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

新形势下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

一、新形势下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任可心[1](2021)在《N沉降下川中丘陵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其介导的C、N转化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系分泌物作为调控植物根系-土壤界面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媒介,在森林土壤功能和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成为当前地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近年来,伴随着氮(N)沉降不断加剧,森林根源C输入及其介导的根际土壤养分矿化深受根系活动与菌根特征的影响,并深刻地反馈于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稳定性。然而,目前关于N沉降下森林根系分泌物输入特征变化及其介导的土壤养分矿化过程原位研究较为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根际生态学过程及其理论体系的深入认识。基于此,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人工林为对象,在2018年开始通过添加不同N水平(低N:25 Kg N/hm2·a;高N:50 Kg N/hm2·a;对照:0 Kg N/hm2·a)模拟大气N沉降,并在2020年生长季(5月、8月和10月)和非生长季(1月和12月)分别对各处理样地根系分泌物进行原位收集,并同步采集根际/非根际土壤,比较分析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通量及其介导的根际土壤C、N素矿化过程及其微生物特性差异。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年通量对不同N处理的响应差异。N添加显着降低了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年通量,且高N处理对根系分泌物C输入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具体地,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柏树人工林单位根生物量根系分泌速率(μg·g-1·h-1)降幅分别为14.10%和28.35%(p<0.05);使单位根长根系分泌速率(μg·cm-1·h-1)降幅分别为13.12%和27.29%(p<0.05);使单位根表面积根系分泌速率(μg·cm-2·h-1)降幅分别为15.25%和29.78%(p<0.05)。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年C输入通量(g·m–2·a-1)降幅达10.15%和30.64%(p<0.05)。此外,N处理对根系分泌物C输入的抑制效应在生长季比非生长季更为明显。2.不同N处理对根际土壤C、N过程根际效应大小的影响差异。N添加显着抑制了柏树人工林土壤C、N矿化过程的根际效应大小,且高N处理对C、N矿化过程的抑制作用强于低N处理。具体而言,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下土壤C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降幅分别达7.42%和21.47%(p<0.05),而土壤N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降幅分别达9.09%和23.00%(p<0.05)。类似地,N添加也显着降低了根际无机态N的根际效应。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NH4+-N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6.08%和20.88%(p<0.05),而使NO3--N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7.05%和20.69%(p<0.05)。3.不同N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特征根际效应大小的影响差异。类似地,N添加显着抑制了柏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MBC、MBN)、β-D-葡萄糖苷酶(BG)、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ER)各微生物参数的根际效应大小,且高N处理对上述根际微生物特性的抑制效应比低N处理更为强烈,前者大约是后者的2-3倍。具体地,与对照处理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MBC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3.43%和30.03%(p<0.05);使MBN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6.28%和31.08%(p<0.05);使BG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8.77%和26.22%(p<0.05);使NAG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1.33%和21.28%(p<0.05);使PPO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2.02%和42.39%(p<0.05);使PER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24.80%和42.50%(p<0.05)。4.N处理下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与根际C、N矿化微生物过程的偶联效应。不同N处理下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根际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之间均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即随着外源N的添加,柏树人工林降低了根系分泌物C输入量,并诱导了更低的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土壤C、N矿化激发效应强度。该结果也证实了根系分泌物C输入是驱动森林根际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变化的重要调控因子综上所述,N添加显着降低了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量,并抑制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关联的土壤C、N矿化激发过程,且高N处理对上述过程的抑制强度明显高于低N处理。上述结果表明不同N水平添加对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具有相似的影响方向(均为抑制效应)但又不同的影响幅度(抑制强度有差异),为证实根系-土壤-微生物各核心单元之间的偶联效应深刻地受N沉降所调控提供了试验证据。本研究从根际视角丰富了N沉降下川中丘陵区人工林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科学认识,也为川中丘陵地区的植被恢复和该区大面积分布的人工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周丰[2](2021)在《人口流动背景下川中丘陵地区村域土地利用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11月23日,贵州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村的发展转向新方向、进入新时代。十九大就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已经明确提出了七条之路。