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问题总目录,第 21 卷,2001

林业经济问题总目录,第 21 卷,2001

一、林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1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松[1](2020)在《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徐丽媛[2](2015)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文中研究指明中部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贫困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总体上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至今发展不快,且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存在高度的重合,90%以上的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中部贫困地区130个贫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1323.03万余人,占其总人口的19.14%,占中部六省贫困人口的49.57%。马克思说:“竞争是挡不住的洪流。”竞争有利于倒逼贫困地区改进发展模式,提高地方政府执政水平。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中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和持续发展,培育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关键。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其现状如何,各贫困地区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何在?这些都需要详细系统地研究。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发展阶段、价值取向系统梳理,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比较评价,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界定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对其所处阶段进行定位,并阐述其价值取向。基于对竞争力内涵的理解,结合贫困地区的特点,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指以脱贫奔小康为目标的中部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力的统一体,这些能力综合反映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环境、科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作用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阶段划分理论和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得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要素推动阶段,产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开采利用效率,要素禀赋的竞争是其竞争的主要形式。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统一、自生能力培育、以及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分别是其基础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2、运用了SWOT方法和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SWOT方法分析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水平低及收入外部性依赖强等劣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挤压、难以持续的低成本优势等的挑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与突破。运用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动态性系统,由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等诸多子系统构成,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要促进中部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不仅要对症下药,更需要统筹谋划;不仅要借助外力,还要促进内生;不仅要规划未来,还要吸取教训;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考虑长远。3、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发现,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对中部贫困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有大小之分,具体为:市场活力>禀赋基础>内生能力>制度保障。市场活力中开放程度影响最大,禀赋基础中经济水平影响最大,内生能力中科技创新影响最大,制度保障中在制度扶贫影响最大。可见,中部贫困地区要提高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切实履行国家扶贫制度解决贫困问题,是其关键点。5、采用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首先在整体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出中部六省130个贫困老区中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然后,以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这20个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动静态评价和分析。分析发现,相比于综合实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在排名上有一些重大变化,这与理论上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关系的论述相符合;静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由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共同决定,不存在某一构成要素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相差不大且普遍不高;动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排名三年内整体变动不大,个别县有较大的调整;总体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与本文第五章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相应证。6、根据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结合全文的定性分析,本文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打造优势集群,增强经济实力;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培育内生能力;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突破关于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于发展模式、路径等传统分析的局限性,选择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作为研究焦点。这呼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采用了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研究。并基于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分四方面进行管理对策确定研究。论文研究提出了新的概念,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阶段定位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熊元彬[3](2015)在《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研究(1851-1938)》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幅员辽阔,手工行业众多,各地差异性较大,社会经济存在着多元结构。由于东中部不仅属产棉、缫丝区,而且在手工行业中又最为典型,因而自然比多山多雨、少田少地的云贵手工业更为凸显,以致在研究区域上,学界往往侧重于东中部等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在研究行业上又自然以棉纺织、缫丝业为主。即使在宏观的研究论着中,有关云贵手工业的内容也几乎只是稍有涉及而已,并运用东中部通商口岸统计的资料进行阐述,从而无意间忽视了云贵等地手工业在整个近代中国手工业中的地位和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自身的兴起及其变动过程。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融为一体和云贵特殊的自然和历史环境,适度地借鉴发展经济学中的“适合技术”和区域经济中的联动与整合,以及山地经济等理论,从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两组耦合关系,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融入到整个中国及世界贸易的过程中,通过相对长时间段的连续考察,探讨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原料及市场等方面的变化。主要回答了云贵高原在多山多雨、少田少地、交通不便、产棉甚少、经济基础较差的特殊情况下,其近代手工业是如何兴起与变动的?手工原料及其半成品又是如何与外地进行联动与整合的?在经营手工原料及半成品的商人当中,他们又是如何经营的?政府在推动手工业的变动过程中又有何表现?以及在19世纪80年代云贵近代工业化启动至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前,云贵的商路又有何变化?工业化及商路的变化又对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及其经济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就全文的发展脉络来看,文章以1851年两广商人开始将英国机制洋纱转销云贵和鸦片对客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吸引为切入点,围绕“资源→商人(联动市场与整合资源的中介)→市场”这条主线进行展开,在肯定鸦片对人们身心健康及社会都有着不可争辩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结合国内外特殊的历史环境,运用经济地理将云贵与东中部等地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如对于同属西南的成渝而言,由于成渝不仅属产棉区,纺织基础较好,机制洋纱的输入晚于云贵,而且在输入的洋货中,最先是以消费品的方式从机制洋布输入的,而棉料尚须仰给于外地的云贵则是以原料的方式最先输入洋纱,而后输入洋布。