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及其进展

血小板输注及其进展

一、血小板输血及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谢俊[1](2021)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以及其治疗方法,得出其进展为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进展为肺栓塞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方法和策略,旨在加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在院内的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并且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其的认识,减少肺栓塞的发生率而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20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统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发生率。(2)分析患者相关病史、一般临床资料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关系。(3)分析是否进行抗凝治疗和抗凝时限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影响。(4)分析实验室检查是否可以作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一种检查及预测指标。(5)根据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所分布的肢体及肌间静脉丛分析其进展为肺栓塞存在的关系。(6)通过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分析,对于单因素进行分析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而得出的多种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当P<0.05则统计学具有意义。【结果】本研究所收集2016年7月-2020年12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共计226人,其中进展为肺栓塞的患者17人,无肺栓塞发生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共209人;其肺栓塞的发生率约为7.52%。(1)所收集的病例中对照组共有209人,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91岁,平均年龄56.643岁;肺栓塞组17人,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86岁,平均年龄63.458岁。分析后两组患者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2)在226例MCVT患者中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9人,无肿瘤病史的有217人,对其进行Fisher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3)进行及时抗凝治疗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有210人,有12人出现肺栓塞;没有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为16人,有5人出现肺栓塞,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3)本次的研究226例患者中,只有47例患者出院后进行≥3月的抗凝治疗,其中出现肺栓塞患者1人;未进行足时限抗凝治疗的患者有179人,出现肺栓塞患者有16人。将抗凝时限的不同分组,统计结果显示肺栓塞与对照组之间在接受抗凝时限长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226例患者中腓肠肌静脉丛的患者95人,进展为肺栓塞的有2人;131例位于比目鱼肌静脉丛,发生肺栓塞的有15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年龄、合并恶性肿瘤病史、是否接受抗凝治疗、接受抗凝的时限的长短、静脉丛所在的位置五个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6)MCVT的患者在性别、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指标(TG、HDL-C、TC)、D-二聚体、患者的患肢分布无统计学意义(7)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五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小腿肌间静脉丛患者进展为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恶性肿瘤病史、未接受抗凝治疗。【结论】1、结合本次研究可得出,我院诊断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患者进展为肺栓塞的发生率约为7.52%。2、对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常规抗凝治疗、并到达足时限的抗凝可降低其进展为肺栓塞。3、当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年龄≥60岁、合并恶性肿瘤病史、在确诊后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佳真[2](2021)在《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肝脏是凝血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凝血和抗凝物质合成减少、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人体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常用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分级的标准。然而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作为一种快速、便捷了解患者凝血全貌的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体内复杂的凝血状态的检测方法。但目前TEG指标与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无详细的研究说明,TEG对肝硬化患者的输血治疗指导也没有明确的指导。目的1.通过对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了解TEG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不同进展期肝硬化患者的TEG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索其在肝硬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2.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了解TEG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指导意义;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了解其对肝硬化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汕头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于感染科、消化内科的346名诊断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已知凝血障碍、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使用血制品或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MELD评分分为A、B、C、D 4组,观察4组不同进展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K、α、MA、CI)、常规凝血功能五项(包括PT、APTT、FIB、TT、D-D)、凝血因子Ⅹ、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等指标,分析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相关指标在肝硬化进展中的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临界值了解TEG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预测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TEG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1.TEG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EG参数中的K值与FIB、ATⅢ、FⅩ、PLT成负相关(r=-0.421、-0.578、-0.505、-0.512,P<0.05);α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7、0.574、0.582、0.445,P<0.05);MA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593、0.663、0.522、0.716,P<0.05);CI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0、0.636、0.605、0.517,P<0.05)。2.TEG参数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1)随着肝硬化进展,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D-二聚体均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加(P<0.05);FIB、PLT、ATⅢ、FX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降低(P<0.05);在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肌酐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高(P<0.05);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2)随着肝硬化进展,TEG参数中R值在肝硬化进展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P>0.05);K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延长(P<0.05);α值、MA值、CI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3)TEG参数中,R值与MELD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K值与MELD评分成正相关(r=0.413,P<0.05);α值、MA值、CI值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323、-0.515、-0.384,P<0.05)。3.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相比非凝血障碍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MA值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AUC值(AUC=0.712,P<0.05)最高,其次是CI值(AUC=0.620,P<0.05)。TEG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R>5.1min,K>5.6min,α<43.5°,MA<37.2mm,CI<-6.5。当MA<37.2时,MA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60.3%,特异度是80.8%,阳性预测值是65.0%,阴性预测值是76.9%(P<0.05);当CI<-6.5时,CI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37.4%,特异度是91.5%,阳性预测值是72.1%,阴性预测值是69.9%(P<0.05)。4.肝硬化凝血障碍输血组患者相比非输血组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所有参数均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是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影响因素,并可解释总变异的56.3%(P=0.015),其中CI的回归系数(B)最大(B=-1.257,95%CI:-2.003~-0.511,P=0.009);TEG中R、α、MA、CI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注血小板的影响因素(P<0.05),并可解释总变异的47.4%(P=0.003),其中MA的回归系数(B)最大(B=-0.853%CI:-1.065~-0.641,P=0.029)。结论TEG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肝硬化进展的标志;TEG可联合相关凝血功能试验、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MA、CI在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有较大价值,MA<37.2、CI<-6.5可作为肝硬化凝血障碍诊断的阈值。CI对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病毒灭活血浆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MA对血小板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

