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TSM 程序的空客飞机故障研究

超越 TSM 程序的空客飞机故障研究

一、超出TSM程序的空客飞机故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新[1](2021)在《国产民机飞机性能监控参数筛选与算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罗雪飞[2](2020)在《G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中国民航运输业蓬勃发展,民航运输机队规模持续扩大,带动航空维修业迅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国民航有60家运输航空公司,3639架运输飞机,飞机维修市场巨大。近年来,国产飞机ARJ21投入运营,C919大飞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促使维修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国外维修企业和原设备生产厂家纷纷进军国内飞机维修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同时,国内航空维修企业还面临着飞机和原设备制造厂商的技术垄断等不利因素。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存,航空维修企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扬长避短,建立市场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GA公司是一家维修能力非常全面的民用航空维修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有航线维护、机体大修、附件维修、航空培训和零部件制造五个战略单元,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南航和第三方客户。自1989年成立起,抓住维修产业髙速増长的机遇,企业迅速发展,成长为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飞机维修企业。近年来,飞机维修业务相对饱和,GA公司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本文研究GA公司为了持续健康发展,如何选择发展战略和确定实施保障措施。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GA公司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研究公司发展战略的意义,列举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运用企业战略分析中常用的pest模型分析GA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GA公司的行业环境和行业竞争态势,同时结合公司的竞争现状,据此找出GA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第三章分析GA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公司的发展概况、拥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找出其优势与劣势。第四章采用SWOT分析模型对GA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总结归纳,根据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威胁和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战略选项分析和战略对比,结合行业政策矩阵,确定了GA公司的高差异发展战略,并指出了战略实施方向。第五章从技术研发创新、市场营销、效益管控、人才培养、组建战略联盟等多个环节对战略的实施保障给出具体措施。

龙海江[3](2020)在《基于QAR数据的重着陆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对于飞行运行而言,进近和着陆是最容易出现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的阶段之一。近年来,重着陆不安全事件频发,对飞行安全潜在危害较大。国内和国际上广泛使用机载快速存取记录器(QAR)对飞行各个阶段的飞行品质进行监控。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发现,行业内对于重着陆事件和事故的分析研究,仅停留在单次样本、人工数据筛选和分析。为探寻重着陆事件产生一般原因,本文利用QAR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引起重着陆的人为和环境风险因素。由于QAR数据变量量纲不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预处理。利用基于层次聚类的聚类处理,完成了着陆阶段关键飞行参数提取,确定了3类、10种影响重着陆的可能因素。为了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普适性和数据分析效率,使用Python平台编程建立了重着陆数据库。最后对QAR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各个变量与着陆载荷的关联,分类探讨了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变量与重着陆的相关性。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一、相关系数分析表明,飞行员接地前粗猛操作、接地前一秒飞机高度高、顺风切变、大下降率、小俯仰姿态均对重着陆有积极影响,且影响程度按排列顺序减小。二、经过模型检验和验证性分析的向后回归分析确定了重着陆载荷模型,数学表达式为Y=1.512-0.042×A+0.023×B。其中Y代表着陆载荷值,A代表俯仰变化率,B代表接地前一秒高度。三、基于相关性研究结果,得到有关重着陆事件发生原因的定性结论,提出对于避免重着陆的飞行操作建议,对于保障飞机进近和落地安全具有良好的帮助。

