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改革者与传统民族意识的转变

早期改革者与传统民族意识的转变

一、早期改良派与传统民族意识的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1](2020)在《治理视域下传统民本思想演进逻辑与现代转换》文中研究说明汉初采取与民休息之思想。唐初将民惟邦本当作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减轻赋税刑罚。北宋民本思想家认为君主之职是养民安民,施仁政,均土田,减赋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出民主君客、君权民授,主张抑制君权等先进思想,形成了较系统的民本思想体系。至近现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时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关系,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减轻倡导民权所带来的压力,使西方民主观念易于被国人接受,将民权思想比附民本思想,主张民权,反对君主专制。革命派认为民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理论而无制度,将传统民本思想纳入近代民主体系之中予以诠释。五四运动促进了传统民本思想向民主思想转换,共产党人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吸收改造有益因子,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路线愈加丰富鲜活。

冷岸静[2](2020)在《游走于“警察”之间 ——对警察概念表述文本的解读》文中研究说明现代“警察”概念的生成与流变,既有共时的辩难,也有历时的分歧,既有对本土资源的追本溯源,也有对西学的吸收和接纳。本文大致按时序与历史发展的逻辑,以警察概念群为研究对象,将警察概念表述文本置于近代历史语境下进行解读,考察警察概念的本源、内涵变迁和文化指征,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容受情况,力图厘清警察观念在近代中国演进的脉络。本文首先考察警察概念在西方的起源及其含义变迁状况,具体表现为两次“脱警察化”,即警察概念的内涵经历了从国家行政到内务行政、终被限定在组织法意义上的变迁。文章第三部分将视野转移至西方警察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接引和最初使用。鸦片战争后,新的思想资源开始输入中国,层出不穷的新词汇、新概念成为塑造国人思想的重要工具。作为国人最早认识到的现代警察形象,“巡捕”与“police”接轨,它是对现代警察的最初指代,是在被迫与西方人周旋交际的过程中感触到的,它嵌入了屈辱、国将不国的文化定位,其所形成的负面的社会形象也嵌入了国人愤懑的情感。早期改良派曾提出设立“巡捕”的主张,这一概念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但还停留在作为“异闻”的叙事模式。文章第四部分着重考察了甲午战败后“警察”和“巡警”在具体历史语境下的内涵及政治表意。留日人士通过翻译等行为将日本警察概念引入中国,并使用了“警察”一词进行文本表达和变法宣传。也正是甲午战败后,清廷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巡警”为清末警政改革的产物,作为实体化的警察概念,它是迟滞的清王朝学习西方先进事务的结果。“巡警”保存了旧邦的文化特征,“警察”链接的文化特征则是维新。文章第五部分具体论述了辛亥革命后现代国家的建立与现代警察观念的确立。具体表现为,“警察”在概念使用上超越巡捕、巡警等概念得以民主化、政治化,“警察”从具有维新意识人的共同话语成为大众话语并意识形态化。最后,文章考察了民国时期警察概念表述的游走与徘徊。不同学人在警察概念的传播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赋予警察概念本土化的意义,但这种意义的每一次分合都和现代国家的政治运作息息相关,对警察目的、警察职能、警察权力和警民关系等的探讨越发表现出浓重的时代性。总体而言,警察的存在状态是确定而稳定的,但对于这一客观状态的描述,也就是对“警察”概念的使用和话语表述,却呈现“游走”的状态。国人对警察的认识,也历经了从“奇闻异事”到“自觉理性”的变迁。对警察概念的建构与解构,是晚清以降中国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现实政治与文化生态三者交织互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对警察概念的传播与接受,充满了无穷的变数,也带来了太多的变异与不确定性。回顾“警察”概念的使用与内涵的表述,它包含的时代内容折射着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近代急剧的国家变迁中,“警察”概念以当时共同的选择显示出近代以降的旧邦维新以及与西方列强、与清廷旧制的诀别。警察概念的使用自觉、现代化内涵与最终形成的公共认同成为全民思想趋向现代化的结果,同时又推动着全民思想的现代化。

