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从青年毛泽东的责任看杨昌吉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继承与发展——从青年毛泽东的责任看杨昌吉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一、师承与发展——从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看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鹤[1](2021)在《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指导性作用,有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道德教育水平迈向新台阶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道德教育思想。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理论成果丰硕、实践经验丰富,这不仅提高了陕甘宁边区道德教育水平,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党的发展进步。因此,充分学习与借鉴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归纳整理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实践活动,探寻其价值。首先,对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探讨,主要包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西方和近代中国道德教育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其次,对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厘清,包括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道德教育思想所要坚持的共产主义、法律公正约束、因材施教、以党的思想建设为载体等原则,认真阐释典型示范、知行合一、说服教育、文艺育德、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法,积极建构学习马列主义、提高爱国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等核心命题;再次,对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包括营造社会公德新景象、培育职业道德新风尚、塑造家庭美德新标准等,使得陕甘宁边区民众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得到了充分发展。新时代开展道德教育应该学习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经验启示。一是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包括注重宣传,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心系人民,发挥“生命线”保障作用;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办实事。二是推进新时代道德建设。包括树立典型,探寻道德教育新方法;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指导,开辟道德建设新路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忘来时路。

赵磊[2](2020)在《毛泽东历史观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历史观基于深厚的理论渊源以及丰富的实践基础而产生。在早年的私塾教育和新式教育中,毛泽东受到中国传统史学、湖湘文化的影响,早期历史观中有着深厚的内圣外王之道。毛泽东投身社会的实际斗争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下,他的历史观从倡导不流血革命的唯心史观彻底转向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唯物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的阶级史观、人民史观得以形成和发展,加速了革命胜利的进程。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生产力史观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毛泽东指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据此,毛泽东基于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和革命斗争的实践,发展出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表现为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革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总结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完整概念,在理论上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呈现出螺旋前进的特点。在革命中,毛泽东始终坚持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扎根人民群众当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社会的发展形态、历史的发展规律,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指引革命的发展,而要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就要研究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根据战争环境的变化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人们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使得实践和认识的内容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是为“实践第一”的辩证实践论。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人作为驾驭社会矛盾的主体,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才能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界。毛泽东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历史主体性不容置喙。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强调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指出只有团结中国最广大的农民阶级,组成工农联盟才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是推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历史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通过研究毛泽东的历史观有助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新时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樊桓伯[3](2020)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文中研究表明《体育之研究》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论述体育运动的着作,也是中国完整讨论体育的性质、作用、意义的一部着作,是由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主席撰写,得到杨昌济先生赞赏并认可,于1917年4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体育之研究》为中华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文章的中心内容在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如何开展体育运动,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哪几个方面开展等。同时《体育之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关于体育的着作,文中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体质为什么衰弱,该如何改善进行了分析,毛泽东在借鉴曾国藩的体育观点、杨昌济的体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体育是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正值《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体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力羸弱到全民健身,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落后到强大,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直到成为体育大国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新时代的今天正向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本文基于《体育之研究》及相关文献,以《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百年意义、一些重要人物对毛泽东早期和后期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五大板块为中心,展开论文写作。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即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百年意义部分,以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为中心进行讨论,主要探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形成的过程及背景,以及撰写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第三部分从第七章开始至第十一章,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体育上来,即中国体育部分,但仍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为基础,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百姓富起来和习近平带领中华民族强起来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概况,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最后结合前文将探讨《体育之研究》对新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以上作为本文的思想框架,在本文思想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内容,以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以中国女排和中国男篮为例,从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世界性赛事出发,主要通过中国在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真实的例子,得到从事体育运动、中国人民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通过对得到的观点和认识进行论述,完成论文的写作。

