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

植被恢复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

一、恢复植被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韩菲[1](2021)在《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由颗粒物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显着增加了居民的致病和致死风险。因此,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2018年起,环保税法开始实施,其能否在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趋缓和大气环境风险递增的压力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出发,在详细考察了当前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环保税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围绕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环保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和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讲:(1)分别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区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数据,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我国环保税法的PM2.5减排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对全国和31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均产生了减排效应。第二,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减排效应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且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的PM2.5年均浓度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保税法对各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第三,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的减排效应与各省PM2.5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环保税法的减排效应也较好;反之,则较差。(2)采用了贝叶斯LASSO回归模型对环保税法PM2.5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选择的10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减排效应,即地区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TOV-GDP)是负相关影响因素,城镇化率(UR)、大气污染的环保税税率(TRAP)、地方环保税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和地形起伏度(RA)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而有6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工业PM2.5排放总量的减排效应,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PC)是负相关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例(PSI)、环保税税率(TRAP)、环保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地形起伏度(RA)和植被覆盖度(VC)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3)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所以本地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是各个地区排放出的PM2.5污染物经过区域空气流通后导致的最终观测结果,因而在前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测度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程度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计算了2018-2019年我国省级区域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数,结果显示: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且不同省份空间溢出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其次,本文从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对工业污染企业外迁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1)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程度综合指标,并在控制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等五个经济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岭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比较了这两种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影响效应的强弱。结果显示:第一,在考虑并控制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基础上,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通过比较排污费率和环保税率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强于排污费制度的影响效应。(2)本文以2018—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根据本地区环保税税率与周边地区环保税税率的关系,将31个省区分为“税率高地”和“税率洼地”两类区域,并在剔除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污染工业外迁混杂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空间滞后项的贝叶斯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对“税率高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出效应,对“税率洼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入效应。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的实施对于本地污染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本地环保税率与周边省区环保税税率的不同确实会促使污染工业企业向环保税率低的地区迁移,即“税率高地”向周边迁出,周边向“税率洼地”迁入;第三,“税率洼地”环保税税率的提高,会对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高污染工业企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税率高地”地区的环保税率对本地高污染工业还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环保税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存在税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缺乏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监测机制、环保税收益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本文建议(1)在设计环保税的计算规则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的社会成本、治理成本,特别是不同主体的污染治理或防范成本,区分不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税办法。