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丰收指数研究回顾与展望

水稻丰收指数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水稻收获指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瑶[1](2021)在《沿江地区不同基因型水稻直播产量及其氮磷吸收利用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劳动力快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水稻直播轻简栽培不推而广,但因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直播栽培的丰产性与养分利用特性认识不足,直播水稻生产中常常出现丰产高效品种选用少、肥料投入粗放、生产效率及安全性差,严重影响水稻直播高产优质绿色栽培,亟需进行针对性研究。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江苏沿江地区的靖江市,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9个迟熟中粳品种和6个早熟晚粳品种为材料,采用旱直播栽培方式,参照当地高产栽培施用的N、P、K用量,分别设计施NPK、施NK不施P、施PK不施N三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直播栽培的产量及氮、磷吸收利用特点,以期为大面积直播栽培高产与氮磷高效水稻品种选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水稻直播栽培的籽粒产量差异达显着水平,其中在NPK处理下以苏粳815的产量最高,其次是南粳9108,再次是南粳5055,均显着高于淮稻5号(对照)及其它品种,武运粳31号也比淮稻5号高1.27%,但差异不显着。NK处理下以苏粳815的产量最高,其次是武运粳31号,再次是扬育粳2号。PK处理下以南粳5055的产量最高,其次是苏粳815与扬粳805,再次是淮稻5号。同一肥料处理不同水稻品种类型的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大于早熟晚粳,平均高2.0%。不同肥料处理的产量表现为NPK>NK>PK,氮、磷对水稻产量的提高效应分别达21.67%、7.38%。在产量构成因素上,不同肥料处理间的水稻品种平均穗数与平均每穗粒数均表现为NPK>NK>PK,其中穗数依次高5.98%、19.29%,每穗粒数依次高8.69%、6.83%,平均千粒重与结实率表现为PK>NK>NPK,其中结实率依次高5.16%、0.87%,千粒重依次高7.78%、2.50%。相同肥料处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也达显着差异水平。NPK处理下单位面积穗数以苏粳815与南粳5055最高,其次是扬育粳2号与武运粳23号等,均显着高于其它水稻品种,穗数达320×104hm-2以上;每穗粒数最多的为镇稻11号,其次是南粳9108、苏粳815、南粳5055与武运粳31号,并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每穗粒数达120粒以上;结实率最高的为苏粳815,其与南粳9108差异不大,但均显着高于其它品种,其次是南粳5055、扬粳805等,结率达90%左右;千粒重最大的为淮香粳15号,其次是南粳9108、淮稻5号、扬粳805等,千粒重一般达26g以上。穗多、穗大、结实率与千粒重高是直播水稻品种高产的基本特征。2.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直播栽培群体高峰苗数、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NPK>NK>PK。在NPK高产栽培条件下,群体高峰苗数最多的为淮稻5号,其次为扬粳805、扬育粳2号,并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分蘖期的LAI最高的为武运粳23号,其次为苏粳815、南粳5055、扬粳805、淮香粳15号、扬育粳2号与武运粳31号、武运粳24号等,抽穗期LAI最高的为南粳9108、武运粳23号,其次为苏粳815、扬育粳2号与镇稻11号;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的品种为苏粳815,其次是南粳5055及南粳9108,并显着高于其他品种,且收获指数也相对较高,大多达0.5以上。不同水稻品种类型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迟熟中粳大于早熟晚粳,高1.29%。3.不同肥料处理植株含氮率与氮素积累总量在拔节期、抽穗期与成熟期总体表现为NPK>NK>PK,植株含磷率表现为PK>NPK>NK,植株磷素吸收量表现为NPK>NK>PK,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植株氮磷含量及氮磷积累量也表现出显着差异。在NPK高产栽培条件下,植株含氮率在拔节期以淮香粳15号、镇稻11号、扬育粳2号及武运粳24号为高,之后除苏粳815、南粳9108、淮稻5号在抽穗期较低外,其它品种间均没有显着差异;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吸氮量均表现为苏粳815、南粳5055、南粳9108高于其它水稻品种;拔节前阶段吸氮量以苏粳815与扬育粳2号显着高于其它品种,南粳5055、南粳9108也相对较高,拔节至抽穗阶段植株吸氮量则以苏粳815、南粳5055、淮稻5号、武运粳31号及扬粳805最高,抽穗至成熟阶段吸氮量以苏粳815、南粳9108、扬粳805、淮稻5号、武运粳31号、扬育粳2号及武运粳24号最高。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吸磷量最多的是苏粳815,但其在拔节期及抽穗期与南粳5055、南粳9108没有显着差异;阶段吸磷量在拔节前及拔节至抽穗均以苏粳815最多,并显着高于其它品种,抽穗至成熟也以苏粳815最高,但其与南粳9108、淮稻5号、武运粳31号、扬育粳2号及武运粳24号差异不大。不同水稻品种类型氮、磷积累总量表现为迟熟中粳大于早熟晚粳,分别高2.68%、2.13%。4.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氮素贡献率最高的是扬育粳2号,其与苏粳815、武运粳24号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淮稻5号(对照)及其它品种,淮香粳15号、武运粳31号、南粳52等也高于淮稻5号;氮素农学利用率最高的为苏粳815,其次是扬育粳2号、武运粳24号与武运粳31号,显着高于淮稻5号及其它品种,高29.08%以上,南粳9108也比淮稻5号高10.18%,但差异不显着;氮素生理利用率最高的为扬育粳2号,其与淮香粳15号、苏粳815、武运粳24号均没有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淮稻5号及其他品种,比淮稻5号高17.62%~28.10%,武运粳31号也比淮稻5号高4.76%;氮素偏生产力最高的为苏粳815,其次是南粳9108,再次是南粳5055、扬育粳2号,比淮稻5号高7.37%~14.35%;氮素吸收利用率最高的为苏粳815,其次为扬育粳2号,其均显着高于淮稻5号及其他品种,比淮稻5号高19.11%~41.37%;此外,南粳5055、南粳9108、武运粳31号、武运粳24号也高于淮稻5号,高8.16%~13.01%,但差异不显着。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均表现为迟熟中粳大于早熟晚粳。5.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磷素贡献率最高的为南粳52,达23.17%,其次依次是南粳9108、南粳5055,均显着高于淮稻5号(对照)及其它品种,高13.15%以上;磷素农学利用率以南粳9108最高,其次依次为南粳52、南粳5055、均显着高于淮稻5号及其他品种,高23.36%,苏粳815也比淮稻5号高1.51%,但差异不显着;磷素生理利用率最高的品种为镇稻11号,其次依次是南粳5055、南粳9108、苏粳815、武运粳24号、南粳52、武运粳23号及扬育粳2号,均显着高于淮稻5号(对照)及其他品种,高18.15%;磷素偏生产力以苏粳815为最高,其次依次是南粳9108、南粳5055、扬育粳2号,均显着高于比淮稻5号及其它品种,高7.35%;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的为南粳52,其次为南粳9108与南粳5055,其与淮稻5号没有显着差异,但均高于其它品种,南粳5055、武运粳23号的磷素吸收利用率与淮稻5号也没有显着差异。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磷素吸收利用率均表现为迟熟中粳大于早熟晚粳。综合分析认为,适合沿江地区直播水稻高产栽培的品种类型为迟熟中粳,其次是早熟晚粳,高产与氮高效水稻品种有苏粳815与南粳5055,高产与磷高效水稻品种有南粳9108、南粳5055与武运粳23号。

柯健,陈婷婷,吴周,朱铁忠,孙杰,何海兵,尤翠翠,朱德泉,武立权[2](2022)在《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晚稻适宜品种类型及高产群体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晚季籼稻和粳稻产量差异,明确适宜类型品种及高产形成机制。试验于2018—2019年在安徽庐江进行,以当地常规种植的17个籼稻和17个粳稻优质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籼稻和粳稻在产量及构成、物质积累和生育进程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粳稻与籼稻总体上产量水平相当,但粳稻产量限制因子少,安全齐穗性有优势,具有更高的产量稳产性和生态安全性。高产粳稻主要是通过增加移栽–抽穗期干重来增加总干物质积累,以提高总颖花量和产量。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生育前中期不同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对总颖花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大穗型(每穗粒数102.3~112.0)和小穗型粳稻(每穗粒数52.0~99.7)干物质优势积累期分别为移栽–穗分化期和穗分化期–抽穗期,与总颖花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709和0.829。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穗型粳稻品种移栽–穗分化期干物质积累受穗分化期分蘖数显着影响,而小穗型粳稻品种穗分化–抽穗期干物质积累由抽穗期分蘖数和单茎干重共同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粳稻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区适宜的双季晚稻品种类型,高产粳稻群体颖花量为33.8×103~41.0×103 m–2,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为15.2~16.6 t hm–2,日产量为58.9~64.3 kg hm–2 d–1。在品种选择上,高产大穗型粳稻应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如嘉58、武育粳6571和常优5号;而小穗型品种则应具有适宜的抽穗期分蘖数和单茎干重,如宁粳7号、武育粳5745和沪香粳151。另外,应针对不同穗型的高产粳稻品种研究其配套的优化栽培技术,以进一步发挥品种产量潜力。