蔡坤烨[4](2020)在《民用飞机重着陆预测及报文客户化研究》文中认为减少飞机重着陆事件的发生是航空安全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着陆事件会给飞机机身带来结构损伤,严重时则直接导致着陆失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随着飞机实时监测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重着陆将成为现实,如同空客的多种机型上已采用的防冲出跑道系统。为此,本研究根据当前飞机的运行状态参数、飞行员操控以及气象环境等信息,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对重着陆提前预测的模型,分析是否存在重着陆的风险,为警告飞行员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更加严谨的报文触发逻辑以及对报文记录参数丰富化,设计了重着陆的客户化报文。通过报文触发实现在航后检查中对重着陆事件的快速反应,缩减人共成本。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分析了重着陆的形成机理,从航空工程学的角度筛选出飞机进近和着陆过程中影响重着陆发生的QAR参数,主要包括:影响飞机飞行性能的发动机参数,反映飞行员操作的飞机状态参数以及来自外界影响的气象环境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QAR数据的译码原理,针对目前QAR参数的记录缺陷以及模型输入的要求,采用插值和参数提取等方法,实现了重着陆QAR参数采样频率的一致性,并进一步基于特征工程学,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剔除高相关性参数以降低信息冗余和模型训练难度。(2)基于重着陆QAR参数序列,结合AMM手册中重着陆的多级分类以及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序列到序列(Seq2Seq)预测方法,通过选取多个航班的着陆数据作为训练集,以飞行高度为训练集选取区间,调整输入输出步长获得最优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对重着陆多个指标的多步长预测,能够在飞行高度为400英尺开始预测后8秒重着陆的发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裕度给飞行员进行重着陆预防,经过对比分析,该模型比传统的LSTM序列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定和实用性。(3)通过对重着陆的形成机理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依据15号载荷报,采用报文设计的编程语言重新设计了报文的触发逻辑并丰富了报文的记录参数。本研究设计出的重着陆客户化报文具有更加严谨的触发条件,报文参数记录更为丰富。同时,基于报文记录的重着陆影响参数的序列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与重着陆评价指标具有高相关性的重着陆影响参数排名,更有效地反映重着陆的形成原因,为维修人员快速判断重着落形成原因和损伤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张琴[5](2019)在《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为了实现飞机客舱内能够为旅客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安全用电电源,近年来行业内越来越多的开展了飞机客舱电源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其中电源系统设计规范及安全设计技术指标的确立为关键。本文以电源系统安全性设计及其应用实现技术为研究课题,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针对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实现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需符合的适航技术标准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技术规章CCAR25以及管理规章CCAR21部、FAA及EASA所颁发的关于飞机客舱电源安全方面的适航审定技术要求等,采取与民航地方管理局共同商定的方式,制定了该系统实现应用需符合的适航审定技术规范条款;结合FAA及EASA所颁发的飞机上PED供电系统的安全适航审定要求,对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技术规范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系统结构设计方案以及安全设计参数技术指标,包括漏电保护响应电流以及响应时间、过热保护温度设定值、智能功率管理方案等,以指导具体客舱电源系统设计。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方面重点研究了系统架构方案设计、智能化功率管理技术、漏电保护技术、过压/欠压保护技术、短路保护技术、过热保护技术、儿童锁设计技术等。将电源系统整体设计分为主控制器、电源模块、输出插座以及指示灯四个部分,实现了机组人员可对系统使用状态进行监控、便捷的对故障设备进行识别及定位、方便机上的系统维护及故障设备更换,同时系统性考虑其在飞机上的整体布局及安装设计,实现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在机舱内的安全布局。结合具体适航条款及实验标准,制定了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功能试验、DO160环境试验、装机EMI试验规范。以DO160标准作为环境可靠性验证标准,考虑了设备预期可能的各种使用环境,含温度、湿度、高低气压、振动、电源条件、电磁兼容、静电等。通过系列功能、环境及装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符合民航规章及技术标准要求,满足装机使用条件,在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改装项目中开展了装机应用,实现了民航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形成了国内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及适航技术标准体系。

