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前寒武纪经纬地带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

论前寒武纪经纬地带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

一、试谈前寒武纪经向和纬向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宗让[1](2012)在《秦岭造山带大型矿集区成矿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造山带是一条东西向横亘于中国大陆中部夹持于华北和扬子两大克拉通地块之间的巨型复合型造山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是在笔者近20年来对秦岭板块构造和矿产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资料,对秦岭造山带从板块构造角度进行了新的研究,对秦岭造山带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有关的重要成矿系统首次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1.在对秦岭造山带重要构造单元新发现和新认识基础上,对中秦岭构造带和镇旬盆地成矿背景和成矿系统的动力系统有了清晰的认识:(1)在发现勉略古缝合线和留坝-山阳主缝合带并认为勉略古缝合线的东延是经宁陕后折向北东方向而交于山阳主缝合带这一新认识的基础上;确认商丹带与留坝-山阳主缝合带之间的中秦岭构造带属晚古生代华北南缘在北俯机制下增生的弧前盆地沉积楔,从而对中秦岭铅锌、金矿集区的成矿背景和成矿机理有了清晰的认识;(2)在提出扬子北缘加里东期存在一“三叉”裂谷系的新认识基础上,确认镇旬盆地为在北大巴山裂陷槽褶皱带基底上发育的旬阳残留盆地和由北东东向隐伏的宁陕-山阳俯冲带所增生形成的镇安-板岩弧前盆地叠加而成的一个复合性盆地;从而对镇旬盆地铅锌、金矿集区的成矿背景和成矿系统的动力系统及成矿机理有了清晰的认识。2.在上述新发现和新认识的基础上,对秦岭造山带中晚元古宙和显生宙板块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进行了重建和恢复,提出中晚元古宙秦岭造山带及邻区发育一复合“三叉”裂谷系;存在着一个径向的元古洋盆;显生宙则在留坝-山阳主缝合带位置上发育一宽阔的秦岭古洋盆,在该洋盆的西侧为华北古陆南缘,发育有完整的具日本海特点的沟-弧-盆体系;洋盆的东侧为扬子古陆北缘(在全球构造位置中属冈瓦纳古陆的西北缘),发育有一“三叉”裂谷系;其中其西臂和北东臂曾发育打开形成勉略山古洋盆;造成南秦岭微古陆块从扬子古陆北缘分离出来,一度向北西方向漂移。3.在对秦岭中晚元古宙和显生宙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的主要成矿作用和重要成矿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认出了5个大型矿集区、18个主要成矿系统;其中对5大矿集区中9个典型成矿系统的成矿环境、成矿机制、时空演化及典型矿床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和阐述;首次对小秦岭金钼矿集区提出了陆内俯冲后弧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新观点;确认中秦岭铅锌、金矿集区为晚古生代增生弧前盆地热水成矿系统形成的;认为南秦岭镇旬复合盆地铅锌金矿集区属隐伏俯冲沉积楔成矿系统和残留盆地热水成矿系统成矿的;首次对扬子周缘MVT型铅锌矿提出了“热基底”热水循环成矿系统的新认识;对勉略宁“三角”地区铜、金矿集区中新元古代活动陆缘成矿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出了4个重要的次级成矿系统。

王中亮[2](2012)在《焦家金矿田成矿系统》文中指出焦家金矿田是焦家式金矿命名地,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500余吨,其金矿床产出环境和成矿动力学背景在全球金矿中独具特色,巨量金的来源和富集机制是引人瞩目关键科学问题。论文聚焦该金矿田成矿系统,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室内研究,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金矿形成于陆-陆碰撞向俯冲碰撞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期区域主压应力为NNE-NE向,控矿断裂带以右行张剪活动为主。焦家断裂带及其下盘次级断裂、裂隙构成菱形控矿断裂系统,控制矿化网络的形成与分布。2、蚀变-矿化岩石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及胶东群变质岩具继承性,且后两者中金品位与矿床规模成反比;煌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矿石具有明显差异,其金丰度与其所侵入的地质体的金丰度成正比,煌斑岩规模与金矿床规模成反比;表明金可能来源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和胶东群变质岩,而煌斑岩不提供成矿物质。3、成矿流体主体为中-低温(200℃~330℃)、低盐度(3.15~8.99wt%NaCl)的H2O-CO2-K+-Cl-体系,H、O同位素组成大多与变质/岩浆流体一致。成矿过程中,载金黄铁矿稀土元素总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流体中δ18O值逐渐降低;暗示成矿流体主体来源于变质流体,而变质程度和水-岩反应可能是影响金沉淀的主因。4、金矿化3D分带结构特征明显:水平方向上,从焦家主断裂下盘向外由破碎带蚀变岩型→钾化细脉浸染型→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变化;垂向上,矿床尺度总体为蚀变岩型矿化在上、脉型矿化在下,矿体尺度往往是脉型矿化在上、蚀变岩型矿化在下。成矿后的风化剥蚀是影响金矿床变化保存主要因素,在焦家断裂带内金矿床的剥蚀深度由NE→SW依次增大,望儿山断裂带内金矿床的剥蚀深度浅于焦家断裂带内金矿床的剥蚀深度。5、金矿田是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产物:流体沿控矿断裂走向运移的同时,由于周期性压力积聚引起裂隙向外扩展,部分流体侧向运移。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使含矿流体由碱性氧化高温→酸性弱还原中-高温→弱酸性还原中-低温演化,导致围岩中金成为高价态离子活化进入流体,之后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引起流体中AuH3SiO4和AuHSiO4稳定性降低、[AuCl2]-和Au(HS)2-的溶解度减小,Fe2+、Fe3+、Cu2+等金属离子被消耗形成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造成金-硫/氯络合物分解,导致金大量沉淀聚集成矿。6、以成矿系统结构为基础,构建勘查系统模型,指出焦家断裂下盘距主断裂面1000m范围内具有良好找矿前景。针对重点远景区,进一步建立隐伏矿体预测模型,圈定20处预测靶位。截止2011年底,经矿山工程验证累计探明新增金金属量10.04t。