王盈达[4](2020)在《毛泽东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的青年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贯穿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工作中必须要讲求合适的方式方法,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始终关注青年问题,十分重视关心青年成长,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毛泽东的青年观。毛泽东的青年观是由毛泽东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一系列演讲、谈话、书信、论述及有关青年的重要文献形成的系统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青年观青是毛泽东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与时代同步,在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完善。毛泽东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论述主要涉及青年的特点、作用和地位,青年的教育,青年的使用,青年运动,青年的成才以及青年工作等多个方面。在理论方面,它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丰富与发展,更是中国历代领导核心青年的重要理论来源为中国青年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它对在新时代解决青年问题、引领青年思想及指导青年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价值。

和青君[5](2019)在《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杨昌济(1871—1920)是我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他操行纯洁,笃志嗜学,在多个人文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人格教育思想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备、特点鲜明、影响深远。本文旨在研究杨昌济的人格教育思想。全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到五章以及结语: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杨昌济的生平进行了梳理,从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两方面探索了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一方面,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拥有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先后应试科举,出国留学,成长为“教泽被乡里”的着名教育家。另一方面,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争汹汹、经济凋敝、西学东渐,促使杨昌济在当时的环境下迅速成长,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基石,具有个人特色的人格教育思想。第三章详细论述了杨昌济设定的人格教育的目标,即培养知类通达之人才、使国民之性质善良,最终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阐明了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树立立志远大的人生观、身心并举的修身观、圣贤豪杰的修养观、积诚积德的道德观、博学笃行的治学观和爱国救民的民族观;概述了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实施途径为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言传身教体察自省、对学生满怀关爱之情。第四章概括了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特点。爱国主义始终是贯穿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既传承了“中学”的基础,又汲取了“西学”中的有益成分,横贯中西而一治,保持了其思想的独立性与多元性;杨昌济的人格教育思想始终能“与日新之世界同并进”,显示了其思想的鲜活性。第五章对杨昌济的人格教育思想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历史评价。首先分析了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其次,基于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揭示了其人格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后分析了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可取之处。本文基于现有史料,以人格教育作为全新视角,充分分析总结了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体系,拓展了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教育史的研究维度。

刘冬雪[6](2019)在《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曾焕发夺目的光辉,成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遭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其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定位和对待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毛泽东深谙中华传统文化,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观。从形成过程来看,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是一个曲折发展并不断丰富的过程。从学生时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是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是零散的、片段的,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从1921年到1942年前后,毛泽东结合革命和斗争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剖析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毛泽东传统文化观逐渐成熟;1942年到1976年是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深化和发展时期,毛泽东总结“五四”以来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沿着“批判-继承-创新”的文化发展逻辑,继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由于对国内外局势的错误估计,晚年时期的毛泽东把传统文化看作旧社会各种文化思想的集合体,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批判,传统文化遭受了巨大打击。从内容来看,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是一个意蕴丰厚的集合体。毛泽东认为,从本质上看,中华传统文化是精华和糟粕并存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从历史定位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份不能割裂的历史遗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形式,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要求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和去其糟粕,并广泛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分,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新的文化。总体来看,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具有方向性、民族性、实践性、大众性和创新性五大特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毛泽东传统文化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心,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颜蒹葭[7](2017)在《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与掠夺,近代中国逐步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困境。有志之士奋起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相继开展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爱国救亡活动。但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也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同样面临着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对待中西文化冲突的问题,进而又面临着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之道到底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直至20世纪初期,各种外来思想仍扑朔迷离,中西文化激烈冲突。