杨凯良[3](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王冬梅[4](2017)在《西方法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译介研究 ——严译《法意》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被认为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之一。对该书首次系统的译介始于严复的《法意》。本文从翻译文化史研究视角出发,采用文本细读与史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讨西方法学思想如何为近代知识分子所认知,以及这一翻译事件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发现:(一)严复翻译《法意》的主要动因,既是基于清末变法、修律、预备立宪的现实之需,也是基于严复自身思想启蒙的追求,是为解析中西法律制度及其背后的精神与原则。(二)出于启蒙动因,《法意》的译文与案语都呈现出严复启蒙话语的“译、释、评、论”的一贯模式。译文中的“释、评、论”体现出严复的翻译由于着眼于当时需要而带有他的主观理解与评论,从而难以完全符合原着本意,导致一定程度的失“信”。(三)译名上,严复较多地运用阐译、格义、会通的方法,其关键译名不拘泥于日译名词,如“君主”与“立宪”、“民主”与“共和”、“自由民权”与“自由”之间的区别。通过关键译名和案语,严复在译作中建构了其“法治”概念。他所译介的自由思想中,他更推崇是孟德斯鸠所论的“国群自由”,即以基本法为保障,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合理分配与制衡,从而获得的政治自由。(四)《法意》译介过程中,严复扮演了不在位的立法者角色,对变法、修律、立宪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辨析中西法差异的基础上,他否定传统儒家的“礼治”、法家的“刑法”之治,提出了立法为民、君民平等、立宪等现代法治思想,对清末主持修律的大臣沈家本亦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对近代法制转型发挥一定作用。本文认为,《法意》的翻译,是严复在外患内忧情境下的一种文化自觉翻译行为,是借助翻译“西学”建构新的“中学”以求富、求强、求治的学术体现。启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运用。严复不但传播西学,更要针对历史与现实,立现代“法治”思想,求长治久安之“道”。

钟婷[5](2017)在《清末民初中国舆论观念流变》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激荡着国人,新事物和新思想逐渐涌入国内,近代报刊就在其中。近代报刊最早由传教士传入中国,后逐渐被国人认识,随着早期报人报刊活动的开展和报刊思想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与近代报刊息息相关的近代舆论意识也开始发酵,应和着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也伴随中国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的大转型逐渐向前发展。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国内报刊活动为背景,以人物的舆论观念为主要考察对象,探究清末民初自报刊兴起以后近代舆论观念的生成和演变轨迹。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清末民初三个时期人物的舆论观进行研究,最终对这一时期舆论观念产生的变化进行梳理总结。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清末报刊兴起初期早期改良派的舆论观念,从传统清议的式微到近代舆论意识的萌发,近代报刊在其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清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促使传统士人身份发生变化,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变,立足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他们从对报刊的思考和实践中建立起最初的舆论观。本章主要考察了这一时期的报刊思想和报刊活动及其对舆论观念的影响,研究了陈炽、郑观应、王韬的舆论观念,其中对王韬的舆论观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认为,早期改良派虽然以报刊这一新媒介为中心发展了中国传统舆论观,开始意识到报刊在舆论中的作用,但他们的舆论观仍然是以传统"君权"为出发点,以"重民"思想为核心,实质上依然在中国传统舆论观念的框架内。所以,对早期改良派来说,他们仅算是迈出了传统舆论观向近代舆论观转型的第一步。第二章节主要探讨戊戌变法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舆论观,资产阶级改良派作为近代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群体,经历了早期舆论观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舆论观念已逐渐成熟,且由于政治变革的需要,更加追求实用性,要求服务于实践。本章主要考察了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报刊活动和特点及其对舆论观念发展的影响,研究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的舆论观,其中重点是对梁启超舆论观的考察。研究得出,这一时期政治报刊的兴盛推动了舆论观念的进步,而梁启超以"民权"思想建立的舆论观则意味着中国传统舆论在向近代舆论的转型中又前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第三章以民初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观为研究对象,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后,激进的革命思想发挥巨大能量,舆论观念继续变化发展。革命派更加注重舆论政治性和工具性的诉求,"政权"的需要成为他们舆论观念的主要出发点。本章主要考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的报刊活动及其对舆论观念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了章太炎、于右任和孙中山的舆论观,其中以孙中山的舆论观为重点。研究认为,随着报刊言论的激进化,这一时期对舆论政治功能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后期,舆论宣传也愈加被强调。本文最后一章对清末民初舆论观念的流变进行梳理和概括。首先考察不同时期对舆论认识的变化,包括对舆论主体、舆论客体和舆论本体的认识;其次考察舆论功能观的变化,包括舆论的政治功能和监督功能;最后是对舆论态度转向的考察,探讨从提倡"健全舆论"到宣传"主义信仰"所体现出来的对舆论态度的变化。

