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虾养殖模式初探

净虾养殖模式初探

一、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秦海鹏[1](2020)在《生物絮团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s technology,BFT)是一项具有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动物成活率、降低饲料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作用的新技术。生物絮团技术是在零水交换养殖技术和活性污泥水处理技术上发展而来的,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絮团养殖系统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和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的构建。养殖池规格为(3.0 m×4.0 m),养殖水深1.0m。通过接种生物絮团,试验过程中适量添加氮源和碳源,构建生物絮团系统。生物絮团系统对虾养殖系统水体中氨氮为0.02±0.005 mg/L,亚硝酸盐氮为0.11±0.046mg/L,硝酸盐氮为0.25±0.083 mg/L,水质稳定。结果表明,构建的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氮转化效果趋于稳定,三氮的浓度降到较低水平,可以用于对虾的养殖。2、利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进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养殖试验,比较半封闭式养殖模式(对照组)与生物絮团养殖模式(试验组)的差异。试验组氨氮在第5天达到最大质量浓度(2.99 mg/L),对照组在第9天达到最大质量浓度(7.51 mg/L)。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生物絮团系统中共鉴定出23个门549个属的微生物,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随时间增加而降低(从67.72%降至44.4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分别从5.99%和6.68%增至16.06%和19.02%)。结果表明生物絮团系统具有消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能力,试验组的氮转化速率快于对照组。经过培养的稳定的生物絮团系统中絮团菌群在多样性有所减少,丰度有所增加,菌群中涉及氮转化相关的关键属在不同时期具有显着的变化(P<0.05)。3、利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进行日本囊对虾的养殖试验,研究温度突变对生物絮团系统中水体氮转化效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在温度突变过程中,温度突变对水体中氮转化通路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组的硝酸盐氮在温度突变后有上升的趋势,温度突变试验第5 d(突变前)为19.65 mg/L到试验第10 d(突变后)升高到31.54mg/L,试验组的累计速率大于对照组。高通量测序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水体微生物中共获得了4219个otu。试验组的丰度与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对照组,温度突变前大于突变后。温度突变后的水体和肠道的微生物群落的丰度与多样性均低于突变前。结果表明生物絮团系统在应对温度突变中的表现要优于半封闭养殖系统,在微生物群落的丰度与多样性上均具有更高的稳定性。4、在不同盐度条件下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物絮团养殖试验,研究盐度对生物絮团系统以及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15与20组的体质量增长率最大,达到70.73%。试验过程中水体总碱度与p H持续降低。盐度越高,系统中氨氮累积越快,盐度30的组在第6 d达到最大浓度8.62 mg/L,其他组呈相同趋势变化。高通量测序显示,在门水平上Chloroflexi相对丰度随盐度增加而降低(从11.3%到3.5%),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随盐度增加而增加(从4.4%到6.6%)。生物絮团系统在低盐度下亚硝酸盐氮的生成速率和去除效率相较高盐度下更快,但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试验后期,随着盐度增加,菌群显着的功能分类随之增加,同时功能的丰度也增加。但是同时,生物絮团菌群多样性与丰度差异的表现差异不大,菌群涉及氮转化相关的关键属在不同盐度下无显着差异。本文通过构建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研究了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水质的变化、微生物群落、对虾生长和生理等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和盐度范围内生物絮团系统均能改善对虾养殖系统的水质,优化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对虾生物絮团海水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孙世玉[2](2020)在《上海郊区虾类养殖的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上海市郊区虾类养殖场周边水源水的环境质量状况,对上海市奉贤区、金山区、青浦区和崇明区17个虾类养殖场开展了相关调查。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取综合污染指数对其进行水质评价。72次采样数据显示,所采集水源水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1,处于污染等级。72次采样数据显示,98.61%水源水p H范围均在6.0-9.0之间,符合相关标准;38.89%水源水溶解氧符合Ⅲ类标准;52.77%水源水氨氮符合Ⅲ类标准;47.23%水源水总磷(TP)符合Ⅲ类标准;62.51%水源水化学需氧量符合Ⅲ类标准。其中4个区中16个养殖场的水源水总氮均存在超标现象,水源水总氮为劣V类的比例为97.22%。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源水进行预处理后用于虾类养殖,同时重点关注水中总氮的调控。为研究虾类养殖尾水对周边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为例,连续监测养殖场排放水河道中的总磷(TP)、p H、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依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对虾类养殖尾水进行评价。排放水河道中8个采样点142次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排放尾水的p H均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排放标准,甚至有97.18%的排放尾水符合(SC/T 9101-2007)一级排放标准;总氮均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标准,其中88.03%符合一级标准;总磷有70.42%符合(SC/T 9101-2007)一级标准,26.77%的符合二级标准,不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排放标准的比例为2.82%;化学需氧量有69.01%符合(SC/T 9101-2007)一级标准,29.58%符合二级标准,有1.41%的排放水不符合(SC/T 9101-2007)二级排放要求。虾类养殖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控制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以保证达到养殖水排放要求。为研究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与凡纳滨对虾纯养模式的水质变化规律,探索两种养殖模式之间的水质差异,在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开展了该项实验,分别选取4个池塘进行对比实验。从虾苗放入池中养殖时开始采样,直至虾生长至商品规格出塘后结束采样。虾类养殖池塘的水样采集与保存工作均遵照HJ/T 91-2002,现场记录水样采样时间、当地天气状况、养殖池塘水色,测定水温(T)、溶解氧(DO)和p H;实验室检测总氮、氨氮、总磷、亚硝酸盐氮、活性磷、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及叶绿素a。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虾塘水质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的养殖模式下各养殖虾塘水温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与当地天气密切相关;p H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符合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生长需要;总氮、氨氮、活性磷、亚硝酸盐氮、总磷、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及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均呈现不同的变动规律。这主要与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天气因素(降雨、气温)、水质调节剂的应用(EM菌等)和养殖生产管理行为模式等要素有关。使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后发现,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下,4个池塘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数值(0.62)低于4个凡纳滨对虾纯养模式池塘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数值(0.75),表明混养模式下水质情况更好。为了解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与病害发生之间的关联性。在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定期对5个实验池塘水质、养殖虾病原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合其发病状况,将实验池塘分为健康组、带病组、发病组。对5个实验池塘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判别分析健康组、带病组、发病组水质的差异性,筛选出对3组之间差异贡献最大的水质因子。试验中,带病组和发病组的凡纳滨对虾均有检出虾虹彩病毒,分析表明:(1)发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发病组与带病组之间,水质存在显着差异;养殖虾携带病毒时,只要不发病,带病组池塘水质与健康组之间并无显着区分。(2)凡纳滨对虾虾病发生时,总氮、温度、总磷和溶解氧是差别最显着的水质因子。(3)养殖过程中的分塘、抓虾等机械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诱发凡纳滨对虾虾病的发生。因此,凡纳滨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水质管理,注意水质变化,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操作活动。

陈燮燕,赵吉臣,唐圣利,陈金荣,何子豪,孙成波[3](2020)在《凡纳滨对虾地膜光伏集约工程化养殖试验》文中认为为研究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模式的实用性,在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系统中开展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系统由对虾养殖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取3口池塘进行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试验,放养密度为500尾/m2,养殖试验周期100 d。凡纳滨对虾平均体长达到(9.77±0.11) cm,平均体质量(10.80±0.82) g。1号池塘产量为4.25 kg/m2,存活率为78.71%,饲料系数为1.22;2号池塘养殖产量为4.42 kg/m2,存活率为81.85%,饲料系数为1.18;3号池塘产量为4.07 kg/m2,存活率为75.37%,饲料系数为1.25。养殖期间8:00水温范围为22.5~31.0℃;15:00水温范围为22.5~32.0℃,日气温差最大为11.0℃,日水温差最大为2.5℃。养殖期间pH稳定在7.00~8.34。养殖期间亚硝酸盐氮(NO-2-N)0~8.47 mg/L,总氨氮(TAN)0~7.83 mg/L。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模式养殖凡纳滨对虾,实现了对虾养殖和光伏发电的双重收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陈丽红[4](2019)在《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池塘养殖是我国北方目前最主要的刺参生产模式,长期高密度养殖造成了生态劣化、刺参产量降低等现象,如何充分利用池塘营养要素,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进行生态养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验证了刺参、柄海鞘混合养殖的可行性;从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和动物生理生态两个层面阐述了混养系统生物与环境的互利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混养系统的构建柄海鞘滤食水体中微藻和有机质,通过排泄将其转化为刺参饵料,可有效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柄海鞘悬吊养殖,刺参放置底部,维持一定微藻密度,设立不同规格动物、微藻共养组及刺参、柄海鞘混养组,进行模拟养殖。结果表明相同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动物试验组之间各指标无显着差异;混养组水体、生物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及附着基细菌数量与共养组接近,比刺参对照组显着降低,刺参生长更快。