李洪奎[3](2010)在《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针对沂沭断裂带的研究现状和金矿勘查取得的成果,应用大陆动力学研究方法与成矿理论,采用野外调查与资料研究相结合、重点金矿区解剖与重要样品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解析构造研究的基础入手,对沂沭断裂带的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对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沂沭断裂带是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的具“二堑夹一垒”构造样式的组合型断裂。航磁△T异常图显示为一系列北北东-北东向线状和串珠状异常带,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表现为北北东走向的重力梯度带。带内结晶基底的构造线方向与带两侧基底岩系具完全不同的构造特征,并控制着地层的展布和岩浆岩的发育程度。通过详细的构造剖面研究,沂沭断裂带活动方式于不同时期不同区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造成兼具韧性与脆性、挤压与引张、左旋与右旋等性质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探测资料,沂沭断裂带既具有深大断裂的切幔特征,又表现为浅层次的铲式断裂,在经历了漫长而多期的构造运动后,使之构造形态变得极为复杂。沂沭断裂带形成始于新元古代,当时具有古沂沭裂谷的性质,晋宁运动使古沂沭裂谷闭合,形成鲁东、鲁西统一的古陆。断裂带两侧地壳产生差异运动,鲁东地区长期隆起,以剥蚀为主,仅局部有些海相沉积。海西-印支期运动之后,原东西向构造线改变为北东向、北北东向的构造型式。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开始了由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阶段,中生代是我国滨太平洋构造体系强烈活动阶段,致使中国东部发生地幔置换作用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同时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夹持下的秦-祁-昆洋盆消亡碰撞造山,使沂沭断裂带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化并发生大规模的左行平移,以及其后的推覆、右行平移及张裂作用。在这一大的构造背景下,沂沭断裂对该地区的构造格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以及矿产的形成与分布等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太平洋板块不断俯冲,沂沭断裂带处在大陆活动边缘裂谷中。上地幔深熔岩浆不断由该带涌出,为成矿送来矿源和热源。而在它的东侧由于板块热作用,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大量的多期次的花岗质岩石,成为胶东金矿成矿的重要母体。’沂沭断裂带在古近纪时以左行平移为主伴有张裂,后期演化成裂谷;新近纪为左行平移,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第四纪则表现为差异性升降运动。沂沭断裂带强烈活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三大板块即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太平洋板块向NWW俯冲的大背景下,导致了沂沭断裂带的活化并发生左行平移,其最大平移距离超过300Km。新生代则以拉张、挤压(兼扭动)交替进行为特征,形成具裂谷特征的构造格架。沂沭断裂带内金矿按成因可分为岩浆期后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潜火山热液爆发角砾岩型和沉积型五种类型。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分布于沂水-汤头断裂带内,矿(化)体多赋存于糜棱岩化花岗岩、花岗质碎裂岩和绿泥片岩中,矿与非矿界线不清,矿体的圈定由样品分析结果确定,矿体形态多受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控制。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基底岩系或中生代岩体内的断裂裂隙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矿体为含金黄铁矿化石英脉。接触交代型金矿床成矿的母岩为中生代燕山期多阶段侵入的复杂岩体,为中偏基性或中偏酸性-酸性偏碱性组分的岩浆岩,成矿围岩主要为寒武-奥陶纪灰岩,矿体产在燕山期岩浆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内,矿体形态复杂多变,主要为似层状和透镜状,其次有扁豆状、囊状等。潜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分布于胶莱盆地与沂沭断裂带的交汇处,矿体主要产于青山群次火山岩、火山岩中,少量产于侵入岩中,矿化围岩为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凝灰质角砾岩、安山岩等,矿体产出于隐爆角砾岩筒中,与次火山杂岩体关系密切,次火山杂岩体是重要的导矿、容矿地质体。铜、铅锌矿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多分布于区域性深大断裂旁侧次级断裂构造中,形成于燕山晚期;蓝宝石矿产于沂沭断裂带内,多位于新近纪玄武质岩浆喷发中心部位。从成矿时序上,不同成因的矿床产出的构造部位、地质环境及成矿时间不同,总体上由老到新表现为金、铜、铅锌和蓝宝石的成矿序列。不同时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不同的矿床类型,燕山期是区内重要的金矿成矿期,它形成了山东独具特色的金矿类型和成矿系列。按照成矿作用特征,可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和15个矿床成矿系列。沂沭断裂带内金矿床主要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主要地质体中以泰山岩群与燕山期花岗岩金含量为高,其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较大,是区内金矿主要的成矿母岩,尤其是燕山期岩浆活动,是导致区内金矿成矿的重要因素。黄铁矿化、硅化、绢英岩化与金矿关系密切。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脉石英,其中早期黄铁矿为金矿物的主载矿物。金有自然金、银金矿两种,以角粒状为主,次长角粒状、树枝状、枝叉状及线状等,.金矿物的成色平均为816。通过对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中方解石、石英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包裹体有单一液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3种类型。其冰点温度变化于-2~-8.6℃之间,盐度在3.39wt%~12.39wt%之间,即中等盐度的岩浆流体(或深源流体)和低盐度的深循环的大气水流体;方解石中流体的盐度相对较低,推测为岩浆流体与大气水混合的结果。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在107℃~550℃之间,可分为125℃~160℃、177℃~230℃和260℃~330℃三个温度峰值集中区,分别反映了早期以中温石英为代表的早期成矿阶段(260℃~330℃),以中低温石英和方解石为代表的中期成矿阶段(177℃~260℃)和以低温方解石为代表的晚期成矿阶段(125℃~160℃)。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硫、氢、氧、碳和铅等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表明:黄铁矿的δ34S值的变化为+2.7~+4.4‰,δ180H20值为-1.78~4.07‰,δD(SMOW)值为-74~77‰,δ13C平均值为-4.18~-5.1‰,铅同位素具有正常铅的特点,说明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地下深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蚀变矿物石英和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二者均为向右倾斜的平滑曲线,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但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长石中稀土元素的总量高,轻稀土元素富集更为明显,且表现为Eu的负异常;石英的稀土总量低,轻稀土元素富集不够明显,且表现为Eu的正异常。对南小尧金矿矿石中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上交点2438±13Ma基本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下交点116±20Ma可能代表了区域成矿的大致时限。对龙泉站金矿、南小尧金矿和牛家小河金矿石中的钾长石矿物进行K-Ar法测定,其年龄值分别为141.92±2.06 Ma、94.29±1.38 Ma、95.92±1.40 Ma,本区金矿的形成应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沂南铜井地区测定的20件全岩及单矿物K-Ar测年数据,年龄值在110-126Ma间,另外有一组Rb-Sr等时线测年数据为113.4Ma。这些资料反映了金矿成矿时代应为白垩纪。通过对区内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概略总结,认为基底富含金质的矿源岩、晋宁期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燕山期大规模的火山-岩浆热事件是导致区内金矿成矿的因素。根据地质基础资料和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建立了区内金矿的成矿模式。