(2)在征管体制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税务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以加强污染排放量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主体的资源支持和责任约束。(3)在收益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分配收益并专门用于环保支出。此外,应当将环保税的征管裁量权主要赋予地方政府,鼓励其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适当的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格力毕干[2](2021)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及其对应实验案例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实验是落实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而实验设计是影响地理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通过进行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丰富小学阶段地理实验教学案例,希望为小学《科学》地理内容部分的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专着、课标等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地理实验的内涵,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内容梳理了近几年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地理内容,归纳出适合进行的地理实验活动项目;通过案例分析法对筛选出的10个地理实验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明确地理实验设计原则;设计了6个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并归纳出了实验案例设计的一般流程;将设计的2个实验案例进行实施并总结和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本文中设计了六个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进行了实施;第二,归纳出了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设计的一般流程;第三,通过分析他人的案例、设计案例和实施案例,总结得出:要依据课标要求进行地理实验设计;地理实验开展方式以多种形式呈现,完成案例育人目标;地理实验实施过程要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通过实验拓展探究环节,可达到回归现实的作用;尝试让学生自主进行简单的地理实验案例的设计。

赵褀[3](2021)在《统合多效思维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乌海黄河化工厂改造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中,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采取的策略往往表现为一对一解决问题时的被动做法,当整体和系统考察时常常不能达到明确的目标。在一个问题对应一个或多个策略的同时就会造成能源、资源的消耗。本文在明确了统合多效思维与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的研究背景下,针对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现状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以此为依据对统合多效思维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从建筑策划理论、地域性建筑理论、绿色建筑理论,三个当下建筑学重要的理论以及小型建筑、中型建筑、大型建筑的实践中,总结出统合多效的思维。并针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以此得出国内现存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到统合多效思维与旧工业建筑改造之间的契合关系;其次通过旧工业建筑的中立问题与对立问题,从旧工业建筑所必然遇到的四个问题:结构安全、空间效率、节能保温、文化氛围出发,围绕工业建筑问题的原生性与次生性对统合多效思维的方式进行阐述,以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策略为基础,通过统合多效思维在复杂的问题以及策略中找到交集。最后归纳总结出一套针对建筑改造的有效策略,并结合工程实例——乌海黄河化工厂改造项目进行研究应用与验证。本文希望通过对现存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探索与总结,为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与建议。对乌海黄河化工厂改造项目提出具体建议和设计方法,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王端阳[4](2021)在《基于随机有限集的交通目标航迹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际场景中的交通多目标航迹提取面临着目标个数时变、目标运动模型未知和杂波密集等诸多挑战。在现已发展出的各种多目标跟踪算法中,基于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可以避免复杂的数据关联,并且带标签的随机有限集跟踪模型通过为目标添加标签实现了目标航迹的提取,基于此而发展出的广义标签多伯努利滤波算法(δ-Generalized Labeled Multi-Bernoulli filter,简称δ-GLMB)的应用日渐广泛。本文在梳理多目标跟踪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于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标签随机有限集模型的δ-GLMB滤波算法进行交通多目标航迹提取方法的研究。然而,当交通场景中部分目标存在多个量测时,标准δ-GLMB滤波算法由于无法实现多量测与单目标的航迹匹配导致跟踪出错,为此,本文基于δ-GLMB跟踪结果提出了自适应门限判定的改进算法。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实际交通道路状况复杂和杂波密集等因素导致传感器获得部分高虚警率、动态特性不明的杂点的情况,本文为不同场景的毫米波雷达监测数据中目标的每个特性参数选择了合适的阈值筛除杂点。在进行δ-GLMB滤波算法对不同数据的多目标航迹提取实验后,发现标准δ-GLMB滤波算法应用在交通场景多目标航迹提取中存在着两个问题:单目标的多航迹问题和航迹间断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不同场景中目标的分布特点和运动特点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滤波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跟踪性能得到了提升。(2)针对δ-GLMB滤波算法提取交通多目标航迹时过程中存在的单目标多航迹问题和航迹间断问题,本文分析了标准δ-GLMB滤波算法应用在交通多目标跟踪的局限性后,提出了一种基于δ-GLMB跟踪结果的自适应门限判定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精度,本文通过实验对比确定了最优的可利用历史运动状态时长、推导了自适应门限判定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门限判定算法有效实现了多余航迹的删除和间断航迹的外推。