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无显着影响;较高的海鞘生物量(800 gwt/m3)有助于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降低大(L)规格刺参体重变异系数(CV),提高小(S)规格刺参(较大个体Sb和较小个体Ss)CV;L规格刺参数量增加使各规格刺参SGR下降,CV升高。混养系统适宜的生物组成:微藻密度5×102 cell/mL,柄海鞘生物量800 g wt/m3,L规格刺参5-6 ind/m2,S规格刺参12-1 5ind/m2。2、混养系统的互利效应研究设置刺参、柄海鞘混养组(投饵/不投饵)、大小规格刺参套养组(投饵/不投饵)4个试验组,进行室内模拟养殖。混养组保持在一、二类水质,水体及生物沉积物各形态氮、磷浓度显着高于套养组。相同的投饵模式下,混养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生活因子均高于套养组,刺参生长更快。L、Sb、Ss各规格刺参套养组和混养组的SGR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与营养因子和生活因子高度正相关,混养系统互利效应主要通过营养互利途径得以实现。混养组L、Sb规格刺参生理变化较小;Ss规格刺参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糖脱氢酶、ATP酶的活力比套养组分别提高8.8%、10.5%、5.2%、118.7%,消化酶活力提高6%-10%。综合而言,混养系统对刺参的生理代谢发挥了积极影响。3、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将上述4个试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池塘试验,养殖水体和底泥不同形态氮、磷浓度与季节紧密相关,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投饵模式下混养组水体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氮浓度平均值较套养组分别升高16.2%、1.2%、5.5%、6.8%,同样投饵模式下混养组刺参生长速度最快,各组刺参成活率及生化成分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混养系统提高了主要养殖动物刺参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及生活因子,提升刺参生理代谢,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了刺参的养殖效果,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

仓萍萍[5](2019)在《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2年中国开创“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以来,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北到辽宁省南到福建省,尤其在黄渤海地区有了大规模养殖,其中山东、辽宁两省集聚程度较高。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养殖年产量4.17万吨,占养殖总产量83.73%。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以流水养殖为主,养殖水体占养殖总水体99%,养殖产量占总养殖量94.5%,循环水养殖不足1%,养殖产量占总养殖量5.5%。工厂化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主要区别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污染排放方面。基于物料平衡法,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流水养殖的氮排放量为0.136千克,磷排放量为0.018千克。以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年养殖量4.17万吨计,氮磷量排放量分别5660吨和749吨。该估算结果基于全程投喂配合饵料的假设。实际情况是冰鲜饵料投喂量是配合饵料的3.5倍左右,故上述氮磷排放的估算值小于实际值。冰鲜饵料能导致更高的“二次污染”。2019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严格限制冰鲜杂鱼等直接投喂。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虽然目前多数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备性能还不太完善,不能做到完全“零排放”,但污染物排放低。第二是资源消耗方面。流水养殖资源消耗大。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流水养殖,水资源消耗分别30立方米/千克和17立方米/千克。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流水养殖年用水量8.29×108立方米。假设采用循环水养殖,用水总量2.52×107立方米,水资源耗用前者是后者33倍。随着竞争加剧,养殖规模扩大,工厂化流水养殖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1)资源高开采低使用。地下水资源无序开采,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低;(2)污染高排放低治理。养殖尾水排放缺乏标准,集约化大规模养殖造成局部水域氮磷污染超标,“二次污染”的水源对养殖产生严重危害。大菱鲆流水养殖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线性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堪忧。鉴于此,本文以大菱鲆养殖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选择“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为研究课题。采用完全成本法、数据包络法分析大菱鲆流水养殖负外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之后用生态足迹指数法论讨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验证生态足迹指数法的研究结论,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总结并提出转型机制和进一步研究方向。全文共分八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论文的观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文献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及评价启示。第三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基础理论和经济模型。第四章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现状。阐述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养殖规模布局及主要问题,环境友好型大菱鲆养殖模式推广存在的主要障碍。第五章中国大菱鲆流水养殖环境负外部性原因分析。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其一,负外部性外因分析,核算体系需优化,资源环境要素未纳入传统成本核算体系,水产品价格未体现所有要素的价值,低估成本高估收益,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二,负外部性内因分析,大菱鲆流水养殖效率需提高,饵料、人工、设备等要素投入过多,降低了经济效益,饵料过度投入会加重“二次污染”。第六章中国大菱鲆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比较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指数法对中国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和流水养殖的可持续性展开评价,结论认为循环水养殖环境压力相对较小,为弱可持续发展,流水养殖已超出生物容量,环境压力较大,表现为生态赤字。在此基础上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验证上述结论,结论一致。本章节研究为养殖模式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完全成本和效率问题的研究旨在说明流水养殖的不足和转型的必要,定性说明流水养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接着用生态足迹指数法定量研究,说明流水养殖环境压力较大,呈生态赤字,不可持续,大菱鲆流水养殖转型势在必行,之后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结论,结论一致,循环水养殖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七章转型机制与主要结论。归纳总结上述章节研究的主要结论,对大菱鲆养殖模式的转型机制提出思路。第八章总结与展望。总结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后续科学研究提出设想和展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地域养殖优势存在差异。电力成本方面:辽宁省4.45元/千克,山东省6.00元/千克,辽宁是山东的74.17%;水资源耗用方面:辽宁省17立方米/千克,山东省30立方米/千克,辽宁是山东56.67%,辽宁省资源使用效率高于山东省。山东、辽宁两省地下水资源价值分别:0.08 RMB/m3,0.11 RMB/m3,资源价值不等,体现了资源稀缺性。按传统成本核算,大菱鲆流水养殖成本山东省略低于辽宁省,纳入资源环境因素之后,大菱鲆流水养殖成本山东省比辽宁省高2.35元/千克。说明: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后,辽宁省大菱鲆养殖存在较强优势。(2)不同养殖模式资源消耗存在差异。工厂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资源耗用量2.52立方米,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养殖耗用量0.6立方米。工厂化流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资源耗用量17立方米以上。不同养殖模式水资源耗用差异较大,流水养殖是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近7倍,是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近30倍。半封闭循环水是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4倍。(3)流水养殖规模不经济。虽然有些养殖户生产规模较大,但距规模经济仍有差距。诸多资源利用不充分,如,流水养殖面积均值4116平方米,有效养殖面积3636平方米,养殖水域投入过度,饵料过度投放、人工使用不足、固定资产部分闲置,距离帕累托最优有一定差距,有较大改进空间。(4)循环水养殖优势逐步显着。随着对养殖资源环境逐步重视,水土资源成本和污染处理成本不可回避,当外部成本引入成本核算体系后水产养殖成本会有显着提高。另外,随着科技进步,工艺完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运营成本与目前相比会进一步下降。两者成本差距逐步缩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优势逐步突显。循环水养殖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资产使用率高。养殖周期缩短,各项资产周转速度快;二是养殖风险低。盈亏平衡结果显示,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安全边际率39.23%,流水养殖安全边际率26.27%,说明循环水养殖经营风险低于流水养殖。因为水质稳定,管理科学,鱼病发生率低,养殖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食品安全性高。科学监控养殖环境,严格消毒、清池等环节,产品质量达标品质好,食品安全风险降低;四是有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低消耗,环境低污染,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平衡水产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较少受自然资源约束,可以平衡水产养殖结构性问题,满足消费者需求。(5)中国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属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生态足迹指数(EFI=13%),属于弱可持续养殖。饲料、能源、基建生态足迹指数贡献最大,循环水养殖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既降低养殖经济成本又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大菱鲆不同规模养殖效率的对比研究未有涉及,本研究丰富了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大菱鲆产业经济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成果。研究内容集中在大菱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市场贸易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经济收益及效率研究等方面。对不同规模养殖效率的对比研究未有涉及。(2)养殖水资源的价值研究鲜有涉及,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养殖水资源的定价问题研究。资源定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自然资源,水资源作为水产养殖重要的生产要素有必要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促进资源有效利用。(3)大菱鲆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环境压力的定量研究未有涉及,本研究丰富了生态足迹小尺度领域研究。2011年,近十年前有学者倡议大菱鲆养殖转型,但没有展开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大菱鲆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的环境压力有多大?有没有超出生态承载范围?有没有可持续性?可持续性达到什么程度?尚未有定量研究。

