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堂拱北的崛起

灵命堂拱北的崛起

一、灵明堂拱北的崛起(论文文献综述)

万兆元[1](2019)在《巴哈伊教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从“波海会”到“大同教”(1915-1937)》文中研究指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近几年政界、教界与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对外来宗教而言,中国化意味着要融入中华文化、适应中国社会、服从中国政府,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就此而论,中国化不仅是巴哈伊教教义的应有之义,而且贯穿于该教在华发展的早期历史。巴哈伊教早在清末就已传入中国,不过直到民国时期才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依据中英文历史文献以及近期发现的档案资料,回顾了该教自1915年中文报刊予以引介至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之间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重点探讨了中国学者杜亚泉、来华巴哈伊教师儒特、本土信徒曹云祥等在评介、宣传和译介巴哈伊教过程中的本土化探索。

王柯[2](2019)在《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旅游消费市场不断繁荣,各种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层出不穷。旅游业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开始进行发展转型,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由之前单纯的观光游览转变为对体验型与参与型旅游项目产品的需求,旅游产品承担着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需求的重任。由此,旅游演艺产品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开发旅游演艺产品的热潮。《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演艺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旅游演艺市场日趋成熟。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也在顺势而为,逐步促进旅游业的转型与优化升级。兰州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宜发展旅游演艺产品,并且容易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然而,由于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同时缺乏科学的产品规划和开发,导致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呈现出旅游演艺产品主题趋同、水平较低、规模较小、形式单一、影响力不大等问题。本文以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及市场的开发问题。在对旅游演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以及旅游演艺产品的概念、特点、类型进行界定之后,开展了关于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文化旅游资源、兰州市居民及游客、兰州市旅游演艺企业的深度访谈、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借助市场细分理论、市场供求理论以及统计学方法对兰州市旅游演艺资源基础及市场需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明确了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必要性,指出了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存在的问题,深度开展了兰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基础分析与市场需求分析,探索了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模式。最后,本文在充分掌握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基础和市场需求后,找到了如何从资源、产品、市场的角度开发与改进旅游演艺产品的思路。本文从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原则、主题定位、产品内容设计、创意策划、演出模式等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如何对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进行有效开发,同时也提出了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王静[3](2017)在《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因此,我国及各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是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区域间和景区间不良竞争的态势,如何加强合作、协调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地方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兰州是“丝绸之路游”沿线的重要节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其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然而过去仅将兰州的旅游功能界定为“中转功能”——即所谓“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之所以造成这种认知上的错位,既是研究视域过于狭窄(即从市区角度出发)、研究主题偏移(即将目标导向锁定为交通,而非旅游本源)所致,也与兰州旅游结构缺陷密切相关。因此,无论从国家和区域宏观高度、还是兰州市微观高度,要想真正实现兰州中转地-目的地的功能叠加,必须跳出市区,放眼市乃至更大的空间,优化旅行空间结构。论文在科学界定旅游空间结构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根据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提出旅游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的对策。