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蛋鸡品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分析

不同蛋鸡品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分析

一、蛋鸡不同品系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林萍萍,黄潮华,黄国强,徐良年,邓祖湖,张木清,赵新旺[1](2022)在《甘蔗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分子指纹图谱直接反映生物个体在DNA水平上的差异,可有效鉴别植物品种,保护品种权。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在生产上更容易造成品种混杂。本文概述了指纹图谱的分类、概念和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常见的DNA分子指纹图谱方法(RFLP、RAPD、AFLP、SSR、ISSR、SNP)在甘蔗中的研究进展,以及指纹图谱在甘蔗品种鉴别与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我国甘蔗分子指纹图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指出构建甘蔗标准指纹图谱库和分子身份证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聂嘉荣,张文浚,郑燕,曾兵,涂静怡,陈周刚,杨雨晴,顾力源,曾兵[2](2021)在《扁穗牛鞭草分子标记及转录组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 R.Br]是禾本科黍亚科牛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生长期长、生长速度快、再生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南方草地畜牧业,在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中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野生扁穗牛鞭草资源丰富,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成熟,这为扁穗牛鞭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良种选育以及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为扁穗牛鞭草复杂的基因变异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转录组测序也开始在扁穗牛鞭草中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在扁穗牛鞭草研究中使用较多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录组研究进行综述,为扁穗牛鞭草分子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胡伟[3](2021)在《吴王渡黄河鳖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又名水鱼、甲鱼、团鱼,归于亚洲域爬行纲,脊索动物门,鳖亚科,是常见的养殖鳖种。中华鳖分布广泛,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然而,随着中华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种群混杂、种质退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其遗传多样性。因此,了解中华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对其有效的保护至关重要。黄河鳖群体是中华鳖一个重要的地方品系,山西运城吴王渡黄河甲鱼养殖场是省级良种场,据报道养殖品种源自黄河中游野生捕捞的黄河鳖群体,在分子水平对该场黄河鳖群体进行研究,有助于黄河鳖群体的鉴别工作。此外,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渔业资源,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在山西省临猗段每年都会进行增殖放流活动,用该养殖场的黄河鳖对该流域的黄河鳖群体进行补充,所以该养殖场的遗传资源丰富度情况直接影响到野外黄河鳖群体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养殖场黄河鳖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点:(1)利用mt DNA 3个片段(12S r RNA、Cytb、ND4)对吴王渡养殖鳖进行检验,将文献中已报道的其它品系的与该个体的3个片段分别单独和联合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通过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进行的序列单独构树和联合构树图谱,都支持吴王渡黄河鳖与东北鳖群体聚为一支。12S r RNA NJ树中,样本与东北鳖聚为一支,支持度为59;Cytb NJ树中,山瑞鳖(Palea steindacheri)、美国鳖(Apalone mutica)和斑鳖(Rafeus euphraticus)聚为一支,斑鳖和美国鳖是姐妹群,样本归属于和山瑞鳖、美国鳖和斑鳖相近的外类群,支持度为100;ND4 NJ树中,样本与斑鳖聚为一支,支持度为100;联合NJ树中建议将黄河鳖归于砂鳖,支持度为100。(2)从文献中共找到11对可用性较高的微卫星引物,以七月成鳖和九月幼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过测序分析和毛细管电泳结果分析,得出PS-24、PS-25、PS-36、HB-04、HB-12和PS-04引物可扩增出多态性位点,可以用来评估该养殖场种群遗传多样性。(3)从NCBI上下载中华鳖基因组全序列,在山西大学超算平台上,通过MISA脚本检索出中华鳖基因组所有的微卫星位点,并设计微卫星引物,随机挑选其中评分较高的一些引物进行位点多态性验证。经过测序和毛细管电泳分析,开发出4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可以用来评估该养殖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4)依据文献中筛选和自己开发的微卫星引物,对吴王渡养殖场的黄河鳖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估,最终得出山西运城吴王渡黄河甲鱼养殖场的黄河鳖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人工选择和近交等原因存在较严重的基因丢失现象。

吕玉茹[4](2021)在《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田间观测、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交新品系Y33和P13的农艺特性及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新品系的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和落粒性有所改善。新品系Y33和P13的物候期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遗传;生长节律也与野大麦基本一致;落粒率均低于亲本野大麦。Y33和P13两年的平均鲜草总产量均高于双亲,P13两年的平均干草总产量最高。亲本与杂交新品系在每小穗小花数、叶长、小穗长这三种性状上有较大差异。(2)新品系Y33和P13的干物质含量都较高在95%左右;粗蛋白含量等级为上等(分别为17.21%、17.36%);粗脂肪含量均比披碱草高分别为6.06%、5.88%;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低于披碱草;钙磷比较两个亲本平衡;营养价值得到了改善,饲用价值较高。(3)杂交新品系Y33和P13的耐盐性均强于披碱草;抗旱性均强于野大麦;抗旱性与耐盐性均得到了改善。(4)经ISSR、SSR标记分析,杂交新品系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遗传;两种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都能客观真实地检测出亲本与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差异,可用于禾草远缘杂种鉴定。

