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疆美丽山河

建设北疆美丽山河

一、建设北疆秀美山川(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认为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邴波[2](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侯一凡[3](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梁维[4](2020)在《辽代春捺钵研究》文中认为有辽一代,契丹皇一年四季都在进行传统的四时捺钵。每年一、二、三月份,辽帝都要率领群臣,在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传统的钩鱼、捕鹅及射猎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大量政治事务。太平二年(1022)后,随着皇帝捺钵地的东移,辽帝开始在春捺钵地处理辽朝东部乃至全国的军政事务,使春捺钵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辽史》《金史》及宋人笔记,结合出土的石刻与考古材料,对有辽一代春捺钵的地点、路线、区域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证春捺钵的运营机制与传统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最后分类探讨春捺钵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政治职能的特点与变化。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等。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本章对文献记载的辽代春捺钵的地点做全面梳理,以太平二年(1022)为分界点,考证前后两个时期的春捺钵地点共129个。在对地点的位置进行辨析的同时,对前人未考证的和考证不足的地点给出新的阐释,并对“春水”在地理层面的概念做出了解读。春捺钵的路线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之前呈现出由北向西、转而向南,之后则转向东北方向,并固定在长春州区域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春捺钵的地点与路线主要分布在潢河及土河、南京、西京和长春州四个主要区域。同时,辽帝春捺钵地点的择选主要受自然和政治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本章主要根据《辽史》、宋人笔记并结合石刻材料,讨论了春捺钵时随行人员的构成、营盘结构和物资供给三方面的内容。依据史料的记载,考证出春捺钵时的随行人员主要有王公贵戚、南北臣僚和扈从部队三个部分。利用石刻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考订出春捺钵的各类随驾官员三十余位。关于春捺钵的营盘,主要对营盘中皇帝斡鲁朵、王公大臣的营帐及运营毡车等设施的大小、布局及形制进行考察,并对随行人员的驻扎方式做了考证,总体上体现出以皇帝斡鲁朵为中心,王公、百官及扈从部队在其外围,呈环状包围式分布。他们共同护卫皇帝进行春捺钵,移动时也保持着距离,营盘呈现星散式分布的特征。本章还对春捺钵在不同区域的驻扎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平原和山地,春捺钵营帐是驻扎在相对平坦之处,而在长春州附近水网密布之地,则驻扎在高大的土包台上,同时春捺钵的住所呈现逐渐固定的趋势。春捺钵的物资供给主要分为外来物资供给和当地物资供给两部分,并由专门的官员及行宫斡鲁朵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输。第三章“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本章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入手,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对捕鹅、捕鱼、射猎及祭祀活动的对象、工具、过程、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并对捕鹅、捕鱼和山地射猎的活动予以列表,从中可以看出春捺钵的传统活动在太平二年(1022)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捕之鹅从前期的多种禽类动物到后期只捕天鹅一种,后期所捕之鱼也是体型巨大的鳇鱼,这都体现出春捺钵活动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及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渔猎活动之后,契丹皇帝要率领群臣举行“头鹅宴”“头鱼宴”。春捺钵初期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祖等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至辽中后期增加了佛教祭祀的内容,这表明春捺钵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章“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本章将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分为处理国内政务和解决边疆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国内政务中的军国大政、制定经济政策、任命和赏罚官员、处理司法,处理部族事务、赈济灾民及对解决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南部和东部边疆等诸多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考证,予以列表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春捺钵政治职能的演变从重视当地事务、治理域内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归纳其特点。本章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春捺钵时的政治活动予以分类,探讨其政治职能的特点和变化,并得出春捺钵在辽朝中后期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

刘燕[5](2019)在《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园林文化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文明的重要因子,而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存在重华夏,轻夷狄的情况,这也就使得辽代园林史的研究一直未受重视。辽代园林一方面体现了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辽阔草原上契丹族的艺术审美,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给契丹族带来的影响。辽代园林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相对落后社会文化形态主动向先进文化形态去吸收学习的特征。无论辽代是如何选择吸收借鉴先进汉文化,汉文化对于契丹游牧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和学习辽人的思维方式,探究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机理,对于全面认识辽代园林风格、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辽代园林,不仅是对辽代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史的补充更是对中国园林史的补充。论文主要分为三大块,首先通过梳理辽代园林的自然人文环境,指出辽代是以契丹游牧民族为主体,极具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国家。游牧文化有极强的流动和瞬时性,游猎已经可以满足契丹人的娱乐、精神需求,而园林作为中原地区的艺术形态趋于固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与契丹游牧文化具有相斥性。建国后,以契丹游牧文化为本位政策与中原汉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在辽代209年的统治中始终存在。在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也正是基于文化的交织,园林艺术在辽代才得以发展。其次通过整理分析数个园林个案,发现辽代园林兼具奔放粗犷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唐宋园林文化特征,寺庙园林以风景化为主要特征,私家园林以生产要素、崇佛礼佛为造园主题,皇家园林在游猎习俗影响下多围绕湖泊生态环境而建。最后,本文总结了辽代园林从无到有,直至全盛的发展体系,提出捺钵文化下的皇家园林对后世金代、元代,乃至明清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自此开启了北京地区皇家园林的序幕,辽代园林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多民族文化内涵。

牛海东[6](2017)在《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措施研究 ——以塔城白杨河镇水库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依托自身的环境特色与优势资源条件将工程所在区域打造成环境宜人、生态友好的休闲区域,从而实现水利工程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局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渐渐成为新疆水利建设发展的方向。由于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特性,特别是干旱荒漠地区植被稀少、生态资源匮乏的特点,就如何解决该地区水库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较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研究在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建设与生态景观功能开发利用方面,实现水库资源局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和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做了研究:(1)通过对中国水利与生态景观研究发展进程的讨论,发现中国水利发展阶段已由原来的掠夺式资源型水利阶段转向对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水利发展阶段,并逐渐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去。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新疆水库生态景观建设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认为新疆水库在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方面存在不足,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3个亟需改善的方面。(2)本研究在归纳整理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步骤、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形成初步的理论规划设计框架体系,同时对新疆既有水库规划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在基本理论规划设计框架体系上将案例的成功经验融入其中,对规划设计体系做了进一步完善。(3)以生态建设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指导,结合新疆塔城地区白杨河镇水库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规划目标定位,确定以水土保持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为核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营造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景象。根据水库功能区位置不同分为:生态保护区、服务管理区、休闲娱乐区及大坝观景区4部分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并综合评价库区内生态景观规划的生态效益。塔城白杨河镇水库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设计将为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体系依据和技术参考。

