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安世高译经《七道三观》平行梵文残卷及后记

新版安世高译经《七道三观》平行梵文残卷及后记

一、新出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平行梵本残卷跋(论文文献综述)

潘小溪[1](2020)在《近20年安世高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早期汉译佛典由于时间久远、史料稀少等问题存在着研究的难度;而东汉时期的中土语言也正经历复杂的演变,体现在经文上便是大量晦涩的词语和佶屈聱牙的语法结构。作为可靠经录记载的第一位译经家,安世高译经及其接受问题无疑是研究早期汉传佛教形成的关键所在。从文献材料而言,安世高既有数量可观且具有独立风格的译经作品存世,又有一些关于其所译经典的注释、序等存世;不仅如此,由于安世高所译的经典大部分都有对应的阿含类经典,其在汉译大藏经中的平行文本以及巴利三藏中的平行文本均十分丰富。这为我们了解安世高译经的译词选用、译词含义以及译词接受理解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学术界研究的情况而言,

邓景春[2](2017)在《中西语文学译学范式历时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语文学派译学范式探讨翻译的核心问题,对文学翻译研究贡献卓着。历时对比研究发现,中西方语文学派翻译研究都受到文学研究范式的影响,研究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两者都发祥于典籍翻译,具有相似的诞生背景,宏观发展轨迹也十分契合,并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反向发展。但是,中国语文学派没能对翻译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另外,中国语文学派对再现原作风格的关注也不及西方。中国译界应主要从这两方面推进文学翻译研究的发展。

赛婷婷[3](2016)在《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吾国与吾民》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巨大财富。林语堂则是这一宝库中伟大的贡献者之一,他的作品《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文体综合、涉及面比较广,融合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一部文学着作。它汇聚了所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感的迸发,其思想深入人心。除了小说本身有一种美,其传统文化之美也孕育其中。在这部作品中,它承载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美的思想与价值体现,而它所沿袭至今的传统有大部分也适用于当今社会。黄嘉德译本、郝志东和沈益洪两个中译本分别呈现出对于作品中不同程度美的追求。同时,也能在各自的翻译译本中找出译者的审美理想。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基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在文中的体现,对作品中字、词、句、段进行美的剖析,再由意象、意境更大程度反映美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本文从翻译美学理论出发,对《吾国与吾民》及其进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通过翻译美学中的审美主体(译者)的视角分析译文中字、词、句、段的审美信息,发现审美主体在翻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审美成分的分析也会因审美主体不同而受到制约。其次,通过分析审美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发现由于审美主体的不同导致审美主体在选择意象上也会有所不同,由此,意境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再次,不同年代,不同译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会有不同。因此,无论是以原语为根据的模仿还是以译语为根据的模仿,都要从符合读者最佳可读性出发,选择最佳翻译方式。最后,在分析两译本时发现审美主体会因自身经历、人生感悟等将审美客体之美转移到另一客体上。由此可见,审美移情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但在移情过程中,会出现时空、文化、心理等障碍,在分析译本中,审美主体要更加关注由外在因素所引起的障碍。本文研究旨在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发现在翻译时如何在现“美”,进而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振东[4](2016)在《《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教典籍《太平经》和东汉佛典是东汉时期重要的宗教文献,也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对于探索汉语史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取《太平经》和东汉佛典中的复音词进行对比研究。在借鉴前修时贤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语义融合角度界定出分类的标准,重点对两种语料中的联合、偏正、支配式复音词、联绵词、叠音词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了同素异构、反义联合、反义偏指等类型复音词,并从语义角度进行细化分类,进而对其形成原因作了初步探讨。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探讨了《太平经》和东汉译经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对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在编纂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同时对《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方式提出建议。本文只是对研究中的某个小问题作了初步的尝试,希望能够为促进道教和佛教典籍语言的研究提供些参考。