邹海俊[4](2005)在《易门狮凤山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易门与大姚铜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及增储研究》项目(No.2002UBBEA05B004)的子课题《易门铜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及增储研究》的资助下得以顺利完成的。 通过对易门狮凤山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较系统地总结了狮凤山铜矿床的成矿机理,建立了成矿模式,并通过构造地球化学、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CA)等方法的应用,圈定了重点找矿靶区。 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狮凤山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分别对新区8#矿体、59#矿体及凤山西部和南部的六个地段采取的构造地球化学样品,从主要元素频率分布模式、R型因子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主要元素剖面异常图等方面研究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狮凤山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该矿床存在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在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标志(富集元素、元素比值Co/Ni、S/Se、Cu/(Zn+Pb+Cu)、Zn/(Pb+Zn)和Cu/Zn的变化)以及元素水平、垂直分带等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VMS和Sedex型矿床有相似之处。进一步总结提出了“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构造热液改造-深部岩浆叠加—地下热水氧化淋滤再造”多因复成矿床的矿床成矿模式。 在总结构造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构造地球化学的工作流程。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CA),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凤山59#矿体和凤山南部13中段工作区做了FCA试验。 运用构造地球化学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方法,进行了6个地段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共圈定四类靶区23个。综合地层、岩性、有利控矿构造等控矿因素,从中优选出18个重点靶区,部分靶区已被矿山勘探工程证实。实践证明,所使用的找矿方法是有效的。

杨富全[5](2005)在《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中亚南天山金-锑-锡-汞成矿带是世界上最着名的金成矿带之一,已发现十几个大型、超大型金矿床。新疆西南天山是其东延部分,近年来发现了一些金矿床(点),呈现出较好的找矿前景,但发现矿床数量和规模无法与中亚南天山相比,因此,西南天山金成矿规律研究就成为热点问题。本论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进行了解剖,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研究、稳定同位素、年代学以及综合分析对比等多种手段,划分了金矿类型,总结了成矿规律,研究了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了西南天山地球动力学演化与金成矿作用,并与中亚南天山金成矿带进行了对比。取得如下新认识和进展:将西南天山金矿归纳为4种主要类型,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造山型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其中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是最重要的类型,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是一种罕见的金矿新类型。总结了金成矿规律,不同类型金矿均受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及断裂控制,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多数分布在区域大断裂附近,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地层及岩性对金矿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穆龙套型金矿容矿岩系具有浊流沉积特点,赋矿岩性为含碳千枚岩、变质砂岩和变质粉砂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具有制约作用,在不同程度上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和驱动力。提出布隆金矿是罕见的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并系统研究了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作用。成矿温度变化范围大,为159~390℃,金主成矿阶段集中于200~340℃,流体盐度为2.42~19.29wt% NaCleq,成矿流体属CO2-H2O-NaCl体系。黄铁矿δ34S为14.6~19.2‰,重晶石δ34S变化于35.0~39.6‰,表明硫来自于地层。首次在西南天山金矿中开展氦和氩同位素示踪,表明布隆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来源,有少量地幔流体的参与。石英δ18O水为6.7~14.7‰,δD变化于-70~-55‰,δ13CPDB为-4.6~-1.4‰,暗示成矿流体主要是来源于建造水,并混合少量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物理化学条件、流体成分改变及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萨瓦亚尔顿金矿赋存于上志留统和下泥盆统浅变质的含碳浊积岩中,容矿岩石为含碳千枚岩、变质砂岩和变质粉砂岩。矿化带及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为中低温(78~355℃)、中低盐度(2.57~22.10%)的H2O-NaCl-CO2-CH4体系。成矿流体中CO2、、CH4含量变化与金和锑成矿有密切关系。菱铁矿、白云石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13CPDB介于–10.5~4.98‰,暗示碳来源于地幔和海相碳酸盐岩。对韧性剪切带中绢云母化全岩进行了40Ar-39Ar测年,支持前人提出金成矿时代在三叠纪的观点。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与剪切带的演化有紧密关系。萨瓦亚尔顿金矿具有穆龙套和库姆托尔金矿的特点,但又具有特殊性。其中,浅成中-低温条件下成矿,金、锑共生是其最大特色。大山口金矿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含碳)细碎屑岩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分布于英安斑岩脉、闪长玢岩脉内及其接触带中。对岩脉、砂岩、蚀变岩和石英碳酸盐脉的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闪长玢岩和英安斑岩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稀土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为富含挥发份的岩浆期后热液。铁白云石的δ13CPDB值为-2.8‰~-3.3‰,δ18OV-SMOW变化于14.1‰~14.5‰,暗示碳主要来源于幔源和海相碳酸盐岩。δ18OV-SMOW值介于15.9‰~18.6‰,δ18O水值为-1.14‰~10.9‰,δD为-51‰~-7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矿床受剪切成矿系统控制,剪切构造与岩浆侵入是主要成矿因素。西南天山区域地球动力学演化对金成矿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金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二叠纪-晚三叠世,少数在晚泥盆世-石炭纪,二叠纪的成矿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板内区域伸展背景下。三叠纪金矿的形成受控于印支运动。与中亚南天山成矿带对比表明尽管西南天山成矿背景有差异,但成矿潜力巨大。

