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及年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假说(YZ-TAR)

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及年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假说(YZ-TAR)

一、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和时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YZ-TAR)假设(论文文献综述)

邓倩[1](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提出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韩强[2](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李祥权,丁洪坤,彭鹏,吴梅莲,钟楚红,柴雄,刘国威,彭丽[3](2021)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物源示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文中提出目前对塔中志留系物源的认识仍存在不确定性.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2件样品开展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志留系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结晶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早古生代460~490 Ma、新元古代760~1 000 Ma、古元古代1 600~2 200 Ma及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2 400~2 600 Ma四个时期,其中新元古代760~1 000 Ma碎屑锆石年龄占绝对优势(56.8%),峰值~850 Ma.结合志留纪时期塔里木板块南北缘的板块动力学背景,通过盆内构造演化及地貌特征的分析以及和潜在源区锆石年龄的详细对比,确定塔中志留系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铁克里克隆起构造带.

樊奇,樊太亮,李清平,张岩,谷雨,商雅欣[4](2021)在《塔里木北缘震旦纪—寒武纪转折期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震旦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球演化的关键节点,这一时期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在塔里木保留完整却关注较少。选取苏盖特布拉克露头震旦系与寒武系交界地层实测采样,并开展了古生物、镜下鉴定、碳同位素漂移事件的综合分析,探讨了N1(BACE)、P1(ZHUCE)等碳同位素漂移事件的成因机制。样品的δ13 Ccarb和δ18 Ocarb相关系数(R2=0.05)、δ18 Ocarb和Mn/Sr相关系数(R2=0.09)及岩石学特征表明,后期成岩改造并未导致碳-氧同位素的显着分馏,原始碳同位素特征得以基本保留。由下至上,在该剖面识别出P-1事件(δ13Ccarb峰值1.9‰~2.4‰)、N1事件(-6.8‰~-10.3‰)、P1事件(1.4‰~4.1‰)、N2a-c事件(-0.4‰~-2.8‰)、P2a-c事件(0.2‰~0.6‰)和N3事件(-3.4‰)。综合碳同位素演化特征与古生物、年代学数据,确认了玉尔吐斯组底部硅质页岩与奇格布拉克组顶部藻云岩的分界面为塔里木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线,并实现了该露头与老林、肖滩、三峡、西伯利亚、阿曼和摩洛哥剖面的地层对比。分析认为,塔里木北缘震旦纪—寒武纪转折期的碳漂移事件,更多受控于古海洋氧气含量变化引起的固碳率forg的波动。玉尔吐斯组早期海侵背景下的大规模缺氧事件导致的初级生产力和固碳率降低,是N1负漂移事件(BACE)的主因;随后海退中氧气含量的增加引起生产力重建和固碳率增加,形成了P1正漂移事件(ZHUCE)。这一成果性认识有助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古环境研究与深层超深层油气远景资源评价。

徐焱,张世红[5](2020)在《塔里木克拉通在Rodinia中的位置——研究进展与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多年来,有关塔里木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塔里木在新元古代期间处于Rodinia的边缘,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相连,与其对立的观点则认为塔里木曾处于Rodinia的中心,连接了澳大利亚与劳伦大陆。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们强调塔里木北缘与澳大利亚西北部Kimberley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的相似性,主张塔里木在Rodinia中靠近Kimberley地区。现有的部分古地磁数据能够支持塔西南—Kimberley在760~615 Ma期间连接的模型。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强调塔里木及其邻近地块新元古代地质记录与澳大利亚东部及扬子克拉通地质记录的相似性。最近,基于在乔恩布拉克组以及塞拉加兹塔格群中取得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以及塔里木与澳大利亚-东南极、劳伦之间相似的地幔柱活动记录、裂谷-冰川-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有学者提出塔里木及其周缘地体在900~720 Ma期间可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极与劳伦中间。本文针对上述两种主要的塔里木新元古代古地理重建模型进行评述,并认为塔西南—Kimberley连接模式与塔里木"Missing-link"模式仍然需要详细的构造地层对比、古地磁学与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进一步检验。

刘宝星,裴先治,李瑞保,陈有炘,王盟,赵少伟[6](2020)在《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横现河地区变质沉积岩形成时代及物源——来自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文中指出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位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横现河以北,是勉略构造带中强烈韧性变形的沉积岩系,是勉略构造混杂岩带的基质岩系,研究其形成时代、沉积物源,对于深入了解勉略构造带的形成时代与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横现河以北地区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中的变质沉积岩(绢英千枚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及沉积物源。所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可以分为3组:古生代年龄组(375~542 Ma),可以划分为晚古生代早期—早古生代晚期年龄组(375~424Ma),主要峰值为390Ma、394Ma,早古生代早期年龄组(530~542Ma);新元古代年龄组(552~977 Ma),可以划分为新元古代晚期年龄组(552~797Ma),主要峰值为758Ma、787Ma,新元古代早中期年龄组(800~977Ma),主要峰值为855Ma、951Ma;中元古代晚期年龄组(1 008~1 124Ma)。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碎屑锆石最小年龄组分别为375~385Ma(平均年龄为380.3Ma)、377~389 Ma(平均年龄为383 Ma),说明朱家山岩组、乔子沟岩片浅变质沉积岩系的沉积时代不早于中—晚泥盆世。综合研究认为2件样品物源主要都来自勉略构造带、碧口微地块和扬子板块北缘地区的岩浆岩,沉积环境为裂陷盆地且由伸展裂陷过渡为稳定的台盆-台地沉积。