王琰琰[5](2021)在《雪茄烟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构建及群体遗传分析》文中提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偏远地区脱贫的重要保障。雪茄烟是烟草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全世界雪茄烟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优质雪茄烟种质资源相对匮乏,品种混杂现象突出,且遗传背景不清晰,这给雪茄种质资源的收集编目、保存鉴定、新品种选育等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明确我国现有的雪茄烟种质资源遗传结构、资源间亲缘关系,系统构建我国首套雪茄烟SNP指纹图谱,对雪茄烟资源收集鉴定、选育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SR、SNP对113份雪茄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析,并开发出一套完整的SNP核心标记,对216份雪茄烟资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二维条形码绘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明确了我国雪茄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对113份雪茄烟种质资源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进行SNP位点鉴定研究,过滤后得到580942个高质量SNP。同时,利用6个烟草品种从20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43对扩增效果好的SSR引物。利用高质量SNP的碱基连成的序列和43对SSR引物分别对113份雪茄烟种质资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均表明了来源地相同的种质分布在不同亚群,即113份雪茄烟种质资源没有按地理来源进行聚类,说明我国雪茄烟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复杂多样的遗传背景,可为今后雪茄烟育种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材料。二、开发了首套雪茄烟SNP核心标记在获得的580942个高质量SNP位点中筛选均匀分布在24条烟草染色体上、没有基因型数据缺失、位点的未测通材料数<20、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0.3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35、HWE检验p值为≥0.01、多态性位点前后100 bp无其他突变的SNP位点,最终获得163个SNP位点。将筛选获得的SNP位点转化为KASP引物,其中133个成功转化。利用133个KASP引物对96个雪茄烟种质进行基因分型,根据结果筛选出了76个KASP引物,之后利用43份雪茄烟种质验证筛选76个KASP标记,最终筛选到47个核心引物和24个候选核心引物。三、构建了雪茄烟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利用得到的47个核心标记,对216个雪茄烟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检测。利用基因型检测结果构建雪茄烟种质资源指纹图谱,并为每份种质编码了一份指纹图谱二维码。根据47个核心KASP引物对216份雪茄烟种质的分型结果,计算了遗传距离矩阵,发现部分品种为疑同品种。之后又利用24对候选核心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再次鉴定,并计算其遗传距离,结果表明,HN000129和HN000132,HN000137、HN000027和HN000192,HN000018和HN000019,沂水大弯筋和沂水大弯筋,古巴2号-1和古巴2号-2,HN000147、HN000148、HN000149和HN000177,HN000187和HN000188,HN000182和HN000083,HN000172、山东-1和HN000175,Havana 1号和HN000179,HN000100和HN000110,Connecticut Shade和Bad Geudertheimer Landsorte,HN000101和HN000102,Geudetthelmex、Havana10和Lanka 23,Havana 38和Philippin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依然为0。结合田间表型性状发现这些品种的各项指标数据差别很小,确为同一品种。

崔傲[6](2021)在《江苏粳稻品种间多态性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水稻是江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粳稻约占总面积的90%。选育和推广优良的粳稻品种对江苏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江苏可推广种植的粳稻品种至少有200个,品种间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另外,众多的品种也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导致种子市场上经常出现套牌侵权、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事件,影响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种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SSR指纹检测技术在品种鉴定中的有效应用,极大约束了种子市场上的各种违规违法事件。然而,由于SSR标记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这一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种业发展需求。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技术具有检测结果准确、二等位、检测位点数灵活,且可在不同通量化程度的检测平台上使用,使得其已成为未来作物品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最重要标记之一。为加速该标记技术在江苏水稻尤其是粳稻品种鉴定和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开发了一批在江苏粳稻品种间多态性丰富的KASP标记并进行了初步应用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武陵粳1号、淮稻5号、武运粳7号等11个江苏代表性粳稻品种进行了 10X测序,筛选到品种间的SNP位点681个;利用水稻3000份品种重测序信息,筛选江苏粳稻品种间的SNP位点7179个。最终获得在江苏粳稻品种间具备潜在多态性的SNP位点7860个,其在水稻基因组中的平均分布密度为17.5个/Mb。2、从LGC公司开发的2053个水稻商业化KASP标记库中,选择了 583个对24个江苏代表性粳稻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了 156个多态性标记,多态率为26.7%。从上述构建的7860个SNP位点库中,随机选择300个位点开发了300个KASP标记,在24个代表性粳稻品种群体中有190个具有多态性,多态率为63.3%,表明本研究筛选的多态性SNP位点库具有较高可靠性。最终获得在江苏代表性粳稻品种间的多态性KASP标记346个,相对均匀分布在水稻不同染色体上。3、选择93个多态性KASP标记,对7个不同省区的252个粳稻品种和16个籼稻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发现有5个标记在群体中检测到超过20%的杂合基因型,有76个检测到杂合基因型比例低于5%,其余均介于5-20%之间。进一步比较了 76个标记在不同区域品种及籼稻品种中的分型效果,发现绝大大多数标记在不同区域的粳稻品种群体内均具有较好多态性,标记PIC(多态性信息含量)值在0.24-0.59之间;但是在籼稻品种群体中只有9个标记具备多态性,其余67个均无多态性,表明这些SNP位点存在明显的籼、粳特异性差异。4、构建了 141个江苏粳稻品种在76个KASP标记位点上的DNA指纹,发现有7对品种的彼此间差异位点数在1-4个,其余均大于5个;进一步利用之前建立的60个SSR标记对这7对品种进行SSR指纹比较,发现仅有1对品种间的差异位点数超过2个,其余均小于或等于1个差异位点。随后对本实验室在60个SSR指纹比对中发现的小于等于4个差异位点的7对品种,采用76个KASP标记进行指纹分析,发现各对品种间的差异位点数最少为15个,最高达56个。综合比较显示,76个KASP标记对江苏粳稻品种的鉴别力更强,可以初步用于江苏粳稻品种DNA指纹库的构建。5、收集并初步测定了来自国内外不同区域以粳稻为主的530份种质资源在穗长、一次枝梗数等10个性状上的变异特征,发现品种间在多数性状上的变异还是比较丰富的,籼、粳群体间明显差异。随机选择了 100个KASP标记对所有530个品种进行了基因分型分析,发现有7个没有多态性,另外分别有38个和39个在该品种群体中检测到杂合位点率的比例超过20%和低于10%。利用杂合位点率较低的39个标记基因型数据对所有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区域或类型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6、开发了抗稻瘟病基因Pid3和金粳818中抗除草剂基因ALS627N的功能性KASP标记“KASP-Pid3”和“K-ALS-627”。验证结果显示,各标记不仅可广泛用于相应基因的选择、提高育种效率,而且可用于相应的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

