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合成启发式改进一维装箱问题的性能

使用合成启发式改进一维装箱问题的性能

一、用综合试探法提高一维装箱问题的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付丹文[1](2018)在《火灾中大型集装箱船的剩余极限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危险货物集装箱在海上集装箱运输中占有一定比例,是引起集装箱船火灾的重要原因。装载易燃、易爆物等危险品的集装箱一旦着火,会使附近结构的温度迅速上升。高温中钢材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去承载力,从而导致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的降低。因此,本文考虑火灾产生的高温环境对船体结构的影响,对火灾中集装箱船的剩余极限强度进行分析。本文简要总结了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并且介绍了船舶与海洋结构温度场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历程。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极限强度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通过计算某10000TEU集装箱船的极限强度,分析了计算方法、模型范围和加载速率对计算结果精确度的影响,得到了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模型。结合火灾中温度场的分析理论和集装箱船的结构特点,本文建立了用于极限强度分析的火灾模型,并且分析了不同火灾工况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然后,系统地分析了火灾对集装箱船剩余弯曲极限强度(中拱、中垂)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火灾影响区域和持续时间与船体剩余垂向极限强度之间的关系。考虑到船舶在航行中通常受到垂向弯矩和水平弯矩的联合作用,本文模拟了船体结构在双向弯矩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分析了火灾区域、持续时间和结构的受力状态对极限强度的影响规律,总结了以上因素与结构剩余极限强度之间的关系。

刘亚非[2](2016)在《涡轮叶片冷效及叶栅流动损失实验模化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对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真实的涡轮叶片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工作,一般实验室条件无法达到。因此,如何在实验室的中低温和中低压状态下模拟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真实流动与换热环境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相似理论相关公式,针对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实验和叶栅流动损失实验,依据不同模化准则推导出不同的工况模化流程,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利用CFD手段研究不同模化流程在不同模化温度下对叶栅流场结构、叶片表面特性参数及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真实状态下的基准工况进行比较,以明确最优的模化流程。研究发现,在叶片冷却效果实验工况的模化中,叶栅主流的Ma数和Re数均可与基准工况匹配,对于冷却次流来说,需要优先保证其Re数和主次流温度比进行模化。当利用模化状态下叶片表面平均冷却效率对基准状态下叶片表面平均温度进行预测时,对于气膜冷却结构而言,本文推导得出的最优模化流程可以将误差从1.98%降低到1.05%,对于内部冷却通道而言,本文推导得出的最优模化流程可以将误差从4.80%降低到2.75%。对于叶栅流动损失实验而言,主次流温度比对叶片表面无量纲压力分布的影响很小,相应对叶栅能量损失系数的影响也较小。因此在进行能量损失系数实验时,可不保证主次流温度比与基准工况一致进行实验。但是在模化过程中模化温度的变化对叶栅能量损失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就本文的工况来看,模化温度与基准温度的变化在60%范围内时,能量损失系数误差较小,但是当模化温度的变化大于基准温度的60%时,能量损失系数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张小英[3](2014)在《基于广义功能建模的复杂产品模块化设计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的生产化以及人们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提高,模块化设计己成为多数机械产品所采用的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通常产品概念设计决定着产品研发70%的成本和效率,若在产品概念设计时期实现有效模块划分将有益于整个产品的设计过程。此外,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增加,使得产品功能、结构具有高度的耦合性,不利于实现模块化设计,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复杂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仍是一个有效的手段。针对以上要求,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面向复杂机械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的模块化设计及评价方法。首先在研究传统功能结构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运行活动图进行顶层抽象功能分解,再通过改进广义工艺功能分析法实现次级功能的分解和功构映射,从而有效克服了复杂机械产品顶层功能分解和耦合功能相关性分析困难等问题。其次,从功能、物理、几何三个方面进行了零部件之间的联系因子相关性分析,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刻度标定法实现了联系因子的定量化计算。然后结合设计结构矩阵基本理论和功能结构模型构建了零部件的DSM数值化矩阵,通过智能遗传聚类算法实现了复杂机械产品的模块划分。针对模块划分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更风险的模块化评估方法。在零件的变更传播有效路径分析和零部件重要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变更传播的直接可能性矩阵、三个传播深度的间接可能性矩阵和影响度矩阵,以此得到了各个模块的综合风险矩阵。通过对综合风险矩阵的行列归一化处理,实现了面向抗干扰能力和传播干扰能力的模块化性能评估。最后,在模块设计和性能评估完成的基础上,从功能、几何、材料、制造四个方面进行了模块接口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模块接口数据结构体系,同时基于层次分析法实现了接口基型结构的构建和接口系列化流程、标准化编码规则的制定,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方法,并以高速列车转向架为对象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吉祥[4](2013)在《面向产品绿色设计的知识建模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设计是传统产品设计的延伸,相比于后者,它具有涉及面广、技术体系庞杂、经验性强等特点,这使得企业在开展绿色设计时对设计知识的需求尤为强烈。然而,企业在绿色设计知识的管理和应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①绿色设计知识来源广、类型多,现有知识模型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有序化;②缺乏能支持绿色设计知识识别、获取及重用的知识模型;③缺少能适应绿色设计知识特点的知识表示方法;④主动知识服务不够,绿色设计者在知识检索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为此,本文对绿色设计知识建模及应用技术做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指出产品绿色设计的知识需求,对绿色产品设计知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给出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二章提出了绿色设计知识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绿色设计领域知识、设计过程知识及设计结果知识三种类型,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绿色设计领域知识,建立了知识多维空间模型和内容模型;针对绿色设计结果知识,建立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集成模型。第三章分析了绿色产品设计过程,利用基元理论在组织层和个人层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获取了绿色设计过程知识,并以此构建了绿色设计领域知识和绿色产品集成模型的联系;建立了设计者的知识结构模型和能力水平模型,研究了模型数据的获取方式以及用户的评价问题。