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一、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威[1](2021)在《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占前列腺炎的90%,该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身体及精神健康,给患者带来较重经济负担。根据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下尿路症状及盆腔疼痛,结合其肾虚为本,湿热瘀互结下焦的基本病机,以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因此,本研究选取滋肾通关方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滋肾通关方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并探索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减缓其向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转化进展的作用。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建库之日至2020年10月1日关于滋肾通关法相关补肾活血利湿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其有效性。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滋肾通关法代表方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靶点,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等药物靶点数据库,筛选滋肾通关方有效成分,构建滋肾通关方成分—靶点网络,利用CTD、PharmGKB、GAD等疾病靶点数据库,构建慢性前列腺炎疾病—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该网络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得到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基于网络药理学揭示的滋肾通关方可能作用信号通路,开展滋肾通关方干预自身免疫性模型大鼠的基础实验研究,以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动物模型采用同时注射百白破疫苗和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造模时间为4周。模型大鼠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滋肾通关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滋肾通关方及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水溶液,持续给药35天。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 IL-1β、IL-6、IL-10、TNF-α 表达,前列腺组织 IL-1β、IL-6、IL-8、IL-10、TNF-α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JAK2、p-JAK2、STAT3、p-STAT3 蛋白表达量,RT-PCR 法检测大鼠 IL6mRNA、JAK2mRNA、STAT3mRNA 表达。结果:1.对纳入25篇文献进行分析,补肾活血利湿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西药。对25篇文献中使用频次较高中药分析得知:滋补肾阴药多于温补肾阳药,体现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之意;利湿、清热、活血药并重,体现湿热瘀同治理念。2.滋肾通关方有168种成分,可作用于226个靶点基因,慢性前列腺炎共计26414个疾病靶点,其中109个靶点与滋肾通关方作用靶点重合。将药物和疾病的交互基因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分析,TOP5的作用蛋白分别是IL-6、EGFR、VEGFA、CCND1、AR,提示滋肾通关方有可能干预前列腺炎-癌病变。3.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形态学,结果表明滋肾通关法指导下的滋肾通关方可能减轻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并减缓平滑肌和胶原纤维化过程。滋肾通关方各剂量组均可下调大鼠血清组织IL-1β、IL-6、IL-10、TNF-α的表达(P<0.01),均可下调前列腺组织中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P<0.01)。低剂量组滋肾通关方可下调前列腺组织中IL-10表达,中剂量组滋肾通关方调控前列腺组织中IL-10表达不显着(P>0.05),高剂量组滋肾通关方可上调IL-10表达(P<0.01)。滋肾通关方各剂量组均可下调前列腺组织p-JAK2表达,存在显着差异(P<0.01),但调控JAK2、STAT3、p-STAT3表达未见显着差异(P>0.05),可下调 IL-6 mRNA、JAK2 mRNA、STAT3 mRNA 表达(P<0.01)。结论:滋肾通关方可下调大鼠体内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双向调节IL-10表达。滋肾通关方可能通过下调IL-6表达,从而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上JAK2 mRNA、STAT3 mRNA表达,以及p-JAK2表达来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减轻间质内炎细胞浸润,并减缓平滑肌和胶原纤维化过程,从而逆转慢性前列腺炎的进展过程。提示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型前列腺炎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表达及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实现的。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同时,可能减缓其向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待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

张天宇[2](2021)在《曾庆琪教授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方药构靶”数据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曾庆琪教授治疗湿热内蕴精浊病用药规律,探索乌药-石菖蒲治疗精浊病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的作用机制,预测其主治症候,构建网络药理作用体系,基于网络药理学从分子水平预测核心组方治疗精浊病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的潜在可能作用机制,构建“方药构靶”作用体系。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曾师治疗湿热内蕴精浊病的有效方剂,应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将结果可视化,分析用药规律,总结用药经验。应用TCMSPV2.3筛选药对和核心组方有效化学成分及靶标,探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开展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理论角度预测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收集到有效处方193个,共240种中药,药频最高是茯苓,药物四气分布主要是温性,五味则以苦、甘、辛三味为主,归经主归肝、脾两经,乌药与石菖蒲组关联性最大,核心组方组成包括茯苓、乌药、石菖蒲、柴胡、丹参、陈皮、赤芍、牡丹皮、大枣、山药。发现乌药-石菖蒲药对共含有233个化学成分,筛选获得14个有效化学成分,对应101个靶标基因,PTGS2、PTGS1、ADRB2、RXRA等关键靶标14个,AKT1、TNF、JUN、RXRA、ESR1、RELA、MAPK14、AR、MAPK8 等治疗 CP核心靶标89个;富集通路最可能是癌症相关通路;对接结果验证两药对CP的干预作用;药对主治包括腹胀、疼痛等10个中医症候。核心组方10味中药共含有119个有效化学成分,对应 276 个靶标基因,STAT3、AKT1、TP53、MAPK1、JUN、TNF、MAPK14、RELA、IL6、MAPK8等为关键靶标。核心组方最可能作用于细胞膜发挥激酶结合、蛋白激酶活性、蛋白激酶结合等分子功能,完成对含氧化合物的反应、对细胞死亡的调节、对细胞群体增殖的调控等生物学过程,通过PI3K-Akt、MAPK、P53等癌症相关通路干预疾病发生发展。结论曾师治疗湿热内蕴型精浊病主要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大法,从肝脾切入苦温燥湿、健脾疏肝,清利与补益同施,融合行气活血、温阳化气,共奏利湿泄热、导浊通络之功。乌药-石菖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CP作用,中医症候有腹胀疼痛或焦虑健忘等精神症状,适用于气机郁滞型精浊病,可能对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更有效。核心组方通过多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症反应、抗肿瘤、细胞代谢、免疫调节、神经调节等作用,最终达到治疗CP作用。