不仅如此,即使是在同属云贵高原的云贵两省中,由于贵州属内陆省份,交通不及云南便利,棉料的输入相对不易,政府为弥补棉料的不足,以致贵州植棉业和蚕桑业的兴起都早于云南。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兴起及其变动是由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强推和云贵高原周边地区相继开埠的一系列带动下,以及在中国尚需进口鸦片而云贵又正好适宜于鸦片种植的特殊时空下,云贵高原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联动得以增强,资源整合度也得以相对提高。其中,在联动与整合的方式上,从政府主导型的“滇粤铜盐互易”转变成了受国内外市场自身需求所致的“大锡出口”贸易。在联动与整合的内容上,也从传统的棉料及布疋基本“都仰给与外省”的单线贸易转变成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改贩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从而使机制洋纱以原料的方式与传统的手工织布操作相结合,开启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1883和1886年,云贵两省矿务招商局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云贵近代工业化的开始,继而进一步推动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发展。作为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兴起的带动因子,鸦片的种植与推广,不是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世界鸦片、洋纱等各种贸易外力的直接驱动和内部比较利益强有的吸力下,从而使鸦片在财源甚少,但又恰好适宜于鸦片种植的云贵高原得以广泛种植和推广,继而使客商不惧爬山涉水及匪徒的劫财,纷纷而至,不仅将质优价廉的机制洋纱等手工原料及其技术、工具等输入至云贵,以赊购或转卖的方式给手工业生产者,而且还将该地的手工业原料及其半成品转销于外地市场,使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在世界工业化原料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拉力和在以商人为中介的推力下,加强了云贵与外地的联动与整合。民国政府成立后,取消了清政府长期以来对云贵的“协济”,并继承清政府的禁烟政策,致使云贵在财政本已极为困乏的严峻形势下,顿时又失去了两大财源,因而在中央鞭长莫及和财源匮乏的多重影响下,云贵军阀采取了“寓禁于征”的鸦片政策,使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继续在鸦片贸易的带动下与国内外保持着联动与整合的关系。但是,]938年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坐镇西南,对云贵进行强有力的直接控制,全面实行严种、严吸、严运的鸦片政策,从而中断了洋纱以易鸦片的这种双向贸易,使云贵与国内外的市场大为萎缩,继而使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转变成了一种一切围绕战争所需进行生产的战时手工业。结合国内外市场和云贵本地的经济地理条件,加强对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及民族经济之问联动与整合复杂关系的专门研究,不仅有益手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打破省级行政区划,明确不同区域间的功能定位,而且还有助于加深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认识,以及为当今云贵与东中部的联动与整合,和云贵与东南亚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发挥区域问的资源互补优势。此外,本文从手工业自身的变动出发,界定了近代手工业的起点,为研究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变动提供了新的线索,即在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是在机制洋纱与鸦片双向贸易的共同作用下兴起的,它与中国尚需进口鸦片而产棉甚少的云贵又正好适宜于鸦片种植,继而以易洋纱的这种特殊时空紧密相连。

赵友凯[4](2015)在《世贸规则对碳贸易机制适用的冲突与协调》文中指出由于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对气候环境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加强。国际社会也开始变倡导性的宣传发展为强制性的法律规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联合推动下,世界主要的国家与地区都陆续创设了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和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比重最大,所以国际上一般将这种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统称为“碳排放权交易”。随着国际法规的不断推进与完善,碳排放权这一虚拟的新生事物具有了相应的经济价值,其所带动的相关贸易行为也是异常活跃,所以一个与“碳”相关的贸易市场便应运而生。在现阶段,与碳贸易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主要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碳贸易运行机制与世贸规则并未产生紧密的联系。然而,碳贸易作为一个交易额十分庞大,前景被普遍看好的新兴贸易,其与世贸规则将会产生广泛的议题交叉和规则联系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相关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与世贸规则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前者偏向于气候与环境保护,后者则更侧重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致使碳贸易运行机制与世贸规则产生广泛议题交叉的同时不免包含许多不协调甚至暗含许多潜在的冲突。例如碳贸易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以下简称“GATT”)的关系,碳贸易与《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以下简称“GATS”)的关系,碳贸易当中可能暗含的相关补贴行为是否违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SCM Agreement,以下简称“SCM”),与碳贸易有关的实施措施是否妨碍贸易自由化,甚至是借以公平竞争为借口而实施的歧视性措施等等。即便如此,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仍然没有形成协调这两个体系之间冲突的有效平衡机制,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各国间相互的国际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等,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也将影响到环境与贸易本身的发展,因此对碳贸易机制与现行世贸规则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研究梳理显得意义重大。所以,在为了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有效发挥世界贸易组织中被广泛认可、运行成熟的规则体系的作用,协调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国际社会的理性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张军辉[5](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冯尕才[6](2012)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文明和环境之间的挑战与应战构成的。历史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因为其地处内陆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森林大量退化或消失,到了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已经相当贫乏。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仍然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变迁的主要特征是民国前期局部地区森林有恢复和增长趋势,但就整个民国时期来说,森林资源却呈急剧流失的态势。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是民间和军队燃料消耗、各类用材消耗、毁林开荒、军事消耗、自然灾害等,其社会背景则是西北地区文化、教育、经济的落后。森林资源的极度流失,导致燃料和用材短缺、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气候恶化、自然风景资源消失、经济文化衰落等一系列后果,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社会的进步,构成对西北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极大挑战。与此同时,中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北地区又面临着支持抗战和建设大后方的挑战。对此种种挑战,西北各省奋起回应,在政治家、林学家、农学家、当地民众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推动下,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教育,进行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推进了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揭开了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序幕,同时也承担起了支持抗战和建设国家坚固大后方基地的重任。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区域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为辅的多种研究方法,分引言、上篇、下篇三个部分,对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变迁和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研究。引言阐述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对一些概念作了界定。