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区形象设计

浅谈矿区形象设计

一、试论矿区形象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程曦[1](2021)在《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中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截至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有数十年之久,在改革开放的作用下部分地区因为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成长。但是,当这种具备显着偏重型的经济构造逐渐到了资源被开采枯竭的时候就会引发诸多问题,比如:当地的矿产资源萎缩、生态破坏、地面下沉等问题,从而导致“矿竭城衰”。因此针对这些地区,必须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适当的经济转型。为了研讨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经济转型,诸多学者利用了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地区应该如何有效的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更加正确的转型道路。一方面,能有效的缓解之前过分开采资源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解决区域性工业更新的障碍,为城市转型的必要性提供学术依据。另一方面,在旅游可持续开拓的基础上,分析旅游业本身有着“绿色工业”、“无烟产业”的佳誉,以其产业本身又拥有低消耗、对环境破坏小等的特性,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旅游提供思想基础。在实例研讨中,作者引用了“山城”阳泉市平定县。平定县的旅游资源丰富,转型旅游业给平定县的转型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根据“文明+旅游”、“农业+旅游”、“互联网+旅游”等转型思绪,通过施行详细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制订最终的开展目标,有针对性的投入旅游资金,比如:以针对娘子关、固关等核心发展的景区来有序的推进景点建设,高效高质的落实经典;而针对一些如大前、宋家庄等较为分散的乡村景点,应逐步打造以乡村旅游为亮点的特色景区,进一步整合实现全域的旅游发展。但是通过对当前旅游开展现状和旅游需求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平定县发展旅游业依然存在较多的困难。作者在对平定县转型旅游业发展可行性分析的研讨过程中,阐述了旅游业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作用,分析当前平定县特色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发展政策环境,再联合多角度分析对影响平定县旅游开展必备要素进行剖析,从而肯定发展平定县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在分析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对平定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希望可以对平定县旅游资源开拓与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通过对平定县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平定县在面临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必定需要淘汰掉部分产能落后的产业,也必定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以及是否能够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出部分能够替代的产业。2、旅游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发展的,更不能盲目的一味新建,而是需要经过事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的规划之后,进行修复、改造、挖掘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避免重复导致千城一貌。由于国内现阶段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此平定县在发展旅游的时候,应当结合相关城市的优秀经验,在挖掘本土旅游特色的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如:电子信息化、数码动态展示、情景动态体验等多种模式发展,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尽量少走弯路。3、与大力发展经济相比,当地民众的文旅意识及新旧观念的转换、以及人才的“引得进”“留得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平定县在突出经济转型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教育,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完善相关机制确保人才能引得进更能留得住,高薪聘请专业人才,在本地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区域性名校,从小从早培养高素质人才,挖掘并保护本土非遗传承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等。4、在所有的旅游产业方案落实到位之后,应当对其品牌特点、游客的职业、年龄、游览目的等有针对性的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同时也要在保障不降低本土居民原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宣传文旅转型的初衷、过程、目的等,让民众认可并参与,使得最终营销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

魏垚[2](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这支“生力军”也异军突起,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但由于几百年来农村发展的滞后性,人才及资源的缺乏,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显然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近几年,大数据、物联网、移动4G、5G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农村互联网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村”成为了推进农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福利的又一大“助推器”。贵州是一个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明朝开国大臣刘伯温老先生曾经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几百年来,贵州也正是因为“万重山”阻碍了其发展的速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万重山”的阻隔,贵州开始迅速的崛起,贵州旅游迎来了黄金时代,十万余个村庄成为了等待开发的旅游“富矿”。