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挤压系统下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

区域挤压系统下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

一、区域挤压体制下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昱,郑文俊,王伟涛,王英,张培震,王洋[1](2020)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龙首山晚新生代剥露历史:来自磷灰石(U-Th)/He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首山位于阿拉善地块南缘,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最外围的山脉之一。揭示龙首山新生代构造变形与隆升过程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隆升与向外扩展及其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磷灰石(U-Th)/He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龙首山南、北两侧岩石的侵蚀与隆升过程开展研究。采集自龙首山南缘的11个磷灰石的(U-Th)/He年龄结果显示,在其南缘断层的控制下,龙首山约于14Ma BP发生了强烈隆升或剥蚀,导致上部岩石快速冷却。而在龙首山北缘采集的3个样品的年龄较老(220~240Ma),但年龄非常相近,表明其北侧活动较弱,龙首山整体表现为掀斜模式。龙首山中中新世由南向北的掀斜式抬升不仅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挤压应变可能由南向北扩展,同时也限定了青藏高原在中中新世已向NE扩展至阿拉善地块南缘,使龙首山成为高原东北部现今构造与地貌的边界。

李蒙[2](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赵启明[3](2019)在《酒东盆地近6Ma沉积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它的隆起深刻影响了亚洲地质地貌格局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高原周缘山系是响应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过程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对高原周缘山地隆升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成为近十年来地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被认为是最晚卷入高原的山体。晚新生代以来祁连山构造变形活跃,是高原东北向生长的最前缘,是研究高原隆升扩展机制的理想区域。祁连山地区的河流地貌、沉积学、磁性地层学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较丰富,为进一步系统探讨该区构造隆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目前,关于祁连山主脉强烈隆升开始的时间问题和祁连山造山带向北扩展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酒东盆地是祁连山北麓重要的沉积盆地,晚新生代地层发育连续、完整,这些沉积物中保存了丰富的区域抬升变形信息,是利用碎屑裂变径迹研究区域隆升剥露历史的理想对象。本文选取酒东盆地MH钻孔中的碎屑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获取了酒东盆地碎屑沉积物的裂变径迹年龄分布及滞后时间变化特征,并结合前人有关研究成果,探讨祁连山新生代的隆升及扩展过程。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MH钻孔的碎屑磷灰石单颗粒AFT年龄大部分在80-160 Ma范围内,约占总颗粒数的90%,印证了祁连山地区晚侏罗纪-白垩纪期间的快速冷却剥露事件。(2)AFT时滞曲线显示,从5.9-3.4 Ma期间,P1、P2的滞后时间都逐渐变小,表明北祁连山地区在此期间剥露速率逐渐加快,指示了祁连山地形起伏不断增加。(3)AFT时滞曲线在3.4-2.4 Ma处发生明显转折,P1和P2的拟合年龄突然变老,滞后时间变长;同时大于200 Ma的裂变径迹年龄组分开始出现,指示在3 Ma左右北祁连造山带发生了向北扩展,榆木山地区开始卷入造山带。

