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一、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量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毛俊莉[1](2020)在《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文中研究指明辽河西部凹陷是我国重要含油气盆地--渤海湾盆地的富油气凹陷之一,目前也是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领域。针对西部凹陷湖盆构造控制沉积特点,论文分析了辽河西部凹陷断陷湖盆沉降-沉积迁移变化规律,探讨了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气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改进了陆相页岩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西部凹陷页岩油气富集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是辽河西部凹陷最有潜力形成页岩油气的目的层段,同沉积时期的断裂活动对沉积和页岩分布产生了明显的控制作用,沙三和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碳酸盐含量高是半封闭、半咸水湖湾相对页岩矿物成分控制作用的结果;沙三期断裂活动较强,且分段性明显,同沉积水体较深,页岩沉降-沉积中心发生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地明显迁移,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页岩沉积剖面表现为向西减薄的楔形。沙三和沙四段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有利条件,沉积作用控制了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和储集物性条件。沉积环境约束了页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的分布,在平面上形成了围绕深湖中心为中心的环带状有机质类型分布特点,有机质丰度发生相应变化。连续的沉降作用过程为页岩油气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可划分为连续纹层型、断续纹层型及分散纹层型纹层结构,分别代表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有机质赋存特点。热演化历史控制页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导致了西部凹陷南部和北部烃源岩产物差异。研究揭示了西部凹陷页岩含油气性变化规律,明确了平面上“北油南气”,纵向上“下气上油”的油气分布格局。碳酸盐岩矿物含量对页岩油的形成产生了促进作用,碳酸盐岩含量与页岩含油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具有促进低成熟度有机质加速生油气的作用。沉降-沉积中心转移控制了页岩油气形成和分布,继承性的湖相沉积作用使得沙四和沙三有相似的有机质类型,但后期沉降迁移控制热演化成熟度中心的迁移。沙四段以页岩油为主,沙三段以页岩气为主,据此分别建立了沙四段页岩油和沙三段页岩气富集模式。研究结论对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评价及勘探提供了重要指导,可推广应用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凹陷),对其他陆相盆地也可具有参考意义。

刁帆,王建伟,陈晓娜,王政军,张永超[2](2020)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油源对比及高蜡油成因》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高柳断层两侧原油物性和富集层位差异明显。高柳断层以北,原油主要富集于沙河街组三段,普遍具有高蜡特征;高柳断层以南,原油主要富集于明化镇组、馆陶组和东营组,含蜡量相对较低,为正常原油。应用生物标志物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不同层系原油来源。沙三段高蜡油来源不同于高柳断层以南正常原油,前者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四亚段(Es■)烃源岩,后者主要来自高柳断层以南林雀次洼东营组三段烃源岩。Es■烃源岩具有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双重输入的特征,为深层高蜡原油提供了蜡质来源。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改造、烃源岩较低的热演化程度和沙三段普遍发育异常高压,是高蜡油生成、运移和保存的关键因素。

刘舵,谢春勤,陈治军,刘护创,韩长春,高怡文[3](2019)在《正构烷烃分布在确定烃源岩生源构成中的有效性》文中研究表明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烃源岩(或原油)的正构烷烃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有机质来源,但文中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烃源岩的正构烷烃都能很好地指示其生源构成。通过对银额盆地一口探井的烃源岩进行系统取样,基于测试资料,开展了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在确定烃源岩生源构成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成熟度对正构烷烃分布影响很大,未成熟和成熟—过成熟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对生源构成均不具指示意义,只有在一定成熟度范围内,才有指示作用。以银额盆地中生界湖相烃源岩为例,只有满足镜质组反射率Ro为0.60%~0.80%时,正构烷烃才对生源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文中确定的有效范围虽然只是研究个例,但因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相关研究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苏洲,张慧芳,韩剑发,刘永福,孙琦,白银,段云江,屈洋[4](2018)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界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形成及其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的原油样品数据表明库车坳陷中、新生界凝析油和轻质油以高含蜡为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资料对库车坳陷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成因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中部分壳质组和腐泥组形成了高蜡油,镜质组形成了凝析油和轻质油,三者共同决定了库车坳陷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形成。原油含蜡量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原油成熟度、油气藏类型、气洗作用和原油运移作用。原油成熟度为主要控制因素,库车坳陷原油是烃源岩在成熟阶段下热演化生成的,原油成熟度Ro介于0. 8%~1. 05%,总体表现为高含蜡的特征,且原油含蜡量随原油成熟度增加而降低;油气藏类型为次要控制因素,干气藏原油含蜡量小于5%,凝析油含量低的凝析气藏原油含蜡量介于5%~10%,凝析油含量高的凝析气藏和油藏原油含蜡量大于10%,且原油含蜡量随生产气/油比对数的减小而增加;气洗作用和原油运移作用影响最小,相同油源条件下,原油受气洗程度越强,原油含蜡量越低,原油运移距离越大,原油含蜡量也越低。