徐晓[6](2019)在《B737NG空调系统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B737NG已是民航业的主力机型。空调系统是B737NG飞机的重要系统,机队的运行平稳与否和空调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有密切关系。尤其空调系统同时承载着飞机机舱增压的功能,若万米高空飞机空调系统故障,很可能造成机舱释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空调系统也是提供机组人员和旅客舒适环境,保障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B737NG飞机空调系统进行研究。本文对B737NG空调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故障机理,以及关键部件之间的故障逻辑关系。采用失效模式效应和临界性分析(FMECA)对机载制冷系统进行分析,列举了各类典型故障模式,并对传统故障排除方式进行梳理分析。同时对大量的B737NG空调系统各种参数进行采集、研究,找出参数与故障的关联因素,利用远程监控软件设置报警门槛值,对于飞机空调性能下降、故障征兆等情况设置邮件报警。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解读,不断完善报警值及优化处置方式,尝试建立一套提前预警预防性排故机制,力求降低B737飞机空调系统故障对机队平稳运行带来的影响。通过历时一年多的数据采集,反复修改门槛限制值,试验论证,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的报警区间,使飞机空调系统故障的提前预警成为可能,研究成果可直接使用于目前运营中的航空公司,为避免B737NG飞机空中突发空调系统故障导致飞机返航、备降等重要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持,保障了旅客乘机出行安全准点,具有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对前文的故障分析,设计一套可行的飞机健康管理系统对飞机健康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对飞行报文和人员的相关操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关键训练和验证数据;同时系统对飞行时的问题报警进行多维度的解析和多种方式的显示,方便维修团队进行事件处理和问题统计分析,提高了检修效率,进而提高飞机的安全性。

程妮[7](2019)在《自动化相关的人为差错分析》文中提出现代飞机驾驶舱中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飞行效率,使飞行员的角色由手动控制逐渐转变为监督控制,对其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易产生新的人为差错,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为保障飞行安全,亟需对自动化环境下的飞行员差错开展进一步研究。参考信息处理模型和情境意识相关概念,构建了飞行员心理模型,详细描述了飞行员的认知过程;基于三元符号模型和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建立了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模型,研究了自动化环境下飞行员与飞机的交互过程。研究了近年来与自动化相关飞行事故,在此基础上基于SHEL模型辨识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其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具体分析;采用专家判断法对影响因素打分,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其中飞行员丧失情境意识重要度最高;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为飞行员、飞机运营方、飞机设计方提供建议。参考HFACS和基于信息加工路径的人为差错分类方法,基于建立的交互模型辨识了自动化环境下的人为差错,包括感知差错、理解差错、决策差错、期望差错、复合差错和执行差错;基于影响因素综合评分量化人为差错概率。从定义、分类、机理等方面分析了典型自动化相关复合人为差错——自动化惊奇,辨识了自动化惊奇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计算了自动化惊奇的发生概率。

林琳[8](2016)在《S公司装配技术工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企业间的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企业价值的缔造者和生产者通常都是位于第一线的技术工人,一个企业的技术工人队伍是否稳定、具备较高水准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所有公司都在努力的吸纳优秀的技术人才以便提升企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丰富公司的人才体系。本文对激励体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对S公司的技术工人激励体系和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该公司在技术工人的绩效考核、培训体系设计、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较大问题,本文采用激励相关理论和管理学理论,根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调整了该公司的员工激励策略,设计出了适合当前型号任务发展下的绩效考核方案、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以及培训体系设计等激励方案。本文对S公司装配技术工人激励问题的探讨,宗旨是提升公司对装配技术工人的激励体制建设的重视程度,让其在合理使用人才、规划人才晋升通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具备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别的制造业在优化自身激励体系提供了参考。

丁同堂[9](2016)在《飞机通讯寻址与报告系统的研究与故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机通讯寻址与报告(ACARS)系统是一个可寻址的空/地数字式数据通信网络,通过飞机上的第三部甚高频(VHF3)、高频(HF)或者通信卫星实现空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的传输,使飞机作为移动终端与地面站相连接,从而加强了航空公司、空管、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商对飞机的监控能力和指挥能力,在飞机维护、航空公司运行和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现代大中型民航客机所必须安装的航空电子设备之一。完整的ACARS系统包括机载设备、数据服务提供商和地基系统。由于我国民用飞机事业起步晚,在ACARS系统设计和研发方面相对滞后,本文详细地分析了ACARS工作原理,研究了ACRAS系统涉及的两个主要协议:ARINC618和ARINC620。结合传统ACARS通信采用的面向字符的明文通信方式的特点,介绍了使用固定位置参数提取法、模板解析法和特征值提取法进行报文译码的方法。鉴于当前国际民航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和航空公司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深入分析了传统ACARS通信的安全漏洞,针对存在的漏洞,提出了端对端的安全ACARS通信解决方案。