吕凤琳,刘成林,焦鹏程,张华,孙小虹[7](2018)在《罗布泊第四纪湖盆物源与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来自LDK01孔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文中提出为揭示罗布泊盐湖第四系潜在物源区及凹陷阶段性演化过程,本文对罗布泊第一口钾盐科探深钻LDK01孔更新统不同深度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微区定年分析。Th/U比值显示,钻孔碎屑锆石类型主要为岩浆锆石,少量为变质成因锆石。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09240Ma、265304Ma、320385Ma、406446Ma、705880Ma及23762405Ma几个区间。综合分析潜在物源区的岩石属性和年龄构成,初步认为罗布泊地区前寒武纪年龄来自北部山前库鲁克塔格地区,加里东期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阿尔金造山带和(或)南天山构造带。276Ma的峰值记录了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大火成岩省事件,南天山最有可能为主导物源区。印支期和新生代碎屑锆石年龄暗示了北山地块和东天山,甚至较远的帕米尔-西昆仑山等地可能也提供了物源。凹陷周缘富钾岩体广泛出露,经风化、淋滤搬运至罗布泊,为凹陷第四纪成钾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来源。塔里木盆地内部流域带来的碎屑组分是主要的物质来源,近源地区造山带岩体提供的物源有限。碎屑锆石年龄纵向变化特征显示,罗布泊北部地区在中更新世发生一次明显的构造抬升,可能是导致罗北凹地形成的重要原因。

姜海健,陈强路,杨鑫,储呈林[8](2017)在《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层序样式》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是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缘的小陆块,随着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内部形成了大量裂谷盆地,通过对裂谷体系的演化和地层充填特征研究,对认识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盆地动力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露头、钻井和地震剖面为基础,进行不整合面、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探讨层序样式及控制因素,分析塔里木盆地和扬子盆地裂谷演化过程的差异。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为1个一级层序,由两个一级不整合界面限定——Td(南华系/前南华系基底)和T1(震旦系/寒武系),其中Td界面为塔里木运动导致,即新元古代早期—中期Rodinia大陆裂解作用开始,而T1界面与塔里木板块内部表现为垂直上升作用的柯坪运动有关。按照裂谷盆地演化的三个阶段——快速裂陷期、稳定沉降期和裂谷萎缩期,分为3个二级层序。快速裂陷期为二级层序SQ1,发育大量小型地垒—地堑盆地,水体由浅变深,发育滨浅海相—河流—三角洲等沉积;稳定沉降期为二级层序SQ2,盆地连通性加强,形成统一的盆地,发育滨岸—三角洲—浅水陆棚—盆地相;裂谷盖处于裂谷萎缩阶段,受地幔柱冷却,地壳回弹影响,断裂活动减弱并逐渐停止,地层向隆起上超,地层分布范围广,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该阶段构成二级层序SQ3。受到海平面变化、冰川和气候等因素控制,发育13个三级层序,其中冰期发育冰碛岩—盖帽碳酸盐岩的一类特殊三级层序。南华纪末期的Marinoan冰期是全球冰期事件,相应在中国南方扬子地区发育典型的南沱组冰碛岩和陡山沱组白云岩的组合,而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地区为特瑞爱肯组冰碛岩之上直接覆盖了扎摩提克组的粉砂岩地层,不发育盖帽碳酸盐岩。这和裂谷体系演化有关,塔里木裂谷盖形成的滞后了约70Ma,冰碛岩沉积之后,水体快速加深,碎屑物质供给充足,没有适合碳酸盐岩的生长环境。通过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结构样式和层序地层研究,对认识新元古代构造、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储层的分布等具有重要在指导意义,而不同盆地之间大陆裂解响应过程的差异也是值得深入研究问题。