朱东慧[5](2016)在《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细粒沉积地层进行研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以及△logR方法,综合考虑气候环境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旋回的控制,对以细粒沉积为主的地层进行层序划分,并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之上对研究区沉积岩性进行分析。考虑烃源岩、储层及储层脆性,在三者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致密油“甜点区”进行预测。经研究表明,沙四下段划分为一个中期旋回(MSC1),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短期旋回SSC1、SSC2,且SSC1上升半旋回、SSC1下降半旋回和SSC2上升半旋回分别与传统致密层段大致对应。在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大民屯凹陷安福屯-静安堡周边地区沙四下段油页岩段(细粒沉积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水体环境比较安静、闭塞的浅水局限台地构造背景,且气候相对比较炎热干旱,水介质化学条件总体上表现为以微咸水—半咸水还原环境为主,季节性气候变化伴随相对干旱的蒸发环境,经综合分析认为油页岩段(细粒沉积段)成因与浅海相油页岩成因类型较为相似。在此沉积背景下,SSC1下降半旋回段以富含白云质岩类为特征,形成于相对较为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相对于SSC2上升半旋回和SSC1上升半旋回段的高丰度,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有机质类型呈现多样化,ⅠⅢ型有机质均有一定量的发育。研究区内SSC1上升半旋回储层发育较好,脆性次之,SSC1下降半旋回储层发育次之,脆性最好,SSC2上升半旋回储层发育较差且脆性也较差。结合烃源岩及储层研究发现,SSC1上升半旋回“甜点区”以Ⅰ类、Ⅱ类“甜点区”为主,主要分布在安福屯、静安堡构造之上;SSC1下降半旋回受SSC1上升半旋回和SSC2上升半旋回烃源岩共同影响情况下:SSC1下降半旋回甜点区以Ⅰ类甜点区为主,几乎覆盖整个静安堡和安福屯、胜东洼陷大部分区域。SSC2上升半旋回大部分地区为Ⅰ类“甜点区”,沈278、安61、安3井区周边发育Ⅱ类“甜点区”。

仇劲涛[6](2014)在《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潜山油藏油源探析》文中认为中—新元古界是否存在原生油气藏,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中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量,一直认为是"新生古储"。从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生烃能力入手,对该区中—新元古界潜山油源问题开展研究。研究区中—新元古界潜山原油具有凝固点高、含蜡量高、沥青质和胶质含量低的特征,与沙三段原油存在明显的差异。原油—烃源岩对比结果表明,中—新元古界原油与本层位烃源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实大民屯凹陷潜山原油来自中—新元古界,但可能存在中—新元古界原油的混入。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的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适中,具有较强的生烃潜力,可能是中—新元古界油藏的重要油源。碳酸盐岩生油岩样品热模拟结果显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