张予东[3](2021)在《中药免疫调节剂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中药免疫调节剂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方与单用清热利湿活血方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CP)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湿热瘀阻证评分、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总分(NIH-CPSI)及三项因子评分、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EPS-SPL)情况、前列腺触诊压痛情况等指标变化,评价中药免疫调节剂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与单用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为探索中药免疫调节剂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病例为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的患者,符合ⅢB型CP诊断标准及中医湿热瘀阻证的诊断标准,通过纳排标准筛选,入组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给予口服中药免疫调节剂白芍总苷胶囊(TGP)和清热利湿活血方龙金通淋胶囊,对照组50例,仅予清热利湿活血方龙金通淋胶囊口服治疗,均治疗4周。对全部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用药后第2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中医湿热瘀阻证评分、CPSI评分,并将治疗前后EPS-SPL计数情况、前列腺触诊压痛情况等临床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脱落3例,试验组完成48例,对照组完成49例。2.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病程长短、既往CP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湿热瘀阻证评分、NIH-CPSI评分、前列腺触诊压痛、EPS-SPL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89.5%,痊愈2例、显效14例、有效27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率79.5%,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35例,无效10例,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有显着差异(P<0.01)。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和生活质量、疼痛不适、排尿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有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NIH-CPSI评分和生活质量、疼痛不适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排尿症状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显着差异(P<0.01)。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触诊压痛,较治疗前减轻,均有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减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后两组患者EPS-SPL计数,较治疗前增多,均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药免疫调节剂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ⅢB型CP,与单用清热利湿活血法比能提高临床疗效。2.中药免疫调节剂白芍总苷胶囊提高ⅢB型CP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改善疼痛症状相关。

钟腾辉[4](2021)在《Ⅲ型慢性前列腺炎足三阴经的经络腧穴诊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传统经络诊察法结合压痛仪检测法,观察并对比CP/CPPS患者与健康男性小腿段足三阴经的经络腧穴反应现象。方法以18-60岁的32例CP/CPPS患者(前列腺炎组)和30例健康男性(健康组)为研究对象,应用传统经络诊察法结合压痛仪检测法,分析CP/CPPS患者与健康男性小腿段足三阴经的阳性反应率及标准腧穴定位压痛阈值的差异。结果1.足三阴经经络阳性反应出现情况比较①组内比较:前列腺炎组脾经阳性反应率(92.2%)高于肝经(67.2%)及肾经(76.6%)(P<0.001),肝经与肾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足三阴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组间比较:前列腺炎组脾经、肝经、肾经阳性反应率均高于健康组脾经、肝经、肾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01)。2.足三阴经阳性反应的分布规律及出现率比较①足太阴脾经:阳性反应集中分布在交会穴三阴交、合穴阴陵泉、郄穴地机及经穴商丘。前列腺炎组三阴交、阴陵泉、地机、商丘阳性反应出现率均高于健康组同名腧穴(P<0.001)。②足厥阴肝经:阳性反应集中分布在络穴蠡沟、合穴曲泉、郄穴中都。前列腺炎组蠡沟、曲泉、中封阳性反应出现率均高于健康组同名腧穴(P<0.001)。③足少阴肾经:阳性反应集中分布在原穴太溪及郄穴水泉。前列腺炎组太溪阳性反应出现率均高于健康组同名腧穴(P<0.001)。3.足三阴经腧穴的压痛阈值观察比较①前列腺炎组脾经、肝经及肾经腧穴压痛阈值总体低于健康组(P<0.001)。4.NIH—CPSI指数、IPSS指数与经络腧穴阳性反应的关系①脾经阳性反应与CPSI疼痛指数及CPSI总指数较相关。②肾经阳性反应与年龄指数及IPSS指数较相关。③肝经阳性反应与年龄指数、身体质量指数、CPSI指数及IPSS指数等均未见相关性。结论1.足三阴经均与CP/CPPS相关,且脾经较肝经及肾经与CP/CPPS可能具有更高的相关性。2.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商丘、蠡沟、曲泉、中都、太溪均具有反应CP/CPPS病理状态的作用。3.脾经阳性反应出现率与CPSI疼痛指数较相关,提示疼痛症状与脾经具有相关性,临床治疗疼痛症状较严重的CP/CPPS患者应注重脾经腧穴的诊察。其中三阴交、阴陵泉、地机及商丘较其余腧穴更具有特异性。4.肾经阳性反应出现率与IPSS指数较相关,提示排尿症状与肾经具有相关性,临床治疗排尿症状较严重的CP/CPPS患者应注重肾经腧穴的诊察。其中太溪较其余腧穴更具有特异性。

