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峪河水库供水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文峪河水库供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文峪河水库供水能力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姚远[1](2019)在《晋水惠泽民生变奏曲》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关乎人民生存和发展之本的晋水,一直十分重视,群策群力、多措并举以使其保障和改善民生,泽惠百姓,发挥奇效。兴修水利,解决水荒奔腾不息的黄河流经山西省西部和南部共966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而守着黄河的山西却只能望水兴叹,过着极

肖欣[2](2016)在《文峪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文峪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研究,分析论述了老化大型灌区的改造方式与效果,可为同样问题的老化灌区节水改造提供对策、经验及借鉴。

闫苗祥[3](2014)在《杏花超采区地下水环境修复及数值模拟的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资源是汾阳市杏花地区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取水水源,是实现区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该地区主要开采杏花洪积扇第四系深层承压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区内经济快速发展,需水量大大增加,地下水遭到长期超采,导致该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超采漏斗波及全区,机井报废、井水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出现,给当地经济带来极大损失,为此,研究如何利用该地自身条件,快速恢复区内地下水水位,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有效利用水库弃水资源,修复洪积扇超采区地下水环境为目的,研究利用文峪河水库弃水人工回灌洪积扇超采区深层地下水含水层的可行性。此研究不仅涉及文峪河水库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也涉及研究区的地下水环境调控与修复问题,对实现该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调蓄、修复治理超采区地下水环境和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最终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前人对文峪河水库在25%、50%、75%和95%保证率下弃水计算及水质分析结论,讨论了25%、50%、75%三种不同保证率条件下(95%保证率下无弃水)水库弃水可利用性,在对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历史与现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实施地下水回灌调控与修复地下水环境的可行性,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预测了不同保证率条件下地下水环境修复的水位变化过程,进而确定了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地下水环境修复效果,为该地区超采地下水环境修复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25%、50%和75%三种不同保证率条件下,在每年8-11月将文峪河水库弃水引水回灌,回灌四年后地下水水位分别回升45.45m、35.23m和26.37m。其中,25%保证率条件下的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基本可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地下水水位水平。由此可见,利用文峪河水库弃水修复研究区超采地下水环境是可行的,且修复效果明显。