本文主要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对贵阳市花溪区X镇旅游品牌进行推广。作者充分利用营销学相关理论知识,多次到X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根据品牌的七个层次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对X镇的旅游资源现状、旅游品牌营销推广现状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了解了该镇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了该镇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上,对X镇进行产业转型思考,将该镇过去发展的产业与目前热门的互联网+、乡村旅游品牌塑造等结合,对其进行市场细分、品牌定位及形象塑造,同时,探究该镇品牌推广的有效策略,从而解决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产业转型困难、品牌形象定位不准确、品牌推广手段落后单一等问题,为该镇今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使该镇更好更快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吴洋[3](2019)在《重现与转译 ——论《山海经》符号在实验动画中的转换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山海经》作为一部中国古代奇书,不仅有文字传世,而且有图像,其开创了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先河,《山海经》的图像为我们展示了上古原始时期,中华先民眼中的世界万物与思维模式,使我们了解到上古神灵、奇禽异兽、瑰丽国度等艺术图像。本论文的理论依据参考了艺术史,动画艺术发展史,电影学,符号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立足于对《山海经》符号在实验动画创作中的转换与应用,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尤其是实验动画创作实践中进行创新,论文的写作方法是针对实验动画中典型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借由个案分析,文献研究和创作实践等研究方法,并且对比中外艺术家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实践方式,分析和举例证明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如缪晓春的《坐天观井》以西方15世纪尼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杰作《俗世乐园》为原型,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的数字技术对西方经典艺术图像的东方化转译所创作的实验动画作品;邱黯雄的《新山海经》系列,从古籍《山海经》中获得灵感,以传统水墨艺术形式为种种现代化机器、武器,建筑等,状其形,命其名;日本的山田浩二其作品《头山》,取材于日本民间传统的落语故事......纵观全球,无论是当代艺术发展的整个国际趋势,抑或是国内发展的小潮流,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相结合无疑可以促使整个国际当代艺术趋于多元化,当代艺术不再完全遵循之前西方主导的过于单一的概念与价值观。中国当代艺术家依托自身本土的艺术经验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使的当代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

李茁源[4](2019)在《石圪节煤矿转型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基础性能源,占比我国同类能源消费总量极大,且时间较长,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已进入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行业部分企业面临改革创新的经营管理新局面和资源枯竭的挑战,迫使其进入了深度改革期,诸多企业以寻求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确保企业能够在传统煤炭行业中脱颖而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石圪节煤矿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矿,是晋冀鲁豫边区矿工起义解放的第一座煤矿,至今已有90年的开采历史,为山西和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石圪节煤炭资源经过长期大规模、无节制的开采,目前已趋近枯竭,且因开采技术及运营管理等问题,引发的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给当地生态环保、持续发展等造成极大压力。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机制,解决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石圪节煤矿必须尽快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路径。为探索石圪节煤矿转型和改革,本文尝试将石圪节煤矿中与文化旅游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整合,以此上升到品牌的高度进行探索性创造。再结合石圪节现状,打造以“红色精神”为核心的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矿山遗址。该探讨针对石圪节煤矿甚至是当地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极具破解性理论意义,对于山西潞安集团等煤矿企业的转型发展能够起到借鉴作用,具备现实价值。

于婷婷,徐苏宁[5](2013)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城市形象设计方法研究——以大庆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彰显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时期,更是面临重树城市形象的艰巨任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基于城市意向五要素的城市形象设计方法。以大庆城市形象设计为实例,梳理大庆市的城市形象资源、历史,并分阶段性制定大庆城市形象的发展目标,从边界、区域、路径、节点、标志五方面阐述城市意象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李晨[6](2013)在《巨野龙固矿井塌陷区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很多矿业城市,也有不少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几十年的上规模开采使矿业城市得到了发展,然而,长时间的开采也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许多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例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泥石流等。