黄胜[5](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分析杨文涛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剂,整理、挖掘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和新方,为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用药参考。方法:1.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病例,分析和总结导师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2.将筛选出的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导师杨文涛教授在门诊治疗过慢性列腺炎患者154例,完整有效处方268首。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V3.0)软件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中录入患者病历信息,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分析”功能,对处方中的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分类进行统计,并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法方法、k均值算法+模拟回归算法挖掘常用药物组合、配伍规律、潜在新方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纳入154例CP患者发病多以中青年为主,以湿热瘀滞证、湿热蕴结证多见。2.纳入的268首处方中共使用161味中药,四气以寒温平性药为主;五味甘苦辛味药为主;归经肝肾经脾经最多;治疗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为主。3.对161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且居前15位的中药分别是茯苓、萆薢、石菖蒲、黄芪、车前子、蒲公英、生地黄、马鞭草、薏苡仁、菟丝子、牡丹皮、桂枝、泽泻、甘草、续断。4.基于关联规则排在前5的组合分别是“泽泻->茯苓”“石菖蒲,车前子->茯苓”“萆薢,石菖蒲,车前子->茯苓”“萆薢,车前子->茯苓”“茯苓,石菖蒲,车前子->萆薢”。5.基于聚类分析时,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分别是(1)萆薢、石菖蒲、茯苓、车前子、泽泻、菟丝子;(2)白芍、黄芪、甘草、桂枝、石菖蒲、牡蛎;(3)生地黄、牡丹皮、马鞭草、茯苓、薏苡仁、黄芪;(4)茯苓、桂枝、甘草、厚朴、续断、砂仁;(5)红花、夏枯草、路路通、牡丹皮、地龙、车前子。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数据挖掘导师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得出了较全面科学的统计结果。数据挖掘结果展现了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对推动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弥补总结导师临床用药经验缺乏临床数据支持的不足。

彭杰[6](2021)在《前列消汤干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小鼠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调控PrF凋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慢性前列腺炎(CP)的发展过程中,由炎症引起的前列腺成纤维细胞(PrF)增殖导致前列腺体实质纤维化,使治疗药物难以渗透进入腺体内发挥作用,因此CP具有高复发、低治愈率的特点。现代医学在治疗前列腺纤维化方面尚缺乏特异性的药物和方法。前期研究发现前列消汤可通过TGF-β1/Smads通路抑制PrF的增殖,并可促进其凋亡,但对其凋亡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在调控前列腺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本研究以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C57BL/6小鼠的PrF体外诱导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用前列消汤稀释液进行干预培养,24h后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探讨前列消汤调控PrF细胞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动物造模:采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前列腺蛋白提纯液”的方法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prostatitis,EAP)小鼠模型。细胞实验:1.通过分离EAP小鼠前列腺组织培养原代细胞并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纯化获得PrF,并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2.用TGF-β1诱导PrF增殖建立体外PrF纤维化细胞模型。3.使用前列消汤稀释液进行干预培养,以含TGF-β1培养基的PrF细胞为模型组。4.CCK8法检测各组PrF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1.CCK8法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过的模型组、溶剂组和前列消汤组与空白组比较,PrF细胞增殖明显(P<0.05);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与溶剂组比较,前列消汤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有明显差异(P<0.05),前列消汤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计算溶剂组与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和细胞抑制率,结果显示,与溶剂组比较,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且前列消汤剂量与细胞抑制率呈正相关。2.流式细胞术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凋亡率:采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溶剂组与空白组比较,PrF细胞凋亡率无显着差异(P>0.05)。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与溶剂组比较,凋亡率均有显着差异(P<0.05),且前列消汤浓度越高,凋亡率越高。3.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Bax、Bcl-2、Caspase-3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可观察到PrF细胞在爬片贴壁过程中呈多角星形或多个连成扁平网状,符合前列腺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结果显示,Bax、Bcl-2、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区域被染成棕黄色或棕褐色,且主要存在于胞浆中,结果显示,通过计算阳性反应面积的平均光密度值(AOD),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在模型组和溶剂组表达量比较空白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前列消汤组低、中、高剂量组中的表达量均比空白组、模型组和溶剂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凋亡蛋白Bcl-2在模型组和溶剂组的表达量比较空白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前列消汤组低、中、高剂量组中的表达量均比空白组、模型组和溶剂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前列消汤对PrF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前列消汤的浓度与其对PrF细胞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2.前列消汤对PrF细胞的凋亡有促进作用;TGF-β1可以诱导PrF细胞的增殖,但对PrF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3.前列消汤可以抑制PrF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前列消汤的浓度与其凋亡率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上调PrF细胞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下调了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PrF细胞凋亡,影响了纤维化的进程。

