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若干问题

浅谈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若干问题

一、略论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嗣杰[1](2020)在《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针对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新农村扶贫的路径主要集中在“国家政策扶贫”上,脱贫形式主要是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生态补偿等,依靠国家政策、资金和社会资助完成的脱贫,难以从本质上帮助农村全面、自主地脱贫。“网红扶贫”作为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环境衍生的扶贫形式,将“网红营销”模式应用于扶贫工作,在话题、热度、社会影响上形成一定规模,继而进行商业突破、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在新媒体技术高速进步的背景之下,普通扶贫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网红扶贫传播通过互联网背景逐渐发展。形成三大主要的传播特征。整合互联网资源,形成了社会关注和效应;其次,继承网红传播路径,形成多元化的传播优势;在此,加强专业化管理化模式,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网红扶贫传播的在初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从社会认知角度而言,通过网络渠道收获了大量媒体和受众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专家和企业的讨论;从社会态度而言,网红扶贫通过切实落地的扶贫手段帮助大量贫困地区脱贫打消了受众的疑虑,收获了政府部门与业界专家的肯定与鼓励;而在社会转变的进程中,网红扶贫成为了受众、贫困地区、新媒体平台之间的桥梁,帮助三者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然而,在网红扶贫发展的初期,因为发展不平衡和不成熟,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在传播主体上,文化素养偏低和过分商业化的态度使得网红扶贫传播难以发展彻底;在传播路径中,内容的单一化、粗鄙化与平台的监管不力造成其发展屡遭诟病;在传播效果中,传播区域的不平衡以及受众态度的娱乐化使得网红扶贫传播失去公信力。针对种种弊端,从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提升到传播内容的严格监管以及政府、媒体的正面宣传都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准扶贫战役处于成功的关键点。网红扶贫传播是基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一次创新,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只有理清当前问题的症结、把握号未来发展的方向才能走出扶贫的困境,帮助贫困地区顺利脱贫,走向致富。

陈东君[2](2019)在《攀枝花城市景观的传承与再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时代城市出现文化趋同的同质化倾向,城市景观是文化精神等抽象氛围的现实载体,中国“千城一面”的现实情况让城市景观价值定位与实施方法成为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攀枝花市作为中国近现代建设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其城市文化及对城市景观价值的认知显见的区别于传统城市,在景观层面的开发研究仍存在极大的理论需求与拓展潜质。因此本文希望在以工业城市为范围的城市景观领域发现更具体深入的理论视角,辨析工业类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的核心内容。本文回顾“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以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目的为原则,总结经验,构建一个关于城市中“景观”与“历史背景”、“文化特征”的关联性视角,以此引导本文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以攀枝花城市历史背景与规划建设为脉络,完整的梳理了攀枝花城市景观的建设发展过程。随后,解构攀枝花城市景观,详尽的分析其景观构成,从“城市文化”与“景观”的联系性入手,比对攀枝花城市景观,系统的整合了城市景观现状及其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进一步调研访查资料的研究,确立“时代价值观引导城市景观选择与建设行为”的理论观点。由此跳脱景观学科限制,在城市景观领域展开关于国内人文精神需求与资本经济发展相对矛盾的研究视角,以此揭示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主导城市景观时空联系断裂与趋同化现状的是政府与开发商同民众不同的价值选择。发现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的核心在于对城市景观空间表征—价值内因—时间层积关联属性的整体把控。以前文研究成果为指导,挖掘“攀枝花式”的城市景观资源,并尝试结合专业知识对攀枝花城市景观传承与再生提出优化建议。

王伟杰[3](2014)在《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选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具备经济文化二重性。一方面是经济属性,追求利益最大化,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具有文化属性,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生存法则。因此文化产业存在着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引导。在物质世界中,文化资源最终变为文化资本而形成经济价值导向功能;在相对应的精神世界中,文化产品的消费因其精神影响而形成文化价值引导功能。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追逐是一个多方参与的相辅相成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引导的形成机理研究,探讨如何优化和提升文化产业开发过程,在文化价值的冲突中选取合适的文化价值,生产能形成较为健康的文化价值引导的文化产品。全文由绪论、六个章节和结语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讨论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文化资源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进行了研究综述,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对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现状进行了基本描述,指出了我国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区域的部分行业“偏经济价值轻文化价值”的个别问题的存在及危害。这些个别问题体现在:开发主体目标取向亟待统筹兼顾,开发客体核心内容有待统一管理,开发方式价值选取急需规约监督等三个层面,从而造成了文化价值引导功能的消极弱化。究其原因,文化产业发展中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偏离,文化产品流通过程中多方参与力量的分散以及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评估机制的缺乏,造成了我国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引导功能的弱化现象的存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引导的具体发生发展过程。由于文化资源本身就存在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存、“精、正、雅”文化色彩与“土、旧、俗”文化元素并存等辩证性特征,文化产品也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由此文化产业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始终存在着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的二元纷争:即在物质世界形成经济导向作用,而在精神世界中形成文化导向作用。因此,开发良性文化产品能强化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并能获取一定的经济价值。第三章阐述了在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中如何选取并传扬良性的文化价值的方法和过程。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城市文化中也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价值。借助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理论,选取和传扬城市的良性的文化价值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在文化集聚阶段中,城市的多元文化如同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形象一样发生集聚,但其良性文化却能脱颖而出并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在文化散播阶段,依靠“文化意见领袖”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良性文化的有效传播,从而使城市良性文化依靠文化产品得以传播并形成良性的文化价值引导。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针对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获取而采取的“双赢”的政策措施,以利于我国汲取相关经验和教训。其中,美国版权产业通过财政扶持和税收减免,对国内文化市场实行“门罗主义”;而在国外文化市场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传播和推销美国核心价值观和信仰。法国和加拿大是“文化例外”政策的坚决倡导者和拥护者,除对国内主流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之外,还对美国的娱乐文化产业进行疯狂抵制。另外,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都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植,以形成以本国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在汲取国内外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引导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五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并形成良性价值引导的基本路径。在宏观的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性主体文化资源, “德艺双馨”的开发主体应秉承正确合理的开发目标,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选择“多赢”的开发方式。在中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示范方面,应坚持“以文教化、以人为本”两者一体的初衷和目的,在城市良性文化的引领下开发以箭垛式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资源。在文化事业建设中“高唱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注重将城市核心文化精神注入到文化产品中去。在微层的文化产业链中,文化生产者应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的多重要求,文化传播者应成为鉴定识别文化产品和信息的有效中转流通枢纽,文化消费者应塑造“有自觉、不盲从”的文化消费结构,文化管理者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文化产业服务和文化事业建设并举的发展战略。最后,本章第四节构建了旨在评价我国良性文化产品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第六章结合城市核心文化定位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的城市文化定位及良性文化产品开发等实践案例以验证定位方法的合理性。以我国中小城市新乡和大城市武汉为例,其良性的核心文化分别为牧野文化和首义文化,相应地其良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创造也应当围绕城市核心文化做文章。最后,文章列举了我国部分成功利用文化资源开发的良性文化产品,印证了文化产品在追求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攫取经济价值的可能性。结语部分则对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律性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