(1)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的区域差异及其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主要有旅游节点、旅游轴线、城市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等方面[1]。(2)兰州市旅游业在取得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又面临着资源竞争力较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地位低下,旅游形象不佳、吸引力不高和要素空间配置不合理等问题。(3)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分析:(1)旅游资源要素: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工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魅力;呈现点-轴的空间分布;旅游资源节点多,旅游线路组织不强,景区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区域不均衡(南部区开发较快,北部发展较慢)和产品不均衡(自然景观开发快,人文景观开发慢)现象。(2)交通要素:以运输性交通为主、旅游专项交通不足;跨境型交通强于区域联通性交通。(3)客源市场要素:国内外客源不平衡,游客旅游偏好明显。(4)依据兰州市城市性质、城市空间布局战略、旅游业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确定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布局为链状空间结构模式,将旅游空间结构构建为“一心四区”的发展模式,一心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四区分别为丝路文化驿站旅游区、都市游乐旅游区、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和风情民俗体验区。(5)空间结构优化措施:(1)挖掘旅游资源和文化(黄河河畔文化、丝路文化、工业遗产等);(2)不断开发旅游产品(休闲度假、黄河风情、绿色乡村、古镇民俗);(3)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从南向北拓展、从城内向城外拓展);(4)合理配置区内交通网络和旅游线路;(5)不断优化客源市场结构,加强区域旅游联动。

胡思远[4](2016)在《嘎迪林耶:一个西域苏菲教团的在华传播与变异》文中研究说明至迟在10世纪初,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传教活动已从中亚进入我国西部边陲,乃揭开了其在中国传播的序幕。康熙十三年(1674年),苏菲嘎迪林耶教士华哲·阿不都·董拉希从海路抵广州,后传教于两湖、陕西、甘肃等地,授以“三门”徒,为该学派于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此后的发展中,嘎迪林耶于西北地区逐渐形成大拱北、杨门、国拱北、九彩坪、灵明堂、文泉堂、香源堂、齐门、阿门、通贵等支系。嘎迪林耶自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不断加深,使其与其他苏菲学派有着明显的差异。嘎迪林耶在学理、思想及修行礼仪上,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禅宗思想的影响而产生变异,遂成为中国伊斯兰教苏菲学派中颇为独特的一派,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而变异之后的学理、思想和修行礼仪、文化特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碰撞的产物。

郑小强[5](2015)在《R-NGO与政府的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临夏伊斯兰门宦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以政府为代表的第一部门和以市场为代表的第二部门会出现“失灵”现象,这种“双失灵”的“后现代”现象正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而愈发明显,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第三部门作为政府和市场的补充,开始飞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管理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使民间组织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新格局得以逐渐凸显,地处边缘的基层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对于很多社会事务“有心无力”,也难以按照传统的行政方式涉入到少数民族事务中。在民间组织与政府都作为主体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时,由于行为方式、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极易引发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对立和冲突,所以,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以保障民族地区民间组织与政府的有效合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文章以宗教民间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研究、田野研究、内容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为主,研究R-NGO与政府的合作问题,试图打开宗教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的“黑箱”,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组织合作理论,是对公共组织理论的有益补充,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水平,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文献研究,以R-NGO的存在基础、与政府的合作基础及合作机制的建构基础为依据,建立了 R-NGO与政府合作机制分析框架。重点论述了 R-NGO与政府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与分析逻辑。(2)以G省LX伊斯兰门宦为研究案例,通过田野调查,对伊斯兰门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结构、功能进行了深入剖析,归纳了门宦的特点与演化规律。