刘明昊[3](2021)在《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及机械的相关使用增加,进而导致创伤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凝血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并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严重创伤患者合并凝血病相比于严重创伤患者未合并凝血病者有较高的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但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体温、酸碱度、及是否为大量输血等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严重创伤患者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相关联的危险因素,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相关参考。[方法]1.本研究选取2015年9月-2019年9月昆医附二院创伤外科收治的外伤史明确、符合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16分)的临床病历资料,共计118例,其中凝血病组43例为研究组,未发生凝血病组75例为对照组,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入院时的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凝血指标(PT、APTT、INR)、PH值、碱剩余、乳酸、是否休克、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体温、多发伤部位数、输血数量、是否死亡等相关资料。2.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标准按PT>18S、或INR>1.6、或APTT>60S,有潜在出血的趋势或有进行性的血液丢失,需要进行替代医治或者血液用品进行医治。[结果]1.符合条件的118名严重创伤患者中,其中凝血病组43例,非凝血病组75例,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多发伤部位数、心搏、机械通气时间、在院总时间、受伤原因、损伤部位、WBC、HCT、MCV、栓溶二聚体定量(DD)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CS评分(8.44±2.99)、ISS评分为(32.51±10.15)、大量输血率为25.6%、入院时休克率为41.8%、RBC(2.74±0.49)x10^12/L、Hb(82.35±13.24)g/L、PLT(134.86±97.48)x10^9/L、PH 值(7.27±0.11)、乳酸(4.64±3.77)mm/L,对照组 GCS 评分(10.90±2.54)、ISS评分为(23.65±7.22)、大量输血率为7.1%、入院时休克率为12%、RBC(3.23±0.60)x10^12/L、Hb(100.67±23.26)g/L、PLT(198.69±104.56)x10^9/L、PH 值(7.33±0.06)、乳酸(1.55±0.78)mm/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拥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得出低体温、低血红蛋白、休克、高乳酸是严重创伤病人发生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更高的休克比例、死亡比例及更高的乳酸、更高的一次性大量输血量、更高的创伤评分、以及较低的GCS评分,较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PH值以及其他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低体温、低血红蛋白、休克、高乳酸为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本次研究得出相关危险因素,为阻止或延缓严重创伤患者合并凝血病,可以从相关危险因素入手,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监测,对可能发生凝血病的潜在患者,维持机体合适温度,纠正电解质平衡,注意凝血及纠正贫血,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患者死亡率。