汪存华[4](2013)在《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都对分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分工促进技术发展,分工缩减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的效率,增进社会财富的积累。马克思认为,地域分工是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分工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给对方以保障与促进,并通过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增进效益。杨格认为分工引起报酬递增,舒尔茨(Schultz)、霍撒克(Houthakker)、贝克尔(Becker)、杨小凯、黄有光、厉以宁等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扩展和深化,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八国相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有47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307万人,占新疆自治区总人口的59.90%(2010年,第六次普查),是中国社会民族问题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新疆被天山自然地分割为南疆和北疆,而且南北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研究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问题,防止新疆南北差距过大,对于实现和谐新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本文期望达到四个目标:第一,通过对新疆产业分工发展的历程研究,揭示新疆产业发展的变动轨迹;第二,从资源禀赋、政策、区位及社会因素等角度,探索导致新疆南疆和北疆产业经济不平衡的原因;第三,分析新疆南疆和北疆产业经济不平衡可能产生的影响;第四,提出保持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新疆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对新疆地区产业差距进行测算,从不同产业角度对新疆总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揭示了地区产业差异是新疆南疆和北疆差距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揭示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从资源禀赋、政策、区位及社会因素等四大角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分析新疆南疆和北疆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框架,并运用1978~2010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还依据新疆60年间88个县级数据分析了新疆南疆和北疆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还利用偏离份额法、区位商对新疆南疆和北疆地区进行了重新分工与合理布局研究,最后借鉴适当的产业政策措施,促进新疆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创新:第一,从行政区划方面将新疆划分为南疆和北疆两个不同但有联系的行政区对新疆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第二,从四大维度揭示影响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差异的深刻原因,明确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的关键在于产业分工。第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新疆产业分工变迁及其影响;第四,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新疆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进行验证,得出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建议,为新疆实现新的跨越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研究认为:新疆产业分工是南北疆区域协调问题的关键所在,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已经对新疆产生特殊影响;新疆资源禀赋、政策因素、区位特征和社会因素的差别是导致新疆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新疆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促进南北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李冈[5](2013)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对外防御的重要屏障,其社会稳定与否,不仅影响着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与周边国家接壤,与其他国家共有漫长的边界,具有边境的开放性、民族宗教的多样性、社会发展的多层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等特点。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否,历来都是各朝各代高度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更加重视。1952年2月,正式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行;2001年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以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也时刻窥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企图寻找干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总体来看,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整体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由于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敌对势力挑唆、历史遗留问题、文化冲突以及利益纠纷等因素,不时引发一些社会稳定问题。同时,随着沿边开放的推进,传统的边界效应进一步弱化,民族一体化、宗教一体化、生产要素跨境流动进程加快,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方面的错位,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传统的区域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效落实和实施带来一些影响。此类现象,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恶性突发事件中可见一斑。如何有效消除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只有真正查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才能保持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才能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找到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社会维稳方式,同时,结合实际,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包头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包头满都拉口岸开放等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和与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对外交往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对地区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由于包头市地处边疆民族地区,且经济相对发达,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立足包头开展社会维稳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作为从包头市基层政府成长起来的干部,笔者亲身见证了许多社会稳定问题的出现和相关事件的发生,也参与了对一些事件的应对和处置,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也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运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相关理论,对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区及其维稳,我国历代及国外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为例,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稳定现状,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维稳基本情况入手,对影响包头市社会稳定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并从基本对策,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和加强社会秩序与创新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意在对有效解决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昌鹏[6](2012)在《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三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周圆苑[7](2011)在《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不仅仅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更是对城市功能的最佳诠释。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其幸福感来源于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要素综合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综合能力构建出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城市竞争受到全球性的关注。城市形象作为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要素也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作为西部城市的玉溪,从2003年就开始城市形象的建设和品牌打造,经过几年的努力,玉溪的聂耳文化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影响力,却未形成对外的辐射力,对玉溪城市形象传播起到的效果甚微。本文依托传播学功能理论、传播要素理论、以及城市形态理论,解剖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优秀城市形象传播案例,为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的制定提供经验借鉴。结合玉溪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传播策略,改善玉溪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不够的现象。

韩江涛[8](2010)在《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城镇化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是经济、环境、生活、生态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己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全区面积为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均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与周边八个国家毗邻,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而另一方面新疆的城镇化发展又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新疆的城镇化,将对新疆城乡协调发展、民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区域发展理论作了深层次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疆各地州市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将新疆各地州市的城镇化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其次,在现状分析和水平评价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较低、新疆的社会和人文环境、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制约新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了重点探讨和分析。再次,对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以及国内城镇化发展比较成功的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即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约束、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民族融合,营造稳定的城镇化发展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小城镇化战略、分区域推进新疆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养人才等。

