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听力理解 提高听力水平

加强听力理解 提高听力水平

一、强化听力理解 提高听力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丁笑影[1](2021)在《图式理论下的对外汉语初中级听力教材对比及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学习者获取汉语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教材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效果,因此教材编写与相关研究是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听力教材通常由听前导入、听力主题、听中练习、听后活动等部分组成。目前研究者对汉语教材和教学已经做了很多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以图式理论视角分析听力教材并设计教学环节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以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究听力理解的基本特征,分析心理图式在听力理解、听力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学习者听力理解失误的原因。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汉语听力教材,以图式理论的视角解析《发展汉语(初级听力Ⅱ)》《汉语听力教程(第3册)》《预科汉语强化教程系列(听力课本4)》《成功之路(进步篇听和说Ⅱ)》四套听力教材,而后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图式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编写和听力教学设计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理解最普遍的形式,是基于交流目的表达概念的有机系统。心理图式在听力理解中扮演重要角色,影响学习者做出预测、理解、推理、记忆等行为。四套教材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图式理论的应用,《发展汉语》没有听前阶段的热身活动和听后阶段的练习,但是在听中阶段涉及五种图式类型。《汉语听力》在听前阶段编排10道选择题激活学生策略图式,听中阶段涵盖了五种图式类型,但在学习者完成听力练习题后便结束课程,没有用于复习知识点和巩固心理图式的听后阶段。《强化教程》听前阶段明确列出提问环节,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并导入新课,在听后阶段通过“我来说吧”和“挑战一下”两个环节复现图式知识。《成功之路》在图式记忆与重建方面设置多种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且不局限于话题讨论。听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图式理论的指导作用及其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多种多样的听说活动,逐步建立基于心理图式模型的听力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听力技巧的训练,促使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

吴梦婕[2](2021)在《对外汉语初中级听力课的教师话语研究 ——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师课堂话语研究是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文章聚焦对外汉语听力课堂的教师话语,在现有教师话语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听力课教师话语的原则和总体观测框架,据此从话语特征、话语功能、话语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对浙江科技学院初中级听力课堂教师话语进行考察。首先,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收集了该校五个教师的课堂话语语料,对话语的显着特征做描述分析,并从新熟手教师以及初中级教学层次两个维度入手作对比分析。其次,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教师课堂话语语料进行了语料转写,选取了话语量、语速、中英文比率、话语词频等几项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再次,文章依据研究对象话语特性,从课堂组织管理、讲解说明、提问、反馈、策略指导、有效粗调输入等几项教学功能入手,对教师课堂话语语料实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听力课教师能对课堂话语有意识地做调整,教师话语与学生水平间呈现良好的适应性,较好地实践贯彻了可懂性输入原则,体现了一定的自觉示范意识。但是,在话语的策略及情感支持作用、语码转换策略水平、提问和反馈的层次性、课堂即时语境的生成性利用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针对该校听力课堂教师话语的问题和不足,文章由此从教师话语的形式、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等方面为初中级听力课教师话语有效性的提升,新手教师话语质量的改进提出了相应教学建议:1.提高对话语形式特征的示范意识;2.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目的语知识;3.提升课堂提问和反馈的有效性;4.增强教师话语的交际导向性;5.教师话语应有助于缓解学生的语言焦虑;6.教师话语应富有创造性和生成性;7.发挥教师话语对学生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为了解该校留学生对听力课教师话语质量的主观评价,研究还通过实施问卷调查,考察了研究对象在话语难度、媒介语使用恰当性、与学生水平的适应性等方面的表现,作为研究分析的辅助材料。