马金凤[4](2018)在《河西走廊酒东盆地1.7Ma以来的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导致了亚欧地区甚至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被认为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因此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界十分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青藏高原内部与周缘盆地中的沉积物大多是造山带山体中的母岩经过风化、剥蚀与搬运作用后的产物。在上述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对沉积物特征带来改变并且保留在盆地沉积地层中,因此盆地沉积记录可以很好地重建区域古环境演化历史。酒东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的新生代陆相压陷沉积盆地,第四纪以来连续堆积了厚层的河湖相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很好的记录了第四纪环境演化信息。本研究以酒东盆地大凹井钻孔沉积物粘土矿物为研究载体,旨在揭示河西走廊酒东盆地大凹井钻孔岩芯粘土矿物的变化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发现:1.酒东盆地大凹井钻孔沉积物粘土矿物类型主要包括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与高岭石,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钻孔中粘土矿物为碎屑成因,因此其特征代表了源区的环境信息。2.大凹井钻孔沉积物粘土矿物总体以伊利石为主,绿泥石、蒙脱石与高岭石含量较少,总体上指示了沉积物的源区以干旱的环境为主。3.从钻孔粘土矿物整体变化趋势来看,伊利石含量与蒙脱石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表明钻孔粘土矿物特征主要代表着干湿变化;进一步依据各粘土矿物含量、伊利石结晶度与化学指数、以及(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变化特征,可以将大凹井钻孔的沉积环境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A(1.71.3 Ma),干旱时期:该阶段以伊利石为主,蒙脱石平均含量整体较低;伊利石结晶度与化学指数较低,且变化趋势不显着;(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绿泥石与高岭石含量较低,且无明显变化趋势。以上特征表明在该阶段,沉积物源区表现为降雨量较少的干旱环境。阶段B(1.31.0 Ma),湿润时期:该阶段伊利石的平均含量降低,蒙脱石的平均含量增高;伊利石结晶度与化学指数的平均值均高于前一阶段;(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增大;绿泥石与高岭石含量较小,且无明显变化。以上特征表明,与A阶段相比,本阶段环境较湿润,导致源区以水解作用为主的化学风化作用开始增强。阶段C(1.00.3 Ma),干旱时期:伊利石与绿泥石的含量均显着增加;蒙脱石与高岭石的平均含量降低;伊利石结晶度与化学指数均降低;(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降低。以上特征表明本阶段环境干旱,源区物理风化较强。阶段D(0.30.08 Ma),较为湿润时期:伊利石的平均含量虽然降低,但仍占优势,蒙脱石与高岭石的平均含量均有所增加,但绿泥石的平均含量降低;伊利石结晶度与化学指数有所减小;(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增加。以上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反映了本阶段的环境较C阶段湿润。酒东盆地大凹井钻孔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指示该区域1.7Ma以来总体上属于干旱型环境,但是存在两期湿润阶段。通过对比区域的环境记录,我们认为酒东盆地的沉积环境总体变干的趋势受亚洲内陆干旱化控制,其中的湿润阶段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增强的影响,夏季风增强导致季风区的边界向西迁移,进而影响到本区域。

邹小波[5](2018)在《河西走廊内部民乐—永昌断裂构造变形特征与发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西走廊位于青藏块体向北挤压逆冲的最前缘,该区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广泛发育,是研究高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地区。这些研究可为大陆动力学研究、大震危险性判定和震灾防御等提供重要参考。其中,位于河西走廊中东部,发育于盆地内部大黄山隆起南侧的隐伏断裂——民乐—永昌断裂,为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Ms6.1和Ms5.8地震的发震构造。但是至今对该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最新活动特征的认识非常有限,其几何展布主要根据地形差异推测的,而断裂活动性剖面几乎没有。因此,对其开展深入定量研究,对揭示以往关注较少的前陆盆地内部的构造活动、变形特征及其发震机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和地震学等多种方法,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航卫片详细解译的基础上,对河西走廊盆地内部的民乐—永昌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开展野外调查、变形测量以及小震精定位等综合研究,获得了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方式、逆冲速率、深部构造特征等定量参数,并以民乐—山丹地震为例对其发震机制进行分析讨论。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民乐—永昌断裂为一条近东西向的挤压逆冲断裂,其西段晚第四纪构造变形样式为逆断裂—活动褶皱带,断裂附近存在明显的河流阶地等地貌变形现象,构造变形位置的总体走向为311°。其中T2、T3阶地褶皱隆升量分别为2m和22m,而阶地年龄为10ka和106ka,说明民乐—永昌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一直在持续活动,其平均隆升速率为(0.22±0.05)mm/a左右;2.根据多种方法的小震定位结果,利用研究区震源参数反演得到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发震断层的断层面参数。其发震断层走向为311°、倾角为14°、倾向NE、深度范围为1820km,是一个低角度的逆断层。与主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相近。此外,两次主震的震源机制显示P轴方向为40°左右,与该区域主压应力方向相同,说明民乐—永昌断裂是高原向北东挤压扩展的结果;3.综合震后科考、余震分布和阶地变形等研究结果认为,民乐—永昌断裂为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的发震断层,本次地震是一次典型盲断裂—褶皱地震;4.立体像对对于活动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室内确定构造变形的空间位置和野外详细考察提供重要指导。综合利用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和地震学方法开展深—浅构造相结合的研究,是全面认识断裂的重要途径。