由于安全ACARS采用了数据加密,不可避免的使数据量增大,使ACARS通信带宽增大。为了解决带宽问题,数据压缩方法被引入,这一数据压缩方法同样可以被应用在传统的ACARS通信,因而可以保证ACARS新系统向下兼容。针对东航A320机队近些年来出现的ACARS报文不一致、地面接收不到飞机下传的ACARS数据、短时间内服务器数据堵塞等故障,结合以往的故障处理措施和飞机排故手册,综合分析故障原因。将导致ACARS故障的原因归纳为硬件问题、软件问题、线路问题和人员使用问题。最后将我国民航在ACARS方面的应用和民航强国在ACARS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对今后ACARS在我国民航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龚思杰[10](2016)在《基于非线性控制的大型民机包线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型民用飞机是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六个重大研究专项之一,在国家工信部民机科研专项(No.MJZ-2011-S-06,No.MJZ-2015-S-080)资金资助下,本论文围绕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包线保护这一主动控制问题,开展了基于非线性控制的大型民机飞行包线保护策略研究工作,论文依次从大型民机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反步法飞行控制律的设计,快速鲁棒反步控制律的研究,飞行包线保护策略的研究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如下:1.以波音B747-100/200大型民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六自由度刚体非线性动力学。首先,利用刚体一般运动方程,推导了气流系变量和航迹系变量的动力学方程。其次,采用气动系数和气动导数建立气动参数模型,计算气动力和力矩,并研究了模型中重力、气动、推进、风力项力和力矩的表达式。最后对动力学模型包括仿真使用的模型和非线性控制律设计使用的矩阵形式模型进行了总结,并简化出纵向运动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飞机模型的开环特性进行分析。2.针对大型民机非线性标称模型的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反步法的指令跟踪控制律。首先,运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给出了反步法跟踪控制律的一般形式,结合飞行器纵向运动显式方程,研究了控制律参数对指令跟踪反步法控制律的性能影响。其次,根据第二章建立的纵向运动单输入单输出模型,采用反步方法设计了俯仰角和攻角的指令跟踪控制律。最后,设计了矢量反步姿态跟踪控制律,应用于六自由度多输入多输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标称模型下,指令跟踪效果很好;当模型存在不确定或发生故障时,指令跟踪效果受到影响,性能有所降低。3.针对大型民机非线性、模型不确定的控制问题,利用快速终端滑模理论,研究了一类快速鲁棒反步控制方法。首先运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快速终端滑模、反步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快速鲁棒自适应反步(Fast Robust Adaptive Backstepping,FRAB)控制律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指令跟踪误差收敛速度快,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好等优点。其次,利用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快速鲁棒反步控制律,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继承了FRAB控制器的特点,还能快速准确地估计复合干扰。最后,利用基于传感器反步控制(Sensor Based Backstepping,SBB)方法,设计了快速鲁棒控制律,该方法需要使用传感器信息,不依赖于模型,不必对扰动进行估计就具有鲁棒能力。4.针对大型民机包线保护的控制问题,探讨了不同的包线保护的策略。首先对经典的迎角限制器的性能做了分析。其次,采用预测控制,设计了一种直接具有包线保护功能的控制器。最后,基于第四章提出的快速鲁棒反步控制器,提出两种保护方案即指令限制和控制模态切换,应用到包线保护的控制任务中。控制模态切换策略具有设计简单的特点,但是由于切换,存在稳定性证明困难。指令限制策略能保证稳定性,需要利用模型进行设计。两种方法的性能都优于传统的迎角限制器,并且在故障条件下的仿真表明,设计的包线保护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在波音B747飞机上的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容错保护算法在模型不确定干扰和发生结构故障情况下的有效性。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解决了大型民机姿态指令鲁棒跟踪控制问题,采用指令限制等控制策略结合FRAB指令跟踪控制器解决了大型民机容错飞行包线保护问题。

二、超出TSM程序的空客飞机故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出TSM程序的空客飞机故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G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术语解释
        1.2.2 航空维修行业研究
        1.2.3 航空维修企业发展方向研究
    1.3 硏究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硏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硏究创新
第二章 GA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2.1.1 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
        2.1.2 经济因素分析
        2.1.3 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
        2.1.4 技术因素分析
    2.2 航空维修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2.2.1 产业内竞争对手