(3)以R-NGO与政府的合作机制分析框架为基础,对分析框架中的核心要素进行了重点阐释,分别是合作内容、合作动力和合作模式。在R-NGO与政府合作内容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对政府与R-NGO的合作行为、合作态度进行了总结,归纳了 R-NGO与政府合作的主要内容。在R-NGO与政府合作模式研究中,以合作内容与合作范围、合作要素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为分析维度,把R-NGO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分为领导型合作模式、契约型合作模式、权变化合作模式及网络化合作模式,分析了几种合作模式的演化特征,并提出网络化合作模式是未来R-NGO与政府合作模式发展方向的观点。在R-NGO与政府合作动力研究中,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与理论演绎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R-NGO与政府合作的动力构成;另一方面,建立R-NGO与政府合作动力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4)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影响R-NGO与政府合作博弈均衡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机制设计,最终实现R-NGO与政府的合作。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1)以门宦为代表的R-NGO在多种社会因素的驱动下,其结构和功能正在向利于合作的方向转变,为R-NGO与政府的合作创造了条件。(2)R-NGO与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具有不太对等的合作关系,彼此对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公益事业、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及宣传教育等领域仍然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3)R-NGO与政府的合作模式,会逐渐从领导型、契约型合作模式,向权变化、网络化合作模式转变。(4)R-NGO与政府的合作具有强劲的动力,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R-NGO与政府合作水平会越来越高,最终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合作状态。(5)R-NGO间冲突、信息不对称性、收益分配等因素会影响R-NGO与政府的合作均衡,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予以保障。这些机制有:冲突调解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合作激励机制。由于R-NGO本身就有多种形态,所以,R-NGO与政府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两者的合作难有定论。本文将在R-NGO的基本理论研究、R-NGO与政府关系的泛化研究、R-NGO与政府合作动力的实证检验、R-NGO与政府合作机制的细化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杨莹[6](2014)在《兰州市回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回族人口因与身俱有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基因,使得其人口分布演变较为复杂,成为城市面临的焦点问题,而兰州市作为西北典型的回族人口聚集城市,对认识我国西北乃至全国城市回族人口变动规律有很好的“橱窗效应”。本文以街区层面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ArcGIS、SPSS、GS+Version等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回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影响机制及社会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兰州市回族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各区增长差异显着,街区人口互有增减且差距扩大。回族人口分布呈现一主一次“双中心”空间结构,且向心集聚与向外扩散共存。地缘结构由“围寺而居”向“近寺而居”演变,而社会结构则由“高度隔离”向“相对融合”演变。各街区之间回族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集聚趋势增强,空间关联格局相对稳定。“热点区”位于老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向东西方向延伸。“冷点区”位于老城区外围,范围逐步缩小,且向西偏移。而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则表现为弱正相关性,空间关联格局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增长热点区”范围持续缩小,跃迁特征明显,“增长冷点区”相对稳定,范围持续扩大。回族人口差异性不断增大,空间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着,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增大,辐射作用增强。人口均质性程度降低,东西方向人口分布空间异质性较小。回族人口空间自组织性逐渐增强,分布格局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及走势发展的规律性。(2)影响回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的主要因素是历史与政治、人口增长与迁移、工业化与城市化、族群认同感与凝聚力和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其中历史与政治因素奠定了回族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人口增长使得回族人口持续增加,且差异显着。外来人口的迁入与本地人口的迁移更是回族人口分布格局演变的重要原因。工业化与城市化促使回族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时,引导传统集聚区向分散化发展,成为回族人口分布演变的关键因素,而回族强烈的族群认同感与凝聚力则保证了回族在“大分散”的背景下长期保持着“小集中”的传统格局。此外,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对回族聚集区的分散与重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3)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城市包容,繁荣城市经济,构建和谐城市四个角度对回族人口空间演化过程中的社会响应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针对其负面响应可通过平衡基础设施分配、构建人口多中心结构,疏导本地人接纳、引导外来人适应,扩大产业规模,拓宽产业结构和缓解民族矛盾,强化民族意识等方面进行回族人口优化调控,以保证多民族聚集城市繁荣稳定发展。