吴闯[6](2017)在《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水合物污染小、热量高,被视为21世纪的潜在能源。2008年,在我国冻土地区首次钻取并检测出的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也是世界上首次在中低纬度高原冻土区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从而引起了地质学家们的关注。天然气水合物作为现阶段能源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又是一个冻土面积较大的国家,青海省木里地区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对于我国的能源现状和能源前景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木里地区聚乎更矿区为例,结合分析该区域的钻井资料以及断裂分布特征,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即该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集中于一条先存深大断层F1的两侧,而邻近区域在具有相似物化条件下却并未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设计了五组物理模拟沙箱实验和四组离散元数值模拟实验,试图从构造的角度来阐述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构造成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先存断层和区域滑脱层对木里地区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先存断层属于区域性深大断裂,其在后期应力作用下再活化,形成切割地层深部的运移通道;而区域性滑脱层的分布则造成挤压应力作用下区域性薄皮滑脱断层的广泛发育,这些断裂的根部主要集中到区域性滑脱层之上,滑脱层之下地层则基本未被断裂切穿。对比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及研究区构造特征,结合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特征,提出了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区域性"断裂运移、下生上储"成藏模式,即深部热解气沿着深大先存断层运移至冻土层下有利位置富集成藏,并在有利的物化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而在研究区其他区域,深部运移通道不发育,则在浅部地层未见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成藏。

吴闯,尹宏伟,于常青,皮金云,吴珍云,汪伟,张佳星[7](2017)在《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文中提出青海省木里地区,2008年钻探岩心中首次钻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从而引起了地质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木里地区聚乎更矿区为例,结合分析该区域的钻井资料以及断裂分布特征,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即该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集中于一条先存深大断层F1的两侧,而邻近区域在具有相似物化条件下却并未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设计了3组物理模拟沙箱实验,试图从构造的角度来阐述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构造成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先存断层和区域滑脱层对木里地区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先存断层属于区域性深大断裂,其在后期应力作用下再活化,形成切割地层深部的运移通道;而区域性滑脱层的分布则造成挤压应力作用下区域性薄皮滑脱断层的广泛发育,这些断裂的根部主要集中到区域性滑脱层之上,滑脱层之下地层则基本未被断裂切穿。对比分析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及研究区构造特征,结合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特征,提出了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区域性"断裂运移、下生上储"成藏模式,即深部热解气沿着深大先存断层运移至冻土层下有利位置富集成藏,并在有利的物化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而在研究区其他区域,深部运移通道不发育,则在浅部地层未见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成藏。

马丽芳,鲍晶,应红,胡春华,钟思锐,杨淑芬,宋春晖,孟庆泉[8](2016)在《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对周缘山体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历史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酒西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内陆沉积盆地,发育了巨厚且连续的中—新生代地层,详细记录了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构造、环境演变历史。本文在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不同时期酒西盆地原始盆地边界基础上,通过盆地天然露头控制剖面和钻井资料的地层厚度,恢复了酒西盆地新生代各组沉积等厚图。根据不同时期盆地大小和沉积等厚图的计算,获得了酒西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期的沉积通量。结合前人对该区构造与古气候研究成果,认为古近纪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从火烧沟组(40.233.4 Ma)到白杨河组(30.923.8 Ma)盆地沉积通量增加主要由青藏高原持续挤压使祁连山快速构造隆升导致风化剥蚀量增加所致;中新世早期(疏勒河组弓形山段,2314 Ma)虽然气候相对温暖,但此时祁连山构造带相对稳定,控制了物源区祁连山风化剥蚀量相对前期减小,使盆地沉积通量相对减小;中新世中期(疏勒河组胳塘沟段,148.3 Ma)盆地沉积通量增大可能是气候和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新世晚期以来(<8.3 Ma,疏勒河组牛胳套段—玉门组)盆地沉积通量呈阶段性大幅陡增,主要由祁连山晚新生代以来阶段性急剧构造隆升导致风化剥蚀量猛增所致。