上篇“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的分布和变迁,第二章论述了森林资源的流失形态,第三章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流失的后果,分析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严重的社会背景。前三章主要论述了由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流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对西北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挑战,也在日本侵略、民族危亡的关头西北地区能否有力地支持抗战提出了挑战。下篇“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共分七章。阐述了在上述挑战下,西北地区各省所采取的种种应战措施。第四章阐述了在民国各届政府的推动下,西北各省林业管理机构的成立,为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第五章论述了林业机关、团体和个人对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进行考察,进行本地区林业建设规划。第六章探索了西北地区政府和民间都采取措施,在艰难环境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作。第七章介绍了西北各省区为了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纷纷开辟苗圃,进行苗木培育工作。植树造林是改善西北生态环境的核心举措,第八章探讨了西北地区各省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其得失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第九章通过对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探讨,指出民国时期是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第十章论述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树木引种、杂交育种、林木抚育、森林经理等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第十一章论述了国内着名林学家在科学救国思想的指引下,在西北地区进行艰苦的林业建设工作,为西北地区人民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第十二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的经验教训和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今后林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李金光[7](2010)在《我国植物专利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植物影响着国家的农业经济和食品安全,所以如何通过法律体系对植物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各国最关注的事情之一。目前,我国虽然对被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中的植物新品种的繁殖材料给予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独占性地保护,但不授予包括植物品种在内的植物本身及其部分专利权。在现阶段国外跨国公司全球性大批量申请植物专利的背景下,我国采用植物专利的可行性值得我们深思。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植物知识产权保护框架、评析国外植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剖析植物本身的可专利性以及我国排除植物专利所致问题,探讨我国现阶段采用专利权保护植物知识产权的可行性,并提出一定的设思。本文从四个部分论述了我国应当对植物本身及其部分进行专利保护的见解。第一部分通过介绍我国专利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基本内容以及二者对植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差异,阐述了我国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基本框架。第二部分通过介绍我国加入的与植物知识产权相关的三种国际公约即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并评析针对植物知识产权的美日保护模式、欧洲保护模式、印度保护模式,思考我们从中应当借鉴的部分。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植物与发明创造、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的关系,植物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关系以及植物与专利所要求的充分公开的关系,阐述了植物本身及其部分是可以具有可专利性的。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我国排除植物专利所致的问题、我国植物研究水平、我国植物知识产权申请情况,评析了我国现阶段是否采用专利权保护植物知识产权的不同观点,得出我国现阶段采用植物专利是可行的结论,并且认为可以通过在专利审查指南中将“植物品种”限制解释为传统方法培育的植物品种来实现对植物及其部分的专利保护。同时,为了使植物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与种子法的相关内容相衔接,并适应我国植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交流,可以从植物学角度出发,以我国种子法中规定的品种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1991文本中定义的植物品种为基础,在专利审查指南中明确我国“植物品种”的具体含义。

刘倩[8](2010)在《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暖成为人类不能回避的最严重的全球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空气中其浓度的增加与全球的温度上升之间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必然联系,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本文立足山东省研究省域这个环境发展低碳环境的路径和对策。在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演进史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从各国的发展方式入手,探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和各种路径。在深入探讨相关理论基础上,利用省级数据分析山东省的现状,分别从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发展、二氧化碳排放等角度对山东省的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构建了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体系结构。本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深刻阐述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形成路线及发展演进路径,从各国的研究进度、现状及发展趋势入手,讨论在全球气温升高及经济应对策略两方面中国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落实到山东省这一相对微观的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及其研究成果的借鉴意义。最后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了低碳经济的理论体系基础,包括碳循环理论,外部性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以后的论文开展做了铺垫。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讨论了现有的比较成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为本文的综合计算方法的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山东省的现状分析了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揭示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外在压力,更是内在需求。第四部分分别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人均量入手,描述山东省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并分析了山东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及各产业的排放强度。第五部分将山东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做了相关性分析,深刻揭示出二氧化碳排放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联,为以后的对策延伸提供事实依据,使得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力。第六部分分析了山东省碳排放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讨论了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结构及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了与国外先进区的差距。第七部分在讨论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路径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山东省现状的低碳经济发展的九大体系,从政策、结构、能源、技术等方面为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做好基础工作,并借鉴世界上的成功经验,大胆设想并小心求证,以期对策的运用能更快更有效率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低碳经济社会水平。