朱玲[3](2020)在《焦虑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听力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听说读写能力中,听力的作用最为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语言水平的发展(金晓添,2019)。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重点普遍为词汇语法课,课堂上缺乏有效的英语听力训练,当教师用英文提问时,大多数学生无法准确获取提问内容,只会低头沉默。长期下去,会让学生对英语听力缺乏自信心,丧失英语听力兴趣,容易在听力过程中出现过多的焦虑因素,更甚者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也普遍未意识到焦虑对听力能力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过研究了解学生当前的听力焦虑状况以及寻求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来缓解学生的听力焦虑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众多研究学者开始意识到了焦虑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本文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对江西某高中高二学生的英语听力焦虑状况以及如何缓解学生听力焦虑以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1)笔者所在学校高二学生的听力焦虑状况如何?2)听力焦虑对听力理解有何影响?3)学生产生听力焦虑的原因是什么?4)如何缓解学生的听力焦虑?笔者在江西某高中高二年级三个班级学生共182名学生发布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调查问卷,共计收回158份有效问卷。借助SPSS 26分析收集的数据,对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解答分析。研究发现:1)学生普遍存在外语听力焦虑,焦虑存在于听力理解过程中。2)听力焦虑和听力理解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60且p值小于0.01,说明焦虑与听力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关系,即学生听力焦虑值越高,听力理解水平越差;听力焦虑值越低,听力理解水平越好。3)引起学生听力焦虑的因素多样,笔者主要从紧张和焦虑、缺乏自信、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态度四个维度来探讨听力焦虑的影响因素。缺乏自信心是学生听力焦虑的主要来源,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听力焦虑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笔者也随机抽选了不同焦虑程度学生以及同年级有过听力课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访谈,以期在访谈中寻找听力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探讨缓解焦虑的途径。在教学实验阶段中,以访谈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听力焦虑测试、教学实验和两次听力水平测试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得出同伴因素、教师因素以及学校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焦虑。4)可从学生同伴,教师,学校三方面入手共同缓解学生的情感焦虑,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郑彧[4](2020)在《科技德语听力理解诊断指标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科技德语语言特点及外语听力理解过程为理论框架,试构建科技德语听力诊断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三个语言因素及两个非语言因素指标组成。通过对159名非德语专业学习者的调查,本研究发现受访者在科技德语听力理解中句法和篇章特点是其急需解决的主要理解困难。这两方面的理解困难主要是由具有专业特点的文体及专有缩略语或简称引起的。同时,受访者也表达了对丰富听力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诉求。该研究结果为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方法提供了理论和经验基础。

杨童[5](2020)在《基于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听”作为英语四项基本能力“听说读写”之首,是学生领会和获取语言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在英语学习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当前初中生英语听力学习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听力学习效果与课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对听力学习也缺少兴趣。随着多模态的兴起并引入课堂教学,验证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听力教学对学生听力学习效果、学习态度与兴趣的影响,对于改进当前英语听力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多模态概念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强调除语言外,图片、手势等符号系统在意义构建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将多模态协同运用于语言教学,是应对语言文化多元化,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有效解决方法。本研究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依据,强调模态间协同作用,并结合现有的多模态教学研究,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探究如下问题:(1)在实际课堂中如何设计和实行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听力教学?(2)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听力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产生了哪些影响?(3)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听力教学对学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产生了哪些影响?本研究历时八周,以临沂市某中学初二年级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录入SPSS 23.0软件中进行描述性分析与独立样本检验,对成绩进行频数分析,并结合访谈结果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进行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听力教学课堂设计时,设计重点在于结合听力课程的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设计教学环节,达到模态使用效果的最优化;(2)实验组学生的听力成绩相较于实验前获得了显着提高,证明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听力教学对学生英语听力成绩提高产生了一定效果;(3)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后积极运用多模态协同规划并执行英语学习计划,验证了这种教学方式在学生转变听力学习态度,树立学习兴趣与提高听力学习自主性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听力教学在研究中显示了其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优越性,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多模态与教学设计结合,从趣味性和实用性两方面改进课堂,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张静[6](2020)在《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专家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师开始改变传统思想,将信息技术与听力教学进行融合,以促进听力教学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技术手段应用的复杂和不便捷性,并未完全改善英语听力教学中资源输入的不充分和不标准的现象。TTS(Text to Speech)技术,即语音合成技术,作为一项零技术应用门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便捷地完成听力资源地制作与呈现,保证资源输入的充分与标准。基于此,本研究将利用TTS技术改善英语听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优化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本研究论证了TTS技术在听力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的要求,参照Rost提出的听力教学活动类型提出了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精细加工式以及情境交际式三种不同类型的听力教学活动。根据活动实现目标的不同,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分别对活动进行指导,设计了不同的听力教学活动流程,以提高学习者的听辨能力、获取和理解能力以及情境交际能力。在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流程的指导下,依托“易点慧智慧英语教学系统”的教师端和学生端检验活动实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平台上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听力教学活动,并以某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活动实施过程。按照学习者在不同能力测试中的不同成绩和评价量表检验活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活动类型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听力能力的提高,活动效果良好。总之,本研究构建的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丰富了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融合的理论,提高了学习者的听力能力水平,为教师进行听力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案上的借鉴,促进了TTS技术支持下的听力教学活动的实践推广。