关键[6](2005)在《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吉林东南部地质资料的重新研究,认为其地壳演化经历了早前寒武纪陆壳形成期、晚元古代-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发展期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运动叠加期等三个阶段,提出吉南太古宙陆核是由多个地体拼合而成的新观点,并按地体构造划分准则,首次对研究区地体构造进行了划分。在对老岭地区地质构造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岭变质核杂岩的新认识,确认了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指出研究区构造控矿的重要性,提出区内成矿的两个重要时期是古元古代和中生代,将区内矿床重新划分为夹皮沟、鸭绿江、天合兴-二密等三个受深大断裂(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成矿带,阐明了不同矿种、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空间分带特征。论文首次提出二道甸子、夹皮沟、黑龙江老柞山等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的新观点,并得出了由浅成到中深成矿的新认识,从而建立了该区造山型金矿的地壳垂向连续成矿模式。首次提出吉林东部延边地区的刺猬沟金矿和九三沟金矿分别为低硫化型和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系列。根据硼矿及铜钴矿的形成环境及矿床特征分析,确认高台沟硼矿、大横路铜钴矿为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型矿床类型,建立了成矿系统模式。在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和大型矿田产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桦甸溜河地区、和龙穷棒子沟-金城洞-积水沟地区为造山型金矿成矿有利地区,老岭地区亦存在变质核杂岩型金成矿的巨大找矿潜力。

范永香,曾键年,刘伟[7](2004)在《论成矿预测的理论体系》文中认为成矿预测研究是近年来矿产勘查的重要进展之一。成矿预测的基础是成矿规律研究。成矿预测的理论涉及地学诸多领域。主要归结为:区域构造成矿分析预测理论、建造分析和成矿系列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地质异常区域成矿分析预测理论、金属省成矿分析预测理论。构成区域成矿预测的完整理论体系。

杨群周[8](2002)在《东秦岭造山带河南段金成矿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结合河南省有色地矿局科研项目,以壳体成矿学为理论指导,用常规地质和连续介质物理研究方法,研究东秦岭造山带河南段造山带特征、金成矿规律及其控制因素,探讨金的成矿机理,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确定金矿找矿的方向和有利区段,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较系统总结了在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成矿流体、成矿作用动力学、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区内前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运用壳体成矿学理论对区内造山带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2个Ⅰ级、3个Ⅱ级、6个Ⅲ级、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认为其为地洼型造山带,属挤压-拉张型,对金成矿有重要控制作用。 研究了区内金成矿的统—性和多样性,前者表现为其时空分布主要受“空间过渡际成矿”和“时间过渡际成矿”控制,后者主要表现为工业类型、赋矿地层、成矿时代、赋矿构造等方面的多样性。论证了区内金成矿的“多因复成”特征,提出了区内金矿是在前地槽、地槽阶段金初步富集的基础上叠加了地洼阶段流体成矿作用的“沉积-变质-流体叠加改造矿床”的新观点。首次对区内金矿床进行了地球动力学分类,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型,七个亚类型。 探讨了区内金矿床与深部构造的关系,提出了幔向斜陡坡带和航磁异常联合控制金矿床分布的新认识并探讨其机理;讨论了区域、矿田、矿床和矿体构造的控矿作用;将区内金矿床和国内外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并总结其特点。 探讨了区内造山带演化、金成矿及其动力学机理,提出了热应力是影响变质作用、构造形成演化及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的主控因素的新认识;对多孔均匀介质中流体对流的临界条件进行探讨,首次提出了除岩石物理性质外,构造层厚度和温度梯度是影响流体对流乃至矿质输运的主要因素。据此对区内造山带演化、金成矿的某些机理进行了定性的解释。 推导出成矿流体压力场分布方程,对熊耳山地穹金的成矿流体压力场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

孟宪刚[9](2003)在《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医巫闾山呈北东走向,西邻阜新盆地,东邻下辽河坳陷。研究区属华北地块北缘的燕山陆内造山带的东北端的阜新金矿集中区,是东西走向的燕山北缘围场-赤峰-阜新金银铜成矿带与北东走向的绥中-锦州-阜新金铅锌钼成矿列的交汇处。因此,对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医巫闾山北段阜新金矿集中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尤其是中生代以来的区域构造特征与金矿形成富集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本区资源规划、评价及矿产勘探工作提供区域成矿构造学方面的依据。 辽宁阜新地区医巫闾山北段以排山楼特大型金矿的发现而着称于世。论文在紧密结合地质背景、构造背景研究的基础上,以地质事件为主线,分析该地区域成矿构造的成生历史,特别是燕山运动以来继承及新生的构造体系格架与滨太平洋成矿构造域的盆岭构造、闾山岩体热隆、变质核杂岩等3个不同级别的区域成矿构造系统。重点以排山楼、大板、大樱桃沟、五家子等金矿矿田构造调查为基础,以区域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为背景,辅以成矿构造物理模型、数学模型,通过成矿构造、控矿构造研究,将本区金矿的成矿构造确认为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剪切带,并且是与区域成矿构造系统相联系,在不同时期、不同级序、不同力学性质构造体系成分复合条件下成矿。 经过三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的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进展: 1、通过区域成矿构造分析,重新拟定并阐述了成矿构造演化史。结合深部地质、物探和遥感解译资料,划分了辽东巫闾山地区构造体系和构造带归属、韧性剪切带与变质核杂岩的时代、范围分区及其复合关系。认为阜新地块是在克拉通裂陷槽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经历了海西期陆缘褶皱始造山、印支—早燕山陆内褶断主造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陆内盆山后(重)造山等过程。 2、辽宁医巫闾山地区出露的构造体系有纬向、经向、北西向、华夏、新华夏、旋扭构造体系等,这些构造体系的成生演化与该区金-多金属矿富集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深部地质作用与构造体系的联系,是控制该区金矿的主要构造因素。 3、通过对小型构造、显微构造、X射线岩组等矿田构造分析,判明本区至少经历了2~3期(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脆-韧性构造变形。从构造岩、矿物岩石形变、相变特征的差异,论述了本区NE、EW向两种主要控矿构造的相关性,并根据岩石组构对导矿、容矿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式作了详细划分。 4、通过区域构造、控矿构造分析、声发射历史地应力测量、古应力值估算等技术,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立了中生代以来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等三期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值和方位,首次建立了辽宁医巫阁山地区变质核杂岩及邻区的构造物理模型和有限单元数值法数学模型。 5、分析了本区区域控矿构造、变质核杂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认为金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本区及邻区热事件和同位素年龄落在燕山期。毛景文等(毛景文等,2000)获得排山楼金矿形成年龄为 120Ma,新近的结石 U-Ph法测得排山楼与金矿化相关的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24Ma(苗来成,2000),本项研究所测全岩K-Ar法成矿一蚀变平均年龄为11 OMa,可见排山楼金矿形成年龄主要为晚燕山期,这也反证了阜新地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及变形一热事件发生在燕山期。 6、首次在本区划分了与大地构造演化、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相联系的变形序列及相应的控矿构造型式、成矿序列和矿化类型。在沉积一岩浆一变质建造、语皱变形、推覆/滑脱剪切带等发育的基础上出现了中生代的构造复合,在N’’NE向构造的力学性质转化为偏张性时期为本区主要的叠生复合成矿期。新华夏系*口一NLN B向断裂与纬向、北西向断裂复合,在本区组成网格状构造样式,医巫阎山北段同造山侵位花岗岩体强化了变质核杂岩区的应变图像,并使北东方向的围岩构成透镜状压力影,分别是遍及全区的和中南段最突出的区域成矿系统。 7、明确了燕山运动在阜新地区是最为重要的成矿地质事件。中生代燕山运动以来太平洋板块在该区东侧向NW俯冲到岩石圈之下,本区地壳层次受到向NW的挤压产生基底滑脱、推覆增厚,并在挤压与松弛伸展交替变化的过程中出现韧性剪切、盆岭构造、变质核杂岩、重力滑脱、花岗岩热隆,这就成为阜新地区及邻区构造一岩浆一成矿作用最为关键的地质事件。 8、通过区域成矿构造与矿田构造分析,作者认为医巫阁山北段金矿的控矿构造,为环绕医巫间山变质核杂岩隆起中心的向NE突出的一套弧形推覆/滑脱型韧一脆性剪切带,且大致十等距分布。 9、最后,本项研究将辽宁医巫门山北段划分为2个一级成矿带、10个二级成矿远景K。在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厂五家于一梨树营于区、11。大樱桃沟一老河土区、117人巴区、118排山楼区、川大市堡于区是 5个可近期加强工作的目的区。同时指出 117、山是重点_[作、扩大探明储量最为有望的地段。