翁凌云[9](2010)在《基于生物质能源背景下我国玉米供需平衡分析》文中提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饲料原料与工业原料,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1%,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持续高涨,能源危机不断升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质能源以其突出的环保性和可再生性,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积极扶持。本文所涉及的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与粮食市场密切相关的燃料乙醇。玉米是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随着燃料乙醇需求与生产的快速扩张,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因此,在新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玉米供需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全面回顾我国玉米供需历史变化趋势,分析生物质能源背景下国内外玉米供需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现行生物质能源政策下的玉米产需预测及供需平衡判断,探讨了调节玉米市场时点上的供需矛盾,实现供需平衡的可行性;在供需预测的基础上,基于局部均衡理论,设定了2020年不同的燃料乙醇情景目标,着重分析了不同情景目标下我国玉米价格与供需平衡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详细分析我国玉米供需历史变化趋势;第二,总结生物质能源背景下国内外玉米供需特征;第三,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2010-2020年国内玉米供需进行预测分析;第四,从国内库存和国际贸易两种途径探讨了短期内实现我国玉米供需平衡的可行性;第五,构建玉米需求的恩格尔函数模型,求解饲料需求、工业需求与总需求的价格弹性;第六,设定2020年不同燃料乙醇情景目标,运用经济学的弹性原理分析不同情景目标下,燃料乙醇生产对我国玉米价格以及玉米饲料需求与工业需求的影响程度;第七,基于燃料乙醇情景目标下,提出保障我国玉米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预测现行生物质能源政策下我国玉米供需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从2017年开始将出现产需缺口,到2020年产需缺口为803.7万吨,但自给率仍维持96%的较高水平。(2)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国内库存与国际贸易市场两个途径,调节玉米市场时点上的供需矛盾,平衡玉米生产波动,实现国内玉米供需平衡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3)不同燃料乙醇情景目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燃料乙醇对我国玉米价格及供需平衡结构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燃料乙醇玉米需求占产量的比重为5%时,玉米价格上涨8%,饲料需求与工业需求占玉米需求的比重分别降为60.9%与24.5%;当燃料乙醇玉米需求占产量的比重为10%时,玉米价格将上涨22%,饲料需求与工业需求占玉米需求的比重分别降为57.9%与22.9%;当燃料乙醇玉米需求所占比重达到15%时,将使玉米价格大幅上涨,达到35%,而饲料与工业需求在玉米需求中的比重分别降至55.1%与21.5%。依据不同燃料乙醇情景目标的分析结果,本研究从国内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提出燃料乙醇目标下,保障我国玉米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议。

李飞[10](2010)在《中国古代林业文献述要》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基本林业文献进行研究,明确古代林业文献的概念界定,认识其研究的意义及价值,简单介绍了中国古代林业文献在古籍中的史料分布情况。本文根据古代林业发展的具体特点及文献分布规律,将古代林业文献的发展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四个历史阶段,力求在概述各个阶段林业文献的基本发展面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及成因。论文以文献述要为基础,总结古代林业文献具有分散性、交叉性、专业基础性等基本特点,探讨古代林业文献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为今后深入的文献研究开辟道路。通过具体文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林业未能自成体系,始终是大农业的一部分,其自身发展极为缓慢,客观上造成古代林业文献很大程度上也缺乏独立性,各个历史阶段专门的林业文献为数不多,更多的是其他典籍中汇集的相关零散的林业史料。古代林业虽然未能自成体系,但依然有其固有的发展脉络,而相应的古代林业文献也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成熟,且许多基本林业传统自始至终都是一脉相承,具有历史的连贯性。根据林业的现代内涵,结合古代典籍中林业史料的具体内容,本文将每一阶段的林业文献分门别类,试图在古代林业文献与现代林业学科之间构建联系;其中尝试用传统文献学的分析方法,诸如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对具体林业文献进行研究探索。古代林业文献述要研究不是全面的细致的文献分析,而是希望以目录提要这种方式,对古代林业文献的发展脉络作了简单的梳理和勾勒,目的在于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启发学者深入开展林业历史文化和林业思想研究。所以在历代林业文献基本分析之后,本文从林业文化传统、林业科技史研究、林业人物研究、区域林业史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线索性叙述及梳理,试图纵向探讨古代林业文献研究的方法及角度,为今后全方位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因此,中国古代林业文献述要可以看做是林业史研究和学科构建的基础性工作。

二、林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1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1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农业问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础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一)学术价值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史料出版
        (二)馆藏档案
        (三)学术成果
        (四)其它方面
    四、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重点
        (三)难点
        (四)学术创新点
    五、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主体界定
第一章 近代山东种植业发展述评
    第一节 山东农业种植地域的专门化发展
        一、土地占有状况与作物致诱性变迁
        二、天灾人祸与农业种植专门化
        三、专门化生产的成就与局限
    第二节 山东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发展
        一、赋税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二、交通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三、农业商品化的局限
    第三节 农业种植的科学化发展
        一、化肥与农药的施用
        二、水利灌溉的发展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
    小结
第二章 基督教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第一节 传教士来源及其见闻
        一、来鲁传教士的差会来源与发展概况
        二、传教士眼中的山东农业
    第二节 传教士的早期农业活动
        一、优质品种的引进
        二、推动副业发展
        三、先进科学技术的宣传
    第三节 乡建运动与农业现代化——以齐鲁大学为例
        一、被教会忽视的山东农业
        二、振兴农业的尝试
        三、迟滞的进程——齐鲁大学农事活动的局限
    小结
第三章 外国政府和团体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第一节 外国在山东的农业活动
        一、山东农业调查
        二、外国的农业投资与援助
        三、棉麦借款与山东农业
    第二节 德日在青岛的农业建设
        一、德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二、日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第三节 外国团体与山东农业:以山东华洋义赈会为例
        一、组织架构与资金来源
        二、赈济工作
        三、农业活动
        四、成就与局限
    小结
第四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农业机构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近代化发展
        一、中央农业部门的近代化进程
        二、山东地方农业部门的近代化沿革
        三、山东农业部门近代化局限
    第二节 山东基层农业机构建设
        一、各级农事试验场沿革
        二、农业部门人员构成
        三、基层农业机构发展:以青岛为例
    第三节 政府与农业活动:以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为视角
        一、20 世纪30 年代青岛农业状况
        二、运动发起及筹备
        三、官民矛盾的形成
        四、围殴村长事件与政府应对
        五、官民矛盾的解决
    小结
第五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教育机构
    第一节 山东各级农业学校沿革
        一、山东高等农业教育
        二、山东初、中等农业教育
        三、成就与局限
    第二节 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以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中心
        一、教员情况及管理
        二、癸卯学制与学校生源
        三、课程安排与学生管理
        四、学业、就业、职业:由成绩表引发的审思
    第三节 山东地方农业教育
        一、士绅与山东农业学校
        二、山东地方农校运行及学界反思
        三、乡建运动与农业教育实践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2)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区域竞争力理论
        1.3.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1.3.3 后发优势理论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5 反贫困理论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和反馈基模分析
    2.1 贫困与贫困地区的涵义
        2.1.1 贫困的涵义
        2.1.2 贫困地区的涵义
    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2.2.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2.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