陈鸿鸵[7](2021)在《旱黄瓜品种试验及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文中提出‘山海关旱黄瓜’是山海关优良地方资源,具有瓜色亮绿、大刺瘤、果肉厚、口感好等优异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采用农民自留种方式,缺乏系统选育,导致主要经济性状混杂。本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黄瓜课题组前期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以‘山海关原始群体’(CK1)和‘绿岛7号’(CK2)为对照,通过进行观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获得符合目标性状的棚室省力化栽培优良组合‘SH23’。同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其DNA指纹图谱并对种子纯度进行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对15个杂交组合进行初步观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获得多分枝、免落秧、优质、分枝性强、有效分枝率高、抗病、丰产的黄瓜优良组合‘SH23’。‘SH23’平均瓜长18.4cm,平均单瓜重184.0g,瓜色均匀亮绿偏深,中瘤、稀疏、白刺,瓜把深绿色;果肉厚且为浅绿色,口感甜脆、清香。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强,有效分枝率为93.6%,以侧蔓结果为主。‘SH23’的总产量比对照品种‘山海关原始群体’(CK1)增产133.5%,比对照品种‘绿岛7号’(CK2)减产4.6%。‘山海关原始群体’(CK1)的死株率为48.2%,而‘SH23’和‘绿岛7号’(CK2)死株率为0.0%。2.构建了‘SH23’的DNA指纹图谱。用100对全基因组覆盖的SSR引物,对‘SH23’及其亲本、对照品种进行多态性引物筛选,其中5对(SSR13033,SSR02166,SSR03527,SSR14084,SSR19672)引物在‘SH23’和亲本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电泳图谱清晰,这5对引物组成了‘SH23’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为进一步进行种子纯度鉴定及新品种保护提供依据。3.完成‘SH23’的种子纯度鉴定。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SSR19672,对随机选取的100株‘SH23’植株进行纯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SH23’的种子纯度为100%。