王淼[7](2021)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本病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连续治疗1周,休息1天,一共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0.2mg/次,一日1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EPS)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以观察“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CPSI各项积分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EPS中卵磷脂小体(S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行临床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CPSI中疼痛不适积分、排尿症状积分、NI H-CPS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EPS中S 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钩钓鱼”针法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ⅢB型前列腺炎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但“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毛丹旦[8](2020)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证型及NIH-CPSI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体质、证型的分布特征,探讨中医体质与证型、中医体质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的相关性,探索慢性前列腺炎病重的影响因素,为慢性前列腺炎的防治和构建个体化中医护理方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调查研究方法,把宁波中医院男科门诊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了符合标准的357例。(1)电子病历中收集35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型和可能与患者病重有关的影响因素。(2)根据患者《中医体质观察表》的调查结果,判定出受试患者的体质类型。(3)对患者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4)整理数据,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57份,回收357份,有效问卷357份。问卷收回率100%,有效率100%。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1.年龄分布:357例患者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36.49(36.49±9.27)岁,其中3140岁者149人,占41.7%;2130岁者96人,占26.9%;4150岁者80人,占22.4%;5160岁者28人,占7.8%;≤20岁者4人,占1.1%。2.文化程度:357例患者中,本科及以上124人,占34.7%;高中文化87人,占24.4%;大专文化68人,占19%;初中文化58人,占16.2%;小学文化20人,占5.6%。3.婚姻状况:357例患者中,已婚(只一次婚姻且未分居)233人,占65.3%;未婚76人,占21.3%;离异再婚24人,占6.7%;分居12人,占3.4%;离异8人,占2.2%;丧偶4人,占1.1%。4.证型分布:357例患者中,湿热下注证117人,占32.8%;气滞血瘀101人,占28.3%;肝肾阴虚证75人,占21.0%;肾阳不足证55人,占15.4%;其它9人,占2.5%。5.体质分布:357例患者中,湿热质66人,占18.5%;气郁质65人,占18.2%;痰湿者44人,占12.3%;气虚质41人,占11.5%;平和质37人,占10.4%;阳虚者37人,占10.4%;阴虚质35人,占9.8%;血瘀质26人,占7.3%;特禀质6人,占1.7%。6.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357例患者中,NIH-CPSI评分最低4分,最高41分,平均分17.04(17.04±7.71),其中症状中度198(15分29分)人,占55.5%;症状轻度143(4分14分)人,占40.1%;症状重度16人(30分43分),占4.5%。7.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对中医体质与证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215.992,p<0.001,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应分析湿热下注证型最相关的体质为湿热质与痰湿质;与肝肾阴虚证型最相关的为阴虚质和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型最相关的为气郁质;与肾阳不足证型最相关的为阳虚质。8..NIH-CPSI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以NIH-CPSI评分轻度为对照,经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收入情况、工作压力、性生活满意度、睡眠时间、每周骑行时间、体质类型是影响NIH-CPSI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NIH-CPSI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情况、睡眠时间、体质类型是影响NIH-CPSI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收入(OR=0.629,95%CI:0.503-0.785,p<0.001),睡眠时间(OR=0.686,95%CI:0.484-0.971,p=0.034)是造成NIH-CPSI评分低的主要因素;湿热质(OR=3.177,95%CI:1.310-7.702,p=0.011)与气郁质(OR=4.902,95%CI:1.897-12.666,p=0.001)是造成NIH-CPSI评分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1.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在社区健康管理中,要关心关注青壮年男性,尤其加强对男青年的性健康教育。2.在慢性前列腺炎中,中医证型主要以实证为主,中医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为主,中医体质与证型存在相关性。提示临床护士辨体施护方向以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为主证,施以饮食调养、情志疏通、运动康复、中医外治护理等中医护理对策,改善偏颇体质,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低收入、睡眠不足、气郁质、湿热质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症状较严重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在临床护理中除辨体施护外,尤其注意要满足患者的睡眠需求,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张泽朝[9](2020)在《前列消汤对ⅢA型前列腺炎Th17/Treg细胞分化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初步阐明前列消汤对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影响,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来自本院男科门诊的80例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进行分组和编号,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另选40例与之年龄相当的健康男性的正常前列腺液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前列消汤(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制剂科提供)每次100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银花泌炎灵片(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9991090),4粒/次,3次/日;两组均以28天为1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确定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NIH-CPS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改变以及前列腺液WBC计数、前列腺按摩液中IL-17A及Foxp3指标的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因离开本地无法按时服药剔除,因服用其它药物剔除1例,最后完成观察37例;对照组中因不满意疗效退出2例,最后完成观察3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NIH-CPSI评分、前列腺按摩液WBC计数、IL-17A和Foxp3水平的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之后,症状评分比较上,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05%;证候评分比较上,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68%。