青年毛泽东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进行着文化学习、比较、选择及改造,从而建构了其早期文化观。本论文认为,毛泽东早期文化观不是空穴来风,其形成有三大条件,即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自身因素。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是在20世纪初期近代中国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与发展的。在毛泽东生活的青少年时代,有志之士的多次爱国救亡活动均遭失败,近代化对文化变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应运而起,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狂飙突进。同时,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有着种种现实的、深厚的理论渊源。在中国文化方面,既有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家乡湖湘文化的熏陶;在西方文化方面,既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的启迪,又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导。正是这些理论渊源,共同影响着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当然,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与他自身的素质与努力分也是不开的。青年毛泽东热爱学习,具有开放开阔的文化视野;反抗规范,养成了了独立进取的文化精神;忧国忧民,确立了爱国救亡的文化立场。这些自身因素,保证了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正确发展方向,并促进了其形成与发展。一个人思想发生剧变,往往需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蜕变过程。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着明显的发展轨迹。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选择来看,这一发展轨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缩影。本论文研究发现: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构建,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第一大阶段是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初构和第一次重构,时间是在1902-1913年。在1902-1910年,青年毛泽东通过私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早期积淀——文化初构。其间,毛泽东虽通过阅读《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等宣传维新思想的书刊,间接学习了西方文化,但影响不大。1910-1913年,青年毛泽东先是进入新式学堂,受到了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等人西学思想的间接影响,后又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修,直接阅读了大量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主义着作,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得以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被逐步削弱,于是开始了早期文化观的第一次重构。第二大发展阶段是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第二次重构与基本形成,时间是在1913-1918年。这一时期,青年毛泽东正在湖南一师求学。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和杨昌济的影响,青年毛泽东不但学习新思想新文化,而且积极投身其中从事了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对杨昌济“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的文化思想进行吸收与发挥,青年毛泽东提出了东西方思想同时融合改造的文化观,从而对自己的早期文化观进行了第二次重构。第三大发展阶段是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转型升级,时间是在1918-1920年。五四运动前后,青年毛泽东受到了东西文化论战和陈独秀、李大钊文化观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于是思想开始发生巨变。到1920年底1921年初,青年毛泽东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早期文化观也向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转型升级。本论文认为,由于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是在中西文化冲突这一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所以他在形成自己的文化观时受到了在他之前和与他同时的启蒙学者经过中西文化比较而形成的各种学说、观点的影响,但又有别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中体西用论或全盘西化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而又经历过西方新学洗礼的青年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李大钊、杨昌济关于融合中西文化、创造第三类型文化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早期文化观——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融合的“东西文明汇合”观。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论文认为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目的论、差异论和改造论。在青年毛泽东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严重弊端,研究、比较中西文化,是为了改造落后的旧文化,建设中国新文化,实现救亡图存。中西文化是性质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体系,是有差异、有差距的,但要平等、辩证地看待两种文化,并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一元论。他力主清算“中体西用”思想,提倡高扬西方时代精神,主张通过批判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对东西方文化“同时改造”,从而创造“第三类型文化”。显然,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具有中西交融的辩证性、行重于知的实践性、与时俱进的进步性等特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是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并对近代西方各种思潮不断进行扬弃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这实质上就是一个怎样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无疑,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对于中国的新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影响。本论文指出,作为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融合的“东西文明汇合”观,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价值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中国文化明确了基于辩证继承与吸收中西文化的创新方向;二是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为中国新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繁荣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乌日妮[8](2017)在《《实践论》文本源流考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的全面创新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手,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以及新的实践和发展,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习近平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讲话时提到了重读毛泽东经典名篇的重要性。《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的两个最为着名的哲学着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实践论》和《矛盾论》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进程当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又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华。《实践论》从思想承继发展到文本生成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借鉴和吸收,能够推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全、丰富和发展。追溯《实践论》思想源流。中国早期共产党人、"湖湘文化"中的知行观和面临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思考,都对毛泽东论知和行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思想源流。