叶涛[7](2013)在《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以现代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总结了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划分了油气富集样式,剖析了潜山油气藏富集差异性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模式。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不同凹陷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的差异性,研究认为:外围早断早衰型凹陷烃源岩层位深,油源条件优于中-内环带凹陷;外围凹陷抬升剥蚀时间长,储层条件优于中-内环带凹陷;外围凹陷“源-储封隔体厚度”小,供油条件优于中-内环带凹陷。研究了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平面及纵向分布特征。平面上,潜山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外围,盆地中-内环带潜山油气藏聚集规模相对较小;纵向上,潜山油气藏主要以中新元古界以及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主力储集层系。将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划分为“凹内富集型”、“凹缘富集型”以及“凹间富集型”三类,“凹内富集型”潜山油气藏主要富集在盆地外围,“凹缘富集型”潜山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环带,“凹间富集型”潜山油气藏则主要分布在盆地内环带。通过类比分析,明确了潜山油气藏富集差异性的主控因素。构造演化背景控制潜山油气藏的宏观分布格局;富油气凹陷展布控制潜山油气藏的平面分布,烃源岩最大埋深控制潜山油气藏底界深度,烃源岩供烃能力控制潜山油气藏成藏潜力;储层优劣控制潜山油气藏富集规模,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富集样式;供油方式控制油气的富集位置;“源”、“储”、“导”三元耦合共同控制潜山油气藏的富集程度。基于油气富集样式及成藏主控因素差异性,建立了潜山油气藏形成模式:源下深凹储-导双控潜山成藏模式、源外斜坡源-导双控潜山成藏模式以及源间凸起源-储双控成藏模式。

孙卉[8](2010)在《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研究过程中,以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变质岩潜山内幕成藏等新理论和新方法作指导,辅以潜山顶面识别、构造样式判别、潜山岩性测井识别及有效储层评价预测等手段,系统总结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强化了储层评价技术的攻关和潜山成藏特征的研究,着重探讨了裂陷期构造演化、烃源岩、多样性储层与裂缝发育条件、多套封盖体系及区域供油窗口与潜山油气富集的关系。创新了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潜山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丰富了潜山成藏模式和潜山成藏理论。研究认为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富集主要受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沉积特点以及基底岩性多样性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决定了潜山整体分布格局和规模,不同的应力机制控制了两套独立断裂系统,使潜山油气更加丰富;二是充足的油源条件是潜山成藏的物质基础;三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多样性储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储集空间;四是全区分布的两套区域盖层是潜山形成高凝油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沙四段区域盖层不仅厚度大、分布广泛,而且具有良好的超压封盖,抑制了油气向上运移,使潜山具有独立的“自封闭”成藏特征;五是区域供油窗口的存在是潜山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这些条件的有机配合,促成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藏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论文在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对重新评价大民屯凹陷潜山整体勘探潜力,指导目标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郑丽辉[9](2010)在《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世界油气勘探的发展历史相呼应,油气成藏研究日益受到石油地质勘探界的重视。成藏研究以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为基础,从源岩、储层、盖层、输导体系、圈闭等静态要素出发,研究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建立典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有利油气藏的分布区域。大民屯凹陷是中国东部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不对称凹陷,古近系分布面积约800km2。四十余年的勘探证实,凹陷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藏类型复杂,目前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已在太古界、元古界潜山和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藏,探明储量达3.0889×108t,油气主要分布在正向构造单元的主体部位。近年来,在潜山低部位和沙河街组四段浊积扇砂体中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证实了该区勘探潜力仍较大。论文充分利用现有的钻井、取心、分析化验、试油等地质资料,从油气成藏静态要素研究出发,通过精细油源对比,确定高蜡油来源于油页岩生油岩,正常油来源于湖相泥岩;根据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K-Ar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龄等技术确定油气藏的充注时间为沙一段末期至东营组沉积时期;通过系统的含氮化合物含量、比值变化分析,综合原油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变化,确定油气的运移充注方向:安福屯洼陷向西、向南为西部斜坡带注入高蜡油,向东为静安堡构造带注入高蜡油;胜东洼陷向北为东胜堡构造和静安堡构造注入高蜡油,荣胜堡洼陷向西、东、北三个方向分别为前进构造带、法哈牛地区和东胜堡潜山以南地区注入正常油。结合圈闭形成、分布研究,剖析研究区内的输导体系要素及组合模式,建立典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确定不同构造带连接源岩和圈闭之间的输导体系类型和分布,在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输导体系的类型和分布样式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输导体系类型和分布影响圈闭的类型和分布,控制油气藏的层位和平面分布,通过剖面模拟,动态地分析输导体系对不同地质时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出下一步勘探的方向,对东部其它陆相断陷盆地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吕慧,陈致林,王忠,唐洪三[10](2008)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高蜡原油高分子量烃类分布及高蜡成因》文中认为运用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及双质谱技术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高蜡原油的高分子量烃类的组成、分布特征及非常规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研究。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王古1井奥陶系高蜡原油与古近系孔店组高蜡原油具有相同的油气来源,但成熟度高于孔店组原油。双质谱技术分析表明,研究区高蜡原油中含有丰富的C26和24-降胆甾烷,从而区别于本区来源于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的正常原油,这为藻类生源提供了重要证据。除陆源植物外,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也是本区高蜡原油形成的重要母质;微生物改造是研究区高蜡原油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成熟度范围内,相对较高的成熟度影响原油含蜡量的高低。