据统计,平均每开采一万吨煤,地表沉陷0.2公顷,我国在近60年的煤炭开采工程中形成采煤沉陷土地面积约80万公顷。土地沉陷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安全,同时也制约了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矿区塌陷地的受损景观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巨野龙固矿井塌陷区的复垦规划为例,根据塌陷区域的沉降进度预测,结合地面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措施,采用挖深填浅的办法,最大限度地进行土地复垦,建设包括现代高效生态农林业生产示范区,现代畜牧、水禽、淡水养殖示范区,现代林业生产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区在内的高效现代农业景观,对整个塌陷区域进行景观和生态修复。通过查阅文献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新巨龙采煤塌陷区的实地调查,深入分析矿业城市的景观修复与营造设计内容。

陈竑泽[7](2012)在《以城市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形象,一般而言,是城市或城市内的特定区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城市形象”正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随着城市形象这一概念的扩展和丰富,许多的城市形象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方面,后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元化和多样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题,但是由于规划的无序、特色的缺失、盲目的建设、随意的开发、缺乏特色的规划使城市形象开始暴露越来越多的问题。简单的模仿和生搬硬套的复制,使众多城市面临形象确实和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使我国的城市从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管理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营销城市,城市必须更适应于市场经济下的城市竞争。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健康、优美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也因此成为更好经营与营销城市的必要条件。对于城市形象问题,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设计等不同学科均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大多是基于现有的规划而生成的,并且仅仅是其他规划设计诸如风貌规划、城市设计等的分支或比重很小的一部分,其设计方法和模式也多是取自于上述规划设计理论,进而直接将这些设计系统简单、片面的应用于城市形象设计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门针对城市形象设计的模式。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形象设计是对原有的理论和系统整合而成的设计程序,针对现阶段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是对己有的相关设计方法和模式的一种总结、补充和发展。以城市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而提出的,是将相关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城市精神、形象传播相结合,实现城市规划与形象、文化传播等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应用。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象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出一种以城市设计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为依托,探索新的城市形象营造的方法。本文针对城市形象设计中所必须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要素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同时也明确了上述要素提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初步形成对以尘世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内涵及体系构成的认识,进而探讨这种设计的方法与框架,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同对城市形象进行设计和定位。

赵兰[8](2011)在《莽山旅游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品牌层次也在不断的提升。由于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服务质量竞争转向品牌之间的竞争,由传统的个别旅游景点之间的竞争上升为整体的区域旅游系统之间的竞争,旅游业在当今的国民经济系统中属于“朝阳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由于旅游市场的不断竞争,促使着旅游经济市场的循环发展,也极大的带动着旅游业,使之竞争愈发的激烈,促使旅游目的地精心打造的品牌形象呼之而出。莽山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支撑点,它的品牌形象是否能成功实现旅游市场营销目标的关键因素,旅游目的地该如何树立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就必须建立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识别系统(CIS)。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并且能够充分反映旅游地特色的旅游形象提炼出来,进行旅游整体形象设计。塑造一个与众不同,区别于其他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其目的是使旅游地得到广泛的宣传,从而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度、知名度、美誉度,带动当地经济效益。莽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本论文首先论述了旅游形象相关的内容,对莽山旅游的自然背景、历史文脉等进行分析,将莽山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其次,论述莽山旅游形象的推广,提出旅游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他的发展对策,并且论述旅游形象推广计划的主要内容。