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1300MW核电站可减少90万吨CO2排放

一座1300MW核电站可减少90万吨CO2排放

一、一座1300MW的核电站可减少90万吨二氧化碳的释放(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成[1](2020)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联合循环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了保证持续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制定了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电力储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技术”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此外,分布式供能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能源领域四项前沿技术之一的新型供能方式,集节能、环保、经济、可靠等优势于一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依托北京市自然基金、中央高校基金、中丹国际合作、留学基金等项目,利用理论研究、模拟仿真,实验/试验,技术集成等方法对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船用中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以及基于二甲醚内燃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联合循环的耦合特性、能的梯级利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及主要循环单元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集成原则,即:能量的梯级利用及物理能与化学能的梯级利用。阐述了系统中的高品位、中品位、低品位热能的耦合机理。其次,采用(?)分析方法对以燃气轮机为原动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损进行分析,揭示了系统各主要部件能量损失的不可逆程度。结果表明,(?)损占比最大的部件为燃烧室,58.8%;其次是太阳能集热器,14.3%。采用先进(?)分析方法将系统主要部件的(?)损划分为:内补(?)损/外部(?)损,可避免(?)损/不可避免(?)拟。从系统部件的自身结构和拓扑结构两个角度揭示了(?)损产生的原因。提出“瞬时(?)损”的概念,对所提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各主要部件的(?)损进行了逐时分析。再次,阐述了二甲醚在未来能源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采用二甲醚作为系统燃料的原因。介绍了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并对原有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基于生物质气化技术的新型二甲醚的绿色生产流程,将生物质中碳元素的转化率提高到90%。分析了基于绿色燃料甲醚的船用分布式系统特性。对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采用不同有机工质,不同燃料下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了适用于该船用分布式系统的有机工质。此外,对斯特林热机和有机朗肯循环在回收烟气余热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内燃机负荷及排烟温度下,斯特林发动机回收烟气余热的性能优于有机朗肯循环。然后,介绍了基于燃用一甲醚内燃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冷热电的供能方式。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了系统中内燃机在非满负荷工况下的主要热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系统中其它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以上海地区某宾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在典型夏至日和冬至日时的运行特性。最后,以系统年运行收益和年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对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使用的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的适用性及各自的经济性进行研究。表明当原动机功率小于2.8MW时,选用内燃机作为原动机是比较好的选择。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以系统年均投资、一次能源节约率、二氧化碳减排率为目标函数,对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中集热器面积进行优化,得到了在该案例下的最佳的集热器面积数值,为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出了二甲醚替代柴油和天然气时的燃料替代价格比系数:rD=1.47,rN=1.69。分析了二甲醚作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燃料时在价格上的优势。

张雪松[2](2020)在《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现有沈阳城区供热方式为研究基础,以多热源联网优化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供热安全性稳定性等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现有热源形式、热网敷设情况并结合未来热负荷发展预测,将沈阳城区供热分为5个供热区域;13个供热片区,满足供热城区近期、中期及远期的发展规划。首先对沈阳地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了解现有负荷及热源热网情况结合热负荷发展预测及论文提出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及措施。其次具体研究多热源联网方案区域划分情况。通过了解5个供热区域现状热负荷、规划热负荷及热源热网情况制定出2019年、2020~2025、2026~2030年各阶段热源热网新建或拆除联网方案,满足城区供热各阶段发展负荷需求的同时结合现有区域特点对热源及热网情况进行改造;通过各实施阶段对沈阳城区供热形成总体改造后再对各片区进行各自供热区域的调节,包括质调节、量调节及运行调节等,调节各片区在相应的室外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调节措施。再次探讨了片区运行调节方案,包括质量调节及运行调节等,制定了各片区在整个供暖期各阶段随着室外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调节措施。本文最后对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改造投资概算进行编制并对项目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及理论探索,总结出多热源联网对城区规划发展有很大提升作用。

黄锦锋[3](2018)在《基于事故容错燃料的小型压水堆研究》文中指出安全,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核能本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核电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完全得到妥善解决,这制约了核电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国际核工业界和学术界进行了反思,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减小核泄漏风险。一种可行的途径是发展事故容错燃料(Accident Torelant Fuel,ATF),通过解决传统燃料的缺陷并消除氢气爆炸风险,以此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另一种可行的途径是发展小型堆,减小单个反应堆发生事故的概率,并将事故影响范围控制在有限范围内——甚至限制在核电厂区内。然而,ATF燃料在发生事故时,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一方面与ATF燃料本身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反应堆的设计和安全措施有关。本论文以事故容错燃料中的一种,即全陶瓷微封装(Fully Ceramic Microencapsulated,FCM)燃料为对象,将其作为一种替代燃料,应用于热功率为200MWt的常规小型压水核反应堆中,研究基于FCM燃料的小型压水堆的安全特性,并分析应用FCM燃料可能带来的问题。由于FCM燃料的填充因子低,相同体积下比传统压水堆芯块燃料的重金属燃料装载少,因此用低富集铀无法得到足够长的循环长度。而FCM燃料作为替代燃料,又无法增加燃料的体积。为了保证反应堆的循环长度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不增加反应堆的体积,本文选用富集度为19.9%的燃料。使用高富集度的燃料会增加堆芯的剩余反应性。而小型压水堆为了操作方便,一般不用可溶硼酸来控制剩余反应性,这使得堆芯的反应性控制难度变大。为了研究使用FCM燃料带来的小型堆剩余反应性控制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不用可溶硼酸情况下,应用可燃毒物对200MWt的小型压水堆进行剩余反应性控制。用三种可燃毒物包括钚-238添加到燃料内核、整体型可燃毒物、通水环状可燃毒物来进行反应性控制。ATF燃料在理论上虽然具有更好的耐事故能力,然而FCM燃料改善小型堆安全性的程度需要在实际中进行量化分析。在第三章中,先使用MCNP程序,对小型堆堆芯进行了中子学分析,得到了三维堆芯功率分布,将其值传递给RELAP5进行热工水力分析。使用RELAP5程序建立了小型堆主回路模型,分析在无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的情况下,发生假想的小破口事故和大破口事故后FCM燃料棒及包壳的失效过程。分析结果表明,FCM燃料相比常规燃料来说,能够为反应堆提供更长的干预时间,因而具有更佳的安全特性。由于单批次换料的卸料燃耗深度不高,而多循环燃料管理可以降低初始剩余反应性,增加卸料燃耗深度,因此,为了优化FCM燃料在小型压水堆中的燃料管理,本文分别对三批次换料策略和五批次换料策略进行计算,比较了初始剩余反应性、循环长度、功率峰因子和卸料燃耗深度等,提出了堆芯换料的优化策略。FCM燃料用于常规小型压水堆,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型压水堆的安全性。如果根据FCM燃料对小型压水堆的堆芯进行改进设计,有可能实现核电站的本质安全。因此,本文对使用FCM燃料的堆芯进行了初步理论建模和分析,计算表明对于低功率密度的小型压水堆,可以实现在没有专设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只通过辐射传热方式把停堆衰变热导出,从而实现核电站的放射性本质安全。

李文俊[4](2018)在《困境、博弈与机制 ——气侯变化的全球治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里,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困惑,也是中国的困惑与要面临的难题。现有的治理机制不论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其后续的一系列谈判协议都不能对各国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或激励。本研究在新自由主义的立论基础上,利用机制设计理论的机制设计方法,站在中国国家的立场上,尝试能否找到一个这样的机制,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达到各个国家行为体的个体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寻找机制的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针对全球气温升幅2℃以下的大气二氧化碳CO2承载量的目标,求出各个国家行为体碳排放量的纳什均衡解;第二步是在纳什均衡解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激励机制以激励各个国家行为体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本研究认为,当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中显示的矛盾与问题主要是由于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知不足、目前减排技术水平有限且普遍推广应用成本比较高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设计的合理变化性与激励问题等造成的。由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知,还有充分考虑各国利益诉求并设计更加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对国际社会各个国家行为体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并且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利用。而对于现有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有些方面上有待改进的。比如碳排放的总量统计与现值折算问题、统一世界碳汇市场问题、弱小国家如何扩大话语权问题、人均碳排放权问题与国际社会现实政治的干扰问题等。而各个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不平等、各个国家行为体自身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互动的复杂性、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滞后性等都会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产生切实的影响。同时,短期内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无论是机制构建还是实践推动可能都会鲜有建树,而中长期可能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同时,各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合作都会被强化。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与创新、全球治理的综述及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况介绍;第二章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第三章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设计;第四章是各主要国家行为体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第五章是各主要国家行为体在气候变化治理中的角力与分化;第六章是现行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机制设计理论剖析;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

