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空调变频公益年活动启动

2004中国空调变频公益年活动启动

一、2004中国空调变频效益年活动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胡少翔[1](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郭立良[2](2019)在《双压冷凝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北方地区的雾霾问题,空气源热泵作为取代传统燃煤取暖的有效方式,在北方煤改电项目中得到广泛推广。以空气源热泵为热源,其供暖末端可以搭配多种不同的供暖形式包括散热器、地暖、热风机、风盘等,而且布置灵活方便,效率较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热泵搭配的直接供暖末端形式主要是热风机,间接供暖末端形式主要包括散热器和地暖形式。当采用热风机供暖时虽然房间升温很快,但因为围护结构的温度较低,所以房间的舒适性较差;当采用散热器和地暖形式时,因为中间换热器的存在所以系统存在较大的温差,所以降低供暖末端的传热温差是提高空气源热泵系统热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基于传统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和各种供暖末端形式,设计出可以实现降压冷凝的双冷凝器热泵系统。本文利用压焓图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采用双冷凝器系统相比传统单风冷冷凝器热泵系统在相同的能耗和相同的冷凝温度下,可以使冷凝换热量提高7.7%以上。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并通过数值模拟确定系统运行时的最佳负荷比。两种冷凝器在不同室外温度时通过控制系统运行时间的长短可以同时满足舒适性和经济性的目的。通过与传统的单冷凝器供暖系统相比采用双冷凝器同时实现了对流和辐射的热交换,所以房间的舒适性较高。采用双冷凝器热泵系统虽然初投资相对较高,但是系统运行效率高、运行时间较短、所以双冷凝器系统的综合经济性较高。

孟瑜婷[3](2018)在《商誉减值测试评估 ——以合肥美菱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为了能够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企业间的并购越来越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的计价问题以及后续计量问题成为不可避免的难题。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商誉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是一种趋势。由于资产评估在资产减值计量中具有技术优势,并且又是独立的第三方,将其运用于此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在理论基础方面,商誉减值测试评估业务与传统的评估业务一脉相承,均需要以评估理论为指导,并且要符合相关评估准则的规定。但与此同时,其又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传统的资产评估价值咨询类业务,商誉减值测试评估业务是服务于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一类价值鉴证业务,其评估结果最终会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并且,在准则方面,其不仅要符合评估准则规定,还要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减值测试评估业务的出现是资产评估与会计很好衔接的表现。但是由于我国此类业务起步较晚,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其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对商誉减值测试评估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比较商誉减值测试评估与传统评估业务的不同,明晰了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理解商誉减值测试评估业务,本文首先对资产减值评估与商誉进行了概述。其中,本文从资产减值评估与资产减值会计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资产减值评估的产生以及其关键要素。在商誉部分主要介绍了商誉的特点以及其价值影响因素。然后,本文依据评估准则以及会计准则规定介绍了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的基本流程,并且对每一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后一部分案例评估提供了依据。其次,本文对四川长虹有关于合肥美菱部分商誉进行了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估算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在折现率的选择方面采用了理论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每一年资本结构进行预测从而得到企业动态的折现率。由于合肥美菱在合并后经营状况良好,最终没有造成四川长虹财务报表中有关于合肥美菱的商誉发生减值。这部分评估过程的展示希望能为评估人员在进行此类业务时提供一些参考。最后,文章针对目前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一,应统一规范数据库平台,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数据库。第二,应细化相关评估准则及指南,不能仅作笼统规范。第三,提高评估专业人员的胜任能力。准则是对评估过程的一个规范,而评估人员作为评估的执行者,其执业水平对最终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商誉减值不成为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提高最终评估结果的公允性,提高评估人员执业水平尤为重要。第四,应加强与会计、审计的协作。商誉减值测试评估是服务于减值会计的一项业务,其需要与会计以及审计很好地衔接。但是由于三者属于不同领域,就目前情况,还应不断融合,保持一致性。

杜雷[4](2018)在《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GL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生产方式主要有手工、流水线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三种表现形式,而精益生产方式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企业最为先进同时又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手段。在日本与欧美各国的生产实践证明中,表现出不仅可以降低无效劳动率,改变浪费现状,同时促使企业在日常经营生产中不断地开展人员增效,做到产品质量的监管,增强生产柔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次品率和成品库存量,增强资金和材料的周转率等等,以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生产系统,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精益生产方式的推行始终将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贯穿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链条,视顾客需求为企业经营的出发点,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和性能、平衡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使企业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中凸显优势,达到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的目的。