顾华详[7](2016)在《新疆北疆国家公园建设的法治研究》文中提出建设北疆国家公园是新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北疆国家公园法治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地方法治建设应积极引领、推进和规范,重视借鉴成功经验,坚持依法加强北疆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工作,确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原则。坚持依法加强北疆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严格规范开发利用行为,重视健全和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质量等级标准,完善保护法律措施,健全兼顾各方的投融资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北疆国家公园和区域内社区和谐发展。坚持依法加强北疆国家公园建设行为的法律规范,建设与开发利用应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坚持依法引领、推进和规范管理文化教育科研等活动,确保把北疆国家公园建设成环境优美、管理优良、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幸福之地。

徐溪[8](2015)在《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文中认为中国素有崇尚闲适人生的传统,中国文人有着向往悠闲的浪漫情怀。古代文人无论入世与归隐,始终将“品味闲适”视作至高境界的精神追求。清代新疆汉族文人在品闲的雅趣中感悟出人生境界,这种休闲思想与内地文人同质,但又具有地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探究清代新疆精英阶层的休闲方式、休闲智慧与休闲境界,对建设当代新疆的和谐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分析休闲文化产生的基础、梳理休闲文化的群体、考证休闲生活的方式、归纳休闲境界等方面逐一展开: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概况为新疆休闲文化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塞外西域虽多戈壁荒漠,仍不乏风景优美、资源富足的萋萋绿洲。这些绿洲水甘土沃,气候宜人,人烟稠密,牧场广阔,为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形成营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清代新疆民族构成及人口的数量,奠定了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格局。清代新疆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为休闲文化的生成提供了社会基础。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巩固了新疆的安定,为居民休闲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清代新疆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农牧业、手工业的繁荣,城镇化的进程,为休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赏闲、求闲、惜闲的休闲思潮,折射出清人尤其是汉族文人的休闲心态。清代新疆汉族文人是新疆休闲文化的主要群体。清代新疆的文人大致分派遣官吏、流放遣员、随军幕僚、本土文人。这些文人的诗文记录了清代新疆社会的休闲文化。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充实了休闲生活,丰富了休闲文化的内涵。一般认为物质层面的休闲琐碎平庸,是诗意消散的蠹患,精神层面的休闲才是诗意的源泉,然而,清代新疆文人却在衣食住行的细碎中找到生活的情趣和诗意,以生花妙笔描绘出燕居闲适的韵味。清代新疆文人的悠闲,无论是诗书吟咏,琴棋书画,还是鉴花赏月,都体现出高雅的审美追求,即使庆贺佳节或是花鸟虫鱼的赏玩也极富有生活情趣。文人对休闲的追求其实是一种“境界”的追寻。中国传统的休闲哲学强调个体生命与心灵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文人对“闲”的消解最终都将回归到内心的淡泊宁静与生命的融汇和谐。清代新疆文人在休闲的境域趣舍之间,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最终以“合和生一”的休闲观体悟到休闲的意义与境界。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合和生一”浓缩了文人对休闲的体认、心态和践行。虽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远不及京城、江浙地带休闲文化的精致与艺术,但这在新疆已具开拓引领之功,更带动了清代新疆汉文化的繁荣。探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文化对于矫正当代休闲生活的异化,促进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延续汉文化对新疆文化的引领等方面都具有实践意义。

杨红飞[9](2013)在《新疆草地生产力及碳源汇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新疆作为我国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其植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影响最为敏感。而草地是新疆最重要的植被类型,其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位。在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热潮下,草地作为碳汇的功能逐渐浮现在公众的视线。为系统的研究新疆植被和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特征,明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两大驱动因子的相对作用以及未来气候下其碳源汇变化特征,并为草地土壤碳库的估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分别借助实测样地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了地面草地光谱特征、地下土壤有机碳的估算研究,同时利用基于卫星遥感数据—MODIS数据的CASA模型对新疆植被和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变化、气候波动)、及其气候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两大驱动因子—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对植被生产力的相对作用进行了定量的评估和有效区分。并借助BIOME-BGC模型对新疆3类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NPP、NEP)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估算,并且从源汇关系角度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分析了该3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NPP、NEP)的响应特征。通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基于高光谱技术,对新疆3种主要草地类型进行了实地光谱测量,并结合导数光谱变换技术,分析和比较了 3种草地类型的光谱反射特征和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指数特征。在可见光波段,干荒漠类草甸植被,除角果黎外,其冠层反射率要低于低地山地草甸和蒿属荒漠草地。而在近红外波段,角果黎、骆驼蓬、梭梭冠层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低地山地草甸植被和部分蒿属荒漠草甸植被。同一类型草地中,由于植被类别间的差异以及叶片内部结构的不同,冠层光谱反射率差异较大。3类草地类型不同植被的红边特征参数表现为干荒漠类草甸的梭梭红边位置最高,低地山地草甸的博洛塔绢蒿红边位置最低;蒿属荒漠类草甸的骆驼蓬的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最大,低地山地草甸的苔草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最小。对6种代表性的植被指数分析得出,PRI、OSAVI、MCARI指数均表现为蒿属荒漠类草甸<低地山地草甸<干荒漠类草甸。NDVI植被指数则表现为低地山地草甸最大,而干荒漠类草甸最小。GNDVI指数表现为低地山地草甸最大,蒿属荒漠类草甸最小。高光谱遥感对于草地植被的分类监测和遥感反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新疆草地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其NPP也逐渐由395gCm-2a-1减少到接近0gCm-2a-1。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量平均值为56.47TgC。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甸的平均NPP最高,为155.29gCm2a-1;荒漠草地的平均NPP最低,为57.68gCm2a-1;总体表现为草甸>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高山与亚高山草地>荒漠草地;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而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新疆主要草地植被6-8月NPP占全年NPP的63.17%。