黄淑美,伍慕仪[9](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安定[10](2005)在《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较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它们却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对其现实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出路进行专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分为现状研究和对策研究两个部分。在现状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当前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对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概况、发展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概念;结合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实地调研,论文从个案、误区、困惑以及启示等不同层面层层深入的对研究对象的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概括,指出当前西部中小名城面临“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在对困境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整合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时代需求”为内涵的可持续保护策略;并进而指明实现“历史资源优势向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解困之路”的关键环节。在对策研究中,论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西部中小名城的可持续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城市形态层面探讨了“历史资源整合”的策略,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介绍了多样化的整合措施与手段,其目标在于使名城中的历史资源形成“合力”,凸显资源优势;通过引入“战略管理”理念,构建了“管理机制革新”策略,意在通过对城市遗产管理在体系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效率、强化能力,从而为名城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借助现代营销学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形象营销”的策略,探讨了城市形象对于激发城市魅力、激活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重点从定位、特色、品牌和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分析与建议。从现状到对策,论文体现了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的研究过程,为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城市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参考。

二、略论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网红”及“网红”经济研究
        0.2.2 有关网络扶贫的研究
        0.2.3 有关新农村传播的研究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1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背景
    1.1 新媒体技术应用全民化
        1.1.1 媒介技术准入门槛降低
        1.1.2 媒介操作流程简化
    1.2 网络扶贫政策落实
        1.2.1 “新媒体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
        1.2.2 “国家政策扶贫”到“自主精准扶贫”的决策性改变
    1.3 网络经济运作扩大化
        1.3.1 农产品经济区域共享时代来临
        1.3.2 “网红”数字资本运作模式形成
    1.4 互联网文化发展大众化
        1.4.1 互联网成为泛娱乐化时代的欢乐场
        1.4.2 贫困地区成为低俗文化蔓延的温床
第2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特点
    2.1 “大IP”式的营销资源整合
        2.1.1 推出新媒体平台“网红扶贫”项目
        2.1.2 培养贫困地区“网红领袖”
        2.1.3 借助“网红”人气精准扶贫
    2.2 “多元”化的扶贫传播内容
        2.2.1 地域开发网红农村产品
        2.2.2 个性打造网红农村文化
    2.3 “轰炸”式的大众传播路径
        2.3.1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土味模式
        2.3.2 “夺眼球”式的宣传话题
        2.3.3 视听与内心双重冲击的传播效果
    2.4 “专业”化的媒介管理模式
        2.4.1 整体性规划“网红品牌”
        2.4.2 衍生拓展“网红周边”
        2.4.3 多维设计“网红人设”
第3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传播效果
    3.1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社会认知
        3.1.1 网络媒体关注度高于传统媒体
        3.1.2 受众认知呈现年轻化
    3.2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受众态度
        3.2.1 受众质疑,态度回暖
        3.2.2 官方点赞,保持谨慎
        3.2.3 专家鼓励,渴求创新
    3.3 新农村“网红扶贫”的受众角色转换
        3.3.1 新媒体平台成为多维的“大赢家”
        3.3.2 受众由内容接受者变为扶贫参与者
        3.3.3 帮扶对象由受助者成为内容生产者
第4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不足
    4.1 传播主体:整体素质偏低,扶贫观念不明
        4.1.1 “网红”扶贫主体文化素养偏低
        4.1.2 商业属性主导“网红平台”
    4.2 传播路径:传播内容单一,平台监督不力
        4.2.1 异化为走红捷径
        4.2.2 内容同质化
        4.2.3 平台评价良莠不齐
    4.3 传播效果:传播范围局限,扶贫效果不明显
        4.3.1 覆盖范围局限
        4.3.2 泛娱乐导致过度消费
        4.3.3 争议性降低政府公信力
第5章 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的建议
    5.1 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媒介素养
        5.1.1 建立完整的新媒体技术培训机制
        5.1.2 多维开发新媒体内容的传播载体
        5.1.3 针对性设立新媒体开发专项资金
    5.2 加强“网红扶贫”传播的内容审查
        5.2.1 深化网络主体的“扶贫意识”
        5.2.2 培养符合当地特色的新媒体发展模式
        5.2.3 树立传播主体正确的政策观念
    5.3 依托政府政策助力“网红扶贫”传播
        5.3.1 推动贫困地区“网红扶贫”模式的多边合作
        5.3.2 设定地方式的“网红扶贫”传播内容红线
        5.3.3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府公信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攀枝花城市景观的传承与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对象
        1.1.4 研究内容
    1.2 相关研究评述
        1.2.1 城市景观与城市特色相关研究
        1.2.2 工业文化景观相关研究及案例
        1.2.3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
        1.3.1 实地考察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定性研究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记忆中的攀枝花——城市景观脉络及其历史背景
    2.1 60 年代的攀枝花
        2.1.1 攀枝花城市规划及建设背景
        2.1.2 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65)
        2.1.3 60 年代原生态的城市景观
    2.2 70 年代的攀枝花
        2.2.1 70 年代城市规划建设及相关背景
        2.2.2 70 年代开始萌芽的城市景观
    2.3 80 年代的攀枝花
        2.3.1 80 年代城市总体规划专业化发展
        2.3.2 80 年代得到发展的城市景观
    2.4 90 年代的攀枝花
        2.4.1 21 世纪城市新的机遇与要求
        2.4.2 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1997)
        2.4.3 90 年代持续扩展的城市景观
    2.5 21 世纪的攀枝花
        2.5.1 21 世纪城市转型发展背景
        2.5.2 21 世纪城市转型规划建设
        2.5.3 21 世纪逐渐兴盛的城市景观
    2.6 特殊的时代背景孕育特殊的城市文化
第三章 转型中的攀枝花——城市景观构成及其现状问题
    3.1 攀枝花城市景观主要构成及选择因素
        3.1.1 街巷空间选择因素
        3.1.2 城市建筑选择因素
        3.1.3 公共开放空间选择因素
    3.2 攀枝花城市空间格局解析(城市景观基底环境)
        3.2.1 攀枝花城市空间格局的演进
        3.2.2 攀枝花城市山、江、城的空间关系
    3.3 攀枝花街巷空间解析
        3.3.1 攀枝花街巷空间背景与特征分析
        3.3.2 攀枝花城市街巷空间个案分析——炳草岗街区
        3.3.3 城市转型中街巷级配的失调与断裂问题
    3.4 攀枝花建筑及构筑物解析
        3.4.1 攀枝花建筑物及构筑物背景与特征分析
        3.4.2 城市建筑个案分析—攀钢建筑群
        3.4.3 城市转型中建筑风貌陈杂与空间挤压问题
    3.5 攀枝花公共开放空间解析
        3.5.1 公共开放空间背景与特征分析
        3.5.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个案分析——公园景区
        3.5.3 城市转型中公共开放空间模式化建设与趋同化效果
    3.6 快速的城市转型催生快速的城市景观
第四章 迷茫中的攀枝花——景观价值失落及其成因背景
    4.1 攀枝花从城市景观价值失落到城市印象的迷茫
        4.1.1 市民的迷茫
        4.1.2 游客的迷茫
    4.2 社会大背景对攀枝花城市景观认知的影响
        4.2.1 社会大背景下国内城市景观的文化空洞
        4.2.2 中国主流文化背景对工业文化的忽视
        4.2.3 攀枝花城市景观价值认知的迷茫
    4.3 经济背景对攀枝花城市景观建设的误导
        4.3.1 攀枝花转型期资本化的开发建设模式
        4.3.2 攀枝花内城的衰落与景观的物化
        4.3.3 攀枝花城市景观价值定位的迷茫
    4.4 迷茫的景观价值诱发迷茫的城市文化
第五章 宝藏中的攀枝花——景观资源分析及其潜力价值
    5.1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分析
        5.1.1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的构成要素与层积载体
        5.1.2 基于“表征-内因”关联的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要素特征识别