因此,它是目前适应市场变化的最佳手段。本文通过分析GL公司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生产改革过程得到启发。用精益生产理论深度剖析生产改革过程,运用价值流管理工具发现如何有效消除如人员增效,物力、资源的浪费等生产过程中不增值的部分;并对相关制造工艺进行改进,对设备产能进行提高。在提高生产效率与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精益生产理论具有指导与广泛的推广作用。并根据该理论建立了一套适用该企业自身情况的成本控制系统。本文通过GL公司的案例研究表明精益生产思想推行到现代制造企业中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意义非凡。实践意义:将理论结合到所研究企业生产系统中,可进一步研究精益生产思想具体到工业生产管理中的可行性;理论意义:精益生产思想在制造行业中是可以广泛推广应用的;现实指导意义:企业应用精益生产思想,缩短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提高产品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为广大客户、员工及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王韵铭[5](2017)在《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文中认为钢铁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灾区,是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的碳排放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区实情,调研了京津冀地区的8家钢铁生产企业,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钢铁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潜力,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本论文还对H钢铁联合企业进行了2013年至2015年的碳核查研究。对4家钢压延加工企业的边界和排放源、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4家调研企业中单位产品CO2排放量中A企业最低,其较B企业低9.76%,较C企业低18.45%,较D企业低21.52%。在采用相近的热轧生产工艺的情况下,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A企业单位产品CO2排放量比其他3家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的企业低很多,这说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加热炉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以钢铁联合企业中的次长流程E企业以及长流程F和G两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的排放边界和排放源、能源消耗及产量、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E企业在单位产量CO2排放量小幅波动的情况下,因钢铁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单位产值CO2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样受到市场供需因素的影响,F企业实际粗钢产量仍与设计产能相差甚远,2013—2015年度G企业粗钢及钢材的产量在小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产值逐年降低。G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始终低于同时期的F企业,这得益于近年来G企业实施了一大批余热余能发电等节能减排措施及开展节能攻关,使企业自发电量占比大幅度提高。根据《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对H钢铁联合企业进行了2013年至2015年的碳核查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生产工艺、运营边界与组织边界、排放源识别及各个工序的碳排放量计算等,H企业2013年至2015年各个工序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除炼焦工序外,其他工序下降幅度均在30%—50%,而炼焦工序下降幅度不大。2013—2015年度期间,各工序的综合能耗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炼焦工序能耗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H企业除烧结工序外,其他工序基本达到河北省钢铁企业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以2013年为例,H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高出17.85%,与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相比高出28.33%,通过对比分析H企业有较大的减排空间。

郑杰[6](2016)在《《2013统一超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英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报告拟对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的《2013统一超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汉译英项目完成过程进行思考和总结。翻译原文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兼具外宣文本的普遍特征,用词专业、准确,语篇重意合、长句较多且大量出现四字五字短语。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根据文本功能的不同,将文本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相应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本报告主要讨论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及相应翻译方法对项目原文《2013统一超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译者研究借鉴英汉外宣文本普遍的文本特点,并在详细分析原文语言及语篇特征的基础上,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及相应翻译方法为指导,确定了以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以及准确、严谨、连贯、专业的译文标准。报告还重点讨论了汉英语言转换过程中,笔者在比较并充分了解英汉外宣文本语篇逻辑特点和差异后,运用直译、意译、整合、拆分等翻译技巧重构译文的逻辑关系,从而达到预期的译文标准,使译文具有可读性。报告内容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次翻译项目的介绍;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包括外宣翻译的相关研究、源文文本特点分析以及辅助工具的准备;第三部分是纽马克翻译理论及其对本次翻译报告的指导意义: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探讨翻译过程中具体使用的翻译技巧及代表案例,同时也阐述了实际作业过程中所用到的除理论技巧外的其他辅助手段;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包括翻译中的心得以及问题与不足。