张璐[9](2014)在《全吉地块元古代(变)沉积碎屑岩的成因和构造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全吉地块夹持在柴达木北缘构造带和祁连构造带之间,是塔里木陆块东南缘微陆块群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整个微陆块群,全吉地块是一个具有克拉通性质的古陆块残片,具有变质基底和未变质盖层的典型二元地壳结构的微小陆块。全吉地块的基底自老到新由德令哈杂岩、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和中元古代万洞沟群组成,它们彼此之间呈构造接触;盖层由新元古代以来的火山-沉积岩岩层组成。自其克拉通性质被人们认识以来,全吉地块的组成、构造属性和早期地壳演化等基本地质科学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全吉地块基底和盖层都发育变质的或未变质的碎屑沉积岩,但主要发育在基底的达肯大坂岩群和盖层的全吉群砂岩系当中。这些变质的或未变质的碎屑沉积岩保存了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和构造演化及其与中国克拉通早期演化关系的重要信息。然而,目前对该地块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厘定岩浆-变质-构造序列与时代等方面,而对于元古代(变质+未变质)沉积碎屑岩缺乏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部分内容仍有待系统展开。本文对全吉地块达肯大坂岩群的副片麻岩和全吉群的砂岩系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学、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厘定了它们的岩石共生组合、分析了岩石的成因、碎屑物的物源区、源区组成和地壳生长与再造史、沉积盆地或物源区的构造环境,探讨了全吉地块在元古代时期的地壳演化、构造演化及其与中国境内其它克拉通演化关系,为探索我国三大陆块之间的早前寒武纪和全球超大陆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约束。全吉地块基底达肯大坂岩群分上、下两个亚岩群。下亚岩群分布在地块东部的乌兰东呼德生山一带,上亚岩群分布在德令哈一带。乌兰地区副片麻岩系为达肯大坂下亚岩群的变质碎屑沉积岩系,其变质岩石主要有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和云母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局部大理岩等岩石,为一套片麻岩-云英片岩-大理岩变质建造,原岩建造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形成于2.32-2.24Ga之间。该副片麻岩系的稀土总量较高,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N/YbN=11-21)的右倾型模式,并具弱至中等的Eu负异常(δEuN=0.65~0.86),其微量元素特征与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相同或相似。全岩Nd同位素εNd(t)=-2.06-+3.41,Nd模式年龄在2.70-2.81Ga之间。碎屑锆石Hf同位素εHf(t)=-10.2~9.5, TDM1=2.44-3.77Ga, TDM2=2.60-4.12Ga。全岩Nd和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物源区在-2.5-2.8Ga之间发生过地壳生长事件。碎屑锆石U-Pb年龄谱、锆石微量元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物源区主要为2.37Ga和-2.46Ga的中酸性岩浆事件,而再循环物质中记录有~2.6Ga、~2.8Ga和-3.0Ga的岩浆事件,指示其源区组成以~2.37-2.39Ga和~2.47Ga的中酸性岩浆岩为主。碎屑物只经历了一次简单的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其物源区为近源的下伏德令哈杂岩花岗岩片麻岩。该花岗片麻岩的岩浆源区属于大陆岛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德令哈副片麻岩系组成了达肯大坂岩群上亚岩群的绝大部分,其变质岩石类型包含石英岩、云母片岩、浅粒岩、变粒岩、片麻岩等。在一个南-北向剖面上,德令哈副片麻岩系自北而南可划分为北、中、南等3个岩性段。北岩性段为巨厚石英岩-石榴云母片岩岩段;中岩性段为(含石墨)石英片岩-变粒岩-浅粒岩岩段;南岩性段为含碳(石墨)云母石英片岩-矽线石榴黑云母石英片(麻)岩岩段。该副片麻岩系富含矽线石、蓝晶石、石榴子石和十字石等富Al矿物,经矿相镜下反射光鉴定确认该副片麻岩系普遍含有石墨矿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德令哈副片麻岩总体富铝(Al203含量可达26%)、贫钙,为一套富Al富C的变质沉积碎屑岩,具有孔兹岩系变质建造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其原岩建造为一套富碳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建造。微量元素显示LREE相对富集、HREE平坦的右倾型模式(LaN/YbN=3-18)和中等Eu负异常(εEuN=0.32-0.84)的典型后太古宙沉积岩特征,与典型北美页岩组合和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的微量元素特征相似。碎屑锆石U-Pb年龄谱中最小的年龄峰值和副片麻岩最早变质峰期年龄将德令哈副片麻岩系原岩的沉积年龄约束在2.17-1.92Ga之间。全岩Nd同位素εNd(t)=-5.93~-1.48,Nd模式年龄在2.51-2.92Ga之间。碎屑锆石Hf同位素εHf(t)=-8.6-+9.3,TDM1=2.36-2.78,TDM2=2.40-3.07。全岩Nd和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物源区在~2.5-2.8Ga之间发生过地壳生长事件。碎屑锆石U-Pb年龄谱、锆石微量元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物源区主要组成为-2.38-2.45Ga和~2.2Ga的中酸性岩浆岩为主。