刘云凤[6](2017)在《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提出公平问题在中西方的历史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公平问题的探究,从对“公”、“平”、“正”、“义”的阐释到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展示了人们对于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西方对公平问题的探究在古埃及就有文字记载,表明公平最初是同人们的劳动实践及分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西方的公平思想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中西方历代先贤们的公平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和解决公平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运行程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特别是非市场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改革中各种矛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爆发,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显现,使得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平问题,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显示了政府解决公平问题的过程与决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探析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归纳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的公平问题可以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学方法、政治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对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绪论及六章内容。论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基本概念的界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部分,阐述了“公平”、“公正”、“正义”的异同,介绍了公平的类型等,指出了平等是衡量公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梳理了西方历史上的公平思想,筛选出了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契约论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也是产生于西方的公平思想,但在性质上与西方其他公平思想截然不同,所以在分类上单独列出。分析了上述公平思想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这些公平思想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西方公平思想随着列强的侵略涌入中国。基督教神学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圣经》完整译本在中国的出现,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开始系统地传入中国,传教士作为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通过直接讲道、写作或翻译书籍、创办教会学校、发行报刊等方式进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内容上具有麻醉性、消极性,鸦片战争后被列强利用充当了文化侵略的工具,奴化和驯顺中国人民,以利于列强的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来源之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是西方平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契约论公平思想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入中国的。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天赋人权思想、三权分立思想等逐渐传入中国。契约论公平思想源自霍布斯、洛克、卢梭,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自然权利(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较早地接触到或传播了天赋人权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间接或直接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杨廷栋、邹容、刘光汉、陈天华、孙中山也传播了契约论公平思想。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使了民众国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但也由于救亡图存的工具性,在传播过程中疏离了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本意,从而导致了影响的变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的热潮促使了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造社会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开始传入与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也得到了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达、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等通过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书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等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进行了传播;一些国民党人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即铲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对经济公平也有一些探讨。胡适、高一涵等在知识界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影响主要在理论层面,是五四时期“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改造国民性、增强国民个人权利意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指出了公平社会的新方向,其影响在不断扩大,并且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展开博弈。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专制主义在制度公平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博弈。李达、李一氓、吴亮平(吴黎平)、郭大力、王亚南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社会主义,主要传播者是罗隆基、张君劢、张东荪、施复亮等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所谓“计划化民主国家”的公平社会难以实现。新专制主义覆亡、自由主义式微、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胜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践行中出现了曲折,在建立相对公平的基本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出现了波折,由最初的追求平等到陷入了平均主义的误区。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分配公平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权利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按需分配原则。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解读与实践,使之附着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平均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思想的传出现了新气象,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思想的吁求,从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方面透析西方公平思想的影响。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可批判借鉴西方其他流派的公平思想,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历程启示我们在当今时代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各类传播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掘各类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功能,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力,巩固其主导地位。