第四章首先提出了绿色设计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然后对领域知识模型、绿色产品集成模型以及设计过程模型等进行了本体知识表示,分析并表达了设计过程中的潜在语义关系。最后,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描述逻辑和基于规则的推理方法,提出了集成SWRL和OWL的推理系统架构。第五章在本体知识表示和推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设计知识的推荐模型;通过提出基于粗糙集的推荐规则获取技术以及基于规则的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解决了绿色设计过程中的知识主动服务问题。第六章以某型号自动裁床的绿色结构设计为例,验证了所建立的知识模型在绿色设计知识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发了产品绿色设计知识管理原型系统。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倪春中[5](2013)在《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裂隙多尺度空间分布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云南省三年找矿行动项目滇东南薄竹山地区钨、铅、锌、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学中裂隙的多尺度空间分布模拟”(项目编号:40902058)的科研选题。裂隙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广泛发育的一种基本构造形式。在矿产资源形成过程中,裂隙的存在为矿液渗透、分散及聚集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利用现存的构造地质和岩石样品试验等资料对裂隙的空间分布、延伸情况作出科学评价与预测,是地质找矿研究面临的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个旧锡矿高松矿田为例,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观察,针对如何正确预测裂隙空间分布的难题,借助不同尺度下裂隙建模,建立其相互间联系规律。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与创新性认识:(1)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裂隙特征的标定研究。裂隙属性包括方向、长度、宽度、位置、充填等。通过分析,裂隙位置服从符合泊松分布,裂隙的长度、位移、大小、密度、宽度属性服从幂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Gamma分布,方向服从Fisher分布及Binghanm分布。在厘定本文大、中、小三个不同尺度的基础上,揭示裂隙属性的尺度不变性规律,并探讨了用盒子计数法和两点相关函数计算的裂隙多尺度联系的方法。(2)中尺度裂隙三维网络分布特征模拟理论方法的构建。该方法由普通克里格(OK:Ordinary Kriging)、序贯高斯模拟(SGS: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构成。模拟内容包括收集裂隙资料、分解裂隙属性、进行裂隙密度的估计、裂隙空间位置的生成、裂隙方向(走向和倾向)的主成份分析、裂隙方向分布的地质统计学估值、裂隙属性的综合以及基本裂隙面的连接。(3)个旧锡矿区高松矿田裂隙多尺度分布模拟研究。利用遥感、地表、坑道、CT等手段,搜集了不同尺度、不同维数的地质资料和裂隙样本数据。裂隙大尺度模拟主要利用线迹追踪法(Segment Tracing Alogrithm)从云南个旧矿区遥感影像中抽取二维裂隙(线性构造等)的分布,结合地形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推定三维裂隙(断裂面等)的分布。裂隙中尺度模拟以矢量数字化技术为主,辅以人工判读,从个旧矿区的坑道、钻孔等编录中提取一维裂隙(断裂、裂隙等)数据,并从岩墙、风化面、工程剖面等提取二维裂隙(裂隙痕迹)数据,在此基础上,模拟了裂隙空间位置分布、对应方向的空间分布,连接了裂隙网络的空间分布。裂隙小尺度模拟利用线迹追踪方法,根据X射线扫描仪(CT)显微图像读取二维裂隙(裂纹等)的分布,显微图像中低维裂隙数据是三维实体与一维和二维截面相交后留下的痕迹,蕴含着三维裂隙的信息,通过体视学技术,从观察到的低维资料反演推断出三维裂隙的分布,实现了小尺度裂隙长度、密度的跨维数转换及属性(方向、长度、宽度)之间关系的建立。(4)根据多尺度联系的规律及其中用到的方法,依据上述三个尺度下裂隙网络模拟结果,编制了相应的Matlab计算机程序,最后建立了裂隙密度、长度以及隙宽的多尺度联系。(5)通过分析个旧锡矿东区375km2遥感影像和高松矿田地质图,统计断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裂隙网络与矿体分布关系。根据大尺度和中尺度裂隙对比结果,矿体分布与大尺度第一组裂隙,与中尺度第二组、第三组裂隙分布关系密切,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大、中两个尺度范围内矿田规模及矿体位置与裂隙分布具有尺度不变性。

江洎洧[6](2012)在《频发微震作用下三峡库首段典型滑坡变形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库区2003年开始蓄水,目前已成功蓄水至设计水位175m,库首段(本研究指三峡坝址至湖北省巴东县)水位较蓄水前提升100m左右。巨大的附加水压力荷载将施加于库盆岩体,且按库区正常水位调度计划,库水位每年将在145m~175m之间呈周期性涨落,这将对本区原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构成影响,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库首段诱发地震的可能。据专业文献和媒体报道:自2003年蓄水开始,库首段地震活动呈明显加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共发生地震541次,地震频次较1996至2002年提高近3~13倍;2004年共发震1062次,地震频次比2003年增加近一倍,且地震强度也有所增加;而2008年至目前,地震频次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诱发地震具有震源浅、衰减快、能量释放相对集中等特征。因此其震中附近地表地震烈度明显大于相同震级的构造型地震,3级以上诱发地震其震中烈度甚至可达到Ⅴ-Ⅵ度。虽然频发微震远小于三峡大坝及重要水工构筑物的设计抗震标准,对其长期安全运营不会构成威胁,但三峡库区作为我国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高发地带,频发的微震作用,加上与诱发地震具有密切关联的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如此动力~渗流等复杂耦合作用是否会对本区滑坡,尤其是结构相对松散的滑坡造成影响呢?据近年许多学者对蓄水后库区滑坡活动规律的研究发现,蓄水后库区已有滑坡出现变形复活迹象,其是否与库水位的周期性涨落以及陡然增多的微震作用有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目前尚无与之相关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选取“频发微震作用下三峡库首段典型滑坡变形机制及动力响应”为研究主题,将库首段广泛分布的松散型滑坡归纳为构造松散型和堆积松散型两类,并分别选取仍有变形趋势的巴东黄土坡临江滑坡体和峡口集镇桥头滑坡作为代表。将巴东黄土坡临江滑坡作为研究重点,整个研究过程以基于实际诱发地震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切入点(第2章),按照微观(第3章:水岩(土)耦合作用对滑坡不良地质单元的影响)——细观(第4~6章:典型滑坡岩土体静、动力学专题研究及测试)——宏观(第7章:多场耦合条件下滑坡体3D仿真计算)为线索,最终达到研究以黄土坡临江滑坡体为代表的构造型松散滑坡体变形机制和动力响应特性的目的;峡口桥头滑坡所代表的堆积松散型滑坡,地质构成相对简单,为研究次重点,通过对地质构造背景的分析、野外调查和实际诱发地震数据的统计分析(第2章),采用多场耦合滑坡3D仿真计算方法(第7章)研究了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的堆积型松散滑坡的变形机制和动力响应特性。并对这两类松散型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机制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详细对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整个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创新性成果:1、系统搜集了近年库首段水位实际波动数据和本区已发M2.0以上地震详细数据及地震描述,并分析总结得到本区诱发地震主要发生于以下三种情况:1、库水位蓄至高位后不久,因库盆岩体附加荷载急剧增大,而诱发形成地震(急剧加载型);2、库水位快速下降以及下降至低位初期阶段,库盆岩体附加荷载突然卸荷,而诱发形成地震(卸载型);3、汛期水位大起大落阶段(快速加载卸载型)。且诱发地震表现出滞后于应力变化的特征,目前已发地震最大烈度为Ⅳ-Ⅴ度。2、依托“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国内首条在滑坡体上开挖的巴东黄土坡滑坡大型试验隧洞,笔者对试验隧洞进行了现场跟进地质编录和周边野外调查取样,全面采集了不良地质单元样本(包括滑带土、软弱夹层、软弱泥化带)及滑坡地层典型岩体标本等共计10类。