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文[1](2021)在《构建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教师评价对高校教师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导向作用,是引导教师成长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机制。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短期轻长期、重管理轻实质的错误导向,影响了教师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高校应该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准确把握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要义,从转变评价理念、改革评价指标、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构建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张帅,徐云露[2](2021)在《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师德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推动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地方高校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但在师德评价体系建设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自身办学特点,在分析当前教师师德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王小梅,吴英策,黄晓,白逸仙,朱泽峰,陈超群[3](2021)在《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成绩、问题与省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足于部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工作的实践,通过对75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年度报告、25所抽查学校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结合25所高校的现场考查、座谈与访谈分析,提出现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取得的成绩,包括坚持党管人才,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同行专家评议,推进分类多元评价;深化代表成果评议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评审环境等。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关键向度,即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突显"教书育人"质量评价;完善"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实现"动态过程"评聘管理。

任大路[4](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辜晓君[5](2021)在《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 ——以A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导师的责任心和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考核是保障导师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导师考核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导师考核工作质量。本研究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理论基础,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个案调查法四种方法,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恢复以来有关导师的政策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广西12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在以A大学为个案研究对象的前提下,总结出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研究表明,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在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奖惩机制建设等方面具有共性,但在考评方式、考核主体、考评指标、改革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发现,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存在考核制度整体建设不完善、导师考核工作大多流于形式、考核多采用定性指标缺乏定量指标等问题。究其原因,广西高校研究生导师考核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导致制度缺乏整体性,多数高校未能切合本校实际设置考核方案,且没有统一的标准致使指标设计不合理,考核的复杂性也增加了考核工作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相关问题,一要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二要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模式,客观公正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是我国导师梯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机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系统的、全面的梳理了广西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并对其相关考核制度内容进行对比,发现其共性和差异性以及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完善对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部分文本分析数据欠缺;二是问卷调查分析较为单薄。下一步笔者将持续关注关导师考核制度改革的最新信息,以对本研究的结果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争取对该研究领域做进一步的拓展。

夏颖[6](2021)在《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的问题,减贫脱贫也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密切关注。2020年作为我新时期扶贫的转折点与我国精准扶贫成效考核之际,高职教育精准扶贫也取得了显着进步,研究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则尤为必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指标评价模型,了解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扶贫绩效的现状与问题,为政府、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决策机关提供高职教育扶贫资源优化配置的意见与参考。通过教育扶贫绩效评价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以资源配置理论、绩效诊断“3E”理论以及教育收益理论为依托,基于粤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探索了粤北地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2017-2019年三年来绩效评价变化趋势以及粤北地区总体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成效。此外,为了构建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研究结合了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文本、教育扶贫工作者的访谈以及已有的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0位专家开展的两轮问卷咨询,确定了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三级指标,通过可靠性分析,最终构建了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本研究选取粤北地区的五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基于粤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在财政资助、社会扶贫、扶贫政策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上,收集五所高职院校的质量年报、统计公报以及五所院校的《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数据采集表》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结论:各院校精准扶贫力度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本地人才培养回流度不高、技术服务经济效益有待加强。综上,根据专家咨询问卷与熵值法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第一,加强贫困生扶志理念教育;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第三,加大地方人才的吸引力度;第四,建立双部门管理监督机制。并从加强高职教育扶贫向振兴的角色转变以及有效促进高职教育脱贫与振兴的衔接两部分展开研究展望。