刘慧敏[8](2021)在《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基因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人体摄入过多嘌呤或嘌呤代谢紊乱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而引起的一类慢性临床综合征,发展到一定程度引发痛风,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目前预防高尿酸血症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控制饮食中高嘌呤食物摄入,这种方法往往导致人体营养素失衡,同时使人们因无法享受食物带来的愉悦感,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乳酸菌是一类可发酵糖类并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研究显示乳酸菌在预防缓解高尿酸血症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在构建高尿酸血症人群专用食品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菌株属性不同,其降解特性和应用效果各有差异。本研究以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和环境样品为原料,从中分离乳酸菌,研究其体外降解食物中的嘌呤特征,并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筛选嘌呤高效降解菌株的DNA标志物,旨在可为高尿酸血症人群控制嘌呤摄入、建立专用益生菌食品提供新型菌株。(1)利用MRS传统培养分离结合DNA指纹图谱分型、16S rDNA测序鉴定等技术,从发酵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分离获得69株乳酸菌。针对MRS平板分离菌落,应用(GTG)5和ERIC-PCR引物建立了 PCR扩增体系,并利用DNA指纹图谱分型去除重复菌落。结果获得40种指纹图谱模式;对不同指纹图谱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获得24种菌株,13株植物乳杆菌;8株鼠李糖乳杆菌;5株副干酪乳杆菌;5株发酵乳杆菌;5株乳酸乳球菌;4株乳酸乳球菌亚种;5株格式乳球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2株嗜酸乳杆菌;3株乳酸片球菌;2株耐久肠球菌;1株台湾乳杆菌;1株类布氏乳杆菌;2株食二酸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1株布氏乳杆菌;1株棒状乳杆菌;1株德氏乳杆菌;1株德氏乳杆菌亚种;1株戊糖片球菌;1株德式乳杆菌亚种;1株假肠膜明串珠菌。菌株革兰氏染色形态结果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MRS平板分离-(GTG)5和ERIC-PCR去除重复-16S rDNA测序的分离鉴定体系是一种快速、廉价的乳酸菌菌株分离方法。(2)建立了嘌呤HPLC检测方法及乳酸菌体外嘌呤降解模型,对乳酸菌分离株的嘌呤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效降解鸟嘌呤能力的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也具有降解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能力。在嘌呤降解模型中,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对鸟嘌呤、黄次嘌呤和黄嘌呤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7.85%、12.17%和23.14%。37℃条件下,YZULr026能在2h内将20μg/mL的鸟嘌呤降解85%以上;但是经热灭活处理的菌株YZULr026降解嘌呤的能力较弱,将20 μg/mL的鸟嘌呤降解25%;YZULr026的破壁产物的上清和沉淀均显示了较高效降解嘌呤的能力。耐酸和胆汁酸盐能力试验结果显示YZULr026在pH 2的酸性条件下作用6 h后,活菌数由7.69 1g CFU/mL降至3.5 lg CFU/mL,在pH 3和pH4的条件下活菌数无下降趋势;胆盐浓度为0.5%的条件下作用6 h,活菌数由7.69 1g CFU/mL降至4.11 lg CFU/mL;表明YZULr026具有较好的耐酸和胆汁酸盐能力。(3)对乳酸菌分离株进行了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获得1株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屎肠球菌(命名为SR937),结果显示SR937细胞代谢物和细胞内容物均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37.67%和27.7%;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屎肠球菌SR937的代谢物和内容物能够清除42.97%、67.27%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89.61%和45.5%的DPPH自由基,在测试菌株中SR937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为进一步构建高尿酸血症人群专用菌株益生菌制剂提供了新型菌株。(4)测定了 6株嘌呤降解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结果显示6个菌株基因编码数在1988-3269之间,平均长度在840.39-878.53 bp之间,编码区域占基因组全长的83.36-87.15%之间,基因区域的(G+C)含量为43.29-53.4%之间,编码基因长度分布在1000 bp以内。发酵乳杆菌LBF1-1参与GO功能注释的基因最多,占所有基因的78.99%,其次是乳酸片球菌QH-TP1-03,占所有基因的78.67%;COG功能注释到新陈代谢的基因数量在586-944之间;KEGG功能注释到新陈代谢的基因数量,在649-965之间。比较基因组学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LV-1的Gene264(编码α-半乳糖苷酶)、植物乳杆菌LBP3-2的Gene2231(编码原噬菌体蛋白)、发酵乳杆菌LBF1-1的Gene1888(编码螺旋-转螺旋转录调节因子)、类布氏乳杆菌6004的Gene2456(编码假设性蛋白)、乳酸片球菌QH-TP1-03的Gene1910(编码假设性蛋白)的序列具有多样性,其中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的Gene264与其他鼠李糖乳杆菌菌株的同源性在39-99%之间;表明YZULr026是一株新的菌株,Gene264序列可以作为潜在的新型核酸标志物。(5)研究了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制备黄瓜酸奶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分、活菌数以及pH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发酵黄瓜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9 h,添加5%的白砂糖,接种5%的乳酸菌。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黄瓜酸奶感官符合评价标准,产品乳酸菌活菌总数为1.57×108 CFU/mL,pH值为4.35,蛋白质含量为2.95%,脂肪含量为3.38%,总固形物为12.1%,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标准,为进一步以酸奶为载体构建基于YZULr026菌株的降尿酸专用食品奠定基础。

钱雨清[9](2021)在《基于SSR标记的烟草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与遗传分析》文中指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模式作物,可用于植物病毒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然而,在利用烟草的过程中,常遇到种子小、株型相近、易混杂等问题,因此,准确有效的品种鉴定手段对烟草的应用十分重要。研究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对丰富普通烟草的遗传多样性,培育优良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160份不同类型的烟草种质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烟草品种鉴定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以目前的烟草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开发并筛选到10对条带清晰、多态性稳定的特异SSR标记,对160份群体材料(含38份主栽品种)进行扫描,并构建了它们的指纹图谱。同时,分析了这160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对11个烟草基因组序列和拟南芥基因组序列的SSR扫描发现:在12个基因组中,六核苷酸重复型SSR个数最多,约占所有SSR个数的57.58%;其次是七核苷酸重复型SSR,约占17.42%;而五核苷酸重复型SSR个数最少,约占2.26%。(2)利用e-PCR等手段,筛选到1,245对通用标记,从中挑选了120对PIC值较高的标记,从每个烟草类型中挑选2~4份代表品种(黄花烟仅1份)验证上述SSR标记,最终筛选到10对PIC值较高、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特异性标记。(3)用所筛选的10对特异标记扫描160份不同类型的种质材料,构建其指纹图谱,将其中的38份主栽品种的指纹图谱转化成为指纹二维码,以便其推广应用。(4)根据10对特异标记扫描160份烟草种质材料(含38份主栽品种)的结果可知,160份烟草种质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Na)为7.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为4.01、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27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22、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H)为0.720、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50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75。证明所选标记多态性较好,所选烟草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0份不同类型的烟草种质(含38份主栽品种)可划分为两个类群,其中N.quadrivalvis(N.bigelovii)烟草自成一个类群,另一个类群可分成两个亚类群,记为A、B亚群,其中,A亚群有62个品种,B亚群有97个品种,A亚群晒烟类型居多,B亚群烤烟类型居多。38份主栽品种主要集中分布在B亚群,而其余不同类型的种质材料则均匀分布于不同亚群。由此可知,与主栽品种相比,其余122份烟草种质材料遗传背景相对丰富,推测可用于主栽品种遗传背景的拓宽与改良。(6)通过主成分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可将160份烟草种质分为两个类群,群内种质分布情况与UPGMA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与主栽品种相比,不同类型的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较高,可从中筛选优异的遗传资源应用于烟草改良育种工作。

