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节流阀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减振器节流阀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一、减振器节流阀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龙飞[1](2021)在《车辆悬架减振器阀系结构设计及温度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受到路面冲击,通过悬架将力与力矩传递到车身,影响乘员舒适性等。悬架中减振器的存在,很大程度地改善车辆性能,一般起到衰减振动的作用。车辆性能评价基于阻尼特性匹配,内部阀系结构如节流阀片、复原阀片以及垫片决定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减振器阻尼力由内部阀系小孔及间隙节流产生,阻尼力做功转为减振油的热能。减振油的温度随着减振器的运行不断升高,减振油粘度与温度成反比函数且不断减小,阻尼力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同时,因减振器的温度变化导致密封橡胶元件加速老化,造成减振油泄露,从而降低减振器使用寿命。为此,减振器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对阀系结构设计和减振器温升变化的研究非常重视。基于此,对减振器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内容有:(1)分析了车辆悬架液压减振器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详细叙述了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结构的组成。(2)依据液压悬架减振器的结构特征和减振性能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减振器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后,对液压悬架减振器内部活塞结构和阀片结构进行设计,对行业标准和用户要求以及车辆使用寿命等基本要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活塞孔径和阀片厚度值的确定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并将设计零件安装进行了台架实验,获取实验数据。(3)根据减振器温升要求,对减振器开展了温度状况变化的实验,统计并记录试验中温度与时间值得对应关系,将数据关系整合为曲线趋势,明确了减振器活塞孔和阀片厚度与温升的关系及影响规律,通过分析示功图阻尼特性曲线和温升变化曲线,对减振器阀系结构参数进行了比较。(4)对阻尼特性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分析。正交分析表明阀系结构中阀片和垫片对阻尼特性影响不明显。活塞往复高速运动时,活塞孔对阻尼的影响较大且圆形小孔节流效果较明显。(5)对试验结果及分析整理总结得出结论。对于结论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关的分析整理。

侯立鹏[2](2021)在《汽车减振器建模仿真与匹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减振器通过自身阻尼特性消耗来自地面的能量。又因为减振器的结构影响着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所以可以对减振器各个部件结构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分析出各个结构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程度,进而对其进行匹配优化,改善汽车的平顺性。本文就以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开展减振器建模、灵敏度分析,以及最后的优化仿真工作。首先根据企业提供的某样车的整车参数进行了麦弗逊前悬架的匹配、计算与初设计,包括悬架的刚度、动静挠度、减振器的阻尼等匹配计算工作。再根据阀片大挠度理论,提出了减振器阀片混合解法,通过有限元法仿真对比验证。证明解法正确性。其次,运用AMEsim软件,根据减振器复原和压缩行程的数学模型的推导,对减振器各个子模块进行建模,考虑到阀片的非线性特性,利用软件库中可变弹簧模块模拟阀片,将混合解法计算的阀片应力曲线导入弹簧模块中,使其成为可变刚度阀片模型。通过示功机试验,验证模型正确性。仿真结果显示模型是正确可靠的,可以用来做接下来的研究分析。对比分析阻尼特性曲线,研究减振器具体结构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借助ADAMS整车模型,在一定实际范围内匹配出最佳的阀片组合形式,为下文减振器优化奠定基础。最后,在AMEsim整车模型、减振器模型以及随机路面模型的基础上,对减振器相关结构进行优化。分别使用软件中的DOE与遗传算法模块,DOE分析模块用来选取对阻尼特性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并生成PARETO图,通过AMEsim的DOE分析为下文的遗传算法优化选取变量。经过对平顺性评价指标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车身垂向振动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遗传算法的优化目标。最后利用AMEsim遗传算法模块对汽车减振器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优化前后振动曲线的形式,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优化研究表明,优化后车辆的垂向振动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因此论文成果可以用来预测减振器阻尼特性,为减振器开发设计和匹配提供了借鉴作用。