吴振寰[10](1983)在《前寒武纪太古代花岗岩的两种扭动构造型式及其控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四光教授在《地质力学概论》中指出:“总结了大陆壳的构造特点,可以看出,扭动构造型式(包括巨型和超巨型扭动构造型式)普遍存在”。研究指出,这种构造型式在地壳演化早期——太古代也有明显地反映。不同的是由于太古代时期的地壳结构、硬化程度、热态变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其扭动构造型式的特点一般表现为规模巨大、结构简单、“伴生”复合的地质作用(包括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成岩成矿作用等)明显。众所周知,地壳演化早期,在太古代岩石出露区,其突出的特征是:在组成上几乎全是绿岩带-花岗岩类岩石(包括各种片麻岩及混合岩)。象南非开普克拉通出露的太古代花岗岩类岩石的面积占整个克拉通出露面积的95%以上,罗多西亚克拉通出露的花岗岩类面

二、试谈前寒武纪经向和纬向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前寒武纪经向和纬向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造山带大型矿集区成矿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当前国内外对造山带板块构造研究的进展
        1.2.2 当前国内外对造山带成矿作用研究的进展
        1.2.3 秦岭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指导思想和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华北南缘构造带
    2.2 北秦岭构造带
    2.3 中秦岭构造带
    2.4 南秦岭构造带
    2.5 扬子北缘构造带
第三章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特征
    3.1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秦岭造山带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过程
    4.1 中晚元古宙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
        4.1.1 中晚元古宙板块构造基本概貌
        4.1.2 复合“三叉”裂谷系主要构造岩石单元
        4.1.3 复合“三叉”裂谷系的演化简史
    4.2 新元古代南华-震旦纪大陆裂解与秦岭古洋盆的诞生
    4.3 显生宙板块构造基本格局及演化
        4.3.1 新发现和新认识
        4.3.2 寒武纪秦岭板块构造格局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再造
        4.3.3 显生宙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
第五章 区域成矿系统
    5.1 成矿系统的划分
        5.1.1 成矿系统的划分原则
        5.1.2 秦岭造山带主要成矿系统
    5.2 主要成矿作用和成矿系统
        5.2.1 中晚元古宙主要成矿作用和成矿系统
        5.2.2 新元古代南华-震旦纪主要成矿作用和成矿系统
        5.2.3 显生宙主要成矿作用和成矿系统
第六章 大型矿集区成矿系统
    6.1 华北南缘小秦岭金、钼矿集区——后弧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6.1.1 成矿地质背景
        6.1.2 典型矿床特征
        6.1.3 成矿条件分析
        6.1.4 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机理
        6.1.5 主要找矿标志
    6.2 中秦岭西成-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增生弧前盆地热水成矿系统
        6.2.1 成矿地质背景
        6.2.2 典型矿床特征
        6.2.3 成矿系统形成条件分析
        6.2.4 主要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类型
        6.2.5 成矿系统的形成机理
        6.2.6 主要找矿标志
    6.3 勉略宁“三角”地区铜、金矿集区——中新元古代活动陆缘成矿系统
        6.3.1 成矿地质背景
        6.3.2 典型矿床特征
        6.3.3 成矿系统形成条件分析
        6.3.4 成矿过程及成矿机理
        6.3.5 主要找矿标志
    6.4 镇旬盆地铅锌、金矿集区——隐伏俯冲沉积楔和残留盆地成矿系统
        6.4.1 成矿地质背景
        6.4.2 典型矿床特征
        6.4.3 成矿系统形成条件分析
        6.4.4 成矿过程及成矿机理
        6.4.5 主要找矿标志
    6.5 扬子北缘灯影组铅锌矿集区——“热基底”热水循环成矿系统
        6.5.1 成矿地质背景
        6.5.2 典型矿床特征——马元矿床
        6.5.3 成矿系统形成条件分析
        6.5.4 矿床成因类型
        6.5.5 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6.5.6 成矿基本规律
        6.5.7 主要找矿标志
        6.5.8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7.2 存在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焦家金矿田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造山型金成矿系统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1.1 造山型金矿概念及沿革
        1.1.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1.1.3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1.1.4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1.1.5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1.1.6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1.1.7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1.1.8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1.2 焦家金矿田勘查与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区域金矿勘查与研究沿革
        1.2.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1.2.3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1.2.4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1.2.5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1.2.6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1.2.7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1.2.8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1.3.2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1.3.3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1.3.4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1.3.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1.3.6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1.3.7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量
        1.4.1 论文结构
        1.4.2 实物工作量
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2.1 区域构造与岩石建造
        2.1.1 区域构造格架
        2.1.2 岩石建造
    2.2 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
        2.2.1 新太古代大洋火山喷发
        2.2.2 新太古代末区域变质作用
        2.2.3 古元古代大洋裂谷-岛弧火山喷发-火山沉积
        2.2.4 晚元古代陆台浅海沉积作用
    2.3 中生代构造动力学体制
        2.3.1 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2.3.2 大洋俯冲陆缘构造作用
        2.3.3 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