例如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人具有丰富的理论工作经验,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几位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身份和立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和实践,并依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毛泽东青年时期对"湖湘文化"的吸收与继承,为后来形成《实践论》中的"知行合一"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在思考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和我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梳理《实践论》文本生成过程与版本考证。《实践论》写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出版于50年代,由于历史条件有限等原因,这部经典着作的文本生成与出版修订经历了漫长过程。文本生成之前,毛泽东坚持学习和研读马列着作,目的就是解决和处理中国革命面对的现实问题,再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加以总结和提炼。《实践论》问世后,在国内外出版流传了诸多版本,以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全和丰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探究《实践论》作为经典哲学着作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实践论》在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进程采取了层层递进的三种方式,即党政干群集中学习、党内向党外覆盖传播和通过新闻媒介传播。其一,通过学习小组、干部教育等方式有效的实现了从学习理论到运用理论的维度转化;其二,通过由党内到党外这样立足于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经典文本的多层化传播路径,有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创新性;其三,通过媒体媒介的宣传教育,实现了理论学习热潮的良性互动。总结《实践论》在传播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基于当时历史背景、文献传播效果,结合当今时代发展进行分析《实践论》传播如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有哪些启示。

罗建华[9](2017)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西方教育思潮以及同时代中国教育家的思想四个维度的理论资源共同作用下生成。因此,从理论渊源层面加以深入探讨能够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对毛泽东研究所应当具备的某种跨学科知识与背景提出新的要求。而从实践层面加以审视,它又是由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和少数民族存在状态的特殊性,尤其是受教育的方式与水平特殊性以及近代以来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面临的救亡图存命题等几个方面交织而成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所催生的。尽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与措施随着时代主题的更易而失去其自身的价值,但深藏于其中的根本方法论与本真的精神则是永不过时的,它们仍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主义中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方面面。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雏形是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长征途中革命队伍多次经过少数民族地区,中共开始真正遭遇了民族问题与矛盾,促使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对少数民族特殊性以及对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引导以培育出能够链接中共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干部的必要性加以积极思考与探索。在纷飞的战火之中,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终极目标是要通过少数民族干部这一中介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对话与互动,使其充分认识到革命形势和社会发展之潮流动向,进而激发潜藏在少数民族群众当中的革命力量,壮大中共的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无论是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选定,还是教育形式与路径的不断尝试和最终成型,都是围绕着这一教育目标进行的。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简单,识字教育和通识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教育终极目标极为明确且较为单一,其政治维度也较为突出。而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继续在实践中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加以探索,深化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转变,中华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从革命转变为建设。于是,各种类型的教育运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与革命年月天壤之别。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形式逐渐成熟,各种教育机构规模逐渐扩大并走入正轨。而且,在确保少数民族干部政治路线正确的前提下,对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为此时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与旨归已是增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互进和共同发展。之所以要不断回溯与讨论毛泽东,是因为他不仅是20世纪中国闪耀的政治明星和思想导师,也是当今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基于当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以及各种民族问题的现状,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进行多维度地当代重思,便是探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最终归宿。在对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巨大贡献加以肯定以及对暗含于其中的超越性维度加以深刻透视与总结的前提下,又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几个维度加以反思,尤其是对其实践失误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根源作出分析基础之上深掘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之中又深刻地超越了它自身的内容即当代出场路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学习与使用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反腐倡廉建设的互动。

贺全[10](2016)在《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文中提出杨昌济(1871.4.21--1920.1.17),字华生,后改名怀中,湖南长沙人,我国近代着名教育家和伦理学家。他学识渊博,贯通古今,又博通中外,在教育学、伦理学和哲学等多个人文领域具有颇高的造诣,特别是伦理学方面,杨昌济着力最深,他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修身理念,同时吸取了西方先进的伦理思想,尝试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确立一新学派者”的思想。本文主要通过对《杨昌济集》、《杨昌济文集》、《达化斋日记》等文献的研究,对其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梳理和挖掘。第一部分,引言。阐述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对杨昌济的生平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处于动荡不安、民生维艰的年代,杨昌济承袭了历代儒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出国留学十年,习得西方伦理思想的精髓,在杨昌济融汇中西的思想里,最终落脚点是中国文化。第三部分,概括杨昌济伦理思想的构成体系,从杨昌济伦理思想中探析其儒学精神的本质。从“贵我通今”中看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从内圣之道,分析杨昌济的儒家之志、儒家之诚、儒家之体察自省;从外圣之道,分析其知而行之和经世致用思想。接着从“贵我通今”的思想中,分析杨昌济对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四部分,论述杨昌济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同时吸取儒学“仁义”精神的精华,将天理与人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论证,提出“有公共心之个人主义”伦理观。第五部分,论述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之价值。先分析儒学精神的特质对杨昌济伦理思想的意义,再分析这种儒学精神对毛泽东等青年学生的影响。杨昌济高尚的德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其门下众学生由衷的敬佩,尤其是对毛泽东、蔡和森、陈昌、罗学攒、萧三、舒新城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们以杨昌济为学习楷模,立志做一名有志之士,并都取得一番成就。有的学生钻研于学术,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殊为重要的贡献;有的学生为挽救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师承与发展——从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看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承与发展——从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看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