王燕明[4](2020)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获得性、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1/3。ITP缺乏实验室特异性的“金标准”,尽管2019新版共识已出版,但其主要聚焦于治疗,ITP迄今为止仍为排除性诊断。ITP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指排除所有已知的继发性ITP病因,而继发性ITP主要是指由遗传或获得性易感疾病所触发的,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甲状腺疾病、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血液病、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妊娠血小板减少、急慢性感染、假性血小板减少以及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ITP的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失耐受是最基本的机制。而ITP经典的发病机制为特异性血小板自身抗体介导及细胞毒T细胞直接杀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同时细胞毒T细胞协同血小板自身抗体可直接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导致其成熟障碍,从骨髓水平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此外,近几年来,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并导致其在肝内破坏,这是非依赖免疫球蛋白Fc部分c末端受体(Fc受体)的血小板清除之重要途径。ITP的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需权衡患者年龄、出血程度、合并症、合并用药等因素。其治疗策略旨在恢复与止血作用相匹配的血小板计数而并非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值。一线治疗专注于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血小板破坏,皮质类固醇为ITP一线治疗的首选,能够广泛调节自身免疫紊乱状态。其主要包括传统剂量的泼尼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鉴于传统剂量泼尼松需逐渐减量、疗程较长,大剂量地塞米松因起效快、疗程短、皮质类固醇副作用大大减少等优势而逐渐取代传统剂量泼尼松。虽皮质类固醇有效经济,但临床仍有大约1/3的患者对其无效,需转入二线治疗。二线治疗为FTP患者长期治疗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TPO-RA)、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随着新的治疗药物不断出现,以及手术相关的感染、血栓及致死等相关风险,脾切除率逐渐下降。文献报道,继发性 ITP(HCV 相关),即 Secondary-ITP(HCV-associated)患者较原发性ITP患者,其出血的发生率更高、严重程度更重,在临床上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及有创操作、增加输注血小板花费、输血相关风险及影响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成为临床大夫面临的棘手问题,而亟待发现新机制并可能为提升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而作为人-鼠嵌合单抗抗体利妥昔单抗,能够与B细胞表面特异性跨膜受体CD20结合,从而引起B细胞的打孔效应,其中可能的机制包括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等,最终导致B细胞清除。其总有效率达60%,长期有效率达20~25%,因相当于“药物性脾切除”,在原发性ITP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价格相对昂贵,临床上尚缺乏对其治疗反应预测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应用荧光素标记的ECL和RCA-I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小板脱唾液酸化和Neu1表达的水平,首次为出血风险更为严重的Secondary-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清除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提升血小板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应用抗核抗体(ANA)检测,评估利妥昔单抗在原发性ITP患者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并比较了其他检测指标的可能干扰作用,为临床预测ITP中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指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第一部分: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一种新型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继发性ITP(HCV相关)即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和正常对照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分析两组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关系,并分析与血小板破坏的相关性;检测继发性ITP(HCV相关)患者抗丙肝病毒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检测治疗后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及神经氨酸酶1(neuraminidase 1,Neu1)表达水平。从而明确继发性ITP(HCV相关)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异常,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在HCV病程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及之后的变化。旨在诠释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的一种新的发病机制,从而为 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措施。研究方法:1.入组45例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治疗前收取外周血,治疗开始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且收取外周血。同时入组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血常规检测血小板数目。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去唾液酸化后暴露的β半乳糖(βGals)的水平,即以PE-Cy5-CD41a单克隆抗体标记血小板,并同时与FITC-ECL,FITC-RCA-I共孵育,以后两者的平均荧光强度用来反映血小板的去唾液酸化水平。3.应用RT-PCR法检测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和正常对照、治疗前后的Neu1拷贝数。结果:1.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2.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12周(SVR12)及NR率分别为91.4%、8.6%,SVR12患者治疗后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而NR患者治疗前后ECL、RCA-I的平均荧光强度无统计学差异。3.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相比,其Neu1拷贝数更高。结论:1.试验组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经DAA治疗后,雷迪帕韦/索非布韦(吉二代)及维帕他韦/索非布韦(吉三代)组患者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均下降,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从而阐明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慢性丙肝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这为丙肝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新机制,从而有望为Secondary ITP(HCV-associate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3.第二部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核抗体与利妥昔单抗干预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检测原发性ITP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外周血中ANA水平,对比ANA阳性和阴性ITP患者的早期疗效,包括有效率和起效时间;同时评价两组间性别、年龄、初始血小板计数、IgG水平、骨髓中巨核细胞计数、不同利妥昔单抗剂量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可能的影响,通过对比ANA阳性组及阴性组ITP患者随访半年、1年及2年的持续缓解率,比较二者的远期疗效,并评价二者的生存曲线。从而为ITP利妥昔单抗的治疗反应提供了有力的预测指标。研究方法:1.应用连续队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国内三家中心,分别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泰安中心医院成人原发性ITP患者的临床记录(2012.01-2018.12),选取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共287例。2.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在Hep-2细胞底物上测定ANA。3.根据患者治疗前体内ANA滴度,分为ANA 阳性组98例和阴性组189例。4.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持续时间、基线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出血评分。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2年,评估ANA阳性组及阴性组ITP患者的早期、远期有效率。对前者的评价是基于国际最新ITP诊疗及实践指南,而后者则是指,获得早期缓解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持续达30×109/L以上的时间。结果:1.ANA阳性组及阴性组在性别、年龄、初始血小板中位计数、IgG中位水平、ITP持续时间、出血分数、骨髓巨核细胞中位计数间均无显着差异。2.ANA阳性组较ANA阴性组相比,早期有效率明显升高,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3.ANA阳性组随访6个月时总有效率及完全反应(CR)率呈直线下降,而ANA阴性患者的总有效率及CR率下降不明显。4.ANA阳性组在随访1年后总有效率低于5%,随访2年后有效率接近0。而ANA阴性组在在随访1年后总有效率仍达35.4%,缓解率达19%,随访2年后总有效率仍高于20%。结论:1.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ANA阴性组相比,ANA阳性组的ITP患者的早期总有效率及完全反应率更高,但远期有效率更短。2.ANA阴性组的远期有效率与其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研究报告相当。3.ANA筛查可能是预测ITP中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的有效指标。