陈丽娇[6](2019)在《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口感佳,自1988年从美国引进该品种培育成功后,便开始在我国大规模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类对虾养殖品种之一。随着我国海水养殖技术的日渐成熟,养殖模式也开始多样化,其中集约化养殖模式具有产量高、占地少、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养殖从业者广泛采用。水产养殖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赤潮、富营养化、野生物种减少等。如何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公众、养殖从业者关注的重点。南美白对虾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类对虾品种,对其进行系统、客观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主要方法,其不仅可定量分析,而且其在系统的查看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大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而在农业、渔业领域较少运用,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动植物生长周期较长,且农业、渔业第一手生产数据较难获得。本文依托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跟踪记录定点观测点,可获得详实、准确数据,继而对水产养殖领域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尝试。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为调研区域,选取10户定点调查养殖户,采用实地访谈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和查阅相关文献的方式,调查定点养殖户整个养殖周期内所有的投入产出,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的环境友好度,为政府及相关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有理有据的政策建议。本文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国内外水产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发现国外水产养殖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多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且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生物类型、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国内则总结了国内水产养殖领域专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方法,以及研究水产品时关注的热点。综合国内外发展的差异,本文试图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研究我国北方水产养殖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部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并且理清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概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构建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生命周期评价模型,首先,概括了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包括养殖规模、养殖模式以及样本点的选择;其次,依据实际情况,构建理论模型框架并选取研究指标;最后,整理样本点调研数据,包括定点跟踪数据、入户访谈数据和发放问卷收集到的数据,统计10个样本点整个养殖周期所有投入-产出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第五部分,分析南美白对虾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结果,运用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对两种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和池塘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从纵向分析每个养殖模式3个养殖阶段环境影响类型的大小,确定各个养殖阶段的环境影响,从横向对两种养殖模式的同一阶段进行对比。第六部分,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其中,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本文的功能单位为一吨南美白对虾,系统边界为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成虾养殖、运输过程和废水,将两种养殖模式的养殖阶段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饲料生产和成虾养殖阶段,环境影响类型指标有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GWP),初级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PED),水资源消耗(Resource Depletion water,WU),酸化(Acidification,AP),富营养化潜值(Eutrophication,EP)5种,影响评估结果工厂化养殖为1.33E+07,池塘养殖为3.38E+06,且为更方便与同类型文章比较,本文对研究结果采用标准化之后的加权值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在两种养殖模式中,工厂化养殖模式总环境影响指标6.12>池塘养殖模式总环境影响指标2.24;两种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指标大小顺序为:水资源消耗>富营养化潜值>气候变化>酸化>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的环境影响分别为17.72、4.63,富营养化潜值分别为6.12、2.24,气候变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3.46、0.91,酸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63、0.77,初级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69、0.17。可以看出:(1)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整个养殖产业链中影响最大;(2)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影响总量小于工厂化养殖;(3)富营养化在成虾养殖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占比最大;(4)水资源消耗在整个养殖活动产生的的环境影响最大。由此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水产养殖上游行业的环境治理;(2)权衡考虑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生产规划;(3)改进养殖饲料成分,精细投饵;(4)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5)建立对虾生态标签,引导市场绿色消费。

曹宝鑫[7](2019)在《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文中认为罗非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因其不耐低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无法自然越冬,为了能在温度适宜时快速培育到上市规格,保障次年罗非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每年必须提供大量的优质越冬苗种,传统流水式越冬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温度不好控制,而封闭式养殖模式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与基于零换水模式的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io-floc Technology,BFT)为常用的封闭养殖模式。本研究通过利用循环水系统和生物絮凝系统进行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低温越冬养殖实验以及大规格苗种的培育,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指标、鱼的生长指标进行监测,对两种系统养殖水体及鱼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鉴定,对系统氮磷收支情况和养殖成本进行分析,较全面的评价了两种模式养殖吉富罗非鱼越冬及温度控制的效果。1.生物絮凝与循环水系统中罗非鱼越冬期暂养及氮、磷收支的研究为了研究循环水与生物絮凝系统低温养殖罗非鱼的效果,利用RAS与BFT养殖系统比较了低温养殖期间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养殖成本以及系统氮磷收支的情况,实验分为RAS组与BFT组,经过64 d的养殖。结果显示,RAS组罗非鱼的存活率为97±2%,显着高于BFT组的66±3%;BFT组的饲料系数为1.31±0.03,显着低于RAS组的1.43±0.03;越冬期间RAS与BFT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56±0.76和1.58±0.56 mg/L,无显着差异;RAS组亚硝酸氮平均浓度为0.47±0.29 mg/L,显着高于BFT组的0.09±0.04 mg/L;两组硝酸盐均持续积累,RAS组最终达到了118.4±0.92 mg/L,BFT为336.91±21.44 mg/L。RAS系统在用电量、用水量和投喂量方面都高于BFT系统。两组最主要的氮磷输入途径是投喂饲料,分别为94±0%,95±0%与82±4%,81±3%,其次为放养的鱼苗,RAS组养殖对象分别占氮磷输入的6±0%与5±0%,BFT组占15±4%与13±3%;两组氮磷收获鱼中的氮磷分别占RAS组氮磷总输入的37±4%与25±3%,BFT组的48±5%与31±1%,是主要的输出途径,RAS组的输出途径还包括排水、粪便,BFT组包括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絮体;BFT组氮磷相对利用率分别为40±4%和23±2%,略大于RAS组的33±4%和22±3%,但差异性不显着(P>0.05);RAS组中有6067%和7277%的氮磷,BFT组有4656%的氮与6770%的磷被遗失到环境中,RAS组要显着高于BFT组(P<0.05)。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BFT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养殖对象氮磷利用率,RAS与BFT系统均能够实现罗非鱼的低温养殖并维持稳定的水质,BFT运行成本低于RAS。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水体、肠道的菌群结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中水体、生物滤池和养殖鱼的肠道、鳃的微生物,得到了各样品中菌群组成与分布的情况,各样品有效序列覆盖率均超过99%,测序结果真实可靠。结果显示,依据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可知,RAS组水体微生物丰富度要大于BFT组,但多样性要小于BFT组,BFT组絮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RAS组则相反;BFT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小于RAS组,但鳃丰富度小于RAS组,多样性则相反。RAS组初期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达到了75%,其余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9%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7%,优势菌属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34%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14%;BFT组絮体初期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丰度达到了86%,其余均不足10%,末期为绿弯菌门(Chlorofiexi)43%、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2%,属水平方面,养殖初期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主,达到86%,而养殖末期芽孢杆菌属丰度下降到3%,最高的是一种未分类的暖绳菌科(norank-f-Caldilineaceae)为40%,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丰度为2%;鱼的肠道中优势菌RAS组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0%,优势菌属为一支属于绿弯菌门(Chlorofiexi)的未分类菌norank-o-JG30-KF-CM45丰度为25%,BFT组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5%,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6%、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13%;RAS组生物滤池中,养殖初期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为优势菌属,丰度10%,养殖后期硝化螺旋菌属比例下降到1%,最优势菌属为异常球菌属27%。结果表明,RAS和BFT系统中执行自养硝化过程的功能菌同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且因低温导致丰度降低,影响了RAS系统生物滤池的硝化效果;BFT系统中进行异养同化功能的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和绿弯菌门,并且在BFT系统中发现了黄杆菌属,表明其中存在反硝化脱氮现象;BFT养殖模式相对于RAS模式肠道有益菌群丰度更高。3.