石磊[5](2015)在《英国核电产业发展研究(1953-1987)》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1953—1987年英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历程入手,希望透过世界能源形势、英国政策变化以及核电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互动来梳理英国核电产业兴起、辉煌与衰落的风雨历程。文章使用历史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英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予以探究,并试图对英法两国核电道路进行比较。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突出英国核电道路的特色,进而探索一国核电产业可行的发展模式,为当前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英国是世界核电产业的先行国。英国核电产业的兴起与核物理科学、英国的军事核武器计划以及战后英国能源供求状况密切相关。核物理科学的发展为核能的利用打下了理论基础;军事核武器计划为民用核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的支持;能源危机为民用核电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促使英国投入核电的怀抱。1953年英国政府正式宣布发展民用核电,这标志着英国核能产业开始由军事主导向民用转型。英国自1955年起先后发展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核电项目。三个核电项目是英国核电产业的主线和轮廓,因此梳理清晰三个核电项目就可以一窥英国核电产业的兴衰历程。英国的核电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流逝,核电产业自身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英国的领先地位也不复存在。英国核电产业步入歧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海石油迅速挤占了核电的生存空间,煤炭产业也发起了对核电的抵制运动,核电存在的合理性受到挑战。其次,反应堆选择不当成为英国核电产业的滑铁卢。英国的反应堆偏离了世界主流,被称为是“最伟大突破”的改进型气冷反应堆被证明是技术上的死胡同。最后,英国的核电决策体系以政府——中央电力生产局——原子能管理局为轴心,电力产业的自主选择权较小。这种相对集中的决策机制意味着不同的声音会被忽视。作为核电的先行国,英国在核电道路的探索中没有先例可循,走了许多弯路,但是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三个核电项目为英国建造了17座核电站。此外英国向意大利和日本各出口了一座核电站。核电产业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电力,这些电力替代了大量的煤炭和石油,保障了英国的能源安全,促进了英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核电站给所在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着天然的环保优势。英国大规模的核电工程对于保护英国的青山绿水与田园风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对1953—1987年英国核电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中,本文认为对英国核电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国内外能源状况、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参与、民众舆论与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汇成一股合力,共同影响了英国核电之路的走向。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核电产业将迎来复兴。北海油田产量的下降、原有核电站的逐步退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减排等因素使英国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核电,并积极谋求核电产业的复兴。英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文件已经勾画了核电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英国核电产业对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以及进军英国核电市场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张海龙[6](2014)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进入工业化以来,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为主要燃料的能源更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显现,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未来能源使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外部压力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目前,传统石化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显尖锐,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那么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严重受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同时中国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依赖势必无法得到改善。如果不重视和有效发展新能源,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如成思危所言“世界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由蒸汽机、电力和电脑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前三次革命中国没有抓住机遇,第四次我们绝不能错过。然而,就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来看,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依靠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仍曲折艰难,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必须抓住新能源与中国复兴和崛起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做足新能源这篇文章、下好新能源这盘棋,将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解决好新能源问题,排除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让中国的经济在新能源经济带动下继续快速发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页岩气、氢能等。中国的新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在这种现实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能源能够代替传统化石类能源,弥补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增加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其次,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改变中国目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由化石类能源利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国同发达国家在发展动机上有着部分共同的出发点。同时,中国在资源构成、经济现状、科技水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特征。因此,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研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新能源产业是体现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新能源产业是目前还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同时,新能源产业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领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需要选择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战略路径。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为主,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多元化能源生产供应体系。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进口量不断加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开发新能源,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减少碳排放,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刻不容缓。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政治和能源大背景以及中国能源的现实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了中国新能源发展层层递进式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能源政治、能源安全以及新时期中国崛起等方面进行了选题的思考;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理论体系创新等视角进行了选题目的及意义的阐释;从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有效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内涵界定、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哈伯特能源论、经济增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权力变迁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中国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主要边界。第三章人类能源发展史,通过人类能源史四个阶段的研究,提出了“新能源与中国复兴”的新时代与新机遇;并对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研判。第四章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分析了美国和欧洲新能源的法律、政策、主要内容、演进过程和中国新能源政策演进进程。