王思源[5](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季宪[6](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城市可以视作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它不仅是文化和自然两方面价值、属性及特征在“人地互动”过程中层层积淀的产物,更是当下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然而,城市人居环境与其历史意义之间的时空联系被缺乏管控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所割裂,导致地方特色逐渐丧失,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不断削弱。同时,遗产保护与城市其他方面发展之间的失衡,又使得遗产地居民的生活品质遭受严重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景观方法”逐渐成为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工具。在上述背景下,在城市遗产保护领域中,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概念应运而生。它既代表了不断扩大的文化遗产范畴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强调了遗产不应仅仅作为保护对象,而应更多地纳入到巩固地方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发展框架之中。本文围绕上述框架下“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的问题,探究了城市历史景观的认知与保护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主要研究目的是建构统筹性理论以及提出认知和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本文的研究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认识论基础谈起,在其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与探索,建构认知和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并提出指导后续研究的认知与保护范式,其内涵是针对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线索进行剖析,并将多维线索进行拟合。时间线索对应的是针对城市历史景观历时性层积过程与模式的认知,即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城市,梳理城市历史景观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脉络,并进一步解析其层积性。空间线索主要围绕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进行认知研究,内容包括剖析共时界面中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概念,提出基于Arc GIS和模糊逻辑的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出界定和识别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的一系列方法,并逐步揭示各单元及其整体在多个维度上的特质。而人本线索则以城市历史景观中居民的感知与认同量度为切入点,首先从居民感知的视角诠释人与历史性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多个层面厘清居民主观感知、客观城市历史景观环境和主观认同感受三者之间的关联,并在明晰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原理的基础上,引入非对称性影响与绩效分析方法(Asymmetric Impact-Performance Analysis),建立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针对历史环境要素对于居民认同感的影响类型和程度进行分析与辨别。最终以线索拟合为切入点,综合考量来自三个维度线索的认知成果,围绕双评价决策、对变化的管理和多元协同三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的可行途径。本文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建构了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提出了基于信息层叠加和模糊逻辑建模的城市历史景观单元区划方法;建立了基于AIPA的历史环境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以及提出了兼顾特质贡献度和认同影响度的双评价保护决策方法。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建构的动态完整性理论丰富了历史城市保护理论体系和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提出单元区划方法、特质识别方法、特质贡献度评价方法、认同影响量度评价方法以及双评价拟合决策的途径,为城市遗产保护和更新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和现实依据;而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居民感知与认同量度和动态延续性的内容为历史城市的宜居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王超军[7](2020)在《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生态可持续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难点所在。论文视生态系统为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生命体,“生命赖负熵为生”,进而从熵的视角研究生态可持续性的交叉学科意义,旨在探索一套基于时空信息熵的分析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时间信息熵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讨论。计算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熵值往往依赖于基础函数模型的选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新的计算方式并加以改进,提出了“时间信息熵”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直接基于观测数据得到熵的估计值。与常用方法相比,它的适用范围更广。在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研究背景下,结合生态弹性,讨论了时间信息熵的生态学意义,并总结了基于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熵值表征生态弹性时需要注意的各项因素。(2)空间信息熵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讨论。由于“维度不匹配”问题的存在,信息熵实际上难以反映生态系统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针对此现象,本文引入“邻近度”的概念,将空间属性定量化表达,提出了“空间信息熵”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算法比较,一方面验证了空间信息熵符合“熵”的一般特性;另一方面,与其他类似方法相比,新方法对格局的空间变化信息更为灵敏。故它能够用于表征生态系统格局在空间分布的无序性和异质性。结合生态复杂度,讨论了空间信息熵的生态学意义。(3)初步建立了“熵视角下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当前研究多是从生态系统格局、或生态系统动态分途讨论生态可持续性。在熵的计算问题得到解决后,本文尝试将“格局”和“动态”有机结合起来:生态系统格局的空间信息熵能够提供关于系统所处宏观状态的客观判断依据,而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信息熵与土地利用格局结合起来,其生态学含义可以得到更恰当的解释,能够为生态治理提供更客观的依据。(4)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将上述“分析框架”用于延河流域,结果表明:当地生态系统格局的有序性提升,生态复杂度增强;生态系统动态以有序和较有序为主(61%),生态弹性能力总体增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项生态保育和管理的参考建议。