孙振博[7](2016)在《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能源需求迅速提高,碳排放量逐年递增,导致世界能源形势堪忧、环境状况恶劣。这种形势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建筑领域能耗占比高,公共建筑领域节能潜力巨大;同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截止到2014年末,在我国已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中,获得运行标识项目数量仅为总标识数的1/13;与此同时,我国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估研究相对滞后,相关标准空缺,且均未涉及建筑碳排放量核算。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一套完整的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体系,并将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量核算纳入其中。本研究确定了环境性能和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量两者相结合的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方式。在调研了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及研究现状后,结合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分析公共建筑环境性能影响因素,根据指标的构建原则及选取依据,确定6项环境性能一级指标,分别为:室内环境品质、服务质量、室外环境质量、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室外环境负荷,共包含68项定性化及定量化可参评指标,等级跨度分布为4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赋予指标权重,利用yaahp软件协助完成赋权。结合独立指标项——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完成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建立了绿色公共建筑环境性能和碳排放量的综合评估方法。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等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相关权威书籍中的标准制定本研究绿色公共建筑环境性能的评分规则。将68个环境性能指标按照5分制(3分制)或合格(不合格)的方法评分,运用数学模型对所得评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评分结果,确定评价等级,运用柱状图及雷达图直观表达环境性能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对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量指标,根据碳排放强度占同类建筑碳排放强度均值的百分比进行评价。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体系POE-GPB(The POE System of Green Public Building in Severe Cold and Cold Regions)。本文利用excel表格开发简便、易操作的核算表作为绿色公共建筑环境性能评价工具,实现分值计算及图表输出功能。同时,本文以严寒地区某三星级绿色公共建筑为典型案例进行试评,以此验证后评估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及评价工具的正确性、易操作性。在现有实验条件基础之上,对室内环境品质进行实测分析。分析了案例建筑项目优势,针对得分较低项提出改进的方向及建议。在绿色建筑迅速发展,甚至批量生产的今天,绿色建筑的绿色度值得深入研究。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体系研究为我国绿色建筑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将碳排放核算纳入指标体系,作为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体系中的一项评价指标,为我国开发新一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做出初步探索和基础技术支撑。

罗树德[8](2014)在《案例分析—美的微波炉战略转型》文中研究指明过去30年,中国依靠低成本优势推动全球家电制造业向国内转移,中国成为了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国内家电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依赖廉价的劳动力、价格战、模仿的产品设计来获得市场,行业内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价格战、产品/营销手段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而随着国内资源要素成本的急剧上升、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国内消费的转型升级,国内家电制造企业为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纷纷走向转型之路。因此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法介绍了美的微波炉由进入阶段的“低成本、规模化”竞争战略向“差异化”竞争战略转变,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由行业“跟随者”成功升级为行业“领导者”的整个战略转型实施过程。通过对美的微波炉转型过程竞争策略的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组织、制度流程文化的变革以及资源的投入分析美的微波炉如何成功实现转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笔者提出:第一、企业战略转型是一个渐进式的蜕变过程;第二、企业文化与战略是相互影响的,确保企业文化与新战略的良性互动是战略转型成功重要保障。第三、企业新战略必须精准契合外环境的变化趋势,内部的资源条件能为新战略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对内外部环境的精准评估是战略转型成功的前提。第四、战略转型的实质是企业化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转换过程。第五、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制度、流程变革是转型成功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培育的载体;第六、战略转型需要资源的合理匹配,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是一个资源持续投入的过程,同时要通过强有力的战略管控确保资源的投入与战略重心的匹配,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王艳丽[9](2013)在《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潜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拥有500亿m2的既有建筑,体量庞大,绿色化潜力巨大。