第五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门别类地分析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通过数据挖掘,从几个不同维度对新能源进行建模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分析了中国与不同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间博弈,得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一定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第八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行业细分层面给出了明确、科学、合理、具体的政策建议。第九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基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本论文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演绎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在研究方法上适应研究问题的“个性”要求,形成综合集成特点,使本论文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郑欢[7](2014)在《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常征[8](2012)在《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碳的载体,煤是碳的最主要载体。长期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始终占据着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的90%左右。化石能源在大力推进人类现代文明的同时,其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成为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相关二氧化碳的排放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以上。鉴于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我国将不得不延续煤为基础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若按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煤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仍会长期维持在70%左右,同时更为需要关注的是煤炭利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不仅会快速地超过70%,而且还会呈现进一步上升的态势。因此,与煤炭等化石能源利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将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要特别给予重视。能源利用是中国的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碳脉分析是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主要抓手。本文初次尝试将国际前沿的能流碳脉分析理论和经典的数学建模方法与中国特别是上海的能源利用实践进行多层次的融合与贯通,是笔者对能源利用技术与规律、清单编制通则与个案、碳脉传承表象与实质等关键性问题长期思考和深入研究之后的心得与认识,目前研究工作还在继续,本论文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与以往的能源利用与碳排放问题研究相比,本论文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做了一些突破和创新。一、技术路线与数模构建(一)实证分析路线。基于现场数据和专家的分析判断,具体、直观、可操作,主要服务于课题研究和政府的决策需求。依托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管理部门以及实地调研收集的一手数据和资料,借助所在团队有关能源利用、清单编制、碳脉分析的长期积累和深厚资源,本文初步完成美国、中国、上海能源利用状况与规律以及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特别是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等领域的分析、论证。主要为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也是笔者结合资源、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进一步观察、思考、学习和总结。(二)数学建模路线。基于LEAP模型、情景分析、趋势外推等数学建模思想和工具,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重在学术理论研究。依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统计文献,本论文采用数学建模法对上海能源的历史、现状进行量化分析,特别就直到2050年的发展进行情景分析,全新构建完成上海能源消费与碳排放LEAP-Shanghai模型,历经一年多的改造、试用、调整、验证,现已形成比较理想的三大综合情景和九个子情景,模型运行结果达到预期,可以根据需要模拟仿真2000-2050年之间各个年份上海能源利用与碳排放情景,能够为技术选型、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参数遴选、模型构建、结果输出集中体现于第六章,是本文精华、亮点和主要功夫与创新点所在,也是笔者近六年硕博连读、数十项课题铺垫之后的学术追求及所得。二、核心观点与基本判断◇得益于多项课题参与的认知与判断:(一)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和碳脉图,能够直观、清晰地描述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编制各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供系统、可靠的估算方法和工具,为碳管理和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二)煤炭是我国能源利用之CO2排放的主体。其中,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是我国煤炭利用之CO2排放的关键源;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石油利用之CO2排放的关键源。(三)我国煤为基础与欧美油气为主的能源结构截然不同,加之煤炭分类标准与欧美标准差异。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同时结合国际标准,建立生产侧与消费侧配套的、与国际对接的分类转换标准,以便于我国排放清单的编制。◇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四)中短期内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增长的态势难以逆转,2040年左右可能出现峰值,上海将早于全国。LEAP-Shanghai模型运行结果显示,不论是基准情景下的惯性发展,还是减排情景和强化减排情景下的多政策干预,上海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总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这一趋势在中短时期内仍难以逆转。只有在强化减排情景下,2040年左右上海能源消费达到1.5亿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达到2.5亿吨的峰值之后才会缓慢下降,全国的峰值时段晚于上海。(五)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执行力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手段。LEAP-Shanghai模型就基准情景运行结果显示,按照目前的惯性发展,2050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7亿吨标准煤,为当前能源消费量的3.4倍;能源利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6.5亿吨,为当前排放量的4.3倍。如此高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将给上海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能源的供应安全带来更大的问题与挑战,也是生态环境和国际社会所无法承受的。(六)摒弃GDP至上,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是降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增长的现实基础与依托。LEAP-Shanghai模型子情景的节能减排贡献水平模拟结果显示,适当控制GDP增长速度,使其每阶段增长率比基准情景降低1%,则到2050年将节能9200万吨标准煤/年,占强化减排情景节能总量的37%;累计节能量达到19.7亿吨标煤。这意味着即使不采取其他节能减排手段,仅仅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做适当的调整,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就将十分显着。(七)转变生活方式是从需求侧减少能源碳排放的直接动力和长期潜力。居民生活相关能源消费主要与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和交通部门将逐渐成为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强化减排情景下居民住宅和第三产业建筑物能耗占比从2010年的15%增长到2050年的20%,交通部门能耗占比则从20%增至70%。LEAP-Shanghai模型子情景相关贡献率显示,当居民的能源消费更趋于理性化与节约化,即不盲目追求居住面积或豪华住宅、增加节能电器的使用率、养成良好的用能习惯、减缓私人轿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倡导公共交通等低能耗出行方式等,到2050年生活方式的转变将比基准情景节能6200吨标准煤/年,占强化减排情景节能总量的26%,累计节能量达11.7亿吨标准煤。(八)清洁能源替代是从供应侧减少能源碳排放的本源性、革命性手段和途径。LEAP-Shanghai模型情景分析显示,在能源加工转换阶段,将煤炭在发电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90%以上降低到50%以下,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则增大到45%以上;在终端能源利用阶段,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CNG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铁路电气化率进一步提高,用电力、天然气大幅替代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中的煤炭。到2050年,仅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措施就可实现碳减排1400万吨/年。本文之模型对未来清洁能源替代的规模做了较为保守的估计,随着电力需求占比不断增长,华东电网等外来电中水电和核电比例将会显着提升,预计未来清洁能源替代的减排贡献还会进一步扩大。三、主要成果与创新点(一)基于LEAP平台,笔者全新构建完成LEAP-shanghai模型,实现2010年、2020年、2030年、2050年等节点年份的上海能源利用与碳脉模拟仿真。(二)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和方法,首次尝试将“碳脉”这一存在于能源、环境、经济等系统的隐性问题显性化,通过碳脉图的直观表达,寻求碳减排政策的有效途径与解决方案。本文首次完成并可按需求自动绘制2000-2050年各个年份的上海碳脉图,并可通过参数的调整动态展示、诊断上海历年的碳脉景象。(三)本论文在充分运用成熟系统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将碳脉分析方法与能源利用之CO2排放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脉模型与政策模型。其主要创新在于:①全新的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②全新的政策遴选模式与方法。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可以通过对进入系统中碳元素运行轨迹的全程模拟分析,系统、直观地反映能源利用过程中CO2生成的机理与路径,明晰碳排放节点和减排潜力;将碳脉分析方法应用于基准情景、减排情景、强力减排情景,在对不同经济社会状况和技术条件下的CO2排放情景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碳脉动态模拟,绘制出不同情景下能源利用的碳脉图,不仅在理论上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而且在实践中也能够为技术选型和政策制定提供多维、直观的决策依据。考虑到能源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其变化、转型的长期性,就任何一项新系统、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示范和商业应用而言,都要及早安排,否则将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新兴的能源市场之一,基础设施和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定型。因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能源技术路线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国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更为易行、更为现实,代价也要小的多。