        2.3.4 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
    2.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3 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
    3.1 控矿构造系统
        3.1.1 断裂带空间展布
        3.1.2 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3.1.3 “菱形”控矿构造特征
        3.1.4 控矿构造应力场解析
        3.1.5 控矿构造演化
        3.1.6 构造控矿模式
    3.2 赋矿岩石建造
        3.2.1 变质岩建造
        3.2.2 岩浆岩建造
        3.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4 成矿要素与作用过程
    4.1 蚀变-矿化期次与阶段
        4.1.1 蚀变类型及蚀变期
        4.1.2 金成矿期次与阶段
    4.2 成矿物质来源与供应
        4.2.1 成矿物质来源
        4.2.2 成矿物质供应
    4.3 成矿流体来源与输运
        4.3.1 成矿流体来源
        4.3.2 成矿流体输运
    4.4 成矿物质富集与储存
        4.4.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演化
        4.4.2 金迁移与沉淀机制
5 成矿产物与结构特征
    5.1 成矿产物与物质结构
        5.1.1 矿床系列
        5.1.2 矿化类型
        5.1.3 异常系列
        5.1.4 物质结构
    5.2 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5.2.1 空间结构
        5.2.2 时间结构
    5.3 矿化网络结构模式
6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6.1 变化过程和控制因素
        6.1.1 地质构造与矿床变化
        6.1.2 岩浆活动与矿床变化
        6.1.3 区域变质作用与矿床变化
        6.1.4 表生作用与矿床变化
    6.2 剥蚀程度与保存状态
        6.2.1 蚀变岩空间分布与矿体剥蚀保存
        6.2.2 黄铁矿热电性与矿体剥蚀保存
        6.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与矿体剥蚀保存
        6.2.4 硫同位素组成与矿体剥蚀保存
7 成矿机制与动力学模式
    7.1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
    7.2 成矿系统发生-演变过程
    7.3 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
        7.3.1 挤压-碰撞成岩阶段(~150Ma)
        7.3.2 挤压-俯冲成岩阶段(130~125Ma)
        7.3.3 伸展-走滑成矿阶段(122~110Ma)
8 勘查系统与成矿预测
    8.1 从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8.1.1 成矿系统时-空结构分析
        8.1.2 成矿系统要素分析
        8.1.3 主要找矿标志
        8.1.4 勘查系统模型构建
    8.2 成矿预测与工程验证
        8.2.1 远景区预测
        8.2.2 靶位预测
        8.2.3 工程验证
9 结论
    9.1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和菱形断裂系控矿
    9.2 金成矿过程及机理与矿化网络结构 3Dt 模型
    9.3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9.4 勘查系统模型与成矿预测
    9.5 进一步勘查建议
        9.5.1 大力加强新类型金矿研究
        9.5.2 加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
        9.5.3 注意接触带及构造碎裂岩带找矿
        9.5.4 注意钾化蚀变带找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4 论文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1.4.1 对沂沭断裂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1.4.2 对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
        1.4.3 探讨了金矿成矿作用
    1.5 本章小结
2 沂沭断裂带基本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断裂带特征
        2.2.1 地质特征
        2.2.2 构造特征
        2.2.3 实测剖面中构造证据
    2.3 地球物理特征
        2.3.1 △T磁异常特征
        2.3.2 重力场特征
        2.3.3 岩矿石电性参数
    2.4 地球化学特征
        2.4.1 区域地化异常特征
        2.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4.3 水系沉积物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断裂带内典型金矿床特征
    3.1 蚀变岩型金矿
        3.1.1 龙泉站金矿床
        3.1.2 牛家小河金矿床
        3.1.3 南小尧金矿床
    3.2 石英脉型金矿
        3.2.1 成矿地质背景
        3.2.2 矿体特征
    3.3 矽卡岩型金矿
        3.3.1 成矿地质背景
        3.3.2 矿体特征
    3.4 潜火山热液型金矿
        3.4.1 成矿地质背景
        3.4.2 矿体特征
    3.5 其它矿床
        3.5.1 昌乐青上铜矿床
        3.5.2 安丘白石岭铅锌矿床
        3.5.3 昌乐蓝宝石矿床
    3.6 本章小结
4 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4.1 沂沭断裂带的演化与矿质来源
        4.1.1 沂沭断裂带演化
        4.1.2 成矿物质来源
    4.2 成矿动力学环境
        4.2.1 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4.2.2 大陆边缘活化阶段
        4.2.3 断块发展阶段
    4.3 构造事件与成矿
        4.3.1 区域变质作用与成矿
        4.3.2 构造岩浆热事件与成矿
        4.3.3 张裂作用与成矿
    4.4 成矿系列
        4.4.1 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4.4.2 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4.4.3 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4.5 本章小结
5 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5.1 金的地球化学特征
        5.1.1 主要地质体金含量
        5.1.2 主要岩石类型金含量
        5.1.3 赋矿围岩的含金性
        5.1.4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5.2 矿石建造特征
        5.2.1 矿石物质成分
        5.2.2 矿石化学成分
        5.2.3 蚀变作用与蚀变分带
        5.2.4 载金矿物及金矿物特征
    5.3 成矿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5.3.1 流体包裹体特征
        5.3.2 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与密度
        5.3.3 流体与成矿
    5.4 成矿物质来源
        5.4.1 稳定同位素特征
        5.4.2 元素共生组合特征
    5.5 成矿时代与成矿模式
        5.5.1 成矿时代
        5.5.2 成矿阶段
        5.5.3 成矿模式
    5.6 金矿成矿规律
        5.6.1 成矿地质条件
        5.6.2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5.6.3 找矿标志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1.1 沂沭断裂带形成与演化
        6.1.2 构造与成矿关系
        6.1.3 成矿物质来源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前景及展望
        6.3.1 问题
        6.3.2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项目
附录图版Ⅰ—光片
附录图版Ⅱ—薄片

