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道家文艺观的继承与背离

淮南子道家文艺观的继承与背离

一、《淮南子》对道家文艺观的秉承与悖离(论文文献综述)

杨楠[1](2013)在《《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淮南子》为西汉初年的16万字巨着,其“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以宏大驳岸之篇幅、吸纳百家之气魄、纵览全体、穷究物理,在直陈自身独特学术主张、明确创作主旨的同时,又能够究天地之理、接人间之事、备帝王之道。将“道”作为《淮南子》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是本论文学术研究与论证的源起,以“道生万物”之本原论、“万物总而为一”之本体论、“自然无为”之方法论、“性命之情”之人性论、“道散而为德”之审美征象论全面构筑了《淮南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也阐发了其政治主张、伦理观念、审美旨趣、人生追求以及社会理想。本论文以道事结合的文艺观照方式,以深入细致的说理论证,全面探讨了《淮南子》道论文艺观的思想体系,以“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和本体,并将其“道”论之维的审美指向放射到自然、社会、人生、艺术的各个领域。本论文以“《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研究”为题,力图通过对《淮南子》文本的细读和“道”范畴的全项性、多向度研究,完善《淮南子》道论文艺观的思想体系,从而实现对《淮南子》文艺思想的整体把握与全面观照。“道”是万物的本原和本体,一切皆始于“道”。《淮南子》在其宇宙生成论中融入了阴阳气化学说,将“一”作为本体论中万物的整体,“一”是“有”和“无”的统一,有生于无,无在有之中,在不断的体道、得道中,神明相通而达到“通达耦于一”。进而,《淮南子》在其以宇宙生成论为核心的道论基础之上,形成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标准对文学艺术现象和与文艺现象相关的自然、社会、人性等问题进行思考、做出阐释。本论文对《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淮南子》文艺思想研究的现状、出土简帛的相关佐证情况和《淮南子》文艺思想产生、形成的地理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做出了概况性的说明。第二章为《淮南子》作者考论,就有关《淮南子》的作者问题和淮南狱问题的始末进行探讨。总结了学术界形成的三个主要观点,即“刘安说”、“集体创作说”和“刘安主编说”,并针对上述三个论点进行较为集中的分析与论述。第三章是论述“道”的本体阐释与核心旨要,本章的论述重点在于《淮南子》对“道”这一语辞范畴的诠释。以“道”之语义范畴发生的主体脉络为依据,集中探寻“道”的多向度意义:从原始本义的“道”、“路”到熔铸善恶的价值判断的具有抽象意义之“道”,再到在原始本义下的引申之意、潜在之意的“道”,并以儒家之“人道”和“政道”、道家之“道”与“德”、易学家之阴阳变易之“道”、法家之“术治”之道等不同维度的思辨来诠释“道”的核心价值,为遍于全书600余次出现之“道”的理论阐释做好铺垫。第四章是论述“道”论文艺观的审美源起与历史发生,本章的重点有三个:即首先阐释道生万物与自然无为的关系,指出“道”是万物的本原,一切皆始于“道”;第二,以“道”具有先在性为依据,论述“美”“乐”之发生的历史源起;第三,探寻“性”、“情”、“欲”的关系链条,完善对“乐”的自然属性的认知同时诠释乐的教化作用。第五章是论述“道”论文艺观的艺术表征与体系建构,本章以文艺之“通变”观、发愤成仁之“性命”观与艺术之“神明”观作为道论文艺观的艺术表征,并在这三个不同的向度上完善道论文艺观的审美体系,从而建构起道论文艺观的审美境界。第六章是论述“道”论文艺观的人格塑造与主体修养。慷慨遗物与人格塑造以无外之境为基点,以主体的精神自由为依托,通过“以外乐内”和“以内乐外”两种相互转换的途径,达到至德人格的建构。《淮南子》抨击了“弃学循性”之说,指出只主体文化艺术修养有赖于刻苦磨练艺术技艺和后天的学习。第七章是论述“道”论文艺观的文化向度与审美思辨,本章也是作为《淮南子》道论文艺观的收束之论,论述一方面阐释了“美”是美的观念与美的形态的统一,认为在美的观念路径中可以达于至道无为,而美的形态以纯朴自然之美为崇尚,强调以精神之和作为审美追求的归宿;另一方面,以形神、文质、意象为审美思辨的基点,论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从而建构了以大美为特点的审美之境。值得指出的是,《淮南子》论道最具特色的就是道事结合的哲学方法论,刘安以一种更清醒、更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力图建构一个自己的思想体系,“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刘安在方法论创新的努力中表露出了这样的主观意向:渴望通过新方法,对现象世界、现实人生加以意义界定“宰匠万物之形”,(对文艺现象进行了意义界定),从而展示出人的精神追求(审美追求)和这种追求的可能性。

陈辉[2](2013)在《《淮南子》社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淮南子的社会思想内容丰富,这首先归结于汉初以前诸多思想家关于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淮南子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还为淮南子社会思想理论体系的架构有益的启示。刘安个人的家族遭遇、渊博学识、思想倾向及其身份地位也决定了淮南子社会思想的博大精深。当然,汉初复杂的社会环境也为刘安深化淮南子社会思想的认识提供了现实条件。淮南子社会思想以道论和人性论为理论基石,提出道是宇宙万物发展演化之根本规律,气是宇宙万物形成之物质本源。人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特质,改善了前人对人性的认知。通过这样的建设,淮南子既深化了理论基础,也把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有机的联系起来。在宇宙演进和人性变化的基础上,针对汉初之现实问题,淮南子社会思想提出了社会变迁论和社会价值体系,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社会问题观是淮南子社会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是其阐述社会控制论的现实依据。淮南子社会控制论是刘安阐述国家管理的政策策略,它分别从思想、经济、军事、政治以及法律等层面提出了种种措施,这些措施就是淮南子实现其理想社会的具体手段。淮南子社会思想设想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风俗淳美,人人适欲,自由发展,秩序井然。吕氏春秋为淮南子社会思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们在理论基础、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控制论以及理想社会观等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由于在人性论和社会问题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二者对社会价值观的认识有所不同,由此而以为应当采取的社会控制手段也就不同,最终设想出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也存在这一定的区别。淮南子和春秋繁露成书于相似的历史时期,这使得二者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认识有诸多共同点,二者在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控制论等方面也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儒道在根本立场上的不同,二者社会思想观点的差异是主要的。淮南子理想社会的终极追求是自由与和谐,而春秋繁露则更强调社会稳定和秩序井然。