不同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月际变化差异较大,均在7月达峰值。前7个月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甸,最慢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后5个月平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草甸,最慢的是荒漠草地。除草甸呈增长趋势外,其它4种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平均NPP下降速率最快。全区草地植被NPP总量在2007年达最高值,为60.21 TgC a-1,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53.41 TgC a-1。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类型,而其它4种草地类型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近10年来,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有进一步下降趋势。(3)2001-2010年新疆自治区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研究。2001-2010年新疆全区草地NPP总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年平均减少值为0.225 TgC a-1,全区草地平均NPP在100.05-112.78 gCm-2 a-1 10年平均NPP总量为56.47 TgC a-1,单位面积NPP多年均值为105.79 gCm-2 a-1。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占全区草地面积18.29%的高山与亚高山草甸NPP的下降速率为0.59;占全区草地面积22.45%的平原草地NPP的下降速率最快,为-1.17;全区面积最大的荒漠草地的NPP下降速率为0.20;草甸是新疆唯一 NPP呈增长趋势的草地类型,增长速率为0.23;高山与亚高山草地的NPP的下降速率为-0.07。NPP下降趋势最明显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山西部和伊宁部分地区,其变化速率约为-20~-10 gCm-2a-1。不同地区草地NPP增减速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2001-2010年间,新疆草地大部分地区植被NPP的年际波动的相对变率基本都在0.30以内,其中阿尔泰山东北部、天山山脉西南部和昆仑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NPP年际波动小,南疆东部地区靠近青海省附近的部分草原区,NPP相对变率较大。新疆草地年NPP与降水的关系比较明显,地区差异性大。天山山脉中东段和昆仑山北部地区的草地NPP与降水的关系最为明显,相关系数大都在0.45-0.80之间,除个别区域外,新疆草地的年NPP与对应的年均温相关性并不如降水量明显,其中阿尔泰山南部和昆仑山北部草地NPP与年均温呈现较强的负相关,部分地区相关系数达-0.96--0.45,可能是由这些地区水热不同期造成的,也可能是该地区植被的生长与水分的关系更为密切。(4)利用MODIS-NDVI数据、土地覆盖分类数据、气象数据等,基于改进的基于光能利用率的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对新疆植被2001-2010年的NPP进行估算,并计算基于像元的NPP与降水、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NPP时空变异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2001-2010年新疆植被年平均NPP分布范围是在59.29-65.98 gCm-2a-1之间,平均为62.10gCm-2a-1,呈现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NPP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呈较显着的相关性;新疆的植被在空间上的分布强烈依赖于降水,与气温的分布呈负相关;2001-2010年,新疆植被总NPP的变异范围是96.28-107.14 TgCa-1,平均值为100.84 TgCa-1。新疆中北部和西南部NPP变异系数最大,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NPP年际间变异较小;10年间新疆大部分地区植被NPP的变异系数都在0.5以下,约占全区面积的96.01%。NPP年减少速率在0-10 gCm-2a-1之间的面积占新疆全区面积的45.41%;而NPP年增加速率介于0-10 gCm-2a-1之间的面积占新疆全区面积的53.92%。新疆植被年总NPP和年平均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着(R=-0.318,p>0.05,n=10),与年平均降水量显着正相关(R=0.69,p<0.05,n=10)。降水对于新疆地区植被生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降水量的增加会明显地促进新疆地区植被的生长和NPP的积累,气温的升高对新疆地区植被的生长表现为负作用。不同植被类型的气候变化响应特征不同,4种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其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在所有的植被类型中,荒漠的NPP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草地。从气候因素敏感程度上划分,新疆占全区31.06%区域为降水型;占12.65%区域为温度型;约有12.53%为降水和温度综合型;约有43.76%的区域为不敏感型。(5)评估了 10年间新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LCC)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研究。采用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生产力重要的表征因子来评估2001-2009年新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LCC)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在研究时间段内,新疆的森林面积相对于其它土地覆被类型净增加9093平方公里。2001-2009年间,最明显的土地覆被变化来自草地转化为森林和草地与荒漠之间的相互转化。新疆全区植被NPP总量9年间增加了252.51 Gg C。其中,森林的NPP总量表现出最明显的增长,净增长量达1,782.88 GgCyr-1。新疆NPP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森林的扩张。在2001-2009年间,森林、草地和荒漠的平均NPP均有轻微的下降,而农田和自然植被交错区的平均NPP有略微的增长。通过利用2001年的气候条件对新疆2009年的NPP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对区域NPP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相比对总NPP的增加方面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森林。总的来说,人类积极活动如生态恢复工程等对新疆区域森林面积的扩张和NPP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土地退化过程中两个主要驱动因子,它们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利用潜在NPP和人类占用NPP(HANPP)评估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对土地退化和恢复的作用。作为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显示因子,HANPP表征的是潜在NPP与实际NPP之差。研究发现人类活动是导致北疆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退化面积为172,228.5km2,占总退化面积的61.85%;由气候变化导致的退化面积为68,146.5km2,占总退化面积的24.47%。对于植被恢复来说,由人类活动主导的植被恢复面积为61,514.5km2,占总恢复面积的56.42%;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恢复面积为36,338km2,占总恢复面积的33.33%。2001-2010年间,人类活动是北疆植被退化和恢复的主导因素。由人类活动主导的森林和草地的植被恢复主要归功于相关生态恢复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本研究结果同时也证实了生态恢复相关工程在北疆能够有效地缓解土地植被退化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北疆植被的恢复。(7)通过结合土壤光谱反射率变化特征和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的进行了预测研究。利用ASDFieldSpecFR(350-2500nm)高光谱仪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 60个风干土壤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了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形状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点,并针对新疆草地土壤的土样光谱反射率不同变换形式与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高光谱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新疆草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的主要响应波段介于400~750nm范围之间。通过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导数变换,发现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二阶导数光谱相关性较原始光谱和其他变换形式最强。基于最优波段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两种高光谱预测土壤有机碳模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均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均方根误差(RMSE)<5.0。研究发现使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全波段的预测效果要好于仅使用可见光波段。基于光谱二阶导数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模型A的预测效果较好,其决定系数达0.894,同时均方根误差为0.322。本研究表明,对于草地土壤,结合土壤光谱特征和数理统计方法能对土壤有机碳进行较好的预测。