孙超[3](2021)在《阀系参数对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高效研究汽车减振器阀系参数变化对其阻尼特性的影响。以汽车广泛使用的非线性液压减振器为研究对象,结合减振器阻尼元件受力分析,运用MATLAB软件建立减振器特性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数据与台架试验数据拟合度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利用仿真模型对减振器阀系展开敏感性因素分析,得到了对阻尼特性影响显着的阀系参数;研究了3个速度段的减振器阀系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原及压缩节流阀片对减振器低速工作影响显着;复原及压缩弹簧及阀片组对减振器中速工作影响显着;复原及压缩孔开孔面积对减振器高速工作影响显着。

陈齐平,吴明明,苏校,肖强,黄娟林,康盛[4](2020)在《基于CFD的车辆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设计高品质的车辆减振器,分析研究了减振器在不同工况下的阻尼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减振器的阀系结构进行分析,基于CFD数值方法,建立了较高精度的减振器三维流体模型和流体网格模型,在FLUENT流体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减振器复原阀阻尼力特性曲线和内部阀系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场特性,并分析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影响减振器阻尼特性的最大因素,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振器低速工作时,其阀系内部压力场分布均匀,减振器叠加阀多槽面积是影响减振阻尼特性的最大因素;高速工作时,减振器阀系内部压力场波动明显,活塞孔直径是影响减振阻尼特性的最大因素。此方法对减振器内部阀系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於孝朋[5](2019)在《考虑不确定性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车辆悬架减振系统是车辆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车身和底盘,并减小车身和底盘间相对运动产生的振动能,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很有必要。传统研究不追求高精度,大多集中于确定性的研究,即将车辆悬架减振系统的所有变量作为确定值。现实中,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材料不确定性、几何不确定性和物理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使得车辆悬架减振系统的相关变量呈现不确定性。因此,车辆悬架减振系统的传统研究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误差。为了减少车辆悬架减振系统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间的误差,本文将不确定性理论引入车辆悬架减振系统进行研究。本文对悬架振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主要侧重于悬架的减振单元不确定性研究。悬架振动的不确定性与减振单元常用物理过程(这些物理过程是并列关系)的不确定性构成本文的整体结构。根据能够获得的输入变量信息量多少,将输入变量分为未确知量、区间变量和随机变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将质量、刚度和阻尼作为未确知量,运用未确知理论建立悬架未确知动力学模型,进而获得动力响应规律。将悬架未确知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和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分别与蒙特卡罗法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建模型比传统模型更加优越。(2)将流体惯性系数和流量阻尼系数作为区间变量,运用区间不确定性理论建立悬架控制臂液压衬套区间动态特性模型,并用实验结果进行区间模型验证。运用子区间组合法获得优化的区间数学模型。(3)将液压油密度、导热系数、比热容和运动粘度作为随机变量,运用随机因子法和代数综合法建立材料物性变量不确定性下的减振器随机热力学模型,进而获得油液传热过程规律。运用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比传统模型更加优越。(4)将双筒液压减振器工作缸内径、工作缸外径、贮油缸内径、贮油缸外径、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和缸体传热长度作为随机变量,运用随机因子法和代数综合法建立了考虑几何参量为随机变量的随机热力学模型。运用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比传统模型更加优越。(5)将阀片厚度、阀片内径、阀片受载外径、阀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作为随机变量,运用随机因子法构建输入随机变量的表达式,运用代数综合法建立起节流阀片随机弹性变形模型,并对阀片变形的期望值、均方差、最大变形和相对误差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阀片弹性变形实验验证了节流阀片随机弹性变形模型的优越性。(6)将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节流孔长度、节流孔直径作为随机变量,运用随机因子法和代数综合法建立磁流变减振器随机Bingham模型,进而获得阻尼力的期望值和均方差变化规律。运用实验验证了随机Bingham模型的优越性。

白彩盛[6](2019)在《汽车减振器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经济的发展,汽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去。而在汽车的所有零部件中,减震器作为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文将对减振器来进行三维流场的仿真分析,并希望通过建立的模型来对减振器的一些结构和尺寸来进行分析,并且着重关注这些结构尺寸可能会对其阻尼特性的作用。经过分析和研究,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如果活塞节流阀孔径、常通孔尺寸较为增大,会使阻尼力减小,卸荷速度以及卸荷力减小;随着阀片组刚度的增大,开阀时刻延后,示功图面积增大;阀片刚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阻尼力呈线性关系,如果超出一定范围,那么它的非线性特性增强;弹簧对减振器阻尼力大小基本没有影响。