无论是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还是文化兴盛,就乡村发展而言,“人、地、资金”是绕不开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人和地”是主要的内在因素,是乡村发展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和男性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农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村人口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妇女化的特征。伴随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也必然会发生转变。因此,为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乡村中“人和地”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四川省川中丘陵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三台县黎阁村为研究单元,运用人口学相关理论,采用农村快速评估(RRA)、入户访谈、关键信息人座谈等数据采集方法,以“扎根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为理论指导构建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人口流动背景下,川中丘陵地区人口流动的特征、人口流动的流向、人口流出后当前农村常住人口的人口现状和特征,以及当前人口结构下村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利用变化。从土地利用性质的变化、土地上实践主体的变化、土地上实践方式的变化以及土地上实践结果的变化4个维度解读农村土地利用变迁的具体内涵,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了4点结论:第一,当前农业补贴政策有待完善;第二,农户对土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第三,农户老龄化、妇女化,催生了新的“换工”劳动方式;第四,农户产业意识薄弱,但“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雷晓丽[3](2021)在《中国西南部小城市园林植物资源运用配置及植物多样性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大城市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许多小城市因资金投入较少、地理位置较偏、城市发展起步较晚等原因,园林植物生态结构不稳定。南充市是中国西南部历史较悠久的小城市,具有较强代表性,本文以它为例开展西南部小城市园林植物资源应用配置与生态系统特征分析,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嘉陵区是南充市较大的一个行政区,区内含55条主要街道、10个公园、7个单位,5个不同档次的居住小区。采用随机抽样原理对南充市嘉陵区的园林植物配置及群落构成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嘉陵建成区园林绿地现栽植常见园林植物有86科178属262种。其中常见乔木有92种(隶属35科65属),占常见园林植物所有种的35.1%;灌木有95种(隶属40科63属),占常见园林植物所有种的36.3%;藤本有10种(隶属8科10属),占常见园林植物所有种的3.8%;草本有70种(隶属30科50属),占常见园林植物所有种的26.7%。2、经调查统计,嘉陵建成区常见乡土植物有55科95属118种,占常用园林植物总品种的45.1%。对乡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应加大引种驯化,利用本地植物美化城市,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3、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进行分析:嘉陵区常绿木本117种(占常见园林植物46.66%),落叶木本80种(占常见园林植物30.53%)。所有绿地常绿木本与落叶木本比值为1.46:1,常绿木本在各类绿地中均占据优势地位。4、通过对嘉陵建成区77个绿地单元中同种园林植物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植物运用频度,应用频度在20%以上的植物有15种,分别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天竺桂(Cinnamomun japonicum)、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银杏(Ginkgo biloba)、小叶榕(Ficus concinna)、樱花(Cerasus sp.)、女贞(Ligustrum lucidum)、红花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f)、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香樟(C.camphora)、朴树(Cehis sinensis Per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黄葛树(F.virens)。5、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群落参数的多样性特征。(1)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dMa)特征。不同类型绿地中,均以乔木层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dMa)值最大,其次是灌木层,然后是草本层,最低是藤本植物。道路绿地在各类绿地植物层次中物种丰富度最低,公园绿地最高。(2)植物均匀度特征。不同绿地不同层次植物均匀度均不同,乔木层、灌木层中均匀度最高的是居住区绿地,乔木层最低为公园绿地;灌木层中最低为道路绿地;草本层中单位绿地均匀度最高,公园绿地最低。公园绿地虽然在各绿地中植物种类最多,但在各层次植物均匀度均较低,其中乔木层、草本层均最低。公园绿地面积最大,种类使用重复率较高,导致植物分布不均匀,所以均匀度较低。(3)Simpson辛普森指数(D)与香浓多样性指数Shannon(He)。根据物种多样性调查数据计算分析得出,Simpson辛普森指数(D)与香浓多样性指数Shannon(He)表示各类绿地不同层次的多样性关系相对一致,草本层相对于灌木层、乔木层多样性较低。公园绿地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与其他绿地类型各层次相比数值偏低,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发现,公园绿地乔木种类丰富,但为了景观效果公园某些区域成片栽植同种树种,形成以某种植物为主的景观,如樱花、桂花、水杉、香樟等。6、群落结构的多样性特征。从77个不同类型绿地中抽样选取60个典型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群落结构有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灌丛5种类型,大多数为乔灌草类型及乔灌类型,占群落结构总数的88%。(2)嘉陵建成区植物群落不同维度的结构多样性比较:丰富度指数从高到底依次为乔-灌-草>乔-灌>灌-草>灌丛>乔-草;辛普森指数乔-灌>乔-灌-草>灌-草>灌丛>乔-草;香浓指数乔-灌-草>乔-灌>灌-草>灌丛>乔-草;均匀度指数灌丛>乔-草>乔-灌>乔-灌-草>灌-草,植物群落物种构成丰富的类型结构相对更加稳定。根据对嘉陵建成区园林绿化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园林植物运用主要存在群落结构单一、乡土植物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建议在今后进行植物运用时,应加大野生植物资源、乡土植物资源引种、驯化研究,运用乡土植物的资源优势和能形成稳定植物群落结构的特点,进行小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运用的群落设计,保证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陶帅[4](2021)在《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时空分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长期以来的扶贫开发实践与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的精准扶贫理念,不仅为世界减贫理论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其它国家的扶贫实践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2020