生物絮凝与循环水养殖模式培育罗非鱼大规格鱼种的研究为了研究RAS与BFT系统能否使罗非鱼在越冬期结束后达到快速生长的要求,实验分为RAS组与BFT组,进行为期67 d的养殖,测定养殖过程中的水质与鱼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RAS组与BFT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分别为871±33%、3±0%/d和659±63%、3±0%/d,RAS组显着高于BFT组;在水质控制方面,RAS组氨氮和亚硝酸盐从养殖初期到实验结束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BFT组在初期氨氮和亚硝酸盐有升高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了4.53±0.72 mg/L和6.68±1.8 mg/L,分别在第3天和第6天下降到较低水平,而硝酸盐两组均呈现不断积累的趋势。结果表明,RAS系统养殖罗非鱼生长速度要高于BFT系统,且养殖成本高于BFT系统;RAS系统在水质控制方面略优于BFT系统。4.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FT)投喂频率对罗非鱼养殖影响的研究为了研究在BFT系统中罗非鱼的最适投饵频率开展本实验,实验分为3组,A组2次/d、B组3次/d和C组4次/d,每组3个平行,实验过程中检测水质、絮体与鱼的生长情况。A、B、C三组在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饵料系数方面均差异不显着,但A组在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方面都略大于其他两组,饵料系数也小于其他两组;水质方面,三组前期均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的现象,C组两项指标的峰值均显着大于A、B两组,为31.65±5.65 mg/L和6.88±1.86 mg/L,后期均下降到较低水平,硝酸盐、磷酸盐、总氮和总磷均不断积累;总固体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的增长速度A、B、C三组无差异,最终分别达到了1815.67±50.95、1846±89.82和1880.67±39.37 mg/L,Fv-30先升高后降低,后期稳定在150 ml/L左右,絮体性质稳定。结果表明,在BFT系统中投喂频率对鱼的生长、水质稳定和絮体稳定无显着影响,但每天投喂2次相对其他两组略有优势。

齐琼[8](2019)在《海洋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应用效果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生态防控、生物防治在破解养殖环境和疾病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海洋红酵母为研究对象,从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和养殖生物中共分离获得93株红酵母菌株,通过菌落和菌体细胞形态及表性特征、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共筛选出28株红酵母,通过5.8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其中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11株、粘红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5株、毛果红酵母(Rhodotorula acheniorum)1株、南美衫红酵母(Rhodotorula araucariae)2株、斯鲁菲亚红酵母3株(Rhodotorula slooffiae)、春秋红酵母(Rhodotorula chungnamensis)4株,菌株711LHt2、725BG1s1可能是红酵母新种,其中胶红酵母为本次实验的优势种。对28株海洋红酵母生长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筛选出生长良好且高产类胡萝卜素的菌株共3株,分别为:506XWb、711LHt1、725BG1c2。采用单因子法,分别从温度、pH、接种量、盐度、及发酵时间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培养条件组合为A1B1C2D2,即培养时间96h、培养温度27℃、NaCl 16g/L、pH:5.0、接种量8%,在优化培养条件下2号、16号、24号海洋红酵母生物生长量分别为5.35×168cfu/mL、2.6×108cfu/mL、4.375×108cfu/mL,类胡萝卜素生成量分别为520.315μg/g、633.32μg/g、309.65μg/g,显着高于优化前各红酵母生物生长量和类胡萝卜素生成量(P<0.05)。将3株海洋红酵母分别按0%、0.025%、0.05%、0.1%的比例添加于凡纳滨对虾基础饲料中,探讨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表明3株海洋红酵母在添加量为0.025%时,对虾增重率(WGR)、饵料系数(FCR)、特定生长率(SGR)等各项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投喂添加有2号和16号酵母的实验组对虾生长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24号红酵(P<0.05)。通过测定2号和16号红酵母组对虾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菌群,以了解其益生机制。2号和16号海洋红酵母添加组在10d、20d、40d时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呈现上下浮动状态,但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表明本次实验两株海洋红酵母对对虾消化酶活性均无显着性影响。添加2号和16号海洋红酵母对虾肠道菌群在不同浓度及不同取样时间呈现波动状态,2号海洋红酵母投喂组对虾在各时期不同浓度肠道优势菌群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6号海洋红酵母投喂组对虾在各时期不同浓度肠道优势菌群主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各添加组对虾肠道菌群菌较对照组显着降低。综合结果显示海洋红酵母在适宜添加浓度可以有效增加对虾生长量,减少肠道菌群数量,但对消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本次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海洋红酵母添加量对对虾虾壳虾青素含量、免疫酶活性及病原胁迫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2号海洋红酵母实验组对虾在各添加浓度组中虾壳虾青素含量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添加量为0.025%、0.05%时,虾壳虾青素提取含量分别为317.59μg/g、312.8633μg/g;添加16号海洋红酵母组对虾在添加量为0.025%时,其虾壳虾青素含量为339.0267μg/g,显着高于对照组及其他添加量组(P<0.05),且其它浓度组虾壳虾青素含量较空白对照组稍有提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海洋红酵母添加量和投喂时间均会对对虾免疫酶活性产生影响,投喂添加有2号红酵母对虾在养殖第10d,添加量为0.025%-0.05%时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组及其它投喂时间整体达到较高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添加浓度组及不同投喂时间呈现波动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投喂添加有16号海洋红酵母,第10d,各添加浓度组对虾溶菌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整体水平显着提高;第20d添加量为0.025%实验组,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较高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添加浓度组及不同投喂时间呈现波动变化,无明显效果。通过对连续投喂海洋红酵母40d对虾进行病原胁迫实验,研究发现,对照组死亡率显着高于各海洋红酵母添加浓度组(P<0.05),从而证明本实验菌株能够有效提高对虾抗病能力。

刘瑞娟[9](2014)在《蟹虾贝混养系统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养殖环境中微生物有重要的地位,有些微生物具有生产者的作用、绝大部分担任消费者角色,最重要的是占据分解者的地位;微生物不仅在养殖环境的物质循环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而且在维持养殖环境稳定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微生物与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也有密切的联系,是导致养殖对象生病的主要病原菌。而在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饵所产生的残饵、养殖生物产生的粪便及药物的滥用等,往往都会导致水体微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进而给水产养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由上分析可以看出,养殖环境的健康状况与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究不同养殖模式环境中细菌群落的组成与功能特征对于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范围广阔,从北到南都能进行养殖,是我国沿海的主要经济蟹类,也是输出到国外的最重要海产品之一,在国内外都非常畅销。其生长快、经济价值高、养殖效益好、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已成为我国沿海区域养殖业的支柱之一。而综合养殖模式是依据自然生态环境中生物生活的特定空间,把生活在不同水层的生物混养在一起,达到充分利用养殖空间提高养殖产量的科学混养模式。梭子蟹、对虾和贝类混养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增强养殖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层次、优化调节生态结构、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收益更高、更环保、更健康的养殖新模式。关于梭子蟹、对虾和贝类混养系统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特点目前还少见研究。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分离方法、Biolog-Eco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等方法,针对不同的蟹、虾、贝混养模式,对不同混养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方面为蟹、虾、贝混养结构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蟹虾贝混养系统微生物数量的变动及群落组成的初步研究从2012年7月22日开始,至10月6日结束,对蟹虾贝混养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细菌数量变化和菌群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生态系统细菌数量和群落组成在整个养殖期间呈现动态变化趋势。(1)随着时间的推移,CBS1模式水体中异养菌数量逐渐增多。实验后期,CBS1和CBS2模式显着高于梭子蟹单养模式;在整个养殖期间各模式底泥异养菌数量与水体相似,但CBS3和CBS2模式显着高于单养模式,CBS1模式中异养菌数量则没有CBS3和CBS2增长明显。(2)在整个养殖期间不同模式水体和底泥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CBS1模式中水体细菌类群数量最多其次为CBS2,CBS3模式中底泥细菌类群数量最多,其次为CBS2。但总体上水体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比底泥中丰富。(3)各模式比较,水体细菌群落Shannon指数高于底泥细菌,CBS1和CBS2模式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于梭子蟹单养;CBS2和CBS3模式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单养模式。综上,与梭子蟹单养模式相比,混养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可以显着提高水体异养菌数量和细菌多样性,混养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囊对虾则可显着增加底泥异养菌数量和细菌多样性。三种对虾比较,混养凡纳滨对虾可能更有助于对混养生态系统细菌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的优化。2蟹虾贝混养系统细菌群落组成的PCR-DGGE分析从2012年7月22日开始,至10月6日结束,对蟹虾贝混养池塘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进行了实验研究。3个月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模式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虾蟹贝混养模式的微生物丰富度高,细菌类群多,其中CBS3的微生物丰度最高,细菌种类最多,其次为CBS1养殖模式,而单养模式C的微生物丰度最低,细菌总类最少。实验共切取了三次样品中的64条不同的DGGE条带中的DNA片段,并进行测序;同时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64条DGGE条带分属于6个微生物类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Spirocha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甲藻门(Pyrrophyta)。(2)从不同月份4个处理的CA分析图及电泳条带分布图来看,实验起始时,各模式水体细菌群落的组成差异不大,反映出在养殖初期水体中低水平、稳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系统水体细菌群落的组成逐渐发生分异,其中,CBS2和CBS3模式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三疣梭子蟹单养组中的细菌组成分异最大;在实验后期,混养模式与对照梭子蟹单养模式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异显着。说明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不同养殖模式适宜生活的细菌类群发生变化。