最后,运用旅游形象识别系统(CIS),对莽山旅游形象设计进行论述,提出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并对莽山整体形象设计分别从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对莽山旅游形象进行视觉形象设计,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对莽山进行品牌包装,并且能够推向旅游市场,传递给全世界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创造一个属于莽山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莽山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吴鲤霞[9](2011)在《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城市品牌战略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城市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作为近十余年才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它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完整的体系。本文在深化对城市品牌战略认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对其展开探讨研究,试图找寻可以具体指导城市品牌实践工作的系统理论和方法,为城市品牌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借鉴比照城市规划工作思路,结合对城市品牌战略的认识,对当前的城市品牌战略工作模式进行剖析,给予适当调整后提出新的工作模式,增强其结构合理性与科学性。(2)通过比较分析城市规划体系与城市品牌战略主要工作内容间存在的交叉联系,肯定城市规划相关工作对城市品牌战略的重要影响作用,同时也为本文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点。(3)通过借鉴结合城市定位及战略性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分析掌握城市品牌定位当前做法的基础上,对城市品牌定位的工作基点、基础研究及工作方式等重要内容展开探讨研究,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路并辅以实例说明,以期更好地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指导。(4)通过借鉴结合空间形态控制规划及实施控制性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分析掌握城市品牌建设当前做法的基础上,对城市品牌建设的两个重要工作内容分别展开探讨研究,提出城市品牌建设的工作要点并辅以实例说明,以期更好地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指导。经过探讨研究,本文认为,融入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内容将很好地完整完善城市品牌战略,与此同时,要求在城市品牌战略工作展开过程中取得城市规划相关工作的协调配合。

杜顺斌[10](2009)在《大同旅游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员肖金成、王青云共同调查发现,我国资源型城市共118座,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4亿人。煤炭城市多数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资源,只是在注重经济建设时期一味地强调了生产资料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忽视了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造成对生产资料性资源的过分依赖,损害了煤炭城市的旅游形象。煤炭城市转型不只是一个国家级的难题,更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面临新的抉择,大同发展旅游业成为进行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原有的城市形象已很难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有必要对其进行提升。另外我国区域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不同旅游地形象直接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旅游形象、旅游形象策划、旅游形象定位设计等概念已受到广泛关注。塑造“一个能够唤起共鸣和个性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大同这座煤炭城市参与旅游竞争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系统分析、实证考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以煤炭城市转型为背景,运用系统理论、旅游形象设计、旅游意向等基础理论,对大同旅游形象进行刨析,运用旅游形象CIS概念建立一种以存在问题与原因——借鉴模式——形象定位设计——推广对策建议为轮廓的旅游地形象设计的新模式,给其他同类城市提供一种可选择范式。把旅游形象研究置于多学科理论视野之中,以一个全面旅游地形象塑造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探讨大同旅游形象塑造、大同定位设计,以达到大同旅游形象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顺序来构架文章结构。绪论主要交代选题依据、比较和界定几个概念——“煤炭城市、旅游形象、大同”,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综述着眼于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从“煤炭城市”“旅游形象”两个角度梳理有关内容,对煤炭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建立起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体系。通过CNKI遴选了1998-2008年间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了评述。分析大同旅游形象存在问题及原因,借鉴中外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及旅游形象发展模式,进行大同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最后总结了大同城市转型必须进行旅游形象研究,展望了CIS引入旅游形象研究的实现途径,以及其在旅游形象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多学科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现实和历史结合三个值得后续研究的问题。

二、试论矿区形象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矿区形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中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资源枯竭型地区
        (二)城市转型发展
    二、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平定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平定县转型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因