相对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更深层次及更普遍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针对典型气候区——寒冷地区的典型建筑(办公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潜力研究,最终形成了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潜力评价体系。本文研究内容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综合检测评定技术与推广机制研究”。首先,本文对既有办公建筑在资源消耗及环境质量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做了较为详尽的梳理,界定了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范围,总结说明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在科研、政策、标准、案例及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比了分析国内外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相关评价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背景依据。再次,基于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办公建筑的功能特性,逐一选取了节能、节水和节材等七个方面的指标,从改造效益、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三方面分析其改造潜力;研究建立了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潜力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的形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结合现有的标准规范制定了节能、节水和节材等七个方面详细的评分准则并按照改造潜力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利用本评价体系对北京某街道办事处项目进行了评价,从而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验证了改造建议的实用性。

李怡[10](2012)在《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能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的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参与者,承担很大的责任。因此,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建筑日益得到人们重视。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正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称《绿建标准》)等标准规范的颁布落实,绿色建筑工作已步入轨道。但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对缓慢,绿色技术发展有待提高,对夏热冬暖地区绿色技术的研究已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本地区实际评星建筑的技术分析,以及各地区绿色标准和绿色技术对比,总结夏热冬暖地区的设计特点,并提出本地区应对《绿建标准》的可行性绿色技术,为夏热冬暖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此外,通过对《绿建标准》的实际应用和深入学习,论文对公建的评价条款进行了难易程度排序,并按照评价等级进行了分类,希望能为今后的绿色设计工作提供借鉴价值。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重点论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依据、国内外关于绿色评价体系和绿色建筑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三部分以《绿建标准》为基础,对夏热冬暖地区实际案例的节能与室内环境两部分所采用的绿色技术进行论述及评价,并运用软件对项目所使用的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深入剖析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指出本地区有利于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并从经济的角度得出绿色技术的可行性。第四部分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的绿标和国标的对比,以及绿色建筑案例的研究,总结绿色技术的地域差异性,指出不同地区的设计重点。第五部分以《绿建标准》为基础,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室内环境”五方面提出了夏热冬暖地区的适宜技术;并将《绿建标准》中公共建筑的一般项和优选项按照实现的难易程度做了分类和总结,指出建筑在设计时可优先选择容易实现的条款,希望能对后面的设计、评价工作起到借鉴的作用。第六部分是对本文工作的总结,并根据研究的内容对后期工作提出研究方向。

二、2004中国空调变频效益年活动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中国空调变频效益年活动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2.1 上位法及规范
    2.2 制度建设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2.4 国内研究现状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2.5 国外研究现状
    2.6 小结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电站规划情况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3.2.1 农村移民安置
        3.2.2 专业项目处理
        3.2.3 库底清理
        3.2.4 环境保护
        3.2.5 投资完成情况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3.3.1 档案管理体制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3.3.7 评价和问题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4.4 对策建议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1.4 对策建议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2.4 对策建议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3.4 对策建议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4.4 对策建议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6.4 对策建议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7.4 对策建议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2)双压冷凝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温空气源热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空气源热泵供暖末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双冷凝器供暖系统的建立