动态分析对比不同样本间矿物化学成分、微结构、粒径分布的变化规律,以水岩(土)耦合作用和滑坡多期次重力改造作用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不良地质单元在黄土坡滑坡中形成、发展及演化或迁移的同源性规律。分析认为:不良地质单元的形成包括相对软岩原岩在水化学作用下结构的破坏、原岩结构逐步丧失、形成软弱夹层及滑坡动力改造形成泥化夹层或主滑带等4步。并根据同源性线索,详细掌握了滑坡体内不良地质单元的空间分布规律。3、主滑带,包括软弱泥化夹层,其在构造松散型滑坡体内分布较为广泛,对滑坡的变形可能起到控制作用。但该类地质单元呈带状分布,通常具有较高的粗颗粒含量,且具有分布不均匀且不连续的特点。这导致实际情况下,难以获取大量而完整的原状样本进行粗粒料大尺寸力学实验;而若按现有小尺寸土工试验,受测试粒径限制,则要剔除样本中含量较多的粗颗粒,使得最终测试获取的力学参数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偏差。本文探索性提出CT扫描原状滑带土——细组构物理力学实验——数值仿真试验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新方法,成功获取了原状粗粒滑带土的真实力学指标。研究表明:粗颗粒含量在30%左右,即能显着提高样本总体剪切强度,特别是黏聚力c提高较为明显,内摩擦角Φ略有提升。并结合数值试验、样本微观结构特征和主滑带中碎石表面的力学痕迹,从土-石耦合受力机理角度,分析了粗颗粒对力学指标提升所起作用。该技术手段的优势在于:最大程度考虑原状样本的结构特性并结合力学试验成果,利用数值仿真试验可重复性强、平行对比性好、可视化效果好、计算可靠度高等特点,可进行大量数值试验,为获取原状粗粒土材料力学参数提出一条新思路。4、受褶皱挤压和拉伸作用,构造型松散滑坡中软硬岩层差异部位,多发育有层间剪切带,其强度接近结构面残余强度,是典型的滑坡不良地质单元。该类岩体结构面表面起伏形态复杂,且各向异性明显。受结构面剪切测试的不可重复性,以及不同样本间差异较大导致的平行对比困难等因素限制,目前直接通过结构面剪切强度测试获取其力学指标是较为困难的,这也是通常情况下,结构面剪切测试中遇到的因数据离散性过大而难以直接使用的问题。经典的结构面形态指标——节理粗糙度系数(joint roughtness coefficient,JRC)一方面仅能反映结构面测线2D的形貌特征;另一方面,在进行定量化时,需要与典型测线进行对比,带有较强的经验性。本文探索性的提出结构面剪切强度测试——结构面表面形态3D空间分析——数值仿真试验相结合方法获取结构面的剪切强度参数。该方法中,3D表面形态分析可从机理上将结构面摩擦角部分的内摩擦角和爬坡角完全进行分离,并通过ARCGIS软件对数据空间分析,叠加坡度、坡向、剪切方向等因素,建立具有3D属性的结构面模型,并进行数值试验。通过力学试验成果与数值试验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精确获取岩石结构面参数提出一条新思路。5、采用GDS土动三轴仪,对滑带土和软弱(泥化)夹层等不良地质单元进行动模量、阻尼比测试。测试采用中等尺寸样本(φ100mm×h200mm)进行,以尽量克服小尺寸试验尺寸效应明显及超限大颗粒剔除过多而造成的测试结果与实际指标偏差较大的问题。试验条件围压及固结比完全按照地质体实际赋存部位应力条件进行确定,并根据循环应力比Rf对样本强度进行估算,以确定动三轴测试中荷载级之间的步长,所有样本均达到了预先设计的进行10级左右动荷载加载的目标。在土的动力学本构模型中,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是一个重要参量,然而,目前尚无针对各类土样的普适性统一定量计算方法,现有方法均需要较多的参量和工程经验方能对其进行半定量的计算,实际操作不易。但事实上,一种工况下Gmax的真值是唯一的,为此笔者结合对土体动力学特性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修正Davidenkov模型,提出对Davidenkov模型中的三个参量多元回归和对不同荷载步下Gmax自适应逼近迭代的反分析算法,在同时满足Davidenkov模型曲线三参数对测试数据拟合以及反算Gmax残差最小的双重计算约束条件下,对动三轴测试数据进行了拟合,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在规避了直接获取Gmax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顺利得到了适用于三类测试样本的动力学本构模型。6、黄土坡临江滑坡体下覆的巴东组第三段岩层软硬岩层交替频繁。地震荷载作用下,这些典型岩体的动力响应特征直接影响到地震波在滑坡中的传递规律。运用MTS815岩石力学综合测试系统,对采自大型试验隧洞主滑带附近的5类巴东组第三段典型岩样(软岩为(溶蚀)泥灰岩、硬岩为泥质灰岩)进行频繁加卸载循环作用测试。通过改变循环次数的方法,对各类岩石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阻尼比、单轴抗压强度及强度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并基于破坏面微结构特征判断动荷载对较软的泥灰岩和强溶蚀泥质灰岩可能造成的影响。该研究定量得到了各类岩体在频繁加卸载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不同动力响应特性,也为后续的3D滑坡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提供了可靠得参数。7、根据对黄土坡临江滑坡和峡口桥头滑坡地质结构的详细实地调查和获取的典型地质剖面,分别建立其精确的3D地质模型。基于各专题研究获取的参数以及对典型地震波基线的解析校准,按照总结获取的诱震规律,选取符合实际条件的Ⅳ度和Ⅴ度两种地震烈度和145m~175m(30d)、175m-145m(60d)、145m-165m-145m(30d)三种易震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两种烈度频发微震作用下,黄土坡临江滑坡和峡口桥头滑坡所表现出的动力响应和变形机制特征,总结如下:(1)、渗流环境对滑坡体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容忽略,其形成的不平衡渗流矢量对动荷载作用下滑坡的变形不利,渗流作用对堆积松散型的峡口桥头滑坡具有较大的直接影响;(2)、滑坡对动荷载的响应特征存在很大差异,构造松散型的黄土坡临江滑坡中,滑带土、软弱(泥化)夹层阻尼比大、动力滞后特征明显,对地震波具有放大效应,进而加剧滑坡变形趋势;(3)、滑坡变形机制的受控因素方面,黄土坡临江滑坡变形受控于振动荷载的特征明显,而峡口桥头滑坡变形量受易震工况下的渗流环境影响更大;(4)、两类滑坡的变形在频发Ⅳ度地震条件下均呈现稳定收敛的趋势,但频发地震烈度若达到V度,黄土坡临江滑坡的累积变形表现出不收敛的趋势,对滑坡稳定性不利。经过与滑坡监测数据特征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过程和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最后根据两类松散型滑坡在频发微震作用下动力响应和变形机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分别提出了治理建议。论文研究以贴近实际工程本身为基础,旨在通过采用综合技术手段,系统性研究频发微震作用下库首段两类典型松散型滑坡体的动力响应和变形机制,其研究思路可推广到对其他相似滑坡变形机制和动力响应的研究当中,具有较强的工程借鉴价值。同时,研究中对变形机制和动力响应特征规律的总结,对库区制定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减轻地质灾害可能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伤和保障三峡库区的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翟炜刚[7](2012)在《目标散射特性近场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场测量方法是国内外研究目标散射特性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方法具有测试精度高、信息量大、可全天候工作、测试距离近、在室内测量容易实现等优点。本文利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目标散射特性近场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双站平面近场散射测量的方法,并以无限长理想导体圆柱作为待测目标,对该方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对散射近场数据进行了加余弦窗的处理,并用遗传算法对窗函数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基于遗传算法参数优化的余弦窗函数的近场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由于有限扫描面而引起的截断误差。其次,研究了雷达成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利用一个频段连续波作为发射信号,对待测目标进行二维转台扫描的成像模型,进而得到目标成像区域场强的二维矩阵,并在此区域进行成像。利用该方法对理想的散射点目标的成像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成像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目标散射的强弱。最后,通过成像结果提取了目标散射中心的信息,基于二次辐射原理外推出了目标的远场RCS并与理论RCS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王侃文[8](2011)在《领域专用可重构计算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复杂的应用需求,可重构计算已成为微电子、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时空域上的计算模式,它既能在设计实现时利用可重构器件定制专用的计算部件,又能够对计算资源进行复用以实现多个不同的计算任务。