年底,随着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以解决,绝对贫困被彻底消除,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全面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然而,贫困化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国内研究多聚焦于单一年份的空间分异机制研究,对贫困时空分异机制较少,影响了县域空间贫困瞄准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在此背景下,探究一种能够高效、便捷、科学客观的县域空间贫困长效监测方法,精准识别空间贫困时空分异格局与机制,这对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类追求效率兼顾公平的需要来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空间贫困理论研究范式,以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利用夜间灯光数据、高分辨率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等提取贫困识别多维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实现不同研究年份县域空间贫困识别与预测;再使用GIS空间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对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分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以验证空间贫困陷阱的存在性;最后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时空分异机制,并凝练了县域空间贫困核心分异机制,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贫困分异机制下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随机森林模型构建的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识别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与泛化能力。其中,用于贫困县识别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袋外精度(Out of Bag,OOB)达99.3%,识别准确率达0.946;用于贫困发生率预测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OOB精度达91.5%,拟合优度R2=0.925。(2)2000—2018年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区被识别为贫困县的数量呈波动速率不断减少。其中,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与大小凉山彝区这四大贫困片区内县域始终识别为贫困县的概率较高,片区外县域贫困县识别概率在波动趋势中逐渐减小。(3)县域空间贫困现象具有较为强烈的集聚性及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不同贫困片区之间县域空间贫困分异突出,空间贫困陷阱始终存在。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发生率在2000—2018年间呈较为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 I指数均大于0.5。大小凉山彝区与高原藏区是稳定且持续的贫困发生率高值热点集聚区域;秦巴山区与乌蒙山区贫困发生率集聚趋势逐渐减弱趋于消失。(4)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分异机制存在时空变化。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研究年份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县域空间贫困核心驱动力。县域自然地理环境所构成的自然地理资本禀赋差异、包括农业发展水平在内的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地理资本禀赋差异、县域交通区位所构成的区位地理资本禀赋差异是造成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的重要原因。(5)不同贫困片区呈现不一致的县域空间贫困核心驱动机制,空间贫困陷阱存在机制各不相同。除县域综合发展水平与农业发展水平外,交通区位、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分别对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与大小凉山彝区县域空间贫困分异具有更为显着的影响。

黄浩原宇[5](2020)在《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时期,以传统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小农经济是桎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源所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村基础设施难以连片建设、农业生产长期成本较高、农业科技水平难以进步等局限。有别于以传统农户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家庭农场实现集约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社会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经营效益,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原地区农业生产较发达,而丘陵地区地貌崎岖不平、零碎分散等特点增加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难度,因而推动丘陵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弥补农业发展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南充丘陵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规模经营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从家庭农场的历史沿革、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农场的相关内涵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资料,了解当地农场数量、经营规模、扶持政策、劳动力素质等情况,根据访谈结果和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资料分析当地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得出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目前存在土地流转不畅限制经营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机械化进程、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致使农场融资不足、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薄弱、现代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匮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等限制因素。之后,系统总结出国外农业资源丰裕型、资源一般型、资源匮乏型相关代表国家家庭农场与国内典型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为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启示。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农经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具体对策建议。