        2.1.1 注重道德修养
        2.1.2 塑造道德典型
        2.1.3 坚定道德意志
    2.2 西方和近代中国道德教育思想
        2.2.1 西方道德教育思想
        2.2.2 近代中国道德教育思想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教育思想
        2.3.2 列宁、斯大林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三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关于道德教育原则的深刻分析
        3.1.1 坚持共产主义的原则
        3.1.2 坚持法律公正约束的原则
        3.1.3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3.1.4 坚持以党的思想建设为载体的原则
    3.2 关于道德教育方法的理论阐释
        3.2.1 典型示范
        3.2.2 知行合一
        3.2.3 说服教育
        3.2.4 文艺育德
        3.2.5 批评与自我批评
    3.3 关于道德教育核心命题的理论建构
        3.3.1 道德认知的发展:学习马列主义
        3.3.2 道德情感的陶冶:提高爱国意识
        3.3.3 道德信念的确立:坚定理想信念
        3.3.4 道德行为的培养:坚持为人民服务
第四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
    4.1 移风易俗,营造社会公德新景象
        4.1.1 发展边区教育
        4.1.2 破除封建迷信
    4.2 树立榜样,培育职业道德新风尚
        4.2.1 弘扬革命英雄气概
        4.2.2 发扬劳模精神
        4.2.3 学习白求恩精神
        4.2.4 重视师德师风
    4.3 婚姻自主,塑造家庭美德新标准
        4.3.1 提倡男女平等
        4.3.2 构建和谐新家庭
    4.4 克己奉公,明确个人道德新要求
        4.4.1 党员干部个人道德的提升
        4.4.2 农民群众个人道德的养成
第五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5.1 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5.1.1 注重宣传,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5.1.2 心系人民,发挥生命线保障作用
        5.1.3 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办实事
    5.2 推进新时代道德建设
        5.2.1 树立典型,探寻道德教育新方法
        5.2.2 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指导,开辟道德建设新路径
        5.2.3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忘来时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毛泽东历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创新点以及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一)课题来源
        (二)创新点
        (三)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分析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第一章 毛泽东历史观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毛泽东历史观的思想基石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熏陶
        (二)湖湘文化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影响
    二、毛泽东历史观的实践基础
        (一)亡国灭种的现实危机和天崩地裂的社会剧变
        (二)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实践
第二章 毛泽东的唯物辩证史观
    一、毛泽东论辩证唯物主义
        (一)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二)实践第一的观点
    二、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
第三章 毛泽东的历史规律论
    一、毛泽东论中国社会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二)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二、毛泽东论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一)新的进步的东西终究要代替旧的落后的东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三)过渡时期的理论
    三、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一)革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革命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
    四、毛泽东论军事斗争规律
        (一)战争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根据战争环境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章 毛泽东的历史实践论
    一、知行合一辩证实践论
        (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一)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第五章 毛泽东的历史主体论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正确认识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三、无产阶级是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
    四、工农联盟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之本
        (一)中国的工农联盟是一种天然的联盟
        (二)实行土地改革是巩固工农联盟的第一要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2 青年毛泽东与《体育之研究》简介
    2.1 青年毛泽东简介
    2.2 《体育之研究》介绍
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趋势
    3.1 国内外对毛泽东的研究概况
    3.2 国内外对《毛泽东传》的研究概况
    3.3 中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3.3.1 精神人物的影响
        3.3.2 目的、意义与原则
    3.4 外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4 《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
    4.1 《体育之研究》缘何产生
    4.2 从毛泽东读第一师范谈《体育之研究》的产生
        4.2.1 毛泽东的五年一师生活
        4.2.2 毛泽东的学习观
        4.2.3 毛泽东的体育观
    4.3 杨昌济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4.3.1 杨昌济的体育思想
        4.3.2 杨昌济体育思想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4.4 曾国藩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4.4.1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4.4.2 曾国藩的养生观点
        4.4.3 曾国藩的体育观点
    4.5 毛泽东的两位校长
        4.5.1 两位校长的性格特点
        4.5.2 毛泽东与孔昭绶的学术思想交流
        4.5.3 毛泽东与张干的学术思想交流
        4.5.4 两位校长的专业与研究
5 《体育之研究》的思想内涵
    5.1 《体育之研究》的中心思想
        5.1.1 释体育
        5.1.2 体育占吾人第一位置
        5.1.3 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5.1.4 体育之效
        5.1.5 不好运动之原因
        5.1.6 运动之方法贵少
        5.1.7 运动应注意之项
        5.1.8 运动一得之商榷
    5.2 毛泽东的体育爱好启示
        5.2.1 毛泽东登岳麓山
        5.2.2 毛泽东登井冈山
        5.2.3 毛泽东登北高峰五云山
        5.2.4 登山与身体健康
        5.2.5 毛泽东的游泳爱好
        5.2.6 游泳与身体健康
    5.3 《体育之研究》思想的多角度评价
        5.3.1 毛泽东自身的角度
        5.3.2 阅读者的角度
6 《体育之研究》发表的一百周年
    6.1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意义
        6.1.1 中华民族体育的精神文化
        6.1.2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启蒙
        6.1.3 跨时代的价值取向
    6.2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价值
        6.2.1 理论实践相连于民族兴亡
        6.2.2 近代科学的观点
        6.2.3 以三育并重为学校教育之本
        6.2.4 《体育之研究》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6.2.5 科学发展观的雏形
    6.3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内涵
        6.3.1 “磨励以待日本”是《体育之研究》的主题思想
        6.3.2 《体育之研究》是继前人拯救民族危机之后的心声
        6.3.3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走向革命事业的敲门砖
        6.3.4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实践的收获