二、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量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量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国外页岩油气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2)国内页岩油气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3)辽河探区页岩油气相关研究进展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创新点
2 西部凹陷地质背景
    2.1 西部凹陷地质概况
    2.2 地层发育
    2.3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2.3.1 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2.3.2 沙三段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2.4 沉积相
        2.4.1 单井相分析及连井对比
        2.4.2 泥地比展布特征
        2.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2.5 构造演化
        2.5.1 构造样式
        2.5.2 构造演化
        2.5.3 沉降沉积中心迁移
3 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3.1 页岩岩石矿物与页岩类型
        3.1.1 页岩矿物学组成
        3.1.2 页岩岩石矿物相
        3.1.3 页岩沉积结构
        3.1.4 页岩分类
    3.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
        3.2.1 有机质类型
        3.2.2 有机碳含量
        3.2.3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3.3 页岩储集物性
        3.3.1 页岩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
        3.3.2 页岩裂缝与分布
        3.3.3 孔隙度与渗透率
4 页岩含气量与含油率影响因素
    4.1 页岩含气性及含气量
        4.1.1 气测异常
        4.1.2 现场解析
        4.1.3 等温吸附
        4.1.4 页岩含气量影响因素
    4.2 页岩含油性及含油率
        4.2.1 页岩油显示
        4.2.2 页岩含油率
        4.2.3 含油率的影响因素
5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5.1 构造沉降与储层物性
        5.1.1 构造沉降与页岩厚度
        5.1.2 构造运动与页岩埋藏深度
        5.1.3 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
    5.2 沉积环境与有机地球化学
        5.2.1 有机质类型
        5.2.2 有机质丰度
    5.3 地热历史与油气生成
        5.3.1 页岩油气生成热模拟
        5.3.2 地热史与时温指数
        5.3.3 埋藏史与页岩油气生成
    5.4 低熟生烃与页岩油气分布
        5.4.1 碳酸盐与页岩油生成
        5.4.2 沉降沉积中心迁移与页岩油气分布
    5.5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5.5.1 页岩油气藏类型
        5.5.2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6 西部凹陷页岩油气富集模式
    6.1 富有机质页岩空间分布
        6.1.1 富有机质页岩
        6.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和深度
        6.1.3 富有机质页岩空间分布模式
    6.2 富有机质页岩地化参数分布模式
    6.3 页岩油气富集模式
        6.3.1 页岩气富集模式
        6.3.2 页岩油富集模式
    6.4 页岩油气发育有利方向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油源对比及高蜡油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油物性特征
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2.1 链烷烃
    2.2 甾烷系列化合物
    2.3 萜烷系列化合物
3 油源分析
    3.1 生物标志物对比
    3.2 单体烃碳同位素
4 高蜡油成因
5 结论

(3)正构烷烃分布在确定烃源岩生源构成中的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实例
    1.1 研究区概况
    1.2 正构烷烃与生源构成
2 认识与讨论
    2.1 正构烷烃有效指示生源的条件
    2.2 高蜡烃源岩的正构烷烃特征
3 结论

(4)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界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形成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和地化特征
2 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母质成因
3 原油含蜡量控制因素
    3.1 原油成熟度
    3.2 油气藏类型
    3.3 气洗作用和原油运移作用
4 结论