通过对特定应用领域的相关算法进行分析和优化,可设计出更加灵活高效的可重构计算结构。本文从适合可重构计算的专用领域入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本文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图像视频多媒体、通信和加解密在内的领域专用应用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取出相应的基本运算集合。在这些基本运算集合中,常数乘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运算,在乘法运算中的比例超过20%。并且在输出数越多以及配置数小于6时,基于加减法器移位器和多路选择器的常数乘法器与通用乘法器相比,在面积上具有优势。其次,已有的常数乘算法在解决多标准多输出应用问题时要付出不菲的面积代价,本文提出一种优化的可重配置多输出常数乘算法。该算法分别运用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两种策略,寻找并利用多常数乘法器之间的拓扑相似度以进行融合,实现了对加法器空间和时间上的共用。通过实现一个统一框架下的常数乘法器自动生成软件工具,可方便地得到各类常数乘法器的硬件结构。此外,本文利用可重配置多输出常数乘算法设计实现了适用于视频编解码的可重构多变换结构。该多变换结构可应用于4种主流标准的实时1080P高清视频编解码处理,实现不同标准下的静态重构以及正反变换的动态重构。该结构采用130nm工艺实现,综合后面积为23060门,最高运行频率可达到100MHz。最后,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粗粒度可重构计算单元结构。该计算单元由可重配置加减法器、可重配置移位器、多路选择器和取补码单元组成,可实现基于加法和乘法的各类领域专用常用运算。这是一种应用驱动的、非指令执行、数据级并行且高度可扩展的可重构计算结构。该结构采用130nm工艺实现,综合后面积为2964门,最高运行频率可达到55MHz。

江海涛[9](2011)在《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文中认为连铸生产过程是现代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中的核心工序。在连铸操作运行过程中,其主要目标是在保证整个连铸生产过程连续性的前提下,合理设定连铸机的拉速和水量,以充分的发挥连铸机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使连铸生产过程处于优化运行工况。现有的连铸操作运行方式以操作工通过查询水表给定拉速和水量的方式实现,难以保证连铸机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连铸运行优化的提出就是要在满足工艺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从生产全局优化的角度,给定连铸机拉速和水量,使连铸调度计划和二冷水过程控制系统相互配合,实现连铸机的最优运行。连铸生产过程是具有移动边界的凝固过程,其机理可以由非线性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和湍流偏微分方程描述。由于生产实际过程受到钢水温度、成分、连铸机设备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实际生产过程表现出强烈的不确定性和动态特性。因此,单纯从计划调度优化、或者过程控制系统优化设定,都难以实现连铸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本文首先对连铸机的生产过程和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提出了连铸运行优化的问题描述;然后针对单炉浇注的连铸运行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冶金准则的连铸运行指标模型、连铸运行约束模型以及连铸运行优化的决策变量;在对运行指标进行归一化加权、基于质量守恒的生产连续性约束处理、凝固传热方程离散化方法等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A的连铸运行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实现连铸运行优化的求解;最后,利用Microsoft.NET开发平台和gPROMS流程模拟软件,采用C#编程语言设计和开发了连铸运行优化算法实验软件,通过此软件不仅能实现连铸运行优化计算,对优化计算结果进行仿真验证,还能进行连铸生产过程各工况下的连铸凝固传热过程仿真模拟,为连铸凝固传热过程和连铸运行优化的研究提供了软件实验环境。本文在对连铸机运行优化算法实验软件进行功能和模型测试的基础上,以某厂的实际操作运行数据为背景,对本文提出的连铸单炉浇注运行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查询水表的操作方式相比较,本文的方法给出的拉速和水量计算出的铸坯温度更接近工艺设定的目标温度,实现了在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连铸生产效率的要求。

崔纪梅[10](2011)在《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海工产品成本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工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庞大的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其自身特点就决定了运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本文针对海工产品成本控制的动态性、敏捷性、复杂性等特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根据海工产品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首先构建了海工产品成本控制的双重控制模型。该模型以海工产品为控制对象,本文构建了海工产品的WBS,根据中标价格,然后将其分配得到各个层次的项目预算,制定进度计划,确定目标成本并进行分解;通过目标成本管理,在海工产品的设计、采购、制造等控制点分别控制工艺目标成本、采购目标成本、制造目标成本;核算海工产品制造成本,分析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在必要情况下,对目标成本做出调整,实现对海工产品成本价值量的动态控制。本文提出了“四值挣得值”,并与WBS方法结合,动态的实现了对作业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了海工产品成本的作业动态控制。接着阐述了海工产品动态成本控制模型中四大关键模块——计划、设计、采购、制造的成本控制。对于计划阶段模块,论文运用WBS项目管理工具构建了海工产品的WBS,利用编码系统实现对海工产品作业的编码,并分配WBS各个层次的项目预算,这为编制计划提供了一个量化参考。对于设计阶段模块本文以目标成本管理为基础,结合WBS方法,实现了对海工产品成本的分析和改进,实现了对海工产品成本的动态控制;对于采购阶段模块,在海工产品供应链基础上,分别从外部采购和内部采购部门对采购成本加以控制,对于外部采购分别运用了OFE管理和BFE管理两种模式;对于制造阶段模块,本文运用成组技术,实现海工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扩大生产单元的生产批量,使原来的单件制造变为批量化生产,实现资源节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于单件制造型的生产单元,构建单件小批型生产单元成本控制模型。该模型在目标成本的基础上,寻求多资源限制条件下成本最低,保证成本得以控制。在此基础上,这四个模块形成了海工产品成本控制的双重闭环控制。最后论文通过对挣得值的研究,提出了“四值挣得值”。通过增加的挣得值参数,对原有的指标进行了改进,并结合WBS方法,动态的对海工产品进行WBS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了对海工产品成本的作业动态控制。因此,本文形成了海工产品成本动态控制的双重控制。

二、用综合试探法提高一维装箱问题的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综合试探法提高一维装箱问题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火灾中大型集装箱船的剩余极限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船舶结构的温度场分析
    1.3 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研究
        1.3.1 直接计算法
        1.3.2 逐步崩溃法
        1.3.3 非线性有限元法
        1.3.4 理想结构单元法
    1.4 火灾中结构物的极限强度分析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结构极限强度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2.1 引言
    2.2 极限强度分析中的非线性因素
    2.3 非线性有限元的分析方法
        2.3.1 静态分析法
        2.3.2 准静态分析法
        2.3.3 计算精度比较
    2.4 集装箱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分析
        2.4.1 船体梁结构概述
        2.4.2 模型范围的影响
        2.4.3 加载速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灾中集装箱船的温度场分析