马丽芳[9](2015)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及其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是大陆的两个基本地质单元,它们构成了在空间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这种共生关系即为盆山称合。当构造活跃时,山体加快隆升,物源区遭受更强的风化剥蚀、通过介质(水流、风、冰川等)使山体物质被搬运,并最终沉积在盆地中。因此,盆地沉积物不仅记录着流域范围内造山带的基本特征,而且能反映沉积物在风化剥蚀、搬运等地质作用过程中的环境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河西走廊最西段的酒西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良好且连续,详细记录了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构造演化和环境演变历史,是探讨和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盆山耦合系统的理想地区。近年来,酒西盆地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工作的开展,为盆地精细化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此,本文通过野外考察、横跨盆地不同位置控制性新生代地层剖面实测,结合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首先利用构造平衡剖面方法恢复了新生代不同时期酒西盆地的边界范围及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编制酒西盆地新生代各层组沉积等厚图。根据盆地不同时期沉积面积和沉积等厚图,获取酒西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期沉积通量及其变化序列,并结合研究区新生代构造和古气候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探讨了新生代不同时期沉积通量变化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周缘山体风化剥蚀速率变化的关系,为青藏高原构造隆升-气候变化-风化剥蚀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酒西盆地地震剖面的平衡剖面恢复研究表明:新生代酒西盆地边界范围具逐步萎缩的变化特征,盆地新生代经历了两个平稳缓慢期和两个构造快速缩短期。两个平稳缓慢期分别为新生代初期到渐新世(地层缩短量、缩短率和缩短速率分别为1.49Km、7.18%和4.37 cm ·ka-1)和23-8.3Ma(地层缩短量、缩短率和缩短速率分别为7.66Km、36.91%和52.11cm·ka-1),构造快速缩短期是30.9-23Ma(地层缩短量、缩短率和缩短速率分别为3.66Km、17.64%和46.33cm·ka-1)和8.3Ma至今(地层缩短量、缩短率和缩短速率分别为7.94Km、38.27%和95.66cm · ka-1),尤其是8.3Ma以来构造变形显着加强。(2)获得了酒西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期各组地层等厚图以及不同时期的沉积通量(剥蚀量)及其变化趋势:从火烧沟组(40.2-33.4Ma)到白杨河组(30.8-23.8)地层等厚图由火烧沟组时期平行于西北部阿尔金断裂转变为平行于近东西向北祁连断裂,沉积通量(剥蚀量)由前期31.78Km3/Ma增加到256.2Km3/Ma。疏勒河组地层等厚图分布样式与白杨河组相似,但沉积中心逐步向南部北祁连逆掩断层前缘迁移。中新世早期弓形山段(23-14Ma)沉积通量(剥蚀量)相对前期下降(73.24Km3/Ma),中新世中期胳塘沟段以来(<14Ma)沉积通量(剥蚀量)具阶段性逐步急剧呈倍增大,即沉积通量(剥蚀量)胳塘沟段(14-8.3Ma)为185.99 Km3/Ma、牛胳套段(8.3-4.9Ma)316 Km3/Ma和玉门砾石组(3.66-0.93Ma)387.15 Km3/Ma。(3)火烧沟组(40.2-33.4Ma)到白杨河组(30.9-23.8Ma)沉积通量(周缘山体风化剥蚀量)增加主要是青藏高原持续挤压使祁连山构造隆升导致;中新世早期(疏勒河组弓形山段,23-14Ma)祁连山稳定的构造环境控制了物源区风化剥蚀量相对前期减小,使盆地沉积通量相对减小;中新世中期(疏勒河组胳塘沟段,14-8.3Ma)沉积通量(剥蚀量)相对前期增加是由湿润气候和构造活动共同控制的结果。中新世晚期以来(<8.3Ma,疏勒河组牛胳套段-玉门组)沉积通量(剥蚀量)呈阶段性大幅陡增主要由祁连山阶段性急剧构造隆升导致风化剥蚀量猛增所致。