    二、平定县转型旅游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平定县转型发展旅游产业的意义
第4章 平定县转型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平定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平定县旅游可行性分析
        (一)平定县发展旅游优势分析
        (二)平定县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三)平定县旅游产业规划分析
第5章 平定县转型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
        (一)问卷设计
        (二)调查分析
        (三)调查总结
    二、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
        (一)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发展理念仍显滞后
        (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产品竞争力不强资源整合不足
        (一)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区域旅游合作不够缺乏整体协调机制
        (三)旅游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缺乏有效整合
    四、旅游资源开发过于盲目缺乏可持续发展
    五、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欠缺
第6章 平定县转型旅游发展中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转型理念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
    二、开发特色旅游加强资源整合
        (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兴建一体化旅游板块
        (三)整合已有旅游资源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三、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政策扶持突出人才作用
第7章 结论
附件1 阳泉市平定县旅游需求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2)“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乡村旅游研究
        1.3.2 旅游品牌推广研究
        1.3.3 “互联网+”旅游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品牌推广理论
    2.2 旅游营销理论
    2.3 STP营销理论
3 “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的现状及问卷调查分析
    3.1 X镇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3.1.1 X镇概况
        3.1.2 X镇发展旅游的原因分析
    3.2 X镇旅游品牌推广现状分析
    3.3 “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的问卷调查分析
        3.3.1 问卷调查设计
        3.3.2 X镇旅游品牌推广问卷调查结论分析
4 “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存在的问题
    4.1 目标市场不清晰,品牌定位不明确
    4.2 品牌特色不突出,缺乏品牌形象设计
    4.3 互联网运用手段落后,信息技术含量低
    4.4 线上线下融合性差,无旅游中间商介入
    4.5 政府精力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5 “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改进策略研究
    5.1 X镇旅游品牌推广STP战略
        5.1.1 X镇旅游市场细分
        5.1.2 X镇旅游目标市场选择
        5.1.3 X镇旅游市场定位
    5.2 对X镇进行旅游品牌推广形象设计
        5.2.1 旅游品牌推广理念形象设计
        5.2.2 旅游品牌推广行为形象设计
        5.2.3 旅游品牌推广视觉形象设计
    5.3 打开思路,将互联网与X镇深度融合进行推广
        5.3.1 打造“互联网+X镇”运营管理模式
        5.3.2 利用互联网改善服务设施,助力旅游品牌推广
        5.3.3 WiFi覆盖,推动WiFi商业运行推广模式
    5.4 创新X镇旅游品牌推广方式
        5.4.1 传统媒体整合推广方式
        5.4.2 新媒体大力推广方式
    5.5 政府主导,多方联合推广
        5.5.1 政府指导,科学规划
        5.5.2 加强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5.5.3 多方联动,与旅游中间商紧密合作
        5.5.4 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调查问卷
致谢

(3)重现与转译 ——论《山海经》符号在实验动画中的转换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基本思路
第2章 《山海经》文献及其相关古代文献
第3章 以《山海经》为主题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3.1 传统艺术媒介对《山海经》图像的当代重现
    3.2 新媒介——实验动画对《山海经》图像符号的转译
第4章 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再出发
    4.1 艺术创作方法的优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4.2 中国“特色”引领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舞台
第5章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创作的影响
    5.1 选择《山海经》符号作为创作主题的渊源
    5.2 创作技法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毕业创作中运用《山海经》符号的解析
    5.3 经验与总结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4)石圪节煤矿转型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旅游品牌”研究现状
        2.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一、石圪节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石圪节煤矿发展历史简介
    (二)石圪节煤矿现状
二、石圪节煤矿面临的困境
    (一)石圪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石圪节煤矿面临的机遇
        2.石圪节煤矿面临的挑战
    (二)石圪节煤矿转型及发展路径分析
        1.石圪节煤矿转型的可持续性分析
        2.打造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的意义