    6.4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影响
        6.4.1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的影响
        6.4.2 《体育之研究》内容的影响
7 《体育之研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
    7.1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7.1.1 毛泽东与蔡和森
        7.1.2 毛泽东与萧子升
        7.1.3 毛泽东与易昌陶
        7.1.4 毛泽东与贺果
        7.1.5 毛泽东与萧三
        7.1.6 毛泽东与罗学瓒
        7.1.7 毛泽东与张昆弟
        7.1.8 毛泽东与张国基
        7.1.9 毛泽东与周世钊
    7.2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7.2.1 军事体育的概念
        7.2.2 贺龙元帅的军事体育思想及贡献
        7.2.3 刘伯承元帅军事思想与中国体育的联系
        7.2.4 军事体育与军事教育评价
    7.3 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及贡献
        7.3.1 周恩来的体育思想贡献
        7.3.2 邓小平的体育思想贡献
        7.3.3 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贡献
8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与思想
    8.1 习近平的强军思想
        8.1.1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8.1.2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8.2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
        8.2.1 习近平对中国体育的认识
        8.2.2 习近平谈“三大球”
    8.3 习近平的体育思想
        8.3.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8.3.2 习近平在正定
        8.3.3 习近平的体育发展思想
    8.4 习近平对毛泽东及体育思想的继承
9 《体育之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9.1 学校体育的认识
    9.2 近现代体育的观点
        9.2.1 近代的体育观点
        9.2.2 现代的体育观点
    9.3 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9.4 为师者注意事项
    9.5 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9.5.1 体育方向学生与非体育方向学生的差异
        9.5.2 《体育之研究》的灵活运用
        9.5.3 正确合理方式运用
    9.6 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9.6.1 《差等生》的故事与孩子的发展
        9.6.2 《差等生》对我们的影响及作用
10 中华民族体育建国以来的发展
    10.1 中华民族体育的认识
    10.2 中华民族体育的作用
    10.3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
    10.4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
    10.5 中华民族体育的评价
11 《体育之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11.1 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11.1.1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11.1.2 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11.2 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和启示
        11.2.1 要牢固树立远大志向
        11.2.2 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
        11.2.3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11.2.4 要树立勇于担当精神
12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毛泽东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本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选题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写作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毛泽东青年观的形成
    2.1 毛泽东青年观形成的依据
        2.1.1 毛泽东青年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2.1.2 毛泽东青年观形成的实践依据
    2.2 毛泽东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2.2.1 萌芽时期
        2.2.2 发展与成熟时期
        2.2.3 再发展与丰富时期
第3章 毛泽东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3.1 主要内容
        3.1.1 毛泽东的青年价值观
        3.1.2 毛泽东的青年教育观
        3.1.3 毛泽东的青年工作观
        3.1.4 毛泽东的青年使用观
        3.1.5 毛泽东的青年运动观
    3.2 毛泽东青年观的主要特点
        3.2.1 用辩证的眼光全面评价与看待青年
        3.2.2 立足系统性关注青年的方方面面
        3.2.3 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形成中国青年观
        3.2.4 立足中国实际指引中国青年发展
        3.2.5 立足实践经验指导工作实践
第4章 毛泽东青年观的当代价值
    4.1 毛泽东青年观的当代理论价值
        4.1.1 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要发展
        4.1.2 是中国历代领导核心青年观的重要理论源泉
    4.2 毛泽东青年观的当代实践价值
        4.2.1 毛泽东青年观为新一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行动指南
        4.2.2 毛泽东青年观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4.2.3 毛泽东青年观为青年“中国梦”教育提供了思想武器
        4.2.4 毛泽东青年观为新时代青年运动提供了主题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杨昌济思想研究
        1.2.2 关于人格教育研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人格
        1.3.2 人格教育
        1.3.3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2.1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2.1.1 家庭环境—君子之泽,源远流长
        2.1.2 求学经历—中西结合,融会贯通
        2.1.3 从教经历—备诸一身,教书育人
    2.2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2.1 政治背景—风雨飘渺,政争汹汹
        2.2.2 经济背景—经济凋敝,实业救国
        2.2.3 文化背景—新旧冲突,西学东渐
第3章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体系
    3.1 杨昌济人格教育的目标
        3.1.1 培养知类通达之人才
        3.1.2 使国民之性质善良
    3.2 杨昌济人格教育的内容
        3.2.1 树立志向远大的人生观
        3.2.2 树立身心并举的修身观
        3.2.3 树立圣贤豪杰的修养观
        3.2.4 树立积诚积德的道德观
        3.2.5 树立博学笃行的治学观
        3.2.6 树立爱国救民的民族观
    3.3 杨昌济人格教育的实施方法
        3.3.1 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3.3.2 言传身教,体察自省
        3.3.3 对学生满怀关爱之情
第4章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特点
    4.1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
    4.2 横贯中西而一治
    4.3 与日新之世界同并进
第5章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5.1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5.1.1 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5.1.2 对新民学会的影响
        5.1.3 对革命运动的影响
        5.1.4 对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5.2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5.2.1 理论上:个人理想主义色彩浓厚
        5.2.2 实践上:企图通过人格教育来救亡图存
    5.3 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3.1 教育应置重于人格
        5.3.2 教育应与时代要求相吻合
        5.3.3 教师应以身作则,拥有高尚人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6)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理论基石
        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三、传统文化的浸润是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形成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一、萌芽时期(学生时期到1921 年)
        二、形成时期(1922 年-1942 年)
        三、发展时期(1943 年-1976 年)