        5.1.3 基于“空间-时间”关联的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层积分析
        5.1.4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层积模型构建
    5.2 攀枝花优势景观资源
        5.2.1 攀枝花以工业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景观宝藏
        5.2.2 攀枝花以裂谷环境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宝藏
    5.3 攀枝花城市景观资源潜力价值分析
        5.3.1 攀枝花工业人文景观资源潜力价值分析
        5.3.2 攀枝花城市自然景观潜力价值分析
    5.4 独特的景观资源迸发独特的景观魅力
第六章 愿景中的攀枝花——景观优化策略及方案建议
    6.1 城市空间格局的传承与再生(城市景观基底环境保障)
        6.1.1 地域特征的传承
        6.1.2 生态环境的再生
    6.2 城市街巷空间的传承与再生
        6.2.1 裂谷山地特征感强化(被动)——立体街巷实践构想
        6.2.2 街巷风格与氛围强化(主动)——工业风格元素融合实践构想
    6.3 城市建筑及建筑群的传承与再生
        6.3.1 裂谷山地特征感强化(被动)——重塑建筑与环境联系
        6.3.2 建筑风格和谐与特征强化(主动)——色彩、材质统一实践构想
    6.4 公共开放空间的传承与再生
        6.4.1 裂谷山地特征感强化(被动)——立体空间实践构想
        6.4.2 空间地域性与标志性塑造(主动)——地域性工业文化景观实践构想
    6.5 理想的景观规划创造理想的城市景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致谢

(3)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方面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重点术语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术语
    第四节 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的概念体系
        一、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引导
        二、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的基本要素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形成良性文化价值引导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的基本现状
        一、开发主体目标取向亟待统筹兼顾
        二、开发客体核心内容有待统一管理
        三、开发方式价值选取急需规约监督
    第三节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价值引导不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利益至上的巨大诱惑
        二、开发与保护过程的偏离
        三、多方参与力量的分散
        四、文化资源开发评估机制亟待创新完善
    第四节 文化产业发展中价值引导失衡的负面影响
        一、文化资源开发主客体的双向危害
        二、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双输”的威胁
        三、文化建设中多项指标的达成将受冲击
第二章 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引导分析
    第一节 文化产业开发中文化资源的辩证性特征
        一、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资源的多样性特征
        二、文化产业开发中文化资源的辩证性特征
        三、文化资源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性特征
    第二节 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文化经济二重性
        一、极具物质与精神二重性的文化
        二、身兼资源属性与文化属性的文化资源
        三、拥有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的文化产品
        四、追求双重价值目标的文化产业
    第三节 文化产业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双重价值引导
        一、肩负双重世界价值引导的资源型文化产业
        二、文化产业开发在物质世界中的经济导向作用
        三、文化产业开发在精神世界中的文化导向作用
        四、从文化体验到文化性格的整体同化过程分析
        五、可能的对策思路: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第四节 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文化认同与经济感知关系分析
        一、物质化的商品也具备了文化属性
        二、由整体性文化商品价值转换至社会整体层面
        三、文化产品参与社会标准竞争的过程
第三章 良性文化价值的汇聚、选择及散播过程分析
    第一节 中国文化自身具备良性的优秀的文化内容
        一、“招魂与复兴”问题的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争论
        二、激进派、折衷派与保守派的最终调和
        三、判定良性的核心文化与文化资源的标准
    第二节 文化产业开发亟待良性的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一、城市:文化资源集聚的宝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
        二、城市文化资本的构建亟待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三、困难与抉择:城市文化资本构建中的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第三节 城市良性核心文化的选择及散播过程
        一、“箭垛式”理论的由来及积极效应
        二、“箭垛式”理论在城市核心文化定位应用中的可行性
        三、从“箭垛式人物”理论到“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
        四、城市良性文化的集聚阶段:集聚并抉择的过程
        五、城市良性文化的散播阶段:“文化意见领袖”主导的传播控制
        六、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中城市核心文化定位的局限性
第四章 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在文化价值引导方面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文化贸易中的“门罗主义”与“门户开放”
        一、国内文化产业的财政扶持与税收减免
        二、国外文化市场中大力传播美国为主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法国:旨在维护法国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例外”政策
        一、欧盟内“文化例外”战争的最终胜利者
        二、法国文化保护主义的主要文化政策
    第三节 其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引导研究
        一、英国:民族文化积累和人才创意结合的成功
        二、日本:追求幸福指数的文化艺术创造与传承
        三、韩国:强力政策推动下的民族文化产业
        四、德国:扶持和宣扬本土文化为主
        五、澳大利亚:孤独的大陆,并不孤独的文化
    第四节 对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关文化产业保护政策的启示
        一、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关文化产业保护政策的初衷
        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的基本手段
        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保护政策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下良性文化价值引导的可行性路径
    第一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宏观层面的文化资源开发
        一、良性主体文化资源的选取
        二、正确合理开发目标之上的“德艺双馨”的开发主体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多赢式开发方式
    第二节 以城市良性文化为核心的中观层面的行业发展示范
        一、文化建设“以文教化、以人为本”两者一体的初衷和目的
        二、城市核心文化引领下的文化行业定位及发展示范
        三、城市的良性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利用
    第三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微观层面的文化参与主体规约
        一、文化生产者: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传播者:鉴定文化产品和信息的有效中转枢纽
        三、文化消费者:“有自觉、不盲从”地优化文化消费结构
        四、文化管理者: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并重
    第四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的良性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时代呼唤良性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
        二、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三、良性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构成
        四、良性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的分指标体系构建与分解
第六章 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的部分案例实践分析
    第一节 我国中小城市良性文化定位的思考:以新乡市为例
        一、多元化的新乡文化资源
        二、新乡各种文化资源及新乡的多元化文化
        三、多元文化对比及核心文化的提炼与萃取
        四、“牧野文化”核心定位的合理性
        五、“牧野文化”的重新诠释及内涵
    第二节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定位实践:以武汉市为例
        一、武汉市的多彩缤纷的文化资源
        二、武汉市的多样化的文化资源
        三、武汉市的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四、“首义文化”核心定位的合理性
        五、“首义文化”的重新诠释及内涵
    第三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观念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案例
        一、《保密局的枪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革命热情的宣扬
        二、《405谋杀案》:红色文化资源与“希区柯克”创意的完美结合
        三、《神秘的大佛》:文化遗产的内涵式开发与惩恶扬善精神的褒奖
        四、《喜盈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农村电影
        五、《少林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侠义精神”的赞美
        六、《周恩来》:名人文化资源的传扬与主旋律的绝美吟唱
结语
    一、文化资源的无形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重价值获取的文化产业
    三、城市良性文化价值引导的基础:城市良性的核心文化精神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原则
    五、面向未来的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及科研经历
后记

(4)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产业分工的相关研究
        1.2.2 区域产业分工及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
        1.2.3 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研究
        1.2.4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1.2.5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研究