        2.2.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2.2.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2.3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反馈基模分析
        2.3.1 贫困地区交通发展反馈基模分析
        2.3.2 贫困地区科技、教育发展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2.3.3 贫困地区环保投入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2.3.4 贫困地区管理的富者愈富、舍本逐末、饮鸩止渴反馈基模分析
    2.4 本章小结:启示
第3章 国内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3.1 国外对贫困地区的开发
        3.1.1 美国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3.1.2 日本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3.1.3 巴西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3.2 国内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典型模式
        3.2.1 广东增城模式
        3.2.2 山东临沂模式
        3.2.3 福建晋江模式
    3.3 国内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3.3.1 国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3.3.2 国内贫困地区开发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4.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与分布
        4.1.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
        4.1.2 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的关系
        4.1.3 中部贫困地区的分布
    4.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4.2.1 1978-1985年经济社会发展艰难起步兼救济式扶贫阶段
        4.2.2 1986-1993年经济社会初步发展兼开发式扶贫阶段
        4.2.3 1994-2000年经济社会快速成长兼产业扶贫阶段
        4.2.4 2001年以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兼参与式扶贫阶段
    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4.3.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4.3.2 中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特征
        4.3.3 中部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5.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异同比较
        5.1.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
        5.1.2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缓解贫困的关系
        5.1.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一般县域竞争力之比较
    5.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5.2.1 区域竞争力的一般演进阶段
        5.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5.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价值取向
        5.3.1 以人为本——基础价值取向
        5.3.2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根本价值取向
        5.3.3 自生能力培育——核心价值取向
        5.3.4 环境友好——目标价值取向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方法
    6.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6.1.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6.1.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6.1.3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禀赋基础影响模型
        6.2.2 市场活力影响模型
        6.2.3 内生能力影响模型
        6.2.4 制度保障影响模型
    6.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具体指标选择
        6.3.1 评价模型构建
        6.3.2 具体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6.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6.4.1 熵权法确定权重
        6.4.2 TOPSIS综合评价法
        6.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7.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思路
    7.2 中部贫困地区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研究
        7.2.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7.2.2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7.2.3 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
    7.3 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20个代表县评价研究
        7.3.1 样本选取与数据获取
        7.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7.3.3 各构成要素的评价
        7.3.4 综合竞争力评价
        7.3.5 主要结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管理对策研究
    8.1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禀赋基础的管理对策
        8.1.1 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实力
        8.1.2 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
    8.2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市场活力的管理对策
        8.2.1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
        8.2.2 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
    8.3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内生能力的管理对策
        8.3.1 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8.3.2 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8.3.3 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适应地区发展
    8.4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制度保障的管理对策
        8.4.1 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
        8.4.2 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央苏区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调研问卷(A卷和B卷)
    附录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附录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评价专家简介
    附录4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附录5 中部20个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研究(1851-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方法与资料的运用
    二、学界的研究现状与主要分歧
        (一) 国内学界对近代中国手工业的宏观研究
        (二) 国内学界对近代中国手工业的区域和行业性研究
        (三) 海外学界对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研究
        (四) 学界对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调查和研究
        (五) 学界的主要观点及其问题
    三、文章的内容及其结构安排
        (一) 文章的主旨、主线及重点、难点、创新
        (二) 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其大致内容
    四、文章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界定
        (一) “工厂”与“手工业”概念的阐述
        (二) “云贵高原”空间及其“近代”时间的界定
        (三) “近代工业”与“近代手工业”内涵的辨析
        (四) “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理论的诠释
第一章 云贵高原传统手工业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传统棉纺织业
        一、棉纺织原料的来源
        二、棉纺织生产及其市场
        三、蚕桑业的兴起及其发展
    第二节 冶矿业的开采及其市场
        一、云贵冶矿业的开采
        二、矿业资源对客民的吸引及其影响
        三、矿产的销售及其市场
    第三节 其它特色手工业及商贸的变动
        一、其它特色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客商对云贵手工业的带动及本地商人的成长