张静[5](2016)在《东汉译经动词专题研究》文中指出东汉佛经是中古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之一。动词是语言中的基本词类范畴,是句子的核心,它前後出现什麽样的语法成分,舆动词的语义特徵相关联。本文以"束汉译经动词专题研究"爲研究课题,对东汉17部译经中的动词进行整理分析,将词汇语义舆句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总结佛经语言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中古汉译佛经动词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目前东汉译经动词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对研究语料、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从总体上把握东汉译经动词的面貌。17部东汉译经共析出动词2226个,其中单音形式占37%,复音形式估63%。双音组合形式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并列式占优势。同时,某些动词在产生之初语序还不固定,有很多同素异序形式。从语义角度分析,反映的词义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社会行爲动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生产、贸易、纷争、和解、拘禁、兴兵等各种景象。第三章,考察东汉译经及物动词的动宾关系。手部动作动词不带宾语的语法条件与先秦差别不大。穿着概念义主要由"着" "服" "被" "被服"等表达。表示恐惧义心理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与唐宋文献用法更接近,而同期中土文献《论衡》中相同动词的用法更接近先秦文献。第四章,东汉译经双宾动词及其句式研究。译经中给予义双宾动词数量最多,且形成的双及物结构类型也比较复杂。除原型句式外,还出现了一些特殊变式句。第五章,东汉译经言説动词语义系统研究。东汉译经中言説概念场细分爲17个子概念场,重点分析了四类言説动词小类,探讨动词的语义特徵对其形成的句法结构产生的影响。安世高译经出现的言説动词数量较少,语法结构比较简单。支谶译经中的言説动词更多地体现了汉译佛经口语性强的特点。而其他译者译经则选用了一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曰" "云"等,这种倾向性在《中本起经》表现得更明显。第六章,东汉译经致使动词及致使结构研究。东汉译经中致使范畴的表达方式非常丰富,有致使动词形成的"使"字式、使令动词形成的"使令式"及使动结构三种基本的句法形式,还有一些特殊的强化致使结构。分别对这些致使结构进行了辨析。结语,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论文的不足及後续的研究工作。

李振东,张丽梅[6](2014)在《东汉佛教译经语言及文献比较研究述论》文中研究说明从训诂、语法、词汇等方面,对东汉译经的"同经异译"在语言历时研究中的价值,以及东汉译经与同期中土文献共时比较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做了必要的补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杨超标[7](2012)在《论安世高的译学思想和翻译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的汉译佛经是一种空前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都有特色,对汉末佛教的迅速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分析安世高的身世、佛经理论和汉译,可以发现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及其译学思想。

左戈番[8](2007)在《早期佛教汉译——论安世高的翻译(英文)》文中研究说明About twenty texts survive today which can be ascribed to the Parthian translator An Shigao安世高(active in Luoyang from 148 CE).They represent the earliest available body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opics such as early Buddhist literature(both in India and China),early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etc.can be hardly overstated.

陈明[9](2007)在《“从后说绝”:安世高译经中的偈颂(gàtha)翻译》文中研究指明韵散结合是印度佛教经文的一个主要的文体特点。随着早期佛经翻译的开展,佛教诗颂也开始传入我国,并逐渐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以东汉安世高所译的佛经为例,考察安世高对偈颂翻译的处理,揭示偈颂在早期译经中的发展形态。

陈明[10](2003)在《新出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平行梵本残卷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阿富汗新出土的安世高译《佛说七处三观经》的一个平行梵本残卷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将梵本、巴利文本与汉文本中的一些词汇与句式进行了对勘,从而说明了此残卷在佛经翻译史研究等方面的意义。

二、新出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平行梵本残卷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出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平行梵本残卷跋(论文提纲范文)

(1)近20年安世高相关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译经典的重新厘定
    (一)安译经典金刚寺写本的发现
    (二)安世高译经真伪的厘定
    (三)安世高所译经典的平行文本
二、安译经典的译词研究
三、安世高所属佛教派别问题
四、安世高的身份和行迹问题

(2)中西语文学译学范式历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的语文学派
二、中西语文学派翻译研究的共性
    (一) 相似的诞生背景
    (二) 相似的发展轨迹
    (三) 相似的裂变过程
        1. 背景相似
        2. 都带有文化政治目的
三、中西语文学派翻译研究的差异
    (一) 学术意识差异
    (二) 风格翻译的关注程度不同
四、结语