从不同养殖模式在CA1和CA2轴上的位置可以看出,单养模式中细菌类群结构组成变化较剧烈,而混养模式的点一直在0刻度附近波动,说明混养模式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比较稳定,由于剧烈的菌群变化导致疾病爆发的潜在可能性较小。(3)RDA分析发现,不同养殖模式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具有很好的相关性。7月份水体中,总氨氮、硝酸盐、活性磷、亚硝酸盐和总氮与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呈现最大相关性,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8月份,总氨氮、硝酸盐、活性磷、亚硝酸盐和总氮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9月份,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氮和总磷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本研究结论认为,不同养殖模式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变化,相对而言,其中以CBS2菌群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不同养殖模式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具有很好的相关性。(4)各混养模式在整个养殖期间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比,CBS2中细菌的菌群组成变化相对其它两种模式更稳定一些,梭子蟹与贝类、凡纳滨对虾可能更有助于对养殖生态系统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的优化。这对于研究不同环境中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以后的人工混养虾蟹及水体上层生物提供理论基础。3蟹虾贝混养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从2012年7月22日开始,至10月6日结束,对蟹虾贝混养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细菌群落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生态系统细菌群落代谢功能在整个养殖期间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在底物碳源的利用数量和利用强度上也具有较大差异。(1)随着时间的推移,CBS1模式水体中细菌群落代谢活性逐渐增强,CBS3模式则逐渐降低。实验后期,CBS1和CBS2模式显着高于梭子蟹单养模式;实验后期,各模式底泥细菌群落代谢强度分化明显,CBS2和CBS3模式显着高于单养模式,CBS1则显着低于单养模式。(2)不同模式水体和底泥细菌群落对碳源种类利用差异随时间分化显着。实验后期,CBS1模式中水体细菌群落和CBS3模式中底泥细菌群落对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总体上均显着高于梭子蟹单养模式(P<0.05)。(3)各模式比较,水体细菌群落功能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实验后期出现显着差异(P<0.05),McIntosh指数则在整个实验期间都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CBS1和CBS2模式水体细菌群落三种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于梭子蟹单养(P<0.05);CBS2和CBS3模式底泥细菌群落功能McIntosh指数随时间呈显着升高趋势,而单养模式却随时间呈显着下降趋势。实验后期CBS2和CBS3模式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于单养模式(P<0.05)。综上,与梭子蟹单养模式相比,混养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可以显着提高水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细菌多样性,混养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囊对虾则可显着增加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细菌多样性。三种对虾比较,混养凡纳滨对虾可能更有助于对混养生态系统细菌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的优化。

王大海[10](2014)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我国海水养殖业布局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生态工程养殖战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海水养殖业布局具有资源导向性、空间离散性和产业弱质性等农业布局的一般特性,从而使得海洋养殖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养殖海域附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物与工程技术,协调好养殖生物与养殖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选题以海水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起点的基础上,阐述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态势,审视海水养殖业在生物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产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四化同步的基本原则,探寻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逻辑机理,提出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现代海水养殖业是海水养殖业产业升级的具体方向,而发展规模经济是海水养殖业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路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理论上,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海水网箱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养殖、浅海底播养殖。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涉及到环境、资源、市场、科技、投资、政策等诸多方面,其发展规模经济必须统筹安排、系统考虑、科学谋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海水养殖业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膳食结构、增加渔民收入、技术进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骄人业绩,但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业在养殖环境、海洋生态灾害、产业结构、水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整个世界来看,海水养殖业已经成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优质蛋白质需求的重要途径。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是: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通过养殖技术的创新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加强政府监管提升养殖质量。这些做法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指明了方向: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制订工作;强化政府对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科研资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长期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积极开展规模经济的探索: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但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在经济效益、良种培育、养殖方式、病害防治、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影响了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高端发展。规模效率分析能够正确评判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效益。在构建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模型前提下,运用DEA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技术水平过低是导致我国当前海水养殖规模差异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应适度规模经营,着重提升海水养殖技术水平,改善资本、鱼苗、海水养殖面积规模的生产效率。从长远来说,应当实现海水养殖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提升海水养殖的规模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产业生态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未来方向,与之相应,工业化养殖就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以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具体对策是: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首要措施。其次,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第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是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二、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絮团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对虾养殖业现状
    1.2 生物絮团模式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养殖实验设计
        2.1.3 样品收集
        2.1.4 水质的测定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pH与总碱度的变化情况
        2.2.2 生物絮团驯化过程中的水体氮转化
    2.3 讨论
3 生物絮团系统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作用效果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养殖实验设计
        3.1.3 样品收集
        3.1.4 水质的测定
        3.1.5 菌群 DNA提取和序列分析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质的变化情况
        3.2.1.1 pH与总碱度
        3.2.1.2 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3.2.2 絮团菌群分析
        3.2.2.1 絮团菌群丰度和多样性
        3.2.2.2 不同时期的絮团菌群组成差异
        3.2.2.3 不同时期下絮团菌群种类和丰度差异及距离矩阵PCoA
    3.3 讨论
4 温度突变对生物絮团稳定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养殖实验设计
        4.1.3 样品收集
        4.1.4 水质的测定
        4.1.5 菌群DNA提取和序列分析
        4.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絮团系统养殖过程中的氮转化
        4.2.2 絮团菌群分析
        4.2.2.1 絮团菌群丰度和多样性
        4.2.2.2 温度突变前后的絮团菌群组成差异
        4.2.2.3 温度突变前后菌群种类和丰度差异及距离矩阵PCoA
    4.3 讨论
5 盐度对生物絮团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养殖实验设计
        5.1.3 样品收集
        5.1.4 对虾酶活和水质的测定
        5.1.5 菌群 DNA 提取和序列分析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水质的变化情况
        5.2.1.1 不同盐度下pH与总碱度的变化
        5.2.1.2 盐度对生物絮团系统氮转化的影响
        5.2.2 对虾的生长差异
        5.2.3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的影响
        5.2.4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5.2.4.1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SOD酶活性的影响
        5.2.4.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CAT酶的影响
        5.2.4.3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AKP酶活性的影响
        5.2.4.4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ACP酶活性的影响
        5.2.5 絮团菌群分析
        5.2.5.1 絮团菌群丰度和多样性
        5.2.5.2 不同盐度下的絮团菌群组成差异
        5.2.5.3 不同盐度下絮团菌群种类和丰度差异及距离矩阵PCoA