管俊娇,杨晓洪,张鹏,黄清梅,张建华[10](2021)在《基于荧光检测技术的青稞品种鉴定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筛选出一套SSR 核心引物,建立青稞DNA指纹鉴定体系,为青稞品种选育、品种鉴定提供高通量检测技术方法。首先以形态差异大的 24 份种质为材料,对198 对 SSR 引物进行初筛,筛选出 42对多态性好、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 SSR 引物,并对之进行荧光标记。采用筛选出的42对引物对226份材料进行 PCR 扩增,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检测,最终筛选出28对SSR 荧光引物建立基于高通量荧光 SSR 标记的青稞品种鉴定体系。采用 28对 SSR 引物构建的 DNA 指纹图谱进行226个青稞材料的鉴定。2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52 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1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9;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48-0.86,平均为0.68;多态信息量(PIC)变幅为0.44-0.84,平均为 0.65。226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为0-0.99,该套引物可以将大部分参试材料区分开。从 28 对SSR 引物中选择了 7对分布于不同染色体上、扩增和检测效果较好的引物(Bmag0211、Scssr07759、HVM62、EBmac0679、Scssr03907、Bmag0870、EBmac0827),构建青稞品种(系)DNA的指纹图谱库。为消除不同检测平台、不同试验批次等引起的误差,为7对SSR 核心引物各主要等位变异选择相应的参照品种,作为普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读带依据。最终构建了在2个检测平台(毛细管电泳平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平台)通用的SSR分子标记青稞品种鉴定体系。

二、蛋鸡不同品系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鸡不同品系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甘蔗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指纹图谱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 甘蔗DNA分子指纹图谱的主要类型
    2.1 用于构建DNA指纹图谱的常用分子标记特点
    2.2 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指纹图谱在作物分子鉴定的应用
    2.3 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指纹图谱在甘蔗上的应用进展
        2.3.1 RFLP图谱
        2.3.2 RAPD图谱
        2.3.3 AFLP图谱
        2.3.4 SSR图谱
        2.3.5 ISSR图谱
        2.3.6 SNP图谱
3 甘蔗种质分子身份证与指纹图谱库的构建
    3.1 甘蔗种质分子身份证与指纹图谱库的构建
    3.2 构建甘蔗标准指纹图谱(库)并执行行业标准,保护品种权益
4 构建甘蔗标准指纹图谱的思考与展望

(2)扁穗牛鞭草分子标记及转录组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在扁穗牛鞭草中的应用
    1.1 扁穗牛鞭草RAPD 标记的应用
        1.1.1 RAPD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1.2 RAPD标记在种质资源分类中的应用
    1.2 扁穗牛鞭草SSR标记的应用
        1.2.1 EST-SSR标记在物种间引物转移中的应用
        1.2.2 EST-SSR标记在遗传多样性及种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1.2.3 SSR标记在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中的应用
        1.2.4 SSR标记在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1.3 扁穗牛鞭草ISSR标记的应用
        1.3.1 ISSR标记在克隆与克隆结构中的应用
        1.3.2 ISSR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4 扁穗牛鞭草SRAP标记的应用
        1.4.1 SRAP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4.2 SRAP标记在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1.4.3 SRAP标记在农艺性状关联中的应用
        1.4.4 SRAP标记在DNA指纹图谱中的应用
    1.5 扁穗牛鞭草AFLP 标记的应用
    1.6 扁穗牛鞭草SCoT标记的应用
    1.7 扁穗牛鞭草ISAP标记的应用
2 转录组在扁穗牛鞭草中的应用
    2.1 转录组与SSR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2 转录组在不同生物同源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3 展望