        三、传统贸易的联动与整合
第二章 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兴起
    第一节 鸦片与机制洋纱的整合及客商与市场的联动
        一、带动因子:鸦片种植与近代商人的成长
        二、市场联动:鸦片贸易与外地市场及客商的关系
        三、资源整合:“改贩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
    第二节 机制洋纱的输入与云贵高原手工业的变动
        一、“土纱业中引起了一个革命”:机制洋纱对传统棉料来源的取代及其影响
        二、机制洋纱的助推:织布业的发展与不足
        三、同床异变:云贵与成渝近代棉纺织兴起与变动的差异
第三章 工业化的兴起与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近代化工厂的创办
        一、政府主导型:机械化工厂的创办
        二、商人自动型:民营企业的创办
        三、政府与商人联合型:集资创办的新式工业
    第二节 手工业与工业化的相互影响
        一、机器生产对手工业的带动作用
        二、新式手工业的兴起及其发展
        三、手工业专业区的传承与变动
        四、手工工具及技艺的相对提高与不足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经济的变化
        一、并存中的发展:传统集市的转型与新兴市镇的出现
        二、商品化的相对提高与不足
        三、资金及新型人才的缺乏及其影响
    第四节 云贵高原典型手工业的传承与变动
        一、云贵高原动物资源的利用:皮毛制革业的生产及其市场
        二、云贵高原植物资源的开发:制茶业的生产及其市场
        三、食品加工业的传承与变动:酿酒业与制糖业的发展
第四章 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
    第一节 列强在联动与整合中的表现
        一、外向的投入:列强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及其影响
        二、市场的占领:列强机制工业品向云贵高原的倾销及其影响
        三、资源的掠夺:列强对云贵高原工业资源的占领及其影响
    第二节 边陲贸易的发展与商贸中心的形成
        一、国外市场:云贵高原边陲贸易的变动及其影响
        二、中心市场:云贵高原商贸中心的形成及对手工业的影响
        三、国内市场:区域问工业原料及半成品的整合
    第三节 联动与整合中商路的变迁及其影响
        一、人力桥梁:交通不便下马帮的作用及其影响
        二、口岸联动:云南及云贵周边商埠对云贵手工业的影响
        三、新旧联动:传统商路的变动与新型商路的出现及其影响
第五章 政府与商人在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表现及作用
    第一节 政府与商人的引领及手工业的发展
        一、棉纺、染织的倡导及其影响
        二、蚕桑业的鼓励及其影响
        三、其它手工业的推动
    第二节 商帮、商号的发展及对手工业的推动
        一、商帮、商号的形成及其发展
        二、商帮、商号在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中的运作
第六章 云贵高原近代于工业与经济社会的变迁
    第一节 手工业与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女性工人的出现及其影响
        二、人口变动对手工业的影响
        三、组织变迁:传统经营组织与经营体制的多样化
    第二节 手工业与社会风尚习俗的联动
        一、消费观念的变革:奢侈化与传统勤俭之风的并存
        二、生活方式的变动:社会习俗的变与不变
    第三节 手工业与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一、西式服饰与“:土式”服饰的并存
        二、中西合璧式建筑与新旧式交通的并存
结语
    一、云贵高近代原手工业的特点
    二、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启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世贸规则对碳贸易机制适用的冲突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内容概述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贸易机制概述
    (一)《京都议定书》产生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二)国际碳贸易机制基本理论
    (三)国际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四)国际碳贸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世贸规则对碳贸易机制适用的问题
    (一)世贸规则对碳贸易机制适用问题的源起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碳贸易适用的问题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对碳贸易适用的问题
    (四)《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碳贸易适用的问题
四、世贸规则与碳贸易机制的协调
    (一)世贸规则与碳贸易机制协调的必要性
    (二)世贸规则与碳贸易机制协调的总体原则
    (三)世贸规则与碳贸易机制协调的具体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0.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范围与方法
        0.3.1. 研究范围
        0.3.2. 研究方法
上篇 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
    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概况和森林变迁
        1.1. 陕西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1.1. 森林分布及面积
        1.1.2. 森林权属
        1.1.3. 森林变迁
        1.2. 甘肃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2.1. 森林分布及面积
        1.2.2. 森林权属
        1.2.3. 森林变迁
        1.3. 宁夏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3.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3.2. 森林权属
        1.3.3. 森林变迁
        1.4. 青海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4.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4.2. 森林权属
        1.4.3. 森林变迁
        1.5. 新疆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5.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5.2. 森林权属
        1.5.3. 森林变迁
        1.6. 本章小结
    2. 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形态
        2.1 燃料消耗
        2.1.1. 民间柴炭消耗
        2.1.2. 军队柴炭消耗
        2.1.3. 工矿业、手工业燃料
        2.2. 房屋建筑用材消耗
        2.2.1. 战争破坏
        2.2.2. 灾害破坏
        2.2.3. 重建与扩建
        2.3. 开荒毁林
        2.3.1. 政府开荒政策
        2.3.2. 山区垦荒
        2.3.3. 烧荒
        2.4. 交通设施消耗
        2.5. 邮电设施消耗
        2.6. 加工制造业消耗
        2.7. 军事消耗
        2.8. 掠夺式砍伐方式
        2.9. 木材利用方式落后
        2.10. 本章小结
    3. 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后果
        3.1. 木材短缺
        3.2. 燃料缺乏
        3.3. 林产品减少
        3.4. 物种减少
        3.5. 水土流失的加剧
        3.5.1. 水土流失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3.5.2. 水土流失造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3.6. 泥石流、滑坡频发
        3.7. 沙漠化严重
        3.7.1. 河西走廊的沙漠化
        3.7.2. 陕西、宁夏北部的沙漠化
        3.8. 旱灾频仍
        3.9. 风景资源的消失
        3.9.1. 白龙江林区风景
        3.9.2. 洮河、大夏河林区风景
        3.9.3. 天山林区风景
        3.9.4. 居延海荒漠地带风景
        3.10. 社会的衰落
        3.11. 本章小结
下篇 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
    4.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机构的设立
        4.1. 陕西省林业机构
        4.2. 甘肃省林业机构
        4.3. 青海省林业机构
        4.4. 宁夏省林业机构
        4.5. 新疆省林业机构
        4.6. 陕甘宁边区林业机构
        4.7.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考察
        5.1. 西方人在西北地区与森林有关的考察
        5.2. 国内的西北森林考察
        5.2.1 西部森林调查
        5.2.2. 西北水土保持考察
        5.2.3. 小陇山森林调查及其报告
        5.2.4.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及其报告
        5.2.5. 甘肃南部森林调查
        5.2.6. 其他森林调查
        5.3.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保护
        6.1. 政府的森林保护措施
        6.1.1. 陕西省的森林保护
        6.1.2. 甘肃省的森林保护
        6.1.3. 宁夏省的森林保护
        6.1.4. 青海省的森林保护
        6.1.5. 新疆省的森林保护
        6.1.6. 陕甘宁边区的森林保护
        6.2. 民间森林保护
        6.2.1. 祁连山森林保护
        6.2.2. 宗教森林保护
        6.3. 本章小结
    7.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苗圃建设和育苗工作