        5.2.5.4 不同盐度下絮团菌群功能预测分析
    5.3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上海郊区虾类养殖的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
    1.2 水产养殖水系环境和环境状况
    1.3 水产养殖水
    1.4 水产养殖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1.4.1 养殖水排放对接纳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
        1.4.2 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1.4.3 养殖尾水处理方法
    1.5 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与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7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上海郊区虾类养殖场水源水质量现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水样的采集及检测
        2.1.2 水质评价标准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pH
        2.2.2 溶解氧
        2.2.3 总氮
        2.2.4 氨氮
        2.2.5 总磷
        2.2.6 化学需氧量
    2.3 讨论
第三章 上海市郊区某虾类养殖场尾水排放质量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3.1.2 水样的采集及检测
        3.1.3 采样时间
        3.1.4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pH
        3.2.2 总氮
        3.2.3 总磷
        3.2.4 化学需氧量
    3.3 讨论
第四章 上海市郊区某虾类养殖池塘水质变化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4.1.2 水样采样时间
        4.1.3 水样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养殖池塘中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4.3 讨论
第五章 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与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5.1.2 水质与病毒检测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试验塘水质因子检测数据
        5.2.2 水质因子与对虾发病的关联性分析
        5.2.3 发病组与“带病&健康”组组间比较
    5.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2018年上海市郊区虾类养殖场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
附录2 2019年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排放尾水水质监测结果
附录3 2019年上海市某虾类养殖场养殖池塘水质监测结果
致谢

(3)凡纳滨对虾地膜光伏集约工程化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系统的组成
    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1.3 水处理方法及放养密度
    1.4 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
    1.5 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1.6 养殖管理
2 结果
    2.1 地膜光伏工程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的阶段生长情况
    2.2 对虾养殖收获成果
    2.3 养殖期间水质理化因子的变化
        2.3.1 养殖期间水温的变化
        2.3.2 养殖期间pH的变化
        2.3.3 养殖期间NO-2-N质量浓度的变化
        2.3.4 养殖期间TAN的变化
3 讨论
    3.1 模式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3.2 养殖试验的水质指标和生长情况分析
    3.3 模式的局限性
4 结论

(4)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刺参概述
        1.1.2 刺参的营养价值
        1.1.3 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4 本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刺参的主要养殖技术
        1.2.2 混合水产养殖
        1.2.3 混养系统中生物互利效应的研究
        1.2.4 刺参混合养殖
        1.2.5 柄海鞘的功能和生态环境作用
        1.2.6 微藻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海水
        2.1.2 刺参及饵料
        2.1.3 柄海鞘采集与养殖
        2.1.4 微藻的培养
        2.1.5 刺参、柄海鞘的混养实验
        2.1.6 监测项目及方法
        2.1.7 计算方法
        2.1.8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养殖环境参数
        2.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2.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2.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2.2.5 动物生长情况
    2.3 小结
3 混养系统养殖生物的参数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养殖实验
        3.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3.1.3 计算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2.2 柄海鞘生物量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2.3 刺参配比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3 小结
4 混养系统的生态系统组分互利效应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养殖实验
        4.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4.1.3 计算方法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养殖环境参数
        4.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4.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4.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4.2.5 刺参生长状况
        4.2.6 混养互利效应探讨
    4.3 小结
5 混养系统的生理生态互利效应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养殖实验
        5.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5.1.3 计算方法
        5.1.4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耗氧率和排氨率
        5.2.2 摄食率和吸收率
        5.2.3 刺参代谢酶活力
        5.2.4 刺参消化酶活力
        5.2.5 柄海鞘消化酶活力
    5.3 小结
6 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养殖实验
        6.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6.1.3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养殖环境参数
        6.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6.2.3 底泥中营养盐含量
        6.2.4 刺参生长情况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5)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内容
        1.1.4 研究方法
    1.2 研究思路及结构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结构
    1.3 论文观点及创新
        1.3.1 论文观点
        1.3.2 论文创新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回顾
        2.1.1 水产养殖成本收益研究
        2.1.2 水产养殖生产效率研究
        2.1.3 水产养殖生态经济研究
    2.2 评价与启示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2 基础理论
        3.2.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3.2.2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3.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经济模型
        3.3.1 自然资源定价理论及运用
        3.3.2 生产效率理论及运用
        3.3.3 生态足迹理论及运用
        3.3.4 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及运用
第4章 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现状
    4.1 大菱鲆养殖业发展具备的优势
    4.2 大菱鲆养殖规模布局及主要问题
        4.2.1 规模布局
        4.2.2 主要问题
    4.3 环境友好型大菱鲆养殖的障碍
    4.4 本章结语
第5章 大菱鲆流水养殖环境负外部性原因分析
    5.1 环境负外部性外因分析-基于完全成本分析
        5.1.1 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5.1.2 研究方法
        5.1.3 研究结果
        5.1.4 研究结论
        5.1.5 讨论
    5.2 环境负外部性内因分析-基于DEA分析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2 研究结果
        5.2.3 研究结论
        5.2.4 讨论
    5.3 本章结语
第6章 大菱鲆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比较分析
    6.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3 研究结论及验证
        6.3.1 研究结论
        6.3.2 结论验证
    6.4 本章结语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转型机制
    7.1 主要结论
    7.2 转型机制
    7.3 本章结语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研究展望
附件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6)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产业生态学理论
    2.3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3.1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
        2.3.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步骤
        2.3.3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第三章 模型构建及样本点数据描述
    3.1 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研究区域养殖情况
    3.2 理论模型框架构建及指标选取
        3.2.1 理论模型框架构建
        3.2.2 环境影响类型指标选取
    3.3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3.3.1 分类及特征化
        3.3.2 标准化及加权
    3.4 工厂化养殖模式样本点情况
        3.4.1 养殖池的选址及构建
        3.4.2 虾苗放养
        3.4.3 养殖管理
        3.4.4 饲养模式
    3.5 池塘养殖模式样本点情况
        3.5.1 池塘选址及构建
        3.5.2 虾苗放养
        3.5.3 养殖管理
        3.5.4 饲养模式
    3.6 样本点两种养殖模式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分析
    4.1 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
    4.2 清单分析
    4.3 影响评估
    4.4 环境影响潜值标准化和加权评估结果
    4.5 解释分析与讨论
        4.5.1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整个养殖产业链中影响最大
        4.5.2 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影响总量小于工厂化养殖
        4.5.3 富营养化在成虾养殖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占比最大
        4.5.4 水资源消耗在整个养殖活动产生的的环境影响最大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加强水产养殖上游行业的环境治理