(4)易门狮凤山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易门矿田概况
    第二节 易门铜矿区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依据
    第四节 完成的工作量及调研工作介绍
    第五节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一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大地构造单元及区域构造演化
    第二节 深大断裂、刺穿构造及褶皱构造形迹
    第三节 地层沉积序列
    第四节 主要沉积建造类型
    第二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赋矿地层及岩性
    第二节 狮凤山矿床构造特征及构造体系划分及其控矿作用
    第三节 岩浆作用与成矿
    第四节 狮凤山铜矿床地质
    第三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
    第一节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第二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第三节 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四节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第四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
    第一节 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的证据
    第二节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第一节 构造地球化学工作方法概述
    第二节 8#矿体分布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节 59#矿体分布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凤山西部13中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节 凤山南部13中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第六节 凤山南部14中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七节 凤山南部15中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大比例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第一节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第二节 大比例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
    第三节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CA)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应用
    第七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隐伏矿定位预测和靶区优选
    第一节 隐伏矿定位预测
    第二节 重点靶区优选
    第八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和问题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问题和建议
致谢
附录A 狮凤山铜矿床部分野外工作及矿石照片
附录B 狮凤山铜矿床岩(矿)石镜下鉴定素描图
附录C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CA)计算源程序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区域地质及矿产研究现状
        1.1.2 典型矿床研究现状
        1.1.3 存在问题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情况及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元古宇
        2.1.2 震旦系
        2.1.3 寒武系
        2.1.4 奥陶系
        2.1.5 志留系
        2.1.6 泥盆系
        2.1.7 石炭系
        2.1.8 二叠系
        2.1.9 三叠系
        2.1.10 侏罗系
        2.1.11 白垩系
        2.1.12 新生界
    2.2 岩浆岩
        2.2.1 元古宙岩浆岩
        2.2.2 早古生代岩浆岩
        2.2.3 晚古生代岩浆岩
        2.2.4 中-新生代岩浆岩
    2.3 构造
        2.3.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2.3.2 褶皱
        2.3.3 主要区域大断裂
        2.3.4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4.2 区域磁场特征
        2.4.3 深部构造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5.1 区域微量元素富集及变化特征
        2.5.2 地球化学异常及金异常区特征
    2.6 区域矿产
第三章 西南天山金矿床类型及成矿条件
    3.1 金矿床类型及主要特征
        3.1.1 金矿床类型
        3.1.2 金矿床主要特征
    3.2 金矿床控矿因素及分布规律
        3.2.1 构造控矿
        3.2.2 地层及岩性的控矿规律
        3.2.3 岩浆活动对金成矿作用的制约
        3.2.4 金矿床的时控特征
第四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4.1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地质特征
        4.1.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4.1.2 矿区地质概况
        4.1.3 矿床地质特征
        4.1.4 矿床类型对比
    4.2 大山口金矿床地质特征
        4.2.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4.2.2 矿区地质概况
        4.2.3 矿床地质特征
        4.2.4 矿床类型对比
    4.3 布隆金矿床地质特征
        4.3.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4.3.2 矿区地质
        4.3.3 矿床地质特征
        4.3.4 矿床类型对比
第五章 研究方法
    5.1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5.2 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5.3 硫同位素分析方法
    5.4 氦和氩同位素分析方法
    5.5 ~(40)Ar/~(39)Ar 同位素测年分析流程
    5.6 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方法
第六章 金矿成矿机制
    6.1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机制
        6.1.1 成矿物质来源
        6.1.2 成矿流体研究
        6.1.3 金的迁移与沉淀
        6.1.4 成矿时代
        6.1.5 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6.2 大山口金矿床成矿机制
        6.2.1 成矿物质来源
        6.2.2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6.2.3 成矿时代
        6.2.4 成矿作用初探及成矿模式
    6.3 布隆金矿床成矿机制
        6.3.1 成矿物质来源
        6.3.2 成矿流体特征
        6.3.3 成矿作用
第七章 西南天山地球动力学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第八章 与中亚南天山金成矿带对比
    8.1 地质演化历史的相似性
    8.2 矿产特征对比
    8.3 成矿地质背景对比
第九章 结论
    9.1 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9.2 不足和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个人简历
    二、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三、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博士期间参加重要学术活动