袁宝明[7](2013)在《符号的隐喻——回族拱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了伊斯兰文化中的拱北作为调查对象,以符号学和象征人类学的理论为视角,对拱北建筑物上文化符号的复杂的意义进行阐释,分析了符号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伊斯兰文化融入的思维模式和本土文化的融合的过程。通过对拱北建筑物所体现出来的伊斯兰文化观和思维模式的解读,为深刻理解现代文化提供一面镜子,同时为理解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一个鲜活的个案。同时反思现代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批判现代理性的思维模式的过度膨胀,达到人类学的批判的使命。

毕敏[8](2011)在《宁夏南部地区伊斯兰拱北的功能分析 ——以固原市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是一定的社会形态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伊斯兰教的主要建筑形式是清真寺,而目前国内对其另一种建筑形式——拱北的相关研究还少之甚少。笔者在2007年7月至8月、2010年8月至9月在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进行了几次田野调查,并于2011年2月走访了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挂马沟拱北,并对那里的相关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此外,笔者在收集了部分宁夏南部拱北资料与信息的基础上,以固原市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为例,对“拱北”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建筑形式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拱北(Qubbah)是对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的称谓,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在中亚、波斯及中国新疆地区将拱北称为“麻札”(Mazar),意为“先贤陵墓”、“圣徒陵墓”。这一建筑形式最初只是流行于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形式,后来专指苏非派在其舍赫、圣裔、先贤坟墓上建造的圆拱形建筑物,供人瞻仰拜谒,于是在称呼上巧妙地融进了意译,称为“拱北”。在中国内地,拱北主要指苏非教派的传教十、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早在元代以前,来华的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庐多为圆拱形建筑,具有阿拉伯建筑的风格。固原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原本是蒙元时期“西来上人”修身与传教的地方,后来归葬于此。本文重点对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行了追溯,并在此基础上以此为例,对其进行功能上的分析。全文一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作者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自己的研究方法——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法、资料的查找与整理、表格与画图、与人类学理论相结合。第二部分:正文第一章——宁夏南部地区拱北建筑概况。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拱北的相关概念及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简要阐述拱北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教团制度与中国本士的家族宗法制度相结合而产生的门宦制度的产物;其二,对于宁夏南部地区的拱北建筑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第三部分:正文第二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宁夏固原市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历史的溯源,对它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也做了一个简要的陈述。第四部分:正文第三章,全文的重点章节。在前文的基础上,以固原市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为例对拱北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其一,最基本的功能——巩固宗教信仰。拱北在纪念已逝先贤的同时,还满足了当地穆斯林群众开展各种宗教活动的需要;其二,引导与协调功能。拱北管委会将伊斯兰教法教义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引导当地穆斯林遵经守法;此外还利用独有的穆斯林“话语”加强对当地穆斯林群众的引导;其三,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主要从穆斯林内部的民族认同、穆斯林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群众的和睦相处来进行阐释;其四,其他功能——保护文物古迹、服务群众、为对外交流提供桥梁以及在当地的特殊作用,并用案例子以说明。第五部分:在前一章的基础之上提出“文化涵化”这一文化人类学概念,介绍文化涵化发生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得出“拱北建筑是伊斯兰建筑文化涵化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此外,笔者还提出了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即在不改变拱北建筑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推动它的发展,以使其适应社会,最终实现功能多样化。最后一部分:结论,总结全文,概括拱北的功能,再次重申作者的观点。