        7.1. 陕西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2. 甘肃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3. 宁夏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3.1. 县苗圃建设和育苗
        7.3.2. 各林场建设和育苗
        7.4. 青海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5. 新疆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6. 本章小结
    8.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
        8.1. 陕西省的植树造林
        8.2. 甘肃省的植树造林
        8.2.1. 兰州中山林植树
        8.2.2. 水土保持林
        8.2.3. 治沙造林
        8.2.4. 对甘肃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3. 宁夏省的植树造林
        8.3.1. 宁夏植树方法
        8.3.2. 抗战前宁夏的植树造林
        8.3.3. 抗战开始后宁夏的植树造林
        8.3.4. 对宁夏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4. 青海省的植树造林
        8.4.1. 关于植树造林的规定
        8.4.2. 各界造林成绩
        8.4.3. 造林所用的树苗
        8.4.4. 植树地点和树种
        8.4.5. 关于青海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5. 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1 民国前期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2. 抗战前后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3. 关于新疆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6. 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
        8.7. 本章小结
    9.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教育
        9.1. 陕西省的林业教育
        9.1.1. 初等林业教育
        9.1.2. 高等林业教育
        9.2. 甘肃省的林业教育
        9.2.1. 甘肃的初、中等林业教育
        9.2.2. 甘肃的高等林业教育
        9.3. 宁夏省的林业教育
        9.4. 青海省的林业教育
        9.5. 新疆省的林业教育
        9.6. 陕甘宁边区的林业教育
        9.7. 本章小结
    10.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科学研究
        10.1. 树木引种
        10.2. 杂交育种
        10.3. 林木抚育
        10.4. 森林经理科学技术
        10.5. 建造水土保持林的探索
        10.6. 树木学研究
        10.7. 本章小结
    1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工作者的精神
        11.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救国思想
        11.1.1. 完成林业科学本土化的历史使命
        11.1.2. 担负抗战建国重任,振兴大后方林业
        11.1.3. 生产国防用材,支持抗战事业
        11.2. 艰苦卓绝的开拓精神
        11.3. 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11.4. 民国时期在西北地区工作过的林业工作者
        11.5. 本章小结
    12. 结论和展望
        12.1.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西北地区的客观要求
        12.2.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潮流
        12.3. 发展和振兴林业,是中华民族和西北人民的优秀传统
        12.4. 发展和振兴林业,要重视挖掘和继承历史上先进的林业思想和方法
        12.5. 发展和振兴林业,在西北地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我国植物专利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我国植物知识产权保护框架
    第一节 我国专利与植物
        一、我国专利产生背景
        二、我国专利保护的客体与植物
        三、我国对植物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的特殊要求
    第二节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框架
        一、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建立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的客体
        三、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的范围
    第三节 我国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的差异
        一、权利客体不同
        二、授权条件不同
        三、权利范围不同
第二章 国际公约及国外保护模式评析
    第一节 与植物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公约简介
        一、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协议)
        三、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第二节 国外保护模式分析
        一、美日保护模式
        二、欧洲保护模式
        三、印度保护模式
    第三节 对国外保护模式的评判
        一、美日保护模式
        二、欧洲保护模式
        三、印度保护模式
第三章 植物可专利性要素分析
    第一节 植物与发明创造、社会公德、公共利益
        一、植物与发明创造
        二、植物与社会公德、公共利益
    第二节 植物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一、关于新颖性
        二、关于创造性
        三、关于实用性
    第三节 植物与充分公开
第四章 我国植物专利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排除植物专利所致问题
        一、难以判断植物材料是否专利的客体
        二、专利方法难以保护植物发明创造者的实际权益
        三、不利于激励植物发明创造
    第二节 我国植物研究水平以及植物知识产权申请情况分析
        一、我国植物领域研究水平分析
        二、我国植物知识产权申请状况调查
    第三节 我国植物专利可行性思考
        一、针对反对派观点评析
        二、针对中间派观点评析
        三、针对主张派观点评析
        四、我国采用植物专利的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8)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低碳经济的发展及形成路线
        1.2.2 各国研究现状及趋势
        1.2.3 中国的研究现状
    1.3 低碳经济内涵和体系
        1.3.1 低碳经济的内涵
        1.3.2 低碳经济的体系
    1.4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基础
        1.4.1 碳循环理论
        1.4.2 外部性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2.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2.1.1 实测法
        2.1.2 物料衡算法
        2.1.3 排放系数法
        2.1.4 模型法
        2.1.5 生命周期法
        2.1.6 决策树法
    2.2 本研究所采用方法介绍
3 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分析
    3.1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3.2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3.3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
    3.4 发展低碳经济是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5 低碳经济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3.6 发展低碳经济是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4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4.1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现状
    4.2 山东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4.3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现状
    4.4 山东省各产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现状
    4.5 二氧化碳生产力的现状
5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1 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5.2 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口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5.3 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4 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与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性分析
    5.5 人均排放量与人均GDP 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6 人均二氧化碳与每人生活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7 各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及与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5.8 碳排放强度弹性系数
6 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的问题