(3)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吾国与吾民》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翻译美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翻译美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翻译美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吾国与吾民》及其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吾国与吾民》及其翻译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吾国与吾民》及其翻译的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翻译美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成分
        一.审美主体
        二.审美客体
    第二节 翻译美学中的形式与非形式审美系统
        一.形式审美系统---文字层审美信息
        二.形式审美系统---句法层审美信息
        三.非形式审美系统---“情”与“志”
        四.非形式审美系统---“意”与“象”
    第三节 翻译美学中的审美再现系统
        一.模仿
        二.移情
第三章 美学体现层面下《吾国与吾民》两译本比较
    第一节 《吾国与吾民》两中译本介绍
    第二节 形式审美体系中美学体现
        一.文字之美
        二.句法之美
    第三节 非形式审美体系中美学体现
        一.意象之美
        二.意境之美
第四章 美学再现层面下《吾国与吾民》两译本比较
    第一节 模仿
        一.以原语为根据的模仿
        二.以译语为根据的模仿
        三. 动态模仿
    第二节 翻译审美移情下《吾国与吾民》两译本比较
        一.翻译审美移情
        二.翻译中的移情障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4)《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太平经》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述论
        1.1.1 校勘辨伪方面
        1.1.2 文字训诂音韵方面
        1.1.3 语法词汇方面
        1.1.4 《太平经》与传世和出土汉代文献的比较
        1.1.5 小结
    1.2 东汉佛典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述论
        1.2.1 东汉佛典语言的性质
        1.2.2 校勘辨伪方面
        1.2.3 文字训诂方面
        1.2.4 语法词汇方面
        1.2.5 东汉佛典“同经异译”比较
        1.2.6 东汉佛典与中土文献的比较
        1.2.7 小结
    1.3 两种语料比较研究选题的意义
    1.4 两种语料比较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语料概况及本文取材范围
    2.1 《太平经》的语料状况及取材范围
    2.2 东汉佛典语料状况及取材范围
        2.2.1 任继愈整理佛典36种
        2.2.2 俞理明整理佛典34种
        2.2.3 吕澂整理佛典37种
        2.2.4 许理和整理佛典29种
    2.3 语料的选取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研究
    3.1 两种语料中的联合式复音词
        3.1.1 《太平经》中的联合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3.1.2 东汉佛典中的联合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3.1.3 小结
    3.2 两种语料中的偏正式复音词
        3.2.1 《太平经》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3.2.2 东汉佛典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3.2.3 小结
    3.3 两种语料中的支配式复音词
        3.3.1 《太平经》中的支配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3.3.2 东汉佛典中的支配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3.4 两种语料中其他形式的复音词
        3.4.1 两种语料中的同素异序词
        3.4.2 两种语料中的反义联合词
    3.5 两种语料中复音词的异同比较
        3.5.1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复音词的相似点
        3.5.2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复音词的不同点
第四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的叠音词
    4.1 《太平经》中的叠音词
    4.2 东汉佛典中的叠音词
    4.3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叠音词的比较
第五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的联绵词
    5.1 《太平经》中的联绵词
    5.2 东汉佛典中的联绵词
    5.3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联绵词的比较
第六章 《太平经》和东汉佛典复音新词新义
    6.1 新词新义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6.1.1 两种语料中新词新义研究的现状
        6.1.2 两种语料中新词新义研究的方法
    6.2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新词新义
        6.2.1 《太平经》中的复音新词新义
        6.2.2 东汉佛典中的新词新义
    6.3 《太平经》和东汉佛典复音新词新义的对比
第七章 《汉语大词典》收录两种语料中部分复音词释义问题的探讨
    7.1 《汉语大词典》对《太平经》中部分复音词释义问题的讨论
        7.1.1 失收词条
        7.1.2 漏立义项
        7.1.3 释义过窄
        7.1.4 分合不当
        7.1.5 缺少例证
        7.1.6 释义不确
    7.2 《汉语大词典》对东汉佛典中部分复音词释义问题的讨论
        7.2.1 失收词条
        7.2.2 漏立义项
        7.2.3 释义过窄
        7.2.4 分合不当
        7.2.5 缺少例证
        7.2.6 释义不确
    7.3 《汉语大词典》对两种语料中部分复音词释义方式的探讨
        7.3.1 释义校补
        7.3.2 增补义项
        7.3.3 增立词条
        7.3.4 书证前移
        7.3.5 书证补充
    7.4 两种语料中部分复音词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东汉译经动词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羲
        1.2.1 加强汉译佛典语言的本体研究
        1.2.2 为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提供线索和例证
        1.2.3 订补辞书编纂的不足
    1.3 研究综述
        1.3.1 佛经语言研究
        1.3.2 中古汉译佛经动词研究综述
    1.4 研究语料
        1.4.1 关於东汉译经的考辨
        1.4.2 关於本文所用的语料
    1.5 研究方法
        1.5.1 语羲特徵与句法结合的方法
        1.5.2 黠面结合
        1.5.3 对比描写
        1.5.4 从语义-句法接口为切入点
第二章 东汉译经动词概貌
    2.1 动词的界定及性质
        2.1.1 动词的界定
        2.1.2 束汉译经动词的确定
        2.1.3 汉译佛经中动词意义的判定
    2.2 东汉译经动词的分类
        2.2.1 动词的分类方法
        2.2.2 东汉译经动词的分类
    2.3 动作动词反映的概念范畴
        2.3.1 人体运动动词
        2.3.2 四肢动作动词
        2.3.3 五官动作动词
        2.3.4 日常生活相关的概念埸
        2.3.5 社会行为相关的概念埸
    2.4 心理认知动词
        2.4.1 情感概念埸
        2.4.2 认知概念埸
    2.5 小结
        2.5.1 东汉译经动词的结构特徵
        2.5.2 东汉译经动词的语义特徵
第三章 东汉译经及物动词动宾关系考察
    3.1 手部动作动词:击、杀、执、举
        3.1.1 击
        3.1.2 杀
        3.1.3 执
        3.1.4 举
        3.1.5 小结
    3.2 饮食穿着动词:食、着(被、服、被服)
        3.2.1 食
        3.2.2 着(被、服、被服)
    3.3 感情动词:畏、惧、恐、怖
        3.3.1 畏
        3.3.2 惧
        3.3.3 恐
        3.3.4 怖
        3.3.5 《论衡》中表示畏惧羲的词语
        3.3.6 小结
第四章 东汉译经双宾动词与双及物结构研究
    4.1 相关概念
        4.1.1 关於双宾动词
        4.1.2 关於双宾动词的范围及类别问题
        4.1.3 关於双宾动词所带的宾语
        4.1.4 关於双宾动词形成的句式
        4.1.5 小结
    4.2 东汉译经的双宾动词
        4.2.1 给予类动词
        4.2.2 夺取类动词
        4.2.3 教示类动词
        4.2.4 称谓类动词
    4.3 东汉译经双宾动词形成的句式
        4.3.1 双宾句
        4.3.2 广羲处置(给)式
        4.3.3 介宾补语式
        4.3.4 受事前置句
        4.3.5 给予类动词的连用
    4.4 小结
第五章 东汉译经言说动词语羲系统研究
    5.1 东汉译经言说动词系统
        5.1.1 言说动词的研究范围
        5.1.2 东汉译经言说动词系统的构成
    5.2 言说动词语羲埸个案研究
        5.2.1 陈说语义埸
        5.2.2 告知语义埸
        5.2.3 问答语义埸
        5.2.4 构解语羲埸
    5.3 小结
        5.3.1 关於词项归类的问题
        5.3.2 关於词羲与句式的问题
        5.3.3 从言说动词的使用看东汉译经语言特点
第六章 东汉译经致使类动词与致使范畴的表达
    6.1 致使范畴及其表达
        6.1.1 什麽是致使范畴
        6.1.2 东汉译经致使范畴的表达方式
    6.2 东汉译经中的致使动词及其句式
        6.2.1 使
        6.2.2 令
        6.2.3 致
    6.3 使令羲动词及其形成的句式
        6.3.1 遣
        6.3.2 勅
        6.3.3 教
        6.3.4 劝、劝乐、劝助
    6.4 东汉译经中的使动结构
    6.5 东汉译经中特殊的致使结构
        6.5.1 致动词+致动词
        6.5.2 使令式动词+致动词
        6.5.3 致动词或使令羲动词+使动用法
        6.5.4 其他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单篇论文
    二、学位论文
    三、专着
附録:东汉译经动词表
    一、单音动词
    二、双音动词
    三、多音动词
後记
作者简历