刘永春[7](2016)在《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就是在反帝反封建的历程中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的问题。1840年以后,救亡以实现民族独立、启蒙以实现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一切改造中国的政治方案都要接受这两大历史主题的检验。本文以救亡、启蒙和民主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通过分析器物救亡、制度救亡、文化救亡的民主启蒙和政治实践,阐释西方民主让位于马克思主义民主、人民民主共和国代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过程和历史逻辑。第一章主要研究民主在近代中国提出的历史依据、任务和规定性。由于缺失先进的政治制度、主体性救亡力量和从容的时间和空间,中国救亡一开始就陷入困境。民主正是在破解救亡困境的历史课题中被提出的。民主启蒙可以唤醒群体意识,实现合力救亡;民主革命通过建构民主国家可以消除中西之间在制度上的代差;在民主制度的崭新平台上可以生成崭新的意识形态,达成新的社会认同。在回应救亡与启蒙两大历史主题的过程中,中国民主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展现出救亡与启蒙的规定性。第二章研究在器物救亡阶段,随着采西学、制洋器由口号到实践的深化,现代意识启蒙在近代中国起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唤醒了经世致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制,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爆发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推动洋务派借助中体西用谋求地主阶级的自救。虽然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是,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为民主在中国的萌生积累了主客观条件,历史的变动跑到了历史主体的前面。第三章阐述在制度救亡阶段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民主救亡接力。甲午战败引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但清王朝依然固守君主专制制度。于是,中国的救亡运动在经历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之后,走向了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造成了不可逆的制度革命。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一方面中国出现了第一次民主启蒙浪潮,另一方面民主启蒙落后于民主救亡的事实也显露出来。第四章研究在文化救亡阶段中国民主启蒙指导思想的转变、中国民主革命领导力量的转变。新文化运动推动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达到高峰。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启蒙产生了保留和转向,马克思主义逐渐成长为民主启蒙的指导思想。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工人阶级登上了民主革命的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救亡与启蒙的新局面。第五章研究救亡与启蒙对民主的规定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转变为民主现实的过程。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合力救亡的形式、在民主主体的阵容、在政党制度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但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满足不了救亡与启蒙对民主的要求。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民主救亡和民主启蒙的旗帜,经过土地革命的坚守,抗日战争的转折,解放战争的决胜,中国人民的救亡与启蒙终于造就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救亡、启蒙、民主三者矛盾运动的历史结果。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支撑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展现了它对推动人类民主进程的重大现实意义。

吴洪成,赵颖霞[8](2016)在《晚清实业教育思潮述论》文中提出职业教育并不是一开始便是现代意义的,它经历了一个从名称到意义的转换和扩展的实现过程。中国古代无职业教育的称谓,晚清将该种类型的教育名之曰实业教育。近代西方船坚炮利的威胁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使洋务派认识到军事技术和机器制造的重要性,有了学习西方技术的要求和动力,出现了学"西艺"的热潮,促成实业教育思潮的产生。经由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和清末"新政"时期新教育运动演绎、发展,实业教育思潮达到高潮,并对晚清相应历史阶段的实业教育实践和实业教育制度建立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吴俊梅[9](2015)在《戊戌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甲午中日海战的失败,成为奇耻大辱,也成为他们思想转变的契机。从“天朝大国”迷梦中惊醒的戊戌维新派,开始由热衷读书入仕转而关注民族与国家的命运,思考中国如何才能在日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走上了一条探索救国救民的思想启蒙道路。戊戌维新志士的启蒙教育思想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思想解放的潮流,对民众思想的解放、知识分子实践能力的增强、社会风气的转变、启蒙队伍的壮大产生重要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的启蒙教育思想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促使新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和资产阶级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基本价值,在认识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实践,形成了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的典型特点。当然,他们在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的同时,也实现着自身启蒙,不断地在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转换,引领国民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开启民智,共同探讨对“人”的基本认识,使其拥有个体独立和个性自由,进而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一点,对今日教育有诸多启示。论文由绪论、“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的实践”、“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的特点、局限性及时代影响”、“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方法六个方面。第一章,启蒙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本部分主要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对学术文化背景的分析主要围绕西方启蒙教育思想、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和早期改良派的启蒙教育思想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二章,启蒙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本部分主要从“批判旧学,提倡西学”、“树立新的人才观,培养‘特色之国民’”、“科学和民主并重”三个方面对戊戌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进行论述。第三章,启蒙教育思想的实践。主要通过建学堂、办报刊、组织学会、翻译书籍和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等途径来实践其启蒙教育思想。第四章,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局限性及时代影响。启蒙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舆论宣传与社会实践互为表里。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则主要从启蒙教育教育思想的不成熟性和启蒙教育实践对象的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启蒙教育思想实践的时代影响,从民众思想的转变、知识分子实践能力的增强、社会风气和氛围的转变以及乡绅、官员加入启蒙教育队伍四个方面予以解读。第五章,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今教育的启示。针对当今的教育问题,戊戌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主要从冲决应试教育的藩篱、摒弃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精神、实现自由民主的教育目的四个方面为当今教育提供借鉴。