马进山[9](2011)在《城市化视角的东乡族流迁人口宗教生活考察 ——以兰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东乡族流迁人口是兰州市第二大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数仅次于回族。由于东乡境内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他们不得不流迁到更适合生存与发展的地方,兰州市因地理位置、伊斯兰人文环境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而吸引他们以经商、打工、宗教、婚姻、学习等方式流迁于此。在兰州市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作,但是在异域文化的迅速变迁中能否适应并继续保留自身文化传承,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他们如何适应,并为城市多元文化带来新的生机?本文从宏观上把东乡族流迁人口放在兰州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与突破阶段的背景中去研究和分析;文章主体从微观上除了以他们的宗教信仰为中心去剖析和阐释外,还从生活、教育、经济三个方面去辅助说明宗教适应问题,考察兰州市东乡族流迁人口,其传统文化主体——伊斯兰文化的适应与发展。通过对兰州市东乡族流迁人口伊斯兰文化生活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考察、剖析,以期发掘东乡族伊斯兰文化在兰州市城市化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价值,把握兰州市多元文化背景下伊斯兰文化的必由之路,最终总结出婚丧嫁娶、宗教观念、宗教旅游经济开发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除了为我国城市民族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为有价值的参考,也为西部开发注入新的文化活力,认为东乡族宗教生活在城市化背景下,借助完善的宗教制度保障,在兰州市多元和谐的人文环境中不断自我调适,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王建新[10](2011)在《回族社会中的移民宗教组织与家族——灵明堂固原分堂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明堂固原分堂的民族志印证:回族伊斯兰文化是在不断的群体移动和社区建构中完成的,而这一过程与中国特殊的父系家族体系及基于汉文汉字和儒家学说的历史文化传承两大因素密不可分。

二、灵明堂拱北的崛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明堂拱北的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1)巴哈伊教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从“波海会”到“大同教”(1915-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早期传入与初步发展
    (一) 中国知识界对巴哈伊教的关注与引介
    (二) 本土巴哈伊的出现及其首份中文出版物
三、《中国书简》与儒特来华宣教
四、曹云祥的本土化译经实践
五、结语

(2)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旅游演艺研究综述
        1.3.2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旅游演艺研究比较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演艺与演艺业
        1.4.2 旅游演艺
        1.4.3 旅游演艺产品
2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资源基础分析
    2.1 兰州市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2.1.1 兰州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类型
        2.1.2 兰州市旅游资源的特色
    2.2 兰州市文化资源基础分析
        2.2.1 黄河文化资源基础分析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础分析
        2.2.3 古镇古村文化资源基础分析
        2.2.4 民族文化资源基础分析
        2.2.5 以牛肉面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基础分析
3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现状
        3.1.1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1.2 兰州市旅游演艺企业的发展现状
        3.1.3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发展现状
    3.2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存在的问题
        3.2.1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3.2.2 形式单一,缺少旅游者体验参与感
        3.2.3 自娱自乐,市场化程度低
        3.2.4 旅游演艺产品产业链构建不完善
4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市场需求分析
    4.1 市场需求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目的及内容
        4.1.2 问卷设计
        4.1.3 问卷的回收与统计
    4.2 人口统计学因素分析
        4.2.1 被调查样本的性别比例情况
        4.2.2 被调查样本的年龄构成情况
        4.2.3 被调查样本的客源地情况
        4.2.4 被调查样本的收入情况
        4.2.5 被调查样本的受教育水平
        4.2.6 被调查样本的观影频次
    4.3 偏好调查与分析
        4.3.1 被调查样本观影时长的偏好分析
        4.3.2 被调查样本观影时间段的偏好分析
        4.3.3 被调查样本观影地点的偏好分析
        4.3.4 被调查样本演艺产品价格的偏好分析
        4.3.5 被调查样本信息获取渠道的偏好分析
        4.3.6 被调查样本演艺产品类型的偏好分析
    4.4 感知调查与分析
        4.4.1 关于观影便捷性的感知分析