(8)利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BIOME-BGC模型对2001-2010年新疆低地山地草甸、干荒漠草地和蒿属荒漠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分析NPP、NEP年际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NPP、NEP的响应。不同类型草地样地NPP和NEP变化趋势相对不同,低地山地草甸NPP平均值为122.65 gCm-2a-1,NEP平均值为8.36 gCm-2a-1;干荒漠类草地NPP平均值为134.64 gCm-2a-1,NEP平均值为8.79 gCm-2a-1;蒿属荒漠草地NPP平均值为134.20 gCm-2a-1 NEP平均值为9.26 gCm-2a-1。3种类型草地NPP与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与降水的相关性要优于与温度的相关性,降水量是控制该地区三类草地NPP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NEP与温度之间呈弱负相关,除低地山地草甸NEP与降水之间呈正相关外,其它两种草地类型也呈负相关关系。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分析表明,CO2浓度倍增下,NPP与NEP值有一定的增加。在C02浓度不增加条件下,NPP正向响应了降水单独变化和温度升高且降水增加情景,NEP反向响应温度的变化,而正向响应了降水的变化;当C02浓度倍增和气候同时改变时,预测的NPP正向响应了降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升高,预测的NEP反向响应了温度和降水变化。本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内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不同类型草地的碳源汇关系,预测了未来气候情景下可能的碳循环特征。我们认为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结合新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围绕其植被和草地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生产力变化(包括NPP和NEP)及其影响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波动)进行了系统的集成研究,为全球变化的干旱区植被区域响应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利用潜在NPP和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显示因子—人类占用NPP(HANPP)评估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对土地退化和恢复的作用。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的相对作用进行了评估。并对新疆地区大范围的植被退化或恢复的主导驱动因子进行了明晰和面积估算。明确了新疆地区不同区域的气候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特征。三是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进行了光谱特征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了两种高光谱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进一步筛选和确定了最适合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效果评价和精度检验。对于草地土壤,该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模型能对土壤有机碳进行较好的预测,并为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总之,利用3S技术和各种模型,以及气候和遥感数据,对新疆草地植被的光谱特征和土壤有机碳的估算、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力、气候响应及碳源汇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李智佩[10](2006)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北方地区不仅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发展变化大,与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今年4月底前北方地区已经发生了9次强沙尘暴,首都北京在4月16日一夜之间降尘量达30万吨!据估计,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亿元/年。2004年北方地区风蚀荒漠化占全国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83.94万km2的97%以上,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荒漠化的地质环境背景研究重视不够,片面强调人为因素,造成许多地方治理成本高而收效甚微。开展土地荒漠化的地质环境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荒漠化调查研究的理论、提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对策措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方地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营力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控制特征的研究,参照当前主要的荒漠化分类体系,首次提出了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地质成因分类,包括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风蚀荒漠化)、流水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水蚀荒漠化)和物理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土地盐渍化)。据风蚀荒漠化的形成特点将其划分为沙漠化(风力堆积型)和戈壁化(风力侵蚀型)等两个基本类型。风力堆积型沙漠化根据风沙的移动特征可分为就地起沙型和风沙侵入型和侵蚀残积型。根据水蚀荒漠化地区岩性特征,将其分为石灰岩地区以内的石漠化和以外的岩漠化以及黄土区的土漠化。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将土地盐渍化划分为盐渍化、碱化等两种类型;根据成因还可分为灌溉型(次生盐渍化)、非灌溉型和残余积盐型等。荒漠化土地所处的地质构造和地貌部位,也是荒漠化土地分类的重要依据,例如冲积平原型、高原洼地型、平原洼地型、河流滩地型、山地残坡积型、高原残坡积型、梁峁型、塬面型、河流谷地型等。荒漠化土地的地质成因分类丰富了土地荒漠化的理论研究,为从地质学角度探讨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地质构造、地貌、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将北方地区划分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23个二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是: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②中西部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③中东部高原荒漠化环境地质区、④黄土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⑤东部平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⑥青藏高原(东北部)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⑦山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等。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是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和荒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的基础。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是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消长变化影响最为显着的地区,东部地区则以暖湿气候为主,受夏季风控制。气候格局的形成造就了荒漠化土地的分布,气候的波动则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控制因素。末次间冰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大约以1500a为周期的气候振荡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北方地区约在10000aBP、8000aBP、5500aBP、4000aBP、3000aBP、1500aBP的沙漠化过程分别与北大西洋第7、5、4、3、2和1次的浮冰事件相应,沙漠化扩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件相一致。同时,北方不同地区10世纪或百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新生代的构造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青藏高原隆升是造成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根本。青藏高原使西风环流发生变化,一方面使水汽多以固态形式降在高原及山体西侧,到达北方高原及东部平原地区的降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使西风急流发生分支绕流,造成高原北侧的西风环流终年呈反气旋性质,加强西北的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隆升加强了西伯利亚一蒙古高压,造成北方冬季风强盛,导致西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异常干燥、大风频繁。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的发展,一是取决于周围山地降雨和融雪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水径流的多少;在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是造成内陆河中上游人工绿洲区荒漠化程度减轻、下游天然绿洲区荒漠化迅速加剧的主要因素。河流的改道是促使冲积平原生态环境变迁、荒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内陆干旱盆地的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地下水对荒漠化发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潜水埋深>6.0m时,植被开始衰败,沙漠化程度增加。