范世平[4](2013)在《基于随机游动理论的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水污染加剧、水质下降及水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研究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的迁移扩散规律是水环境污染治理和缓解水生态恶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污染物在内陆河流中迁移扩散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分层分条带水流模型、加权自动迎风格式随机游动模型和非恒定流模型在流场模拟中的应用,以及加权自动迎风格式蒙特卡洛法和质点追踪法在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中的应用为手段,分别对典型算例和研究实例的流场及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文峪河下游的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建立了分层分条带水流模型,基于能量方程对研究区域进行分层、分条带,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以至一维进行研究,由此避免了计算三维流场的复杂性。在采用典型算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开展了文峪河水库的流场模拟;由于计算网格可以随意加密,因此可以人为来控制计算精度,从而保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建立了加权自动迎风格式随机游动模型,采用9点、27点加权自动迎风格式蒙特卡洛法离散并求解对流扩散方程,通过对比得知,该方法在权系数的分配、自动迎风及斜迎风的考虑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将其应用于高雷诺数下典型算例二维、三维排污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法保持了自动迎风和斜迎风的特点,雷诺数可以算到很大而不至于使方程退化为简单迎风,以往只能通过增加黏性而计算的假紊流真层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且该法易于解决三维问题。在对文峪河下游进行平水年(P=50%)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将建立的加权自动迎风格式随机游动模型应用于文峪河下游各综合排污河段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情况下排污口近区的流场分布分析计算中,为其污染物迁移扩散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开展了基于分2步走的拉格朗日质点追踪法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分别对静止流体中的中缝射流污染排放问题、紊流流体的中缝射流污染排放问题以及侧排污问题进行了模拟,先用有限差分法给出流场分布,再用质点追踪法模拟对流扩散现象,通过以上典型算例的研究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该方法沿袭理论力学的思想,可以从微观上直接模拟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过程,是深入研究扩散机制的重要方法。以文峪河下游为研究实例,并以各流场计算模型得到的流场分布结果作为数据基础,分别基于加权自动迎风格式蒙特卡洛法和质点追踪法对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情况下各综合排污河段排污口近区的典型污染物COD和NH3-N的迁移扩散情况进行了模拟,然后总结各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情况,得到不同来水情况下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研究成果表明,流量逐渐增大的非恒定流能使下游河道污染物迁移扩散的距离减小,可极大缓解下游河道的污染状况。开展基于分层分条带水流模型、加权自动迎风格式随机游动模型和非恒定流模型等的流场模拟计算可以为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提供数据基础,而基于加权自动迎风格式蒙特卡洛法和分2步走的拉格朗日质点追踪法的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有助于深入了解污染物的扩散机理及其与流场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更加反映扩散的物理本质。因此,基于随机游动理论的不同来水情况下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随机模拟研究不仅可以为改善下游河道的污染现状提供依据,并可以为水库调度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对于提升环境与生态学科水平、推动河流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张建友[5](2013)在《杏花洪积扇超采区人工地下水回灌补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回灌是利用工程措施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人为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一种模式,是当前我国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人工转化规律的新课题。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地下水回灌的研究与探索,建设并运行地下水回灌工程,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增加地下水储量、改善地下水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地下水回灌的思路,在山西省吕梁市的山区与平原交汇之处,研究利用吕梁市文峪河水库调节的部分弃水,人工回灌补充下游地区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区,既解决水库弃水的综合利用问题,又可以治理与修复当地地下水超采问题。通过对比已有水资源量成果,确定杏花村洪积扇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通过超采区观测孔历年水位、降落漏斗变化情况分析以及超采系数法评价,研究超采区水位变化和降落漏斗发展趋势,进而确定地下水超采区疏干空间变化情况。通过对文峪河水库弃水利用研究分析,利用1952-2007年文峪河历年径流量,在25%、50%、75%、95%不同保证率下,调节计算文峪河水库月弃水量;根据文峪河水库月弃水量保证情况,提出文峪河水库弃水利用方案。通过分析杏花村洪积扇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分层补给洪积扇地下水:(1)在杏花洪积扇顶部安上村,选择浅层砂砾石含水层出露地表位置,建设地表水入渗工程,利用重力作用入渗补给浅层地下水水源;(2)在杏花洪积扇顶部安上村,选择废弃钻孔,作为入渗补给回灌水井,直接补给杏花洪积扇深层地下水水源,利用地表水在含水层中的移动距离、空间介质和滞流时间,起到进一步改善水质的目的。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杏花洪积扇地下水水位来看,总体呈下降趋势,略有小幅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在保持现有地下水开采量的基础上,如恢复到原来的水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地下水降落漏斗来看,经过近三十年的开采,地下水降落漏斗扩大非常明显,对比1985年和2011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可以看出含水层疏干空间是巨大的,杏花村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区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2)文峪河水库经过水文径流调节计算,发现设计保证率为95%的水文年没有弃水,在一般水平年25%、50%、75%保证率下都会发生弃水,弃水量主要发生在8-11月份之间。(3)通过分析杏花洪积扇水文地质条件,发现杏花村洪积扇潜水含水层分布在安上村、永田渠、冯郝沟村、杏花村为轴部的地带,推测潜水含水层在洪积扇顶部安上村附近出露;承压水含水层分布于杏花洪积扇的轴部。(4)本次地下水回灌研究选择两种途径实施地下水回灌,第一种途径是在洪积扇项部含水层出露地带建设地表水入渗工程。第二种途径是利用回注水井实施回灌深层地下含水层。(5)按照本区水文地质特征和不同水文年,实施人工地下水回灌后,杏花洪积扇地下水位回升幅度大,治理地下水超采效果十分明显。

李杜元[6](2009)在《解决山西省文峪河水库安全问题的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分析山西省文峪河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大坝高、加宽溢洪道、新建泄洪洞以及工程加固和上游修建拦蓄水库等方面论证了解决文峪河水库安全问题唯一办法就是上游修建拦蓄水库,实行两库联合调度。

常晓亮[7](2009)在《交城县供水工程取水口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已建工程、拟建工程的分布情况,通过对3个取水口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龙门口为取水口的方案。