薛金元[3](2021)在《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养分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的氮肥利用率较低,仅在20~35%之间。造成我国氮肥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氮肥施用量过高、氮肥种类与施用方式选择不当、缺少养分管理和栽培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等。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各生育时期对土壤氮素供应水平要求不同,为更好的推荐施肥,需探究不同氮肥种类在不同用量下施入土壤后转化为土壤有效氮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盆栽模拟试验,比较不同种类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以及控失尿素一次性基施条件下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速效氮的影响,为增加水稻氮肥利用率、实现轻简化栽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1.本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6个氮梯度(0、100、200、300、400、500 mgN·kg-1),两种氮肥种类(硫酸铵、尿素)在25℃,6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56d,在培养0、3、7、14、28、56d测定土壤的NH4+-N、NO3--N、碱解氮含量,在第7d和56d时测定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观测分析两种氮肥种类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以明确不同施氮量下尿素和硫酸铵对土壤氮素赋存形态和硝化作用的影响。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土壤中的NH4+-N、NO3--N、碱解氮的含量在相同培养时间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培养第7d时两种肥料均在N3(300 mgN·kg-1)时固定态铵含量最高,培养56 d时硫酸铵处理在N4(400 mgN.kg-1)施氮水平时固定态铵的含量最高,尿素处理在N3(300 mgN·kg-1)时固定态铵含量最高;并且除N5处理,尿素处理的固定态铵含量均大于硫酸铵处理,。就硝化作用来看,硫酸铵和尿素两种肥料处理均在N2(200 mgN·kg-1)时硝化率最高,相同氮水平不同氮肥方式比较发现,尿素处理硝化作用大于硫酸铵处理。就无机氮(包括固定态铵)表观损失来看,硫酸铵处理大于尿素处理,在稻田土壤中尿素施用量在200~300 mgN·kg-1时表观损失相对较小。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稻田土壤在培养过程中会发生较长时间的NH4+-N积累。2.盆栽模拟试验,于2019年、2020年以南粳3908为试材,每盆装20 kg 土,在一次性基施控失尿素的条件下进行,2019年设置6个氮水平即0(N0)、5.17(N20)、11.43(N40)、17.14(N60)、22.85(N80)、28.58(N100)g/盆控失尿素和两种施肥方式(侧深施肥、全层施肥),2020年设置5个氮水平即0(N0)、2.86(N10)、4.29(N15)、5.17(N20)、11.43(N40)g/盆控失尿素和两种施肥方式(侧深施肥、全层施肥),测定水稻生理指标、产量指标、植株养分吸收指标和土壤速效氮含量,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速效氮的影响。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量方面分析,两种施肥方式下,控失尿素一次基施在N40~N60水平下均可达到高产。控失尿素一次性侧深基施更适合在低于N40条件下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提倡控氮和减氮的情况下,应推荐采用侧深施肥技术。控失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作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一次枝梗、二次枝梗,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相同施氮水平,侧深施肥的最终成穗率、干物质重有低于全层施肥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2)控失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的SPAD值,防止有效叶片过早衰老,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进而增加籽粒产量,两种施肥方式差异不显着。(3)水稻剑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在分蘖期最大,且随施氮量增加大致呈现增加趋势,两种施肥方式无显着差异。从氮代谢酶活性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来看,分蘖期剑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水稻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水稻产量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分蘖期的剑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他各生育期剑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只有抽穗期达到显着水平;各生育期剑叶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与产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灌浆期剑叶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与产量之间的正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4)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基本是随控失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氮肥偏生产力则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断减小,2019年,侧深施肥处理的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在N20~N40、N100时,均高于全层施肥处理,在N60~N80时均低于全层施肥处理。(5)在N40~N60施氮水平下,植株对氮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大,从而降低了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积累,降低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控失尿素采用深施的施肥方式所释放出的氮素大多以铵态氮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氮素可为硝化作用提供充足的底物。

侯路平[4](2021)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品质以及对氮、磷、钾元素吸收特点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确定石大硬麦1号最佳追肥方式方案以及石大硬麦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自育石大硬麦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方式进行。田间试验于2020年3月-7月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温室大棚进行。按照三叶期100%、三叶期50%+拔节期50%、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分别进行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于石大硬麦1号成熟后调查了各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品质指标以及石大硬麦1号地上部分与籽粒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肥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田间试验中,以按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比仅施基肥增产42.21%,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100%与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3.72%和27.92%,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增长了18.28%,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籽粒产量。2.田间试验中,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3.65%,较仅施基肥处理增加了29.14%;较三叶期100%追肥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硬粒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4.80%和27.85%,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5.60%,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石大硬麦1号籽粒黄色素含量也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最高,为10.64 mg/kg,极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且籽粒容重,沉降值、吸水率和湿面筋含量及面团延展性也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仅施基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处理。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和黄色素含量等品质性状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品质指标。3.田间试验中,在总施肥量一致的情况下,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均为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下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且该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石大硬麦1号氮肥偏生产力。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4.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尽相同。无论是在田间试验还是盆栽试验中均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0-20 cm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EC值最高,且相对播前养分有较大幅度提高。因此,保证各生育期内均施肥时,提高三叶期追肥比例,能够显着提高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和品质及耕层土壤肥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大硬麦1号田间最优追肥方式为三叶期重施、拔节期和抽穗期轻施,有利于其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