孙德鹏[10](2014)在《清末以降的人权思想与实践(1840-1947)》文中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并不存在人权这一概念,而只有民权的概念。这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是与整个社会和国家相对立的,强调国家权力是对于个体自由的威胁。而"民"表达的是作为"群体"的民与君主的对立,强调国家权力由君向民的倾斜,其最高目标是将国家权力集中起来。在鸦片战争和新文化运动之后,民权这一概念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与强盛的"理性工具","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试图创造一个能够给予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新型社会,从民权向人权转换的时代于是得以开启,但"五四人"由于将民族主义因素灌注于人权之中,于是由民权向人权的转换终究成了未完成的乐章。自清末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处于战争与动荡,西方的各种思想汇集,让刚刚步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应接不暇,各种势力都打着救亡图存的旗号,将民权的部分思想付诸于实践,最终在五权宪法中达到最高峰。

二、早期改良派与传统民族意识的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改良派与传统民族意识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治理视域下传统民本思想演进逻辑与现代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唐宋:民本思想快速发展
    (一)两汉时期
    (二)唐朝时期
    (三)北宋时期
二、明清时期:完善与蜕变
    (一)批判君主专制
    (二)民主君客,君权民授
    (三)抑制君权
三、近现代时期:转换与质变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
    (二)早期改良派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
    (四)革命派

(2)游走于“警察”之间 ——对警察概念表述文本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警察概念的研究述评
        1.3 观念史和概念史的研究理论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5 研究的思路创新与研究方法
    2 西方警察概念的缘起与演化
        2.1 从国家行政到内务行政的警察概念
        2.2 从内务行政到组织法意义的警察概念
    3 鸦片战争时期:“巡捕”的出现与警察概念的输入
        3.1 “巡捕”与西方警察概念的接轨
        3.2 早期改良派对警察概念的表述
        3.3 报刊杂志对“巡捕”形象的刻画
        3.4 小结
    4 甲午战争时期:警察概念中的日本因素与建警实践中的“巡警”
        4.1 留日人士翻译的警察概念及其政治表意
        4.2 清末建警实践中的警察概念及其内涵
        4.2.1 概念表述中的警察分类
        4.2.2 依据违警律的警察概念
        4.2.3 固定于“民政之一端”的警察概念
        4.2.4 官方使用的“巡警”概念
        4.3 小结
    5 辛亥革命前后:现代警察观念的确立
        5.1 “警察”概念的使用自觉
        5.2 “警察”概念的公共认同
        5.3 小结
    6 民国时期:警察概念表述的分分合合
        6.1 范扬表述的警察概念
        6.2 李士珍表述的警察概念
        6.3 郑宗楷表述的警察概念
        6.4 余秀豪表述的警察概念
        6.5 警察概念表述的“游走”
        6.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警察杂志经眼简录(1840-1949年)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2.6 已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着名大学校长
        1.3.2 高等教育思想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4.1.1 师承关系维度
        4.1.2 学术网络维度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8.1.1 形成过程
        8.1.2 影响因素
        8.1.3 形成特点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4)西方法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译介研究 ——严译《法意》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晚清法学翻译场域中的《法意》
    1.2 法学翻译史研究现状
        1.2.1 法学界的研究
        1.2.2 国际汉学界的研究
        1.2.3 国内语言学和翻译学界的研究
    1.3 严复翻译研究
        1.3.1 严复“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研究
        1.3.2 严复译名研究
        1.3.3 严复译着的研究
        1.3.4 《法意》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6 本文架构
第2章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2.1 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2.2 孟德斯鸠政体理论的早期译介
    2.3 梁启超、《译书汇编》、张相文对孟德斯鸠学说的宣传与译介
        2.3.1 梁启超对孟德斯鸠及其学说的宣传与介绍
        2.3.2 《译书汇编》对《论法的精神》前四卷的译介
        2.3.3 张相文对《论法的精神》上册的翻译
    2.4 严复对《论法的精神》的译介
        2.4.1 严复翻译《法意》的起始时间
        2.4.2 严复翻译所用英文底本考
    2.5 孟德斯鸠法学思想翻译传播的特点与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复翻译《法意》的动因
    3.1 严复翻译行为的整体文化解读
    3.2 严复翻译《法意》的背景和动因
        3.2.1 时代与社会需求
        3.2.2 东学和张相文翻译的问题
        3.2.3 严复的追求——“治道”
        3.2.4 孟德斯鸠学术方法的感召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复启蒙翻译模式解析
    4.1 翻译与启蒙
        4.1.1 严复译介西学的用心
        4.1.2 严复各译着的共性——启蒙
        4.1.3 严复的启蒙话语系统
    4.2 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争议
        4.2.1 “信达雅”与“达惜”
        4.2.2 严复翻译实践“信”的争议
    4.3 《法意》中的失“信”
        4.3.1 漏译与误译
        4.3.2 增译
    4.4 《法意》案语与启蒙
    4.5 启蒙与“信达雅”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严复《法意》译名与“法治”思想建构
    5.1 近代西学东渐中的译名问题
    5.2 严复《法意》译名例解
        5.2.1 音译
        5.2.2 义译
        5.2.3 严复与张相文译名的差异——以“government”为例
    5.3 译名与中西法理之辨
        5.3.1 "law”译名的挑战
        5.3.2 “law”与“理”“礼”“法”“制”
    5.4 译名与“治道”
        5.4.1 "monarchy"是“君主”“独治”还是“立宪”
        5.4.2 "republic"是“民主”还是“共和”
        5.4.3 "liberty"与“自由”、“民权”
        5.4.4 严复“治”的思想建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法意》的接受及对近代法制转型的影响
    6.1 《法意》在西法东渐史上的接受
        6.1.1 严复启蒙翻译模式的意义
        6.1.2 《法意》的接受
    6.2 《法意》翻译与近代法制转型
        6.2.1 晚清法律思想
        6.2.2 沈家本修律思想与清末“礼法”之争
        6.2.3 严复作为不在位的立法者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丁韪良《万国公法》中的"republic"译名
附录2: 清末编译的法学基础理论(1901-1911年)
附录3: 严复《法意》中的高频语词