杨冬梅[5](2019)在《柠檬酸处理血小板表面HLA抗原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部分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的原因为患者血清中含有针对血小板表面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的抗体。本研究拟探讨柠檬酸是否能有效洗脱血小板表面的HLA,并验证柠檬酸洗脱过程对血小板形态学、常规指标、聚集功能的影响,以明确柠檬酸处理血小板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制定HLA抗体阳性PTR患者的紧急血小板输注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首先进行实验条件优化:将血小板与pH分别为3,4,5的柠檬酸反应,测定处理后血小板表面HLA-I类抗原的表达率,根据最小的HLA-I类抗原表达率来选定能够有效处理血小板表面HLA-I类抗原的最佳pH值;再根据析因设计的原理,对其他实验条件(反应时间、反应体积比)进行优化。然后将血小板进行分组处理:酸处理组用柠檬酸处理血小板,PBS处理组用PBS处理血小板,未处理组用乏血小板血浆(platelet poor plasma,PPP)来调节血小板浓度,使之与酸处理组和PBS处理组的浓度一致。最后将处理过的三组血小板进行以下各项分析:流式细胞仪分析血小板表面HLA-I类抗原和CD62P抗原的表达率,显微镜油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形态,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常规指标,生化分析仪评估血小板的生化指标,分光光度计评估血小板的低渗休克反应(hypotonic shock response,HSR),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hromboelastogram,TEG)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1.pH为3,4,5的柠檬酸处理血小板后,血小板表面HLA-I类抗原的表达率分别为51.21±2.02%、79.04±2.66%、80.91±2.31%。2.pH=3、反应时间为5 min、柠檬酸与血小板的体积比为5:1是柠檬酸洗脱血小板HLA-I类抗原最适宜的条件。3.柠檬酸能洗脱血小板表面约80%的HLA-I类抗原,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率从4.17±3.54%增至8.89±5.70%(P<0.05)。4.酸处理后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T distribution width,PDW)分别从9.05±0.14 fL、8.53±0.28fL增至11.54±0.81 fL、11.08±0.68 fL(P<0.05)。5.显微镜下酸处理后的血小板未见明显的聚集。6.未处理组、PBS处理组、酸处理组的HSR值分别为51.65±6.56%、54.95±6.32%、62.05±8.14%。7.酸处理后的血小板代谢功能稍增强。8.TEG提示酸处理组和PBS处理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所下降。结论:pH=3的柠檬酸能有效洗脱血小板表面大部分的HLA-I类抗原,但其洗脱过程对血小板的结构、功能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临床使用前应充分衡量其利弊。酸处理血小板有望作为体内含有HLA抗体的PTR患者的紧急输血策略之一。

杨红蓉,郭培京,张娜,于斌,韩俊丽,肖晶,李新鹏,贾古,侯鸿雁,刘品莉[6](2017)在《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进展的白血病“接力”治疗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雄黄"接力"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进展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34例中高危组MDS及其进展的AM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力组和地西组各17例。接力组用标准剂量地西他滨5天方案或地西他滨3天方案联合HAG共6个疗程,每次骨髓抑制期后加服水飞雄黄0.5 g·m-2·d-1,d1-14。地西组治疗方案同前,不服雄黄。两组患者定期观察血常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骨髓细胞学、染色体、TET2和DNMT3A基因突变;治疗后输注悬浮RBC、机采PLT、注射rh G-CSF的剂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接力组41.18%,地西组1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缓解(PR)、骨髓完全缓解伴血液学进步(CR+HI)、稳定及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GB、PLT、ANC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PLT、AN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B接力组较地西组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输注悬浮R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机采PLT及注射rh G-C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力组CD4+、CD8+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组CD4+、CD8+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比较,接力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雄黄接力地西他滨治疗MDS及其进展的AML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1+1>2"的效应。