袁嘉琦[5](2021)在《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江淮下游地区稻麦两熟生产已进入了“双迟”模式,导致水稻季内与季节间的温光资源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明确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并提出调控技术措施,对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穴栽苗数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No:0kgNhm-2;N240:240kgNhm-2;N300:300kgN hm-2;N360:360kgN hm-2)、3 个穴栽苗数(D3:3 苗、D4:4 苗、D5:5 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播种,6月15日移栽)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形成特征、光合物质生产、氮肥利用效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其中播种至拔节阶段反应最为敏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总辐射量均下降,其中播种-拔节阶段日均温升高,拔节后日均温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抽穗期、成熟期均所有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加,从而使得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总辐射量提高。(2)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推迟播期,群体颖花量骤减,两年最高群体颖花量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迟播迟栽粳稻最高产量处理为N300D5其次为N360D4,增加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可以大幅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群体颖花量,而施氮量高达360 kgN hm-2时,结实率和千粒重又会大幅降低,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迟播迟栽条件下应先考虑增加基本苗数,再配合适宜的氮肥用量,可以缓解产量损失。(3)推迟播期,粳稻生育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抽穗期高效叶面积占比较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快,最终导致生育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降低。随施氮量和穴栽苗数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高氮水平下,水稻生长过旺,群体大,荫蔽严重,群体竞争激烈,导致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下降。(4)推迟播期,粳稻顶三叶叶长缩短,比叶重下降,叶基角和披垂度增加,不利于形成理想受光姿态;一、二次枝梗数及着粒密度下降;茎秆减少一个节间,株高降低。增施氮肥并降低穴栽苗数能够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的株型性状。(5)迟播期,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提高施氮量和穴栽苗数,植株成熟期总吸氮量显着提高,茎叶穗各器官吸氮量呈上升趋势,但穗部吸氮比例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各施氮量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N240和N300施氮量下,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提高,而N360施氮量下每穴5苗处理较每穴3苗和4苗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有所下降。(6)推迟播期,粳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变优,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加工品质。氮肥施用量过高,外观品质变劣,在N240处理下外观品质最优。提高施氮量,营养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随穴栽苗数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蛋白质含量上升,营养品质变优。中氮低密是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

阳婷[6](2021)在《关中地区春玉米田土壤氨挥发及冠层氨交换对保护性耕作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农田氨挥发是我国氨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农田氨挥发一方面降低了氮肥利用率以及施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促进灰霾形成,进而损害人体健康,或随氮沉降进入土壤、水体造成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威胁生态系统稳定。小麦、水稻和玉米农田氨排放占全球人为氨排放源1/2以上。目前,农田氨挥发研究多集中于土-气界面氨挥发,大田尺度的植株-大气氨交换鲜有研究。由于关中地区的土壤性质及气候条件导致其氨挥发潜力较大,因此本文选取该地区典型的土垫旱耕人为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关中地区春玉米田土壤氨挥发及冠层氨交换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为该地区氨排放清单的修订及农田氨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使用田间原位泵吸式便携氨检测仪(Portable ammonia detector,简称PAD)法测定春玉米土壤、冠层氨通量,同时监测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模式为主区因素,包括1种常规栽培(CT)和4种保护性耕作(垄作RT、平膜覆盖FM、垄作覆膜RTF、秸秆覆盖SM);以氮肥处理为副区因素,包括不施氮处理(N0)和施氮225 kg N ha-1处理(N225),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其中N225处理:基肥90 kg N ha-1,喇叭口期追肥135 kg N ha-1;各处理均施用K2O 80kg·ha-1,P2O5 40 kg·ha-1,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主要结果如下:(1)春玉米土壤氨挥发速率趋势基本一致,在施肥后一周内出现峰值。土壤氨挥发速率受土壤(0-10cm)含水量(全生育季)、土壤(5cm)温度、保护性耕作系统中土壤(0-10cm)p H、铵态氮含量(肥后一个月内)等因素显着影响。(2)冠层氨通量变化呈双峰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拔节期、喇叭口期。营养生长期玉米冠层以氨挥发为主,在生殖生长阶段植株冠层有氨吸收现象;全生育季的冠层氨交换为净释放。冠层氨通量与光呼吸氮代谢相关酶(GS、GO和PAL)活性均呈极显着指数衰减关系,而与氨气补偿点、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片全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线性关系。(3)耕作、施氮均显着影响春玉米农田氨排放。与CT相比,RT处理显着提高农田氨挥发累积量(17.41%),而各覆盖处理(FM、RTF和SM)均显着降低农田氨排放潜势,以FM、RTF处理效果最好对农田氨挥发消减率达32.84%、31.34%,其次是SM处理(12.54%)。RTF、FM、SM和RT处理氮肥氨排放系数分别降低了93.55%、44.50%、42.32%和17.26%。N225处理较N0显着增强了农田氨排放潜势15.31%。(4)各耕作处理下土壤、冠层对农田氨挥发累积量贡献率分别为43.71%~78.50%、19.31%~56.29%。施氮土壤、冠层氨累积量对农田贡献率分别为59.33%、40.67%。(5)施氮结合覆盖处理通过提高百粒重或穗粒数等产量构成要素,从而有效提高春玉米籽粒产量。与CT相比,FM和RTF处理显着提高籽粒产量。籽粒产量、生物量与灌浆-成熟期冠层氨累积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施氮结合保护性耕作措施(FM、RTF、SM)能有效降低关中地区春玉米田氨挥发强度,较CT分别降低51.85%、51.08%、16.39%。综上,春玉米田冠层氨挥发是农田氨挥发的重要来源,贡献率达19.31%~56.29%。植株冠层氨挥发与光呼吸具有密切关系。地膜和秸秆覆盖会显着降低土壤氨挥发和肥料氮的氨排放系数,同时降低产量刻度的氨排放强度。

刘万茂[7](2021)在《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文中指出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广泛,研究明确玉米产量的区域分布特征、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对于保障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统一的品种和密度,在全国四大玉米主产区开展了多年(2009-2016)多点(40个站点)田间联网试验,旨在从区域尺度上明确我国玉米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阐明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贡献差异,揭示主要形态特征变化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并评价进一步提高我国玉米产量的技术途径及其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区域间差异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综合所有站点,玉米平均产量、生物量(DM)和收获指数(HI)分别为11.09 t ha-1、23.51 t ha-1和0.51,DM对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3.71%,远高于HI(26.28%)。区域之间,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均差异显着,二者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布趋势即西北(NW)>北方(NW)>黄淮海(HM)>西南(SW)。相比之下,HI的空间分布趋势为NW>SW>NM>HM,与产量和DM有所不同。