(5)清末民初中国舆论观念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研究概况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从"君权"出发:早期改良派的舆论观
    第一节 式微的千年清议
    第二节 早期改良派通过报刊进行的政治参与
        一、早期报人的诞生及其早期报刊活动
        二、早期改良派舆论观的形成及内容
        三、早期改良派舆论观的时代特色
    第三节 王韬的舆论观
        一、王韬的人生经历与舆论观的形成
        二、王韬舆论观的思想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民权"的兴起: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舆论观
    第一节 救亡图存:深重的民族危机
    第二节 政治报刊的兴盛与舆论观念的发展
        一、维新派的报刊活动
        二、维新派舆论观的形成及内容
        三、维新派舆论观的时代特色
    第三节 梁启超的舆论观
        一、梁启超舆论活动与舆论观的形成
        二、梁启超舆论观的内容
    小结
第三章 "政权"的需要:革命洪流下的舆论观
    第一节 "鼓吹时代":激进的政治环境
    第二节 激进的报刊活动与作为集团化政治工具的舆论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舆论观的形成及内容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舆论观的时代特色
    第三节 孙中山的舆论观
        一、孙中山的舆论实践活动
        二、孙中山舆论观的内容
    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舆论观的嬗变
    第一节 对"舆论"认识的变化
        一、对舆论主体的认识:从"臣民"到"国民"的演变
        二、对舆论客体的认识:公共事务的纳入
        三、对舆论本体的认识:从民情到意见
    第二节 舆论功能观的变化
        一、舆论政治功能的强化
        二、舆论监督功能的发展
    第三节 对舆论态度的转向:由积极到怀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学术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公平的起源及语义
        二、公平涵义的演变与实质
        三、公平的类型
        四、公平与平等
        五、“西方公平思想”的界定
第一章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产生背景
        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西方近代公平思想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
        二、西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西方现代公平思想
        一、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
        二、罗尔斯的公平思想:分配正义论
        三、诺齐克的公平思想:权利正义论
        四、德沃金的公平思想:资源平等论
        五、沃尔泽、米勒的公平思想:多元正义论
第二章 清末民初:列强侵略与西方公平思想的传入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救亡图存与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最初传入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入契机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影响分析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影响
        二、契约论公平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与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一节 历史巨变与公平思想传播背景的变换
        一、国内:封建专制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国际:西方文明的没落与苏俄社会主义的魅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传播的社会条件:政治环境、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列宁、斯大林公平思想的载体——苏俄社会主义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四、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陈独秀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二、胡适对实用主义(实验主义)的传播
        三、高一涵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五节 影响分析
        一、西方公平思想是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
        二、改造不平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之争
第四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度抉择——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
    第一节 国内外背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影响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向:新民主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及历史的抉择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的翻译和出版
        二、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单行本的翻译出版
        三、期刊论文
        四、传播的主要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一、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误读及原因
        二、消灭三大差别的目标与实践:人民公社——从平等到平均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平思想传播的新气象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研究、发展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影响分析
        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影响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影响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及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条件、特点分析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分析
    第二节 启示
        一、强化、壮大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
        二、巩固、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渠道
        三、充分发掘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传播功能,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影响力
        四、搞好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吸引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课题及获奖情况

