程(BP)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9)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基于SAC-Ⅲ型人体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构建与特性分析
    1 基于SAC-Ⅲ型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锻炼系统的研制
    2 短臂离心机的转臂半径、转速与人工重力的相互关系分析
    3 人工重力与合成重力
    4 科里奥利加速度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不同负荷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交替式人工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人工重力叠加运动负荷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部分 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六部分 模拟失重期间人工重力联合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1 本工作的主要结论与意义
    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体测量模型研究
        1.2.2 骨肌生物力学建模研究
        1.2.3 认知绩效建模研究
    1.3 国内外研究对本课题的启示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2章 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模型体系和架构分析
    2.1 航天器人﹣系统整合分析与评估
    2.2 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需求分析
    2.3 建模仿真系统模型体系及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2.3.1 航天员作业能力模型体系
        2.3.2 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航天任务和环境特征的航天员生物力学仿真
    3.1 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骨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模型
        3.1.1 肌肉特性变化规律
        3.1.2 骨骼特性变化规律
    3.2 航天员骨肌生物力学模型研究
        3.2.1 骨肌系统数值模型
        3.2.2 骨肌生物力学模型
        3.2.3 骨应力分析模型
    3.3 航天员体力作业绩效评估模型
        3.3.1 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关节负荷评估模型
        3.3.2 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疲劳评估方法
        3.3.3 骨肌损伤风险评估模型
    3.4 航天员骨肌生物力学仿真软件开发
    3.5 骨肌生物力学模型验证
        3.5.1 空间飞行环境地面模拟技术分析
        3.5.2 典型动作仿真模型验证平台构建与指标体系研究
        3.5.3 仿真模型有效性实验验证
        3.5.4 生物力学仿真软件的综合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典型人机交互任务的航天员认知绩效仿真
    4.1 典型航天任务关键认知特性研究
    4.2 认知绩效模型研究
        4.2.1 适于航天任务的认知体系结构研究
        4.2.2 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认知绩效模型
    4.3 认知绩效评估
        4.3.1 手控交会对接绩效评估模型
        4.3.2 手控交会对接脑力负荷模型
    4.4 认知建模仿真实现
    4.5 认知模型验证
        4.5.1 综合指标的比较
        4.5.2 统计图形及相关性分析
        4.5.3 模型预测能力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5.1 系统软硬件框架与工作流程设计
    5.2 多模型交互融合设计
    5.3 特性数据库软件
    5.4 作业任务可视化三维建模
    5.5 绩效分析结果的可视化
    5.6 平台综合调度管理模块软件
    5.7 平台硬件
    5.8 建模仿真系统应用实例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小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受试者的生活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悸患者及正常人心肺耐力、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D]. 李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头低位卧床、卡路里限制和幽闭环境对个体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的影响[J]. 王协顺,王亚平,杨心玥,高世欢,苏彦捷.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0(05)
  • [3]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J]. 杨超,徐子涵,李铠,张洪玉,王海龙,吴峰,曹宏卿,阚广扞,李莹辉,戴钟铨. 空间科学学报, 2020(04)
  • [4]航天飞行对人体脊柱影响的相关研究[J]. 冯金升,吴斌,安春燕,王跃,许东,杜嵩. 颈腰痛杂志, 2020(03)
  • [5]航天特因环境影响及有关选拔训练项目和模拟方法[J]. 徐水红,闫利,马爱军,赵维,张磊,逯忠国,邓金辉,毕建智.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01)
  • [6]微重力热环境对兔子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曹亚军. 重庆大学, 2018(04)
  • [7]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出汗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 朱辉,王汉青,刘志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8]环境应激模式动物的建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D]. 储锡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9]基于短臂离心机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的研究[D]. 李小涛.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2)
  • [10]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研发[D]. 王春慧. 天津大学, 2017(08)

标签:;  ;  ;  

受试者在床上低头模拟失重的护理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