查海敏[3](2012)在《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淮南子》》文中提出生态文学的出现是人类反思的一大结果,生态批评是对生态文学的研究,又为人类应对生态生存问题提供智慧。《淮南子》虽算不上一部完整意义的生态作品,但其中含有闪烁着生态思想光彩的部分。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淮南子》,结合着名生态批评学者鲁枢元先生的生态三分法,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角度深入挖掘其蕴含着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智慧。文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生态批评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接着回顾《淮南子》的研究现状,最后简述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的角度解读《淮南子》,论述其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主题。从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出发,将自然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良好结合,提出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观点,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使整个世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第二章从社会生态的角度看《淮南子》的社会生态价值。《淮南子》以无为而治作为基本原则,通过强调以民为本的民生意识、人尽其才的人才思想来展现其社会生态智慧。第三章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角度看《淮南子》。先对精神生态批评理论界定,接着重点分析《淮南子》贵生养生的生命价值和清净恬愉的修养境界,展示了它们在精神和谐方面的价值。最后结语部分,对前面的论述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淮南子》丰富的生态资源给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有益借鉴;为人类缓解严峻的生态危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智慧;也为当代《淮南子》研究拓展了思维空间,丰富了《淮南子》研究内容。

李紫娟[4](2012)在《论李贽音乐美学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贽音乐美学思想是李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童心说”为理论渊源,以“自然之美”为宗旨的音乐美学体系。它在对儒学反思和超越的基础上,融合了心学、禅学、史学、道家等多种思想而形成的,内涵丰富,独树一帜。李贽生活的晚明,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李贽出身经历特殊,信仰庞杂,个性倔强,这使他成为一个叛逆的儒者,一生都在坚决地反对理学。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始终都在高扬着“人性”之美,歌颂自然、真情。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承前启后,论着敢于“诉心中不平”,由此肯定一切愤激之作,皆属于优秀作品。他对个体自然真实欲望的推崇,对后世的戏曲、民歌、琴曲艺术、文艺理论影响深刻,他们大胆追求“至情”之美,形成了晚明个性解放的思潮。

刘红红[5](2010)在《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文中指出庄子作为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以其独特的思想旨趣、人文关怀、审美趋向和文本模式,奠定了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和美学品格的基调,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本文力图从魏晋这一庄学勃兴和文艺自觉的特殊历史时段切入,将对庄子学说在魏晋流传发展的考察与对此阶段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文艺创作、审美艺术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深入揭示庄子学说对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学体系的构建最初产生影响的思想文化机制和内在转换环节,为“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庄子“基因”绘出第一阶段的思想谱系;另一方面也着力探讨魏晋时期中国文艺自觉的进程及其与庄子思想流传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认为,庄子思想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个性解放和生命价值,讲究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处的人生哲学。庄子所推崇的“逍遥”的人生境界、“至、真、神、圣”的理想人格、“虚静”的精神修养方法和“游”的处世态度,与无目的、非利害、超功利的审美活动规律和艺术创造精神内在高度一致、息息相关。不过,庄子思想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是在流传发展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魏晋时期特定的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文化和精神氛围,不仅为庄子学说的广泛流传和发展演变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而且开掘和发扬了庄子学说中的审美和艺术内蕴,使其成为魏晋时期中国“文艺自觉”重要的思想催化剂。本文指出,庄子思想对魏晋时期中国文艺自觉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魏晋玄学通过对“声无哀乐”、“言意之辨”、“圣人有情无情”等主要论题的探讨和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庄子学说,而且使庄子思想中潜隐的艺术品格和审美趋向突显出来,从形象思维、语言形式、情感等方面揭示了艺术的独特本质和审美的特殊规律,冲破了儒家功利主义文艺观的桎梏,从思想理论上促进了艺术本体的独立。二是魏晋士人群体在庄子思想影响下形成的“魏晋风度”,不但体现了士人阶层主体精神的自觉、个性的解放与人格的独立,而且使他们在思想上超越名教、独立自由,在行为上率性而为、顺应自然,在生活上隐逸山水、服药纵酒,在情趣上寄托艺文、高雅飘逸。这使士人群体不仅对艺术创作和审美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而且还对自身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产生了新的追求,发现了文艺对于主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把艺术创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终极关怀的有效途径,从而自觉地投身于艺术和审美创造中,大大促进了艺术主体的觉醒。三是随着艺术本体的独立和艺术主体的觉醒,魏晋时期的人们对审美和艺术创作独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产生了“重神轻形”的创作方法论、“虚静”的审美观照论、“神思”的艺术想象论、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等艺术和美学理论,为中国古典艺术和美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调。四是由于士人群体开始自觉从事于艺术的创作、欣赏和评鉴,大大拓展了魏晋时期文艺创作的题材和体裁,产生了大量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品。特别是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等领域,魏晋士人们的审美创造都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和作用,为这些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门类在后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典范。