吕宝占,张莹,邓晓亭,朱思洪[7](2019)在《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片小挠度计算与公式修正》文中研究指明为准确获得减振器复原阀片弯曲变形中的小挠度表达式与半径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减振器阻尼工作机理,基于单片环形弹性节流阀片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对节流阀片弯曲变形进行了仿真研究;基于小挠度理论,提出小挠度理论计算公式的系数修正法,对减振器节流阀片的小挠度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小挠度理论计算方法所得数值与通过有限元计算的节流开度数值相比偏大(15~19)%,两者之间的偏差值随着限位阀外径的增加而减少;减振器阀片小挠度理论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与阀片厚度,阀片的外半径和内半径的比值有关。

傅帮成[8](2018)在《车辆悬架系统中减振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车辆悬架系统在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悬架系统中的减振器是核心部件之一,它可以快速衰减由不平整的路面对车身造成的振动,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之前都是通过试验来检验减振器参数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而现在主要是通过仿真软件对减振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图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这样不仅减少产品试验次数而且还降低了费用以及加快减振器设计和开发。但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公司都是利用现成的仿真软件对减振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不仅参数众多而且参数大都需要通过试验获得,所获得的减振器特性仿真数据还不够准确。本文分析了减振器节流阻尼力形成的原因以及其阻尼特性。由于减振器节流阀片的厚度和其在油液作用力下的变形量将直接影响阻尼特性,因此对节流阀片的解析计算极其重要,本文主要是在均布油液压强下通过建立阀片弯曲变形微分方程,来分析其应力和变形,得出计算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得出应力、应变随阀片半径r变化的曲线图,最后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节流阀片的优化设计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依据流经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压力之间的转换关系,建立了减振器复原行程、压缩行程中两次节流阀开阀速度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复原行程和压缩行程不同状态下的减振器内油液流程模型以及流体力学原理,更加深入的对减振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分段数学模型。根据减振器各项参数利用MATLAB软件,对减振器运动特性和内、外特性进行综合仿真研究分析,获得了解减振器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减振器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根据。