经28d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高,说明前列消汤的治疗有效率高于银花泌灵片。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表现、EPS白细胞计数、中医证候评分、NIH-CPSI评分、IL-17A和Foxp3水平均有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的NIH-CPS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较高;两组IL-17A均有降低,Foxp3含量均有一定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Foxp3的提升上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IL-17A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与正常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消汤可明显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控制其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前列消汤降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IL-17A表达、提升Foxp3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的作用机理之一。

向圣坎[10](2020)在《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体重250g左右的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总共40只,随机分成5组,留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四组先摘除大鼠双侧睾丸完成去势手术,再行背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诱导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建立模型时,以7%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0.5ml/100g·bw)麻醉后,严格无菌条件下,切除大鼠双侧睾丸,逐层缝合,伤口消毒,放回鼠笼,自由饮食。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对大鼠进行背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剂量为0.25mg/kg·d,连续注射30天。模型制备成功后,将4组SD大鼠按治疗方法分别设定为:生理盐水治疗组(简称模型组)、普通中药治疗组(简称中药组)、低剂量富硒中药治疗组(简称低硒组)、高剂量富硒中药治疗组(简称高硒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动物5只,其他每组动物10只。4个组均以灌胃给药的方式治疗,每次的灌胃剂量为1ml/100g·bw,连续灌胃14天。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前列腺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IL-1、iNOS的含量,同时制备病理切片,观察腺体结构及炎症情况。结果:经过连续14天的灌胃治疗后,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检测结果显示,TNF-?、IL-1、iNOS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发现,前列腺腺体结构不完整,部分腺管上皮细胞增生,引起管腔狭窄,管腔内未见明显分泌物,腺体及周围肌层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普通中药组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TNF-?、IL-1、iNOS的含量降低,提示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炎症减轻。与普通中药组比较,富硒中药治疗组检测结果中TNF-?、IL-1、iNOS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硒组降低程度更大,病理切片显示炎症改善情况更好。结论:相比于普通中药的治疗效果,富硒中药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炎症反应,降低TNF-?、IL-1、iNOS的含量及表达水平,且高硒中药较低硒中药及普通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更好。

二、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滋肾通关法相关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前列腺解剖特点
        3.2 调节机体自身免疫能力
        3.3 纳入文献高频中药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滋肾通关方有效成分虚拟筛选
        1.2 滋肾通关方潜在作用靶点构建
        1.3 慢性前列腺炎靶点网络构建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构建与合并
        1.5 基本本体功能富集分析(GO富集分析)
        1.6 核心靶点网络的KEGG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滋肾通关方有效成分虚拟筛选
        2.2 活性成分靶点收集结果
        2.3 疾病靶点收集结果
        2.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2.5 GO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调控IL-6炎症因子表达
        3.2 干预前列腺炎-癌病变进展
    4 小结
第三部分 滋肾通关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实验一 滋肾通关方对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造模方法
        3 给药方法
        4 实验取材
        5 HE染色、Masson染色切片制备
        6 实验结果
    实验二 滋肾通关方对调控大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对大鼠血清IL-1 β/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2 对前列腺组织IL-1β/IL-6/IL-8/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实验三 滋肾通关方对IL-6/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实验四 滋肾通关方对IL-6/JAK2/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1 滋肾通关法建立
    2 慢性前列腺炎与免疫调节
        2.1 前列腺疾病与免疫功能
        2.2 自身免疫性CP大鼠模型构建
        2.3 中医学肾与免疫功能相关性
        2.4 湿瘀与免疫功能相关性
        2.5 滋肾通关方对前列腺炎性反应与胶原纤维化的作用