孙秀丽[8](2009)在《文峪河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坝的数量日益增多。在我国,已建水库8.6万座,大部分大坝运用都在30多年以上,老化损坏现象日益显露,大坝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随着工业的发展,除常规水坝外,其它形式的大坝也在不断的增长。大坝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当大坝、堤防溃决时,大量的水体突然释放,产生的洪水波会对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影响当地社会经济正常活动,并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研究溃坝洪水演进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溃坝洪水的运动规律,建立了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的一维和二维模型。并采用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峪河水库的溃坝洪水进行了模拟,模拟溃坝洪水到达区域的水深、流速等。在VB、Tecplot软件平台下,对文峪河水库溃坝洪水演进的可视化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本文采用同频率放大法,对文峪河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进行了推求;对文峪河水库溃坝条件下的溃口最大流量以及溃口流量过程线进行了计算。(2)建立了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的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对一维非恒定流模型采用Preismann.A四点偏心隐格式进行求解。二维模型采用隐式交替方向法(ADI)求解。(3)针对文峪河水库地形特点,采用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溃坝洪水进行模拟。给出了不同时刻淹没区各点的水深、流速等。为防汛指挥机关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撤离提供依据。(4)基于文峪河水库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结果,开发了溃坝洪水演进的可视化系统。系统对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流量过程以及溃坝洪水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动态演示。

张敬平[9](2008)在《修建柏叶口水库是缓解吕梁平川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吕梁市平川四县市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以及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该地区为高耗水地区,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和地表水的低利用率已成为制约该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修建柏叶口水库,通过柏叶口与文峪河水库联合调节运用是缓解本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途径。

常林秀[10](2008)在《建设柏叶口水库的必要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对兴建柏叶口水库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建设柏叶口水库的必要性。

二、提高文峪河水库供水能力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文峪河水库供水能力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晋水惠泽民生变奏曲(论文提纲范文)

兴修水利, 解决水荒
长期治汾, 持续加力
有法可依, 创新机制
汾河清秀, 景色宜人
立誓引黄, 排解难题
引进外资, 奋建枢纽
严把五关, 决胜饮水
因地制宜, 分类实施

(2)文峪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文峪河灌区概况
3 文峪河灌区现存的主要问题
    3.1 渠道输水系统渗漏损失严重
    3.2 田面工程不配套, 用水浪费严重
    3.3 土壤盐渍化问题
    3.4 运行及管理模式落后
    3.5 资金问题
4 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4.1 需水预测
    4.2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 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内容及规模
    5.1 工程内容
    5.2 工程规模
        5.2.1 永田渠节水配套改造工程
        5.2.2 西一干渠节水改造工程
        5.2.3 东干渠管理站
    5.3 工程改造方法
        5.3.1 渠道工程改造方式
        5.3.2 建筑物改造原则
        5.3.3 灌区运行及管理改革
6 工程经济分析