刘惊涛[9](2017)在《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试验与仿真研究》文中认为减振器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阻尼特性影响着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与其结构参数和油液属性相关,传统台架试验的方法可研究减振器的内部结构及油液属性对其阻尼特性的影响,但试验周期长、花费大,缺乏预测功能,且必需基于现有产品。本文将采用AMESim建模仿真并结合台架试验的方法,对影响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以S50双筒液压减振器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运用机械式减振器示功机,进行减振器的示功特性试验、速度特性试验、温度特性试验、疲劳特性试验,验证该型号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是否符合工程设计需要。其次,通过分析减振器的结构,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建立减振器的数学模型。基于圆形薄片变形原理推导出节流阀片的变形量与阀片半径的关系式,以获得节流阀片变形量与阀片反力的关系曲线,并利用Hyperwork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然后,在减振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MESim软件建立减振器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将仿真结果与示功机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所建立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选取试验因子、试验水平,确定试验方案,运用AMESim中建立的减振器模型进行正交试验,找出各因子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大小。进一步分析了油液粘度、活塞杆直径、活塞与工作缸缝隙等重要影响因素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情况,并利用台架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可为减振器的设计、试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王靖岳,郭胜,鄂加强[10](2017)在《车辆悬架部件的非线性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空气弹簧、阻尼减振器和钢板弹簧是车辆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它们都具有非线性特性,可大大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从非线性科学角度,重点介绍了空气弹簧、阻尼减振器和钢板弹簧的研究现状和非线性特性及其对改善车辆性能的作用。分析了非线性车辆悬架部件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二、减振器节流阀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振器节流阀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车辆悬架减振器阀系结构设计及温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双筒液压减振器
    2.1 双筒液压减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减振器外特性
    2.3 减振器阻尼力学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阀系结构设计
    3.1 初始参数的给定
    3.2 节流阀片参数的确定
    3.3 复原阀片当量厚度的确定
    3.4 活塞孔孔参数的确定
    3.5 活塞孔径设计
第4章 双筒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
    4.1 阀系结构参数
    4.2 阻尼特性仿真
    4.3 阻尼特性试验
    4.4 正交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筒液压减振器温度特性研究
    5.1 高低温试验
    5.2 减振器热力学建模
    5.3 减振器温度控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汽车减振器建模仿真与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3.1 减振器发展概述
        1.3.2 节流阀建模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3.3 国外减振器仿真技术的现状
        1.3.4 国内减振器仿真技术的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汽车减振器阻尼匹配及阻尼特性数学模型
    2.1 麦弗逊悬架的匹配
        2.1.1 悬架特性参数的匹配计算
        2.1.2 减振器阻尼的匹配计算
    2.2 减振器初始设计
    2.3 减振器数学模型建立
        2.3.1 建模假设
        2.3.2 复原行程数学模型
        2.3.3 压缩行程数学模型
    2.4 阀片解法及仿真验证
        2.4.1 阀片小挠度解法
        2.4.2 梁挠度解法
        2.4.3 阀片挠度的混合解法
        2.4.4 单个阀片挠度验证
        2.4.5 叠加阀片挠度等效厚度分析与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减振器AMEsim建模与分析
    3.1 减振器AMEsim模型
        3.1.1 活塞模型
        3.1.2 输入激励与输出力
        3.1.3 速度调节阀模型
        3.1.4 减振器AMEsim模型
    3.2 试验验证与分析
        3.2.1 子模型选取
        3.2.2 各子模型参数设置
        3.2.3 仿真分析
    3.3 基于AMESim的减振器各参数对外特性仿真分析
        3.3.1 油液密度对外特性的影响
        3.3.2 节流阀片常通孔直径对外特性的影响
        3.3.3 活塞孔直径对外特性的影响
        3.3.4 活塞杆直径对外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整车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4.1 多体动力学建模假设
    4.2 整车动力学建模及验证
        4.2.1 前悬架模型的建立
        4.2.2 转向系统模型的建立
        4.2.3 横向稳定杆模型的建立
        4.2.4 后悬架模型的建立
        4.2.5 轮胎模型的建立
        4.2.6 车身模型的建立
        4.2.7 制动子系统模型的建立
        4.2.8 整车模型装配
        4.2.9 整车模型验证
    4.3 阀片厚度组合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AMEsim的减振器参数优化匹配
    5.1 AMEsim的整车模型建立
        5.1.1 底盘模型
        5.1.2 悬架模型
        5.1.3 道路模型建立
        5.1.4 转向系模型
        5.1.5 制动系模型及驱动模型
        5.1.6 魔术公式轮胎模型
        5.1.7 AMEsim整车模型
    5.2 基于AMEsim的减振器模型DOE分析
    5.3 基于AMEsim中遗传算法的减振器参数优化
        5.3.1 平顺性评价指标
        5.3.2 遗传算法
        5.3.3 基于AMEsim遗传算法的减振器参数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阀系参数对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双筒液压减振器工作原理及阀系结构
    1.1 液压减振器工作原理
    1.2 减振器阀系结构
2 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建模仿真与台架验证
    2.1 减振器阻尼力分析
    2.2 减振器特性仿真的数学模型
    2.3 运动外特性仿真
    2.4 仿真结果台架实验验证
3 减振器阀系敏感性因素分析
    3.1 复原节流阀片开口面积影响
    3.2 复原弹簧预紧力影响
    3.3 活塞孔开孔面积影响
    3.4 压缩阀弹簧片组影响
4 结束语

(4)基于CFD的车辆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减振器结构分析
2 CFD数值方法
    2.1 连续性方程
    2.2 动量方程
    2.3 能量方程
    2.4 湍流模型
3 减振器建模与分析
    3.1 模型假设与简化
    3.2 减振器复原阀流体模型
    3.3 减振器复原阀网格模型
    3.4 材料和边界条件设置
    3.5 CFD求解设置
4 CFD仿真结果分析
    4.1 复原阀内部流场特性分析
    4.2 影响复原阀阻尼特性的最大因素
5 减振器试验
6 结论