区域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DM的差异导致的,西北地区(57.34%)和北方地区(64.46%)DM对产量的贡献率均高于HI(分别为42.66%和35.54%);而黄淮海地区(52.67%)和西南地区(50.92%)HI的贡献率略高于DM(分别为47.33%和49.08%)。对于不同品种,在大的空间尺度上DM对产量的贡献率均显着高于HI。其中,不同品种之间主要是由于HI的差异导致了产量的显着差异。此外,综合分析本研究和前人文献数据发现,在较低产量水平(<15 t ha-1)下,玉米产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DM和HI的协同增加,而在较高的产量水平(>15 t ha-1)下,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DM的增加。2.玉米主要植株形态特征变化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从全国尺度来看,玉米平均总叶片数为19.6,变化区间为16.7-23.3。品种之间总叶片数存在显着差异。穗上平均叶片数为6.0,变化区间为4.7-7.7。穗下平均叶片数为12.5,变化区间为10.0-15.3。每个品种穗上和穗下叶片数与总叶片数呈现相同的空间变化趋势。植株高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DH11、NH101、XY335、ZD958和ZD909的平均株高分别为305.3 cm、301.7 cm、301.5 cm、262.7 cm和259.6 cm,平均穗位高分别为128.7 cm、107.3 cm、111.4 cm、115.6 cm和109.1 cm,平均穗位系数分别为0.42、0.35、0.37、0.44和0.43。相对于株高和穗位系数,穗位高对环境更加敏感。比较高度构成因子发现,整株平均节间长度和穗位以下的平均节间长度,分别是影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差异的主要因素。综合所有站点来看,总叶片数与植株高度受多个气候因子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光周期是影响叶片数区域间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而株高和穗位高的变化主要受光周期和日平均最低温的影响,穗位系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在不同品种之间有所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在大的空间尺度上总叶片数及株高的变化对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DM以及籽粒产量影响显着。玉米株高每增加10 cm,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生物量以及产量分别增加约0.41 t ha-1、0.87 t ha-1和0.38 t ha-1。3.玉米增密增产的效果及环境减排效应通过对区域增密技术综合评价表明,在不增加氮肥投入条件下,种植密度增加15000株/公顷,全国范围内玉米产量可以提高5.59%,其中西南、黄淮海、北方和西北玉米种植区分别提高10.5%、2.7%、5.2%和10.3%,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量的提高,收获指数没有显着变化。区域间不同品种随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幅度有所不同。生命周期评价(LCA)结果表明,增密15000株/公顷后,全国范围内氮盈余量平均减少了11 kg N ha-1,活性氮损失强度和温室气体强度分别平均降低了5.92%和6.29%。不同地区活性氮损失(Reactive N loss intensity)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 intensity)的降低范围分别为2.6%-10.1%和2.2%-10.2%。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8](2021)在《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不育系突出的特点是收获指数高;株型矮壮,叶片夹角小,生物产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异交特性好,结实率高。选配的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卓两优0985、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组合表现高收获指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轻简栽培,且杂交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好。通过系列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实践,以展998S为例总结了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生物学特征,并对今后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袁珅[9](2020)在《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的重大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节本栽培管理方式并用成本低的常规稻品种代替成本高的杂交稻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有研究表明在资源投入充足的高产栽培管理下,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在节本栽培条件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产量及其他农学特性表现孰优孰劣,前人研究的较少。此外,关于我国水稻生产能量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常规稻和杂交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能量利用效率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常规稻黄华占(HHZ)和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为供试材料,在移栽条件下,比较了在对照(当地农民习惯栽培)和五个节本栽培:减氮、节水、长秧龄、低密和综合低投入(包括全部四个单项节本栽培)处理中两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氮素利用效率、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旨在明确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这一结果将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YLY6在6个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平均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9%和5.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YLY6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千粒重比HHZ分别高出12.9%、24.3%和34.7%。此外,YLY6的产量在不同栽培处理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小,表现出比HHZ较高的稳产性。在对照和节本栽培(5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条件下,YLY6的产量分别比HHZ高11.9%和10.8%,说明杂交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产量优势。不同的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减氮和综合低投入降低了水稻产量,节水和低密处理对产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长秧龄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大幅度降低是减氮和综合低投入减产的主要原因,而长秧龄处理产量的提高是因为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增加。同时,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品种间差异。具体来看,与HHZ相比,YLY6在减氮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降幅更低,但是其在综合低投入处理中的产量降幅更大。HHZ在长秧龄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增幅高于YLY6。(2)从6个栽培处理和2个年份的平均值来看,YLY6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HHZ高11.2%、6.4%、5.5%和6.0%。不同栽培处理间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降低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减氮处理和综合低投入的氮肥用量降低了50%,显着提高了这两个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节水和低密处理对氮素利用效率没有显着的影响,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氮素利用效率。(3)与对照相比,由于氮肥、灌溉、种子或/和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节本栽培处理(除长秧龄处理外,4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的能量投入降低了0.8-32.3%。能量投入在YLY6和HH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YLY6的能量产出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20.1%和5.0%。因此,YLY6的净能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HHZ。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YLY6的能量利用效率分别比HHZ高10.5%和9.3%。与对照相比,减氮、节水和综合低投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YLY6和HHZ的能量利用效率,而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能量利用效率。(4)由于YLY6的种子、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YLY6在各个栽培处理下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2%和17.3%。YLY6的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是因为其作物群体更大导致农药用量和打药次数增加。然而,YLY6和HHZ的经济产出没有显着的差异。HHZ在2014和2015年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27.2%和41.8%。