        2.2.2 潜在进入者
        2.2.3 替代品
        2.2.4 供应商
        2.2.5 客户
    2.3 GA公司竞争现状分析
    2.4 GA公司的机会和威胁
        2.4.1 机会
        2.4.2 威胁
第三章 GA公司的内部现状分析
    3.1 GA公司基本情况
        3.1.1 GA公司背景
        3.1.2 GA公司的发展
    3.2 GA公司资源分析
        3.2.1 实物资源
        3.2.2 技术资源
        3.2.3 组织资源
        3.2.4 财务资源
        3.2.5 人力资源
        3.2.6 创新资源
        3.2.7 品牌资源
    3.3 GA公司能力分析
        3.3.1 全面的飞机维修能力
        3.3.2 航空培训能力
        3.3.3 零部件制造能力
        3.3.4 市场营销能力
        3.3.5 管理能力
        3.3.6 开发能力
    3.4 GA公司优势和劣势
        3.4.1 优势
        3.4.2 劣势
第四章 GA公司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4.1 SWOT分析及可能的战略选择
        4.1.1 SWOT分析
        4.1.2 可能的战略选择
    4.2 GA公司的战略业务单元分析
        4.2.1 战略业务单元的行业前景分析
        4.2.2 战略业务单元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分析
        4.2.3 用政策指导矩阵匹配公司业务战略
    4.3 GA公司的战略承诺
        4.3.1 GA公司的价值理念
        4.3.2 GA公司的战略目标
    4.4 GA公司的战略选择
        4.4.1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不足
        4.4.2 实施聚焦战略的局限性
        4.4.3 实施高差异战略可行性
        4.4.4 GA公司的战略规划
    4.5 GA公司高差异战略实施方向
第五章 GA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增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5.2 实行精益管理,创建管理优势
    5.3 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融资能力
    5.4 重视营销建设,拓展市场空间
    5.5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留住核心人才
    5.6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5.7 组建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合作共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QAR数据的重着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飞行数据与安全应用
    2.1 飞行数据的分类
        2.1.1 数字式飞机状态监控系统记录器(DAR)
        2.1.2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
        2.1.3 数字飞行记录仪(DFDR)
    2.2 QAR数据的传输方式
    2.3 QAR在飞行安全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进近和着陆
    3.1 进近和着陆运行阶段
    3.2 飞机着陆载荷的探测方法和限制
        3.2.1 载荷探测的能量来源
        3.2.2 着陆载荷探测模块
        3.2.3 着陆载荷的诊断方法
    3.3 重着陆的形成原因与风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PSS的着陆数据分析
    4.1 QAR数据预处理
        4.1.1 数据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
        4.1.2 基于层次聚类的数据聚类实现
        4.1.3 基于Python的重着陆数据库建立
    4.2 重着陆QAR数据典型相关系数分析
    4.3 重着陆相关因子的向后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着陆因子的影响和操作建议
    5.1 重着陆因子分析
        5.1.1 顺风切变
        5.1.2 下降率
        5.1.3 俯仰输入
        5.1.4 接地前一秒高度
        5.1.5 俯仰
    5.2 操作总结
        5.2.1 低空稳定进近
        5.2.2 机组资源管理(CRM)
研究结论、创新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民用飞机重着陆预测及报文客户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重着陆诊断以及预测
        1.2.2 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1.2.3 飞机报文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重着陆形成机理及判断依据
    2.1 重着陆形成机理
        2.1.1 飞行员操作对重着陆形成的原因分析
        2.1.2 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着陆偏差分析
        2.1.3 接地受力分析
        2.1.4 重着陆风险参数的确定
    2.2 重着陆的判断依据
    2.3 小结
第三章 重着陆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3.1 QAR数据译码
        3.1.1 QAR简介
        3.1.2 QAR数据记录原理
        3.1.3 QAR数据应用范围和优势
    3.2 数据清洗
        3.2.1 缺失值填补
        3.2.2 数据归一化
    3.3 特征提取
        3.3.1 概述
        3.3.2 基于灰色关联度重着陆风险参数的提取