孙莞[8](2020)在《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文中指出东北严寒城市受到极端气候制约,城市冬季环境视觉效果单一乏味、景观的冬季特征不明显、景观系统脆弱不可持续、居民冬季活动受限。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东北严寒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冬季活力不足,城市文化不突出等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综合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本文以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为研究主体,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为目标,研究冬季景观的活力性。以期改善东北严寒城市的冬季景观,以景观的手段综合缓解东北严寒城市的诸多问题。论文以活力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延伸至生命系统、连接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论文对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进行调研,包括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查、访谈与连续的参与式观察。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与定性的分析可以找出人们冬季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模式与东北严寒城市公园冬季景观的现存问题;采取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找到阻碍人们冬季活动的因素以及不同的群体对于冬季景观的行为需求;发现特定空间的特征,进而推演出冬季景观的活力;根据景观活力,建立冬季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既是独立的生命系统,也是作用于人和城市之间的系统,城市、景观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景观活力的来源。研究基于冬季景观综合调研的结论,对应生命系统的目的性以及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冬季景观的三个活力: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功能的凝聚力、形式的吸引力。论文分别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活力在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中的价值体现。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可以给景观在冬季支持人们的行为提供空间结构基础,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冬季出行网络。功能的凝聚力是景观支持人行为的活力,对人们行为的凝聚力体现在功能的季节性转换上,在满足人们冬季使用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是景观冬季的视觉活力体现,提升冬季景观的视觉活力可以强化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的特色。景观想要对城市有所表达,需要以人们可解读的方式呈现,通过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连续的体验来完成,着重体现严寒城市的特征与文脉,彰显城市的特异性。这些都融入在了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形式中,这三个活力从不同的维度上,共同驱动着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综合改变。寻找冬季景观活力的体现形式,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冬季景观品质、提升严寒城市居民冬季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严寒城市的文化传播、强化严寒城市的形象,达到借助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活力的目的。

严海[9](2020)在《生态补偿立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生态补偿是起源于国外的一项经济政策,在当下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生态补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公平、传承特定文化等多重作用,因此,生态补偿又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起步较晚,并且依赖国外经验,从生态补偿的制度设计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其运行主要还是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生态补偿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整体上却有所欠缺。生态补偿的法治化是一个必然趋势,生态补偿立法如何更好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生态补偿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补偿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生态系统从最初的客观存在逐渐转变为一种可以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制度由此便应运而生,并进一步孕育出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在我国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这是与国外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制度的根本性区别。生态补偿的运行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经济学领域内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是当下生态补偿最重要的两个理论基础,除此之外,政治学和法学领域也相应地提出了本学科内的生态补偿理论基础。国外的生态补偿实践起步较早,在森林、流域、草原等多个领域的生态补偿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也存在一些失败的案例,其经验与教训都值得我国的借鉴。生态补偿需要以规范的状态运行,法治化是必由之路。以草原生态补偿为例,考察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在不同位阶的法律法规内都对草原生态补偿做出了立法规定,但从规范性角度来看,其问题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从理论角度来看,当下的生态补偿立法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生态补偿立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并不完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是一个环境哲学问题,但其内容在许多学科领域内都有所涉及,包括法政治学领域。不同的学科领域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此问题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生态价值观念方面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二者的对立。事实上,两种生态价值观都各有利弊,应当进行一定的协调,寻求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相互认同。在环境资源法学领域存在一个“调整论”的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认为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突破了传统法理学中有关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在得到部分学者支持的同时也受到了大量的质疑与非议,但调整论的思维仍旧对生态补偿的立法有所启示,即生态补偿立法应当针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行调整。生态补偿立法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又分为结构调整和运行调整,结构调整主要通过立法手段完成,运行调整则通过立法之外的手段完成。在结构调整中,首先需要针对生态补偿的核心要素进行立法,需要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科学测定生态补偿标准,拓展、拓宽生态补偿的方式和资金来源;其次需要围绕生态补偿的关联性内容进行立法,在宪法中体现生态补偿的基本精神,合理设置生态补偿所牵涉的法律责任规定,推动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最后需要注重生态补偿体系性内容的立法,在行为模式上以禁止性规范的立法为主,在权利义务模式上以权利本位的立法为根本,在不同法律部门之间以环境资源法作为衔接性质的立法。运行调整主要通过立法之外的手段完成,而立法之外的手段又可分为法律之内的手段和法律之外的手段。在法律手段内,除立法外,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都是法律运行的重要环节,每个环节当然都有各自的要求,但从整体上看,法的良好运行着重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法的良好运行以实现法治化为本质,二是法的良好运行以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为标准。在法律手段之外,还可分为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经济手段着眼于市场平台的灵活调节,政治手段着眼于环境治理模式的合理选择。从两种手段的作用出发,经济手段解决的是生态保护的去功利性和市场运行的逐利益性之间的矛盾缓解问题,政治手段解决的是国家环境治理过程中民主与集权之间的平衡取舍问题,这些都是为生态补偿立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所提供的有效的运行机制。