中部高原处于季风边缘的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土地荒漠化程度与降雨量存在明显的关系,地下水对荒漠化的影响减弱。在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植被破坏严重,冬春季节短暂的干旱就会造成土壤的极其干燥,为沙漠化扩大造成有利因素。黄土高原的水蚀荒漠化主要与气候和地表水环境有关,夏季的集中降雨和黄土区水的入渗速度低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是水蚀荒漠化主要土壤侵蚀形式。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是决定土地盐渍化的重要因素,在内陆干旱区则更加明显。当地下水埋深小于2m时,地表蒸发强烈,土壤积盐迅速。一般当潜水埋深>3.5m时就不会产生盐渍化。目前,严重缺水地区利用较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灌溉也是造成北方地区土地盐渍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分布区的低洼地带常形成沙漠化,地势较高的剥蚀地区形成砾漠化。现代和古河流阶地上的沙质堆积物是冲积物分布区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北方(古)湖盆地区是沙漠、沙漠化土地及沙尘暴的主要分布区或发源地,也是盐渍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现代或古湖泊的化学沉积物也是构成盐尘暴的重要来源。第四纪风沙堆积的广泛发育是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之一。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塔克拉玛干、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布齐等沙漠的边缘地带是沙漠化发生的主要地区;以固定沙丘或半固定沙丘为主的地区,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土地沙漠化以沙丘的活化或固定、沙地或沙漠边缘的扩张或缩小为特征。黄土堆积的则是水蚀荒漠化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此外,中新生代砂岩分布区不仅是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如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砂岩分布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总之,本研究以资料综合为主,结合重点地区剖面、沙漠化变化的深入剖析,系统研究了中国北方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地质成因类型与特征、气候变化及其周期性、第四纪地表沉积物、不同环境地质分区水文和水文地质系统等地质环境要素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内陆干旱盆地、中部高原和东部平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五项原则和若干对策建议。五项原则即地质环境背景决定荒漠化治理方案、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优先、资源有限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工程原则,这是使我国向经济节约型、知本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北疆秀美山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北疆秀美山川(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辽代春捺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重点与难点
    六、创新点
第一章 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 捺钵体制溯源
    第二节 辽太祖至圣宗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太祖、太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世宗至景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三、辽圣宗初至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第三节 辽圣宗太平二年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圣宗后期至兴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道宗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第四节 春捺钵的区域、路线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春捺钵的区域
        二、春捺钵的路线变化
        三、春捺钵路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
    第一节 春捺钵的随行人员
        一、王公贵戚
        二、南北臣僚(官员)
        三、诸行宫斡鲁朵(宫)户及扈从部队
    第二节 春捺钵的营盘
        一、皇帝的行宫与扈从官员的营帐
        二、春捺钵的营盘结构
    第三节 春捺钵的物资供给
        一、外来的物资供给
        二、当地的物资供给
        三、物资管理
第三章 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
    第一节 捕鹅放鹰
    第二节 渔猎活动
        一、河湖捕鱼
        二、山地射猎
    第三节 祭祀活动
第四章 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
    第一节 处理国内政务
        一、商议军国事务
        二、制定经济政策
        三、任命及赏罚官员
        四、处理司法问题
        五、处理统治区内部族事务
        六、赈济灾民及其他
    第二节 解决边疆问题
        一、解决西北、西南部边疆问题
        二、解决南部边疆问题
        三、解决东部边疆问题
    第三节 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与演变
        一、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
        二、春捺钵政治职能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5)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价值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价值
    1.3 辽代园林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辽代园林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
    2.1 辽代政权兴亡与经济发展
        2.1.1 时局动荡与政权更迭
        2.1.2 原始经济到封建经济
    2.2 辽代的疆域与自然地理
        2.2.1 自北向南拓展疆域
        2.2.2 北方地理气候特征
    2.3 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2.3.1 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2.3.2 效仿中原建立定居城市
        2.3.3 “学唐比宋”方针下文化政策宽松
第三章 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下的辽代园林发展机理
    3.1 契丹游牧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
        3.1.1 游牧民族固有的空间观
        3.1.2 “逐水草而居”中形成的生态文化观
        3.1.3 游猎活动下骑马游观的审美方式
    3.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与文化交织
        3.2.1 辽代中原汉文化的重要构成
        3.2.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
        3.2.3 辽代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作用
    3.3 文化交织下园林萌芽
        3.3.1 佛教文化催生寺庙园林
        3.3.2 游牧定居文化结合下的私家园林
        3.3.3 捺钵与皇家园林
第四章 以山林为载体的寺庙园林
    4.1 辽代寺庙园林个案研究
        4.1.1 城市寺庙
        4.1.2 山林寺庙
    4.2 寺庙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4.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4.2.2 择园址、审地形
        4.2.3 园林文化内涵
第五章 以生产为载体的私家园林
    5.1 私家园林概况
        5.1.1 佛教化私园
        5.1.2 庄园园林
        5.1.3 别墅园林
    5.2 私家园林特征分析
        5.2.1 华丽粗犷的北方地域风格
        5.2.2 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
第六章 以湖泊为载体的皇家园林
    6.1 皇家园林概况
        6.1.1 大内苑囿
        6.1.2 行宫苑囿
        6.1.3 离宫苑囿
    6.2 皇家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
        6.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6.2.2 园林文化内涵
第七章 辽代园林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7.1 辽代园林发展演变历程
        7.1.1 混沌初开,审美发端
        7.1.2 借鉴吸收,多元发展
        7.1.3 佛风禅韵,寺庙独大
    7.2 辽代园林历史地位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辽帝游幸表
    附录 B 辽代园林营建年表
    附录 c 西辽园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及致谢
致谢

(6)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措施研究 ——以塔城白杨河镇水库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疆干旱荒漠区既有水库存在生态要素缺失的现象
        1.1.2 水库生态功能的修复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1.1.3 目前新疆水库生态景观规划存在的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技术方法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研究与融合