HHZ在2014和2015年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是1.40和1.88,分别比YLY6高10.2%和22.9%。与对照相比,节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长秧龄处理除外),并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减氮处理除外)。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HHZ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39.0%和35.9%,HHZ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比YLY6高15.4%和17.5%,说明常规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经济效益优势。综上所述,除减氮处理外节本栽培没有显着降低水稻产量,但是节本栽培减少了资源投入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节本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表现、氮素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仍然优于常规稻,因此从水稻高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杂交稻比常规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但是从节本增收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节本栽培技术种植常规稻比杂交稻更有优势。

刘钰莹[10](2020)在《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氮肥在稻田易于损失,其当季利用率低。脲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脲酶活性以达到延缓尿素水解为铵态氮的目的,硝化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氨的氧化,有效减少氮素淋失和反硝化损失,因此,施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氮肥管理措施,是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中国南方两种典型水稻土(红壤发育的酸性水稻土和潮土发育的中性水稻土)为对象,通过水稻全生育期盆栽试验,从土壤氮素转化、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氨氧化微生物变化三个角度筛选出两种氮肥增效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的最适用量,进一步研究DMPP/NBPT与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探讨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影响氮素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为DMPP和NBPT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撑,为优化稻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管理,减少氮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角度上看,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都能提高水稻土中的氮肥利用率,但在不同水稻土中的表现效果不同。单施DMPP/NBPT时,DMPP适合于酸性水稻土,而NBPT更适合中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中,以2%的DMPP和0.5%的NBPT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15.3%和14.1%;中性水稻土中,以0.5%的DMPP和0.1%的NBPT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1.8%和18.2%。配施生物炭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升了DMPP和NBPT对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效果,但在不同水稻土中作用效果不同。NBPT配施生物炭后,仅酸性水稻土中的氮肥利用率有显着提高,而DMPP配施生物炭后,仅在中性水稻土中有显着的提升效果。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作用效果也有差异,酸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和500BC后,DMPP的作用效果分别提高了5.9%和1.6%,NBPT的作用效果分别提高了10.2%和8.2%;中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DMPP的作用效果更好,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2.0%,而配施500BC对NBPT作用效果更好,氮肥利用率高5.7%。总体而言,在酸性水稻土中,NBPT+300BC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最好,而中性水稻土中以DMPP+300BC处理的效果最好。2.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抑制效果均表现为酸性水稻土>中性水稻土。单施DMPP/NBPT时,酸性水稻土中,以2%的DMPP和0.5%的NBPT硝化抑制率最高,而中性水稻土中,以0.5%的DMPP和0.1%的NBPT硝化抑制率最高;就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而言,NBPT效果优于DMPP,处理21天内,与CK相比,酸性水稻土施用0.5%的NBPT,土壤反硝化活性降低了62%(P<0.05),显着高于施用2%的DMPP(降低11%);中性水稻土处理7天内,施用0.1%的NBPT的反硝化活性降低了26.2%,而施用0.5%的DMPP后降低了16.7%。配施生物炭延长了DMPP/NBPT的硝化抑制时长,但对二者的硝化抑制效果影响不同。生物炭配施提高了DMPP/NBPT的硝化抑制效果,对NBPT在酸性水稻土中效果要高于中性水稻土,而对DMPP在中性水稻土的效果要高于酸性水稻土中。对不同生物炭而言,效果也有差异,在酸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提高NBPT的硝化抑制率的效果更显着(提高10.6-71.9%),而在中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提高DMPP的硝化抑制率的效果更显着(提高16.1-75.4%)。对于反硝化活性来说,配施生物炭都能增强DMPP/NBPT对反硝化的抑制作用,且显着延长酸性水稻土中的作用时长;不同生物炭对反硝化活性的抑制效果在不同土壤中也有差异,在酸性水稻土中,配施500BC的效果较好,DMPP和NBPT的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分别提高2.73倍和2.11倍;在中性水稻土中,DMPP配施500BC效果较好,NBPT则配施300BC的效果较好,DMPP和NBPT的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分别提高80%和46%。3.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表现为DMPP>NBPT,且对氨氧化细菌(AOB)的影响大于氨氧化古菌(AOA)。单施DMPP显着抑制水稻土中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AOB)的丰度而对AOA无影响,而单施NBPT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影响不显着,但中性水稻土施用0.1%的NBPT能显着抑制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单施DMPP相比,配施生物炭后,对AOB丰度的作用在不同水稻土表现不同,酸性水稻土中的AOB丰度有所提高,而中性水稻土AOB丰度被抑制了,且均以500BC生物炭作用效果更显着;与单施NBPT相比,配施不同生物炭均能显着抑制(4.4-22.4%)水稻生育中期酸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但对中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没有显着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土壤铵态氮浓度的相关性较显着,配施生物炭对中性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与铵态氮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二、水稻收获指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收获指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沿江地区不同基因型水稻直播产量及其氮磷吸收利用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直播稻发展趋势
    1.2 直播稻生长发育特性
        1.2.1 生育期缩短,总叶片数减少,抽穗和成熟期推迟
        1.2.2 根系分布较浅、发根量大
        1.2.3 分蘖发生较早,小分蘖多,分蘖成穗率低
    1.3 直播稻氮磷钾素营养特性
        1.3.1 直播稻氮素营养特性
        1.3.2 直播稻磷素营养需求特性
        1.3.3 直播稻钾素营养需求特性
    1.4 直播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4.1 直播稻生产风险加大
        1.4.2 直播稻稳产性能差,稻米品质略有下降
        1.4.3 水稻品种繁多,技术指导不到位
    1.5 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展望
        1.5.1 直播稻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1.5.2 高效化学防倒技术体系研究
        1.5.3 直播稻高产优质协调形成机理研究
    1.6 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茎蘖动态
        2.3.2 基本苗
        2.3.3 叶龄进程与生育期记载
        2.3.4 干物重
        2.3.5 叶面积指数
        2.3.6 氮、磷、钾含量
        2.3.7 考种计产
        2.3.8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肥料处理下各基因型水稻品种的茎蘖动态和茎蘖成穗率
    3.2 不同肥料处理下各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
    3.3 不同肥料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3.4 不同肥料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5 不同肥料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氮磷吸收量及其速率