        3.3.3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重着陆风险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4.1 重着陆风险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4.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前向后向传播
        4.1.2 循环神经网络(RNN)前向后向传播
        4.1.3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前向后向传播
        4.1.4 .序列到序列(seq2seq)方法
        4.1.5 .优化方法
    4.2 模型建模
        4.2.1 传统的LSTM多步多目标模型建模
        4.2.2 基于Seq2Seq重着陆关键参数预测算法的建模
    4.3 模型对比
        4.3.1 训练集数据区间范围对模型预测准确率的影响
        4.3.2 输入输出步长大小对预测精度的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重着陆报文客户化
    5.1 load载荷报分析
    5.2 客户化报文设计
        5.2.1 AirFase功能介绍
        5.2.2 客户化报文组成因素
        5.2.3 报文验证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飞机客舱娱乐系统发展趋势
        1.2.2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研制及应用现状
        1.2.3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适航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设计规范
    2.1 系统适航技术规范研究
        2.1.1 初始适航管理概述
        2.1.2 初始适航管理特点
        2.1.3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初始适航准则研究
        2.1.4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的适航审定基础条款
    2.2 系统安全设计技术指标
        2.2.1 结构设计方案
        2.2.2 功率限制设计指标
        2.2.3 漏电保护设计指标
        2.2.4 过热保护设计指标
        2.2.5 防止人员伤害设计规范
    2.3 规范符合性验证方法
        2.3.1 符合性方法简介
        2.3.2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符合性方法
        2.3.3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性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
    3.1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结构设计
        3.1.1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关键部件设计方案
        3.1.2 电负载平衡设计技术
        3.1.3 智能化功率管理与分配技术
        3.1.4 级联电源设计技术
    3.2 功率限制技术
    3.3 漏电保护技术
    3.4 过热保护技术
    3.5 过流保护技术
    3.6 欠压/过压保护技术
    3.7 安全通电保护技术
    3.8 防触电安全用电插座技术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试验验证
    4.1 符合适航审定基础条款的实验方案
        4.1.1 功能试验
        4.1.2 DO160 环境试验项目
        4.1.3 装机EMI试验
    4.2 试验验证设备及条件
    4.3 系统试验验证情况
    4.4 与国外系统对比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B737NG空调系统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飞机空调系统概述
    1.2 空调系统故障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飞机空调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2.1 飞机空调系统
        2.1.1 分配系统
        2.1.2 制冷系统
        2.1.3 加温系统
        2.1.4 设备冷却系统
        2.1.5 温度控制系统
        2.1.6 增压系统
        2.1.7 主要故障分析
    2.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FMECA
        2.2.1 FMECA介绍
        2.2.2 FMECA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调制冷系统与故障排除法
    3.1 空调制冷系统概述
        3.1.1 冲压进气部件
        3.1.2 空气循环机
        3.1.3 主/次散热器和集气/扩压组件
        3.1.4 温控活门/备用温控活门
    3.2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3.3 飞机故障排除流程
    3.4 空调制冷系统故障排除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数据平台的故障排除方法研究
    4.1 译码及报文监控原理
    4.2 空调制冷系统参数监控
        4.2.1 参数合理区间及报警门槛值设置原则
        4.2.2 参数合理区间及报警门槛值确立
    4.3 监控报文实例与解读
    4.4 监控报文的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飞机健康管理系统设计
    5.1 设计思路
    5.2 研究方案
        5.2.1 空调系统样本库构建
        5.2.2 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5.2.3 空调系统健康指数评估方法
        5.2.4 空调系统健康预测方法
    5.3 系统架构设计
        5.3.1 数据采集模块
        5.3.2 数据存储模块
        5.3.3 前端展示模块
        5.3.4 前端操作模块