赵洱岽[9](2012)在《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日益增多的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下,各国政府积极行动,努力摆脱传统的高碳能源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实施低碳经济战略,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部门,从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结构上看,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燃煤发电为主要发电方式的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占燃烧化石能源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因此,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电力行业必须承担其重大减排责任。本文将低碳作为关键的因素引入我国电力行业之中展开分析,以此为主线,探究中国电力行业如何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国社会的低碳转型目标。本文在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科研资料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系统开展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本文先后进行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研究、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研究、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研究,最后总结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给全球带来的深刻影响,强调了中国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能源的生产和消耗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阐明了电力行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最大的行业,点出了在现实压力下,中国电力行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低碳化转型的重大意义。在对国内和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的研究思路,进而介绍了研究方法,并规划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为相关研究理论综述。总结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经济和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理论与低碳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辨析。论证了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指出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特别对低碳电力等新理论观点进行了阐述,界定了低碳电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低碳电力的发展模式,为后续的研究进行了理论的铺垫和方法的准备。第三章为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研究。首先描述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概况,结合历史有关数据,对比分析了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其次,对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和减排结构进行了论证,指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5个主要特点。再次,分析归纳了―十一五‖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所做的主要工作,重点说明了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约束为:资源型约束、结构性约束、经济性约束、技术性约束和政策性约束。最后,指出了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第四章为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研究。首先,分析一次发电能源结构对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影响,建立了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因素分解模型并展开了实证分析,构建并论证了我国电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弹性关系模型。其次对中国火电产业的低碳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火电发展规模与水平、火电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火力发电的低碳经济性、火电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四个方面展开论证,指出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火电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第三,重点论述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从产业总体状况、中国发展现状、低碳化发展政策、低碳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展开科学论证。第五章为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研究。首先对电网低碳化发展进行了必要性分析,指出了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智能电网是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后,对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进行了介绍分析,最终论述了国外电网和电力市场低碳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第六章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提炼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一要研究制定电力低碳发展规划、构建行业减排体系;二要强化清洁低碳电源建设、加速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三要大力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提高清洁发电上网比重;四要推进研发低碳电力技术、推广减排科技示范工程;五要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实施综合资源规划;六要加强低碳电力市场建设、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秦静[10](2011)在《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人们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能源评价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也是学术界在能源问题方面研究的热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与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能源进行了相关研究。农村能源评价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关于农村能源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方法的研究方面还很欠缺。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对高品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农村用能商品化、多元化、清洁化、安全化、优质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从综合的角度研究农村能源评价问题就成为所关注的重点。农村能源系统庞大复杂,具有多属性特征,故使得农村能源评价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作者广泛查阅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对相关领域大量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梳理,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的农村能源评价研究存在着评价对象较为单一、研究层次简单、涉及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等局限性。本文结合我国农村能源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以系统分析为基本手段,以能源系统为对象,建立农村用能评价体系,研究农村能源的评价问题。首先,基于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分析的角度,对农村能源的多种属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研究;其次,按照农村能源的属性特征搭建了指标体系的一般框架;再次,梳理和对比已有农村能源评价体系大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构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指标具体的量化方法;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摘要如下:(1)能源系统基本概念梳理及特征结构分析。了解和认识能源系统是对农村能源系统进行评价的基础。本文结合已有的能源系统的相关概念,对能源系统及其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分析。从它与国民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能源系统与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梳理了能源系统的基本特征。以能源开发利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为主线,提出4级能源框架结构。最后指出了对能源系统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已有的能源系统评价的内容及其可借鉴的启示等一般性问题。(2)农村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农村能源系统是能源系统的子系统,除了具有能源系统的共性,还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综合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历程和农村能源问题的现实解读,分析总结了农村能源系统的特点、结构。基于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分析,从生活逻辑出发,通过对其结构特点认真梳理和归纳总结,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农村能源的属性特征,提炼了农村能源系统的“一般属性、可获得性、商品性、清洁性、替代性、安全性、社会性”多种属性特征。据此,对农村能源系统进行了初步分类。(3)农村能源系统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是个庞大复杂的工作,对国内外比较成熟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阐释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在梳理和评述国内外已有的能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兼顾生活需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多个方面,以农村能源系统分类为依据,提出了评价农村能源系统的思路,确立了分析框架,对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最终,经过筛选和提炼构成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共114个指标。(4)指标数据获取和量化方法研究。确定了评价指标后需要相关的数据支撑,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量已有成果的梳理和学习,咨询经济、数学、生态等相关学科的专家,给出了各指标数据的获取方式和量化方法。对区域、国家尺度的案例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5)指标体系的局部实证分析。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案例,对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获得性主题进行了局部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启示性的结论。这为优化当地的农村能源结构与保护生态环境,打破制约当地能源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的瓶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6)研究总结和展望。本文在对农村能源系统评价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对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提供全面的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加强的地方,笔者列为未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总之,本研究搭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的基本框架,构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出的新指标阐释了其概念和计算方法,整个指标体系既有继承又有所创新,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农村能源系统评价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在实践上,为缓解农民生活能源短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对策和建议。