    6.1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6.2 能源结构不合理
        6.2.1 煤炭消费比例居高不下,消费方式落后
        6.2.2 油气等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徘徊不前
        6.2.3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偏低
        6.2.4 能源结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6.3 与碳相关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6.4 山东省与国外低碳先进区差距较大
    6.5 低碳观念意识转变不够
7 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7.1 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路径
        7.1.1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发展
        7.1.2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节能减排
        7.1.3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碳中和技术
    7.2 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7.2.1 构建山东省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7.2.2 构建政府、市场与企业“三位一体”化的监管体制
    7.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走低碳发展之路
    7.4 建立山东省特色的低碳经济能源体系
        7.4.1 建立开源式能源结构体系
        7.4.2 完善节流式能源发展体系
        7.4.3 巩固激励式能源政策体系
    7.5 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
    7.6 利用市场机制发展低碳经济
        7.6.1 碳交易2.0:从碳汇到“碳汇”
        7.6.2 碳商业2.0:大力发展低碳品牌
    7.7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和社会行动体系
        7.7.1 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引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
        7.7.2 转变方式,促进消费结构的低碳化
        7.7.3 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山东省战略框架和社会行动体系
    7.8 增加森林覆盖率促进碳吸收,增加森林碳汇
        7.8.1 森林在促进二氧化碳吸收中的作用
        7.8.2 提高我省森林覆盖率,促进增加碳汇措施的施行
    7.9 促进碳捕捉技术的创新和利用
    7.10 设立碳基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生物质能源背景下我国玉米供需平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玉米供需趋势的研究进展
        1.2.2 生物质能源发展对玉米供需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对象内涵的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1.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5.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玉米供需变化趋势
    2.1 玉米生产变化趋势
        2.1.1 全国玉米产量逐年增长
        2.1.2 玉米生产布局日趋集中
    2.2 玉米消费变化趋势
        2.2.1 玉米消费总量增长趋势明显
        2.2.2 玉米消费用途日趋多样化
    2.3 玉米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
        2.3.1 世界玉米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2.3.2 我国玉米贸易以出口为主
        2.3.3 我国玉米贸易的主要目标市场较为集中
    2.4 玉米供需平衡变化趋势
        2.4.1 国内玉米产量大于消费量
        2.4.2 玉米净出口趋势减弱
        2.4.3 玉米库存消费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章 生物质能源背景下的国内外玉米供需特征分析
    3.1 生物质能源背景下国外典型国家的玉米供需特征
        3.1.1 美国玉米供需特征分析
        3.1.2 欧盟玉米供需特征分析
    3.2 生物质能源背景下的我国玉米供需特征
        3.2.1 玉米产量与播种面积快速增长
        3.2.2 玉米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第四章 现行生物质能源政策下的我国玉米供需平衡预测
    4.1 基于HP 滤波原理的的国内玉米需求预测
        4.1.1 模型的选择及方法介绍
        4.1.2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建立
    4.2 我国玉米增产潜力分析及预测
        4.2.1 玉米增产潜力分析
        4.2.2 玉米产量预测
    4.3 产需缺口分析及供需平衡判断
        4.3.1 产需缺口分析
        4.3.2 供需平衡判断
第五章 平衡条件下不同燃料乙醇目标的玉米需求结构分析
    5.1 理论基础
        5.1.1 局部均衡理论
        5.1.2 价格弹性理论
    5.2 模型构建
        5.2.1 情景设计
        5.2.2 分析框架
        5.2.3 弹性求解
    5.3 结果分析
        5.3.1 对玉米价格的影响
        5.3.2 对玉米饲料需求的影响
        5.3.3 对玉米工业需求的影响
第六章 燃料乙醇目标下保障我国玉米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议
    6.1 多种措施,提高国内玉米供给能力
        6.1.1 严格保护耕地,稳定并扩大玉米播种面积
        6.1.2 加强财政投入,完善和巩固玉米生产扶持政策
        6.1.3 提高玉米经济效益,促进玉米产量增加
    6.2 统筹兼顾,引导国内玉米需求健康发展
        6.2.1 合理控制玉米饲料需求过快增长
        6.2.2 促进玉米工业需求温和增长
        6.2.3 适时适度发展玉米燃料乙醇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古代林业文献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古代林业文献研究的意义
    1.2 中国古代林业文献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中国古代林业文献的概念界定
    1.4 中国古代林业文献的类型
    1.5 中国古代林业史料在不同类型文献中的分布状况
    1.6 中国古代林业文献的历史分期
第2章 先秦两汉时期——林业文献的萌芽
    2.1 神话传说中的林业萌芽
    2.2 林业思想的重要源头——五经元典
    2.3 小学文献中的丰富林业内容
    2.4 诸子典籍与中国林业文化的萌芽
    2.5 萌芽期的独立文献
    2.6 先秦两汉时期林业文献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第3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林业文献的兴起
    3.1 林业专门文献的出现
    3.2 园林植物文献的出现
    3.3 农书中的集中林业资料
    3.4 异物志等地理着作中丰富的林业资源
    3.5 本草药典中林业动植物利用的开始
    3.6 其他典籍中的林业史料
    3.7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林业文献的特点及成因
第4章 宋辽金元时期——林业文献的继续发展
    4.1 林业专门文献
    4.2 园林花木文献
    4.3 农书中林业史料
    4.4 本草药典中林业史料
    4.5 其他典籍中林业史料
    4.6 宋辽金元时期林业文献的特点及成因
第5章 明清时期——林业文献趋于成熟
    5.1 林业专门文献的数量激增
    5.2 山蔬野菜类文献的涌现
    5.3 综合性农林典籍不断出现
    5.4 林业科技典籍的成熟
    5.5 地方性林业文献的繁荣
    5.6 园艺花谱大量出现
    5.7 动物类谱录的涌现
    5.8 明清时期林业文献的特点及成因
第6章 古代林业文献研究方法及方向探索
    6.1 林业文献中林业文化传统研究
    6.2 林业文献中的林业科技研究
    6.3 林业人物研究
    6.4 由林业文献看区域林业史的发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表1 异物志典籍中林业史料勾稽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林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1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D]. 王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D]. 徐丽媛. 南昌大学, 2015(07)
  • [3]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研究(1851-1938)[D]. 熊元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4]世贸规则对碳贸易机制适用的冲突与协调[D]. 赵友凯.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5]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6]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 冯尕才.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7]我国植物专利可行性研究[D]. 李金光.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3)
  • [8]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D]. 刘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基于生物质能源背景下我国玉米供需平衡分析[D]. 翁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1)
  • [10]中国古代林业文献述要[D]. 李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林业经济问题总目录,第 21 卷,200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