-2.38-2.45Ga碎屑物也源于下伏德令哈杂岩,而~2.2Ga碎屑物的物源区可能为全吉地块以西的塔里木陆块东南缘的阿克塔什塔格一带,但不排除直接来自快速堆积的近源火山碎屑的可能性。-2.38-2.45Ga和~2.2Ga碎屑物源区的岩浆岩源区均属于大陆岛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但已存资料无法限定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然而据副片麻岩系中的2.1-1.84Ga斜长角闪岩透镜体原岩被认为形成于岛弧环境,因此该沉积盆地可能发育在与岛弧有关的构造环境。全吉群分布在全吉地块的中西部全吉山和欧龙布鲁克山一带。全吉山一带的全吉群自下而上为南华系麻黄沟组、枯柏木组和石英梁组砂岩,震旦系红藻山组、黑土坡组、红铁沟组和皱节山组。南华系地层皆为沉积碎屑岩,震旦系地层普遍发育碳酸盐岩。麻黄沟组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枯柏木组砂岩主要有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燧石岩屑砂岩,石英梁组砂岩主要石英砂岩和燧石岩屑砂岩,少量长石燧石岩屑砂岩;红藻山组砂岩岩性为石英砂岩和燧石岩屑石英砂岩,皱节山组砂岩为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全吉群从底部到顶部,砂岩中的长石含量越来越少,SiO2含量也逐渐升高(从枯柏木组的77.65%升到石英梁组的86.09%,最后在红藻山组和皱节山组中其含量最高,达93.90-94.44%);粘土填隙物也趋于降低,磨圆度趋于圆状,分选性趋好,反映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越来越高。砂岩稀土元素配分图式总体显示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LaN/YbN=7-45)的右倾型式,微量元素显示Ba、Nb、Sr相对强烈亏损(或负异常),而Th、U、La、Ce、Pb和Zr、Hf相对富集(或正异常)的特征。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碎屑物源区存在复杂的古元古代热事件,包括~1.79Ga、~1.85Ga、~1.95Ga、~1.99Ga、~2.2Ga、~2.31Ga、~2.4Ga和~2.48Ga等时期的热事件,太古代热事件信息相当微弱。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碎屑物源区在~2.1-2.2Ga和~2.5-2.8Ga发生过重要的地壳生长事件。全吉群南华系砂岩的物源区主要源于中、东部基底德令哈杂岩和达肯大坂岩群上、下亚岩群,震旦系砂岩的物源来自全吉地块西部,如全吉山以西的鹰峰地区,以及可能包括更远的塔里木陆块东南缘。全吉群的沉积盆地是一个复合沉积盆地,是夭折了的三叉裂谷分支盆地,其演化过程与坳拉槽相似。全吉地块在元古代经历了相当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全吉地块元古代(变)碎屑沉积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明显的年龄峰和年龄槽,包括2.60-2.37Ga年龄峰、2.37-2.2Ga年龄槽和2.2-1.75Ga年龄峰。华北、塔里木和扬子陆块至今尚无公认曾经存在一个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之交的Kenorland超大陆,全吉地块也没发现2.60-2.37Ga的裂谷型双峰式岩浆岩套。因此,全吉地块2.60-2.37Ga事件可能与未知微陆块汇聚有关的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岩浆事件。大规模的后碰撞花岗岩侵位发生在2.39-2.37Ga,在构造静寂了150Myr(2.37-2.2Ga年龄槽)后,于2.2-1.75Ga之间,Columbia超大陆汇聚进入俯冲-增生-碰撞构造过程。因此,全吉地块新元古代—古元古代可能的构造演化序列可以描述如下:-2.6-2.4Ga全吉地块开始卷入了与未知微陆块汇聚有关的俯冲-增生造山过程,造山后大陆的伸展引发了~2.37-2.39Ga花岗岩体侵位和~2.41Ga的低压高温变质作用。2.2-1.80Ga期间首先发育~2.2Ga形成于岛弧环境的酸性岩浆事件,随后发育两期区域碰撞变质作用。-1.96-1.90Ga发生了第一期碰撞造山作用,全吉地块的-2.39-2.37Ga花岗片麻岩及古元古代副片麻岩系在碰撞过程中卷入造山带中。-1.85-1.82Ga期间伴随洋壳向西俯冲发生低P/T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在弧后地区,随着局部构造拉张而发生镁铁质岩墙群侵位。随后,在~1.82-1.80Ga发生了第二期碰撞变质作用,镁铁质岩墙群发生中P-T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在~1.80Ga发育了后造山成因的鹰峰环斑花岗岩。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全吉地块响应了全球Greenville造山事件,发生碰撞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全吉地块鹰峰地区基性岩脉的发育和形成于裂陷槽环境的全吉群共同响应了全球Roidin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塔里木陆块和华北陆块在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的地壳和构造演化上相似,但与扬子陆块存在一定差别。全吉地块在~2.6-2.8Ga、~2.5Ga、~2.2-2.3Ga和~2.0Ga发生了重要的地壳生长事件,发育-2.4Ga和~2.2Ga的岩浆岩、2.17-1.92Ga的孔兹岩系,发生~1.96-1.90Ga和~1.85-1.80Ga两期变质事件,这些事件和岩石地质体都明显不同于扬子陆块,与塔里木陆块、华北陆块的中部陆块和西部陆块基底相似,表明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亲缘性。在新元古代以来,全吉地块与塔里木和扬子陆块的最后克拉通化都发生在南华系。然而,全吉群底部未发育裂谷型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其唯一的冰碛层(红铁沟组)仅相当于与塔里木陆块东北缘最上部的汉戈尔乔克组冰碛层相当,且与华北陆块南缘罗圈组冰碛层在层位和冰期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相似性。这或许表明,震旦末期,全吉地块与华北陆块南缘和塔里木陆块东缘已经彼此接近。