    2.1 室内热环境分析
    2.2 联合供暖系统工作原理
    2.3 双冷凝器空气源热泵供暖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冷凝器系统的构建
    3.1 房间工况计算
    3.2 风冷冷凝器设计
        3.2.1 风冷冷凝器的结构
        3.2.2 风冷冷凝器换热原理
    3.3 直凝式地暖冷凝器的设计
        3.3.1 直凝式地暖冷凝器介绍
        3.3.2 直凝式毛细管设计
    3.4 系统换热过程分析
        3.4.1 管内制冷剂的冷凝换热系数
        3.4.2 热传导过程
        3.4.3 地板表面对流换热过程
        3.4.4 地板表面辐射换热过程
        3.4.5 地暖换热过程的热平衡
    3.5 双级压缩系统的设计
        3.5.1 双级压缩增焓技术
        3.5.2 双级增焓压缩机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冷凝器供暖系统室内模型的建立
    4.1 模拟软件简介
    4.2 物理模型建立
        4.2.1 结构模型
        4.2.2 网格划分
    4.3 控制方程建立
        4.3.1 连续性方程
        4.3.2 动量方程
        4.3.3 能量守恒方程
    4.4 数学模型
        4.4.1 标准k-ε方程
        4.4.2 辐射模型
    4.5 边界条件
        4.5.1 Boussinesq假设
        4.5.2 风冷冷凝器的边界条件
        4.5.3 地板表面边界条件
        4.5.4 围护结构的边界条件
    4.6 求解器的设置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拟结果及经济性分析
    5.1 地暖搭配不同送风方式下的房间温度分布
    5.2 系统运行过程分析和设备优化
        5.2.1 系统启动运行过程分析
        5.2.2 系统稳定运行过程分析
        5.2.3 系统设备优化
        5.2.4 不同室外温度下运行过程分析
    5.3 舒适性分析
    5.4 经济性分析
        5.4.1 空气源热泵不同的采暖末端
        5.4.2 初投资的比较
        5.4.3 运行费用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商誉减值测试评估 ——以合肥美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理论基础
    2.1 资产减值评估概述
        2.1.1 资产减值评估的产生
        2.1.2 资产减值评估的关键要素
    2.2 商誉概述
        2.2.1 商誉的本质
        2.2.2 商誉的特点
        2.2.3 商誉价值的影响因素
3 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程序
    3.1 相关资产组的确定
    3.2 可回收金额的测算
        3.2.1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测算
        3.2.2 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净额的测算
    3.3 账面价值的调整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4.2 评估基本要素分析
    4.3 评估过程分析
        4.3.1 收益期的预测
        4.3.2 未来现金流量的测算
        4.3.3 动态折现率的测算
        4.3.4 评估结果
    4.4 合肥美菱商誉减值测试结论与说明
        4.4.1 案例分析结论
        4.4.2 案例结论说明
5 建议及展望
    5.1 促进商誉减值测试评估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5.1.1 统一规范数据库平台
        5.1.2 细化评估准则规定
        5.1.3 提高评估专业人员的胜任能力
        5.1.4 加强与会计、审计的协作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6年合肥美菱各报表项目数据
附录B 1991-2016年深证成指各年末收盘指数
附录C 合肥美菱β值计算
致谢

(4)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GL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1.3.2 国外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精益生产理论
        2.1.1 精益生产的概念
        2.1.2 精益生产的特点
    2.2 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
        2.2.1 传统成本控制及其不足
        2.2.2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控制及其优越性
3 GL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GL公司简介
    3.2 GL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状
    3.3 GL公司生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3.1 企业不够重视成本管理
        3.3.2 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益
        3.3.3 成本核算不全面
4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成本控制思路
    4.1 GL公司在生产成本控制中推行精益生产的可行性
    4.2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目标设定
    4.3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方法
        4.3.1 职能管理线开展方法
        4.3.2 生产运作线开展方法
        4.3.3 综合提升法
5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实施方案
    5.1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工作计划
    5.2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路径
    5.3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具体实施内容
        5.3.1 样板区改善活动
        5.3.2 里程碑项目
        5.3.3 自动信息化改进项目
        5.3.4 制造部自动化系统改进
        5.3.5 生产作业SOP标准化
        5.3.6 工序工时标准化
        5.3.7 职能部门精益运营改进
        5.3.8 学习与成长
        5.3.9 创新月活动