彭佳[7](2020)在《从《汉语听力教程》论预科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四大重要环节,无论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还是学习者对于交际的需求角度来说,听力技能的培养都是优先于说、读、写的。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于教材编写的要求和目的有所不同,只有合适的教材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就目前对外汉语各阶段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初中高级教材均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而于2010年才正式发展起来的预科汉语教育的教材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大预科教育基地也仅仅是对照大纲自由选择授课所使用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预科的教学实践和调查,该预科教学基地使用的《汉语教程》,及其配套的《汉语听力教程》和《汉语阅读教程》并不能完全满足预科教育的特点,与预科教育的目的有一定的差异。在考察部分预科所使用的教材后,可以得出该阶段听力教材的编写,在系统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上均有所欠缺,内容较为陈旧和单一,多数教材的编写均以练习册的形式呈现,基本不涉及讲授和课后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该类教材对于来华留学生的预科教育效果有所影响,因此,专门针对预科教育的教材编写是目前预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预科汉语教育听说课所使用的《汉语听力教程》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包括编写体例、语音语调部分的语料和练习、听力理解部分的生词量、语料长度、题材类型、练习量和练习形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预科的汉语结业考试和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预科汉语强化教程系列之听力课本1》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汉语听力教程》的优缺点给出评价。然后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预科班的来华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得到对于该教材的使用反馈。最后,结合对教材的评价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预科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整体编排应注意的特点以及语料和练习等方面。希望可以对预科阶段的教材编写有一些参考和启发。

陆婷婷[8](2020)在《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级汉语听力任务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但当下的汉语听力教学依旧存在听力理解困难和听力效果不如人意的问题。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听力教学研究的诸多思路中,从理论入手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可见,从图式理论入手解决听力教学问题是一种可行之径。而从教学法来看,任务型语言教学仍旧是语言教学的一大方式。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将图式理论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对初级阶段汉语听力教学的指导进行可行性探讨。在不考虑其他变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基础上,本文首先提出假设,较之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基于图式理论指导的听力任务教学对初级阶段的听力教学具有积极作用。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本研究首先对汉语听力教师和初级阶段留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该阶段听力教学存在的难点,学生对此的重视度、喜好度以及学习目的等。其次,针对该现状,依托图式理论和任务教学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并从听前、听中、听后三个阶段制定教学设计。复次,通过具体案例的实施进行对比教学实验。基于本次实验结果,立足于图式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初级阶段的汉语听力教学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据此,图式理论指导的初级汉语听力教学,始于图式又不止于图式。教师在听力课堂可以用图式流贯其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项任务活动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此外,听力教材的编写也可以有意识地借鉴该理论,以帮助和鼓励学习者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此外,就本研究的不足而言,也从实验客观性、其他变量影响方面给出了解决建议。

王望[9](2020)在《预科留学生汉语听力策略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课堂教育在帮助学生掌握一门新语言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科语言学习是预科生日后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学生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好的“听”技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效率,但目前如何评价学生的听力能力,教师又应该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什么技能仍不甚明确。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的教材高效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沟通的语言技能,且能顺利通过结业考试,这两者在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而采取的方法上有一定的共性。在八项听力微技能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跳跃障碍抓关键词技能,共九项。文章选取了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三个预科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真实的课堂教学经历以及课堂观摩考察听力课堂情况,对比学习策略与微技能两者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以此研究两者目前使用详情。得到数据后探寻预科生策略使用与听力表现的关系,并根据成绩划分高低分组,对比两组被试策略使用情况的异同。本文还针对现有学生课堂策略使用情况对教师与学生双方提出建议,希望能从教与学双方入手不断提高目前预科生汉语听力水平。本文可大致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绪论,涵盖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内容和研究意义,针对来华预科留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深入探讨,围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汉语听力策略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国内外听力策略研究现状,该部分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听力理解过程,梳理了听力策略的定义与分类,在简要概括了国内外听力学习策略与微技能研究的情况后,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体现了继续研究听力策略教学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也是本文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的内容。第三章介绍了调查对象、内容以及问卷设计的依据,并验证了其信度指数。第四章先后探讨了听力策略使用总体情况、学生成绩情况、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以及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使用策略的差异性。之后将四大方面上得出的问题展开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可能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措施。从结论来看,预科生三大学习策略中,社会/情感策略与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元认知策略呈正相关。认知策略总体与成绩呈负相关,与母语相关的策略使用越多,越导致成绩的下降。微技能方面与认知策略表现基本一致,高分组更擅长使用听力微技能,尤其在跳跃障碍抓关键词策略上,高分组表现良好。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教学建议和第六章结语。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两方面的建议,对于学生应从听前听中听后入手培养其策略使用意识,对于教师则应从培训前中后来考虑如何高效改善教学方法。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