        1.3.2 实地考察
        1.3.3 分析与比较
        1.3.4 实践与论证
    1.4 研究内容
        1.4.1 水库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
        1.4.2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下的水库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1.4.3 对在建水库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研究
    1.5 研究目标
第2章 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发展历程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内水库生态景观规划发展沿革
        2.2.1 水利发展的阶段
        2.2.2 我国生态景观规划研究发展历程
    2.3 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沿革
        2.3.1 水土流失演变历程
        2.3.2 水土保持研究发展历程
    2.4 新疆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状况
    2.5 新疆水库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建设内容
        2.5.1 库区资源的整合利用
        2.5.2 合理布局,功能区的集中开发
        2.5.3 水土保持建设与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协调统一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
    3.1 规划相关理论
        3.1.1 生态水利论
        3.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理论
    3.2 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步骤
        3.2.1 水土保持规划步骤
        3.2.2 生态景观设计步骤
    3.3 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对比
        3.3.1 规划设计原则
        3.3.2 规划设计方法
    3.4 新疆既有水库规划案例
        3.4.1 工程概况
        3.4.2 水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3.5 经验借鉴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规划设计理论在白杨河镇水库的应用研究
    4.1 工程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4.2 自然生态景观要素分析
        4.2.1 自然气候条件分析
        4.2.2 景观地貌分析
    4.3 规划原则
        4.3.1 以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为主,改善强化库区荒地生态
        4.3.2 追求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
        4.3.3 强调协调统一发展
    4.4 水库水土保持建设
        4.4.1 具体规划措施
        4.4.2 专项治理措施规划
    4.5 水库生态景观规划
        4.5.1 功能区划分
        4.5.2 分区设计
    4.6 效益分析
        4.6.1 生态效益
        4.6.2 社会效益
        4.6.3 经济效益
    4.7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新疆北疆国家公园建设的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北疆国家公园的法治建设
    (一) 重视通过深化改革理顺和优化北疆国家公园建设的体制机制
    (二) 重视通过深化改革构建北疆国家公园建设的新体制机制
    (三) 重视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北疆国家公园的地方法治建设
二、相关地方法治建设应积极引领、推进和规范北疆国家公园建设
    (一) 北疆国家公园应积极借鉴美国国家公园法治的经验
    (二) 重视依法加强北疆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工作
    (三) 依法确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坚持依法加强北疆国家公园的保护, 严格规范开发利用行为
    (一) 重视健全和改革创新北疆国家公园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二) 重视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和资源质量等级标准, 完善法律保护的制度措施
    (三) 重视建立健全兼顾各方的投融资与利益分配机制, 促进北疆国家公园和区域内社区和谐发展
四、坚持依法加强北疆国家公园建设行为的法律规范
    (一) 开发与建设项目应该坚持依法报批后规范实施
    (二) 建设与开发利用应该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三) 坚持依法引领、推进和规范管理文化教育科研等活动
    (四) 坚持依法加强区域内的经营与管理工作
    (五) 重视依法加强北疆国家公园日常工作的管理

(8)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范畴厘定
        (一) 研究意趣
        (二) 时空界定
        (三) “休闲”的词源学考释
    二、基本史料与研究现状
        (一) 资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论旨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与民族构成
    第一节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特征
        二、气候物产
    第二节 清代新疆民族的构成
        一、伊斯兰诸族
        二、非伊斯兰诸族
    第三节 清代新疆汉民族的来源
        一、屯戍移民
        二、故土记忆考
第二章 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一、军府制与州县制并存
        二、军政管辖下的民政系统
        三、建省后普遍实施郡县制
    第二节 经济背景
        一、天山北路的城镇
        二、天山南路的城镇
    第三节 思想背景
        一、尚闲:“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
        二、求闲:“闲处风光尽醉吟,一麾出守岂予心”
        三、惜闲:“但使心境闲,殊觉天趣永”
第三章 清代新疆的汉族文人群体
    第一节 派遣官员:“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二节 流放遣员:“不堪闲坐细思量”
    第三节 随军幕僚:“戏马闲看过蓏村”
    第四节 本土文人:“题诗本是闲中趣”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上)
    第一节 燕居服饰
        一、袍褂衫裤:“袍褂街穿梭,衫裙曾几何”
        二、帛贵裘廉:“可爱黄绵冬日暖,寒侵黍谷觉春归”
        三、芨芨草帽:“编作帽丝裁作箸,龙须也共上帘栊”
    第二节 宴饮美馔
        一、宴请欢聚:“秋风莫漫思张翰,且喜烹鲜佐客觞”
        二、佳肴珍馐:“山珍人馔只寻常,处处深林是猎场”
        三、美酒香茗:“羊肝下酒沙壶暖,牛乳烹茶木钵温”
    第三节 闲适居所
        一、筑室雕窗:“云母窗棂片片明,往来人在镜中行”
        二、构园造景:“万斛黄沙都不染,雪山孤洁是吾邻”
    第四节 得闲游赏
        一、登山临水:“红山之下何所有?烟树村庄围绣亩”
        二、凭栏远眺:“趁得南山风日好,望河楼下踏春归”
        三、连辔游园:“秀野亭西绿树窝,杖藜携酒晚春多”
第五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下)
    第一节 文学性休闲
        一、迪化文人:“一闲成就万篇诗”
        二、伊犁文人:“闲里生忙为着书”
    第二节 文艺性休闲
        一、琴棋书画,玩物适情
        二、品曲艺:“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哥”
        三、听说书:“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
        四、观杂技:“寻撞度索巧无双,传自花门远部降”
    第三节 节庆性休闲
        一、年节:“酒果新年对客陈,鹅黄寒具荐烧春”
        二、元宵节:“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抟为灯”
        三、其他节日:“万里独携东海月,昆仑山下做中秋”
    第四节 观赏性休闲
        一、豢养动物
        (一) 飞禽:“野人知我闲,遗我一鹤子”
        (二) 走兽:“只怪深更齐吠影,不容好梦到南柯”
        (三) 虫鱼:“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二、莳花赏卉
        (一) 莳花:“携得百花洲畔法,种来罂粟大如盘”
        (二) 赏卉:“缠头百岁眼未见,但惊水面浮红霞”
第六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之境域趣舍
    第一节 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
        一、官场之缚与方外之想
        二、隐逸之性与栖隐之举
    第二节 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
        一、漫游山水之胜
        二、营造园林之秀
    第三节 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
        一、交游之乐,仁礼相成,雅集之趣
        二、兼容之美,民族相生,融合之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个人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新疆草地生产力及碳源汇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全球气候变化
        1.2.2 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3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1.2.4 气候变化与人类影响对土地退化的相对作用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1.3.1 有关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相对薄弱