    5.4 GL公司精益增效活动开展及成效
    5.5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成果
        5.5.1 职能管理的成本控制阶段性成果
        5.5.2 生产制造现场的成本控制阶段性成果
        5.5.3 人员的管控成果
6 GL公司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生产成本控制保障措施
    6.1 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6.2 调整目标成本法实施过程
    6.3 监督产品生产质量
    6.4 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5)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1.2 选题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1 钢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意涵
    2.2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
    2.3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解读
        2.3.1 适用范围与核算边界
        2.3.2 排放核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津冀钢压延加工企业碳排放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研企业介绍
    3.2 调研企业的边界和排放源
    3.3 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津冀钢铁联合企业碳排放现状调查分析
    4.1 钢铁联合企业典型工艺简介
    4.2 次长流程企业
        4.2.1 E企业介绍
        4.2.2 企业的排放边界和排放源
        4.2.3 能源消耗及产量
        4.2.4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4.2.5 数据分析
    4.3 长流程企业
        4.3.1 F企业介绍
        4.3.2 调研企业的排放边界和排放源
        4.3.3 能源消耗及产量
        4.3.4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4.3.5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津冀某钢铁联合企业碳核查分析
    5.1 调研企业的基本信息
    5.2 企业主要工艺
    5.3 运营边界与组织边界
        5.3.1 组织边界
        5.3.2 运营边界
    5.4 排放源识别
    5.5 2013—2015 年活动数据及来源的核查
        5.5.1 化石燃料燃烧
        5.5.2 工业生产过程
        5.5.3 净购入电力、热力
        5.5.4 固碳产品
    5.6 2013—2015 年排放量的核查
        5.6.1 燃料燃烧排放量
        5.6.2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
        5.6.3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量
        5.6.4 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量
        5.6.5 排放量汇总
    5.7 数据分析
    5.8 减排潜力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2013统一超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英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1.1 项目来源
    1.2 项目内容介绍
    1.3 项目要求
    1.4 报告结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外宣翻译的相关研究
    2.2 案例文本特点分析
        2.2.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语言特点
        2.2.2 原文文本词汇特征
        2.2.3 原文文本句式特征
    2.3 翻译工具的准备
第三章 纽马克翻译理论
    3.1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3.2 纽马克翻译理论对企业外宣翻译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的翻译
        4.1.1 直译/直译加解释
        4.1.2 意译
    4.2 长句的翻译
    4.3 标题的翻译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与原文译文)
致谢

(7)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及发展现状
        1.2.3 国外主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1.2.4 我国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能耗特点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选取依据
        2.2.1 构建原则
        2.2.2 选取依据
    2.3 确定评价指标
    2.4 权重的确定
        2.4.1 赋权方法的确定
        2.4.2 层次分析法(AHP法)的应用步骤
        2.4.3 yaahp软件
        2.4.4 确定权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色公共建筑环境性能指标评分规则
    3.1 指标评分方法
    3.2 指标评分规则
        3.2.1 室内环境品质评分规则
        3.2.2 服务质量评分规则
        3.2.3 室外环境质量评分规则
        3.2.4 能源消耗评分规则
        3.2.5 资源消耗评分规则
        3.2.6 室外环境负荷评价规则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方法及结果表达
    4.1 环境性能评估方法
        4.1.1 数据收集及计算分析
        4.1.2 室内环境品质实测
        4.1.3 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
    4.2 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评估方法
        4.2.1 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核算方法
        4.2.2 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评价
    4.3 结果表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试评
        5.1.1 室内环境品质评分
        5.1.2 服务质量评分
        5.1.3 室外环境质量评分
        5.1.4 能源消耗评分
        5.1.5 资源消耗评分
        5.1.6 室外环境负荷评分
        5.1.7 建筑碳排放评价
    5.2 确定综合评估结果
    5.3 评价工具效果验证