(5)考虑不确定性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车辆悬架系统研究现状
        1.2.2 减振器研究现状
        1.2.3 随机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1.2.4 区间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1.2.5 未确知和模糊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车辆悬架未确知动力学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未确知理论
    2.3 车辆悬架未确知动力学模型
        2.3.1 车辆悬架振动位移响应
        2.3.2 车辆悬架振动固有频率和模态
    2.4 仿真实验
        2.4.1 仿真实验1
        2.4.2 仿真实验2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辆悬架控制臂液压衬套区间动刚度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区间不确定性理论
    3.3 文献中的液压衬套动刚度模型
    3.4 液压衬套区间动刚度模型
        3.4.1 无精度要求时的区间动刚度模型
        3.4.2 一定精度要求下的区间动刚度优化模型
    3.5 区间动刚度模型的验证和意义
        3.5.1 基于实验结果的区间动刚度模型验证
        3.5.2 区间动刚度模型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压减振器物性参量不确定的随机热力学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文献中的液压减振器热力学模型
    4.3 物性参量不确定的随机热力学模型
    4.4 实验验证
        4.4.1 计算参数
        4.4.2 验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几何参量不确定的随机热力学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几何参量不确定的随机热力学模型
        5.2.1 随机几何参量的期望和均方差
        5.2.2 随机几何参量下的热力学模型
    5.3 实验验证
        5.3.1 计算参数
        5.3.2 验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减振器节流阀片随机弹性变形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车辆减振器节流阀片传统弹性变形模型
    6.3 车辆减振器节流阀片随机弹性变形模型
        6.3.1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均方差
        6.3.2 考虑随机变量的弹性变形模型
    6.4 实验验证
        6.4.1 节流阀片弹性变形实验
        6.4.2 结果和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车辆磁流变减振器随机Bingham模型研究
    7.1 引言
    7.2 文献中的磁流变减振器Bingham模型
    7.3 磁流变减振器随机Bingham模型
    7.4 实验验证
        7.4.1 变量和取值
        7.4.2 结果和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汽车减振器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某型减振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 计算模型及其验证
    2.1 减振器台架试验
    2.2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定
    2.3 模型验证
3 常通孔和阀系尺寸的影响
    3.1 常通孔尺寸的影响
    3.2 活塞节流阀孔直径的影响
4 阀片组和弹簧刚度分析
5 结论

(7)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片小挠度计算与公式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减振器活塞阀系结构及工作原理
3 节流阀片挠度的理论计算方法
    3.1 小挠度理论
    3.2 大挠度理论
        3.2.1 钱氏摄动法求解大挠度变形
        3.2.2 长城系数法求解大挠度变形
4 减振器单个阀片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减振器阀片小挠度计算公式的修正
5 结论