刘建平[6](2010)在《“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以徐复观为出发点》文中提出中国美学的发展,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是围绕着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畴、问题而展开的,这些概念、范畴、问题往往贯穿于中国美学的始终,显现了中国美学的生命。“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并不是20世纪才产生的问题,传统的诗论、词论、画论也多有涉及,然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一问题区别于传统诗论、词论在体系内作自我追问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回应全球化浪潮和“艺术终结论”思潮、探寻中国艺术现代价值的特殊意涵。以徐复观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艺术精神走向崩溃、西化大潮的步步紧逼下,从美学和艺术的层面反思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内涵,在与世界文化艺术的比较、衡量中反观民族艺术精神的现代价值及其限度,并由此开陈出新,以现代的视野重构中国艺术精神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这一问题又承载着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也成为中国美学未来发展不能回避、也不容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由“忧患意识”而生历史情怀,由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而生时代使命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线,也是徐复观艺术诠释的起点。徐复观通过考据与解释并重、以归纳补训诂、“以心印心”等艺术诠释方法,既训诂考据,又发挥义理,归纳综合,对中国艺术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诠释,这种尝试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训诂考据的注释方法向现代诠释学迈进的典范。然而在这种诠释的过程中,徐复观所谓的“文化主体性”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却是个伪命题,他无视文本的历史性在当代视阈下所呈现出的开放意涵,对文本“原意”澄清的努力实际上抹杀了文本的生命力。上世纪60年代台湾的“现代艺术论战”是西方文化涌入台湾后在艺术上激起的一个涟漪,也是近两百年来中国文化应对西方霸权的一种本能反应,“现代艺术论战”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精神的延续,又可以看作是80、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文化转型思潮的预演。从人性论的视野出发,徐复观对现代艺术破坏形相之美、流于感官之鄙、陷于人性变态之蔽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批判始终贯穿着他对西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徐复观虽然觉察到了现代艺术反映时代精神、在艺术史上开陈出新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他对现代艺术与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与中国艺术之间关系决然二分的态度,对艺术与道德之间关系的契合的过分强调,又使得他的现代艺术观流于偏激。徐复观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精神的特质,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西方近现代美学、艺术思想的吸收、融会建构了“中国艺术精神”体系。他通过对庄子之“道”从思辨上作观念式把握和从“工夫”过程上作体验式把握的辨析,对庄子作出了创造性的审美化诠释,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徐复观在儒道互补、诗画融合的诠释传统之外又敏锐觉察到了儒道美学、绘画和文学之间的差异,从而突破了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固有诠释模式,在儒道区分的视野下把庄子“虚”、“静”、“明”的艺术精神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并特别标举庄子精神追求自由解放、解蔽现代文明危机的现代意义。以庄子美学论绘画,以儒家美学论文学正体现了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到理解。中国画作为庄子艺术精神的现实落实,具有对治心灵异化、陶养生命情感、提升生存境界的现代启蒙价值。文学是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体系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徐复观晚年由绘画转向文学,既有还原儒家美学真面目的历史责任感,又有时代精神的激荡和对现实专制政治的“感愤”等因素的影响。在儒、道、释互补的视野下,徐复观通过对“文以载道”、“温柔敦厚”等概念的辨正,发掘了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道统意识”和“不平则鸣”的批判精神,并以儒家美学为主体来完成新的中国文学精神的建构。中国文学继承了儒家美学的代表——“乐”的艺术精神,形成了“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和“文如其人”的品评体系。然而,“文以载道”将德性内化于文学中,忽略了个体的内心感受而倾向于社会层面上的话语生产,这就使它难脱“工具”的特性。徐复观没有对中国文学“文以载道”及批判传统中的这种伦理一艺术的两面性作出区分,这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学如何走出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历史命运的问题。20世纪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陷入困境的中国美学、艺术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承载着中国美学、艺术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政治运动、文化论战和“艺术终结论”思潮的冲击催生了对中国艺术进行梳理、批判、反思的启蒙思潮,并汇聚成了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追问。20世纪中国美学家试图在整合传统美学与时代精神、现代意识的基础上重建现代中国人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家园,他们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探索既富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又具有含混庞杂性。通过对方东美的“生命”精神、唐君毅“游”的艺术精神以及徐复观“虚”、“静”、“明”的艺术精神等对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探索和思考的比较和剖析,凸显了“中国艺术精神”问题与20世纪中国美学之间本源性的联系。20世纪中国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作了很多重要的澄清和还原的工作,从解蔽现代性的视角出发,他们特别强调了中国艺术所体现出的自然、虚静、和谐、恬淡等精神的现代价值。通过反思20世纪中国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美学家所标举的艺术形态,大多是一种隐逸者的审美趣味;所标举的艺术精神的价值倾向,大多是反省的价值;他们不能客观的评价禅宗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对中西艺术精神所做的很多类比、互证、定位也显得勉强而模糊,因此他们所开出的艺术精神,在本质上依然是在传统美学与艺术概念上的再理解。这种精神与中国现代的时代精神和世界艺术潮流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相悖的一面,并没有真正揭示出中国艺术精神的实质。“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本质就是中国艺术在现代社会何以成其为艺术之内在规定性及其现代价值的问题。在“艺术终结论”和全球化思潮冲击下,各地域文化、艺术都面临着自身身份焦虑和“自明性”的危机,都不得不在全球的视野中,用现代的观念对自身进行的一次新的诠释。因而,在现代语境中,中国艺术精神具有了全新的价值内涵:它是中国美学、艺术转型过程中一次自我发现的心灵皈依之旅,也是迷失自我的中华民族的一次美的找寻之旅。中国艺术精神是一个由许多范畴、命题组成的多层面、多侧面的网络结构和开放系统,它不仅具有艺术本质的普遍性,同时它又符合中国艺术自身特殊的发展逻辑。具体言之,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观”为中心的“观物取象”为其开端的;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意境”为中心、崇尚“境生象外”的精神体系;从艺术审美论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味”为中心的“澄怀味象”的品评过程;从艺术境界论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追求一种以“和”为中心的“和合之美”。以徐复观为“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探索的出发点蕴涵着这样一个指向:他对笔者而言只是一个桥梁、一条路径,而最终将引领笔者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通向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作出新的回应。由诠释而批判、再由批判回到诠释的循环不息的过程,这就构成了本文所谓的“重构”。