    5.4 案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8)案例分析—美的微波炉战略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理论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结构
第二章 突围后的困惑
    2.1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2 突围后的困惑
        2.2.1 尴尬的竞争位置
        2.2.2 如何面对产业发展的拐点
        2.2.3 怎么解开价值链恶性循环的死结
        2.2.4 如何面对资源要素持续上涨
第三章 转型再起航
    3.1 封闭研讨定转型
    3.2 转型再启航
        3.2.1 七年如一日的“蒸”升级
        3.2.2 聚焦再聚焦
        3.2.3 打造企业发展转型的驱动器
        3.2.4 强化企业安生立命之本
        3.2.5 大刀阔斧的组织变革
    3.3 功到自然成
        3.3.1 业绩高速增长
        3.3.2 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3.3.3 行业创新领导者雏形已经形成
第四章 新战略内外部环境匹配性分析
    4.1 外部环境适应性分析
        4.1.1 PEST 分析
        4.1.2 中国微波炉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4.1.3 美的和主要竞争对手对比分析
    4.2 内部资源能力可行性分析
        4.2.1 集团整体机制和资源优势
        4.2.2 文化优势
        4.2.3 软硬件基础资源优势
        4.2.4 内部资源劣势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型实施策略分析
    5.1 转型的阻力分析
    5.2 国内市场转型实施策略分析
        5.2.1 产品升级转型
        5.2.2 市场推广升级转型
        5.2.3 品牌升级转型
        5.2.4 营销管理变革转型
    5.3 出口市场转型实施策略分析
        5.3.1 出口模式转型
        5.3.2 市场策略转型
        5.3.3 经营导向转型
    5.4 核心竞争力匹配和建设过程分析
        5.4.1 产品创新能力
        5.4.2 产品品质力
        5.4.3 成本竞争力
    5.5 转型保障体系建设分析
        5.5.1 组织流程变革
        5.5.2 文化转型升级
        5.5.3 资源投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的微波炉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6.1 内外部环境精准评估是转型成功的前提
    6.2 文化转型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6.3 转型实质是构建与新战略相匹配的核心竞争力
    6.4 顺应新战略的组织变革是转型成功的基础
    6.5 资源是转型成功的重要保障
    6.6 转型要有清晰的计划和部署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1.1.1. 既有建筑现状
        1.1.2.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现状
        1.1.3. 国家科技项目支撑
        1.1.4. 缺乏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潜力评价体系
        1.1.5. 寒冷地区界定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现状
    2.1. 既有办公建筑基本情况
        2.1.1. 办公建筑特点
        2.1.2. 办公建筑现状
        2.1.3. 存在问题分析
    2.2.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发展状况
        2.2.1.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政策
        2.2.2.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标准
        2.2.3.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广现状
        2.2.4.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分析
    2.3.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相关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2.3.1. 国外既有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2.3.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改造潜力评价指标选择
    3.1. 指标选取依据
    3.2. 建筑结构
        3.2.1. 安全性
        3.2.2. 耐久性
    3.3. 节能与能源利用
        3.3.1. 建筑规划
        3.3.2. 外围护结构
        3.3.3. 遮阳
        3.3.4. 办公设备
        3.3.5. 电梯设备
        3.3.6. 采暖空调系统
        3.3.7. 照明系统
        3.3.8. 能耗分项计量
        3.3.9. 可再生能源利用
    3.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4.1. 卫生器具
        3.4.2. 绿地灌溉
        3.4.3. 给排水系统
        3.4.4. 计量仪表
        3.4.5. 非传统水源利用
    3.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5.1. 节约用纸
        3.5.2. 垃圾分类
    3.6. 节地与室外环境
        3.6.1. 风环境
        3.6.2. 场地声环境
        3.6.3. 场地绿化
        3.6.4. 地下空间利用
    3.7. 室内环境
        3.7.1. 温湿度环境
        3.7.2. 室内空气质量
        3.7.3. 日照及采光
        3.7.4. 噪声及隔声
    3.8. 运营管理质量
        3.8.1. 运营制度
        3.8.2. 建筑智能化
        3.8.3. 管理人员素质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改造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4.1.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3. 评分方法
    4.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4.3. 所用权重确定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4.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3.2. 构造成对比较阵
        4.3.3. 计算权向量
        4.3.4. 一致性检验
    4.4. EXPERT CHOICE 软件介绍
    4.5. 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改造潜力评价准则