周光美[6](2020)在《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文中指出城乡融合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总趋势。而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这是一种继承,更是一种深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城乡关系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好城乡融合之路。作为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南充市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南充市为研究对象,揭示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时空特征,既填补了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时空演化的空白,也为南充市解决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南充市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此外,这对于成渝经济区与四川省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南充市及其7个区域为研究单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2007—2017年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探究。首先从经济、社会、生态等5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其指标权重,并利用加权算法得到2007—2017年间南充市及各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值,分析其时序变化特征。再以得到的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值,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其次,以得到的南充市及各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值,利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对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特征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南充实际情况与实际分析所得结果总结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看,基于市域层面,2007-2017年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整体形势向好。城乡各维度融合呈现低质量向高质量发展趋势,除社会融合外,其余维度发展较同步。基于县域层面,市辖区与营山县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有所下降,其余区域整体上有所上升,但营山县和仪陇县在后期的发展中却有下降趋势。同一区域,城乡融合各个维度发展并不同步;不同区域,各个维度发展态势差异较大。从薄弱形势来看,市辖区、阆中市、南部县在空间融合方面发展力度不够;西充县、蓬安县、阆中市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仪陇县、西充县生态融合方面尚待进一步的发展;营山县、仪陇县在社会融合方面还需进行改善。基于预测结果来看,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呈稳步增长趋势。在未来发展时期,其发展潜力有待提升。(2)从空间角度看,对城乡融合发展差异的总体格局进行解析,发现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差异大体上是呈下降趋势,但后期呈上升趋势,说明各区域的协调发展仍需高度关注;在不同维度融合方面,城乡生态、主体功能融合发展差异整体上有所上升,社会融合发展差异后期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在城乡生态、社会、主体功能融合方面,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问题突出。对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同一时期内,各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其发展稳中有忧,市辖区与仪陇县两极化趋势明显,区域不协调发展问题突出;在不同维度融合方面,各时期发展层次不一。城乡主体功能、经济、生态融合最高发展层次区域都是市辖区,除空间融合外,城乡其余维度融合最低发展层次区域都是仪陇县,极化发展趋势明显。(3)从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困境来看,南充市异地半城镇化问题形势严峻,其发展动力支撑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不容乐观。同时,各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极化效应显着。针对其发展困境,本文提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区域发展等举措来促进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问题的解决。

张妍[7](2019)在《山地丘陵地区农村“空心化”水平时空演变及分异机制研究 ——以仪陇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以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地区分布广泛,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3.45%,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空心化”水平在发展历程、演变特征、驱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其农村“空心化”问题更值得研究。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妥善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典型山地丘陵区——四川省仪陇县作为研究区域,以各乡镇作为评价对象,通过利用2009-2015年仪陇县各乡镇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建立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描述性统计指标、重心转移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仪陇县农村“空心化”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选取距中心城镇距离、公路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地形位指数4个因素分析其对农村“空心化”水平地域分异的影响,通过综合对比各影响因素2015年的回归系数划分出农村“空心化”的地域类型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时间维度上,2010-2015年仪陇县农村“空心化”水平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农村“空心化”水平平均值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表明各乡镇农村“空心化”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在空间演变上,土地“空心化”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各等级有较强的集聚特征。人口“空心化”和农村“空心化”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强的耦合性,都以中、低等级为主。绝大多数乡镇的农村“空心化”水平类型保持稳定,只有少数乡镇发生了变化。土地“空心化”的重心在乐兴乡和丁字桥镇内来回摆动,人口“空心化”和农村“空心化”的重心有东移的趋势。标准差椭圆保持西北—东南向的稳定态势。