二、一座1300MW的核电站可减少90万吨二氧化碳的释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座1300MW的核电站可减少90万吨二氧化碳的释放(论文提纲范文)

(1)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联合循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
        1.1.2 国内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
    1.2 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动态
        1.2.1 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1.2.2 内燃机为核心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1.2.3 有机朗肯循环和斯特林热机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1.2.4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不同原动机的特点
    1.3 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趋势
        1.3.1 耦合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1.3.2 基于生物质气化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循环单元及能量转换机理
    2.1 引言
    2.2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组成部件
    2.3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循环单元
        2.3.1 布雷顿循环
        2.3.2 狄赛尔循环
        2.3.3 朗肯循环
        2.3.4 有机朗肯循环
        2.3.5 斯特林循环
        2.3.6 压缩式制冷循环
        2.3.7 吸收式制冷循环
    2.4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集成原则及耦合机理
        2.4.1 热能的梯级利用
        2.4.2 物理能与化学能的梯级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燃气轮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3.1 引言
    3.2 基于燃气轮机的大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3.2.1 系统设计参数
        3.2.2 系统数学模型
        3.2.3 系统性能评价准则
    3.3 系统联合循环热力学特性
    3.4 系统静态(?)特性
        3.4.1 传统(?)分析
        3.4.2 先进(?)分析
        3.4.3 瞬时(?)损
    3.5 系统逐时(?)特性
        3.5.1 系统整体逐时(?)特性
        3.5.2 布雷顿循环逐时(?)特性
        3.5.3 朗肯循环逐时(?)特性
        3.5.4 太阳能集热器逐时(?)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绿色燃料的船用中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4.1 引言
    4.2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二甲醚燃料的制备
        4.2.1 二甲醚燃料特性
        4.2.2 二甲醚燃料制备系统
        4.2.3 系统能量流动分析
    4.3 基于绿色燃料的船用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
        4.3.1 系统设计参数
        4.3.2 有机朗肯循环回收烟气余热性能分析
    4.4 有机朗肯循环与斯特林发动机余热回收对比
        4.4.1 所需热源温度及热效率对比
        4.4.2 输出功率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二甲醚内燃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5.1 引言
    5.2 以内燃机为原动机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
    5.3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内燃机的实验特性
        5.3.1 内燃机实验台
        5.3.2 实验测量设备
        5.3.3 实验台控制设备
    5.4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
        5.4.1 指示指标
        5.4.2 有效指标
    5.5 实验工况及结果
    5.6 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方法
        5.6.1 部件数学模型
        5.6.2 能量平衡方程
        5.6.3 系统评价准则
        5.6.4 系统计算流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特性及优化分析
    6.1 引言
    6.2 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特性
        6.2.1 用户建筑能耗分析
        6.2.2 系统能源供应逐时分析
        6.2.3 系统性能逐时分析
    6.3 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内燃机与燃气轮机对比
        6.3.1 主要设备参数计算
        6.3.2 原动机对比分析
    6.4 分布式供能系统集热器面积优化
        6.4.1 优化理论
        6.4.2 结果分析
    6.5 系统敏感性分析
        6.5.1 能源价格对投资回收期影响
        6.5.2 不同燃料价格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集中供热技术发展现状
        1.2.1 国外供热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供热技术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主要热源形式和热网直埋敷设及节能环保
    2.1 主要热源型式
        2.1.1 热电厂
        2.1.2 区域锅炉房
        2.1.3 热泵
        2.1.4 其他热源型式
    2.2 热网的直埋敷设
        2.2.1 热网直埋敷设理论基础
        2.2.2 管道材料及连接
        2.2.3 管网保温材料及厚度计算
    2.3 直埋敷设技术标准
        2.3.1 试压标准
        2.3.2 质量验收标准
    2.4 热网节能
        2.4.1 热网节能措施
        2.4.2 热网节能指标
    2.5 热网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章 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可行性分析
    3.1 沈阳地区自然条件
        3.1.1 气候条件
        3.1.2 水文条件
        3.1.3 地质特征
    3.2 采暖热负荷现状
    3.3 沈阳城区热源现状
        3.3.1 热电厂
        3.3.2 热源厂、锅炉房
        3.3.3 清洁能源供热
    3.4 沈阳城区热网现状
        3.4.1 热网敷设
        3.4.2 供热能耗状况
        3.4.3 存在问题
    3.5 热负荷发展预测及规划
        3.5.1 供热区域划分
        3.5.2 热指标的采用
        3.5.3 规划热负荷及采暖耗热量
    3.6 沈阳城区供热系统联网规划方案
        3.6.1 联网
        3.6.2 基本原则
        3.6.3 工作任务
第四章 沈阳地区多热源联网区划改造
    4.1 联网区划
    4.2 中部区域
        4.2.1 供热区域划分
        4.2.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4.3 东部区域
        4.3.1 供热区域划分
        4.3.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4.4 南部区域
        4.4.1 供热区域划分
        4.4.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4.5 西部区域
        4.5.1 供热区域划分
        4.5.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4.6 北部区域
        4.6.1 供热区域划分
        4.6.2 供热管网建设方案
    4.7 联网的运行调节方案
        4.7.1 热网质--量调节
        4.7.2 分片区运行调节
第五章 沈阳地区多热源联网改造效益分析
    5.1 改造工程投资概算
    5.2 节能效益分析
    5.3 经济效益分析
    5.4 环境效益分析
    5.5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事故容错燃料的小型压水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现状
        1.1.1 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1.1.2 安全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
        1.1.3 提高核能安全的思路—事故容错燃料和小型堆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剩余反应性控制
    2.1 引言
    2.2 堆芯模型和研究方法
    2.3 结果和讨论
        2.3.1 堆芯组件装载模式A下的可燃毒物添加
        2.3.2 堆芯组件装载模式B下的可燃毒物添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型堆应用事故容错燃料的安全分析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中子学分析
        3.3.1 堆芯中子学物理模型
        3.3.2 堆芯功率分布
        3.3.3 反应性反馈系数
    3.4 热工水力分析
        3.4.1 稳态分析
        3.4.2 瞬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堆芯核燃料管理
    4.1 引言
    4.2 平衡循环堆芯燃料管理
        4.2.1 Serpent程序介绍
        4.2.2 PARCS程序介绍
    4.3 单批次循环换料
    4.4 三批次循环换料
        4.4.1 装载完全相同的组件
        4.4.2 优化三批次换料的首炉燃料装载
        4.4.3 三批次换料的燃料新装载图
        4.4.4 三批次换料燃料用15.5%富集铀
    4.5 五批次循环换料
        4.5.1 五批次换料
        4.5.2 五批次堆芯换料第二方案
    4.6 控制棒停堆系统设计
        4.6.1 两套互相独立停堆系统及反应性反馈系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电站放射性本质安全初探
    5.1 引言
    5.2 模型假设与分析