    5.2 权衡考虑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生产规划
    5.3 改进养殖饲料成分,精细投饵
    5.4 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5.5 建立对虾生态标签,引导市场绿色消费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罗非鱼养殖技术
        1.1.1 罗非鱼越冬技术
        1.1.2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1.2 封闭式水产养殖模式
        1.2.1 循环水养殖系统
        1.2.2 生物絮凝养殖模式
    1.3 养殖系统中氮磷收支
        1.3.1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1.3.2 系统中氮磷收支的研究进展
    1.4 RAS和 BFT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1.4.1 循环水系统微生物多样性
        1.4.2 生物絮凝系统微生物多样性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生物絮凝与循环水系统中罗非鱼越冬期暂养及氮、磷收支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用鱼和饲料
        2.1.2 实验装置
        2.1.3 实验设计
        2.1.4 指标测试方法
        2.1.4.1 水质指标
        2.1.4.2 生物絮凝系统絮体指标
        2.1.4.3 鱼体指标
        2.1.4.4 氮、磷元素指标
        2.1.5 指标计算公式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养殖系统水体温度
        2.2.2 水质指标
        2.2.3 不同养殖系统罗非鱼生长性能
        2.2.4 不同系统越冬成本
        2.2.5 不同养殖系统氮元素收支
        2.2.6 不同养殖系统磷元素收支
        2.2.7 不同养殖系统氮磷利用率
    2.3 讨论
        2.3.1 养殖期间的水温
        2.3.2 不同养殖模式低温养殖对鱼生长的影响
        2.3.3 不同养殖系统低温养殖期间的水质
        2.3.4 不同养殖系统低温养殖的成本
        2.3.5 不同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吉富罗非鱼越冬养殖模式水体、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鱼和饲料
        3.1.2 实验装置
        3.1.3 实验设计
        3.1.4 样品采集
        3.1.5 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AS与 BFT中的三态氮和DOC/TAN
        3.2.2 RAS中水体及生物滤器微生物群落分布
        3.2.3 BFT系统中絮体的微生物群落分布
        3.2.4 RAS与 BFT系统中鱼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
    3.3 讨论
        3.3.1 RAS与 BFT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3.3.2 RAS和 BFT水体、生物滤器和絮体菌群结构比较
        3.3.3 RAS与 BFT鱼体与水体菌群结构的关系
        3.3.4 RAS与 BFT两种系统菌群结构比较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生物絮凝与循环水养殖模式培育罗非鱼大规格鱼种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指标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养殖系统罗非鱼生长指标
        4.2.2 两种养殖模式水质变化
    4.3 讨论
        4.3.1 两种模式快速培养大规格鱼种效果
    4.4 结论
第五章 生物絮凝系统(BFT)罗非鱼养殖最适投喂频率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计
        5.1.3 指标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投喂频率鱼的生长
        5.2.2 不同投喂频率水质指标
        5.2.3 不同投喂频率絮体变化
    5.3 讨论
        5.3.1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养殖对象生长的影响
        5.3.2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水质的影响
        5.3.3 投喂频率对BFT系统总固体悬浮物(TSS)的影响
    5.4 结论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海洋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应用效果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及研究进展
        1.1.1 凡纳滨对虾简介
        1.1.2 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
        1.1.2.1 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
        1.1.2.2 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
        1.1.3 对虾养殖面临的挑战
    1.2 益生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常见益生菌株及作用机理
        1.2.1.1 芽孢杆菌(Bacillus)应用及作用机理
        1.2.1.2 酵母(Yeast)应用及作用机理
        1.2.1.3 乳酸菌(Lactobacillus)应用及作用机理
        1.2.1.4 硝化细菌(Nitrifying bacteria)应用及作用机理
        1.2.1.5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应用及作用机理
    1.3 海洋红酵母的开发与应用
        1.3.1 海洋红酵母的种类与特性
        1.3.2 海洋红酵母的多样性分析
        1.3.3 海洋红酵母自身营养组成
        1.3.4 海洋红酵母产生的主要活性物质
        1.3.5 海洋红酵母生长条件
    1.4 海洋红酵母应用前景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1.6 实验内容
第二章 海洋红酵母(Marine Rhodotorula)的分离筛选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培养基配置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样品处理
        2.1.5 海洋红酵母分离
        2.1.6 海洋红酵母的分离培养
        2.1.7 疑似红酵母菌株的筛选
        2.1.8 疑似红酵母的表型及生理生化鉴定
        2.1.9 分子生物学鉴定
        2.1.10 海洋红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与测定
        2.1.11 菌体安全性评估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疑似红酵母菌株的分离
        2.2.2 海洋红酵母生理生化实验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4 生长量及胡萝卜素和虾青素测定
        2.2.5 菌体安全性评估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海洋红酵母培养条件的优化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1.1 菌种
        3.1.1.2 培养基
        3.1.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3.1.2 实验方法
        3.1.2.1 活化菌种
        3.1.2.2 摇瓶培养方法
        3.1.2.3 菌数测定
        3.1.2.4 类胡萝卜素提取与测定
        3.1.2.5 单因素实验
        3.1.2.6 正交实验
    3.2 实验结果
        3.2.1 海洋红酵母在基本培养条件下生长量
        3.2.2 培养条件单因素实验
        3.2.2.1 不同培养时间对红酵母生长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2.2.2 不同温度对红酵母生长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2.2.3 不同盐度培养基对红酵母生长量及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2.2.4 不同pH对红酵母生长量及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2.2.5 不同接种量对红酵母生长量及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2.3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培养温度、盐度、pH、接种量
        3.2.3.1 设计正交实验
        3.2.4 优化培养条件下红酵母生长量及类胡萝卜素生成量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饲料制备
        4.1.3 养殖管理
        4.1.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1.4.1 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测定
        4.1.4.2 肝胰腺样品采集
        4.1.4.3 肠道样品采集
        4.1.5 对虾消化酶活力测定
        4.1.5.1 样品预处理
        4.1.5.2 胰蛋白酶测定
        4.1.5.3 脂肪酶测定
        4.1.5.4 α-淀粉酶测定
        4.1.6 对虾肠道菌群测定
        4.1.6.1 llumina PE250 测序实验
        4.1.6.2 对虾肠道微生物信息分析
        4.1.7 数据分析预处理
    4.2 实验结果
        4.2.1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4.2.1.1 2号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4.2.1.2 16号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4.2.1.3 24号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2.2.1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4.2.2.2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4.2.2.3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2.3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4.2.3.1 2号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4.2.3.2 16号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对虾虾壳虾青素含量、免疫酶活性及病原胁迫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0 实验材料
        5.1.1 饲料制备
        5.1.2 养殖管理
        5.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3.1 虾壳样品采集与虾青素测定
        5.1.3.2 虾青素标准曲线绘制
        5.1.3.3 肝胰腺样品采集
        5.1.3.4 免疫酶活性测定
        5.1.3.4.1 样品预处理
        5.1.3.4.2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5.1.3.4.3 过氧化氢酶(CAT)测定
        5.1.3.4.4 溶菌酶(LZM)测定
        5.1.3.4.5 酸性磷酸酶(ACP)测定
        5.1.4 病原胁迫
    5.2 结果
        5.2.1 红酵母不同投喂量对虾壳虾青素含量的影响
        5.2.1.1 2号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对虾壳虾青素含量的影响
        5.2.1.2 16号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对虾壳虾青素含量的影响
        5.2.2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5.2.2.1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5.2.2.2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5.2.2.3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
        5.2.2.4 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
        5.2.3 病原胁迫
        5.2.3.1 病原胁迫对投喂不同浓度2 号海洋红酵母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5.2.3.2 病原胁迫对投喂不同浓度16 号海洋红酵母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研究成果

(9)蟹虾贝混养系统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综述
    1.1 水产养殖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1.1.1 海洋分子生态学的概念