王艳楠[10](2014)在《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晚中生代以来剥露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强烈,具有典型的菱形盆山展布形态,是研究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高原扩展的理想地区。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至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响应问题争议较大,一种观点认为青藏高原由南向北渐次发展,目前的变形前锋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另一种观点认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不久后(10Ma)就传递到了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区分这两种观点的关键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何时开始演化,因此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体剥露历史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上述问题。西宁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具有确定古近纪-第四纪的新生代地层,完整的记录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和扩展,西宁盆地南侧为拉脊山,北侧为大坂山。有关西宁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包括西宁盆地在内的广大区域是东昆仑或者西秦岭的前陆盆地,西宁盆地由于新生代晚期山体的隆升而形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包括西宁盆地在内的隆中盆地是早白垩世的热沉降形成的,西宁盆地是新生代晚期山体的隆升分割形成的次级盆地。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对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剥露历史的不确定性:对西宁盆地南侧的拉脊山的快速剥露时限争议较大,而对其北侧的大坂山和西宁盆地基底的剥露历史则研究较少,没有对西宁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形成很好的制约。本文系统采集了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的样品26件,采用裂变径迹方法对西宁盆地以及两侧山体晚中生代以来的剥露历史进行研究,以对西宁盆地地区的盆山耦合关系形成制约,并且结合前人资料讨论青藏高原东北缘对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响应时间、形式和过程。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进行研究,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具有较低的封闭温度(110-60℃),可以有效的揭示浅地表(2-4km)的构造事件。研究表明,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自侏罗纪以来经历了多期事件:1.中侏罗-晚侏罗世,羌塘地块与塔里木板块碰撞导致了西宁盆地前身快速剥露;2.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西宁盆地前身经历快速剥露的阶段,可能是由断陷盆地向拗陷盆地阶段演化或者盆地受到西侧特提斯域的挤压开始反转;3.晚白垩世晚期,受到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碰撞的影响,拉脊山和西宁盆地基底经历快速剥露阶段。4.新生代早期(ca.50-30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已经影响到了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西宁盆地北侧的大坂山和南侧拉脊山均以裂谷边缘的隆起开始剥露,包括西宁盆地在内的中祁连地块发生了顺时针24°的旋转,而贵德地块此时并没有发生旋转,一个向西开口的盆地-西宁盆地就此形成。5.晚中新世(ca.17-8Ma),青藏高原东北缘普遍发生了变形,贵德盆地发生顺时针旋转变形,是造成拉脊山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沉积速率发生突变,西宁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形成一个挤压压陷盆地。

二、区域挤压体制下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挤压体制下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部龙首山晚新生代剥露历史:来自磷灰石(U-Th)/He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质背景
2磷灰石的(U-Th)/He采样策略和测试方法
    2.1采样策略
    2.2样品测试
3测试结果
    3.1年龄-高程图
    3.2热历史反演
4讨论
    4.1龙首山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样式
    4.2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中段向外扩展的构造变形特征
5结论