于晓燕[10](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恢复植被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恢复植被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环境税的产生
        1.2.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1.2.3 环境税的效应研究
        1.2.4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1.2.5 我国环保税法的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行性分析
    1.5 创新点
第2章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大气污染规制
        2.1.2 环保税
        2.1.3 环保税法的效应
    2.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
        2.2.1 大气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大气污染导致外部性问题——基于外部性理论
        2.2.3 大气污染外部性问题的矫正——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2.2.4 庇古税规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基于社会成本理论
    2.3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作用机理
        2.3.1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的作用机理
        2.3.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问题
    3.1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3.1.1 全球大气污染的趋势和现状
        3.1.2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3.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3.2 大气污染规制的现状
        3.2.1 大气污染规制的国际现状
        3.2.2 大气污染规制的中国现状
    3.3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困境
        3.3.1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
        3.3.2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困境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4.1 环保税法对PM_(2.5)的减排效应——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
        4.1.1 研究方法
        4.1.2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估计结果
        4.1.3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1.4 结果与讨论
    4.2 环保税法的PM_(2.5)减排效应—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
        4.2.1 研究方法
        4.2.2 2018、2019 年省级工业类PM_(2.5)排放清单数据估计结果
        4.2.3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估计结果
        4.2.4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2.5 结果与讨论
    4.3 环保税法对PM_(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4.3.1 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标构建
        4.3.2 中国省区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研究
    5.1 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5.1.2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5.1.3 基准回归结果
        5.1.4 稳健性检验
        5.1.5 机制检验
        5.1.6 结果与讨论
    5.2 环保税法对企业迁移的影响效应
        5.2.1 理论假设
        5.2.2 实证过程
        5.2.3 贝叶斯回归结果
        5.2.4 安慰剂检验
        5.2.5 机制检验
        5.2.6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环保税法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
        6.1.2 环保税法经济效应的研究结果
    6.2 对策建议
        6.2.1 计税方法合理化设置
        6.2.2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机制的完善建议
        6.2.3 收益分配和使用机制的优化路径
        6.2.4 环保税法与其他大气污染规制的配合机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致谢

(2)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及其对应实验案例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小学《科学》教科书
        2.地理实验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从做中学”理论
二、小学《科学》课标与教科书中地理内容的分析
    (一)小学《科学》课标的分析
        1.小学《科学》课标内容的总体分析
        2.课标对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的活动建议
    (二)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的分析
        1.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知识的概括
        2.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项目的分析
三、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的设计
    (一)当前文献中的地理实验案例的分析
        1.案例筛选与案例分析目的
        2.案例分析
        3.案例分析启示
    (二)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的设计
        1.地理实验设计原则
        2.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设计示例
    (三)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设计的一般流程
四、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的实施
    (一)实验案例实施过程
        1.准备过程
        2.实施过程
        3.反思与评价
    (二)实验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一)教育文件类
    (二)专着类
    (三)期刊类
附录
    (一)附录1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其他地理实践活动项目汇总
    (二)附录2 已搜集到的地理实验案例
    (三)附录3 案例分析汇总
    (四)附录4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对应实验案例设计
致谢