在现代意义上,中国艺术精神应赋予生活经验以意义并照亮生活经验,因而其在本质上是人类存在与社会实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重构,必将为人类生存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中国艺术精神所蕴涵的普适价值和现代意义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李秀华[7](2010)在《《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文中认为《淮南子》是一部文采绚烂、义理精深的着作,东汉许慎、高诱相继为之注解。历来有关此书的研究文献也称得上汗牛充栋,但专门针对许高二注的所占比重很小。而学者研究许高二注,不外乎版本校勘、注文辑佚、注文疏补以及训诂成就等方面,对其所蕴含的思想、学术等深层次意义则忽视不置。本文既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一步,又要努力尝试从新的视野展开探讨。第一章,对《淮南子》许高二注的文献状况作一番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与考校。虽然清代学者在这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有不少地方值得修缮和补充。关于二注的相杂及区分,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根据历朝史志和私家书目,同时参以历代着述所引二注的情形,我们发现,许高二注相杂一书应是发生在北宋太宗和真宗朝,起因可能是缘于一场宫廷大火,而此前两者一直并行别传。二注相杂不久,即被苏颂发现并区分,但他的成果掩没不闻,大约过了八百年才重新为清代陶方琦等人辨别。清人的区分主要立足于苏颂《校淮南子题序》,其实从注文内容如互见法的使用、重复释文的出现等方面,也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撑。二注相杂及区分这一问题得到清理后,其两千年的流传历史就比较容易勾勒了。同时,二注残缺也为清代学者辑佚留下很大空间,但他们只注重许注而忽略了高注。通过搜罗和考究历代文献所引《淮南子》注文,我们认为大概有70余条引文应属高注佚文,还有100余条引文疑是许注佚文,为清人所遗漏。第二章,主要从问世时间、训诂特征、思想性以及与《说文解字》的关系等方面,对许注八篇展开集中讨论。许慎为《淮南子》作注皆因机缘所促成,因为习读《淮南》既非他的家学师承,又非他的兴趣所在。汉安帝永初四年,许慎以太尉掾属的身份被征诏参加盛大的东观校书活动,即是以校注《淮南子》为务,一年后书成并上呈朝廷。虽然许慎的《淮南子注》已无完本,但现存八篇也能管中窥豹。总的说来,许慎注《淮南》,重视对原书各篇大意的概括,偏重字词、名物、史事的解释,比较注意原书楚语的使用,而且行文追求简朴明了,很少使用训诂术语。由许注八篇的一些相关注文看,许慎对于《五经》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既相信明经致用的经学传统,又敢于正视原书中批判《五经》的言论,同时不排斥诸子尤其是老庄的观点,表现出通达的思想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说文解字》与《淮南子注》之间还存在相融互补的关系。两者互相取用,共同促进了许慎学术的发展。第三章,以高注十三篇为对象,主要讨论高诱的生平着述、高注的内容及特色、高注的思想性、高氏群经之学等问题。与许慎正好相反,高诱为《淮南子》作注,既是承继马融、卢植的家学师法,又是自身兴趣和责任所在。从仅存的十三篇看,高注涵盖非常广博,但着重于解释字词、训解名物典章、考述史传典故和阐发文句义理。同汉代其它注书相比,高注还体现出注重篇名解题、细化注音方式、广罗方言俗语以及校勘、阙疑并重的训释特色。作为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经学家,高诱还有意把大量富有儒家色彩的思想言论植入到《淮南子》的注释中,以期将原书纳入辅翼儒家经传的范畴。而且,他疏解字词文意又多以儒家经传为准的,对原书批评儒家的言辞也有意曲解,用以维护和尊崇儒学,由此表现出强烈的宗经、崇儒意识。这种意识直接导致高诱在注解《淮南》道家派言论时有意将其导向儒家义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儒解道的倾向。除了能够窥测高诱的思想外,高注十三篇还为我们了解其学术状况打开了入口。通过分析高诱引述儒家经传的情况和论述《五经》的言论,其经学架构和受学渊源都能得到疏理,从而探知他的群经之学。第四章,从社会及学术背景、注解体例、诂训异同等方面对许高二注进行比较研究,并综合评价其学术地位和价值。许注产生于东汉中期,高注出现在汉之末世,整整相隔百年。虽然这一百年依旧是经学一统,但社会机体的内层却在悄悄发生转型。就政治面貌看,国家正由平稳兴旺转入混乱衰败。就学术格局看,经学正由昌明鼎盛转入昏暗式微。就社会思潮看,老庄思想正由微弱潜伏转入渐强显豁。时代背景的不同,造就士人治学方向和态度的不同。许慎忽子书,故注解疏阔;高诱重子书,故注解精详。相对《淮南子》来说,这一百年又是幸运的一百年,不但流布甚广,而且不乏研究者。许慎即是始作俑者,高诱则是总结者。这种情况决定了高注对许注存在直接的承袭关系。高诱毕竟是一位卓出的注疏家,与许注相比,高注的体例更加丰富,解题、释义、注音、引书、存异、校勘、阙疑一应俱全,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训义体系。这反映出汉末学术重视集成、总结和求变的特点。尽管许高二注存在诸多差异,但从学术发展的历史看,两者皆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在文献、训诂等方面也包含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杨鹏飞[8](2009)在《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在庄子研究方面,中西比较构成了庄子文艺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二十世纪整个庄学领域的一个景观。但是在庄子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貌似相同的思想进行比较时不够深入,出现了急于将庄子思想中的某些内容等同于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的做法,因此怎样去把握庄子美学的意义,既传达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同时又不拘泥于西方美学、文论的概念系统是庄子美学研究的关键。正是基于此种目的,本文试图采取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借用西方审美体验理论里有关审美体验主体、审美体验对象、审美体验的方法与过程以及中国传统美学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等视角切入庄子的美学思想,将庄子的美学思想作为审美体验理论具体阐释为“至人”、“神人”、“圣人”——审美体验的主体;“齐物”——审美体验的对象;“心斋”——审美体验的方法;“坐忘”——审美体验的过程;“物化”——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五个部分。本论文加《引言》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引言》分为文献综述和题解两部分。在对历代庄子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详尽梳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审美体验“超越”性的本质。并指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属于体验论系统,是一种以体验论为实质的美感论。从而得出结论:庄子的美学思想是基于“道论”、以“体验”作为审美方式的生命超越美学思想。第一章阐述了作为审美体验主体的“至人”、“神人”、“圣人”的形象与内涵。将审美体验主体的特征概括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并且由此引申出审美体验主体所具备的“无情而任自然”、“无用而有大用”的美学外延。尤其是在阐述“无用而有大用”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即庄子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游心于物之初”的精神自由,更极力创造自我存在的现实自由。他追求的“无用”境界其实就是获得现实自由的前提与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作为审美体验的对象“物”。首先,从“道”和“物”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庄子“以天为量”的思想,得出审美体验的主体与对象二者齐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美的,都可以作为审美体验的对象来看待的结论。其次,“以天为量”具体可以表现为“以物为量”,即审美体验的主体完全抛弃主体地位,以审美对象的自然性为标准。在此节中通过论述“天地大美”、“法天贵真”等思想具体阐释了庄子推崇自然美的美学理想。并且创新性地提出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美学理想需要凭借“拙”的艺术创造才能够得以实现。第三章主要论述作为审美体验方法的“心斋”。对于“心斋”,主要从虚、静、明三个根本切入点来具体阐释。第四章在论述作为审美体验过程的“坐忘”的内涵时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堕肢体”方面着重强调“重德忘形”、“去欲尽性”;其二是“黜聪明”方面则指出世人眼中的“大知”和“小知”都并非庄子认可的真知。庄子认可的真知是对于生命的理解,而且由于作为庄子理论基础的道——气——人结构具备内在自足性,这种真知先天存在于人们心中。最后将审美体验的过程归纳为:“守”、“外”、“朝彻”、“见独”和“撄宁”五个步骤。第五章首先论述了作为物化的本质和桥梁的“气化”。其次具体论述了物化的三重内涵:一、万物皆化;二、外化而内不化;三、艺术创作层面的“指与物化”。尤其在阐释“指与物化”的过程中从“不以心稽”、“一而不桎”、“忘适之适”以及“薪尽火传”四个方面论述了作为审美体验最高境界的“物化”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物我为一”的状态。