刘刚[7](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吴小艳[8](2021)在《新时代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与重要保证,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和现实针对性。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上海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收集资料,总结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章,新时代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发展恢复期、全面探索期、改革深化期、内涵提升期。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完善考评监督机制。这是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切入点。第二章,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实地调研方式,对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实证研究。介绍了“师德师风”概念的操作化过程和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提供了结构式访谈提纲。调研结果显示,上海高校教师遵守“红七条”,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六个方面表现良好。第三章,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绩效评估和原因分析。上海师德师风建设成效表现在五个方面:重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构建校院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发挥模范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足之处表现在四个方面: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不细、负面典型震慑作用不大、师德师风考核把关不严、实践创新基地覆盖不全。这是由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市场经济规则侵蚀、高校主体责任弱化等因素造成的。第四章,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建议。基于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不足及其原因分析,借鉴澳大利亚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高校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激发教师自觉性。本文还有绪论和结语。绪论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结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反思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刘丹丹[9](2021)在《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Y市9所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三观”的树立,人格、品行的塑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加强师德考核与评价制度的建设对促进师德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师德考核难以量化,考核体制机制的不完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师德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因此,研究和改进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师德考核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Y市9所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中小学师德考核存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师德考核与教师其他考核相混淆,二是师德考核方案制定和执行中民主的缺失,三是师德考核方案欠合理,四是师德考核过于形式化。接着从师德本身因素、学校管理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最后提出完善中小学师德考核的具体对策及建议,即树立正确的师德考核理念、营造良好的师德考核氛围、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可行的师德考核方案、提高师德考核的民主化程度、注重对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

杨金梅[10](2021)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凸显德育在五育中的引领作用,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为响应“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号召,应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故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1)什么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指标体系是怎样的?(3)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如何?(4)云南省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什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提高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框架构建和研究工具设计,基于文献、政策文件形成框架体系,采取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框架体系,然后基于该体系设计了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访谈提纲,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实施访谈;第四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分析;第五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影响因素,深度分析了当下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针对结论提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提升的建议,并对该论文的研究创新点以及不足进行反思与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教育情怀感染力表现良好,能够了解教育新闻,关注国家大事;能够结合学科知识、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书育人;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特殊学生,会给予相应的关心与鼓励。但是,教师中有对于终身学习的理解偏于狭隘,对现有职业产生倦怠的现象。(2)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对于学科价值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落实不到位,学科价值引领力有待提高。对于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师有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对于民族科技发展,部分教师能因地制宜地加以落实。教师对科学认知与理解、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的认识只是只言片语、不够完整。(3)相比于前两者,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引导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非常认同应具备德育意识。对于德育目标,部分教师的认识不全面,只能无意识地进行学科德育,未能充分抓住德育时机,也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地进行学科德育的准备,相关的学科德育的评价也比较欠缺。本研究也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学校的资源匮乏、农村女教师角色冲突等问题。要提升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可以从政策、学校、教师自身三方面保障五育并举落地,促进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发展;关注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学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为女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错误导向
    (一)重科研轻教学
    (二)重短期轻长期
    (三)重管理轻实质
二、构建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意义
    (一)顺应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二)激发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构建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
    (一)转变评价理念,强化教书育人的价值认同
    (二)改革评价指标,构建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指标体系
        1. 坚持以德为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的首位指标
        2. 聚焦教书育人,把教育教学业绩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
        3. 健全综合评价,把科学研究、学生工作、社会服务作为评价的多元指标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化技术助推构建与实施

(2)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现状
    1.1 师德评价观念之争:定量与定性
    1.2 评价内容判定:道德与职业
    1.3 师德评价主客体的利益性
    1.4 师德评价制度保障不足
2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设计
    3.1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4 保障性制度
    4.1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4.2 出台文件,明晰职责
5 结语

(3)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成绩、问题与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方法的实施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成绩分析
    (一)坚持党管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实行同行专家评议,推进分类多元评价
    (三)深化代表成果评议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评审环境
三、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关键向度
    (一)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二)突显“教书育人”质量评价
    (三)健全“多元分类”评审体系
    (四)实现“过程动态”评聘管理