(3)统合多效思维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乌海黄河化工厂改造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旧工业建筑
        1.2.2 统合多效
        1.2.3 建筑改造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学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统合多效思维
    2.1 建筑学理论中的统合多效思维
        2.1.1 建筑策划理论中的统合多效思维
        2.1.2 地域性建筑理论中的统合多效思维
        2.1.3 绿色建筑理论中的统合多效思维
    2.2 建筑学实践领域中的统合多效思维
        2.2.1 统合多效思维在乡村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2.2.2 统合多效思维在校园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2.2.3 统合多效思维在公共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统合多效思维与旧工业建筑改造
    3.1 统合多效思维及其操作模式
        3.1.1 统合多效思维概述
        3.1.2 统合多效思维模式
    3.2 统合多效思维与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契合
        3.2.1 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问题
        3.2.2 统合多效思维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影响
        3.2.3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原生与次生问题的对立与中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问题的对立与策略统合
    4.1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对立问题的策略统合机制
        4.1.1 问题的对立性与静态平衡
        4.1.2 问题的原生性与策略统合
    4.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对立问题的策略统合方法
        4.2.1 结构安全与空间效率的策略统合
        4.2.2 结构安全与文化氛围的策略统合
        4.2.3 空间效率与文化氛围的策略统合
        4.2.4 节能保温与文化氛围的策略统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问题的中立与策略统合
    5.1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中立问题的策略统合机制
        5.1.1 问题的中立性与动态平衡
        5.1.2 问题的次生性与策略统合
    5.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中立问题的策略统合方法
        5.2.1 结构安全与空间效率的策略统合
        5.2.2 结构安全与节能保温的策略统合
        5.2.3 结构安全与文化氛围的策略统合
        5.2.4 空间效率与文化氛围的策略统合
        5.2.5 空间效率与节能保温的策略统合
        5.2.6 节能保温与文化氛围的策略统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统合多效思维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设计实践
    6.1 黄河化工厂对立问题的策略统合应用
        6.1.1 密柱中的结构与空间利用
        6.1.2 底层空间的安全与领域性
        6.1.3 煤斗下的空间与工业氛围
        6.1.4 冷界面的空间与历史氛围
    6.2 黄河化工厂中立问题的策略统合应用
        6.2.1 建筑中庭的空间与时间性
        6.2.2 冷界面的空间利用与保温
        6.2.3 防寒门斗的空间利用与保温
        6.2.4 空间组织的保温与工业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毕业设计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4)基于随机有限集的交通目标航迹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1.2.1 基于数据关联的多目标跟踪研究现状
        1.2.2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跟踪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随机有限集多目标跟踪方法基础
    2.1 引言
    2.2 随机有限集滤波模型
        2.2.1 随机有限集理论
        2.2.2 多伯努利滤波原理
        2.2.3 高斯混合多伯努利滤波
    2.3 标签随机有限集滤波模型
        2.3.1 标签随机有限集
        2.3.2 δ-GLMB滤波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δ-GLMB的交通多目标航迹提取算法
    3.1 引言
    3.2 交通场景数据处理分析
        3.2.1 交通场景特点分析
        3.2.2 交通场景数据介绍
        3.2.3 数据杂点筛除
    3.3 基于δ-GLMB的交通多目标航迹提取算法
        3.3.1 δ-GLMB滤波算法的联合预测更新
        3.3.2 δ-GLMB滤波算法提取交通多目标航迹的实验
        3.3.3 δ-GLMB滤波算法应用在实际交通场景中的局限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适应门限判定多目标航迹提取算法
    4.1 引言
    4.2 自适应门限判定算法推导及航迹异常点剔除
        4.2.1 自适应门限判定算法框架
        4.2.2 自适应门限判定算法推导
        4.2.3 自适应门限判定剔除航迹杂点
    4.3 自适应门限判定算法实现航迹删除和航迹外推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城市历史景观
        1.2.2 动态完整性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动态完整性理论
    2.1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2.1.1 第三类型学及其历史连续性视角
        2.1.2 文化景观理论及其人地关系思想
        2.1.3 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及其核心观念
    2.2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思辨与探索
        2.2.1 保护范式的转型
        2.2.2 多维交互的认知模式
        2.2.3 动态完整性理论初探
    2.3 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范式构建
        2.3.1 时间线索——历时性层积
        2.3.2 空间线索——共时性特质
        2.3.3 人本线索——感知与认同
        2.3.4 线索拟合——综合保护途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性层积解构
    3.1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城区
        3.1.1 丹东老城历史景观概况
        3.1.2 典型构成要素及其价值
        3.1.3 价值存续的多元困境
    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演进
        3.2.1 缘起
        3.2.2 发生雏形阶段
        3.2.3 发展成型阶段
        3.2.4 剧变转型阶段
        3.2.5 稳中有变阶段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性分析
        3.3.1 层积空间结构与机制
        3.3.2 层积空间的叠构规律
        3.3.3 层积效应的作用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揭示
    4.1 共时界面中的特质单元解析
        4.1.1 城市景观形态单元
        4.1.2 景观特征类型单元
        4.1.3 历史景观特质单元
    4.2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区划