三、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一)开发条件分析
        1.人文景观资源
        2.旅游市场条件
    (二)保障平台分析
        1.管理支持保障
        2.资金支持保障
        3.形象宣传保障
    (三)可行性措施分析
        1.以煤炭资源文化为核心
        2.以石圪节煤矿牵头的矿区生态涵育休闲区
        3.以“红色精神”为载体的煤矿文化旅游
        4.以煤炭矿石载体进行各种创意活动
四、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对策
    (一)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特殊性
    (二)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不同表现
    (三)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构建对策
        1.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的设计定位
        2.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原则
        3.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视觉符号
        4.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应用
        5.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衍生品设计
五、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实践
    (一)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基础要素设计
        1.标志设计
        2.标准字设计
        3.吉祥物设计
        4.标准色和辅助色设计
        5.辅助图形设计
    (二)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应用部分设计
        1.导视设计
        2.办公用品设计
        3.广告宣传设计
    (三)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相关衍生品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毕业设计展示
附录二:石圪节煤矿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VI)系统
附录三:调查问卷一
附录四:调查问卷二

(6)巨野龙固矿井塌陷区农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1.2.1 煤矿塌陷区
        1.2.1.1 煤矿塌陷区的相关治理
        1.2.1.2 煤矿塌陷区造成的危害
        1.2.2 土地复垦
        1.2.2.1 土地复垦的相关措施
        1.2.2.2 土地复垦条例
        1.2.3 生态重建
        1.2.3.1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联系
        1.2.3.2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作用
        1.2.4 景观修复
        1.2.5 农业科技园区
        1.2.5.1 农业科技园区概念与实践
        1.2.5.2 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特征
        1.2.5.3 农业科技园区案例分析——山东泰安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1.2.6 农业观光园
        1.2.6.1 农业观光业概念
        1.2.6.2 农业观光园案例分析——集发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农业特色景观资源设计中的相关实践经验
        1.3.3.1 德国鲁尔老工业区
        1.3.3.2 列入世界遗产的法国废弃工业矿区景观改造
        1.3.3.3 徐州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目标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实地调研法
        1.5.1.2 文献研究法
        1.5.1.3 比较方法
        1.5.1.4 系统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巨野龙固矿井塌陷区土地复垦实践研究
    2.1 项目区域自然环境及现状
        2.1.1 塌陷区建设背景和现状
        2.1.1.1 塌陷区建设背景
        2.1.1.2 塌陷区建设现状
        2.1.2 区域自然环境
        2.1.2.1 地质地貌
        2.1.2.2 气候
        2.1.2.3 土壤
        2.1.2.4 植被
        2.1.2.5 自然资源
        2.1.2.6 自然灾害
    2.2 塌陷区的塌陷现状
        2.2.1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机遇
    2.3 土地复垦发展措施及研究对策
        2.3.1 土地综合治理拟采取的措施
        2.3.2 研究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2.3.3 矿区土地资源利用基础研究
        2.3.4 首采区开采对土地影响分析
        2.3.4.1 煤矿开采对首采区整体影响情况分析
        2.3.4.2 2011 年~2015 年开采对土地动态影响分析塌陷耕地动态变化情况
        2.3.4.3 基于动态预复垦技术的土地综合整治方案
        2.3.4.4 基于动态预复垦技术的土地综合整治中搬迁村庄的土地整治方案
        2.3.4.5 复垦技术小结
        2.3.5 沉陷区复垦治理工作情况
3 巨野龙固矿井塌陷区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内容
    3.1 设计理念
    3.2 园区规划建设条件综合分析
        3.2.1 市场分析
    3.3 规划指导思想
    3.4 规划性质、目标和定位
        3.4.1 规划性质
        3.4.2 规划目标
        3.4.3 规划定位
    3.5 产业布局与规模
        3.5.1 道路交通
        3.5.1.1 道路交通现状
        3.5.1.2 道路交通规划
        3.5.2 布局划分
        3.5.2.1 现代高效生态农林业生产示范区
        3.5.2.2 现代畜牧、水禽、淡水养殖示范区
        3.5.2.3 现代林业生产示范区
        3.5.2.4 特色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区
    3.6 环境保护和环卫工程
        3.6.1 固体垃圾站设置
        3.6.2 垃圾处理
        3.6.3 公厕设置
        3.6.4 沼气设施
    3.7 建筑风格与园区形象设计
        3.7.1 建筑风格