(5)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层序地层学
        0.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发育特征
    1.2 构造演化特征
        1.2.1 古构造背景
        1.2.2 断裂发育特征
        1.2.3 油页岩段构造格局
第二章 沉积背景
    2.1 古水介质物理条件
        2.1.1 古水动力条件
        2.1.2 沉积速率
    2.2 古气候条件
    2.3 古水介质化学条件
        2.3.1 氧化还原条件
        2.3.2 古盐度
第三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3.1.1 基准面原理
        3.1.2 基准面旋回与A/S值
        3.1.3 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
        3.1.4 相分异原理
    3.2 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及旋回级别
    3.3 旋回界面的识别
        3.3.1 界面的识别方法
        3.3.2 主要界面识别
    3.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案
    3.5 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与特征分析
        3.5.1 超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
        3.5.2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3.6 井震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6.1 井震统一层序格架的建立
        3.6.2 短期基准面层序平面特征分析
第四章 沉积岩相分析
    4.1 研究区油页岩段(致密段)沉积背景
        4.1.1 古构造背景
        4.1.2 沉积环境与油页岩、致密储层形成与分布关系
    4.2 沉积相分布特征
    4.3 沉积演化史
    4.4 沉积岩相分布特征
        4.4.1 SSC1上升半旋回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4.4.2 SSC1下降半旋回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4.4.3 SSC2上升半旋回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第五章 有利区预测
    5.1 综合评价标准
        5.1.1 烃源岩评价
        5.1.2 储层评价
    5.2 有利区预测
        5.2.1 SSC1上升半旋回储层“甜点区”
        5.2.2 SSC1下降半旋回储层“甜点区”
        5.2.3 SSC2上升半旋回储层“甜点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潜山油藏油源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潜山油气藏存在中—新元古界油源的可能
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有机质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演化程度
    3.2 碳酸盐岩族组成特征
    3.3 碳酸盐岩饱和烃色谱特征
    3.4 碳同位素特征
4 结论