        4.2.1 信息层创建与密度区聚合
        4.2.2 特征斑块提取与单元内核识别
        4.2.3 模糊逻辑建模与单元范围划定
    4.3 单元特质挖掘与整体特质揭示
        4.3.1 单元特征的积聚现象解析
        4.3.2 单元特质的文化溯源探究
        4.3.3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整合揭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与认同量度
    5.1 基于居民感知的人地观诠释
        5.1.1 从空间地域到场所地方
        5.1.2 人地观中的情感内涵阐释
        5.1.3 人地观中的双向认同建构
    5.2 人地观视角下的维度关联探析
        5.2.1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维度
        5.2.2 感知维度的关联机制
        5.2.3 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
    5.3 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构建
        5.3.1 感知与感受数据的获取
        5.3.2 样本概况与影响因子提取
        5.3.3 量度评估模型构建与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途径
    6.1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双评价决策途径
        6.1.1 基于特质承载度的要素评价
        6.1.2 认同影响评价结果分类重构
        6.1.3 双评价的搭接耦合辅助决策
    6.2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变化管理途径
        6.2.1 以变化管理为核心的保护逻辑
        6.2.2 针对变化的动态趋势引导
        6.2.3 应对变化的动态均衡调控
    6.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元协同途径
        6.3.1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控规框架之中
        6.3.2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可持续框架下
        6.3.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层次主体协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市保护理论发展历程及重要文件梳理
    附录2 相关国际宪章和建议文件内容对比
    附录3 丹东老城现存主要遗产清单
    附录4 丹东老城主要历史时期地图
    附录5 针对城市历史景观感知与认同量度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可持续性研究
        1.2.2 熵在生态系统动态演变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1.2.3 熵在生态系统格局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1.2.4 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熵的概念及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2.1 概述
    2.2 熵的概念
        2.2.1 热力学熵
        2.2.2 信息熵
        2.2.3 熵的辨析
    2.3 遥感数据在生态可持续性中的应用
        2.3.1 遥感数据的特点
        2.3.2 遥感数据中的噪声
    2.4 熵视角下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2.5 小结
第3章 遥感时间信息熵方法
    3.1 概述
    3.2 模型选择难题
    3.3 生态系统年际间动态变化
    3.4 时间信息熵方法
        3.4.1 熵的度量方法
        3.4.2 遥感时间信息熵
    3.5 时间信息熵和生态弹性
    3.6 小结
第4章 遥感空间信息熵方法
    4.1 概述
    4.2 空间信息熵方法
        4.2.1 维度不匹配问题
        4.2.2 空间邻近度
        4.2.3 空间信息熵
    4.3 实验设计和算法比较
        4.3.1 模拟数据
        4.3.2 实际数据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4.4.2 实际数据结果与分析
    4.5 空间信息熵和生态复杂度
    4.6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介绍
    5.1 概述
    5.2 延河流域概况
        5.2.1 地理位置
        5.2.2 气候和水文特点
        5.2.3 植被分布
        5.2.4 社会经济背景
        5.2.5 生态建设政策
        5.2.6 生态可持续性问题
    5.3 研究数据介绍
        5.3.1 土地利用数据
        5.3.2 NDVI数据
        5.3.3 气象数据
    5.4 小结
第6章 熵视角下的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6.1 概述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研究区生态格局的组成特征分析
        6.3.2 研究区生态格局的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6.3.3 研究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3.4 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变化特征分析
    6.4 讨论
    6.5 建议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A 时间信息熵方法的推导和证明过程
附录B 关于H_(SC)和IJI的说明

(8)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气候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严寒城市
        1.3.2 公共空间
        1.3.3 冬季景观
        1.3.4 景观活力
        1.3.5 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冬季景观的活力性阐释
    2.1 冬季景观活力研究基础
        2.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2 研究范畴与概念
        2.1.3 活力与景观活力
    2.2 冬季景观的活力聚焦
        2.2.1 冬季景观的生命系统
        2.2.2 冬季景观的活力维度
    2.3 冬季景观的活力目标
        2.3.1 景观的适应能力
        2.3.2 景观的释放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现状研究
    3.1 冬季景观使用调查
        3.1.1 问卷调研
        3.1.2 参与观察
        3.1.3 数据分析
    3.2 冬季使用地点分析
        3.2.1 公共空间聚焦
        3.2.2 活力场地聚焦
    3.3 冬季人群需求聚焦
        3.3.1 以群体特征划分
        3.3.2 以行为类型划分
        3.3.3 需求归纳
    3.4 问题梳理
        3.4.1 布局问题
        3.4.2 使用问题
        3.4.3 视觉问题
    3.5 活力的目标重构
        3.5.1 空间的支撑力
        3.5.2 功能的凝聚力
        3.5.3 形式的吸引力
    3.6 活力的激发原则
        3.6.1 适应性原则
        3.6.2 复合性原则
        3.6.3 补充性原则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
    4.1 空间的适应性选择
        4.1.1 依托人口
        4.1.2 依托微气候
        4.1.3 依托公共建筑
        4.1.4 分化与重组
    4.2 空间的内部结构
        4.2.1 布局方式
        4.2.2 空间关系
        4.2.3 空间的冗余
    4.3 空间的连接
        4.3.1 实的连接
        4.3.2 虚的连接
        4.3.3 连接织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冬季景观功能的凝聚力