        1.2.6 新疆及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1.2.7 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
        2.1.1 产业分工
        2.1.2 区域协调发展
        2.1.3 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2.2 理论依据
        2.2.1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2.2.2 产业区位理论
        2.2.3 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
        2.2.4 经济增长理论
        2.2.5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2.2.6 经济发展阶段论
第三章 新疆产业分工发展变迁历程
    3.1 改革开放以前的新疆产业分工变迁
        3.1.1 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逐渐过渡(1949-1958)
        3.1.2 二元经济进入稳定协调发展时期(1958-1966)
        3.1.3 工业经济大幅度波动,生产进入缓慢期(1966-1978)
    3.2 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疆产业分工变迁
        3.2.1 要素价格放开,竞争机制引入(1978-1992)
        3.2.2 市场开放,产业先行(1993-1999)
        3.2.3 结构调整,战略转型(2000-2010)
    3.3 小结
第四章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现状及评价
    4.1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分布现状及特征
        4.1.1 南北疆区域的界定
        4.1.2 南北疆区域产业现状
        4.1.3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4.2 新疆南北疆区域发展差异性评判指标与方法
        4.2.1 静态、动态指标
        4.2.2 综合指标与单指标相结合的分析
        4.2.3 变异指标比较
        4.2.4 综合指数法
    4.3 新疆南北疆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测度
        4.3.1 新疆南北疆产业发展不平衡指数
        4.3.2 农林牧渔业不平衡性测度
        4.3.3 工业、建筑业不平衡性测度
        4.3.4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邮电业)不平衡性测度
    4.4 新疆南北疆地区产业发展比较
        4.4.1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与农业经济
        4.4.2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4.4.3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
        4.4.4 产业结构
    4.5 新疆南北疆地区收入差异的部门分解
        4.5.1 指标与方法选取
        4.5.2 地区间产业不平衡度的部门分解
第五章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与效应分析
    5.1 新疆南北疆区域发展现状
        5.1.1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5.1.2 地区就业情况
        5.1.3 地区劳动生产率
        5.1.4 产业劳动生产率
    5.2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5.2.1 资源禀赋因素分析及实证
        5.2.2 政策因素分析与实证
        5.2.3 区位因素分析与实证
        5.2.4 社会因素分析与实证
        5.2.5 小结
    5.3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效应分析
        5.3.1 平衡-不平衡增长的测度-离散测度
        5.3.2 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
        5.3.3 效应分析
第六章 促进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疆产业分工与布局
    6.1 新疆产业分工依据与原则
        6.1.1 产业选择的依据
        6.1.2 新疆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6.2 对南北疆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竞争优势的判断与实证
        6.2.1 南北疆区域发展水平判断
        6.2.2 南北疆产业发展阶段判断
        6.2.3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优势实证分析
    6.3 新疆南北疆第一产业构成与竞争力分析
        6.3.1 数据来源
        6.3.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南北疆地区第一产业竞争力分析
        6.3.3 南北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6.3.4 南北疆第一产业分工的差异比较
    6.4 新疆南北疆第二产业分工与布局分析
        6.4.1 南北疆第二产业数据来源
        6.4.2 新疆南北疆第二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6.4.3 南北疆工业内部分行业竞争优势评价
        6.4.4 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6.4.5 南北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6.4.6 南北疆地州第二产业区位熵
        6.4.7 南北疆第二产业分工差异
        6.4.8 南北疆工业产业布局
    6.5 新疆南北疆第三产业分工与布局分析
        6.5.1 第三产业数据来源
        6.5.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南北疆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分析
        6.5.3 南北疆地州第三产业区位熵
        6.5.4 南北疆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6.5.5 南北疆第三产业分工与布局
    6.6 促进南疆和北疆协调产业空间布局建议
        6.6.1 重点发展天山南坡产业带
        6.6.2 加强发展南疆三地州地
        6.6.3 建立南疆塔里木博彩城
        6.6.4 推进沿边高寒地区发展
        6.6.5 继续建设天山北坡经济带
        6.6.6 创新对口支援新疆产业模式
第七章 推动新疆南北疆区域分工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导向
    7.1 国外产业政策
        7.1.1 美国产业发展政策
        7.1.2 日本产业发展政策
        7.1.3 德国产业发展政策
    7.2 国外产业政策三大模式
        7.2.1 “市场主导型”的美国模式
        7.2.2 “政府主导型”的日本模式
        7.2.3 “跨国家型”的欧盟模式
    7.3 国外产业协调发展对南北疆的启示
        7.3.1 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7.3.2 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
    7.4 促进新疆协调发展的产业对策
        7.4.1 调整结构,政企协作,建立产业经济整体发展及区域合作机制
        7.4.2 实施产业与资源对接
        7.4.3 加速城镇化进程
        7.4.4 整合南北疆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区域
        7.4.5 完善支撑系统
第八章 新疆南北疆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保障措施
    8.1 不拘一格引人才,为南疆和北疆区域的发展提供活力
        8.1.1 建立南疆大学城,培训各种奇缺人才
        8.1.2 通过“挂职锻炼”进行人才引进
        8.1.3 设立大学创业园聘用人才
        8.1.4 以创新手段营造创业环境留住人才
        8.1.5 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培养人才
    8.2 奖励基金支持
        8.2.1 设立国家专项基金,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8.2.2 建立企业转产基金,有效处理衰老废旧矿业
        8.2.3 建立环保基金,加大环保治理
        8.2.4 实行资源分享政策,中央地方共享资源
        8.2.5 设立社保基金,为南疆和北疆区域的百姓谋求福利
    8.3 优惠政策机制
        8.3.1 制定偏向南疆的产业投资优惠政策
        8.3.2 设立偏向南疆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8.3.3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8.4 实施偏向南疆的交通设施改进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存在的局限
    9.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表(1978 年-2010 年)
    附表2 全国产业结构演进(1978 年-2010 年)
    附表3 全国与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对比表(1978 年-2010 年)
    附表4 新疆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0 年)(%)
    附表5 改革开放前 30 年新疆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数与人均地区产值增长率
    附表6 改革开放 30 年新疆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数与人均地区产值增长率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5)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多民族国家的边疆地区及其维稳
    1.1 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国家稳定的表现
        1.1.1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表现
        1.1.2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的构成
    1.2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分析研究的理论视角
        1.2.1 政治文化方面
        1.2.2 社会结构方面
        1.2.3 政府职能方面
        1.2.4 社会政策的分析
    1.3 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
        1.3.1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1.3.2 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
        1.3.3 社会矛盾的影响因素
    1.4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意义
        1.4.1 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
        1.4.2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4.3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2章 我国历代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维稳模式
    2.1 我国边疆传统治理模式分析
        2.1.1 历史回顾
        2.1.2 当代发展
    2.2 我国近现代社会维稳模式及其经验教训
        2.2.1 我国近代治安机构向多层次、多职能方向发展
        2.2.2 当代中国治安体制与国家政权建设
    2.3 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2.3.1 影响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要素
        2.3.2 造成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多发的成因分析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社会稳定现状