        1.3.2 模型参数设置与模型验证的困难
        1.3.3 有关LUCC对新疆地区的植被生产力影响研究不足
        1.3.4 判定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对土地退化相对作用研究不足
        1.3.5 有关草地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尚显薄弱
        1.3.6 有关草地碳源汇关键因子——土壤有机碳的估算研究相对薄弱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新疆主要草地类型的光谱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仪器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
        2.3.2 相同草地类型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
        2.3.3 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的红边参数特征
        2.3.4 植被指数特征
    2.4 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新疆草地分布特征
        3.3.2 模型验证结果
        3.3.3 新疆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
        3.3.4 新疆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产力年际与月际变异特征分析
    3.4 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气候响应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
    4.3 数据与方法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3.2 CASA模型
        4.3.3 NPP年际变化分析法
    4.4 NPP估算模型精度验证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年际变化特征
        4.5.2 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月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4.5.3 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性分析
        4.5.4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6 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5章 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与气候因子的响应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格局
        5.3.2 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5.3.3 新疆植被NPP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5.3.4 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与敏感性
    5.4 讨论
        5.4.1 NPP估算模型精度验证
        5.4.2 NPP与地形因素-海拔
        5.4.3 年降水量决定新疆植被NPP的空间分布格局
    5.5 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6章 LUCC对新疆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域
        6.2.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6.2.3 NPP估算模型
        6.2.4 模型验证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新疆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6.3.2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6.4 讨论
        6.4.1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影响因素
        6.4.2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NPP的影响分析
    6.5 小结
    6.6 参考文献
第7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对北疆植被生产力退化的影响与定量区分
    7.1 引言
    7.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7.2.1 研究区域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3 NPP估算方法
        7.2.4 模型验证
        7.2.5 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或植被恢复的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实际NPP和潜在NPP的时空特征
        7.3.2 基于潜在NPP、实际NPP和HANPP趋势分析—评估土地退化或植被恢复状况
        7.3.3 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或恢复的相对作用
        7.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或植被恢复的定量区分
    7.4 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8章 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高光谱估测及其技术分析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研究区概况
        8.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8.2.3 高光谱测量及方法
        8.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8.2.5 模型建立与检验
    8.3 结果与分析
        8.3.1 草地土壤高光谱反射率变化特征解析
        8.3.2 土壤有机碳(SOC)与光谱反射率不同变换形式的相关分析
        8.3.3 有机碳高光谱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8.3.4 模型的预测效果评价
    8.4 小结
    8.5 参考文献
第9章 新疆主要草地类型NPP与NEP动态与碳源汇特征及对未来气候响应研究
    9.1 引言
    9.2 研究区概况
    9.3 研究方法
        9.3.1 BIOME-BGC模型简介
        9.3.2 模型的气象输入和参数化
        9.3.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9.4 结果与分析
        9.4.1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9.4.2 三种草地类型的NPP和NEP年际变化及碳源汇变化特征
        9.4.3 三种草地类型NPP和NEP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分析
        9.4.4 未来气候情景下新疆三种草地类型NPP与NEP的变化及其相应特征
        9.4.5 模型的验证
    9.5 讨论
        9.5.1 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5.2 未来气候情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动态
        9.5.3 模型的适用性与不确定性
    9.6 小结
    9.7 参考文献
第10章 最后总结
    10.1 本研究的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3 本研究的不足
    10.4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个人简历
致谢

(10)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言
1.1 开展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的意义
    1.1.1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1.2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1.1.3 北方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地荒漠化分布区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
    1.2.2 最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2、北方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2.1 提出地质成因分类的依据
    2.1.1 现代土地荒漠化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演化的继续
    2.1.2 荒漠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主要地质营力
2.2 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
    2.2.1 荒漠化成因类型分类概述
    2.2.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原则
    2.2.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2.3 主要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特征概述
    2.3.1 风蚀荒漠化
    2.3.2 水蚀荒漠化
    2.3.3 土地盐渍化
2.4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2.4.1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一些认识
    2.4.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3、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3.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3.1.1 影响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主要因素