(2)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1.4.1 主要认识
    1.4.2 创新点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2.2.1 布格重力异常
    2.2.2 航磁异常
    2.2.3 小结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2.3.1 华北克拉通
    2.3.2 阿拉善地块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2.5.1 巴彦浩特盆地
    2.5.2 河套盆地
    2.5.3 银川地堑
    2.5.4 渭河盆地
    2.5.5 武藤(威)盆地
    2.5.6 六盘山盆地
    2.5.7 西吉盆地
    2.5.8 其他相关盆地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1 鄂尔多斯内部
    3.1.2 鄂尔多斯西缘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小结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5.1.5 小结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5.2.3 小结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酒东盆地近6Ma沉积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及祁连山隆升过程与机制研究现状
    1.2 祁连山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区域地层分布
    2.3 钻孔概况及沉积特征
第三章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
    3.1 裂变径迹的形成
    3.2 裂变径迹的观测统计
    3.3 裂变径迹年龄的计算
    3.4 裂变径迹的退火作用
        3.4.1 封闭温度和部分退火带
        3.4.2 裂变径迹退火的影响因素
    3.5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地质应用
        3.5.1 造山带隆升剥露历史研究
        3.5.2 沉积物源分析
        3.5.3 盆山耦合研究
第四章 酒东盆地MH钻孔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4.1 样品采集及制靶
    4.2 测试过程
    4.3 样品测试结果
第五章 祁连山晚中新世以来隆升与扩展过程讨论
    5.1 MH钻孔碎屑AFT数据的地质意义
        5.1.1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的判定
        5.1.2 AFT单颗粒年龄分布及变化
        5.1.3 MH钻孔碎屑AFT滞后时间变化特征
    5.2 祁连山晚中新世以来的隆升及扩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河西走廊酒东盆地1.7Ma以来的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2 粘土矿物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1.2.1 粘土矿物记录环境变化的机制
        1.2.2 粘土矿物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的应用
        1.2.3 青藏高原地区粘土矿物研究进展
    1.3 选择酒东盆地作为研究靶区的原因
    1.4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钻孔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与植被
    2.2 区域地质特征
    2.3 钻孔概况与样品采集
        2.3.1 DWJ钻孔概况及沉积特征
        2.3.2 DWJ钻孔样品采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沉积物粘土矿物XRD实验方法与测试
        3.1.1 沉积物粘土矿物的提取与分离
        3.1.2 粘土矿物XRD测量实验
        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与测试条件
        3.1.4 粘土矿物测试结果分析
    3.2 常用粘土矿物分析方法
        3.2.1 结晶度与化学指数
        3.2.2 粘土矿物含量比值
第四章 酒东盆地DWJ钻孔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 粘土矿物微观形貌特征
    4.2 DWJ钻孔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种类
    4.3 DWJ钻孔粘土矿物定量分析及其参数变化特征
    4.4 各粘土矿物含量相关性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钻孔沉积物粘土矿物记录的环境演化探讨
    5.1 酒东盆地粘土矿物特征揭示的古环境演化历史
    5.2 粘土矿物揭示的环境变化与沉积相、重矿物、孢粉的对比分析
    5.3 与周边区域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河西走廊内部民乐—永昌断裂构造变形特征与发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构造和地貌特征
    1.2 研究区活动构造研究结果及存在问题
    1.3 2003 年民乐—山丹地震的研究结果及存在问题
    1.4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标和思路
第二章 民乐—永昌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
    2.1 研究方法和原理
    2.2 研究区DEM提取
        2.2.1 SPOT6卫星影像
        2.2.2 SPOT6立体像对提取DEM的流程
        2.2.3 DEM提取结果和质量分析
    2.3 研究区地貌特征
    2.4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区发震构造反演
    3.1 研究方法和原理
        3.1.1 地震定位
        3.1.2 震源机制研究
        3.1.3 断层面参数反演
    3.2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3.2.1 数据准备
        3.2.2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计算
        3.2.3 地震重定位和速度模型结果分析
    3.3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
        3.3.1 数据处理
        3.3.2 双差定位
    3.4 震源机制解反演
    3.5 断层面参数反演
    3.6 小结
第四章 民乐—永昌断裂发震机制探讨
    4.1 余震、震害分布与地表变形特征
    4.2 地形与震源参数反映的深浅构造关系
    4.3 区域构造孕震机制
第五章 结论及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4 天然气水合物及其成藏控制因素
        1.4.1 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特征
        1.4.2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
        1.4.3 天然气水合物的运移机理
        1.4.4 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机理
        1.4.5 天然气水合物的盖层
        1.4.6 天然气水合物的物化条件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中祁连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研究区冻土层及水源条件
第三章 研究区构造形成模拟实验及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意义
    3.1 物理模拟沙箱实验
        3.1.1 实验设计
        3.1.2 实验结果
        3.1.3 实验结果讨论
    3.2 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3.2.1 离散元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
        3.2.2 离散元模型方法在构造地质模拟领域的应用
        3.2.3 模型的建立
        3.2.4 模拟的结果
        3.2.5 结果的对比与讨论
    3.3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构造成藏机制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附表1 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开发重要事件年代表
附表2 木里地区聚乎更矿区钻孔信息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层
    1.2 区域构造
2 实验设计
    2.1 模拟材料
    2.2 模型的设计与操作
    2.3 模型比例化
3 实验结果
    3.1 模型Ⅰ
    3.2 模型Ⅱ
    3.3 模型Ⅲ
4 实验结果讨论
    4.1 先存断层和滑脱层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影响
    4.2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构造成藏机制
5 结论