(7)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二)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救亡与启蒙:近代中国民主选择与建构的历史主题
    一、救亡与启蒙的历史困境
        (一) 封建制度应对救亡无效
        (二) 民众缺失救亡的主体性
        (三) 救亡与启蒙的时空被压缩
    二、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一) 民主启蒙可以实现联合救亡
        (二) 民主革命可以创建现代国家
        (三) 民主政权可以重塑意识形态
    三、救亡与启蒙对民主的规定性
        (一) 救亡与启蒙对民主形式的规定
        (二) 救亡与启蒙对民主内容的规定
第二章 器物救亡与现代意识的觉醒
    一、经世致用:旧体制与新挑战的惯性对接
        (一) 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应对危机的惯性
        (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策略
        (三) 西方"长技"中初显的民主因素
    二、中体西用:旧体制加新器物的复杂结果
        (一) 被多项解读的"中体西用"
        (二) 以"新用"来巩固"旧体
        (三) "新用"在"旧体"内发酵
    三、启蒙的星火:现代意识一小步
        (一) 现代科技意识的觉醒
        (二) 世界意识的萌生
        (三) 救亡意识的增长
第三章 制度救亡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困境
    一、政治改良:对君主立宪的鼓吹与试验
        (一) 思想启蒙与维新变法相互推动
        (二) 立宪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三) 革命是救亡的必由之路
    二、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一) 三民主义学说的确立
        (二)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 帝制覆灭与民国建立
        (四) 民国沦落与共和幻灭
    三、启蒙困境:民主启蒙滞后于制度救亡
        (一) 制度救亡的急进与激进
        (二) 民主启蒙的功利与迟滞
        (三) 国民与民国的思想距离
第四章 文化启蒙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资本主义性质的文化启蒙
        (一) 对"个性解放"的齐声"呐喊
        (二) 启蒙由制度层面转入价值层面
        (三) 旧民主主义的传播达到最高峰
        (四) 资本主义启蒙方案的失败与转向
    二、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启蒙
        (一) 把人的个性解放立足于社会解放的基础之上
        (二) 用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取代少数人的思想批判
        (三) 用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取代资产阶级的民主
    三、中国共产党与启蒙的新局面
        (一) 救亡与启蒙领导核心的更替
        (二) 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
        (三) 救亡与启蒙的主体开始转换
第五章 人民民主:救亡与启蒙的历史选择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各革命阶级联合救亡
        (一) 新三民主义对救亡与启蒙规定性的把握
        (二) 民主联合阵线绘出民主主体的近代轮廓
        (三) 国共党内合作的努力与政党协商的萌芽
        (四) 资产阶级领导的联合专政无法实现救亡要求
    二、土地革命时期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尝试
        (一) 从农村到城市的民主政权成长路径
        (二) 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的创造与局限
        (三) 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的转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一) 抗日救亡激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救亡与启蒙规定性的全面破解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四) 人民民主是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历史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晚清实业教育思潮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洋务派与实业教育思潮的产生
二、早期改良派与实业教育思潮的发展
三、维新派与实业教育思潮的高涨
四、晚清实业教育思潮的实际影响
    (一)洋务学堂的西艺教育
    (二)维新运动时期兴办的实业学堂
    (三)实业教育在清末学制中的确立
五、晚清实业教育思潮的理论意义与职业教育的兴起