杜劲松[10](2014)在《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岩石圈磁场主要反映岩石圈之内岩石的磁化强度(磁化率或磁矩)物性分布。由于岩石的磁化环境(指岩石被磁化时的外部磁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磁性载体及其经历的地质作用与构造演化存在差异,岩石圈磁场携带着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温度与压力状态、深部岩石变质作用及其经历的构造运动与演化过程等地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信息。随着地面磁测、船载磁测与航空磁测等的数据积累以及卫星磁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获得海量的地球甚至月球与火星的区域与全球磁场观测数据,而且由此建立的岩石圈磁场模型的精度与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尺度而言,磁力数据的观测面是一个曲面而且岩石圈磁性也呈近似的球壳或椭球壳形态分布,因此需要基于球坐标系进行磁测数据的表达、处理、正反演与解释。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的平面坐标投影工作与引入新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持观测场与场源的空间原位对应关系。尤其是,相对于地面、海洋与航空磁测而言,卫星磁测具有全球高覆盖性、观测数据处理的统一性以及区域数据精度与分辨率的一致性等突出特点,而且卫星磁测数据主要包含中、长波长岩石圈磁场成分,压制了人类生活、局部环境与浅部地质体的干扰,可以更好地用于研究区域与全球大地构造、地壳深部与上地幔顶部的磁性分布格架与岩石圈热状态等。因此,论文尝试在球坐标系之中进行岩石圈卫星磁异常数据的处理、正演与三维反演方法研究,以模型试验为手段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与有效性,再应用于岩石圈磁场模型数据(如GRIMML120v0.0),初步建立了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三维分布模型,进而为中国及其邻区的区域大地构造与岩石圈动力学等科学问题与中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计划提供了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方面的资料与依据。此外,本文构建的方法可以为月球与火星等星体的岩石圈磁场解释提供方法参考,也可以为SWARM地磁测量卫星计划与我国未来磁测卫星计划之中关于岩石圈科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资料与知识积累。论文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球坐标系的岩石圈磁异常信号增强方法由于位场本质上的叠加性与岩石倾斜磁化的影响,岩石圈磁异常与场源的水平位置对应关系并不明显。论文采用数据转换处理方法(如梯度场、解析信号、模量与正则化磁源强度等),提升磁异常与场源的水平对应关系,而低高度面上的转换信号幅值突显磁异常的线性信号,往往对应不同地质体的边界、断裂带、岩浆脉等构造。采用岩石圈磁场模型数据,获得了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磁异常转换的增强信号分布。其中,作为球谐模型解算的基础,推导出在极区无奇异性的磁位、磁场及其高阶导数的球谐表达式,使得在极区进行岩石圈磁异常转换处理成为可能。此类转换与增强信号分析旨在为后续三维反演所得模型的可靠性水平分布提供辅助依据。(2)基于球坐标系的球面棱柱体的磁位、磁场及其梯度场正演方法正演是反演与解释推断的基础。论文给出了基于泰勒级数展开、三重与二重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传统正演单元(如偶极源与直立棱柱体)逼近三种基于球坐标系的空间域正演方法,并且对比分析了各种正演方法的计算精度、影响因素与计算效率。(3)基于球坐标系的岩石圈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将重、磁勘探之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三维成像反演方法由直角坐标系扩展至球坐标系。较为全面地讨论了球坐标系统之中磁异常的三维反演问题,尤其是关键的模型剖分、正演方法、模型目标函数(包括径向加权函数)等问题。通过系列模型试验,讨论了影响反演结果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中大尺度磁异常反演的特殊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岩石圈磁性底界面最大深度的自约束反演方法。在反演方法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方面,构建的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类型(如单分量、三分量、ΔT磁异常、磁异常模量等)及其之间的联合反演、可以考虑陆地地形与海底深度的变化、可以利用不同的范数或测度函数对模型复杂度与数据拟合差进行度量。(4)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三维异常磁化率分布采用最新的岩石圈磁场模型GRIMM L120v0.0,经过必要的数据校正之后,反演得到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的三维分布。整体分布特征表现为:华北克拉通、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的岩石圈存在较高的异常磁化率分布,而华南褶皱带、黄海与苏北盆地、青藏高原、南北地震带、天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等地区的岩石圈呈现较低的异常磁化率分布。此分布与岩石圈磁异常增强信号分布较为一致。(5)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主要反映构造单元整体性的与深部的磁性特征,而与地表零星出露的变质岩、火成岩与矿床分布之间的关系较弱;岩石圈密度、纵波与横波速度与磁性表现为正相关但关系较弱;下地壳与总地壳厚度与径向积成异常磁性分布在中国地区不存在普遍的正相关性,如在青藏高原地区,其较厚的下地壳与地壳却对应较低的径向积成异常磁化率分布;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地表大地热流、岩石圈上地幔横波速度、岩石圈温度呈现较显着的反相关;岩石圈区域磁性底界面与壳幔界面在中国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圈区域磁性底界面的深度与温度分布呈反相关,但并不是一个等温面;岩石圈区域磁性与岩石圈内部形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高磁性区对应高Te值且其内部形变量小;地震主要发生于岩石圈区域低磁性区与磁性突变带,两种分布特征可能预示着两种地震发生机制,如青藏高原、天山-贝加尔地区、帕米尔高原等地区属于前者,而龙门山造山带、中华北克拉通南部等地区属于后者,大部分火山均位于磁性突变带区域,并且岩石圈区域低磁性分布较好地描述了南北地震带的位置及其三分段特征;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构造单元的地质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受最后一次(或最新)的热构造事件影响较大。总之,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表现为较显着的反相关性。(6)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区域大地构造和岩石圈动力学岩石圈区域高磁性单元对应于古老的、稳定的、力学强度高的古陆块或古陆核,揭示中国大陆地区可能具有前寒武纪基底的古陆块包括:伊利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与吐鲁番盆地、阿拉善地块、四川盆地、川滇断块、松辽盆地、华北克拉通、大别造山带核(杂岩)带、华夏古陆、云开地块、羌塘地块东北部两个高磁性区。而岩石圈低磁性分布区域可以揭示其岩石圈的高温特征,如低磁性的青藏高原、略显低磁性的华北克拉通、除高磁性的四川盆地之外的扬子准克拉通地区,分析认为此类大面积的岩石圈低磁性可能均由上地幔对流从而造成岩石圈等温面上移所致,而对于恒河平原地区的岩石圈低磁性,推测印度板块在向青藏高原下部俯冲时,不仅其前方的青藏高原下部岩石圈上地幔之中存在局部对流,而且在其后方的印度板块下部岩石圈上地幔之中也可能存在局部对流。塔里木盆地地区岩石圈磁性分布呈现一个整体较高的块状,大致沿北纬40。分为北部低磁性单元与南部高磁性单元,南部单元的西南部为高磁性块状而其西北部为一个逐渐变窄的较高的磁性条带。整个东北地区呈现大面积的高磁性分布,与地震活动较少与地表形变场较弱的特征对应。三维反演的岩石圈磁性在松辽盆地呈现周边磁性高于中心的环块状,最高磁性区分布于兴安地块,呈北东-南西走向,这与该地区的构造走向一致。若松辽微大陆确实存在,则可以推断该微大陆在西北侧兴安地块区较厚、东南侧松嫩地块区较薄、最薄处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地区、整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相比于塔里木克拉通与印度克拉通,华北克拉通整体的岩石圈磁性低很多,说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了退磁作用,即华北克拉通遭受到了破坏与改造;华北克拉通内部显示的8个高磁性单元可能为太古宙的古老陆核经过陆壳增生形成的微陆块,其中中部华北克拉通的高磁性单元西侧具有向东南倾斜的特征,这与地震分布一致;在华北克拉通内部,区域磁性分布与构造走向一致且东低西高,尤其是郯庐断裂带以东为大面积低磁性区而西侧为高低磁性相间的分布特征,这预示着克拉通破坏主要发生于东部尤其是太行山以东地区;在黄海与40(?)以南的朝鲜半岛地区,岩石圈区域磁性均显示为与下扬子地块相似的大面积低磁性分布特征,以40。北纬线附近为界朝鲜半岛北部呈现较高磁性与南部的低磁性相区别,这预示着相比中朝板块,黄海与40(?)以南的朝鲜半岛地区的岩石圈可能与下扬子岩石圈的性质更加接近。青藏高原整体呈现大面积低磁性,与频发的地震分布吻合,说明青藏高原岩石圈整体温度较高且活动性强;青藏高原中南部存在近南北向的磁性分布,结合基于岩石圈剩余重力异常的构造走向分区,共同揭示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的碰撞具有时空不均一性;高岩石圈磁性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与四川盆地夹持一个向南逐渐变宽的低磁磁性条带,推测该条带地区岩石圈温度较高,可能是青藏高原遭受印度板块挤压从而下地壳低粘滞性物质流动通道的反映,而且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均显示该弱磁性带受较高磁性与较低温度的印支地块阻挡、在20(?)-25(?)区域分为西南与东南方向两支。此外,三维反演结果显示刚性的四川盆地具有向东南倾斜的特征,这与有效弹性厚度分布与地震分布等较一致,且三维磁性分布显示四川盆地西侧上部呈现高磁性而下部呈现低磁性,这揭示可能受下地壳流的作用、其西侧正在发生热改造或者整个四川盆地不仅具有逆时针旋转特征而且很可能具有绕西侧的向下旋转特征。在印度半岛,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对应非常一致,且三维异常磁化率分布显示印度大陆东部的海洋岩石圈呈现负异常磁化率与呈现正异常磁化率的印度大陆岩石圈相接,而印度大陆在北纬14。附近向西延伸至海洋,大陆两边的海洋岩石圈均倾斜插入印度大陆下方,印度大陆岩石圈呈上宽、下窄的倒立三角形几何特征;三维反演的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分布显示85。E洋中脊呈现正立三角形几何特征,为岩石圈磁性分界,其东侧为高磁性、西侧为低磁性,且两者相对于该洋中脊分别向两边倾斜。