    3.1.2 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3.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3.2.1 北方荒漠化现状概述
    3.2.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概述
3.3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的意义 4、北方第四纪晚期气候变化与土地沙漠化
4.1 概述
    4.1.1 北方地区风成沙是沙漠与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记录
    4.1.2 气候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选择
    4.1.3 主要剖面特征
4.2 北方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特征
    4.2.1 西部内陆干旱盆地地区
    4.2.2 中部高原地区
    4.2.3 东部地区
    4.2.4 近150年来全球变化与近现代北方气候
4.3 气候变化特征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4.3.1 西部地区
    4.3.2 中部地区
    4.3.3 北方东部地区 5、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
4.1 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研究现状
4.2 北方主要沙漠化过程与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周期性
4.3 气候变化的小尺度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防治 6、构造地貌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控制
6.1 北方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与地貌格局
    6.1.1 中国北方构造—地貌单元划分
6.2 构造地貌变化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6.2.1 新生代构造抬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6.2.2 青藏高原隆升对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
6.3 北方地区现代地貌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6.3.1 风蚀荒漠化(沙漠化)
    6.3.2 水蚀荒漠化与土地盐渍化
6.4 基于构造地貌的典型区沙漠化土地地质成因分类研究
    6.4.1 沙地内部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6.4.2 河流谷地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6.4.3 风化残积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6.4.4 风沙侵入型土地沙漠化
    6.4.5 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沙物质C—M图特征 7、地表沉积物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
7.1 北方地区沉积物成因类型
    7.1.1 沉积物分类
    7.1.2 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
7.2 沉积物成因类型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7.2.1 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7.2.2 冲积物和湖积物
    7.2.3 风沙堆积和黄土堆积
    7.2.4 其它类型沉积物 8、北方地区水环境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8.1 西部内陆盆地
    8.1.1 水环境系统划分与特征
    8.1.2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特征
    8.1.3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8.2 中部高原地区
    8.2.1 水环境系统划分
    8.2.2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特征
    8.2.3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8.3 东部冲积平原
    8.3.1 西辽河平原
    8.3.2 松嫩平原
    8.3.3 华北平原北部 9、湖泊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9.1 新疆的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9.1.1 博斯腾湖
    9.1.2 艾比湖
    9.1.3 艾丁湖
    9.1.4 玛纳斯湖
9.2 其他地区主要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9.2.1 青海湖
    9.2.2 呼伦湖
    9.2.3 乌梁素海
    9.2.4 岱海 10、北方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10.1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10.1.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10.1.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10.1.3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10.2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10.2.1、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10.2.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10.2.3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10.3 东部平原区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10.3.1 东部平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10.3.2 土地荒漠化区域分布规律
    10.3.3 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11、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11.1 荒漠化防治历史回顾
    11.1.1 国际上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
    11.1.2 我国荒漠化防治成就
    11.1.3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教训
11.2 土地荒漠化防治原则
    11.2.1 地质环境决定治理方案原则
    11.2.2 生态自然恢复优先原则
    11.2.3 资源有限与高效利用原则
    11.2.4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11.2.5 系统工程的原则
11.3 21世纪50年代前的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11.3.1 气候变化预测
    11.3.2 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11.4 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11.4.1 内陆干旱盆地山前绿洲带
    11.4.2 中东部地区
    11.4.3 黄土高原地区
    11.4.4 青藏高原东北部 12、结语
12.1 主要结论
    12.1.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意义重大
    12.1.2 北方地区荒漠化发展不平衡
    12.1.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研究意义重大
    12.1.4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12.1.5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对北方沙漠化影响重大
    12.1.6 千年尺度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具有控制作用
    12.1.7 青藏高原隆升是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
    12.1.8 地貌是影响和控制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2.1.9 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2.1.10 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
    12.1.11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模式概要
12.2 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建设北疆秀美山川(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辽代春捺钵研究[D]. 梁维. 吉林大学, 2020(08)
  • [5]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D]. 刘燕. 天津大学, 2019(01)
  • [6]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措施研究 ——以塔城白杨河镇水库工程为例[D]. 牛海东.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7]新疆北疆国家公园建设的法治研究[J]. 顾华详. 克拉玛依学刊, 2016(05)
  • [8]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D]. 徐溪. 山东大学, 2015(06)
  • [9]新疆草地生产力及碳源汇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D]. 杨红飞. 南京大学, 2013(04)
  • [10]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D]. 李智佩. 西北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建设北疆美丽山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