郭晓玲,邓璐莎,钟进,伍秋艳,王婷[7](2015)在《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胎儿贫血致胎儿水肿的病例进行经脐静脉宫内输血治疗,输血孕周21+630+5周,输血量为1560 ml,输血12次。结果:宫内输血后胎儿贫血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MCAPSV值4例降低,1例未改变,1例增高。胎儿腹水及水肿4例消失或减轻,1例无改善,1例继续加重。分娩4例新生儿3例存活,随访其身高、体重及神经行为发育均正常,1例新生儿RDS死亡,2例胎死宫内。结论:宫内输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胎儿宫内治疗手段。输血后的胎儿成活率与其本身的疾病状态有关,明确胎儿贫血、水肿原因及掌握宫内输血适应证对改善胎儿预后有直接关系。在胎儿水肿原因不明时仅靠宫内输血改善贫血并不能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田青[8](2014)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临床血小板的输注疗效,探讨血小板抗体、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患者累计输注次数以及血型因素对临床血小板输注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研究患者性别、年龄、血型、疾病诊断以及患者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的相关性,为解决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1.收集山西某医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所收治的共92例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的血浆标本(血浆标本为输注血小板后所抽血液),高速离心后,取上清至EP管内,标记编号并放置在零下18°C冰箱保存。2.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小板输注量、输注血小板前患者血小板数以及患者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数进行记录,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并根据PTR诊断标准(CCI、PPR)判断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血型以及累计输注次数进行统计。3.将搜集的所有标本解冻后,用固相凝集法对其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并将患者性别、年龄、血型、累计输注次数以及疾病诊断这些因素与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阳性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对92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的患者有25例,其中有17例患者输注无效;与阴性组比较,血小板输注无效率(68%)明显高于阴性组(3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小板抗体阳性是引起PTR的重要因素。2.根据临床经验将92例患者按年龄大小分为4组(≤30岁、31~50岁、51~70岁、>71岁),各年龄段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比较,不同年龄组血小板输注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概率显着增高;将患者的年龄与血小板抗体阳性进行比较,发现年龄与血小板抗体阳性没有相关性(P>0.05)。3.将患者按累计输注次数分为3组(1-3次、4-6次、大于6次),各组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输注次数越多越容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将各组血小板抗体阳性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输注血小板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4.根据性别把患者分为男、女两组,将两组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女性更容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将两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发现性别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没有相关性(P>0.05)。5.根据患者ABO血型将其分为4组(A、B、O、AB),各组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血型对血小板的输注效果没有影响(P>0.05);各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血型对产生血小板抗体阳性没有影响(P>0.05)。6.根据患者疾病种类将患者分为5组(血液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外伤手术、感染性疾病、肿瘤),将各组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液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肿瘤患者更容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各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发现血液疾病与肿瘤疾病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要高于其他3组疾病(P<0.05)。结论:1.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较高,血小板抗体阳性是引起PTR的重要因素。2.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显着增高,年龄与血小板抗体阳性没有相关性。3.累计输注次数越多越容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有相关性。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性别与血小板抗体阳性没有相关性。5.血型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血小板抗体阳性没有相关性。6.血液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肿瘤患者更容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肿瘤及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要高于其他3组疾病。