第二章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传统文化内涵及历史定位的思考
        一、传统文化是“封建性糟粕”和“民主性精华”并存的混合体
        二、传统文化是一份“决不能割断”的珍贵“历史遗产”
        三、传统文化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一种“民族形式”
        四、传统文化相对于社会实践“不是源而是流”
    第二节 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方法
        一、“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
        二、“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三、“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四、“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五、“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收外国的东西”
    第三节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主要特点
        一、方向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待传统文化
        二、民族性:强调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三、实践性:立足于革命和建设的现实需要传承传统文化
        四、大众性:坚持传统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针
        五、创新性:坚持在创新中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
        一、毛泽东传统文化观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发展
        二、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重要渊源
        三、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
    第二节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现实启示
        一、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三、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四、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概念界定
        一、选题缘由: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青年”、“早期”及“文化”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述评
        二、国外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二、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严重困境与近代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
        二、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的努力及其文化选择
        三、近代化对文化变革的迫切要求与新文化新思想的兴起、传播
    第二节 理论渊源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
        二、东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导
    第三节 自身因素
        一、酷爱学习,具有开放开阔的文化视野
        二、反抗规范,塑造独立进取的文化精神
        三、忧国忧民,萌生爱国救亡的文化立场
第三章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初构与第一次重构
        一、六年私塾学习与传统文化的积淀
        二、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传统文化影响的削弱
        三、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与早期文化观的第一次重构
    第二节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第二次重构与基本形成
        一、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学习、活动及对其早期文化观的意义
        二、新文化运动对毛泽东的强烈冲击及其早期文化观的第二次重构
        三、杨昌济中西文化观的影响与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基本形成
    第三节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转型升级
        一、毛泽东在五四前后的文化实践活动及其重要作用
        二、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及其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影响
        三、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影响与开始向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转变
第四章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内容、特点及价值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概述
        一、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发展轨迹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缩影
        二、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是中西文化比较基础上的“东西文明汇合”观
    第二节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目的论:比较中西文化、改造中国旧文化旨在救亡图存
        二、差异论:要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改造论:通过批判地融合中西文化创造第三类型文化
    第三节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一、中西交融的辩证性
        二、行重于知的实践性
        三、与时俱进的进步性
    第四节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对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价值
        一、为中国文化明确了基于辩证吸收和借鉴使用中西文化的创新方向
        二、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为中国新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繁荣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实践论》文本源流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核心概念界定
        1.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实践"的界定
        2. 中国古代"行"的涵义
        3. 毛泽东对"实践"的界定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六)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 论文的创新
        2. 论文的不足
一、思想之源:《实践论》思想溯源
    (一) 青年毛泽东对"湖湘文化"的吸收与承继
        1. 程朱理学知行观之延续
        2. 《讲堂录》与湖湘文化的承继
        3. 《湘江评论》与独特的现代知行合一论
    (二)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观文本演化
        1. 瞿秋白与辨证唯物主义的传播
        2. 李达与"实践的唯物论
        3. 艾思奇与哲学大众化
    (三) 毛泽东面对中国革命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剖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 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研读马列着作
        3. 从《反杜林论》到《社会学大纲》
二、思想之体:《实践论》文本生成与版本考证
    (一) 《实践论》的文本生成
        1. 钻研《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文本及讲授提纲写作伊始
        2. 《实践论》文本生成与早期流传
        3. 《实践论》的问世
    (二) 《实践论》版本考证
        1. 《实践论》文本解读
        2. 建国后《实践论》主要版本考证
三、思想之流:《实践论》大众传播方式及渠道
    (一) 延安时期党政干群推动《实践论》传播
        1. 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
        2. 依托干部教育机构,步入有计划学习轨道
        3. 组织各地干部,学习与宣传《实践论》
    (二) 由党内向党外的传播路径
        1. 党中央发出学习《实践论》的决定、通知和意见
        2. 建国初期《实践论》解说、辅导读物在民间的流传
        3. 改革开放后《实践论》的宣传与学习
    (三) 党报等媒体进一步扩大宣传普及力度
        1. 《人民日报》社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
        2. 《学习》杂志对于《实践论》学习的推动
        3. 《新建设》等杂志对《实践论》的持续关注
四、思想之力:《实践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途径的完善
        1. 汲取成功经验
        2. 丰富传播载体
        3. 重视语言通俗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现代诉求
        1. 发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文化"
        2. 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话语平台