    3.1 引言
    3.2 火灾中温度场的分析理论
        3.2.1 火灾的升温曲线
        3.2.2 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3.2.3 瞬态热传导的有限单元法
    3.3 高温中钢材的热工性能
        3.3.1 比热容
        3.3.2 热传导系数
        3.3.3 热膨胀系数
    3.4 典型工况的温度场分析
        3.4.1 计算模型
        3.4.2 计算工况
        3.4.3 温度场的计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灾中集装箱船的垂向极限强度分析
    4.1 引言
    4.2 计算工况
    4.3 温度场计算结果
    4.4 高温中钢材的力学性能
        4.4.1 应力——应变曲线
        4.4.2 屈服强度
        4.4.3 初始弹性模量
    4.5 剩余垂向极限强度分析
        4.5.1 完整船体的极限强度
        4.5.2 火灾位置对极限强度的影响
        4.5.3 火灾时间对船极限强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灾中集装箱船的双向极限强度分析
    5.1 引言
    5.2 双向弯矩联合作用下集装箱船的极限强度
        5.2.1 经验公式介绍
        5.2.2 计算工况
        5.2.3 极限强度的计算结果
    5.3 火灾位置对极限强度的影响
        5.3.1 计算工况
        5.3.2 分析结果
    5.4 火灾时间对极限强度的影响
        5.4.1 计算工况
        5.4.2 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2)涡轮叶片冷效及叶栅流动损失实验模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
        1.2.2 叶栅通道内流动特性研究中的气动损失
        1.2.3 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实验和叶栅损失实验的模化方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叶片冷却效果实验工况模化方法研究内容
        1.3.2 叶栅流动损失实验工况模化方法研究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实验工况模化理论及其应用
    2.1 叶片冷却效果实验中的特性参数和准则参数
    2.2 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实验研究气热工况参数的确定
        2.2.1 叶栅通道主流流动的模化
        2.2.2 气膜孔出流冷气和主流掺混的模化
        2.2.3 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中的模化
        2.2.4 模化理论的补充——对于比渥数的考虑
        2.2.5 典型叶片冷却效果实验中模化方法的应用
    2.3 叶栅流动损失实验模化方法
        2.3.1 主次流参数的模化
        2.3.2 叶栅流动损失实验模化方法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实验工况模化方法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C3X叶片模型
        3.1.2 C3X实验工况
    3.2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3.2.1 计算过程
        3.2.2 涡轮叶栅中主流的模化参数
        3.2.3 前缘气膜出流冷气同主流掺混的模化参数
        3.2.4 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冷气的模化参数
    3.3 计算模型
        3.3.1 计算域
        3.3.2 计算网格
        3.3.3 边界条件设定
        3.3.4 物性参数设定
        3.3.5 可靠性验证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3.4.1 涡轮叶栅中主流的模化
        3.4.2 绝热情况下前缘气膜出流冷气同主流掺混的模化
        3.4.3 流固耦合情况下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冷气的模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实验中模化方法验证
    4.1 实验模型
    4.2 实验系统
        4.2.1 供气系统
        4.2.2 信号测试与采集系统
        4.2.3 叶栅实验段
        4.2.4 排气消音系统
    4.3 实验工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叶栅流动损失实验中模化方法研究
    5.1 研究对象
        5.1.1 叶片模型
        5.1.2 叶片设计工况
    5.2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5.3 计算模型
        5.3.1 计算域
        5.3.2 计算网格
        5.3.3 边界条件设定
        5.3.4 物性参数
        5.3.5 湍流模型
    5.4 数值计算可靠性验证
        5.4.1 实验模型
        5.4.2 实验系统
        5.4.3 实验工况
        5.4.4 实验过程
        5.4.5 实验结果与对比
    5.5 模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5.5.1 流场参数分析
        5.5.2 对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5.5.3 对主次流流量比的影响
        5.5.4 对叶栅能量损失系数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叶片冷却效果实验的工况模化方法研究
        6.1.2 叶栅流动损失实验的工况模化方法研究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内部冷却通道冷却参数模化结果

(3)基于广义功能建模的复杂产品模块化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模块化的分类、特征和优势
        1.2.1 产品模块分类
        1.2.2 模块化特征
        1.2.3 模块化优势
    1.3 模块划分及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广义功能结构建模方法
    2.1 传统功能结构建模方法及适用性
    2.2 广义功能结构模型构建方法
        2.2.1 广义功能结构模型构建方法介绍
        2.2.2 基于产品运行活动图的功能分解
        2.2.3 改进广义工艺功能分析法
    2.3 实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模块划分
    3.1 结构设计矩阵基本理论
    3.2 基于广义功能结构模型的结构设计矩阵构建
        3.2.1 联系因子相关性分析
        3.2.2 数值型设计结构矩阵构建
    3.3 基于结构设计矩阵遗传聚类算法的模块划分
        3.3.1 基于DSM的遗传聚类算法介绍
        3.3.2 独立元素分离及聚类数目设定
        3.3.3 编码及总群初始化
        3.3.4 评价群体
        3.3.5 遗传操作
    3.4 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工程变更传播风险的模块化评价
    4.1 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与传播原理分析
    4.2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工程变更传播基础
    4.3 基于工程变更风险的模块化评估
        4.3.1 基于工程变更风险的模块化评估方法介绍
        4.3.2 可能性矩阵构建
        4.3.3 影响度矩阵构建
        4.3.4 模块综合风险计算与评估
    4.4 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机械产品模块接口标准化
    5.1 机械产品模块接口标准化原则
    5.2 机械产品模块接口标准化流程
        5.2.1 标准化总体流程框图
        5.2.2 复杂机械产品模块接口特性分析
        5.2.3 模块接口数据结构
        5.2.4 模块接口基型结构确定
        5.2.5 模块接口参数系列化
        5.2.6 模块接口标准化编码规则
    5.3 实例应用
        5.3.1 接口调研
        5.3.2 接口特性分析
        5.3.3 接口基型确定
        5.3.4 接口参数系列化
        5.3.5 接口标准化编码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4)面向产品绿色设计的知识建模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产品的绿色设计需求
        1.2.2 绿色设计的知识需求