        2.6 滋肾通关方调节免疫功能
    3 滋肾通关方干预前列腺炎-增生-癌疾病进展
        3.1 前期研究表明滋肾通关解毒法可降低PSA
        3.2 滋肾通关方可能抑制EMT过程
        3.3 滋肾通关方调控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曾庆琪教授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方药构靶”数据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网络药理学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曾庆琪教授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证经验总结
        1 病因病机
        2 诊断
        3 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曾庆琪教授治疗湿热内蕴型精浊病用药规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2、结果
        2.1 药物基本信息统计
        2.2 组方规律分析
        2.3 新方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乌药-石菖蒲治疗CP网络药理作用体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应用平台及软件
        1.2 药对有效化学成分及靶标的筛选
        1.3 疾病靶标的获取
        1.4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建立
        1.5 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
        1.6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1.7 分子对接
        1.8 中医症候的反向推导
    2 结果
        2.1 乌药-石菖蒲药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靶标信息
        2.2 乌药-石菖蒲药对成分-靶标网络关系分析
        2.3 乌药-石菖蒲药对与CP共同靶标分析
        2.4 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
        2.5 基因功能与参与通路富集分析
        2.6 分子对接结果
        2.7 中医症候推导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核心组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核心组方有效成分的收集与筛选
        1.2 核心组方潜在作用靶点的预测
        1.3 慢性前列腺炎疾病靶标的收集与筛选
        1.4 核心组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靶标预测
        1.5 蛋白互作网络图的绘制与分析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核心组方有效化合物与作用靶点
        2.2 CP靶标与核心组方治疗CP作用靶点
        2.3 PPI网络图分析
        2.4 核心组方治疗CP作用靶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小结与展望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中药免疫调节剂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受试者中途退出试验条件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1.7 退出、剔除、脱落病例处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随机分组
        2.3 伦理和知情
        2.4 治疗方案
    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3.1 一般项目
        3.2 疗效指标
        3.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3.4 安全性评价
    4.数据处理
    5.试验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治疗前临床数据基线值的分析
        5.3 治疗后临床数据的分析
讨论
    1.对ⅢB型CP的基本认识
    2. ⅢB型CP湿热瘀阻形成的病因病机
    3.免疫调节在IIIB型 CP中的作用机制
        3.1 细胞因子在CP中的作用机制
        3.2 免疫细胞在CP中的作用机制
    4.CP慢性疼痛症状的表现和发生机制
    5.清热利湿活血方的组方配伍和药物研究分析
        5.1 清热利湿活血方的组方配伍
        5.2 清热利湿活血方的药物研究分析
    6.TGP对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
        6.1 TGP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6.2 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7.TGP对疼痛症状的治疗作用
    8.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8.1 一般资料研究分析
        8.2 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结果分析
        8.3 中药免疫调节剂治疗结果分析
    9.问题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免疫调节机制在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Ⅲ型慢性前列腺炎足三阴经的经络腧穴诊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络腧穴诊察研究概况
        1. 经络腧穴的含义及作用
        2. 经络腧穴诊察的现代研究进展
        2.1. 经络腧穴诊察的方法
        2.2. 经络腧穴诊察的临床研究
        3. 小结
    综述二: 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特点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1.3. 发病机制
        1.4. 治疗方法
        2. 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
        2.3. 病机
        2.4. 常见的中医证型
        3.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3.1. 经络与慢性前列腺炎
        3.2. 治疗常用的腧穴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标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病例基线资料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设计类型
        3.2. 样本量
        3.3. 诊察部位
        3.4. 诊察工具
        3.5. 诊察方法
        3.6. 诊察流程
        3.7. 观察指标
    4. 患者知情同意
    5.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情基线资料
    2. 足三阴经阳性反应诊察结果
        2.1. 组内比较
        2.2. 组间比较
    3. 足三阴经腧穴诊察结果
        3.1. 脾经腧穴诊察结果
        3.2. 肝经腧穴诊察结果
        3.3. 肾经腧穴诊察结果
    4. 患者症状评分与经络腧穴阳性反应的关系
        4.1. 脾经阳性反应回归逻辑分析结果
        4.2. 肝经阳性反应回归逻辑分析结果
        4.3. 肾经阳性反应回归逻辑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
讨论
    1. 足三阴经阳性反应现象探讨
    2. 脾经阳性反应现象探讨
        2.1. 脾经经络病理反应分析
        2.2. 脾经腧穴病理反应分析
    3. 肝经阳性反应现象探讨