(6)东汉佛教译经语言及文献比较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汉译经“同经异译”比较研究
    1. 同经异译综论性研究
    2. 同经异译专题性研究
二、东汉译经与中土文献的比较研究
    1. 东汉译经与道教典籍《太平经》比较研究
    2. 东汉译经与哲学着作《论衡》比较研究
    3. 东汉译经与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
    4. 东汉个人译经中“构词法”与造词法的比较研究
三、总体评价

(7)论安世高的译学思想和翻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世高的身世
二、安世高的佛经汉译
三、安世高的译学思想和翻译方法
    (一) 安世高佛经汉译并非“格义”
    (二) 安世高的译学思想是重“质”而不是主“文”
    (三) 安世高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1. 仿译
        2. 音译
        3. 反译
        4. 增译
        5. 略译和语态转换
四、结语

四、新出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平行梵本残卷跋(论文参考文献)

  • [1]近20年安世高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潘小溪. 世界宗教研究, 2020(01)
  • [2]中西语文学译学范式历时对比研究[J]. 邓景春.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3]翻译美学理论视角下《吾国与吾民》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 赛婷婷.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5)
  • [4]《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D]. 李振东. 吉林大学, 2016(08)
  • [5]东汉译经动词专题研究[D]. 张静. 浙江大学, 2016(07)
  • [6]东汉佛教译经语言及文献比较研究述论[J]. 李振东,张丽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1)
  • [7]论安世高的译学思想和翻译方法[J]. 杨超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8]早期佛教汉译——论安世高的翻译(英文)[A]. 左戈番. 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 2007
  • [9]“从后说绝”:安世高译经中的偈颂(gàtha)翻译[A]. 陈明. 第二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10]新出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平行梵本残卷跋[J]. 陈明. 西域研究, 2003(04)

标签:;  ;  ;  ;  ;  

新版安世高译经《七道三观》平行梵文残卷及后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