    5.1 冬季功能的强化
        5.1.1 功能的顺应
        5.1.2 功能的转换
        5.1.3 功能的复合
    5.2 冬季活动的吸引
        5.2.1 制造人群聚集
        5.2.2 增加景观互动
        5.2.3 强化冬季体验
    5.3 精神需求的满足
        5.3.1 唤醒居民集体记忆
        5.3.2 自我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
    6.1 吸引的理论依据
        6.1.1 自然法则
        6.1.2 喜爱模型
        6.1.3 透镜理论
    6.2 冬季景观审美偏好
        6.2.1 冬季景观分类
        6.2.2 冬季的吸引点
    6.3 冬季审美透镜模型
        6.3.1 冬季特色
        6.3.2 视觉丰富
        6.3.3 景观趣味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冬季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7.1 指标体系释义与评价标准
        7.1.1 空间支撑力评价
        7.1.2 功能凝聚力评价
        7.1.3 形式吸引力评价
    7.2 数据分析
        7.2.1 项目分析
        7.2.2 信度检验
        7.2.3 效度检验
        7.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7.3 评价体系构建
        7.3.1 变量计算
        7.3.2 指标权重计算
        7.3.3 模型构建
        7.3.4 模型验证
    7.4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的途径
        7.4.1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原则
        7.4.2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策略
        7.4.3 冬季景观要素设计要点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生态补偿立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四、拟解决的问题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七、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生态补偿概述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解析
        (一)生态补偿的制度缘起
        (二)生态补偿的本土改造
        (三)生态补偿的属性定位
    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自然契约关系理论
    三、重点领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状况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实践状况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状况
        (三)草原生态补偿的实践状况
        (四)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实践状况
        (五)国际性碳汇交易补偿的实践状况
第二章 生态补偿立法的现状分析:以草原生态补偿为例
    一、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立法的现状
        (一)宪法的规定
        (二)法律的规定
        (三)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的规定
        (四)地方性政府规章的规定
        (五)政策性文件的规定
    二、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立法的规范性问题
        (一)国家层面的专项法律缺位
        (二)单项法律的内容缺失缺陷
        (三)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粗疏
        (四)地方性立法整体参差不齐
    三、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立法的理论性问题
        (一)现行立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有所欠缺
        (二)现行立法在土地产权问题上存在矛盾冲突
        (三)现行立法在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取舍较困难
第三章 生态补偿立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事理逻辑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性理论
        (一)生态中心主义的质疑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辩白
        (三)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相互认同论
    二、环境法律调整论的内容与启示
        (一)环境法律调整论的基本内容
        (二)环境法律调整论所受的质疑
        (三)环境法律调整论的主要启示
    三、生态补偿立法中人与自然关系调整问题的双层视角
        (一)立法之内的结构调整
        (二)立法之外的运行调整
第四章 生态补偿立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构调整
    一、生态补偿核心要素的立法
        (一)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二)生态补偿的标准与测定
        (三)生态补偿的方式与来源
    二、生态补偿关联内容的立法
        (一)宪法精神的体现
        (二)法律责任的设置
        (三)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三、生态补偿体系内容的立法
        (一)行为模式的立法
        (二)权利义务模式的立法
        (三)法律部门间的衔接立法
第五章 生态补偿立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运行调整
    一、法的良好运行
        (一)法的良好运行的本质
        (二)法的良好运行的标准
    二、市场的调节作用
        (一)市场运作的现实困境
        (二)市场调节的模式选择
        (三)市场调节的运行重点
    三、生态环境治理的政治策略
        (一)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优越性
        (二)坚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趋向
        (三)注重政府主导地位中的合理作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四、恢复植被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D]. 韩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地理内容及其对应实验案例设计与开发[D]. 格力毕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统合多效思维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乌海黄河化工厂改造项目为例[D]. 赵褀.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随机有限集的交通目标航迹提取方法研究[D]. 王端阳.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D]. 季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D]. 王超军. 清华大学, 2020
  • [8]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D]. 孙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生态补偿立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问题研究[D]. 严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植被恢复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