(3)杏花超采区地下水环境修复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地下水超采问题
        1.2.2 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模拟技术和模型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
    2.3 水文
    2.4 地形地貌
    2.5 地层岩性及构造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水文地质条件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1.1 含水岩系
        3.1.2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3.2 杏花洪积扇水文地质条件
        3.2.1 主要含水层
        3.2.2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第四章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分析
    4.1 地下水可采资源量
    4.2 地下水开采现状
        4.2.1 2011年地下水开采统计
        4.2.2 以往数年地下水开采量统计
        4.2.3 研究区地下水未来开采形式预测
    4.3 地下水超采分析
        4.3.1 划分标准
        4.3.2 历年超采分析
    4.4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动态特征
        4.4.1 地下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
        4.4.2 超采漏斗面积在缓慢缩小
第五章 超采区地下水环境修复分析
    5.1 研究区回灌修复可行性分析
        5.1.1 回灌水文地质条件
        5.1.2 回灌可利用水源
        5.1.3 水质分析
        5.1.4 效益分析
    5.2 回灌修复方案
        5.2.1 回灌水量
        5.2.2 回灌地点
第六章 地下水修复数值模拟
    6.1 地下水数值模型建立
        6.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6.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6.1.3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6.2 地下水修复模拟
        6.2.1 地下水修复预测模型
        6.2.2 地下水修复模拟预测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随机游动理论的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随机游动理论研究与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基于随机游动理论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分析与问题的提出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水环境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流场计算模型
        2.1.1 分层分条带水流模型
        2.1.2 加权自动迎风格式随机游动模型
        2.1.3 非恒定流数学模型
    2.2 污染物迁移扩散模型
        2.2.1 质点追踪法
        2.2.2 加权自动迎风格式蒙特卡洛法
        2.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2.3 本章小结
3 水环境数值模拟典型算例研究
    3.1 分层分条带流场模拟典型算例
        3.1.1 计算条件
        3.1.2 网格划分结果
        3.1.3 流场模拟结果
        3.1.4 模型的验证
    3.2 加权自动迎风格式随机游动模型典型算例
        3.2.1 研究方法的典型算例对比分析
        3.2.2 二维排污随机游动计算
        3.2.3 三维排污随机游动计算
    3.3 质点追踪模型典型算例
        3.3.1 中心排污问题
        3.3.2 侧排污问题
        3.3.3 数值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文峪河水库及下游流场模拟研究
    4.1 文峪河水库及下游概况
    4.2 文峪河水库流场模拟研究
        4.2.1 水库分层分条带流场模拟
        4.2.2 水库非恒定流场模拟
    4.3 文峪河下游流场模拟研究
        4.3.1 文峪河下游非恒定流场模拟
        4.3.2 文峪河下游恒定流场模拟
        4.3.3 基于加权自动迎风格式随机游动模型的流场模拟
    4.4 本章小结
5 文峪河下游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及规律研究
    5.1 文峪河下游污染背景
    5.2 基于加权自动迎风格式蒙特卡洛法的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
        5.2.1 恒定流情况下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
        5.2.2 非恒定流情况下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
        5.2.3 不同工况下污染物迁移扩散对比分析
    5.3 基于质点追踪法的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
        5.3.1 恒定流情况下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
        5.3.2 非恒定流情况下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模拟
        5.3.3 不同工况下的污染物迁移扩散对比分析
    5.4 文峪河下游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杏花洪积扇超采区人工地下水回灌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回灌补给区概况
        2.1.1 位置区划
        2.1.2 自然概况
        2.1.3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
        2.1.4 水资源及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回灌水源区概况
        2.2.1 文峪河流域概况
        2.2.2 文峪河水库概况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分析
    3.1 杏花洪积扇已有水资源量成果对比分析
        3.1.1 已有杏花洪积扇水资源量成果
        3.1.2 成果合理性分析
    3.2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分析
        3.2.1 杏花洪积扇水资源利用情况
        3.2.2 杏花洪积扇地下水超采区的确定
        3.2.3 地下水超采水位变化
        3.2.4 地下水超采分析
        3.2.5 地下水超采空间估算
第四章 文峪河水库弃水利用研究
    4.1 文峪河水库基本资料分析
        4.1.1 资料“三性”审查
        4.1.2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4.2 文峪河水库径流调节计算
        4.2.1 水库特性曲线
        4.2.2 用水分析
        4.2.3 水库的水量损失
        4.2.4 文峪河水库不同水文年的弃水量计算
    4.3 弃水利用方案分析
第五章 地下水回灌水质评价
    5.1 地表回灌水源水质评价
        5.1.1 地表回灌水源水质监测资料
        5.1.2 地表回灌水源水质评价
    5.2 地下水回灌区水质评价
        5.2.1 回灌区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
        5.2.2 回灌区地下水水质量评价
    5.3 回灌水质总体评价
第六章 地下水回灌方案
    6.1 地下水回灌模式
        6.1.1 地下水埋藏条件
        6.1.2 地下水回灌位置确定
        6.1.3 地下水回灌模式
    6.2 地下水回灌水量
        6.2.1 潜水含水层回灌水量计算
        6.2.2 承压含水层回灌水量计算
        6.2.3 地下水回灌水量
    6.3 回灌供水方案
        6.3.1 回灌输水工程
        6.3.2 回灌供水方案
    6.4 回灌地下水超采区水位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解决山西省文峪河水库安全问题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文峪河水库基本情况
2 水库存在的安全问题
3 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7)交城县供水工程取水口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取水口比选
    2.1 柏叶口水库取水口
    2.2 龙门口取水口
    2.3 文峪河水库取水口
    2.4 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3 结语