(6)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二、以往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四、取得的主要认识及研究成果
第一章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地壳演化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动力学环境
        一、早前寒武纪陆核形成及发展演化
        二、晚元古代-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发展期
        三、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运动叠加期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及岩石圈结构特征
        一、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岩石圈纵向结构特征
    第三节 研究区地质矿产特征
        一、沉积建造特征
        二、侵入岩
        三、地质构造
        四、研究区矿产概况
    第四节 研究区地体构造划分及构造演化
        一、地体构造划分的意义与划分原则
        二、地体构造特征
第二章 老岭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赋矿规律研究
    第一节 关于变质核杂岩
        一、变质核杂岩的研究现状
        二、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及确认准则
        三、变质核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第二节 老岭变质核杂岩
        一、地质特征
        二、老岭变质核杂岩结构特征
        三、形成演化过程
        四、老岭变质核杂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第三节 老岭变质核杂岩与成矿作用
        一、变质核杂岩的赋矿机制
        二、老岭变质核杂岩的赋矿特点
    第四节 老岭地区的差异剥蚀及金矿找矿方向
        一、老岭地区的差异剥蚀现象
        二、老岭地区金矿找矿方向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矿床分布规律
    第一节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一、成矿的构造因素
        二、成矿的原始建造
        三、侵入岩浆成矿作用
    第二节 成矿的时间演化规律
        一、成矿时代
        二、成矿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第三节 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
        一、成矿带的重新划分及其定位
        二、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
        三、矿体的垂向定位深度及区域剥蚀情况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第一节 造山型金矿床
        一、造山型金矿特点
        二、造山型金矿床的分类
        三、吉林东南部造山型金矿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的确定
    第二节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一、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特征
        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类型划分
        三、吉林东部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系列确定
        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造山型浅成金矿床对比研究
    第三节 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一、概述
        二、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三、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分析
        四、找矿及评价标志
    第四节 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型矿床研究
        一、热水沉积成矿作用
        二、典型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改造型矿床研究
第五章 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第一节 区域成矿模式
    第二节 大型矿田的形成条件及其地球动力学
        一、大型矿田的形成产出条件
        二、大型矿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
    第三节 区域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一、矿田或大型矿床的产出部位及标志特征
        二、进一步找矿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图版及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8)东秦岭造山带河南段金成矿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0.1 论文选题
    0.2 论文选题的意义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0.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造山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流体和成矿作用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区前人研究的现状
第2章 东秦岭造山带河南段的时空结构
    2.1 空间结构
    2.2 时间结构
    2.3 东秦岭造山带河南段的特征及性质
第3章 造山带时空演化中的金成矿
    3.1 金成矿的统一性
    3.2 金成矿的多样性
    3.3 金成矿的多因复成
    3.4 金矿床的地球动力学分类
第4章 金成矿的控制因素
    4.1 深部构造
    4.2 构造
    4.3 岩浆岩
    4.4 变质作用
    4.5 区内金矿和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对比
第5章 区内金矿的形成机理
    5.1 区内金成矿所涉及的连续介质物理问题
    5.2 研究区造山带演化及金矿的形成机理
第6章 成矿流体压力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以熊耳山地穹为例)
    6.1 成矿流体压力场
    6.2 研究区成矿背景
    6.3 成矿流体压力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
    7.2 找矿方向和成矿有利区段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览表

(9)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岩浆岩及区域矿产
        一 区域地层
        二 区域构造
        三 岩浆岩
        四 区域矿产
    第二节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
        一 结构组成特征
        二 形成背景和区域构造式样
    第三节 构造体系划分及基本特征
        一 医巫闾山地区构造体系的区带划分
        二 医巫闾山地区主要构造体系及其特征
    第四节 深部地质作用与表层构造的关系
        一 推覆构造和韧性剪切带
        二 伸展构造与变质核杂岩
        三 陆壳的热结构与岩石圈变动
        四 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变位发展过程
第二章 区域遥感影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区域地壳表层构造的遥感影像特征
        一 资料依据与解译标志
        二 区域遥感影像特征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一 磁场特征
        二 重力场特征
    第三节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一 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
        二 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
        三 相关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组合规律
第三章 金成矿区带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金矿分布规律
        一 金矿矿化集中区主要地质特征
        二 主要矿床类型
    第二节 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和矿石特征
        一 围岩蚀变特征
        二 矿石特征
    第三节 典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一 排山楼金矿
        二 大板金矿
        三 大樱桃沟金矿
        四 五家子金矿
        五 金矿化富集与分布规律
第四章 金成矿区带控矿构造分析
    第一节 控矿构造与金成矿区带的关系
        一 控矿构造的基本特征
        二 控矿构造与矿体(带)分布的关系
    第二节 控矿构造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的关系
        一 蚀变矿化分带及其形成机制
        二 控矿构造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的相关性
        三 矿化类型的空间分带性
        四 控矿断裂构造性质与矿化类型的关系
        五 两类金矿形成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第三节 控矿构造形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一 控矿断裂构造岩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二 控矿断裂构造岩时空分布与金矿化的关系
        三 控矿构造形变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第四节 控矿构造相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一 控矿构造的相变特征
        二 不同控矿构造相变特征的差异
    第五节 控矿构造的归属
        一 控矿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二 控矿构造地质模型
第五章 金成矿区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物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与矿脉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 某些岩石的金含量变化
        二 金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和某些岩石的稳定同位素
        三 元素共生组合规律
    第二节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一 稳定同位素特征
        二 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物理环境
        三 成矿温度、压力和深度
    第三节 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探讨
        一 成矿时代
        二 矿床成因
第六章 构造应力场分析与模拟实验
    第一节 岩石组构特征与解释
        一 岩石组构的X射线法测量
        二 X射线岩石组构类型划分及解释
        三 构造解析及其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第二节 地应力测量和古应力值估算
        一 声发射(AE)法历史地应力测量
        二 变形岩石古应力值估算
    第三节 构造动力成矿有限元数值分析
        一 数学模型的建立
        二 实验结果
    第四节 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模拟实验
        一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二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三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隆升的物理模拟
第七章 金矿控矿条件与成矿预测
    第一节 区域构造控矿规律与矿化特征
        一 区域金矿化类型
        二 区域矿质来源的多样性
        三 变形序列与成矿序列的期次与叠加
        四 剪切带及其伴生构造的动热作用
        五 不同构造区段的控矿作用
        六 区域构造成矿控矿与矿化特征
    第二节 典型矿床的控矿模式与成矿找矿模式
        一 典型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式
        二 区域成矿找矿模式
    第三节 成矿远景区的划分与评价
        一 区域成矿的基本条件
        二 医巫闾山地区成矿远景区(带)的划分
        三 医巫闾山地区成矿远景区评价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资料
图版说明及图版

四、试谈前寒武纪经向和纬向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造山带大型矿集区成矿系统研究[D]. 杨宗让. 长安大学, 2012(07)
  • [2]焦家金矿田成矿系统[D]. 王中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3]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奎.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7)
  • [4]易门狮凤山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D]. 邹海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5]西南天山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机制[D]. 杨富全.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5(01)
  • [6]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 关键. 吉林大学, 2005(06)
  • [7]论成矿预测的理论体系[J]. 范永香,曾键年,刘伟. 湖北地矿, 2004(01)
  • [8]东秦岭造山带河南段金成矿规律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 杨群周. 中南大学, 2002(04)
  • [9]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D]. 孟宪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03)
  • [10]前寒武纪太古代花岗岩的两种扭动构造型式及其控矿作用[J]. 吴振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1983(04)

标签:;  ;  ;  ;  ;  

论前寒武纪经纬地带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