    5.3 功率50MWt的小型压水堆燃料换料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论文的研究亮点
    6.3 展望
附录
    附录A MCNP部分输入文件
    附录B 多循环燃料管理部分输出数据
    附录C Serpent部分输入文件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4)困境、博弈与机制 ——气侯变化的全球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全球治理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全球治理的研究
        二、国内对全球治理的研究
        三、评述与本研究的立论选择
    第三节 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评述与本研究的设想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创新
        一、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况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必要性
        二、对气候变化进行全球治理的紧迫性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可行性—现代全球化背景与现有技术条件
        一、全球化深入发展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提供了环境条件和契机
        二、现有技术发展水平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模型设计
    第一节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原则与机制设计方法
        一、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原则概述
        二、经济机制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二节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设计
        一、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总目标
        二、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运行的国际经济环境
        三、各个国家行为体的行为假设
        四、构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
    第三节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所设计机制得检验与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一、碳排放权有效配置的帕累托有效原则
        二、碳排放权有效配置的激励相容原则
        三、碳排放权有效配置的最低信息成本原则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各主要国家行为体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一、英国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二、G7中其他欧盟国家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三、美国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四、日本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第二节 各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一、中国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二、俄罗斯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第三节 主要小岛国的利益诉求与政策动因
        一、小岛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受害者
        二、小岛国居民生产生活的碳排放多近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各主要国家行为体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角力与分化
    第一节 发达国家之间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角力与分化
        一、欧盟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主张与对美国的指责
        二、美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中的主张与对欧盟的态度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角力与分化
        一、俄罗斯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新倡议及对中国的指责
        二、中国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主张及其对俄罗斯倡议的坚决反对
        三、小岛国联盟的形成及其与中国的合作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的利益分化与重组
        一、俄罗斯与欧盟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冲突与合作
        二、中国与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互责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进程
    第一节 从《京都议定书》看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一、《京都议定书》的主要条款和内容
        二、《京都议定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状况
        三、《京都议定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成效与归因
    第二节 从哥本哈根会议看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一、哥本哈根会议的主要成果
        二、哥本哈根会议上的严重分歧
        三、《哥本哈根协议》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成效与归因
    第三节 从其他气候大会看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一、近年来其他几次气候大会的主要成果
        二、其他几次气候大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状况
        三、其他几次气候大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成效与归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当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中显示的矛盾与问题
        一、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知不足
        二、目前减排技术水平有限且普遍推广应用成本比较高
        三、气候全球治理机制设计的合理性与激励问题
    第二节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研究结论
        一、本研究的主张与观点
        二、本研究对现有不足的修正
    第三节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展望
        一、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推动短期内鲜有建树
        二、各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合作都会被强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附录1 缩略语、化学符号与科学计量单位表
附录2 数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英国核电产业发展研究(1953-198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英国发展核电产业的背景
    第一节 核物理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军事核技术的铺垫
    第三节 战后初期英国能源供求状况
第二章 1953—1987年英国核电产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从军事主导到和平利用
    第二节 三个核电项目
    第三节 影响核电产业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1953—1987年英国核电产业发展的评价
    第一节 1953—1987年英国核电产业的成就
    第二节 1953—1987年英国核电产业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国核电产业大事年表
附录二 1956—1990年英国电力供应构成
附录三 战后英国煤炭产量
附录四 战后英国电力产业重大事件
译名对照表
索引

(6)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述
    1.4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1.4.1 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
        1.4.2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4.3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
        1.4.4 有利于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本文研究内容
        1.5.2 本文研究方法
        1.5.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能源
        2.1.2 新能源
        2.1.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2 哈伯特能源论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2.3.2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2.3.3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2.3.4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2.4 生命周期理论
        2.4.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4.3 国家成长生命周期理论
    2.5 权力理论
        2.5.1 权力变迁理论
        2.5.2 权力转移理论
    2.6 “中国梦”理论
        2.6.1 毛泽东主席的早期“中国梦”理论
        2.6.2 习近平主席的当代“中国梦”理论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7.2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7.3 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2.7.4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8 小结
第三章 人类能源发展史
    3.1 人类能源史的四个阶段
        3.1.1 火与柴草时代
        3.1.2 煤炭与蒸汽机时代
        3.1.3 石油与内燃机时代
        3.1.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代
    3.2 泥炭与荷兰、煤炭与英国、石油与美国、新能源与中国
        3.2.1 泥炭和荷兰时代
        3.2.2 煤炭和大英帝国
        3.2.3 石油和美国世纪
        3.2.4 新能源与中国复兴
    3.3 能源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
    4.1 美国的新能源政策
        4.1.1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一次转型
        4.1.2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二次转型
        4.1.3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三次转型
        4.1.4 美国的“能源独立”
    4.2 欧洲的新能源政策
        4.2.1 欧洲能源法律及政策变化
        4.2.2 欧洲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4.3 中国的新能源政策
        4.3.1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萌芽阶段