    1.3 产品设计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1.3.1 知识建模
        1.3.2 产品建模
        1.3.3 产品设计过程
        1.3.4 知识表示
        1.3.5 知识推荐
    1.4 绿色设计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1.5 研究现状总结和问题提出
        1.5.1 研究现状总结
        1.5.2 研究问题提出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
        1.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
        1.6.2 论文的技术路线
        1.6.3 论文的内容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产品绿色设计静态知识建模
    2.1 引言
    2.2 绿色设计知识类型及其关系
    2.3 绿色设计领域知识建模
        2.3.1 绿色设计领域知识网络描述
        2.3.2 绿色设计领域知识节点模型
        2.3.3 绿色设计领域知识关系模型
    2.4 绿色设计结果知识建模
        2.4.1 绿色设计需求模型
        2.4.2 绿色产品实体模型
        2.4.3 绿色产品评价模型
        2.4.4 实体关系模型
    2.5 绿色设计静态知识模型实例
        2.5.1 绿色领域知识模型实例
        2.5.2 绿色产品集成模型实例
    2.6 本章小结
3 产品绿色设计动态知识建模
    3.1 引言
    3.2 绿色设计过程分析
        3.2.1 绿色设计知识活动模型
        3.2.2 绿色设计过程层次模型
    3.3 绿色设计过程建模
        3.3.1 基元理论
        3.3.2 绿色设计任务协调层模型
        3.3.3 绿色设计活动意图层模型
        3.3.4 基元绿色设计过程模型的特点
    3.4 绿色设计者的用户模型
        3.4.1 用户模型的建立
        3.4.2 用户模型的数据获取
        3.4.3 用户评价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本体的绿色设计知识表示及推理技术
    4.1 引言
    4.2 本体理论概述
    4.3 绿色设计领域本体的构建
        4.3.1 绿色设计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4.3.2 绿色设计领域本体内容
    4.4 绿色设计静态知识的本体表示
        4.4.1 领域知识本体表示
        4.4.2 绿色产品本体表示
    4.5 绿色设计过程的本体表示
        4.5.1 绿色设计活动的本体表示
        4.5.2 绿色设计活动本体中的潜在关系
        4.5.3 用户模型的本体表示
    4.6 绿色设计知识本体推理技术
        4.6.1 基于描述逻辑推理
        4.6.2 基于规则的推理
        4.6.3 本体推理工具及集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粗糙集的规则获取及绿色设计知识推荐技术
    5.1 引言
    5.2 绿色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分析
        5.2.1 设计者的知识需求
        5.2.2 基于设计情境的知识需求确定方法
        5.2.3 产品绿色设计知识推荐模型
    5.3 基于粗糙集的推荐规则获取技术
        5.3.1 粗糙集理论概述
        5.3.2 绿色设计知识推荐的粗糙化描述
        5.3.3 基于可拓变精度粗糙集的规则生成
    5.4 基于规则的绿色设计知识个性化推荐
        5.4.1 面向绿色设计活动的知识推荐候选集合生成
        5.4.2 个性化绿色设计知识推荐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设计知识模型应用案例及原型系统开发
    6.1 引言
    6.2 案例应用背景
        6.2.1 企业概况
        6.2.2 企业需求
    6.3 绿色设计知识模型应用实例
        6.3.1 企业内绿色设计领域知识组织
        6.3.2 自动裁床绿色宏观设计过程知识获取
        6.3.3 送料/收料装置绿色设计意图获取及产品模型表达
        6.3.4 送料/收料装置设计过程中的知识推荐规则获取
    6.4 原型系统开发
        6.4.1 系统架构
        6.4.2 开发工具
    6.5 原型系统功能
        6.5.1 绿色设计领域知识管理
        6.5.2 产品绿色设计宏观过程知识管理
        6.5.3 绿色设计意图获取及微观设计过程知识管理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及创新点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和主要研究成果

(5)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裂隙多尺度空间分布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裂隙分类与属性特征
    2.1 裂隙的概念与分类
        2.1.1 裂隙的概念
        2.1.2 裂隙的分类
    2.2 裂隙的表征
    2.3 裂隙属性特征
        2.3.1 裂隙属性概述
        2.3.2 裂隙属性分布
        2.3.3 裂隙属性关系
    2.4 裂隙的形成及尺度不变性
        2.4.1 裂隙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2.4.2 尺度不变性
第三章 个旧高松矿田的裂隙特征与分布规律
    3.1 个旧锡矿区高松矿田地质特征
        3.1.1 个旧锡矿区域地质背景
        3.1.2 个旧高松矿田地质特征
    3.2 裂隙特征
        3.2.1 大尺度裂隙特征
        3.2.2 中尺度裂隙特征
        3.2.3 小尺度裂隙分布
    3.3 裂隙分布规律
第四章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裂隙多尺度空间分布模拟
    4.1 裂隙调查
        4.1.1 大尺度裂隙调查方法
        4.1.2 中尺度裂隙调查方法
        4.1.3 小尺度裂隙调查方法
    4.2 大尺度裂隙空间网络模拟
        4.2.1 线性构造提取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中尺度裂隙空间网络模拟
        4.3.1 裂隙三维网络分布模拟
        4.3.2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三维裂隙分布
        4.3.3 结果及分析
    4.4 小尺度裂隙空间网络模拟
        4.4.1 数据分析
        4.4.2 裂隙密度的跨维数转换
        4.4.3 长度的跨维数转换
        4.4.4 方向跨维数转换
        4.4.5 裂隙分布模拟
        4.4.6 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裂隙多尺度关联分析
    5.1 多尺度关联研究现状
    5.2 长度多尺度关联分析
        5.2.1 裂隙长度数据的获取
    5.3 裂隙密度多尺度关联分析
    5.4 裂隙隙宽多尺度关联分析
    5.5 结论及分析
第六章 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多尺度裂隙与矿体分布关系
    6.1 大尺度裂隙与矿田分布规律研究
        6.1.1 概述
        6.1.2 矿田分布与裂隙方向关系分析
        6.1.3 结果与分析
    6.2 中尺度裂隙与矿段分布规律研究
        6.2.1 概述
        6.2.2 裂隙方向与矿体分布关系研究
        6.2.3 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问题和展望
        7.2.1 问题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Ⅰ
附图Ⅱ
附录A:为进行裂隙多尺度空间分布模拟所编写的部分程序代码
附录B:博士在读期间(2010年9月-2013年10月)研究成果
    1. 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2. 参加的学术会议

(6)频发微震作用下三峡库首段典型滑坡变形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三峡库首段滑坡变形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滑坡不良地质单元工程性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4 地震及水位波动对涉水滑坡影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典型滑坡工程地质特性及库首段近年地震数据分析
    §2.1 引言
    §2.2 黄土坡临江滑坡体工程地质特性
        2.2.1 黄土坡滑坡概况
        2.2.2 临江滑坡工程地质特性及变形趋势
    §2.3 桥头滑坡工程地质特性
        2.3.1 桥头滑坡基本概况