(3)吴王渡黄河鳖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分子标记技术及研究进展
        1.1.1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1.1.2 分子标记技术主要种类
    1.2 微卫星分子标记
        1.2.1 微卫星分子标记特点
        1.2.2 微卫星位点分离方法
    1.3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1.3.1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动物生产方面的应用
        1.3.2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动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吴王渡黄河鳖的谱系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线粒体DNA的扩增
        2.2.3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3 小结
第三章 从已发表文献中筛选微卫星引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验证初筛
        3.2.2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验证复筛
        3.2.3 毛细管电泳
    3.3 小结
第四章 从基因组开发微卫星引物
    4.1 微卫星位点的检索
        4.1.1 基因组DNA序列来源
        4.1.2 检索微卫星位点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验证初筛
        4.3.2 微卫星引物多态性验证复筛
        4.3.3 毛细管电泳
    4.4 小结
第五章 吴王渡黄河鳖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5.1 微卫星引物统计结果
    5.2 遗传多样性分析
    5.3 小结
全文总结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披碱草和野大麦的生物学特性
    1.2 披碱草属和大麦属农艺与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
        1.2.1 披碱草属的研究现状
        1.2.2 大麦属的研究现状
    1.3 披碱草属和大麦属抗性的研究现状
        1.3.1 披碱草属的研究现状
        1.3.2 大麦属的研究现状
    1.4 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
        1.4.1 SSR标记原理及应用
        1.4.2 ISSR标记原理及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农艺特性研究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小区设计
        2.2.3 田间管理
        2.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耐盐、抗旱性研究方法
        2.3.1 幼苗培养
        2.3.2 胁迫处理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DNA分子标记研究方法
        2.4.1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2.4.2 PCR扩增及电泳
        2.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农艺特性
        3.1.1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物候期
        3.1.2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生长速度
        3.1.3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落粒率
        3.1.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育性、结实性
        3.1.5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产草量
        3.1.6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
        3.1.7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营养成分分析
    3.2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耐盐性评价
        3.2.1 盐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2.2 盐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2.3 盐胁迫对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3.2.4 盐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5 盐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6 耐盐性综合评价
        3.2.7 灰色关联度分析
    3.3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抗旱性评价
        3.3.1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3.3 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3.3.4 干旱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5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6 抗旱性综合评价
        3.3.7 灰色关联度分析
    3.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DNA指纹分析
        3.4.1 基因组DNA的纯度检测
        3.4.2 ISSR标记多态信息
        3.4.3 ISSR标记遗传系数及聚类图
        3.4.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ISSR标记指纹图谱
        3.4.5 SSR标记多态信息
        3.4.6 SSR标记遗传系数及聚类图
        3.4.7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SSR标记指纹图谱
4 讨论
    4.1 农艺特性的综合评价
    4.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4.3 PEG胁迫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4.4 DNA指纹图谱的应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雪茄烟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构建及群体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烟草种质资源概况
        1.1.1 烟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2 雪茄烟种质资源现状
    1.2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1.2.1 分子标记技术概况
        1.2.2 SSR标记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
        1.2.3 SNP标记及检测方法
        1.2.4 SNP在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1.3 简化基因组测序
        1.3.1 简化代表库
        1.3.2 SLAF-seq技术
        1.3.3 RAD-seq技术
        1.3.4 GBS技术
    1.4 DNA指纹图谱
        1.4.1 DNA指纹图谱的发展
        1.4.2 DNA指纹图谱在烟草中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雪茄烟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基因组DNA提取
        2.1.3 利用SNP进行群体遗传分析的方法
        2.1.3.1 GBS测序
        2.1.3.2 SNP鉴定
        2.1.3.3 数据处理
        2.1.4 利用SSR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分析的方法
        2.1.4.1 SSR引物
        2.1.4.2 PCR扩增
        2.1.4.3 银染法电泳
        2.1.4.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NP位点发掘
        2.2.2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群体遗传分析
        2.2.3 SSR引物的筛选
        2.2.4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分析
    2.3 讨论
        2.3.1 基于SSR和 SNP标记分析雪茄烟种群体遗传的优越性
        2.3.2 基于SNP标记进行雪茄烟群体遗传分析
        2.3.3 基于SSR标记进行的雪茄烟群体遗传分析
        2.3.4 基于SSR和 SNP标记的群体遗传分析比较
第三章 雪茄烟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的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SNP标记筛选
        3.1.4 KASP分型验证
        3.1.5 性状调查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NP位点的筛选
        3.2.2 KASP引物设计及核心位点的挑选
        3.2.3 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3.2.4 216 份雪茄烟种质资源品种鉴定
    3.3 讨论
        3.3.1 雪茄烟种质资源SNP核心引物开发
        3.3.2 雪茄烟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的构建
        3.3.3 216 份雪茄烟种质资源品种鉴定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雪茄烟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分析
    4.2 开发了首套雪茄烟SNP核心标记
    4.3 构建了雪茄烟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作者简历