林飞飞[9](2009)在《《淮南子》的治国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方士编写而成,约成书于景帝中后期和武帝即位之初。作者总结了先秦汉初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努力探寻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试图为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一种完备的理论学说。该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史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诸多方面,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料。本文侧重于从国家治理方面来探讨《淮南子》所包涵的丰富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淮南子》治国思想产生的背景。《淮南子》成书之时,经过统治者的一系列改革,社会经济已摆脱了汉初的凋敝状况而日趋繁荣;政治上,统治者亦逐步转变了汉初的无为政策而日趋有为;开放的文化政策为学术思想的活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家学说趋向融合,儒道两家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化思潮,再加之刘安本人的文化素养和淮南王国特殊的文化环境,都对《淮南子》的治国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淮南子》的政治思想。这是《淮南子》治国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文中亦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从《淮南子》的民本思想、君道思想、法律思想、用人思想及其关于政治体制的构想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民本思想包括“民者国之本”、利民思想和安民思想。君道思想主要从君道无为、君臣异道、修身正己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法律思想主要包括法的重要地位、立法思想、执法思想及仁义为本的思想。在用人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淮南子》的人才观、察人之道和用人之道。《淮南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重农思想、工商业思想和社会分工思想三个方面。关于重农思想,主要从农业的重要地位和《淮南子》一书中所包含的具体的农业管理思想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工商业思想包括手工业思想和商业思想两个部分,分别论述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具体的管理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其社会分工思想对经济的发展亦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淮南子》的教育思想。《淮南子》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各家学说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并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融合,表现出儒道互补互绌的特点。主要从教育的作用、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淮南子》的军事思想。军事是关系国家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地位之重要在古代尤为明显。《淮南子》对军事亦非常重视,并专门辟有《兵略训》一篇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从战争观、用兵之道和为将之道三个方面对其丰富的军事思想进行了论述。《淮南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淮南子》一书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和谐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一部分主要涉及《淮南子》的生态整体观、生态平等观、“无为”的生态伦理原则和生态保护思想四个部分。对《淮南子》治国思想的评价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包括《淮南子》治国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两个部分。《淮南子》一书在治国安民方面有许多超越时代的思想精华,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当代的国家治理提供重要借鉴。通过对《淮南子》治国思想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对汉代学术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化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宋东阳[10](2008)在《《文赋》“课无责有”说探微》文中研究指明《文赋》“课无责有”说是陆机在玄学思潮的启发和影响下熔铸出来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命题,但学界对此还不太重视,本文拟分三章内容对此展开系统论述和深入研究。在第一章中,我们通过梳理先秦两汉哲学史和魏晋玄学思潮中的“虚无”、“寂寞”思想资源,明确了它们的理论内涵:“虚无”、“寂寞”在老庄哲学中通常被规定为“道”的两种基本属性;“道”在老庄哲学中有占据着至高无上的本体地位,用以描摹道之属性的“虚无”、“寂寞”有时也会因此沾溉上一些本体论色彩。魏晋时期,“虚无”、“寂寞”作为本体论范畴已经变得非常成熟。而在这些本体论范畴的背后却又蕴含着自然无为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魏晋玄学与陆机《文赋》之间是否存在渊源关系,学界对此还有争论,存在着“过度诠释”和“诠释不足”两种研究倾向。在第二章中,我们通过素描陆机文化个性的方式找到了“以无为本,有生于无”的魏晋玄学理论向《文赋》“课无责有”说进阶转换的中介和桥梁。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用来探讨《文赋》“课无责有”说的多维理论内涵以及这一理论命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笔者在收集、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不同角度对“课无责有”说作出理论阐发:如果将“虚无”、“寂寞”理解为“宇宙本体”,那“课无责有”说就是指“文由道生,道因文明,文为世用”;如果将“虚无”、“寂寞”理解为作品内在的“思想意蕴”,那“课无责有”说就是指文学创作就是要依据作家在独特的诗性生命体验中所孕育的思想意蕴来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最终创造出一篇有形象和声音的文学作品来;此外笔者又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将“虚无”、“寂寞”理解成“虚静心态”,这样一来“课无责有”说又可以释义为创作主体只有在致虚守静的心态下,才能创作出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内涵都与魏晋玄学之间存在着转换生成关系。正是由于“课无责有”说极大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资源,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加上它又能切中文学创作理论要义,故而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点我们从《文心雕龙》对它的继承和发展上就可以明显见出。