        3.7.1.1 建筑布局
        3.7.1.2 建筑规划原则
        3.7.1.3 温室建筑技术要求
        3.7.1.4 养殖小区建筑技术要求
        3.7.2 园区形象设计
        3.7.3 塌陷驳岸水体设计
    3.8 建设时序
    3.9 园区主要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3.10 投资效益分析
        3.10.1 环境效益
        3.10.2 社会效益
        3.10.3 经济效益
4 结语
    4.1 研究总结
        4.1.1 对煤矿塌陷区景观修复开发建设设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1.2 对煤矿塌陷区景观修复开发建设设计研究的策略
        4.1.2.1 恢复生态平衡,营造自然景观
        4.1.2.2 引入人文景观,传承矿业精神
    4.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情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以城市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范围
        1.3.1 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设计的定义
        1.3.2 城市形象所包含的各类要素分析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意义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课题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形象设计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市形象基础理论
        2.1.1 城市基本要素与城市形象的基础
        2.1.2 城市意象及相关理论
        2.1.3 城市形象定位理论
        2.1.4 城市形象塑造理论
        2.1.5 城市形象表达系统的内容
    2.2 不同学科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理论
        2.2.1 以企业CI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理论
        2.2.2 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方理论
        2.2.3 以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理论
    2.3 城市形象设计研究方向与趋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设计主导下形象设计系统构建
    3.1 城市形象设计包含的要素
        3.1.1 城市形象设计包含的物质要素
        3.1.2 城市形象设计包含的精神要素
        3.1.3 城市形象设计包含的其他要素
    3.2 城市设计对城市形象的主导作用
        3.2.1 城市设计目标与要素
        3.2.2 城市设计与其他设计学科的关系
        3.2.3 城市设计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优势
        3.2.4 城市设计对物质承载系统的影响
        3.2.5 城市设计对精神表达系统的影响
    3.3 城市形象设计的物质承载系统
        3.3.1 物质承载系统的构成要素
        3.3.2 物质承载系统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3.4 城市形象设计的精神表达系统
        3.4.1 精神表达系统的构成要素
        3.4.2 精神表达系统的受众与认知
        3.4.3 精神表达系统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形象设计实践——以大庆为例
    4.1 实践背景与目标分析
        4.1.1 实践背景
        4.1.2 设计目标
    4.2 大庆市城市设计对形象设计的影响
        4.2.1 大庆市城市设计工作策略与对策
        4.2.2 城市设计对城市形象的系统控制
        4.2.3 城市设计的影响作用与优势
    4.3 大庆市城市形象设计物质承载系统
        4.3.1 物质承载系统的构建
        4.3.2 物质承载系统的实施方法与表达
    4.4 大庆市城市形象设计精神表达系统
        4.4.1 精神表达系统的构建
        4.4.2 精神表达系统在城市设计层面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莽山旅游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课题背景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莽山旅游的地方性研究
    1.1 旅游地的发展现状
    1.2 莽山旅游文脉分析
        1.2.1 天然的自然资源
        1.2.2 丰厚的绿色资源
        1.2.3 神奇的历史传闻
        1.2.4 瑶族人的聚居地
    1.3 莽山旅游形象定位
第二章 莽山旅游形象的推广
    2.1 莽山旅游存在的问题
    2.2 莽山旅游发展对策
    2.3 莽山旅游形象的推广
第三章 莽山旅游主题形象设计
    3.1 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3.2 莽山旅游形象设计的发展现状
    3.3 旅游形象设计CIS理论概述
    3.4 莽山旅游形象设计
        3.4.1 莽山旅游理念形象
        3.4.2 莽山旅游视觉形象
        3.4.3 莽山旅游行为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9)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城市品牌战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归纳整理
        1.4.2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 城市品牌战略相关研究
    2.1 城市品牌理论研究
        2.1.1 关于城市品牌定义
        2.1.2 关于城市品牌定位
        2.1.3 关于城市品牌战略工作思路
        2.1.4 理论研究小结
    2.2 城市品牌实践探索
        2.2.1 城市品牌实践概述
        2.2.2 城市品牌案例分析
        2.2.3 实践探索小结
    2.3 城市品牌战略总体认识
        2.3.1 认识误区
        2.3.2 本文认识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城市品牌战略关系研究
    3.1 已有相关研究
        3.1.1 城市规划与城市品牌战略
        3.1.2 城市规划与城市营销
        3.1.3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营
        3.1.4 小结
    3.2 城市规划与城市品牌战略工作模式
        3.2.1 城市品牌战略当前工作模式
        3.2.2 城市规划工作思路与城市品牌战略工作模式