二、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和时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YZ-TAR)假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和时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YZ-TAR)假设(论文提纲范文)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基本地质概况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2.3.1 矿物组成分析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2.5 小结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3.1 引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2.1 基本地质概况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3.5 小结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4.1 引言
    4.2 区域地质背景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4.3.2 核磁共振分析
        4.3.3 岩石热解分析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4.5 小结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2)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基础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工作量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2.2.1 南天山造山带
        2.2.2 库车坳陷
        2.2.3 沙雅隆起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2.4 烃源条件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沉积岩特征
        3.1.3 变质岩特征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4.2 断裂构造特征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4.2.2 断裂平面展布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4.2.4 断裂形成机制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4.3.2 平衡剖面恢复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5.1.1 震旦系储层
        5.1.2 下寒武统储层
        5.1.3 上寒武统储层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5.4 潜山盖层条件
        5.4.1 盖层分布特征
        5.4.2 盖层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塔里木盆地塔中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物源示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及岩石学特征
2 样品测试方法与结果
3 认识与讨论
    3.1 锆石年龄与区域构造热事件
    3.2 盆地古地理背景及源汇系统
        3.2.1 早古生代洋盆闭合,隆升造山事件
        3.2.2 盆地南缘构造演化及古地貌特征
        3.2.3 潜在源区锆石年龄对比
4 结论