        5.3.5 数据统计模块
        5.3.6 数据展示分析模块
        5.3.7 AI故障诊断系统
    5.4 数据库设计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总结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自动化相关的人为差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驾驶舱人为差错
        1.2.2 自动化相关人为因素
        1.2.3 自动化惊奇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过程研究
    2.1 飞机自动化系统研究
    2.2 飞行员认知过程描述
        2.2.1 常用模型研究
        2.2.2 飞行员心理模型构建
    2.3 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建模
        2.3.1 建模基础
        2.3.2 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影响因素研究
    3.1 影响因素辨识与筛选
        3.1.1 初始影响因素
        3.1.2 影响因素调查
    3.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1 飞行员自身
        3.2.2 飞行员与其他人员
        3.2.3 飞行员与硬件
        3.2.4 飞行员与软件
        3.2.5 飞行员与环境
    3.3 影响因素量化
        3.3.1 影响因素评分
        3.3.2 影响因素权重
    3.4 影响因素风险对策
        3.4.1 飞行员
        3.4.2 飞机运营方
        3.4.3 飞机设计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辨识与概率量化
    4.1 人为差错辨识流程
    4.2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分类
        4.2.1 常用人为差错分类方法研究
        4.2.2 基于交互模型的人为差错分类
    4.3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概率量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案例分析
    5.1 自动化惊奇分类
    5.2 自动化惊奇机理分析
        5.2.1 飞行员有输入时
        5.2.2 飞行员无输入时
        5.2.3 实例分析
    5.3 自动化惊奇定量分析
        5.3.1 影响因素辨识
        5.3.2 影响因素评分
        5.3.3 影响因素权重
        5.3.4 概率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1 近50年来典型自动化相关飞行事故/事故征候
    附录2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8)S公司装配技术工人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商用飞机发展状况
        1.2.1 国际商用飞机发展现状
        1.2.2 国内商用飞机发展现状
    1.3 我国技术工人培养与国外的对比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技术工人激励的理论分析
    2.1 激励的内容
        2.1.1 激励的含义
        2.1.2 激励的重要性
    2.2 技术工人的定义
    2.3 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2 目标设置理论
        2.3.3 期望理论
        2.3.4 公平理论
第三章 S公司技术工人激励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S公司简介
    3.2 技术工人在S公司战略发展中的地位
        3.2.1 公司外部发展形势
        3.2.2 公司内部发展形势
        3.2.3 技术工人在公司发展中的地位
    3.3 公司装配技术工人激励机制现状
第四章 S公司技术工人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4.1 S公司装配技术工人现状分析
    4.2 绩效考核分析
    4.3 职业发展通道分析
    4.4 培训分析
        4.4.1 资格证鉴定内容与实际工作不匹配
        4.4.2 技术工人培养机构缺乏
        4.4.3 评价机构和体系缺失
第五章 S公司技术工人激励对策与建议
    5.1 绩效管理激励体系设计
        5.1.1 绩效管理机构
        5.1.2 绩效管理流程
        5.1.3 绩效指标设置
        5.1.4 绩效工资结算
        5.1.5 绩效结果应用
    5.2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5.2.1 建立技术工人考核委员会
        5.2.2 细化装配技术工人职级
        5.2.3 建立新的技能评价模式
        5.2.4 培养“双师型”人才队伍
    5.3 培训体系设计
        5.3.1 主要目标
        5.3.2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飞机通讯寻址与报告系统的研究与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ACARS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ACARS概述
    1.3 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ACARS工作原理及应用
    2.1 ACARS系统的构成
        2.1.1 机载设备
        2.1.2 数据链服务提供商
        2.1.3 地基系统
    2.2 ACARS工作原理
        2.2.1 数据编码规则
        2.2.2 信息格式化
        2.2.3 飞机与地面间的数据交换协议
    2.3 航空营运人对ACARS的应用
        2.3.1 飞机远程故障监控
        2.3.2 发动机性能监控
        2.3.3 飞机飞行位置监控
第三章 ACARS报文参数辨识
    3.1 ACARS报文的种类
    3.2 报文参数辨识技术
        3.2.1 报文数据的预处理