(4)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2.1.1 “工匠”的定义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2.4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 ——以A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缘由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文献述评
    (三)基本概念界定
        1.研究生导师
        2.导师考核
        3.导师评价
        4.导师考核制度
    (四)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导师考核的理论与政策演变
    (一)研究生导师考核的理论
        1.开展研究生导师考核的价值和意义
        2.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保障导师考核质量的前提
        3.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恢复以来导师考核的政策演变
        1.恢复招生时期(1978-2002 年)
        2.扩大招生时期(2003-2009 年)
        3.快速发展时期(2010-至今)
二、广西高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文本分析
    (一)广西高校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的共性
        1.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办法
        2.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3.奖惩机制基本相同
    (二)广西高校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的差异性
        1.考评方式存在差异
        2.考核主体有所不同
        3.考评的指标不一致
        4.改革措施相差悬殊
三、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个案分析——以A大学为例
    (一)选取A大学的缘由
        1.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
        2.学校地区代表性较强
        3.利于笔者开展实地调查
    (二)A大学导师考核制度建设分析
        1.导师考核制度较为健全和完善
        2.导师考核制度建设成效评价较高
四、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主要不足和问题
        1.部分高校制度建设欠缺,考评主体单一
        2.考核制度建设僵化,考核流于形式
        3.考核定量指标较少,定性要求内容较多
        4.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难以把握
    (二)归因分析
        1.标准模糊致使导师考核评价的指标不合理
        2.发展缓慢导致导师考核制度缺乏整体设计
        3.盲目照搬导致导师管理办法未切合本校实际
        4.工作复杂致使未按学科分类制定导师考核方案
五、完善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
        1.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岗位选聘制度
        2.建立定期审核与动态调整机制
        3.制定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制度
        4.设立完善的研究生导师奖惩制度
    (二)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模式
        1.完善导师岗位考核评价体系
        2.实行导师分类考核管理办法
        3.构建研究生导师多维考评模式
        4.推动导师岗位考核结果的运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A 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后脱贫时代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三、扶贫绩效评价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重难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德尔菲法
        三、熵值法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资源配置理论
        二、绩效诊断“3E”理论
        三、教育收益理论
第三章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选取准备
        一、指标选取的目标
        二、指标选取的思路
        三、指标选取的原则
        四、指标选取的依据
    第二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成
        一、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一级指标的提取
        二、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二级指标的提取
        三、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三级指标的提取
    第三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分析与修订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分析与修订
        四、专家咨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第四节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与阐释
        一、指标体系的确定
        二、指标体系的阐释
第四章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扶贫概况
        一、财政经费资助情况
        二、社会扶贫基本情况
        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第二节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三节 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二、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结果的测算分析
    第四节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价问题与对策
        一、扶贫绩效评价问题
        二、优化扶贫绩效对策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不足
        一、指标选取具有一定主观性
        二、部分理论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三、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扶贫采集不全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加强高职教育扶贫向振兴的角色转变
        二、有效促进高职教育脱贫与振兴的衔接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1)
附录二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2)
附录三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3)
附录四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4)
附录五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5)
附录六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咨询(第一轮专家咨询)
附录七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咨询(第二轮专家咨询)
附录八 绩效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九 绩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数据
附录十 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数据采集和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7)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问题和局限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新时代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内涵和外延
        (二)问题和原因
        (三)思路和对策
    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层次创新
        (三)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新时代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历程
        一、发展恢复期(1978 年-1984 年)
        二、全面探索期(1985 年-1998 年)
        三、改革深化期(1999 年-2011 年)
        四、内涵提升期(2012 年至今)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任务
        一、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完善师德师风考评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师德师风调研方法设计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第二节 师德师风调研结果分析
        一、“红七条”
        二、“六维度”
第三章 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绩效评估和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重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三、构建校院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四、发挥模范教师引领示范作用
        五、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第二节 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不足之处
        一、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不细
        二、负面典型震慑作用不大
        三、师德师风考核把关不严
        四、实践创新基地覆盖不全
    第三节 上海高校师德师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二、市场经济规则侵蚀
        三、高校主体责任弱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澳大利亚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突出教师道德核心价值观
        二、明晰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三、制定激励性规范性守则
    第二节 完善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一、落实高校主体责任
        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激发教师自觉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9)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Y市9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国家对师德考核的重视
        (二)目前中小学师德考核仍存有问题
        (三)个人对于中小学师德考核的关注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师德
        (二)师德考核
        (三)师德评价
    三、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师德考核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二)师德考核内容的研究
        (三)师德考核方式的研究
        (四)师德考核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五)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的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一)师德规范的研究
        (二)师德评价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二章 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设计
    二、Y市9 所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概况
        (一)师德考核方案制定的依据
        (二)师德考核的领导体制
        (三)师德考核的频率
        (四)师德考核方案制定的参与者
        (五)师德考核的方法
        (六)师德考核的内容
        (七)师德考核结果的应用
    三、师德考核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一)学校管理者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生层面
        (四)家长层面
第三章 中小学师德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小学师德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师德考核与教师其他考核相混淆
        (二)师德考核方案制定和执行中民主的缺失
        (三)师德考核方案欠合理
        (四)师德考核过于形式化
    二、中小学师德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师德方面的因素
        (二)学校管理方面的因素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
第四章 完善中小学师德考核的对策及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师德考核观念
    二、营造良好的师德考核氛围
    三、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
        (一)建立健全师德教育培训机制
        (二)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宣传机制
        (三)建立健全师德考核监督机制
        (四)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奖惩机制
    四、制定科学可行的师德考核方案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被考核者的主体性
        (二)结合校情,制定适合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三)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合理确定权重
        (四)不同主体评价的占比要合理
    五、提高师德考核的民主化程度
        (一)教师全程参与师德考核的制定
        (二)考核过程透明化,考核结果及时公开
        (三)开通申诉途径
    六、注重对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研究成果