(5)塔里木克拉通在Rodinia中的位置——研究进展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塔里木-Kimberley连接模式
2 塔里木克拉通作为“Missing-Link”一部分的连接模式
3 结论

(6)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横现河地区变质沉积岩形成时代及物源——来自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样品位置及分析方法
    2.1 采样位置
    2.2 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沉积时代
    4.2 物源区分析
        4.2.1 显生宙年龄信息
        4.2.2 新元古代年龄信息(595~977Ma)
        4.2.3 新元古代晚期年龄信息(552~797Ma)
        4.2.4 新元古代早中期年龄信息(800~977Ma)
        4.2.5 中元古代晚期年龄信息
    4.3 沉积环境
5 结论

(7)罗布泊第四纪湖盆物源与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来自LDK01孔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2 样品采集
3 测试方法
4 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物源区岩石属性和年龄构成
    5.2 罗布泊凹陷演化过程
    5.3 物源供给方式初探
6 结论

(8)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层序样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
2 主要不整合面及层序地层
    2.1 主要不整合面
    2.2 层序地层特征
3 层序充填演化序列
    3.1 SQ1层序(裂谷盆地初始快速裂陷阶段)
    3.2 SQ2(裂谷盆地稳定沉降阶段)
    3.3 SQ3(裂谷盖阶段)
4 讨论
    4.1 新元古代层序样式及控制因素
    4.2 塔里木盆地裂谷盆地演化时间晚于扬子盆地
5 结论