        3.5.1 主要生育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差异
        3.5.2 氮素阶段吸收量和吸收速率的差异
        3.5.3 主要生育期植株含磷率和吸磷量的差异
        3.5.4 磷素阶段吸收量和吸收速率的差异
    3.6 不同肥料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氮磷吸收利用效率
        3.6.1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
        3.6.2 磷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关于直播稻高产品种的筛选
        4.1.2 关于直播稻氮磷高效利用的品种筛选
        4.1.3 关于直播稻氮磷高效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
    4.2 结论
        4.2.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4.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2)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晚稻适宜品种类型及高产群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生育期判定标准
        1.3.2 植株采样与测定
        1.3.3 产量结构调查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比较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分析
        2.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各产量水平下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2.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各产量水平下的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各产量水平下的生育期和日产量
    2.3 不同穗型晚粳稻群体颖花量与阶段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2.4 不同穗型晚粳稻阶段干物质积累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稻品种适应性比较
    3.2 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稻高产形成特征比较
    3.3 沿江地区不同穗型高产双季晚粳稻产量形成机制
4 结论

(3)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养分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
        1.1.1 氮肥使用现状
        1.1.2 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2 高效省工省时的施肥途径
        1.2.1 改进施肥方式
        1.2.1.1 侧深施肥技术的研究
        1.2.1.2 全层施肥技术的研究
        1.2.1.3 一次性施肥技术的研究
        1.2.2 控失尿素的效应分析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氮肥施用对土壤氮素赋存形态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供试土壤和肥料
        2.2.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2.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NH_4~+-N含量的影响
        2.3.2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2.3.3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2.3.4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2.3.5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2.3.6 不同氮肥种类及施氮量对氮肥表观损失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氮肥种类及用量对土壤氮素赋存形态和表观损失影响
        2.4.2 不同氮肥种类及用量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3.1 植株茎蘖动态
        3.2.3.2 植株干物质重
        3.2.3.3 叶片SPAD值
        3.2.3.4 叶片酶活性
        3.2.3.5 植株氮、磷、钾含量
        3.2.3.6 土壤速效氮含量
        3.2.3.7 考种与计产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稻产量以及构成因素和收获指数
        3.3.2 农艺与生理特征
        3.3.2.1 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
        3.3.2.2 干物质重
        3.3.2.3 叶片SPAD值
        3.3.3 水稻各生育期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3.3.3.1 蛋白(BCA)含量
        3.3.3.2 硝酸还原酶(NR)含量
        3.3.3.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含量
        3.3.3.4 谷氨酸合成酶(GOGAT)含量
        3.3.4 水稻各生育期养分吸收与利用
        3.3.4.1 水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3.3.4.2 水稻成熟期氮素分配及收获指数
        3.3.4.3 水稻磷的吸收和积累
        3.3.4.4 水稻成熟期磷素分配及收获指数
        3.3.4.5 水稻钾的吸收和积累
        3.3.4.6 水稻成熟期钾素分配及收获指数
        3.3.5 水稻各生育期土壤速效氮含量
        3.3.5.1 土壤铵态氮含量
        3.3.5.2 土壤硝态氮含量
    3.4 讨论
        3.4.1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3.4.2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生长群体特性和剑叶酶活性的影响
        3.4.3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水稻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4.4 不同施肥方式及用量对土壤速效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结论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4.3 存在问题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江苏苏中地区温光资源及水稻播栽期现状
        1.2.2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1.2.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1.2.2.2 施氮量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1.2.3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1.2.3.1 播期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1.2.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1.2.4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1.2.4.1 播期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1.2.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1.2.5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2.5.1 播期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1.2.5.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1.2.6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6.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6.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2章 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特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3.1 生育期进程
        2.1.3.2 气象数据
        2.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影响
        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2.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积温资源的影响
        2.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辐射资源的影响
        2.2.2.2 各处理粳稻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的全年占比
        2.2.3 施氮量和穴栽密度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迟播迟栽和氮肥水平对粳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2.3.2 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途径
    参考文献
第3章 施氮量及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3.1 茎蘖动态
        3.1.3.2 干物质及叶面积
        3.1.3.3 叶形与叶姿
        3.1.3.4 茎秆物理性状
        3.1.3.5 穗部性状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3.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高峰苗及成穗率的影响
        3.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影响