(6)江苏粳稻品种间多态性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1.1 DNA分子标记发展
    1.2 SSR标记及检测技术
    1.3 SNP标记及检测技术
        1.3.1 SNP标记
        1.3.2 SNP标记检测技术
        1.3.3 几种SNP标记检测技术比较
    1.4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1.4.1 DNA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鉴定
        1.4.2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定位
        1.4.3 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水稻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水稻总DNA提取
        2.2.2 KASP标记开发
        2.2.3 KASP标记多态性验证
        2.2.4 PCR、酶切及凝胶电泳检测
        2.2.5 农艺性状调查
        2.2.6 咪唑乙烟酸除草剂处理
        2.2.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江苏粳稻品种间候选SNP位点筛选
    3.2 江苏粳稻品种间多态性KASP标记开发
    3.3 KASP标记在不同区域或类型品种间的多态性分析
    3.4 KASP标记在江苏粳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3.5 江苏粳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6 国内外不同区域种质资源主要农艺表型分析
    3.7 收集的530份品种资源间的遗传相似性初步分析
    3.8 抗稻瘟病基因Pid3的功能性KASP标记开发
    3.9 金粳818中抗除草剂基因功能性KASP标记开发
第4章 讨论
    4.1 KASP标记在水稻品种鉴定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4.2 江苏粳稻品种间高多态性的KASP标记开发
    4.3 KASP标记指纹在粳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及多样性分析
    4.4 基因功能标记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中涉及到的530份种质资源信息
附录二: 从3k品种序列中筛选SNP位点的R语言程序代码
附表三: 水稻3K品种中涉及的78份中国粳稻品种名
附录四: 江苏近年审定推广的141个粳稻品种在76个KASP标记位点的DNA指纹
附录五: 在76个KASP标记指纹检测中差异位点数在1-4个的9对品种信息及差异的标记位点
附录六: 在60个SSR标记指纹检测中差异位点数在1-4个的6对品种信息及差异的标记位点
附录七: 基于76个KASP标记指纹的141份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旱黄瓜品种试验及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黄瓜遗传规律的研究
        1.2.1 产量性状的遗传
        1.2.2 品质性状的遗传
        1.2.3 抗逆性的遗传
        1.2.4 抗病性的遗传
    1.3 国内外黄瓜育种研究进展
        1.3.1 国外黄瓜育种研究进展
        1.3.2 国内黄瓜育种研究进展
    1.4 分子标记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5 黄瓜遗传育种发展趋势
        1.5.1 重视种质资源的创新、搜集和整理
        1.5.2 加强抗病虫育种和抗逆育种
        1.5.3 加强品质育种
        1.5.4 加强专用型黄瓜品种选育
        1.5.5 加强生物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旱黄瓜初步观察试验
    2.1 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标准
        2.3.1 早熟性和节成性
        2.3.2 产量性状
        2.3.3 商品瓜品质
        2.3.4 植株生长势
        2.3.5 霜霉病抗病性
        2.3.6 耐冷性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黄瓜组合早熟性和节成性的比较
        2.4.2 不同黄瓜组合分枝性的比较
        2.4.3 不同黄瓜组合商品瓜品质的比较
        2.4.4 不同黄瓜组合产量和畸形瓜率的比较
        2.4.5 不同黄瓜组合霜霉病抗性和耐冷性的比较
    2.5 小结
第三章 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3.1 2020 年春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小结
    3.2 2020 年秋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3.2.1 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小结
    3.3 2021 年春旱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3.3.1 材料
        3.3.2 试验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 旱黄瓜生产试验
    4.1 2020 年秋旱黄瓜生产试验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
    4.2 2021 年春旱黄瓜生产试验
        4.2.1 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
第五章 旱黄瓜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及种子纯度鉴定
    5.1 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DNA提取
        5.2.2 PCR扩增
        5.2.3 电泳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
        5.2.4 种子纯度鉴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旱黄瓜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
        5.3.2 旱黄瓜优良组合种子纯度鉴定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基因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乳酸菌研究进展
        1.1.1 乳酸菌概述
        1.1.2 乳酸菌功能研究进展
        1.1.3 乳酸菌分类研究进展
        1.1.4 乳酸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1.2 高尿酸血症
        1.2.1 嘌呤代谢与尿酸形成
        1.2.2 高尿酸血症及其流行状况
        1.2.3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1.3 乳酸菌对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作用
    1.4 新型益生菌发酵食品的开发现状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乳酸菌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样品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培养基与溶剂的配制
    2.2 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乳酸菌活菌计数
        2.2.3 乳酸菌分离纯化
        2.2.4 乳酸菌初步鉴定
        2.2.5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2.2.6 菌株REP-PCR指纹图谱扩增
        2.2.7 菌株ERIC-PCR指纹图谱扩增
        2.2.8 PCR指纹图谱稳定性试验
        2.2.9 菌株16S rDNA基因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10 16S rDNA扩增产物测序及分析
        2.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乳酸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结果
        2.3.2 REP-PCR指纹图谱扩增及其重复性
        2.3.3 乳酸菌分离株REP-PCR指纹图谱与分析
        2.3.4 ERIC-PCR标记的重复性
        2.3.5 89株乳酸菌分离株的ERIC-PCR扩增指纹图谱与分析
        2.3.6 菌株PCR扩增电泳图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菌株及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3.2 方法
        3.2.1 菌株复苏与培养
        3.2.2 嘌呤降解反应体系建立
        3.2.3 菌株嘌呤降解能力测定
        3.2.4 耐酸及胆汁酸盐能力测定
        3.2.5 时间对乳酸菌降解嘌呤的影响测定
        3.2.6 初始浓度对乳酸菌降解嘌呤的影响测定
        3.2.7 温度对乳酸菌嘌呤降解的影响测定
        3.2.8 细胞活性对乳酸菌嘌呤降解的影响测定
        3.2.9 乳酸菌菌体破壁产物对嘌呤降解能力测定
        3.2.10 乳酸菌在食品模型中的嘌呤减除效果测定
        3.2.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结果