邓燕[10](2020)在《文化输入强化在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听力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最终要达到实现话语交际功能、明晰作者观点的目的。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听材料的内涵意义,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笔者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在高职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输入强化手段对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输入强化,以期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及跨文化能力。本研究选定来自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2018级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文化输入强化应用于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两个班使用的听力材料话题完全一致,在实验班授课过程中,将课本每单元涉及文化因素的部分,采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加以强化,而对照班则仍作为背景知识来讲解,教学实验持续16周。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实验前测后测成绩和教学实验前后问卷调查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进行文化输入强化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在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进行文化输入强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笔者希望在今后的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能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综合使用不同的输入强化策略,适当选取文化视频辅助输入,在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成绩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二、强化听力理解 提高听力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听力理解 提高听力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图式理论下的对外汉语初中级听力教材对比及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对外汉语听力教材及教学研究
        1.4.2 国内图式理论在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1.4.3 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研究
第二章 图式理论与汉语听力
    2.1 心理图式与图式理论
        2.1.1 心理图式与图式理论的内涵
        2.1.2 心理图式的类型
    2.2 图式理论与汉语听力理解
        2.2.1 听力理解的基本特征
        2.2.2 汉语听力理解失误的原因
        2.2.3 图式理论下的听力理解模式
        2.2.4 心理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2.3 图式理论与汉语听力教材
        2.3.1 听力教材的现存问题
        2.3.2 心理图式在听力教材中的作用
第三章 图式理论下的听力教材对比研究
    3.1 教材的选取标准及样本内容
        3.1.1 教材样本选取
        3.1.2 教材样本内容
    3.2 教材的宏观结构对比
        3.2.1 整体结构
        3.2.2 编写体例
    3.3 教材的微观结构对比
        3.3.1 听力前活动对比
        3.3.2 听力中活动对比
        3.3.3 听力后活动对比
第四章 图式理论下的听力教学设计
    4.1 听力教学总体设计与分析
        4.1.1 教学对象分析
        4.1.2 教学内容选用与分析
        4.1.3 教学目标
        4.1.4 教学重难点
        4.1.5 课时安排
    4.2 具体教学过程
        4.2.1 组织教学(2分钟)
        4.2.2 导入激活心理图式(30分钟)
        4.2.3 学习新课(35分钟)
        4.2.4 总结巩固(22分钟)
        4.2.5 布置作业(2分钟)
    4.3 教学反思与小结
第五章 图式理论对汉语听力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的启示
    5.1 对听力教材编写的启示
        5.1.1 重视图式理论的指导作用
        5.1.2 利用多媒体且重视背景知识
    5.2 对听力教学设计的启示
        5.2.1 教学模式的建立
        5.2.2 加强听力技巧训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对外汉语初中级听力课的教师话语研究 ——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第2章 听力课堂教师话语概况
    2.1 初级A班新手教师课堂话语
    2.2 初级A班熟手教师课堂话语
    2.3 初级A班新熟手教师课堂话语对比
    2.4 初级B班新手教师课堂话语
    2.5 商务汉语班熟手教师课堂话语
    2.6 中级D班熟手教师课堂话语
    2.7 初级和中级阶段研究对象话语对比
第3章 听力课堂教师话语量化分析
    3.1 话语量
    3.2 语速
    3.3 目的语和媒介语比率
    3.4 话语词频统计
    3.5 小结
第4章 听力课堂教师话语功能分析
    4.1 教师听力课堂话语的功能分类
    4.2 课堂组织管理
    4.3 言语示范
    4.4 目的语知识讲解说明
    4.5 课堂提问
    4.6 课堂反馈
    4.7 听力策略指导
    4.8 有效粗调输入
第5章 听力课堂教师话语评价调查结果分析
    5.1 课程中的小型投票
    5.2 听力课教师语言评价
    5.3 小结
第6章 听力课堂教师话语教学建议
    6.1 教师话语质量提升总体目标
    6.2 提高对话语形式特征的示范意识
    6.3 教师话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目的语知识
    6.4 提升教师提问和反馈的有效性
    6.5 教师话语应有助于缓解学生的情感焦虑
    6.6 教师话语应富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6.7 增强教师话语的交际导向性
    6.8 发挥教师话语对学生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听力课教师语言评价问卷
    附录2 听力课教师语言评价问卷主观题作答详情
    附录3 对外汉语初中级学生听力水平标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3)焦虑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听力能力的重要性
        1.1.2 基于学生听力水平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焦虑定义
        2.1.2 外语焦虑
        2.1.3 外语听力焦虑
        2.1.4 听力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情感过滤假说
        2.2.2 人本主义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学者对于焦虑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因素的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分析
    3.3 测试工具
        3.3.0 英语听力水平测试
        3.3.1 听力焦虑调查问卷分析
        3.3.2 访谈问卷分析
    3.4 数据收集
第4章 数据分析
    4.1 学生听力焦虑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1.1 焦虑和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1.2 学生听力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4.1.3 听力焦虑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总结
    4.2 访谈结果展示与分析
        4.2.1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4.2.2 教师访谈问题结果展示与分析
第5章 教学实验
    5.1 实验过程
    5.2 结果分析
    5.3 总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与基本结论
    6.2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访谈问题
    附录三 教师访谈问题
    附录四 两次听力测试材料
致谢