        2.3.2 桥头滑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变形趋势
    §2.4 库首段近年水位运营及发震数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岩(土)耦合作用对滑坡不良地质单元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样本的选取原则
    §3.3 滑坡不良地质单元的同源性分析
        3.3.1 样本矿物及化学全组分测试
        3.3.2 基于矿物成分及化学全组分对样本同源性的判断
        3.3.3 基于黏土矿物水岩(土)作用分析同源性演变过程
        3.3.4 从颗粒级配特征分析样本的同源性特征
    §3.4 滑体中水岩(土)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3.4.1 地下水对岩体结构的影响
        3.4.2 水岩(土)作用下黏土矿物对滑坡体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坡滑坡原状滑带土力学特性研究
    §4.1 黄土坡临江滑坡滑带土基本特性
        4.1.1 临江滑坡滑带土的基本描述
        4.1.2 获取原状滑带土力学参数存在的问题探讨
    §4.2 基于CT扫描和仿真试验研究原状滑带土力学参数
        4.2.1 原状样本的采集
        4.2.2 对原状滑带土进行CT扫描及数字化处理
        4.2.3 对滑带土中细组构的直剪试验研究
        4.2.4 原状滑带土的数值试验研究
        4.2.5 原状滑带土的数值试验
    §4.3 原状滑带土的力学特性及变形机制
        4.3.1 滑带土内摩擦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滑带土黏聚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坡滑坡剪切错动结构面力学特性专题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构面剪切测试说明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5.2.1 结构面测试的基本说明
        5.2.2 测试样本的制备与注意事项
        5.2.3 现有结构面剪切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讨论
    §5.3 测试剪切错动结构面力学性质的探索
        5.3.1 对剪切错动结构面的力学测试
        5.3.2 结构面表面形态对力学强度的影响
    §5.4 基于数值试验研究结构面的剪切强度
        5.4.1 非闭合结构面的数值仿真试验
        5.4.2 闭合结构面的数值仿真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坡临江滑坡典型岩土单元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滑带土及软弱(泥化)夹层动响应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6.2.1 测试样本概况及试验备样
        6.2.2 动三轴测试的试验过程
        6.2.3 动三轴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6.2.4 三种试样黏弹性动力学本构模型研究
    §6.3 滑坡下覆T_2b~3 典型岩体动力响应特性的专题研究
        6.3.1 测试样本的选取、制备
        6.3.2 测试仪器介绍及测试工况说明
        6.3.3 岩体动循环测试数据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频发微震作用下库首段典型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机制
    §7.1 引言
    §7.2 频发微震下黄土坡临江滑坡的力学响应及变形机制
        7.2.1 黄土坡临江滑坡体3D地质模型的建立
        7.2.2 计算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数值计算流程说明
        7.2.3 滑坡动响应和变形机制多场耦合计算成果分析
    §7.3 频发微震下桥头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机制的数值模拟
    §7.4 频发微震下两类松散型滑坡动响应及变形机制对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目标散射特性近场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内容安排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目标散射特性近场测量相关的基本理论
    §2.1 近场与远场
    §2.2 RCS 的概念
    §2.3 平面波谱展开理论
    §2.4 远场与平面波谱的关系
    §2.5 综合平面波理论
    §2.6 综合平面波的方向
第三章 双站平面近场散射测量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双站平面近场散射测量
    §3.3 窗函数在平面近场测量中的应用
    §3.4 双站平面近场 RCS 测量仿真
    §3.5 小结
第四章 遗传算法在双站平面近场散射测量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遗传算法概述
    §4.3 遗传算法在双站平面近场散射测量中的应用
    §4.4 计算结果与讨论
    §4.5 误差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雷达成像的散射测量
    §5.1 引言
    §5.2 雷达成像技术概述
    §5.3 距离高分辨和一维距离像
    §5.4 近场二维 ISAR 成像算法
    §5.5 建立计算模型
    §5.6 旋转目标二维成像仿真
    §5.7 目标成像 RCS 外推仿真
    §5.8 误差分析
    §5.9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8)领域专用可重构计算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可重构计算
        1.1.1 起源和发展
        1.1.2 基本概念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4 本文内容的组织安排
第2章 研究背景
    2.1 可重构计算平台整体概览
        2.1.1 多核处理器
        2.1.2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2.1.3 粗粒度可重构计算阵列
        2.1.4 可重配置异构平台
        2.1.5 可重构计算平台总结
    2.2 可重构计算平台单元结构
        2.2.1 计算单元结构
        2.2.2 互连单元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领域专用计算分析
    3.1 各类算法分析
        3.1.1 数字信号处理
        3.1.2 图像视频多媒体
        3.1.3 通信
        3.1.4 加解密
        3.1.5 基本运算集合总结
    3.2 基于传统乘法器的常数乘方法
        3.2.1 基于通用乘法器的常数乘法
        3.2.2 基于CSD乘法器的常数乘法
    3.3 基于加减法器移位器和多路选择器的常数乘方法
        3.3.1 单输出常数乘算法
        3.3.2 多输出常数乘算法
        3.3.3 可重配置单输出常数乘算法
    3.4 实验结果数据和分析
        3.4.1 通用乘法器实现结构比较
        3.4.2 通用乘法器与单输出常数乘法器比较
        3.4.3 通用乘法器与多输出常数乘法器比较
        3.4.4 通用乘法器与可重配置单输出常数乘法器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重配置多输出常数乘算法
    4.1 算法提出
    4.2 两种图生成策略
    4.3 DAG融合
    4.4 面积估算
    4.5 硬件描述语言自动生成
    4.6 实验结果数据和分析
        4.6.1 估算误差分析
        4.6.2 两种策略结果比较
        4.6.3 各种常数乘算法比较
        4.6.4 应用实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用于视频编解码的可重构多变换结构
    5.1 变换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5.2 提出的一维多变换整体硬件结构
        5.2.1 预处理后处理模块
        5.2.2 矩阵计算模块
        5.2.3 加法树和输入输出选择模块
        5.2.4 H.264/AVC标准反变换处理模块
    5.3 实验结果数据和分析
        5.3.1 面积结果和分析
        5.3.2 编解码能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重构计算单元结构设计与实现
    6.1 计算单元结构
        6.1.1 设计方法
        6.1.2 基本模块
        6.1.3 配置功能
    6.2 基本运算功能
    6.3 复杂运算功能
        6.3.1 加减法类运算