(9)戊戌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一) 在教育功能层面研究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
        (二) 在女子教育层面研究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
        (三) 在中西文化比较层面研究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
        (四) 在培养新民层面研究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
        (五) 在教育实践、意义及启示层面研究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
        (六) 在其他相关层面研究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
    四、 概念界定
        (一) 戊戌维新派
        (二) 启蒙
        (三) 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 创新之处
    六、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 其他学术文化对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一) 西方启蒙教育思想的冲击
        (二) “经世致用”——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三) “商战固本”——早期改良派的启蒙教育思想
第二章 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 “冲决俗学之网罗”:批判旧学,提倡西学
        (一) “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二)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二、 “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树立新的人才观,培养“特色之国民”
        (一)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二) “当学问,不以男女而异也”
    三、 “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己以为公”:科学与民主并重的思想启蒙
        (一) “黜伪而崇真”的科学启蒙教育思想
        (二) “屈己以为公”的民主启蒙教育思想
第三章 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的实践
    一、 建学堂
    二、 办报刊
    三、 组织学会
    四、 翻译书籍
    五、 改革科举考试制度
第四章 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点、局限性及时代影响
    一、 启蒙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 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二) 舆论宣传与社会实践互为表里
    二、 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
        (一) 启蒙教育思想的不成熟性
        (二) 启蒙教育实践对象的局限性
    三、 戊戌维新派启蒙教育思想实践的时代影响
        (一) “智慧骤升,如万流谲沸不可遏抑”
        (二) “广联人才,开通风气”
        (三) “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
        (四) “有官绅之力所可及,而其成效之速,可与此二事相去不远”
第五章 戊戌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一、 冲决应试教育的藩篱
    二、 摒弃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
    三、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精神
    四、 实现自由民主的教育目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10)清末以降的人权思想与实践(1840-1947)(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译介的人权与民主
    (一) 人权:一个回归的汉语外来词
    (二) 作为君权对立面的民权
    (三) Democracy的颜色
二、民权思想的演进
    (一) 君民共主
    (二) 富强为体, 民权为用
    (三) 民权革命
    (四) 五四人的人权观
    (五) 军绅政权与人权
三、民权的舒枝展叶
    (一) 兴民权
    (二) 预备立宪
    (三) 民国时期的立法实践
四、民权实践的高峰———五权宪法
    (一) 五权宪法的思想根源
        1. 五权宪法是实现三民主义的关键
        2. 五权宪法是建国三阶段的最后任务
    (二) 五权宪法的内容
    (三) 五权宪法的实践
        1.“五五宪草”
        2. 中华民国宪法

四、早期改良派与传统民族意识的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 [1]治理视域下传统民本思想演进逻辑与现代转换[J]. 张元. 社科纵横, 2020(10)
  • [2]游走于“警察”之间 ——对警察概念表述文本的解读[D]. 冷岸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8)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4]西方法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译介研究 ——严译《法意》解析[D]. 王冬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5]清末民初中国舆论观念流变[D]. 钟婷. 安徽大学, 2017(08)
  • [6]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D]. 刘云凤. 扬州大学, 2017(10)
  • [7]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D]. 刘永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晚清实业教育思潮述论[J]. 吴洪成,赵颖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9]戊戌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吴俊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10]清末以降的人权思想与实践(1840-1947)[J]. 孙德鹏. 中国人权评论, 2014(02)

标签:;  ;  ;  ;  ;  

早期改革者与传统民族意识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