(8)车辆悬架系统中减振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汽车悬架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1.4 车辆悬架中减振器的类型与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液压筒式减振器的结构与受力分析
    2.1 液压筒式减振器的结构
    2.2 工作原理
        2.2.1 受力分析
        2.2.2 复原行程
        2.2.3 压缩行程
    2.3 阻尼力分析
        2.3.1 复原行程阻尼力F_f
        2.3.2 压缩行程阻尼力F_Y
    2.4 阻尼特性分析
    2.5 阻尼特性参数
    2.6 本章小结
3 均布压力下节流阀片变形和应力分析
    3.1 减振器节流阀片在均布压力下的变形分析
    3.2 减振器节流阀片在均布压力下的应力分析
    3.3 节流阀片在均布压力下变形和应力的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减振器特性分析
    4.1 复原行程特性分析
        4.1.1 复原行程开阀速度点
        4.1.2 复原阀初次开阀前特性分析
        4.1.3 复原阀初次开阀后特性分析
        4.1.4 最大开阀后减振器特性分析
    4.2 压缩行程特性分析
        4.2.1 压缩行程开阀速度点
        4.2.2 压缩阀初次开阀前特性分析
        4.2.3 初次开阀后减振器特性分析
        4.2.4 最大开阀后减振器特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减振器特性仿真分析
    5.1 建立特性仿真数学模型
    5.2 减振器运动特性仿真
    5.3 减振器外特性仿真
        5.3.1 速度特性仿真
        5.3.2 减振器阻尼力随时间变化仿真
        5.3.3 减振器示功图仿真
    5.4 减振器内特性仿真
        5.4.1 节流阀流量仿真
        5.4.2 节流阀压力仿真
        5.4.3 节流阀开度仿真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试验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减振器的作用、结构及工作原理
        1.2.1 减振器的作用
        1.2.2 双筒液压减振器结构
        1.2.3 双筒液压减振器工作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试验研究
    2.1 减振器的示功、速度特性试验
    2.2 减振器温度特性实验
    2.3 减振器的疲劳特性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筒液压减振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减振器模型的假设
    3.2 减振器数学模型建立
        3.2.1 复原阀
        3.2.2 压缩阀
        3.2.3 流通阀
        3.2.4 补偿阀
    3.3 减振器能量损失
        3.3.1 沿程压力损失
        3.3.2 局部压力损失
        3.3.3 总压力损失
    3.4 节流阀片弯曲变形分析
        3.4.1 圆形薄片弯曲理论
        3.4.2 节流阀片变形分析
        3.4.3 叠加阀片等效厚度变形分析
    3.5 叠加节流阀片的刚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建模仿真与验证
    4.1 AMESIM软件介绍
    4.2 双筒液压减振器模型的建立
        4.2.1 双筒液压减振器草图模型的建立
        4.2.2 双筒液压减振器子模型的选取
        4.2.3 双筒液压减振器的参数设置
        4.2.4 双筒液压减振器的仿真
    4.3 双筒液压减振器仿真模型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筒液压减振器正交试验研究
    5.1 正交试验基本知识
    5.2 正交表的基本知识
    5.3 试验因子的选取
        5.3.1 试验因子的确定
        5.3.2 因子水平的确定
        5.3.3 正交表的选用
        5.3.4 实验的进行及结果记录
        5.3.5 数据处理
    5.4 重要参数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5.4.1 活塞杆直径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5.4.2 复原阀片片数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5.4.3 活塞与工作缸缝隙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5.4.4 节流阀片常通孔直径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5.4.5 弹性阀片预紧力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5.4.6 减振器油液粘度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
    5.5 结果的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一、已发表(包括已接受待发表)的论文,以及已投稿、或已成文打算投稿、或拟成文投稿的论文情况
    二、与学位内容相关的其它成果(包括专利、着作、获奖项目等)
致谢

(10)车辆悬架部件的非线性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线性空气弹簧的研究现状
2 非线性阻尼减振器的研究现状
3 非线性钢板弹簧的研究现状
4 结语

四、减振器节流阀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车辆悬架减振器阀系结构设计及温度控制研究[D]. 刘龙飞.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汽车减振器建模仿真与匹配研究[D]. 侯立鹏. 辽宁工业大学, 2021(02)
  • [3]阀系参数对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J]. 孙超. 汽车零部件, 2021(01)
  • [4]基于CFD的车辆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J]. 陈齐平,吴明明,苏校,肖强,黄娟林,康盛. 机床与液压, 2020(05)
  • [5]考虑不确定性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於孝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汽车减振器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分析[J]. 白彩盛. 中国标准化, 2019(16)
  • [7]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片小挠度计算与公式修正[J]. 吕宝占,张莹,邓晓亭,朱思洪.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02)
  • [8]车辆悬架系统中减振器特性研究[D]. 傅帮成. 安徽理工大学, 2018(12)
  • [9]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试验与仿真研究[D]. 刘惊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017(05)
  • [10]车辆悬架部件的非线性特性研究进展[J]. 王靖岳,郭胜,鄂加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7(04)

标签:;  ;  ;  ;  ;  

减振器节流阀非线性特性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