    3.3 城市规划与城市品牌战略工作内容
        3.3.1 城市品牌战略工作内容组成
        3.3.2 城市规划体系与城市品牌战略工作内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规划视角的城市品牌定位研究
    4.1 城市品牌定位当前做法
    4.2 城市品牌定位工作基点
    4.3 城市品牌定位基础研究
        4.3.1 研究内容的思考与确定
        4.3.2 研究内容的具体展开
    4.4 城市品牌定位工作方式
    4.5 吉首城市品牌定位
        4.5.1 吉首城市品牌定位基础研究
        4.5.2 吉首城市品牌定位方案制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规划视角的城市品牌建设研究
    5.1 城市品牌建设当前做法
    5.2 城市品牌形象设计
        5.2.1 设计内容的思考与确定
        5.2.2 设计内容的具体展开
    5.3 城市品牌内在建设
        5.3.1 工作内容的思考与确定
        5.3.2 工作内容的具体展开
    5.4 吉首城市品牌建设
        5.4.1 城市品牌形象设计
        5.4.2 城市品牌内在建设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文章基本结论
    6.2 文章创新之处
    6.3 文章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0)大同旅游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沦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基本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游客对大同旅游形象的感知分析
    第一节 来同旅游者构成分析
        一、老年人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对高收入旅游者缺乏吸引力
        三、海外游客和本地游客所占比例不大
    第二节 旅游者偏好分析
        一、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旅游市场形象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不足
        三、历史文物旅游的现代化步伐滞后
    第三节 旅游者形象认知度分析
        一、强化旅游传播媒介使用效果
        二、影响旅游形象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安全环境及管理水平
        三、高知名度的旅游资源认可度较低
    第四节 旅游者形象感知与深层体验分析
        一、旅游整体感知形象较差
        二、旅游形象要突破同质化倾向
        三、旅游城市建设欠缺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第三章 国内外煤炭城市旅游开发模式借鉴
    第一节 国内煤炭城市旅游开发模式
        一、河南焦作——从工矿型城市向山水生态旅游城市转型
        二、辽宁阜新——从单一的煤电城市向多元产业城市转型
    第二节 国外煤炭城市旅游开发模式
        一、德国鲁尔——从工业经济中心向区域旅游文化创意中心转型
        二、法国的北加莱地区——从煤炭开采向新竞争力点转型
    第三节 国内外煤炭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对大同的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
        二、挖掘历史文化底蕴
        三、因地制宜多元发展
        四、工业旅游项目开发
        五、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 大同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
    第一节 大同旅游形象塑造目标
        一、大同旅游形象塑造总目标
        二、大同旅游形象塑造分目标
    第二节 大同旅游形象定位
        一、大同主要旅游形象元素
        二、大同旅游形象元素重整
        三、大同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四、大同旅游形象总体定位
    第三节 大同旅游形象设计
        一、理念形象设计(MI)
        二、行为形象设计(BI)
        三、视觉形象设计(VI)
        四、听觉形象设计(AI)
第五章 大同旅游形象建设与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一、旅游形象设计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
    二、发展煤炭工业旅游突出城市旅游形象特色
    三、恢复和保护旅游资源突出旅游形象感知基础
    四、开发老年旅游为重点的专业旅游项目突出大同旅游形象新特色
    五、对旅游形象进行强力营销开拓更加广阔的旅游市场
    六、规范旅游环境塑造平安和谐的旅游新形象
    七、共树旅游品牌意识增强旅游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四、试论矿区形象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中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为例[D]. 程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互联网+”背景下X镇旅游品牌推广策略研究[D]. 魏垚.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
  • [3]重现与转译 ——论《山海经》符号在实验动画中的转换与应用[D]. 吴洋. 四川美术学院, 2019(05)
  • [4]石圪节煤矿转型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探讨[D]. 李茁源.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5]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城市形象设计方法研究——以大庆市为例[A]. 于婷婷,徐苏宁.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 2013
  • [6]巨野龙固矿井塌陷区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 李晨.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7]以城市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D]. 陈竑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8]莽山旅游形象设计研究[D]. 赵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9]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城市品牌战略探析[D]. 吴鲤霞. 中南大学, 2011(01)
  • [10]大同旅游形象研究[D]. 杜顺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浅谈矿区形象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