        3.2.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3.2.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比的影响
        3.2.7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3.2.8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3.2.8.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茎部物理特征的影响
        3.2.8.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形与叶姿势的影响
        3.2.8.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穗部特征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迟播迟栽粳稻群体动态特征
        3.3.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4.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施氮量与穴栽苗数对迟播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3.1 稻米品质
        5.1.3.2 米粉RVA谱特征测定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加工品质
        5.2.2 外观品质
        5.2.3 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
        5.2.4 淀粉RVA谱特征
    5.3 讨论
        5.3.1 推迟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5.3.2 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密肥调控效应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迟播迟栽和施氮量对粳稻生育期和温光利用的影响
        6.1.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6.1.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6.1.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6.1.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6.1.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关中地区春玉米田土壤氨挥发及冠层氨交换对保护性耕作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1.2 土壤氨挥发及影响因素
        1.2.1 土壤条件、气候因素对土壤氨挥发影响
        1.2.2 农业措施对土壤氨挥发影响
    1.3 冠层氨交换与生理机制
        1.3.1 光呼吸氮循环
        1.3.2 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简称GS)
        1.3.3 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简称GO)
        1.3.4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简称PAL)
        1.3.5 氨气补偿点
        1.3.6 可溶性蛋白
    1.4 氨挥发测定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壤氨挥发及土壤环境因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氨挥发速率
        2.2.2 土壤(5cm)温度、p H(0-10cm)与土壤氨通量关系
        2.2.3 土壤(0-10cm)含水量与土壤氨通量关系
        2.2.4 土壤(0-10cm)硝铵态氮含量与土壤氨通量关系
        2.2.5 土壤环境因素与土壤氨挥发通量的关系(施肥后一个月内)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冠层氨通量及其生理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冠层氨通量
        3.2.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冠层氨通量
        3.2.3 乙醇酸氧化酶(GO)活性与冠层氨通量
        3.2.4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冠层氨通量
        3.2.5 质外体氨气补偿点与冠层氨通量
        3.2.6 可溶性蛋白、叶全氮与冠层氨通量
        3.2.7 气温、湿度与氮肥引起的冠层氨通量
        3.2.8 春玉米叶各生化指标与冠层氨交换的关系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冠层及玉米田氨挥发累积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氨挥发累积量
        4.2.2 农田氮肥的氨排放系数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产量刻度下农田氨排放强度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春玉米产量、产量构成
        5.2.2 生物量、氮收获指数及氮肥表观利用率
        5.2.3 玉米田产量刻度的氨挥发强度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玉米产量的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1.2.2 玉米物质生产与分配对产量的影响
        1.2.3 玉米主要形态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1.2.4 增密增产研究进展
        1.2.5 生命周期评价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和试验设计
        2.2.2 数据集
        2.2.3 文献数据收集
        2.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玉米产量、生物量及收获指数的区域间差异
        2.3.2 品种间产量、生物量及收获指数的差异
        2.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
    2.4 讨论
第三章 玉米叶片数的变化及其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玉米总叶片数的变异及品种间差异
        3.3.2 穗上穗下叶片数与总叶片数的关系
        3.3.3 气候因子对玉米总叶片数的影响
        3.3.4 玉米总叶片数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总叶片数及穗上穗下叶片数的变化
        3.4.2 玉米总叶片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3.4.3 玉米总叶片数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3.4.4 玉米总叶片数与作物模型
第四章 玉米植株高度的变化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站点信息和试验设计
        4.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玉米高度特征的变异及品种间差异
        4.3.2 株高、穗位高及穗位系数间的相互关系
        4.3.3 株高、穗位高与高度构成因子的关系
        4.3.4 气候因子对玉米植株高度的影响
        4.3.5 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的量化关系
    4.4 讨论
        4.4.1 跨区条件下玉米植株高度特征的变异
        4.4.2 玉米植株高度特征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4.4.3 高度特征与高度构成因子间的关系
        4.4.4 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的关系
第五章 玉米增密增产效果及环境减排效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项目测定与方法
        5.2.3 数据集
        5.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玉米产量对密度的响应
        5.3.2 不同区域增密增产幅度
        5.3.3 增密对氮冗余、活性氮损失强度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增密增产的区域间差异
        5.4.2 增加种植密度保证粮食安全
        5.4.3 增密减排环境效应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玉米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
        6.1.2 玉米叶片数的空间变异及其对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6.1.3 玉米植株高度特征的变化及其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
        6.1.4 玉米增密增产的效果与减排效应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不育系选育历史回顾
    1.1 三系不育系研究
    1.2 两系不育系研究
    1.3 不育系配套技术研究
    1.4 国外水稻不育系研究
2 水稻不育系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
3 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研究的设想
    3.1“小粒不育系,高收获指数”的启示
    3.2 小粒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表现出高收获指数特征
    3.3 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应具备的生生物学特征
4 讨论
    4.1 收获指指数与生物产产量
    4.2 不育系系收获指数的的筛选
    4.3 加强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研究
    4.4 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应用前景展望

(9)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前言
    1.1 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1.1.2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1.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