        4.4.2 关于节目设计感的感知分析
        4.4.3 关于节目艺术性的感知分析
        4.4.4 关于节目服务性的感知分析
        4.4.5 关于新产品开发的感知分析
    4.5 调查结果分析
        4.5.1 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十分必要
        4.5.2 旅游演艺产品承载文化传承重任
        4.5.3 应在完善已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展创新
5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研究
    5.1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原则
        5.1.1 建立品牌效应
        5.1.2 具有艺术性
        5.1.3 遵循市场需求
        5.1.4 依据科学的论证分析
        5.1.5 不断创新增强活力
    5.2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定位研究
        5.2.1 市场定位
        5.2.2 主题定位
        5.2.3 形象定位
        5.2.4 功能定位
    5.3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内容设计
        5.3.1 舞台设计
        5.3.2 节目主创
        5.3.3 艺术团队
        5.3.4 演出内容
    5.4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的创意策划
        5.4.1 策划原则
        5.4.2 产品策划
    5.5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演出模式研究
        5.5.1 室外大型实景演出模式
        5.5.2 主题公园常态演出模式
        5.5.3 剧场主题表演模式
6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6.1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策略
        6.1.1 打造区域演艺品牌
        6.1.2 挖掘当地特色文化
        6.1.3 注重产品创新创意
        6.1.4 加强夜间产品开发
        6.1.5 遵循市场发展规律
    6.2 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建议
        6.2.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6.2.2 借鉴国内先进经验
        6.2.3 提升舞台科技效果
        6.2.4 注重人才培育引进
        6.2.5 创新产品营销方式
        6.2.6 扩大产品定位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市场需求及感知调查问卷
致谢

(3)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1 旅游空间结构的概念
    2.2 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2.3 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2.4 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3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兰州市概况
        3.1.1 区位
        3.1.2 气候与地貌
        3.1.3 水文特征
        3.1.4 历史文化
        3.1.5 社会经济
    3.2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2.1 兰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3.2.2 兰州市旅游发展优势
    3.3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旅游业落后于其他省会城市
        3.3.2 旅游业发展处于省内中游水平
        3.3.3 景区景点比较分散,旅游知名度较低,基础设施落后
        3.3.4 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在弱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不足
4 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4.1 兰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4.1.1 旅游资源类型
        4.1.2 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4.1.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4.1.4 旅游资源与景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2 兰州市交通空间结构分析
        4.2.1 兰州市交通概况
        4.2.2 兰州市旅游交通现状问题
    4.3 兰州市客源市场空间分析
        4.3.1 游客客源市场现状
        4.3.2 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4.3.3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4.3.4 兰州旅游市场与周边旅游市场的关系分析
5 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和优化
    5.1 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
    5.2 兰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
        5.2.1 旅游资源和文化的挖掘
        5.2.2 旅游产品的开发
        5.2.3 旅游景点的空间拓展
    5.3 兰州市旅游交通空间结构优化
        5.3.1 加强对外旅游交通的便捷度
        5.3.2 合理配置区内交通网络和旅游线路
    5.4 兰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优化
        5.4.1 客源市场范围的定位