    3.1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稳定基本情况
        3.1.1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
        3.1.2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情况
    3.2 包头市基本情况
        3.2.1 包头市自然状况
        3.2.2 包头市经济发展现状
        3.2.3 包头市社会发展现状
        3.2.4 包头市民族宗教发展现状
    3.3 包头市社会维稳现状
        3.3.1 包头市民族基本情况
        3.3.2 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对于包头市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4章 影响包头市社会稳定问题的原因研究
    4.1 政治方面的影响
        4.1.1 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竣
        4.1.2 社会参与和诉求表达日益增多
        4.1.3 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
    4.2 经济方面的影响
        4.2.1 经济发展不平衡
        4.2.2 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
        4.2.3 城镇建设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
        4.2.4 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3 民族宗教方面的影响
        4.3.1 宗教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和影响
        4.3.2 宗教活动对维护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4.3.3 非法宗教活动威胁到地区稳定和安全
    4.4 社会方面的影响
        4.4.1 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
        4.4.2 社会矛盾显性化
        4.4.3 社会管理创新不足
    4.5 其他方面的影响
        4.5.1 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4.5.2 干部队伍素质需提高
        4.5.3 国际影响日益增大
第5章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
    5.1 先进国家处理民族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对策
        5.1.1 政策体系
        5.1.2 国外社会治理经验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5.2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
        5.2.1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
        5.2.2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5.2.3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5.2.4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发展
    5.3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几种模式探索与尝试
        5.3.1 建立公平公正的司法机制
        5.3.2 建立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5.3.3 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5.3.4 建立应对危机管理机制
        5.3.5 建立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5.3.6 建立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文献分析
        (一) 研究历史分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的方法
    五、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
        二、国外的现代化
        三、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第二节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一、欧洲国家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分析
        二、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一、城镇化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三、国内城镇化理论
第二章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回顾
        一、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二、世界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三、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三、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节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是实现贵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城镇化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 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城镇化历史的回顾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绩
        二、贵州城镇化阶段性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四、制约贵州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现状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
        三、贵州城乡差距扩大
    第三节 对贵州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当前分析与评估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判断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问题
第四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基础较差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动力不足
        一、人-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不足
        二、产业-城镇化的转换动力不足
        三、创新-城镇化的持续动力不足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经济薄弱
        一、经济总量分析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低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地理限制
        一、自然地理状况
        二、地理环境约束
第五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第一节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思想
        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贵州的影响
    第二节 国家对西部省区的优惠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具备的条件
        一、产业的较大发展
        二、城镇化战略的持续实施
        三、经济-环境关系较和谐
        四、坚强的组织领导
        五、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禀赋
        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二、资源丰富
    第五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
        一、重庆“大都市”的带动作用
        二、“西南三省”合作战略的推动作用
第六章 贵州城镇化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对贵州城镇化的指导
    第二节 “三化同步”
        一、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二、贵州应遵循“三化同步”原则
    第三节 地方特色
        一、注重培育城市特色
        二、坚持地方特色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构想
        一、贵州经济发展背景
        二、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
        三、经济发展路径
        四、产业布局总体规划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构想
        一、贵州社会发展背景
        二、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
        三、社会发展战略
        四、社会发展空间布局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构想
        一、贵州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背景
        二、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
        三、生态发展战略
        四、生态空间布局
第八章 贵州城镇化要处理的几对矛盾与关系
    第一节 城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一、城镇化和发展经济对立统一
        二、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三、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
    第二节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二、城镇化和社会发展非协调同步
        三、以质量提高促进城镇化
    第三节 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城镇化要体现民族文化
        二、城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第四节 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一、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坚持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
    第五节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一、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三、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第六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非同步性
        三、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
    第七节 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核心价值
        二、在城镇化中改善民生
        三、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九章 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二、以黔中城市群推动贵州城镇化发展
        三、大力推进贵州小城镇集群发展
    第二节 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以工业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二、以特色农业资源,促进城镇化
        三、以生态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四、以旅游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五、以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第三节 加强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化效能