        3.3.2 菌株耐酸、耐胆汁酸盐能力测定结果
        3.3.3 时间对菌株嘌呤降解能力的影响
        3.3.4 嘌呤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
        3.3.5 温度对菌株降解鸟嘌呤能力的影响
        3.3.6 细胞活性对菌株降解鸟嘌呤能力的影响
        3.3.7 乳酸菌菌株破壁组分降解鸟嘌呤能力
        3.3.8 菌株在食品模型中的嘌呤减除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乳酸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及抗氧化活性菌株筛选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菌株及来源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4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4.2 方法
        4.2.1 菌株复苏与培养
        4.2.2 菌体胞外产物与内容物的制备
        4.2.3 菌株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
        4.2.4 菌株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测定
        4.2.5 菌株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2.6 菌株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乳酸菌胞外产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4.3.2 菌株内容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4.3.3 菌株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4.3.4 菌株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4.3.5 菌株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乳酸菌降解嘌呤菌株基因组测定及分析
    5.1 材料与设备
        5.1.1 菌株来源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4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5.2 方法
        5.2.1 菌株DNA提取及全基因组测序
        5.2.2 Illumina文库构建及测序
        5.2.3 基因组组装
        5.2.4 基因组预测功能注释
        5.2.5 降嘌呤菌株特异性序列筛选与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因组组装结果分析
        5.3.2 基因组预测与基因组圈图结果分析
        5.3.3 GO功能注释分类
        5.3.4 COG功能注释分类
        5.3.5 KEGG功能注释分类
        5.3.6 菌株序列的独特性
        5.3.7 鼠李糖乳杆菌YZULr026与LV-1基因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降解嘌呤菌株发酵乳的研制
    6.1 材料与设备
        6.1.1 菌株来源
        6.1.2 主要试剂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6.1.4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6.2 方法
        6.2.1 酸奶发酵工艺流程
        6.2.2 操作要点
        6.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6.2.4 发酵温度的单因素试验
        6.2.5 发酵时间的单因素试验
        6.2.6 黄瓜汁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6.2.7 白砂糖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6.2.8 响应面试验
        6.2.9 验证试验
        6.2.10 感官评价方法
        6.2.11 产品质量测定
        6.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最适发酵温度的确定
        6.3.2 最适发酵时间的确定
        6.3.3 最适黄瓜汁添加量的确定
        6.3.4 最适白砂糖添加量的确定
        6.3.5 黄瓜酸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6.3.6 黄瓜酸奶的质量指标
    6.4 本章小结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SSR标记的烟草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与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草种质资源
        1.1.1 烟草种质资源类型
        1.1.2 烟草主要种质资源的利用
    1.2 烟草存在的问题及遗传改良
        1.2.1 烟草存在的问题
        1.2.2 烟草品种改良
    1.3 分子标记技术
        1.3.1 分子标记的种类
        1.3.2 SSR分子标记技术
    1.4 指纹图谱技术
        1.4.1 指纹图谱的种类
        1.4.2 DNA指纹图谱的应用
    1.5 SSR遗传图谱在烟草中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分子标记的开发
        2.1.1 基因组序列数据的获取
        2.1.2 SSR位点扫描
        2.1.3 SSR标记设计
        2.1.4 e-PCR验证
    2.2 烟草指纹图谱的构建
        2.2.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2.2.2 引物筛选
        2.2.3 DNA提取
        2.2.4 PCR扩增
        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SSR标记筛选结果
    3.2 烟草DNA指纹图谱构建
    3.3 烟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 SSR标记在烟草主栽烤烟品种中的多态性分析
        3.3.2 SSR标记在全部材料中的多态性分析
        3.3.3 160份种质材料的聚类分析
        3.3.4 160份种质材料的主成分分析
        3.3.5 160份种质材料的群体结构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类型的烟草种质SSR多态性关系
    4.2 烟草特殊品种——N.quadrivalvis(N.bigelovii)
    4.3 聚类分析的亚类群分布
    4.4 不同种质材料表型差异分析及利用
    4.5 指纹图谱的应用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基于荧光检测技术的青稞品种鉴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DNA 提取
        1.2.2 SSR引物筛选
        1.2.3 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
2 结果
    2.1 引物筛选
    2.2 SSR标记引物高效性分析
    2.3 青稞品种(系)DNA指纹图谱构建
    2.4 参照品种的选择
3 讨论
4 结论

四、蛋鸡不同品系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蔗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 张慧,林萍萍,黄潮华,黄国强,徐良年,邓祖湖,张木清,赵新旺. 中国糖料, 2022(01)
  • [2]扁穗牛鞭草分子标记及转录组学研究进展[J]. 聂嘉荣,张文浚,郑燕,曾兵,涂静怡,陈周刚,杨雨晴,顾力源,曾兵. 草学, 2021
  • [3]吴王渡黄河鳖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D]. 胡伟. 山西大学, 2021(12)
  • [4]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D]. 吕玉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雪茄烟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构建及群体遗传分析[D]. 王琰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江苏粳稻品种间多态性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D]. 崔傲. 扬州大学, 2021(09)
  • [7]旱黄瓜品种试验及优良组合DNA指纹图谱构建[D]. 陈鸿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8]乳酸菌嘌呤降解菌株的筛选、基因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 刘慧敏. 扬州大学, 2021
  • [9]基于SSR标记的烟草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与遗传分析[D]. 钱雨清.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10]基于荧光检测技术的青稞品种鉴定方法的建立[J]. 管俊娇,杨晓洪,张鹏,黄清梅,张建华.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标签:;  ;  ;  ;  ;  

不同蛋鸡品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