        5.4.2 区域旅游联动的发展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4)嘎迪林耶:一个西域苏菲教团的在华传播与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苏菲在西域的兴起及其教士入华
    第一节 苏菲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早期苏菲思想的传入
    第三节 明末清初西域苏菲教士与中国伊斯兰教特征的形成
第二章 苏菲嘎迪林耶派的在华传播
    第一节 卡迪里教团与嘎迪林耶
    第二节 嘎迪林耶大拱北门宦
    第三节 嘎迪林耶体系的发展
    第四节 嘎迪林耶组织管理及教民依附
第三章 苏菲嘎迪林耶的基本学理与思想
    第一节 嘎迪林耶的基本学理
    第二节 嘎迪林耶修持规程
    第三节 嘎迪林耶的思想阐释
第四章 苏菲嘎迪林耶的修行礼仪与文化特征
    第一节 嘎迪林耶的修行礼仪
    第二节 嘎迪林耶的文化特征
结语
索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5)R-NGO与政府的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临夏伊斯兰门宦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核心概念解析
        1.2.2 民间组织基本理论研究
        1.2.3 民间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
        1.2.4 宗教民间组织研究
    1.3 分析框架
        1.3.1 理论基础
        1.3.2 合作机制理论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贡献
        1.4.1 研究方法
        1.4.2 理论贡献
第二章 案例介绍:临夏伊斯兰门宦田野调查
    2.1 选择田野点
        2.1.1 选择依据
        2.1.2 田野点介绍
    2.2 临夏门宦的发展现状
        2.2.1 临夏门宦的产生与发展
        2.2.2 临夏门宦的现状
    2.3 临夏门宦的组织结构及演进
        2.3.1 门宦的构成
        2.3.2 门宦组织结构的演进
    2.4 门宦的功能
        2.4.1 精神慰藉功能
        2.4.2 社会整合功能
        2.4.3 社会控制功能
第三章 合作内容:R-NGO与政府合作的内容分析
    3.1 文本来源
        3.1.1 政府文本
        3.1.2 访谈文本
        3.1.3 媒体文本
    3.2 政府对R-NGO的态度与行为
        3.2.1 分析单元及类目
        3.2.2 内容编码与统计
        3.2.3 小结:政府的“有为”与“无为”
    3.3 R-NGO对政府的态度与行为
        3.3.1 典型案例整理
        3.3.2 行为模式发现及对比
        3.3.3 小结:组织的“尽力而为”
    3.4 R-NGO 与政府合作的内容
        3.4.1 公益事业合作
        3.4.2 宣传教育合作
        3.4.3 公共安全合作
        3.4.4 环境治理合作
第四章 合作模式:R-NGO与政府合作模式的演化
    4.1 合作模式的划分标准
        4.1.1 合作范围与合作强度
        4.1.2 合作要素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4.2 R-NGO与政府合作模式的演化及实现途径
        4.2.1 领导型合作模式
        4.2.2 契约型合作模式
        4.2.3 权变化合作模式
        4.2.4 网络化合作模式
第五章 合作动力:R-NGO与政府合作的动力机制
    5.1 R-NGO与政府合作的动力
        5.1.1 R-NGO功能扩溢与政府职能转变
        5.1.2 R-NGO与政府的学习效应
        5.1.3 合作主体的利益驱动
    5.2 R-NGO与政府合作的动力机制
        5.2.1 主要变量解释
        5.2.2 合作动力机制建模
        5.2.3 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结果解释
第六章 合作实现:R-NGO与政府合作的机制设计
    6.1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均衡机制发现
        6.1.1 猎鹿博弈与帕累托效率
        6.1.2 R-NGO与政府的合作博弈
        6.1.3 小结
    6.2 R-NGO与政府合作的机制设计
        6.2.1 冲突调解机制
        6.2.2 信息沟通机制
        6.2.3 合作激励机制
        6.2.4 合作收益分配机制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兰州市回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3 回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3.1 数量变动特征
        3.1.1 市区层面: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3.1.2 分区层面:增幅与增速差异明显
        3.1.3 街区层面:互有增减且差距扩大
    3.2 结构变动特征
        3.2.1 空间结构:向心集聚与向外扩散共存
        3.2.2 地缘结构:由“围寺而居”向“近寺而居”演变
        3.2.3 社会结构:由“高度隔离”向“相对融合”演变
    3.3 相关性特征
        3.3.1 人口空间自相关
        3.3.2 人口增长空间自相关
    3.4 变异性特征
4 回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影响机制
    4.1 历史与政治
    4.2 人口增长与迁移
    4.3 工业化与城市化
    4.4 族群认同感与凝聚力
    4.5 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
5 社会响应及对策建议
    5.1 传承民族文化角度
    5.2 增强城市包容角度
    5.3 繁荣城市经济角度
    5.4 构建和谐城市角度
6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宁夏南部地区伊斯兰拱北的功能分析 ——以固原市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有关本文写作的几点说明
第二章 宁夏南部地区拱北建筑概况
    第一节 "拱北"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节 宁夏南部地区的拱北建筑
第三章 宁夏固原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