        一、加强城镇规划
        二、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第四节 增强城镇化动力
        一、提高人的素质
        二、强化产业支撑
        三、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第五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三、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第六节 推进制度创新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二、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
    1.4 选题意义
2.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现状
    2.1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意义
    2.2 良好的玉溪城市形象对城市建设的作用
    2.3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内容
    2.4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现状
    2.5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3. 我国城市形象传播案例分析借鉴经验
    3.1 青岛:企业品牌塑造城市形象
    3.2 丽江:多形式旅游文化传播城市形象
    3.3 广西南宁:音乐文化打造城市品牌
4.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
    4.1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战略研究
    4.2 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新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区域发展理论
    2.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城镇化的内涵
        2.1.1.1 城镇与城镇化
        2.1.2 城镇化的内涵
    2.2 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阶段论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2.4 区位理论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及质量评价
    3.1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3.2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3.2.2 新疆城镇化水平分析
        3.2.3 新疆城镇的结构与人口规模分析
        3.2.4 新疆城镇化的布局状况分析
    3.3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评价
        3.3.1 区位条件
        3.3.2 自然环境背景
        3.3.3 自然资源状况
        3.3.4 经济发展基础
    3.4 新疆城镇化的质量评价
        3.4.1 新疆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3.4.2 新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定
        3.4.3 确定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
        3.4.4 新疆城镇化的质量评价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经济发展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4.1.1 经济总量小、水平低,导致动力不足
        4.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4.1.3 工业化水平低下
        4.1.4 农村居民收入低
    4.2 资源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4.2.1 独特的地理状况与脆弱的生态环境
        4.2.2 降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合理
        4.2.3 绿洲分布不合理与承载力偏弱
    4.3 人文社会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4.3.1 人口少、地域广
        4.3.2 三股势力的危害
        4.3.3 多文化、多语言、多宗教因素的影响
        4.3.4 观念与认识的制约
    4.4 制度因素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5.1 美国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2 印度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3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4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5.4.1 内蒙古通辽市城镇化发展经验
        5.4.2 甘肃省天祝县天堂集镇城镇化发展经验
    5.5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成功经验对新疆城镇化的启示
第六章 加快新疆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6.1 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约束
    6.2 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促进民族融合,营造稳定的城镇化发展环境
    6.3 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6.4 加快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6.5 坚定不移地走小城镇化战略
    6.6 分区域推进新疆城镇化进程
    6.7 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养人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从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开始
        1.1.2 研究对象的选定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社会现实意义
        1.2.2 文化研究价值
    1.3 学术取向、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取向
        1.3.1.1 人本主义和系统论的城市观
        1.3.1.2 可持续发展观
        1.3.1.3 时代性与现实性
        1.3.2 研究角度
        1.3.2.1 城市战略管理的视角
        1.3.2.2 城市形象营销的视角
        1.3.2.3 城市形态整合的视角
        1.3.3 研究方法
        1.3.3.1 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1.3.3.2 整体把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1.3.3.3 多维度比较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论证相结合
    1.4 论文探新
        1.4.1 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研究视点探新
        1.4.2 从“城市群体”切入——研究角度探新
        1.4.3 为名城保护注入“时代内涵”——研究思路探新
        1.4.4 跨学科的“综合性”与立足发展的“动态性”——研究体系探新
    1.5 研究框架
上篇:现状研究
    第2章 开发与竞争——当代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机遇
        2.1 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2.1.1 全球化与城市化
        2.1.2 城市转型与城市经营
        2.1.2.1 中国城市进入转型期
        2.1.2.2 当前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错位与主要障碍
        2.1.2.3 城市经营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2.1.3 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2.1.3.1 城市竞争
        2.1.3.2 城市竞争力
        2.1.3.3 核心竞争力
        2.1.3.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竞争力
        2.2 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历史机遇
        2.2.1 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2.2.2 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问题分析
        2.2.3 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
        2.2.3.1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2.2.3.2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2.2.4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影响
    第3章 参照与历程——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与趋势
        3.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况
        3.1.1 基本趋势
        3.1.2 欧洲城市遗产保护的现状概述
        3.1.2.1 整体保护策略——以意大利为例
        3.1.2.2 政策体系建制——以比利时为例
        3.1.2.3 保护规划实践——以法国为例
        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概况
        3.2.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其提出
        3.2.2 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3.2.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标准、审批程序和保护制度
        3.2.3.1 核定原则和主管、审批机构
        3.2.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
        3.2.3.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
        3.2.4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布及类型
        3.2.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3.2.6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绩和问题
        3.3 可持续发展与名城保护
        3.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3.3.2 历史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3.3 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战略
        3.3.3.1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3.3.3.2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保护
    第4章 困境与出路——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研究
        4.1 调研框架的确立
        4.1.1 调研对象的选择和概况
        4.1.2 调研的内容与重点
        4.1.2.1 重点遗产和一般遗产的保护现状
        4.1.2.2 历史地段的保护现状
        4.1.2.3 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情况