(8)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对周缘山体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历史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研究区新生代地层
2研究方法与结果
    2. 1酒西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期盆地边界恢复
    2. 2酒西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期沉积等厚图
    2. 3酒西盆地沉积通量
3讨论
4结论

(9)青藏高原东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论文工作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新生代地层
    2.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2.2 酒泉盆地新生代地层概况
    2.3 研究区新生代实测地层剖面
    2.4 酒泉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年代序列
第三章 酒泉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
    3.1 平衡剖面恢复原理及方法
    3.2 盆地边界和盆地缩短量及其构造意义
    3.3 不同时期酒西盆地沉积等厚图恢复
    3.4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
第四章 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控制因素探讨
    4.1 研究区新生代构造事件
    4.2 研究区新生代古气候变化
    4.3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主控因素
第五章 结论与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晚中生代以来剥露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1.1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起始碰撞时限
        1.1.2 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
        1.1.3 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机制
    1.2 论文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基本特征
    2.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地质背景
        2.3.1 西宁盆地
        2.3.2 拉脊山
        2.3.3 大坂山
3 裂变径迹方法
    3.1 裂变径迹方法历史
    3.2 裂变径迹方法的基本原理
    3.3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3.4 裂变径迹的退火
        3.4.1 裂变径迹在地质时限的退火研究
        3.4.2 裂变径迹退火过程的实验室研究
4 裂变径迹结果分析及讨论
    4.1 样品采集
    4.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
        4.3.1 西宁盆地样品测试结果
        4.3.2 拉脊山地区样品测试结果
        4.3.3 大坂山地区样品测试结果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西宁盆地实验结果分析
        4.4.2 拉脊山实验结果分析
        4.4.3 大坂山实验结果分析
    4.5 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热历史模拟
        4.5.1 西宁盆地热历史模拟
        4.5.2 拉脊山热历史模拟模拟
        4.5.3 大坂山热历史模拟
5 讨论
    5.1 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剥露特征和剥露历史
        5.1.1 西宁盆地基底剥露特征和剥露历史
        5.1.2 拉脊山地区剥露特征和剥露历史
        5.1.3 大坂山地区剥露特征和剥露历史
    5.3 西宁盆地及周围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剥露历史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演化的启示意义
    5.4 西宁盆地性质及演化模式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区域挤压体制下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部龙首山晚新生代剥露历史:来自磷灰石(U-Th)/He的证据[J]. 李佳昱,郑文俊,王伟涛,王英,张培震,王洋. 地震地质, 2020(02)
  • [2]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3]酒东盆地近6Ma沉积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初步研究[D]. 赵启明. 兰州大学, 2019(09)
  • [4]河西走廊酒东盆地1.7Ma以来的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马金凤. 兰州大学, 2018(11)
  • [5]河西走廊内部民乐—永昌断裂构造变形特征与发震机制研究[D]. 邹小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8(09)
  • [6]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D]. 吴闯. 南京大学, 2017(08)
  • [7]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J]. 吴闯,尹宏伟,于常青,皮金云,吴珍云,汪伟,张佳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5)
  • [8]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对周缘山体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历史的响应[J]. 马丽芳,鲍晶,应红,胡春华,钟思锐,杨淑芬,宋春晖,孟庆泉. 沉积学报, 2016(01)
  • [9]青藏高原东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及其主控因素研究[D]. 马丽芳. 兰州大学, 2015(04)
  • [10]西宁盆地及其两侧山体晚中生代以来剥露历史研究[D]. 王艳楠.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

标签:;  ;  ;  

区域挤压系统下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以河西走廊和北祁连山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