(9)全吉地块元古代(变)沉积碎屑岩的成因和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研究目的
        1.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演化模式
        1.2.2 全吉地块的构造归属问题
        1.2.3 全吉群(变质)沉积碎屑岩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方案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技术路线和方案
    §1.4 样品处理和测试分析方法简介
        1.4.1 主量元素
        1.4.2 微量元素
        1.4.3 全岩Nd同位素
        1.4.4 锆石U-Pb同位素
        1.4.5 锆石Hf同位素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中国三大克拉通陆块的基本特征
        2.1.1 华北陆块
        2.1.2 扬子陆块
        2.1.3 塔里木陆块
    §2.2 塔里木东南缘微陆地块群
        2.2.1 阿拉善地块
        2.2.2 祁连地块
        2.2.3 柴达木地块
第三章 全吉地块前寒武纪的组成
    §3.1 古元古代岩系
        3.1.1 德令哈杂岩
        3.1.2 达肯大坂岩群
        3.1.3 德令哈岩墙群
        3.1.4 鹰峰环斑花岗岩
    §3.2 中元古代岩系
        3.2.1 万洞沟群
    §3.3 新元古代岩系
        3.3.1 鹰峰基性岩墙
        3.3.2 全吉群火山.沉积岩系
    §3.4 元古代区域变质作用
        3.4.1 沉积岩系的变质作用
        3.4.2 德令哈杂岩的变质作用
第四章 乌兰变质沉积碎屑岩系的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
    §4.0 概述
    §4.1 地质概况和组成特征
    §4.2 岩相学特征
        4.2.1 斜长片麻岩
        4.2.2 石英片岩
        4.2.3 浅粒岩
    §4.3 锆石U-PB年代学
    §4.4 地球化学特征
        4.4.1 岩石主量元素
        4.4.2 岩石微量元素
        4.4.3 岩石Nd同位素
        4.4.4 锆石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
    §4.5 讨论
        4.5.1 原岩性质和形成时代
        4.5.2 源区的热事件、地壳生长与再造事件
        4.5.3 源区的组成特征和物源区分析
        4.5.4 构造环境
    §4.6 总结
第五章 德令哈变质沉积碎屑岩系的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
    §5.1 概述
    §5.2 地质概况
    §5.3 副片麻岩系的岩石组合和岩相学特征
        5.3.1 北岩性段
        5.3.2 中岩性段
        5.3.3 南岩性段
    §5.4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5.4.1 北岩性段碎屑锆石
        5.4.2 中岩性段碎屑锆石
        5.4.3 南岩性段碎屑锆石
    §5.5 地球化学特征
        5.5.1 岩石主量元素
        5.5.2 岩石微量元素
        5.5.3 岩石Nd同位素
        5.5.4 锆石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
    §5.6 讨论
        5.6.1 原岩性质和变质岩建造
        5.6.2 原岩时代
        5.6.3 源区的热事件和地壳生长与再造
        5.6.4 源区的组成特征和可能的物源区
        5.6.5 构造环境分析
    §5.7 总结
第六章 全吉群砂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
    §6.1 概述
    §6.2 地质概况和全吉群的基本组成
        6.2.1 地质概况
        6.2.2 全吉群的基本组成
    §6.3 砂岩岩相学特征
        6.3.1 南华系砂岩
        6.3.2 震旦系砂岩
    §6.4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6.4.1 南华系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
        6.4.2 震旦系碎屑锆石U-Pb年龄
    §6.5 地球化学特征
        6.5.1 岩石主量元素
        6.5.2 岩石微量元素
        6.5.3 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
    §6.6 讨论
        6.6.1 砂岩的物源区
        6.6.2 源区岩浆岩组成与地壳生长启示
        6.6.3 沉积盆地和同期物源区的构造环境
    §6.7 总结
第七章 全吉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7.1 概述
    §7.2 全吉地块古元古代构造演化
        7.2.1 地壳演化
        7.2.2 构造演化
        7.2.3 古元古代年龄谱的构造意义
    §7.3 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7.4 全吉地块与中国三大克拉通早期亲缘关系启示
        7.4.1 古元古代亲缘关系
        7.4.2 中、新元古代的亲缘关系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岩石圈磁场的研究基础
§2.1 地球磁场
    2.1.1 地球磁场的场源与分类
    2.1.2 地磁要素
    2.1.3 球谐分析
§2.2 岩石磁性
    2.2.1 岩石磁性及其影响因素
    2.2.2 岩石圈磁性特征
§2.3 卫星磁测及其发展
§2.4 主磁场与岩石圈磁场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岩石圈磁异常解算与信号增强方法
§3.1 岩石圈磁场及其导数的无奇异性球谐计算表达式
§3.2 岩石圈磁异常信号增强方法
    3.2.1 向下延拓法
    3.2.2 梯度张量法
    3.2.3 转换参量法
    3.2.4 线性信号增强法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球坐标系的球面棱柱体的磁位、磁场及其梯度场正演方法
§4.1 磁场及其梯度场正演基本理论
    4.1.1 球面棱柱体与坐标系
    4.1.2 基本表达式
§4.2 泰勒级数展开方法
§4.3 三重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方法
§4.4 二重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方法
§4.5 规则形体近似方法
    4.5.1 解析解公式
    4.5.2 细剖分与自适应算法
    4.5.3 坐标转换公式
§4.6 正演精度与计算效率分析
    4.6.1 理论分析
    4.6.2 数值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球坐标的磁性成像反演方法
§5.1 磁性成像反演的基本思想
§5.2 基于球坐标的模型剖分与正演方法
§5.3 基于L_2范数的球坐标系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
    5.3.1 反演目标函数
    5.3.2 反演参数的作用与选取
    5.3.3 反演算法与流程
§5.4 基于其它测度的球坐标系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
    5.4.1 反演目标函数
    5.4.2 测度函数
    5.4.3 反演算法与流程
    5.4.4 雅克比矩阵
§5.5 区域磁性成像反演的特殊性
§5.6 基于磁性层底界面最大深度的自约束反演
§5.7 模型试验
    5.7.1 等大小剖分的模型试验
    5.7.2 薄球壳剖分的模型试验
§5.8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三维磁性结构模型
§6.1 反演数据与反演参数
§6.2 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三维磁性结构模型
    6.2.1 岩石圈磁性结构模型
    6.2.2 磁性结构模型可信度分布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磁性分布的地质与地球动力学解释
§7.1 中国及其邻区大地构造与演化背景
    7.1.1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7.1.2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地质演化
§7.2 岩石圈磁性分布的整体特征
    7.2.1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地表岩石类型分布
    7.2.2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波速及密度分布
    7.2.3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
    7.2.4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应力状态及活动性分布
§7.3 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对大地构造与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启示
    7.3.1 古陆块(核)的揭示
    7.3.2 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岩石圈磁性分布证据
    7.3.3 青藏高原整体加热、挤压与侧向运移模式
    7.3.4 印度克拉通的岩石圈磁性分区及其与两边洋壳的接触关系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关于岩石圈磁异常信号增强方法
    8.1.2 关于基于球坐标系的正演方法
    8.1.3 关于基于球坐标系的三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
    8.1.4 关于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的影响因素
    8.1.5 关于中国及其邻区大陆岩石圈的区域磁性结构与分布特征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岩石与矿物的磁化率参数
附录B:无奇异性球谐表达式及推导过程
附录C:空间域正演公式
    附录C-1:泰勒级数展开法
    附录C-2:球面面积分法
    附录C-3:直立棱柱体正演公式
附录D:测度函数的R矩阵
附录E:基于上地幔地震波速反演温度分布
附录F:岩石圈温度分布

四、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和时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YZ-TAR)假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3]塔里木盆地塔中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物源示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 李祥权,丁洪坤,彭鹏,吴梅莲,钟楚红,柴雄,刘国威,彭丽. 地球科学, 2021(08)
  • [4]塔里木北缘震旦纪—寒武纪转折期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及成因机制[J]. 樊奇,樊太亮,李清平,张岩,谷雨,商雅欣. 地学前缘, 2021(05)
  • [5]塔里木克拉通在Rodinia中的位置——研究进展与问题[J]. 徐焱,张世红.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02)
  • [6]南秦岭勉略构造带横现河地区变质沉积岩形成时代及物源——来自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J]. 刘宝星,裴先治,李瑞保,陈有炘,王盟,赵少伟. 西北地质, 2020(02)
  • [7]罗布泊第四纪湖盆物源与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来自LDK01孔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J]. 吕凤琳,刘成林,焦鹏程,张华,孙小虹. 地质学报, 2018(08)
  • [8]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层序样式[J]. 姜海健,陈强路,杨鑫,储呈林. 地质学报, 2017(03)
  • [9]全吉地块元古代(变)沉积碎屑岩的成因和构造演化[D]. 张璐.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10]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D]. 杜劲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塔里木与扬子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特征、序列及年代:扬子与塔里木连接假说(YZ-TAR)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