(4)科技德语听力理解诊断指标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文献回顾
    2.1 科技德语语言特点
    2.2 外语听力理解过程理论
    2.3 科技德语听力理解特点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受访者对于听力理解能力的基本看法
    4.2 科技德语听力理解困难的自我评估
5. 对科技德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6. 结语

(5)基于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新课标对英语听力的要求
        1.2.2 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听力教学
        2.1.1 概念界定
        2.1.2 听力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多模态理论
        2.2.1 多模态概念
        2.2.2 多模态协同
        2.2.3 多模态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多模态理论综合框架
        2.3.2 听力教学的阶段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引言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工具
        3.5.1 测试卷
        3.5.2 调查问卷
        3.5.3 访谈问题
    3.6 研究程序
        3.6.1 实验前测
        3.6.2 教学实验
        3.6.3 实验后测
        3.6.4 问卷调查
        3.6.5 访谈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引言
    4.2 实验前后测听力成绩分析
        4.2.1 听力前测结果分析
        4.2.2 听力后测结果分析
    4.3 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教学建议
    5.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前测试题
附录 Ⅱ I后测试题
附录 Ⅲ 调查问卷
附录 Ⅳ 访谈提纲
致谢

(6)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要求
        1.1.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环境存在的不足
        1.1.3 人工智能技术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强大支撑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听力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
        1.2.2 听力教学过程的相关研究
        1.2.3 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融合的相关研究
        1.2.4 英语听力教学的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径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听力理解的概念界定
        1.5.2 听力教学的概念界定
2 TTS技术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2.1 TTS技术的概念与功能
    2.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需求分析
        2.2.1 小学生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2.2.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目标分析
        2.2.3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需求分析
    2.3 TTS技术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支持
        2.3.1 TTS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标准的语音资源
        2.3.2 TTS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听力教学材料
        2.3.3 TTS技术可以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3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3.1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类型分析
        3.1.1 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
        3.1.2 基于TTS技术的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
        3.1.3 基于TTS技术的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
    3.2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3.2.1 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3.2.2 基于TTS技术的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3.2.3 基于TTS技术的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4 基于TTS技术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实施与检验
    4.1 活动前期准备
        4.1.1 活动主体分析
        4.1.2 实验环境创建
        4.1.3 实验变量
        4.1.4 实验假设
    4.2 基于TTS技术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2.1 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2.2 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2.3 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3 活动效果检验
        4.3.1 听力成绩分析
        4.3.2 各项听力能力成绩分析
        4.3.3 问卷调查分析
        4.3.4 活动效果总结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尚存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附录B 听力交际能力评价量表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 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从《汉语听力教程》论预科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汉语听力教材研究
        1.3.2 汉语预科教育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教材与教科书
        1.5.2 语料
        1.5.3 练习
        1.5.4 来华预科教育
        1.5.5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
第二章 《汉语听力教程》考察
    2.1 编写体例
    2.2 语音语调部分
        2.2.1 语料
        2.2.2 练习
        2.2.3 对语音语调部分编写的分析
    2.3 听力理解及泛听部分
        2.3.1 生词
        2.3.2 语料
        2.3.3 练习
        2.3.4 对听力理解部分编写的分析
第三章 《汉语听力教程》问卷调查
    3.1 调查说明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内容
    3.2 调查数据分析