郑珊[9](2012)在《520例新生儿输血状况临床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目前输血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了解新生儿输血的现状,为更好地指导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自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1日收治入院并行输血治疗的52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同时期住院新生儿4149例,共输血520例,输血率达12.53%,其中早产儿共住院997例,输血早产儿304例,早产儿输血率58.5%;输血量与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的相关性分析,r值分别是-0.116、-0.127、0.380,P值分别为0.009、0.004、0.000,提示输血量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红细胞输注人数占同时期总住院新生儿的6.2%(256/4149),占总输血人数的49.1%(256/520),输血前平均RBC值为2.71±0.43×1012/L(1.01-3.97×1012/L),输血前平均HGB值为90.99±14.78g/L(36-126g/L);冷沉淀输注人数占总输血人数的65%,FFP占3.7%,血小板占4.0%;输血前平均PLT计数为25.9±11.0×109/L(8-43×109/L)。输血患儿的疾病分布主要是新生儿肺炎(55.6%),其次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7.1%)。结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是新生儿输血的相关因素,胎龄、出生体重越小,住院天数越长,输血量越大;另外,医源性失血以及一些疾病因素如机械通气时间、颅内出血的发生等都可能与新生儿输血相关;目前红细胞输注多是依据临床经验,缺乏对输血指征的严格把握,而且输血所引起的一些远期影响亦不能忽视;冷沉淀是我科应用最多的血液成分,对于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以及血小板的应用,目前世界范围内都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的使用差异较大,且对于用血安全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马海平[10](2012)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栓前状态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术前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Bypass Grafting, CABG)患者围术期使用抗纤溶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制定围术期此类患者血液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ighwire、CENTREN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等中外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至2010年的文献,收集关于术前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CABG患者,围术期使用抗纤溶治疗血液保护有效性方面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研究,共计72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CABG患者围术期使用抗纤溶治疗相比与空白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减少306.52ml(MD=-306.52,95%CI:-351.52、-261.52,P <0.00001),需要输血人数比例下降(OR=0.37,95%CI:0.26,0.51,P<0.00001),平均输血量减少(MD=-0.59,95%CI:-0.69,-0.50,P<0.00001),二次手术人数下降(OR=0.27,95%CI:0.09,0.78,P=0.02),血栓事件的发生率降低(OR=0.49,95%CI:0.25,0.97,P=0.04)。结论:证据表明,术前实施抗血小板治疗的CABG患者围术期合理使用抗纤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出血、输血量,及二次开胸手术的机率,并且不增加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目的:研究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与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预测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价值和意义,为完善术前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选择行中高危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8例,分别于手术当日及术后24、48、72小时检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CD62-P)及D-二聚体(D=D)的血浆水平;通过围术期监测心电图、肌钙蛋白I(cTnI)判定心脏不良事件;并于术后随访一月;对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与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受试者中39.1%的患者术前存在血栓前状态血浆分子标记物水平增高,其中以D=D增高的患者最多;分别对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增高组与正常组之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术前D=D、CD62-P及TpP水平增高组对比正常组均有较高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尤其D=D与CD62-P增高与正常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14.085,P<0.001、χ2=28.286,P<0.001);而3例TpP增高患者均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心梗)对比125例正常组20.8%的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显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增高是诱发心脏不良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表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增高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性显着增加;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增高对于预测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血栓前状态与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相关,是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重要的促发因素。

二、血小板输血及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小板输血及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2)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肝硬化概述
    1.2 肝硬化的凝血问题
    1.3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
    1.4 TEG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1.5 肝硬化患者的输血问题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3.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第四章 讨论
    4.1 血栓弹力图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4.2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4.3 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预测诊断
    4.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病机理和诊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中文正文
    第一部分: 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一种新型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核抗体与利妥昔单抗干预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 克隆性造血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参考文献
英文正文
    Part I Platelet desialylation:A new pathogenesis and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second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Figures and Tables
    Part II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nuclear antibody and response to rituximab treatment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thrombocytopenia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
        Tables
        Figure legend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Submitted)

(5)柠檬酸处理血小板表面HLA抗原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诊治的探索(综述)
    参考文献

(6)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进展的白血病“接力”治疗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输注悬浮RBC、机采PLT、注射rh G-CSF剂量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 (CD4+、CD8+) 比较
    2.5 安全性观察
3 讨论

(7)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8)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多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9)520例新生儿输血状况临床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栓前状态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抗血小板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抗纤溶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检索策略
        3 文献资料的提取
        4 文献质量评价
        5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记物水平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和方法
        3 麻醉及监测
        4 终点事件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血小板输血及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展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治疗[D]. 谢俊. 大理大学, 2021(09)
  • [2]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D]. 李佳真. 汕头大学, 2021
  • [3]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D]. 刘明昊.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干预机制的研究[D]. 王燕明. 山东大学, 2020(01)
  • [5]柠檬酸处理血小板表面HLA抗原的可行性研究[D]. 杨冬梅.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8)
  • [6]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进展的白血病“接力”治疗临床研究[J]. 杨红蓉,郭培京,张娜,于斌,韩俊丽,肖晶,李新鹏,贾古,侯鸿雁,刘品莉. 光明中医, 2017(20)
  • [7]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J]. 郭晓玲,邓璐莎,钟进,伍秋艳,王婷. 中国妇幼保健, 2015(06)
  • [8]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多因素分析[D]. 田青.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1)
  • [9]520例新生儿输血状况临床调查分析[D]. 郑珊. 重庆医科大学, 2012(01)
  • [10]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栓前状态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D]. 马海平.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血小板输注及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