        6.3.2 乘法类运算
        6.3.3 混合类运算
    6.4 可扩展性
    6.5 实现结果
        6.5.1 可重构计算单元
        6.5.2 可重构计算簇
    6.6 配置映射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附录 硬件电路设计测试平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9)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连铸生产过程组织与运行研究现状
        1.2.1 炼钢-连铸调度研究现状
        1.2.2 连铸二冷过程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3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模型的研究状况
        1.2.4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仿真软件的发展状况
        1.2.5 连铸运行优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连铸运行过程描述
    2.1 连铸生产过程简介
        2.1.1 连铸生产过程
        2.1.2 连铸冷却区基本结构
        2.1.3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的特点
        2.1.4 连铸二次冷却冶金准则
    2.2 连铸运行优化问题描述
        2.2.1 连铸生产运行过程描述
        2.2.2 连铸运行优化问题
第3章 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模型的建立
    3.1 连铸运行指标模型
    3.2 连铸单炉浇注运行约束模型
        3.2.1 连铸单炉浇注运行连续约束模型
        3.2.2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模型
        3.2.3 其他约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模型的求解
    4.1 连铸运行指标转换与归一化
    4.2 约束模型的处理
        4.2.1 连铸运行连续性约束的处理
        4.2.2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模型约束的计算
    4.3 基于GA的连铸运行优化算法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连铸运行优化算法实验软件设计与开发
    5.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2 连铸运行优化算法实验软件的设计
        5.2.1 系统目标
        5.2.2 系统结构
        5.2.3 系统功能
        5.2.4 界面设计
    5.3 连铸运行优化算法软件的开发
        5.3.1 系统开发工具
        5.3.2 参数录入模块开发
        5.3.3 模型计算模块开发
        5.3.4 结果输出与显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连铸运行优化算法实验软件的验证
    6.1 连铸运行优化算法实验软件的功能测试
        6.1.1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仿真计算功能测试
        6.1.2 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计算及仿真
    6.2 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方法的验证
        6.2.1 某厂连铸机的主要技术和结构参数
        6.2.2 钢种的成分及物性参数
        6.2.3 二冷区水气流量的确定
        6.2.4 综合换热系数h的确定
        6.2.5 连铸凝固传热过程差分模型的验证
        6.2.6 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算法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海工产品成本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项目管理
        2.1.1 项目管理的涵义
        2.1.2 项目成本管理的涵义
    2.2 WBS 和编码
        2.2.1 WBS 概述
        2.2.2 编码系统概述
    2.3 挣得值管理
        2.3.1 挣得值概念
        2.3.2 挣得值基本原理
    2.4 目标成本管理
        2.4.1 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2.4.2 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工产品动态成本控制模型分析
    3.1 海工产品动态成本控制模型总体框架
        3.1.1 该模型价值量的动态控制
        3.1.2 该模型作业的动态控制
    3.2 海工产品动态成本控制模型特点
    3.3 海工产品动态成本控制模型建立的技术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工产品动态成本控制模块设计
    4.1 计划阶段成本控制
        4.1.1 计划阶段成本控制的总体框架
        4.1.2 WBS 在海工产品中的应用
        4.1.3 编码
        4.1.4 进度计划编制
        4.1.5 费用计划编制
    4.2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4.2.1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总体框架
        4.2.2 目标成本法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4.2.3 WBS 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4.3 采购阶段成本控制
        4.3.1 外部采购管理模式
        4.3.2 内部采购部门的成本控制
    4.4 制造阶段成本控制
        4.4.1 批量化制造型生产单元成本控制
        4.4.2 单件小批制造型生产单元成本控制
    4.5 海工产品模块间成本的动态循环控制
        4.5.1 海工产品成本价值量的动态循环控制
        4.5.2 海工产品作业的动态循环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挣得值对海工产品的成本控制与分析
    5.1 传统挣得值法
        5.1.1 传统挣得值法的缺陷
        5.1.2 传统挣值法的运用步骤
    5.2 四值挣得值法的提出
        5.2.1 四值挣得值法的介绍
    5.3 四值挣得值法的运用
        5.3.1 WBS 与挣得值的关系
        5.3.2 四值挣得值法分析
        5.3.3 挣得值法运用的关键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用综合试探法提高一维装箱问题的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灾中大型集装箱船的剩余极限强度研究[D]. 付丹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2]涡轮叶片冷效及叶栅流动损失实验模化方法[D]. 刘亚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3]基于广义功能建模的复杂产品模块化设计技术研究[D]. 张小英.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4]面向产品绿色设计的知识建模及应用技术研究[D]. 吉祥. 浙江大学, 2013(06)
  • [5]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裂隙多尺度空间分布模拟研究[D]. 倪春中.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
  • [6]频发微震作用下三峡库首段典型滑坡变形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D]. 江洎洧. 中国地质大学, 2012(12)
  • [7]目标散射特性近场测量方法研究[D]. 翟炜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3)
  • [8]领域专用可重构计算结构研究[D]. 王侃文. 复旦大学, 2011(08)
  • [9]连铸机单炉浇注运行优化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D]. 江海涛. 东北大学, 2011(05)
  • [10]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海工产品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 崔纪梅. 江苏科技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使用合成启发式改进一维装箱问题的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