        1.1.2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地位
    1.2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研究
        1.2.1 虾蟹混养养殖环境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现状
        1.2.2 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 本研究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立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蟹虾贝混养系统微生物数量的变动及群落组成的初步研究
    2.0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蟹虾贝混养模式与采样围隔
        2.1.2 实验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2.1.3 培养基
        2.1.4 培养方法
        2.1.5 养殖系统中的异养菌计数
        2.1.6 异养菌的分离和保藏
        2.1.7 细菌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2.1.8 细菌的鉴定
    2.2 结果
        2.2.1 虾蟹贝混养系统异养菌数量变动
        2.2.2 虾蟹贝混养池塘围隔水体和底泥中异养菌的组成
        2.2.3 虾蟹贝混养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细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2.3 讨论
3 蟹虾贝混养系统细菌群落组成的 PCR-DGGE 分析
    3.0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蟹虾贝混养模式与采样围隔
        3.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3 环境因子指标测定
        3.1.4 样品总 DNA 提取
        3.1.5 细菌 16S rDNA V3 区 PCR 扩增
    3.2 DGGE 凝胶电泳
        3.2.1 DGGE 条带的切割、克隆与测序
        3.2.2 结果分析方法
    3.3 结果
        3.3.1 7 月份水体细菌 DGGE 分析
        3.3.2 8 月份水体细菌 DGGE 分析
        3.3.3 9 月份水体细菌 DGGE 分析
    3.4 讨论
4 蟹虾贝混养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4.0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蟹虾贝混养模式与采样围隔
        4.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4.1.3 样品处理与分析
        4.1.4 BIOLOG ECO 微板反应
    4.2 结果
        4.2.1 不同模式水体中细菌功能多样性
        4.2.2 不同模式底泥中细菌功能多样性
    4.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2.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发展要素
        2.1.1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特征
        2.1.2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产业要素
        2.1.3 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的现实意义
        2.1.4 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目标
    2.2 规模经济与海水养殖业发展
        2.2.1 规模经济
        2.2.2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要性
        2.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条件
    2.3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产业生态理论
        2.3.3 产业关联理论
        2.3.4 产业结构理论
    2.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
        2.4.1 工厂化养殖
        2.4.2 海水网箱养殖
        2.4.3 海水池塘养殖
    2.4.4 筏式养殖
        2.4.5 浅海底播养殖
    3.1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3.1.1 养殖品种、结构
        3.1.2 养殖面积
        3.1.3 养殖产量
        3.1.4 养殖产值
    3.2 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3.2.1 海水养殖业是我国成为世界海洋渔业大国的重要支撑
        3.2.2 科技在提升生产要素品质方面的效应日渐突出
        3.2.3 海水养殖业成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3.2.4 海水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初步建成
        3.2.5 海水产品加工业逐渐呈现专业化、系列化特征
    3.3 我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3.3.1 养殖环境问题
        3.3.2 海洋生态灾害问题
        3.3.3 产业结构问题
        3.3.4 水产品质量问题
4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4.1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4.2 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
        4.2.1 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
        4.2.2 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海水养殖业整个流程
        4.2.3 创新养殖技术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4.2.4 通过政府的监管与支持提升养殖质量
    4.3 经验借鉴
5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5.1 开始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
    5.2 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5.3 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5.3.1 工厂化养殖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5.3.2 池塘围堰养殖稳步发展
        5.3.3 以清洁生产为主旨大力发展滩涂养殖
        5.3.4 不断拓展浅海养殖产业发展空间
    5.4 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5.5 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
    5.6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
    5.7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5.7.1 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5.7.2 良种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5.7.3 养殖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5.7.4 病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5.7.5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6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6.1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6.1.1 DEA 方法的基本原理
        6.1.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6.2 海水养殖业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2 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 基于 DEA 方法的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6.3.1 数据处理与说明
        6.3.2 不同规模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分析
        6.3.3 海水养殖业效率最优规模的确定
    6.4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
        6.4.1 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差异性原因分析方法
        6.4.2 海水养殖生产函数估计
        6.4.3 实证结论
7 我国海水养殖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率的路径:工业化养殖
    7.1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方向预测
    7.2 工业化养殖成为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
        7.2.1 工业化养殖的内涵
        7.2.2 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
    7.3 我国海水养殖业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8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提高规模效率的对策
    8.1 通过产业化运营,深化专业化分工,发展规模经济
        8.1.1 产业化运营对于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推进机理
        8.1.2 以产业化运营推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具体措施
    8.2 以技术创新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可持续性
    8.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8.4 运用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
    8.5 配套措施
        8.5.1 重视政府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进程中的协调与规制作用
        8.5.2 以保护—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系统为原则,优化养殖模式
        8.5.3 以科技成果转化夯实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技术支撑
        8.5.4 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提升规模效益
9 结语
    9.1 结论
    9.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絮团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D]. 秦海鹏.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2]上海郊区虾类养殖的水环境影响研究[D]. 孙世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凡纳滨对虾地膜光伏集约工程化养殖试验[J]. 陈燮燕,赵吉臣,唐圣利,陈金荣,何子豪,孙成波. 渔业现代化, 2020(01)
  • [4]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D]. 陈丽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5]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D]. 仓萍萍.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6]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D]. 陈丽娇.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生物絮凝和循环水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大规格苗种培育及投喂频率的研究[D]. 曹宝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海洋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应用效果初步研究[D]. 齐琼.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9]蟹虾贝混养系统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初步研究[D]. 刘瑞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10]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及规模效率研究[D]. 王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净虾养殖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