(10)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德树人: 国家发展之需
        1.1.2 教书育人: 古今中外教育之需
        1.1.3 学科德育: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之需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德育
        2.1.2 学科德育
        2.1.3 教师学科德育能力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研究现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德育理论
        2.3.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3.3 德育建设政策文件
3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工具设计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教育情怀感染力
        3.1.2 学科价值引领力
        3.1.3 教学过程引导力
    3.2 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
        3.2.1 第一轮专家咨询
        3.2.2 第二轮专家咨询
    3.3 研究工具设计
        3.3.1 访谈提纲设计
        3.3.2 访谈实施
4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分析
    4.1 教育情怀感染力
        4.1.1 理想信念
        4.1.2 道德情操
        4.1.3 扎实学识
        4.1.4 仁爱之心
    4.2 学科价值引领力
        4.2.1 科学认知与理解
        4.2.2 科学思维与方法
        4.2.3 科学精神与态度
        4.2.4 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
    4.3 教学过程引导力
        4.3.1 学科德育设计能力
        4.3.2 学科德育实施能力
        4.3.3 学科德育评价能力
5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影响因素
    5.1 外部因素
        5.1.1 学校因素
        5.1.2 社会因素
    5.2 内部因素
        5.2.1 教师性别
        5.2.2 教师职务
        5.2.3 教师思维方式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
        6.1.2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影响因素
        6.1.3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欠佳的原因
    6.2 提升对策
        6.2.1 保障五育并举落地,促进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发展
        6.2.2 关注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学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
        6.2.3 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为女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
    6.3 研究反思
        6.3.1 创新
        6.3.2 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指标体系初稿
    附录2 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3 依据第一轮专家咨询建议修改的指标体系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四、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J]. 罗文.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1(04)
  • [2]地方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张帅,徐云露.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1(07)
  • [3]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成绩、问题与省思[J]. 王小梅,吴英策,黄晓,白逸仙,朱泽峰,陈超群.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6)
  • [4]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广西高校硕士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 ——以A大学为例[D]. 辜晓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D]. 夏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7]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8]新时代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 吴小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9]中小学师德考核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Y市9所学校为例[D]. 刘丹丹.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10]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研究[D]. 杨金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