        4.3.2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启动阶段
        4.3.3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发展阶段
        4.3.4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成长阶段
    4.4 中国新能源法律及政策解析
        4.4.1 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4.4.2 中国能源政策解析
    4.5 国内外政策比较对中国新能源的启示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5.1 能源利用的现状
    5.2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5.2.1 水电资源现状
        5.2.2 太阳能资源现状
        5.2.3 核能资源现状
        5.2.4 风能资源现状
        5.2.5 海洋能源资源现状
        5.2.6 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
        5.2.7 页岩气能源资源现状
        5.2.8 氢能源资源现状
    5.3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对比分析
        5.3.1 国外新能源发展情况
        5.3.2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比较
    5.4 中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5.4.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制度建设缺位
        5.4.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偏颇
        5.4.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
        5.4.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动力不够
        5.4.5 中国新能源的二次转换成本高、电力并网困难
        5.4.6 中国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新能源发展压力空前
        5.4.7 中国能源安全带给新能源严峻挑战
        5.4.8 中国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5.4.9 全球能源危机必将牵制中国能源安全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
    6.1 能源效率及相关指标的选取
        6.1.1 能源效率
        6.1.2 指标选取
    6.2 数据处理
        6.2.1 基于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的处理
        6.2.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 2014 年新能源数据的预测
    6.3 基于 DEA 数据包络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6.3.1 DEA 模型
        6.3.2 中国新能源开发效率情况
        6.3.3 中国新能源使用效率情况
        6.3.4 实证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
    7.1 研究对象的选择
        7.1.1 国际能源市场中各类主体分析
        7.1.2 本文博弈对象的选择
    7.2 中国与能源进口国的博弈
        7.2.1 中美能源博弈
        7.2.2 中印能源博弈
    7.3 中国与能源出口国的博弈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
    8.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
        8.1.1 中国新能源发展制度体系构建
        8.1.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8.1.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8.1.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8.1.5 中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8.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微观政策建议
        8.2.1 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2.2 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2.3 核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2.4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2.5 生物质柴油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2.6 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2.7 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3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数据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
        1.3.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3 煤炭需求预测研究
        1.3.4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增长极限理论
        2.1.1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的背景
        2.1.2 增长极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
    2.2 化石能源峰值理论
        2.2.1 化石能源峰值论概述
        2.2.2 主要化石能源峰值论
    2.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4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1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5 生态足迹理论
        2.5.1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2.5.2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2.5.3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
    3.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1.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及特点
        3.1.2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3.1.3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3.1.4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
        3.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3.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2.1 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3.2.2 中国煤炭消费情况
        3.2.3 中国煤炭供求形势
        3.2.4 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3.2.5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
        3.2.6 中国煤炭价格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2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
    5.1 中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5.1.1 煤炭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5.1.2 中国煤炭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5.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5.2.1 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5.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
    6.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均煤炭消费的实证分析
        6.1.1 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煤炭需求预测
    6.2 煤炭需求量增长极限的讨论
        6.2.1 交通运输的制约
        6.2.2 水资源的制约
        6.2.3 大气环境的制约
        6.2.4 地质灾害的制约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
    7.1 煤炭产量峰值概念
    7.2 煤炭峰值预测模型
        7.2.1 线性回归模型
        7.2.2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
    7.3 煤炭峰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煤炭资源储量因素
        7.3.2 相关政策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8.1 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
        8.1.1 利用国际煤炭资源调节国内煤炭供求的可能性
        8.1.2 加强国际煤炭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8.2 对国内煤炭产需总量的调控
        8.2.1 从消费端对煤炭需求实行总量控制
        8.2.2 从供给端对煤炭产量实行总量控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8)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二氧化碳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的最主要构成
        1.1.2 化石能源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
        1.1.3 基于能源利用的碳排放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1.2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1.2.1 关于能源及其利用
        1.2.2 关于碳脉及其传承
        1.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主要的成果与创新
    注释
2 理论与模型综述
    2.1 物质流分析与能流分析
        2.1.1 物质流分析
        2.1.2 能流分析
    2.2 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
        2.2.1 基本概念
        2.2.2 温室气体的种类
        2.2.3 排放源与吸收汇的部门和类别
        2.2.4 关键类别
        2.2.5 时间序列
        2.2.6 不确定性
        2.2.7 质量控制与保证
    2.3 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2.3.1 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内在联系
        2.3.2 影响能源相关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2.3.3 不同层面能源相关的碳排放
    2.4 能源利用与碳排放模型
        2.4.1 自顶向下模型
        2.4.2 自底向上模型
        2.4.3 混合模型
    2.5 LEAP平台与能流碳脉分析
        2.5.1 LEAP建模方法论
        2.5.2 LEAP平台在能流碳脉分析中的适用性
        2.5.3 LEAP平台在能流碳脉分析中的创新性
    注释
3 能源利用
    3.1 能源利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3.1.1 能源利用的过程
        3.1.2 能源利用的方式