二、《淮南子》对道家文艺观的秉承与悖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南子》对道家文艺观的秉承与悖离(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淮南子》文艺思想研究综述
    1.2 《淮南子》与出土简帛关系的研究概述
        1.2.1 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1.2.2 义理方面的研究
    1.3 《淮南子》产生的文化地理因素
        1.3.1 “大一统文化时代”的创建需求
        1.3.2 秦文化的时代遗风
        1.3.3 楚越地域的文化氛围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概要
第2章 《淮南子》作者考论
    2.1 有关《淮南子》作者的三种观点
        2.1.1 “刘安说”
        2.1.2 “集体创作说”
        2.1.3 “刘安主编说”
    2.2 刘安为《淮南子》唯一作者考论
        2.2.1 《汉书》刘安说与高诱之《淮南子·叙目》
        2.2.2 刘安的个性素养与写作才学
        2.2.3 刘安的生活经历与《淮南子》的创作初衷
        2.2.4 《淮南子》集创说辩证
    2.3 淮南狱问题研究
        2.3.1 淮南狱案件始末
        2.3.2 淮南狱与“推恩令”
        2.3.3 “罪”与“非罪”之间
        2.3.4 刘德治淮南狱问题
第3章 “道”的本体阐释与核心旨要
    3.1 “道”的义辩
    3.2 “道”论之维的思辨
        3.2.1 传统儒家思维:“人道”和“政道”
        3.2.2 传统道家思维:“道”与“德”
        3.2.3 易学家思维:阴阳变易之道
        3.2.4 传统的法家思维:“术治”之道
    3.3 《淮南子》之“道”的核心阐释
        3.3.1 “道”是《淮南子》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石
        3.3.2 《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概观
        3.3.3 道论文艺思想的哲理维度
        3.3.4 “道”的核心回溯与价值探问
第4章 道论文艺观的审美源起与历史发生
    4.1 道生万物与自然无为
        4.1.1 “道”是充满勃勃生机的始基
        4.1.2 因“自然”而“无为”
    4.2 “美”之发生与“乐”之缘起
        4.2.1 “美”之发生
        4.2.2 “乐”之缘起
    4.3 “乐”之应“道”与教化
        4.3.1 性·情·欲
        4.3.2 乐的教化作用
第5章 道论文艺观的艺术表征与体系建构
    5.1 “道”与文艺通变观
        5.1.1 “应化揆时”与“应变化,通殊类”
        5.1.2 论文艺的衍化
    5.2 “道”与发愤成仁之性命观
        5.2.1 天地所禀赋之性与命
        5.2.2 论性遭命时
        5.2.3 “发愤成仁”与创作动机
    5.3 “道”与艺术神明观
        5.2.1 论“神”“明”与艺术创作力
        5.3.2 论聪明与大巧
第6章 道论文艺观的人格塑造与主体修养
    6.1 慷慨遗物与人格塑造
        6.1.1 论无外之境
        6.1.2 论主体的“精神自由”
        6.1.3 论“以外乐内”和“以内乐外”
        6.1.4 至德人格的建构
    6.2 砥砺其才与艺术修养
        6.2.1 “弃学循性”之辨正
        6.2.2 论“砥砺其才”
        6.2.3 主体艺术修养的形成
第7章 道论文艺观的审美辩证与理论向度
    7.1 论美与美的形态
        7.1.1 论美的观念
        7.1.2 论美的观念与美的形态
        7.1.3 论美的共性与个性
    7.2 论形式与内容
        7.2.1 论形与神
        7.2.2 论文与质
        7.2.3 论象与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淮南子》社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四 本课题的研究大纲
第一章 《淮南子》社会思想的学术与现实背景
    第一节 先秦学术对《淮南子》社会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汉前期《淮南子》社会思想产生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西汉前期《淮南子》社会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 《淮南子》社会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宇宙论
    第二节 人性论
    第三节 社会价值观
    第四节 社会问题观
    第五节 社会变迁论
    第六节 社会控制论
    第七节 理想社会观
第三章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社会思想比较研究
    第一节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成书背景之比较
    第二节 《吕氏春秋》社会思想研究
    第三节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社会思想相同或相似之处
    第四节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社会思想之差异
第四章 《淮南子》与《春秋繁露》社会思想比较研究
    第一节 《春秋繁露》成书之目的与时代背景
    第二节 《春秋繁露》社会思想研究
    第三节 《淮南子》与《春秋繁露》
    第四节 《淮南子》与《春秋繁露》社会思想之差异
第五章 《淮南子》的流传及其社会思想的影响
参考资料
致谢

(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淮南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淮南子》的自然生态观
    第一节 物无贵贱:《淮南子》自然生态的平等性
    第二节 尊重自然:《淮南子》自然生态的共生性
    第三节 遵循规律:《淮南子》自然生态的平衡性
第二章 《淮南子》的社会生态观
    第一节 无为而治:《淮南子》社会生态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以民为本:《淮南子》社会生态的民生意识
    第三节 人尽其才:《淮南子》社会生态的人才思想
第三章 《淮南子》的精神生态观
    第一节 精神生态与精神生态批评
    第二节 贵生养生:《淮南子》精神生态的生命价值
    第三节 清净恬愉:《淮南子》精神生态的修养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论李贽音乐美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李贽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
    1.2 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框架
第2章 李贽音乐美学思想产生的人文环境
    2.1 时代特征
    2.2 个人因素
        2.2.1 叛逆人生
        2.2.2 出入心学
        2.2.3 禅意
第3章 李贽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童心是音乐之源
    3.2 音乐是自然之韵
    3.3 声音之道可与禅通
    3.4 琴者,心也
    3.5 “化工”至美
第4章 承前启后
    4.1 诉心中不平
    4.2 对明清作品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庄子思想及其在魏晋的流传发展
    第一节 庄子生平与《庄子》一书
        一、庄子——"乘道德而浮游"的智者
        二、《庄子》——"洸洋自恣以适己"的哲言
    第二节 庄子人生哲学及其艺术和美学意义
        一、"逍遥"的人生境界
        二、"真、至、神、圣"的理想人格
        三、"虚静"的精神修养方法
        四、"游"的处世态度
    第三节 庄子思想在魏晋的流传发展
        一、汉魏之际庄学的复兴
        二、西晋时期庄学的盛行
        三、东晋时期庄学的发展
第二章 文艺自觉与魏晋的社会和文化
    第一节 中国的"文艺自觉"
        一、"文艺自觉"论题的缘起
        二、"文艺自觉"的时间断限
        三、"文艺自觉"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魏晋文艺自觉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社会离乱与意识形态控制的松弛