        3.2.1 整体性评价分析
        3.2.2 关于语料部分分析
        3.2.3 关于练习部分分析
        3.2.4 关于录音的分析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预科汉语听力教育
    4.1 预科汉语听力教材
        4.1.1 《预科汉语强化教程系列之听力课本1》考察
        4.1.2 《预科听力课本1》与《汉语听力教程》比较
    4.2 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结业考试考察分析
        4.2.1 预科教育结业考试概况
        4.2.2 题型分析
        4.2.3 对预科汉语听力教材编写的启示
第五章 对预科汉语听力教材编写的建议
    5.1 结合初级阶段和速成教学的特点
    5.2 突出听力课型的特点
    5.3 其他特点及原则
        5.3.1 整体编排
        5.3.2 语料
        5.3.3 练习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级汉语听力任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汉语教学初级阶段
        1.2.2 图式
        1.2.3 任务型教学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路线
    2.1 理论基础
        2.1.1 图式理论
        2.1.2 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相关研究
        2.1.3 图式理论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的听力教学相关研究
    2.2 研究路线
        2.2.1 研究目的和假设
        2.2.2 实验数据收集
        2.2.3 实验实施
第三章 初级汉语听力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结果分析
    3.2 调查结论
第四章 基于图式理论的初级汉语听力任务设计案例
    4.1 基于图式理论的听力任务设计原则
    4.2 设计思路
        4.2.1 听前阶段的设计
        4.2.2 听中阶段的设计
        4.2.3 听后阶段的设计
    4.3 案例与分析
第五章 图式理论任务型听力教学实践
    5.1 学生前测表现分析
    5.2 学生测试对比表现分析
    5.3 评价反思与小结
        5.3.1 评价反思
        5.3.2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附录1 对照组教学设计
    附录2 学生前测试题
    附录3 学生前测成绩与对比测试成绩
    附录4 关于听力课学习的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9)预科留学生汉语听力策略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听力策略研究综述
    2.1 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2.1.1 学习策略的定义
        2.1.2 学习策略的分类
    2.2 听力微技能定义与分类
    2.3 国外听力策略研究
    2.4 国内听力策略研究
        2.4.1 外语听力学习策略研究
        2.4.2 汉语作为二语听力学习策略研究
        2.4.3 汉语作为二语听力微技能研究
三、预科生听力策略调查设计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3.2.1 调查内容
        3.2.2 调查方法
        3.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四、预科生听力策略调查结果
    4.1 结果分析
        4.1.1 听力策略使用情况
        4.1.2 听力学习成绩情况
        4.1.3 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
        4.1.4 高分组和低分组策略的差异性
    4.2 结果讨论
        4.2.1 元认知策略
        4.2.2 认知策略
        4.2.3 社会/情感策略
        4.2.4 听力微技能
五、研究启示与教学建议
    5.1 研究启示
    5.2 教学建议
        5.2.1 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5.2.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六、结语
    6.1 本文的基本认识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文化输入强化在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文化图式理论
        2.2.2 注意假说
        2.2.3 输入强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输入强化理论的国外研究
        2.3.2 输入强化理论的国内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法
        3.3.2 实验研究法
    3.4 研究过程
        3.4.1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文化输入现状调查与分析
        3.4.2 实验班教学内容及流程
    3.5 实验班教学实例
第四章 数据分析和讨论
    4.1 听力测试的数据分析
        4.1.1 前测成绩统计分析
        4.1.2 实验后测成绩统计分析
    4.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2.1 实验前问卷分析
        4.2.2 实验后问卷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发现
    5.2 教学启示
    5.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文化输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听力前测试题
附录3 听力后测试题
附录4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自评问卷
致谢

四、强化听力理解 提高听力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图式理论下的对外汉语初中级听力教材对比及教学设计研究[D]. 丁笑影. 山东大学, 2021
  • [2]对外汉语初中级听力课的教师话语研究 ——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D]. 吴梦婕.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3]焦虑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研究[D]. 朱玲. 西南大学, 2020(05)
  • [4]科技德语听力理解诊断指标构建及应用[J]. 郑彧.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0(04)
  • [5]基于模态协同的多模态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分析[D]. 杨童.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D]. 张静.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从《汉语听力教程》论预科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D]. 彭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级汉语听力任务教学研究[D]. 陆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预科留学生汉语听力策略调查研究[D]. 王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文化输入强化在高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邓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加强听力理解 提高听力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