    1.3 栽培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1 氮肥管理和氮素利用效率
        1.3.2 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
        1.3.3 秧龄
        1.3.4 移栽密度
    1.4 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
        1.4.1 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
        1.4.2 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生育进程
        2.4.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2.4.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4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2.4.5 能量投入-产出与能量利用效率
        2.4.6 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2.5 数据处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气象条件
    3.2 作物生育进程
    3.3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3.3.1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3.3.2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3.3.3 常规稻和杂交稻在各处理中的日产量
        3.3.4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5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4 常规稻和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3.4.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3.4.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3.4.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干物质转运特性
        3.4.4 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3.5 常规稻和杂交稻群体特征对节本栽培的响应差异
        3.5.1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茎蘖动态
        3.5.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成穗率
        3.5.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单茎叶面积
        3.5.4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叶面积指数
        3.5.5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作物生长速率
    3.6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3.6.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
        3.6.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转运特性
        3.6.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3.7 不同栽培管理对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7.1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投入
        3.7.2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产出
        3.7.3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利用效率
    3.8 不同栽培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8.1 不同栽培处理的经济投入和产出
        3.8.2 不同栽培处理的净收益
4.讨论
    4.1 常规稻和杂交稻农学表现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2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利用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3 常规稻和杂交稻能量平衡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4 常规稻和杂交稻经济性状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4.5 研究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2.2 氮肥增效剂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1.2.3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2.3.2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2.3.3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2.3.4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3.5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3.6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4.2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2.4.3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3.2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3.3.3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3.4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3.3.5 NBPT对水稻土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3.3.6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4.2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3.4.3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DMPP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和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4.3.2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4.3.3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3.4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DMPP配施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4.2 DMPP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4.4.3 DMPP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NBPT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5.3.2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5.3.3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5.3.4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5.4 讨论
        5.4.1 NBPT配施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4.2 NBPT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5.4.3 NBPT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6.3.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水稻收获指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江地区不同基因型水稻直播产量及其氮磷吸收利用差异研究[D]. 周丽瑶. 扬州大学, 2021(02)
  • [2]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晚稻适宜品种类型及高产群体特征[J]. 柯健,陈婷婷,吴周,朱铁忠,孙杰,何海兵,尤翠翠,朱德泉,武立权. 作物学报, 2022(04)
  • [3]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养分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D]. 薛金元. 扬州大学, 2021(09)
  • [4]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侯路平.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 袁嘉琦. 扬州大学, 2021(08)
  • [6]关中地区春玉米田土壤氨挥发及冠层氨交换对保护性耕作响应[D]. 阳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我国玉米产量的区域间差异及增产途径分析[D]. 刘万茂.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8]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J].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6)
  • [9]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D]. 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10]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 刘钰莹.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水稻丰收指数研究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