    第一节 宁夏固原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简介
    第二节 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南古寺拱北的现状
第四章 南古寺拱北建筑功能解析
    第一节 拱北的基本功能——巩固宗教信仰
    第二节 拱北的引导与协调功能
    第三节 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
    第四节 拱北的其他功能
第五章 文化变迁理论与拱北未来功能
    第一节 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节 宁夏南部地区的拱北建筑是伊斯兰建筑文化涵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节 文化变迁理论对拱北建筑的功能提出多样化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城市化视角的东乡族流迁人口宗教生活考察 ——以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1.2.2 东乡族流迁人口宗教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之处
        1.3.1 重点
        1.3.2 难点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兰州市城市化发展及东乡族流迁人口概况
    2.1 兰州市城市化背景概述
        2.1.1 城市与宗教
        2.1.2 兰州市城市化发展
    2.2 兰州市伊斯兰教概况
    2.3 兰州市东乡族流迁人口概况
第三章 城市化视野下的东乡族流迁人口宗教生活适应现状
    3.1 生活——宗教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3.1.1 习俗保留与家庭结构
        3.1.2 宗教适应城市化的语言体现
        3.1.3 来兰原因与伊斯兰起居方式
        3.1.4 在兰家庭收入情况
        3.1.5 婚丧嫁娶
        3.1.5.1 生育观与信仰
        3.1.5.2 从婚姻选择看宗教认同
        3.1.5.3 婚姻中的伊斯兰教因素
        3.1.5.4 严格遵守穆斯林的葬礼习俗与城市化的冲突
    3.2 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与伊斯兰文化教育的融汇
        3.2.1 教育理念中的宗教因素
        3.2.2 子女教育与宗教的表面矛盾
    3.3 经济——伊斯兰教完美的重商理念与东乡族流迁人口的局限性
        3.3.1 经济收入中的宗教心理
        3.3.2 理性的伊斯兰财富观
        3.3.3 伊斯兰消费观念(含投资和理财)与宗教消费
        3.3.4 劳动观念与宗教信仰
        3.3.5 就业、创业与伊斯兰教重商理念
    3.4 兰州市东乡族流迁人口的宗教信仰
        3.4.1 宗教心理
        3.4.2 虔诚的信仰
        3.4.2.1 祈祷(都瓦)
        3.4.2.2 宗教信念
        3.4.2.3 宗教感受
        3.4.2.4 对宗教与科学的认识
        3.4.3 教派门宦
        3.4.4 宗教场所
        3.4.5 宗教伦理
        3.4.6 宗教实践
        3.4.6.1 念
        3.4.6.2 礼
        3.4.6.3 斋
        3.4.6.4 课
        3.4.6.5 朝
    3.5 集中访谈
第四章 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4.1 清真食品不清真问题
    4.2 婚丧嫁娶方面的问题
    4.3 以宗教促教育,以教育引导宗教;缓解压力,培养安全感
    4.4 科学合理的职业观、专业技能与伊斯兰经济理念互动
    4.5 发挥宗教认同功能,参与发展国际贸易
    4.6 慈善经济开发
    4.7 不了解党的宗教政策,工作方法不当等问题
    4.8 对各大宗教的态度和观念问题
    4.9 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用宗教文化推动经济
    4.10 现代化都市的调控策略和自我适应方法之间的调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回族社会中的移民宗教组织与家族——灵明堂固原分堂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回族伊斯兰教中的家族与门宦
二、 从兰州灵明堂到固原明月堂
三、 “灵明堂固原分堂”的创建及发展
四、 族谱、历史记忆与文化融合
结 论

四、灵明堂拱北的崛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巴哈伊教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从“波海会”到“大同教”(1915-1937)[J]. 万兆元.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3)
  • [2]兰州市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研究[D]. 王柯.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兰州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王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4]嘎迪林耶:一个西域苏菲教团的在华传播与变异[D]. 胡思远. 暨南大学, 2016(08)
  • [5]R-NGO与政府的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临夏伊斯兰门宦的田野考察[D]. 郑小强. 兰州大学, 2015(01)
  • [6]兰州市回族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D]. 杨莹.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7]符号的隐喻——回族拱北研究[J]. 袁宝明. 青年文学家, 2013(05)
  • [8]宁夏南部地区伊斯兰拱北的功能分析 ——以固原市开城镇二十里铺南古寺拱北为例[D]. 毕敏. 西南大学, 2011(09)
  • [9]城市化视角的东乡族流迁人口宗教生活考察 ——以兰州市为例[D]. 马进山. 西北民族大学, 2011(07)
  • [10]回族社会中的移民宗教组织与家族——灵明堂固原分堂考察[J]. 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标签:;  ;  ;  ;  ;  

灵命堂拱北的崛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