    3.2 美国能源利用:油气为主利于碳削减
        3.2.1 美国能流图与能流分析
        3.2.2 页岩气开发:始于输入端的能源清洁化
    3.3 中国能源利用:煤为基础垫高碳排放
        3.3.1 中国能流图与能流分析
        3.3.2 燃煤发电:囿于加工转化过程的能源清洁化
        3.3.3 上海煤炭利用与燃煤发电
    注释
4 清单编制
    4.1 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制度与核算导则
        4.1.1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制度与有区别责任
        4.1.2 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的报告制度与优先主题
        4.1.3 澳大利亚国家强制性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
    4.2 能源活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4.2.1 估算方程式
        4.2.2 估算方法学及其层级选择
        4.2.3 美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与编制方法
        4.2.4 温室气体清单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4.3 活动水平数据
    4.4 排放因子
    4.5 煤炭的潜在碳排放因子
        4.5.1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的内在决定因素
        4.5.2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核算的美国经验
        4.5.3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核算的中国实践
        4.5.4 煤炭潜在碳排放因子的核算方法与数据库构成
    注释
5 碳脉分析
    5.1 基本框架与工具
        5.1.1 基本框架
        5.1.2 分析方法
        5.1.3 桑基图工具
    5.2 碳的自然循环与人为排放
        5.2.1 碳的分布与自然循环
        5.2.2 地球辐射失衡与人为CO_2排放
    5.3 能源利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5.3.1 能源利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内涵
        5.3.2 能源利用与能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别
        5.3.3 碳的载体与氧化传承
    5.4 二氧化碳的工程捕集与地质埋存
        5.4.1 CCS的技术原理与特点
        5.4.2 经济性分析
    5.5 美国碳脉分析
    注释
6 基于LEAP平台的上海能源利用与碳脉分析
    6.1 LEAP-Shanghai模型的构建
        6.1.1 模型结构
        6.1.2 运行机制
        6.1.3 模型驱动因素与关键假设
    6.2 情景及其参数设置
        6.2.1 综合情景描述
        6.2.2 子情景描述
        6.2.3 其他参数设置
    6.3 情景结果分析
        6.3.1 综合情景分析
        6.3.2 子情景贡献水平
    6.4 LEAP仿真结果的碳脉分析
        6.4.1 能源平衡表仿真结果
        6.4.2 仿真结果的能流分析
        6.4.3 仿真结果的碳脉分析
7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次
表目次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内容安排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2.1.2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
    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2.2.1 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
        2.2.2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2.3 技术经济相关理论
        2.3.1 技术经济的核心思想
        2.3.2 技术经济与低碳经济
    2.4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2.4.1 低碳经济的主要思想
        2.4.2 低碳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选择
        2.4.3 经济全球化推进中国经济低碳转型
        2.4.4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2.4.5 低碳电力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现状
    3.1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状况述评
        3.1.1 发电侧发展历程与现状
        3.1.2 电网侧发展历程与现状
    3.2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主要特点
        3.2.1 电力行业排放现状
        3.2.2 电力行业减排结构
        3.2.3 电力行业排放特点
    3.3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发展约束
        3.3.1 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相关工作
        3.3.2 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约束
    3.4 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3.4.1 提高火电发电能效、大力推进清洁煤电发展
        3.4.2 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3.4.3 提高输配电输送效率、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3.4.4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低碳电力科技应用
        3.4.5 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促进电力行业低碳发展
第4章 中国电力行业电源低碳化发展
    4.1 一次发电能源结构对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影响
        4.1.1 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4.1.2 我国电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弹性关系模型
    4.2 中国火电产业的低碳发展
        4.2.1 火电发展规模与水平
        4.2.2 火电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
        4.2.3 火力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性分析
        4.2.4 火电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分析
    4.3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4.3.1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4.3.2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与碳排放
        4.3.3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4.3.4 中国水电产业发展与碳排放
第5章 中国电力行业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5.1 电网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5.1.1 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5.1.2 智能电网是电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5.2 电网低碳化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
        5.2.1 英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5.2.2 美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5.3 国外电网和电力市场低碳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5.3.1 要把智能电网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5.3.2 政府主导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
        5.3.3 加强对智能电网的财政投入
        5.3.4 制定完善电网低碳化建设的财税政策支持
        5.3.5 加大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5.3.6 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电网企业科技创新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制定电力低碳发展规划、构建行业减排体系
    6.2 强化清洁低碳电源建设、加速电力行业低碳转型
    6.3 大力加强节能发电调度、提高清洁发电上网比重
    6.4 推进研发低碳电力技术、推广减排科技示范工程
    6.5 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实施综合资源规划
    6.6 加强低碳电力市场建设、深化电价体制改革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10)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能源系统概论 2.1
    系统 2.2
    能源系统 2.3
    能源系统的特点 2.4
    能源系统的开发利用 2.5
    能源系统的评价 第3章
    农村能源系统分析 3.1
    概念、特征和结构 3.2
    农村能源及开发利用 3.3
    农村能源系统的属性分类 第4章
    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及指标体系 4.1
    能源评价体系概述 4.2
    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第5章
    农村能源系统指标评价方法 5.1
    一般属性指标评价 5.2
    可获得性指标评价 5.3
    经济性指标评价 5.4
    清洁性指标评价 5.5
    替代性指标评价 5.6
    安全性指标评价 5.7
    社会性指标评价 5.8
    支撑体系指标评价 第6章
    安定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可获得性评价 6.1
    研究区概况 6.2
    可再生能源潜力估算 6.3
    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 6.4
    结论与建议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座1300MW的核电站可减少90万吨二氧化碳的释放(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联合循环特性研究[D]. 王树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2]沈阳城区多热源联网方案优化分析[D]. 张雪松.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基于事故容错燃料的小型压水堆研究[D]. 黄锦锋. 厦门大学, 2018(06)
  • [4]困境、博弈与机制 ——气侯变化的全球治理机制研究[D]. 李文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
  • [5]英国核电产业发展研究(1953-1987)[D]. 石磊. 南京大学, 2015(06)
  • [6]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 张海龙. 吉林大学, 2014(03)
  • [7]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D]. 常征. 复旦大学, 2012(03)
  • [9]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赵洱岽. 武汉大学, 2012(07)
  • [10]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 秦静. 兰州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一座1300MW核电站可减少90万吨CO2排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