        3.1. 肝经经络病理反应分析
        3.2. 肝经腧穴病理反应分析
    4. 肾经阳性反应现象探讨
        4.1. 肾经经络病理反应分析
        4.2. 肾经腧穴病理反应分析
    5. 患者症状评分与阳性反应关系的探讨
    6. 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5)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1.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研究
        1.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型
        1.4 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1.5 总结与展望
    2 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2.1 慢性前列腺炎定义及分类
        2.2 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研究
        2.3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的研究
        2.4 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2.5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2.6 总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来源
        2.2 疾病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2.3 门诊病历收集、录入及分析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年龄统计
        3.2 证型统计
        3.3 症状统计
        3.4 性味归经统计分析
        3.5 药物频次统计及类别分析
        3.6 高频中药统计分析
        3.7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结果
        3.8 聚类分析及核心方挖掘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常见证型、症状分析
    3 用药经验分析
        3.1 性味归经分析
        3.2 药物功效分析
        3.3 高频用药分析
        3.4 组方规律分析
    4 聚类及新方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英文词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前列消汤干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小鼠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调控PrF凋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2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
    3 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型
    4 治疗
    5 传统医学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和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药物
        1.5 实验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造模
        2.2 实验药物制备
        2.3 C57BL/6 小鼠前列腺成纤维细胞分离与培养
        2.4 免疫荧光法鉴定PrF细胞
        2.5 CCK8 法检测PrF细胞生长曲线
        2.6 CCK8 法检测前列消汤干预后对PrF细胞毒性
        2.7 CCK8 法检测TGF-β_1诱导PrF细胞增殖情况
        2.8 CCK8 法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_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增殖情况
        2.9 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_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Bax、Bcl-2、Caspase-3 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2.10 流式细胞术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_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凋亡率
        2.11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C57BL/6 小鼠前列腺成纤维细胞分离与培养
        3.2 免疫荧光法鉴定
        3.3 PrF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3.4 前列消汤干预后对PrF细胞毒性
        3.5 CCK8 法检测TGF-β_1诱导PrF细胞增殖情况
        3.6 CCK8 法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_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增殖情况
        3.7 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_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Bax、Bcl-2、Caspase-3 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3.8 流式细胞术检测前列消汤干预经TGF-β_1刺激的各组PrF细胞凋亡率
        4 讨论
        4.1 前列腺组织纤维化
        4.2 TGF-β_1与前列腺组织纤维化
        4.3 中医药干预Bax/Bcl-2-Caspase-3 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
        4.4 前列消汤的组方原则和应用
        4.5 前列消汤对EAP小鼠PrF细胞的作用
        4.6 前列消汤对Bax/Bcl-2-Caspase-3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5 结论
        6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安全性指标
        2.5 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病例纳入情况
        3.2 一般资料比较
        3.3 治疗结果
        3.4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3 针刺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机理探讨
        4.4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
        4.5 结果分析
        4.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结语
    1.结论
    2.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研究
    ⅢB型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8)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证型及NIH-CPSI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西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现状
        1.1.1 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1.1.2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1.1.3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4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及NIH-CPSI量表使用现状