        二、门阀制度与士人群体的独立
        三、庄园经济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三节 魏晋文艺自觉的思想文化条件
        一、玄学的兴起
        二、士人心态的转变
        三、个性和情感的解放
第三章 魏晋玄学对艺术本体独立的催化
    第一节 "声无哀乐"——儒家功利主义文艺观的破解和艺术本体的确立
        一、"声音以平和为体"——对音乐本质的揭櫫
        二、"音声有自然之和"——对音乐形式美的推崇
        三、"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对音乐审美功能的肯定
    第二节 "言意之辨"----对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独特规律的认识
        一、"言不尽意"——对艺术语言独特规律的探索
        二、"意以象尽"——对艺术形象思维的把握
        三、"得意忘象"——对审美超越性的初识
    第三节 "有情与无情"——对艺术情感特质的发现
        一、从"无情"到"有情"——正始玄学对情感的推重
        二、从"辍其情"到"性其情"——情感束缚的初步解脱
        三、从"任其情"到"诗缘情"——情感的解放与艺术情感特质的发现
第四章 魏晋风度与艺术主体的觉醒
    第一节 出世隐逸人格的确立与创作行为的自觉
        一、"逍遥游"理想与汉魏之际士人心态的转向
        二、竹林名士人格精神的挣扎
        三、出世隐逸人格的确立与艺术创作行为的自觉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强化与艺术主体的自我体认
        一、"以气为主"的禀赋才性论
        二、"不朽"的终极诉求
        三、感时伤逝的艺术表达
    第三节 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审美意识的觉醒
        一、怡情山水与自然美的发现
        二、品藻风神与人物美的体认
        三、纵酒服药与审美创作体验的催生
第五章 庄子思想与魏晋审美艺术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重神轻形"的创作方法论
        一、"爱使其形者"——庄子"形神"观的基本立场
        二、"征神见貌"——人物品藻对"形神"观的方法论化
        三、"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东晋佛学对"形神"艺术论的进一步催化
        四、"传神写照"——人物画创作论对"形神"论的艺术引渡
        五、"山水以形媚道"——晋宋之际"形神"艺术论向山水画的扩展
    第二节 "虚静"的审美观照论
        一、"澄心凝思"——从直觉认知到审美感知
        二、"澄怀味象"——宗炳对审美观照研究的深化
        三、"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刘勰对审美观照的理论概括
    第三节 "神思"的艺术想象论
        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对庄子"游心"说的美学运用
        二、"应会感神,神超理得"——宗炳对"神思"的艺术阐释
        三、"神与物游"——刘勰对"神思"说的系统化
    第四节 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和艺术宗旨
        一、庄子以"自然"为宗的美学标准
        二、从王弼到嵇、阮——"自然"美学观的初步确立
        三、从郭象到刘勰——"自然"美学观的体系化
第六章 庄子思想与魏晋文艺题材和体裁的拓展
    第一节 玄言诗的出现
        一、玄学的诗化
        二、玄言诗的种类和思想内涵
        三、玄言诗的审美艺术价值
    第二节 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一、山水诗与田园诗兴起的背景
        二、陶渊明对田园诗的开创
        三、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勃兴
    第三节 绘画和书法艺术的勃兴
        一、人物画的转型
        二、山水画的初创
        三、书法艺术的独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6)“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以徐复观为出发点(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徐复观与“中国艺术精神”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为何以徐复观为出发点?
三、研究思路 上篇: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诠释
第一章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诠释进路
    第一节 徐复观的艺术诠释起点
    第二节 徐复观的艺术诠释方法
    第三节 对徐复观艺术诠释方法的再思考
第二章 现代艺术——西方文明危机反思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台湾"现代艺术论战"的缘起
    第二节 徐复观的现代艺术观
    第三节 现代艺术与庄子美学之关联
第三章 中国画——儒道区分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庄子美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主干
    第三节 徐复观对中国画现代意义的展望
第四章 文学——儒道互补诠释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徐复观诠释儒家的视角
    第二节 儒家美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补充
    第三节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论辨 下篇: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重构
第一章 20世纪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中国艺术精神"探索的几个路向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二章 对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反思
    第一节 艺术精神探索的单线化
    第二节 艺术精神价值的虚无化
    第三节 禅宗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章 什么是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重构中国艺术精神的意义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结语 通过徐复观而思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本论题研究文献综述
    二、本论题研究意义、方法及进路
第一章 《淮南子》许高二注文献学考察
    第一节 许高二注的相杂及其区分
        一、许高二注相杂一书之历史探原
        二、今本许高二注的区分及笔者补证
        三、今本许高二注互有羼入情况辨析
    第二节 许注的流传与保存
        一、许注的流传史
        二、清人许注辑佚及笔者补遗
    第三节 高注的流传与保存
        一、高注的流传史
        二、高注佚文辑考
    第四节 许高二本的版本差异及流变
        一、版本差异
        二、版本流变
第二章 《淮南子》许注八篇研究
    第一节 许注问世时间与许慎学术渊源
        一、许注问世时间考
        二、许慎的学术渊源
    第二节 许注的训诂特征
    第三节 从许注看许慎的思想
        一、经学思想
        二、对诸子百家学说的认识
    第四节 许注与《说文解字》的关系
        一、两者关系总论
        二、许注与《说文》相近释义汇总
第三章 《淮南子》高注十三篇研究
    第一节 高诱的生平、着述及其学术渊源
        一、高诱生平考论
        二、高诱着述考辨
        三、高诱的学术渊源
    第二节 高注的主要内容及训释特色
        一、高注的主要内容
        二、高注的训释特色
    第三节 高注的思想性讨论
        一、高诱对《淮南子》的评价及其道家观念
        二、高注强烈的宗经、崇儒意识
        三、以儒解道——高注对原书思想的偏离
    第四节 高注引书与高氏经学
        一、高注引书分析
        二、由高注引书探知高氏经学
第四章 《淮南子》许高二注比较研究