(8)文峪河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溃坝洪水模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溃坝模拟的主要内容
    1.3 溃坝洪水模拟研究进展
        1.3.1 当前主要的溃坝模型
        1.3.2 溃坝水流数值模拟
        1.3.3 溃坝水流模拟的数值方法
    1.4 溃坝模拟中的相关问题
        1.4.1 水流冲淤的影响
        1.4.2 动边界的处理
    1.5 洪水模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1.7 本文技术路线
2 文峪河水库及流域概况
    2.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流域水利工程概况
    2.2 枢纽工程概况
    2.3 水库调度运用方式
3 水库调洪演算
    3.1 调洪演算原理
    3.2 调洪演算基础数据
        3.2.1 水位、库容以及泄量关系
        3.2.2 泄水建筑物水位-泄量关系
    3.3 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
    3.4 调洪演算结果
4 溃口流量过程研究
    4.1 土石坝溃口水流过程研究
        4.1.1 土石坝的主要溃决形式
        4.1.2 土石坝的侵蚀机理
    4.2 土石坝溃口扩展模型研究
    4.3 坝址最大流量计算研究
        4.3.1 大坝瞬时全溃场合
        4.3.2 大坝局部溃场合
    4.4 文峪河水库坝址流量过程线计算
        4.4.1 溃坝条件
        4.4.2 溃口最大流量计算
        4.4.3 溃坝流量过程线
5 一维洪水演进模型
    5.1 一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
    5.2 一维模型求解方法
    5.3 边界条件
6 二维洪水演进模型及其典型算例
    6.1 水流控制方程
    6.2 求解方法
    6.3 数值模型的验证
7 文峪河水库溃坝洪水演进模拟
    7.1 模拟方法
    7.2 洪水演进模拟的边界条件
        7.2.1 一维模拟的边界条件
        7.2.2 二维模拟的边界条件
    7.3 高程、糙率数据提取
        7.3.1 高程提取
        7.3.2 糙率选定
    7.4 淹没范围
        7.4.1 一维洪水演进模拟
        7.4.2 二维洪水演进模拟
    7.5 蓄洪区蓄水量校核
8 洪水演进可视化系统功能实现
    8.1 流动可视化研究概况
    8.2 TECPLOT软件
        8.2.1 基本功能
        8.2.2 TECPLOT动态文件制作
    8.3 VB对TECPLOT软件的调用
    8.4 系统功能的实现
        8.4.1 系统界面设计
        8.4.2 系统功能的实现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9)修建柏叶口水库是缓解吕梁平川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社会经济概况
    2.1 吕梁市社会经济
    2.2 平川四县市社会经济概况
3 平川四县市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4 平川四县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 供水能力有限, 地下水超采, 地表水利用率低
    4.2 各部门缺水严重
    4.3 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5 柏叶口水库对缓解平川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 吕梁市平川四县市由于特殊的自然地

四、提高文峪河水库供水能力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晋水惠泽民生变奏曲[J]. 姚远. 党史文汇, 2019(04)
  • [2]文峪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研究[J]. 肖欣.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6(09)
  • [3]杏花超采区地下水环境修复及数值模拟的研究[D]. 闫苗祥.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4]基于随机游动理论的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研究[D]. 范世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13(08)
  • [5]杏花洪积扇超采区人工地下水回灌补源研究[D]. 张建友. 山西大学, 2013(01)
  • [6]解决山西省文峪河水库安全问题的途径[J]. 李杜元. 中国西部科技, 2009(18)
  • [7]交城县供水工程取水口的选择[J]. 常晓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5)
  • [8]文峪河溃坝洪水演进模拟与可视化研究[D]. 孙秀丽.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9]修建柏叶口水库是缓解吕梁平川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J]. 张敬平. 山西水利, 2008(03)
  • [10]建设柏叶口水库的必要性分析[J]. 常林秀. 山西水利, 2008(03)

标签:;  ;  

提高文峪河水库供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