    1.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分型
        1.2.1 病因病机
        1.2.2 中医辨证分型
    1.3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
        1.3.1 中医体质的概念及分型
        1.3.2 体质的特点
        1.3.3 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
        1.3.4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确定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临床资料收集
        2.2.1 病历分析法调查患者中医证型
        2.2.2 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中医体质和NIH-CPSI症状
        2.2.3 NIH-CPSI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2.4 样本量估算
    2.3 资料分析
        2.3.1 患者资料描述
        2.3.2 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2.3.3 NIH-CPSI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问卷调查法的质量控制
        2.4.1 调查表的选择
        2.4.2 调查人员
        2.4.3 调查过程
        2.4.4 调查内容
        2.4.5 问卷数据录入和处理
    2.5 本研究涉及伦理
        2.5.1 伦理审批
        2.5.2 知情同意
        2.5.3 保密原则
    2.6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资料分布情况
        3.1.1 患者人口学资料
        3.1.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1.3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3.1.4 NIH-CPSI症状程度分布情况
    3.2 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3 NIH-CPSI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3.2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患者相关资料分析
        4.1.1 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4.1.2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4.1.3 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4.1.4 NIH-CPSI症状程度分布特点
    4.2 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分析
        4.2.1 中医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
        4.2.2 对治疗及临床施护的启示
    4.3 患者NIH-CPSI病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4.3.1 气郁质
        4.3.2 湿热质
        4.3.3 睡眠时间
        4.3.4 收入情况
        4.3.5 病重影响因素对心理护理的启示
5 研究结论
    5.1 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性
    5.3 本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前列消汤对ⅢA型前列腺炎Th17/Treg细胞分化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疾病分类
        1.3 影响因素
        1.4 病因病机
        1.5 现代医学治疗
    2 中医药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2.1 病名认识
        2.2 证候分型
        2.3 病因病机认识
        2.4 现代医家观点
        2.5 中医治疗
    3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细胞因子
        3.1 促炎因子
        3.2 保护因子
        3.3 平衡因子
        3.4 细胞因子相关治疗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实验设计
    2 一般资料
    3 病例选取和评价标准
        3.1 诊断标准
        3.2 评价相关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法
        4.2 前列腺液标本处理
        4.3 观察指标
        4.4 疗效评价
        4.5 研究安全性
        4.6 统计学数据整理及统计方法和图表
    5 研究结果
        5.1 观察完成情况
        5.2 治疗组和对照组资料分析
    6 结果分析
    7 讨论
        7.1 现代医学关于免疫与CP关系的认识
        7.2 中医药对于湿热挟瘀证CP的认识
        7.3 Th17和Treg细胞分化平衡和CP的关系
        7.4 中医药对Th17和Treg细胞分化平衡的作用
        7.5 前列消汤对于Th17和Treg细胞分化平衡的探讨
        7.6 前列消汤组方分析
    8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动物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四、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滋肾通关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 陈志威.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曾庆琪教授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方药构靶”数据化研究[D]. 张天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药免疫调节剂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D]. 张予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Ⅲ型慢性前列腺炎足三阴经的经络腧穴诊察研究[D]. 钟腾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杨文涛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D]. 黄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前列消汤干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小鼠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调控PrF凋亡的研究[D]. 彭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D]. 王淼.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证型及NIH-CPSI影响因素研究[D]. 毛丹旦.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9]前列消汤对ⅢA型前列腺炎Th17/Treg细胞分化影响的临床研究[D]. 张泽朝.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
  • [10]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D]. 向圣坎.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