    第一节 许高二注学术背景探析
        一、两汉之交开始兴起的《淮南子》热
        二、许高二注的学术背景对比
    第二节 许高二注的体例对比
    第三节 许高二注诂训异同考
    第四节 许高二注的学术地位与价值
        一、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
        二、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一 两千年来《淮南子》研究资料编目要览
附录二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8)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题解
        0.1.1 审美体验的本质
        0.1.2 中国古代审美体验思想
        0.1.3 庄子审美体验思想
        0.1.4 研讨的基础
    0.2 文献综述
        0.2.1 《庄子》着述文本的录存和流传
        0.2.2 各时期研究着述一览
        0.2.3 《庄子》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1 "至人"、"神人"、"圣人"——审美体验的主体
    1.1 "至人"、"神人"、"圣人"的形象与内涵
        1.1.1 "至人"、"神人"、"圣人"的形象
        1.1.2 "至人"、"神人"、"圣人"的内涵
    1.2 "至人"、"神人"、"圣人"的美学外延
        1.2.1 无情而任自然
        1.2.2 无用而有大用
2 "齐物"——审美体验的对象
    2.1 "以天为量"——"齐物"的理论前提
        2.1.1 "道"与"物"
        2.1.2 "人"与"物"
    2.2 "以物为量"——"齐物"的审美内涵
        2.2.1 天地大美
        2.2.2 法天贵真
        2.2.3 美丑互化
3 "心斋"——审美体验的方法
    3.1 心斋的"虚"
        3.1.1 虚与浑沌
        3.1.2 虚与气
    3.2 心斋的"静"
        3.2.1 静是体道的前提
        3.2.2 静意味着"休心息智"
    3.3 心斋的"明"
        3.3.1 "明"与"知"
        3.3.2 "明"与"冥"
        3.3.3 "明"的本质
4 "坐忘"——审美体验的过程
    4.1 "坐忘"的内涵
        4.1.1 "堕肢体"
        4.1.2 "黜聪明"
    4.2 "坐忘"的过程
        4.2.1 "守"
        4.2.2 "外"
        4.2.3 "朝彻"
        4.2.4 "见独"
        4.2.5 "撄宁"
5 "物化"——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
    5.1 会通物我的"气化"——物化的本质和桥梁
        5.1.1 "通天下一气耳"
        5.1.2 "纯气之守"
        5.1.3 "听之以气"
    5.2 "物化"思想的三重内涵
        5.2.1 万物皆化
        5.2.2 "外化而内不化"
        5.2.3 "指与物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淮南子》的治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对“治国思想”的界定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 学术史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四) 重点、难点、创新点
        1. 重点、难点
        2. 创新点
一、《淮南子》治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 刘安与淮南王国
    (二) 社会经济由恢复到繁荣
    (三) 政治由无为趋向有为
    (四) 学术活跃、黄老盛行
二、《淮南子》的政治思想
    (一) 《淮南子》的民本思想
        1. “民者国之本”
        2. 利民思想
        3. 安民思想
    (二) 《淮南子》的君道思想
        1. 君道无为
        2. 君臣异道
        3. 修身正己
    (三) 《淮南子》的法律思想
        1. 法的重要性
        2. 立法思想
        3. 执法思想
        4. 仁义为本,法度为末
    (四) 《淮南子》的用人思想
        1. 人才观
        2. 察人之道
        3. 用人之道
    (五) 《淮南子》关于政治体制的构想
三、《淮南子》的经济思想
    (一) 重农思想
        1. 农业的重要地位
        2. 农业管理
    (二) 工商业思想
        1. 手工业思想
        2. 商业思想
    (三) 社会分工思想
四、《淮南子》的教育思想
    (一) 教育的作用
    (二) 教学思想
        1. 因性而教
        2. 贵虚、执要与博学多闻
        3. 学思结合与知行一致
        4. 勤奋好学
        5. 贵是求实
    (三) 教学内容
五、《淮南子》的军事思想
    (一) 战争观
        1. 战争的起源
        2. 战争的目的和性质
        3.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4. 关于义战的思想
    (二) 用兵之道
        1. 循“道”而行
        2. 战略战术
    (三) 为将之道
        1. 将帅品格
        2. 军事才能
六、《淮南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 生态整体观
    (二) 生态平等观
    (三) “无为”的生态伦理原则
    (四) 生态保护思想
七、《淮南子》治国思想的评价
    (一) 《淮南子》治国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淮南子》治国思想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古典文献
    (二) 着作
    (三) 参考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文赋》“课无责有”说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魏晋“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综述
    (一) 老庄哲学中的“虚无”、“寂寞”思想资源
    (二) 两汉时期的“虚无”、“寂寞”思想资源
    (三) 魏晋玄学中的“虚无”、“寂寞”思想资源
第二章: 陆机“有无兼修”的文化个性素描
    (一) 家学传承与陆机文化个性的养成
    (二) 玄学浸染与陆机文化个性的转型
    (三) 小结
第三章: 《文赋》“课无责有”说的理论内涵解读
    (一) “虚无”、“寂寞”作为“宇宙本体”
    (二) “虚无”、“寂寞”作为“思想意蕴”
    (三) “虚无”、“寂寞”作为“虚静心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四、《淮南子》对道家文艺观的秉承与悖离(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研究[D]. 杨楠. 辽宁大学, 2013(11)
  • [2]《淮南子》社会思想研究[D]. 陈辉. 安徽大学, 2013(10)
  • [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淮南子》[D]. 查海敏. 东华理工大学, 2012(10)
  • [4]论李贽音乐美学思想[D]. 李紫娟. 河北大学, 2012(08)
  • [5]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 刘红红. 暨南大学, 2010(07)
  • [6]“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以徐复观为出发点[D]. 刘建平. 武汉大学, 2010(09)
  • [7]《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D]. 李秀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8]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 杨鹏飞. 辽宁大学, 2009(01)
  • [9]《淮南子》的治国思想研究[D]. 林飞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10]《文赋》“课无责有”说探微[D]. 宋东阳. 曲阜师范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淮南子道家文艺观的继承与背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