    5.1. 评分准则的制定
        5.1.1. 建筑结构
        5.1.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1.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1.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1.5. 节地与室外环境
        5.1.6. 室内环境
        5.1.7. 运营管理
    5.2. 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改造潜力评价等级划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6.1. 实例简介
    6.2. 实例评价
    6.3. 改造建议
        6.3.1. 建筑结构
        6.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3.5. 节地与室外环境
        6.3.6. 室内环境
        6.3.7. 运营管理
    6.4. 改造前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1.1 绿色建筑定义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
        1.2.2 国内外绿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
        1.2.3 夏热冬暖地区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3.1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色技术应用实例—佛山某文化建筑三星评估
    2.1 项目介绍
    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2.1 总平面设计
        2.2.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2.2.3 空调系统节能
        2.2.4 照明系统
        2.2.5 分项计量
        2.2.6 可再生能源利用
    2.3 室内环境质量
        2.3.1 室内热环境
        2.3.2 室内风环境
        2.3.3 室内光环境
        2.3.4 室内声环境
        2.3.5 无障碍设计
    2.4 成本估算
        2.4.1 成本增加
        2.4.2 投资回报
        2.4.3 环境效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色节能技术研究
    3.1 模拟软件介绍
        3.1.1 DeST 软件分析
        3.1.2 PHOENICS 简介
        3.1.3 Fluent 简介
        3.1.4 Ecotect 简介
    3.2 年节电量计算
        3.2.1 照明年节电量
        3.2.2 太阳能年发电量
        3.2.3 空调年节电量
        3.2.4 建筑年节电量计算
    3.3 节能计算
        3.3.1 围护结构对能耗影响
        3.3.2 节能措施分析
    3.4 建筑布局对风场的影响
        3.4.1 风环境评价标准
        3.4.2 模拟边界条件
        3.4.3 模拟结果分析
    3.5 建筑室内采光分析
        3.5.1 评价依据
        3.5.2 模拟结果分析
    3.6 大厅
        3.6.1 大厅开启方式对比研究
        3.6.2 大厅百叶角度选择
    3.7 中庭
        3.7.1 中庭对采光影响分析
        3.7.2 中庭对通风影响分析
    3.8 最佳穿孔率的计算
        3.8.1 模型建立
        3.8.2 模拟边界条件
        3.8.3 模拟结果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技术的地区差异性研究
    4.1 《绿建标准》地区差异性的对比研究
        4.1.1 《绿建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办法
        4.1.2 国家与夏热冬暖地区的标准的差异性研究
    4.2 绿色建筑技术对比研究
        4.2.1 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现状
        4.2.2 绿色建筑技术对比
        4.2.3 绿色技术的地区差异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暖地区的适宜技术
    5.1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
    5.2 夏热冬暖地区适宜技术研究
        5.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2.5 室内环境质量
    5.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指引
        5.3.1 评价指标概述
        5.3.2 一般项的分析研究
        5.3.3 优选项的分析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表
附录二:建筑技术对比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2004中国空调变频效益年活动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2]双压冷凝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郭立良.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2)
  • [3]商誉减值测试评估 ——以合肥美菱为例[D]. 孟瑜婷. 河南大学, 2018(01)
  • [4]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GL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研究[D]. 杜雷. 重庆理工大学, 2018(11)
  • [5]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D]. 王韵铭.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6]《2013统一超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英译报告[D]. 郑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7]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后评估体系研究[D]. 孙振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4)
  • [8]案例分析—美的微波炉战略转型[D]. 罗树德.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9]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潜力评价研究[D]. 王艳丽. 北京建筑大学, 2013(S2)
  • [10]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D]. 李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2004中国空调变频公益年活动启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