        3.2.2 报文参数的译码
        3.2.3 报文参数的校验
第四章 ACARS数据链地面系统标准和接口规范
    4.1 数据链传输的相关定义
    4.2 地-地段规范(DSP到地面用户接口)
        4.2.1 地-地信息的一般格式
        4.2.2 下行链路的转换和处理功能
        4.2.3 上行链路的转换和处理功能
    4.3 典型ACARS报文
第五章 ACARS通信安全
    5.1 现阶段ACARS安全性分析
    5.2 安全ACARS构架
    5.3 安全ACARS通信协议
    5.4 安全ACARS操作
        5.4.1 安全ACARS加密技术
        5.4.2 安全ACARS数字签名原理
        5.4.3 安全ACARS密钥协定方案
        5.4.4 安全ACARS密钥的建立过程
    5.5 安全ACARS数据传输带宽问题
第六章 ACARS故障分析
    6.1 A320飞机ACARS故障回顾
    6.2 ACARS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
        6.2.1 硬件问题导致的ACARS故障
        6.2.2 线路问题导致的ACARS故障
        6.2.3 软件问题导致的ACARS故障
        6.2.4 人员使用给ACARS造成的影响
    6.3 ACARS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
第七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非线性控制的大型民机包线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飞行包线保护的研究
        1.2.2 非线性飞行控制的研究
        1.2.3 容错飞行控制的研究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1.3.1 论文的创新点
        1.3.2 论文内容
        1.3.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大型民机非线性动力学建模
    2.1 引言
    2.2 几何参数
    2.3 运动方程
        2.3.1 刚体一般运动方程
        2.3.2 气流系变量方程
        2.3.3 运动学关系式
        2.3.4 航迹系变量方程
    2.4 力和力矩
        2.4.1 重力项
        2.4.2 气动项
        2.4.3 推进项
        2.4.4 风力项
    2.5 气动参数模型
    2.6 其他模型
        2.6.1 标准大气模型
        2.6.2 舵面作动器模型
    2.7 动力学模型总结
        2.7.1 仿真模型
        2.7.2 非线性控制设计模型
    2.8 飞行开环特性分析
        2.8.1 零输入状态扰动响应
        2.8.2 阶跃输入响应
    2.9 小结
第三章 反步法飞行控制律设计
    3.1 引言
    3.2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3.3 反步法控制律设计
        3.3.1 控制律设计
        3.3.2 仿真分析
    3.4 SISO纵向动力学控制
        3.4.1 控制律设计
        3.4.2 仿真分析
    3.5 MIMO六自由度模型控制
        3.5.1 控制律设计
        3.5.2 仿真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鲁棒反步飞行控制律设计
    4.1 引言
    4.2 相关基本理论
        4.2.1 稳定性理论
        4.2.2 RBF神经网络
    4.3 控制问题描述
    4.4 快速鲁棒自适应反步法
        4.4.1 控制律设计
        4.4.2 仿真分析
    4.5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快速鲁棒反步
        4.5.1 传统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设计
        4.5.2 超螺旋滑模干扰观测器设计
        4.5.3 仿真分析
    4.6 基于传感器的快速鲁棒反步
        4.6.1 控制律设计
        4.6.2 仿真分析
    4.7 不同方法比较
    4.8 小结
第五章 飞行包线保护设计
    5.1 引言
    5.2 包线保护策略
    5.3 问题描述
    5.4 预测控制
    5.5 控制模态切换
    5.6 指令限制策略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超出TSM程序的空客飞机故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产民机飞机性能监控参数筛选与算法优化研究[D]. 王立新.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
  • [2]G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罗雪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QAR数据的重着陆分析研究[D]. 龙海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0)
  • [4]民用飞机重着陆预测及报文客户化研究[D]. 蔡坤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D]. 张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B737NG空调系统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D]. 徐晓.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7]自动化相关的人为差错分析[D]. 程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8]S公司装配技术工人激励机制研究[D]. 林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7)
  • [9]飞机通讯寻址与报告系统的研究与故障分析[D]. 丁同堂. 兰州大学, 2016(12)
  • [10]基于非线性控制的大型民机包线保护策略研究[D]. 龚思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超越 TSM 程序的空客飞机故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