(7)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
        1.2.2 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
        1.2.3 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前古近系
        2.2.2 新生界
    2.3 构造演化
        2.3.1 前古近系构造演化特征
        2.3.2 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
    3.1 宏观地质条件
        3.1.1 凹陷基底类型
        3.1.2 凹陷性质
        3.1.3 凹陷地质结构
    3.2 烃源条件
        3.2.1 新生界烃源岩
        3.2.2 前古近系烃源岩
    3.3 储集条件
        3.3.1 储集岩层位
        3.3.2 储集岩岩性及储集空间
    3.4 保存条件
        3.4.1 盖层条件
        3.4.2 控山断层活动性
    3.5 生储盖组合
    3.6 供烃条件
        3.6.1 供烃方式划分
        3.6.2 供烃能力控制因素
    3.7 成藏要素配置
        3.7.1 成藏要素配置类型划分
        3.7.2 成藏要素配置定量表征
第四章 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及富集样式
    4.1 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
        4.1.1 盆内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
        4.1.2 坳内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
        4.1.3 凹内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
    4.2 潜山油气富集样式
        4.2.1 富集样式划分
        4.2.2 不同富集样式潜山油气藏空间分布
第五章 潜山油气藏形成模式及主控因素
    5.1 潜山油气藏宏观富集差异性主控因素
        5.1.1 构造演化背景控制潜山油气藏宏观分布
        5.1.2 丰富的油气来源是潜山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
        5.1.3 优质的储集条件是潜山油气藏形成的关键
        5.1.4 良好的供油条件是潜山油气富集的又一保障
        5.1.5 “源、储、导”三元耦合共同控制潜山油气藏的富集程度
    5.2 不同富集样式潜山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
        5.2.1 凹内型潜山油气藏
        5.2.2 凹缘型潜山油气藏
        5.2.3 凹间型潜山油气藏
        5.2.4 不同富集样式潜山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对比
    5.3 潜山油气藏形成模式
        5.3.1 “源下深凹储-导双控”潜山成藏模式
        5.3.2 “源外斜坡源-导双控”潜山成藏模式
        5.3.3 “源间凸起源-储双控”潜山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潜山油气藏的概念
        1.2.2 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1.2.3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2 区域地质特征
    2.1 工区概况
    2.2 勘探历程
    2.3 地层特征
        2.3.1 太古界
        2.3.2 中上元古界
        2.3.3 中新生代
        2.3.4 地层分布特征
3 潜山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3.1 烃源岩特征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烃源岩有机质特征
        3.1.3 潜山原油性质与来源
    3.2 构造特征及演化
        3.2.1 构造背景
        3.2.2 大民屯凹陷区域构造
        3.2.3 断裂特征
        3.2.4 基底构造特征
        3.2.5 构造应力场演化
        3.2.6 构造演化特征
        3.2.7 断裂系统成因分析
    3.3 潜山储层条件
        3.3.1 岩石学特征
        3.3.2 潜山岩性测井定量识别
        3.3.3 潜山地层岩性分布综合预测
        3.3.4 潜山储层储集性能
        3.3.5 潜山储层综合评价
    3.4 封盖条件分析
        3.4.1 区域盖层
        3.4.2 地层流体超压封盖
        3.4.3 盖层及油气保存
4 潜山油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4.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1.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决定潜山分布格局和成藏模式
        4.1.2 裂陷期构造演化控制相对独立的潜山成藏系统
        4.1.3 构造演化控制基岩潜山裂缝发育
    4.2 优越的油源条件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2.1 烃源岩条件优越
        4.2.2 沙四段油页岩控制潜山高蜡油的形成
    4.3 多样性潜山储层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3.1 在应力作用相同的条件下,潜山储集性能受优势岩性序列控制
        4.3.2 在岩性相同条件下,裂缝发育程度受构造应力的大小控制
        4.3.3 可溶性矿物含量控制了不同潜山溶孔和溶洞的发育程度
    4.4 多套优质封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4.1 区域盖层控制潜山成藏规模
        4.4.2 内幕隔层局部封盖控制潜山内幕油藏的形成
    4.5 区域供油窗口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5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9)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难点和关键性问题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进展
        1.4.3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大民屯凹陷基本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勘探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盆地发育演化
    2.3 地层层序
    2.4 沉积特征
        2.4.1 沉积相类型
        2.4.2 沉积体系展布
    2.5 源岩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2.5.1 源岩特征
        2.5.2 储集层、盖层特征
        2.5.3 生储盖组合类型
第3章 大民屯凹陷构造格局及圈闭发育演化
    3.1 构造特征
        3.1.1 构造格局
        3.1.2 二级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1.3 断裂展布特征
        3.1.4 断层活动期次
    3.2 圈闭类型和分布
        3.2.1 圈闭类型
        3.2.2 圈闭的形成和分布
第4章 大民屯凹陷输导体系类型及组合模式
    4.1 输导体系定义
    4.2 输导体系要素
        4.2.1 断裂型输导体系
        4.2.2 砂体型输导体系
        4.2.3 不整合面型输导体系
    4.3 输导体系组合模式
        4.3.1 砂体—断层型(T型)输导体系
        4.3.2 阶梯型输导体系
        4.3.3 网毯状输导体系
    4.4 大民屯凹陷不同构造带输导体系特征
        4.4.1 前进断裂背斜构造带
        4.4.2 静安堡断裂鼻状构造带
        4.4.3 法哈牛断阶带
第5章 油源对比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5.1 油源对比
        5.1.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1.2 原油特征
        5.1.3 油源对比
        5.1.4 油气成藏期次与运移路径
    5.2 油气成藏模式
        5.2.1 潜山油藏的成藏模式
        5.2.2 砂岩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5.3 主要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第6章 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
    6.1 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点
        6.1.1 油气藏类型
        6.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6.1.2.1 中央构造带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6.1.2.2 斜坡型复式油气聚集带
        6.1.2.3 陡坡(断阶)型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6.2 油气运聚主控因素研究
        6.2.1 生烃洼陷控制油气藏的分布
        6.2.2 有利储集相带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6.2.3 输导体系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6.3 下一步勘探方向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四、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量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D]. 毛俊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高尚堡地区油源对比及高蜡油成因[J]. 刁帆,王建伟,陈晓娜,王政军,张永超. 石油实验地质, 2020(01)
  • [3]正构烷烃分布在确定烃源岩生源构成中的有效性[J]. 刘舵,谢春勤,陈治军,刘护创,韩长春,高怡文. 断块油气田, 2019(01)
  • [4]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界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形成及其控制因素[J]. 苏洲,张慧芳,韩剑发,刘永福,孙琦,白银,段云江,屈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6)
  • [5]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D]. 朱东慧.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6]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潜山油藏油源探析[J]. 仇劲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5)
  • [7]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D]. 叶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8]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D]. 孙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1)
  • [9]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D]. 郑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高蜡原油高分子量烃类分布及高蜡成因[J]. 吕慧,陈致林,王忠,唐洪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03)

标签:;  ;  ;  ;  ;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