        4.1.2.4 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4.1.2.5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
        4.1.3 评价方法
        4.2 个案分析——四个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状
        4.2.1 喀什:异域风情待更新的魅力老城
        4.2.1.1 历史沿革
        4.2.1.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4.2.1.3 喀什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4.2.1.4 喀什名城保护关键词——老城更新
        4.2.2 武威:迷失在拆建之间的河西古郡
        4.2.2.1 历史沿革
        4.2.2.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4.2.2.3 武威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4.2.2.4 武威名城保护关键词——全力抢救
        4.2.3 阆中:古蕴幽长待人识的嘉陵江山
        4.2.3.1 历史沿革
        4.2.3.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4.2.3.3 阆中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4.2.3.4 阆中名城保护关键词——开发有度
        4.2.4 建水:多辟蹊径炼特色的滇南名邦
        4.2.4.1 历史沿革
        4.2.4.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4.2.4.3 建水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4.2.4.4 建水名城保护关键词——提炼特色
        4.3 误区与困惑——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保护问题
        4.3.1 误区之一:城市遗产“孤岛化”现象严重
        4.3.1.1 “孤岛化”现象的产生
        4.3.1.2 “孤岛化”现象之一体两面
        4.3.1.3 对“孤岛化”现象的反思
        4.3.2 误区之二: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失效
        4.3.2.1 关于遗产的“修复”
        4.3.2.2 关于遗产的“重建”
        4.3.2.3 关于城市建设中的“仿古”
        4.3.3 误区之三:历史街区保护“消极”、更新“不当”
        4.3.3.1 先拆后保,得难偿失
        4.3.3.2 消极等待,失而不再
        4.3.3.3 更新不当,盲目跟风
        4.3.4 误区之四:保护规划制定“容易”、落实“难”
        4.3.4.1 内在机制层面
        4.3.4.2 成果评价层面
        4.3.4.3 利益平衡层面
        4.3.4.4 权利督导层面
        4.3.5 困惑之一:名城风貌如何“协调”
        4.3.5.1 “模仿”与“协调”
        4.3.5.2 “控制”与“协调”
        4.3.6 困惑之二:“金字招牌”遭遇尴尬
        4.3.6.1 巨大的市场前景与极低的竞争力水平
        4.3.6.2 名城旅游的特点
        4.3.6.3 当前名城旅游的两种困境
        4.4 调研综述——困境之核与突围之路
        4.4.1 丽江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研究
        4.4.1.1 “丽江模式”的形成背景
        4.4.1.2 “丽江模式”的表象与实质
        4.4.1.3 “丽江模式”的问题与启示
        4.4.2 困境之核:遗产保护游离于发展主题之外
        4.4.3 突围之路: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策略体系
下篇 对策研究
    第5章 策略一:历史资源整合——挖掘名城潜能,巩固资源优势
        5.1 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整合策略
        5.1.1 城市的系统观
        5.1.2 城市的复杂适应性
        5.1.3 城市形态学的整合概念
        5.1.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框架
        5.1.4.1 整合的前提
        5.1.4.2 整合的原则和目的
        4.1.4.3 整合的角度
        5.2 城市空间层面的资源整合
        5.2.1 历史要素之间的关联
        5.2.1.1 历史要素的耦合——连点成线
        5.2.1.2 历史要素的集中——聚点成片
        5.2.1.3 历史要素的辐射——以点带面
        5.2.1.4 历史要素的组织——网络结构
        5.2.2 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的共生
        5.2.2.1 “背景”的衬托作用
        5.2.2.2 “线索”的延续作用
        5.2.2.3 对历史神态的“传承”
        5.2.2.4 对历史“原型”的抽取
        5.2.2.5 在新旧之间搭建“中介”
        5.2.2.6 对空间主题进行“指示”
        5.2.2.7 计有当无的“留白”效果
        5.2.2.8 自然元素的“柔化”作用
        5.2.3 历史意象的回归
        5.2.3.1 “象”的再现
        5.2.3.2 “意”的象征
        5.3 城市功能层面的资源整合
        5.3.1 历史单元——功能的复合与转化
        5.3.1.1 功能的复合——综合经营能力的加强
        5.3.1.2 功能的转换——适应性再利用
        5.3.2 历史地段——功能的调适与更新
        5.3.2.1 激发性更新
        5.3.2.2 转型性更新
        5.3.2.3 整治性更新
        5.3.3 调整城市职能系统,促动历史要素复兴
        5.4 城市历史文化系统的整合
        5.4.1 风貌、风情、风物并举——系统内在结构的优化
        5.4.2 从城域、市域到地域联合——系统外延的扩展
    第6章 策略二:管理机制革新——实施战略管理,强化保障体系
        6.1 战略管理——西部中小名城遗产管理机制革新的基本思路
        6.1.1 引入现代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
        6.1.1.1 战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6.1.1.2 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
        6.1.1.3 在名城遗产管理中运用战略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6.1.2 西部中小名城实施遗产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6.1.2.1 管理主体研究
        6.1.2.2 战略分析
        6.1.2.3 战略使命与战略目标
        6.1.2.4 战略实施
        6.1.2.5 战略控制与调整
        6.2 参与和协同——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管理的体系优化
        6.2.1 优化的目标与模型
        6.2.1.1 针对问题——协作性差与效率低下
        6.2.1.2 优化目标——参与和协同
        6.2.2 政府在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6.2.2.1 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
        6.2.2.2 构建遗产管理的协作平台
        6.2.2.3 名城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6.2.3 第三方机构
        6.2.4 公众参与
        6.3 人力、财务和监督——加强遗产管理综合能力建设
        6.3.1 内外结合,改善人力资源质与量
        6.3.1.1 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
        6.3.1.2 完善培训、顾问和资质管理机制
        6.3.1.3 重视多方参与者的遗产素质教育
        6.3.2 广开渠道,提高财务保障能力
        6.3.2.1 鼓励民间资本
        6.3.2.2 建立城市遗产保护基金
        6.3.3 多方督导,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6.3.3.1 建立以第三方机构为主的城市遗产评价机制
        6.3.3.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媒体和舆论关注度
        6.3.3.3 加强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监督职能
        6.3.3.4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实行动态的管理
    第7章 策略三:城市形象营销——激活城市魅力,提升竞争优势
        7.1 现代营销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及其营销
        7.1.1 城市形象
        7.1.1.1 关于城市形象内涵的表述
        7.1.1.2 城市形象的功能
        7.1.1.3 城市形象的动态性
        7.1.2 城市形象营销
        7.1.2.1 市场和市场营销
        7.1.2.2 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的主题
        7.2 理性定位与突出特色
        7.2.1 名城形象的需求分析
        7.2.2 对名城形象进行理性定位
        7.2.2.1 市场定位的概念
        7.2.2.2 名城形象定位的原则与误区
        7.2.2.3 以需求为出发点理性定位
        7.2.3 对名城特色进行提炼和拓展
        7.2.3.1 城市特色的内涵
        7.2.3.2 城市特色与城市竞争的关系
        7.2.3.3 立足名城资源做足特色文章
        7.3 强化品牌与积极推广
        7.3.1 城市品牌的强化
        7.3.1.1 品牌的概念
        7.3.1.2 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功能
        7.3.1.3 西部中小名城品牌分析
        7.3.2 城市形象的推广
        7.3.2.1 城市广告
        7.3.2.2 促销
        7.3.2.3 其他工具或渠道
    第8章 结语
附录1 中国200 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附录2 比利时遗产保护相关政策体制
附录3 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附录4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附录5 建水文物古迹及保护措施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略论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农村“网红扶贫”传播研究[D]. 朱嗣杰. 湘潭大学, 2020(02)
  • [2]攀枝花城市景观的传承与再生研究[D]. 陈东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选择问题研究[D]. 王伟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4]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汪存华.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5]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D]. 李冈.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6]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昌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7]玉溪城市形象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D]. 周圆苑. 西南大学, 2011(09)
  • [8]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 韩江涛. 石河子大学, 2010(02)
  • [9]《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10]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安定. 天津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浅谈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若干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