        3. 消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隔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三、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思路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生成背景考察
    第一节 广博理论渊源: “多维”思想理论资源荡涤
        一、雏形的建构: 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论的吸纳与借鉴
        二、改造与重组: 西方教育思潮和同时代教育家思想激荡
        三、根本参照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干部教育思想整合
    第二节 社会历史背景考察: 宏观与微观双重透视
        一、侵略与反抗: 近代以来的民族矛盾凸显
        二、“多元一体”: 民族内部矛盾多重交织
        三、民族间交流缺失: 长期处于相对隔离和半封闭状态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常年缺失的根本原因: 教育资源的匮乏
第二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对象选择与责任赋予
        一、注重年龄结构: 选择少数民族有志青年作为培养对象
        二、顺应民众意愿: 选择少数民族“领袖”作为教育对象
        三、选择较高起点: 挑选有基础知识储备的少数民族人士
        四、实行自愿原则: 选取愿意与中共合作的少数民族人士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选择与设定
        一、基础奠定: 识字教育与通识教育
        二、理论提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政治引导: 我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四、服务革命: 军事教育与革命实践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的最初尝试与教育基地建设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基地雏形与半独立教育形态: 党校与军校的民族部
        二、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独立形态与专业性教育机构建成: 民族学校
        三、非常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 广泛宣传、异地受训与短期培训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教学基本范式: 参与革命运动和机关部门任职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具体目标与价值宏旨
        一、直接目标: 为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地区培养管理人才
        二、基础目的: 解决民族矛盾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
        三、首要宏旨: 壮大中共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最终胜利
第三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革新与深化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设定
        一、民族间交流与对话工具的打造与生成: 语言文字教育
        二、少数民族干部价值观与世界观塑造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少数民族干部科学民族观建构的必经途径: 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
        四、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时事政治教育
        五、反对少数民族干部“外行指挥内行”: 接受优质专业技术教育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硬件”支撑和多样形式
        一、专业教育基地: 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学校的建立与演化
        二、组织支援力量: 革命军队的壮大与民族党组织的成立
        三、实践教育场域: 在协同与合作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四、异域观摩学习: 派遣少数民族干部到异地参观研究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考核标准: 政治路线与工作能力双重考量
        一、政治思想路线: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指标和底线
        二、专业技术能力: 少数民族干群“鱼水关系”建构的实践机制
        三、管理艺术才能: 教育落脚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保障机制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体系与价值指归
        一、彰显少数民族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性
        二、突出少数民族干部的非替代性中介作用
        三、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解决民族问题: 消除歧视、趋向团结与共同发展
第四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当代重思
    第一节 回溯与透视: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重大贡献
        一、少数民族人才生产: 为中华民族培育了大批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干部
        二、科学社会关系建构: 建立了少数民族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互信关系
        三、革命队伍人员补给: 动员了大量少数民族干部及群众参与革命运动
        四、社会治理方案生成: 为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系
    第二节 重释与反思: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特质
        一、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指导下的具体原则展开
        二、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方法与根本技巧
        三、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超越性维度透视
        四、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失误及其根源考释
    第三节 回归与超越: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当代出场路径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
        二、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三、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相对稳定
        四、以科学的干群关系思想替换陈旧僵化的“官民关系”观念
        五、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反腐倡廉建设互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渊源
    2.1 家学与时代背景
    2.2 中西融汇中恪守中学
第3章“贵我”与“通今”:儒家内圣与外王
    3.1“贵我”——儒家“内圣”之道
        3.1.1 儒家之志
        3.1.2“儒家之诚”
        3.1.3 儒家之体察自省
    3.2“通今”——“儒家”外王之道
        3.2.1 知而行之
        3.2.2 经世致用
    3.3 中庸思想
第4章“有公共心之个人主义”——“公共心”的儒学内涵
    4.1“公共心”背后的理欲问题
    4.2 仁爱思想
第5章 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之价值
    5.1 儒学对杨昌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意义
    5.2 杨昌济对毛泽东等青年学生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师承与发展——从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看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毛泽东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李鹤. 西北大学, 2021
  • [2]毛泽东历史观研究[D]. 赵磊. 湘潭大学, 2020(02)
  • [3]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D]. 樊桓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毛泽东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盈达.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5]杨昌济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 和青君.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D]. 刘冬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研究[D]. 颜蒹葭.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1)
  • [8]《实践论》文本源流考证[D]. 乌日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9]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D]. 罗建华. 南京大学, 2017(01)
  • [10]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D]. 贺全. 湘潭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继承与发展——从青年毛泽东的责任看杨昌吉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