仪陇县农村“空心化”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高—高集聚区,高—低集聚区只在少数年份出现过,且乡镇个数较少。低—低集聚区呈分散状态分布,低—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仪陇县的东部边缘地区。(3)在分异机制及地域类型划分上,各地域分异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距中心城镇距离、地形位、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空心化”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公路密度与农村“空心化”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距中心城镇距离对农村“空心化”水平的影响最大。根据各地域分异影响因素2015年GWR回归系数把仪陇县农村“空心化”水平的地域类型划分为自然环境主导型、资源丰度主导型、交通条件主导型、区位条件主导型。自然环境主导型是仪陇县最主要的地域类型,资源丰度主导型所占的比例最小。各地域类型的乡镇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应对农村“空心化”的措施。山地丘陵地区农村“空心化”的治理需要统筹不同尺度的要素和力量,只有从政府、不同地域单元、农民个体层面进行系统性的治理才有可能彻底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4)本论文是针对山地丘陵地区乡镇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研究,由于地形和尺度的作用,相对于大多数宏观层面基于区县尺度的研究而言,本论文有着更加独特的视角。由于地域系统和地域功能的差异,山地丘陵地区乡镇尺度的农村“空心化”规律可能不同于区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规律。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关注山地丘陵地区乡镇尺度这一微观地域功能单元对于缓解农村“空心化”、促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朱芳[8](2019)在《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文中指出耕地作为农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目前人们对耕地多功能认识不够全面,其主要功能长期被认为是生产功能,而一味追求耕地的产出而忽视耕地其它衍生功能,导致目前耕地生产模式严重超出农田生态系统,出现大量土地退化、土壤酸化等问题。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面对稀缺的耕地资源,如何科学客观认识耕地多功能,理清多功能演变规律及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出耕地主导功能及其演变特征,准确定位区域耕地功能特征,对促进耕地多功能协调发展及耕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对耕地多功能研究多集中在各项功能时空演变规律探究,针对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以及主导功能识别研究较少。本文以四川省县域作为研究单元,首先建立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因子载荷,进而得到各指标权重,测算四川省各县域2005、2010和2015年的耕地各项功能,理清耕地多功能空间演变规律,进一步剖析耕地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出各区县耕地主导功能及其演变路径,最后通过系统聚类法对研究区进行功能分区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研究期内四川省各区县耕地多功能水平空间差异显着。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功能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川东地区,中等水平区空间分布呈现分散格局,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地区,且在空间上呈现集聚趋势;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高水平、较高水平和中等水平区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川中和川南片区,且空间集聚趋势有弱化现象,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地区,且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耕地社会就业承载功能高水平、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川西北,且空间集聚有弱化趋势,中等水平区呈现分散格局,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川中部地区,且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呈现“南北两极高,东西两极低”的空间格局。(2)耕地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耕地国民经济贡献与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在空间上表现为协同关系,协同增强区域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协同减弱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协同减弱,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权衡作用,即存在此消彼长的空间格局,权衡区域主要分布在川东部地区;耕地社会就业承载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在空间上表现为协同减弱,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在空间上权衡与协同关系不突出。(3)四川省耕地主导功能主要呈现出由单一主导功能向多主导功能演变趋势。耕地功能逐渐实现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演变,且四川省各区县主导功能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性。川西、凉山州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安全维护主导功能;川东北、川中部以及川西南地区主要以粮食安全保障为主导功能;社会就业承载功能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多主导功能主要分布在两者边缘交汇处、川东北及成都平原。(4)四川省耕地多功能可划分为4种类型10个区。川东北、盆地西缘、攀西安宁河谷地区主要以粮食安全保障为主导功能,划分为农业生产主导型区;中部浅丘、川南地区、成都平原以粮食安全保障和国民经济贡献为多主导功能,划分为高效农业建设型区;川滇、川西北地区以生态安全维护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为多主导功能,划分为特色农业发展型区;大小凉山和秦巴山区主要以生态安全维护和国民经济贡献为多主导功能,划分为绿色农业保护型区。农业生产主导型区应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高效农业建设型区要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特色农业发展型区应强化自己特色农业产业,绿色农业保护型区着重发展生态可承载的适宜农业。

刘晓永[9](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杨帅[10](2015)在《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式商业也开始兴起。新式商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外国洋行。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洋行早期的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方面,充当中外贸易的中介。二是买办商人开办的商业。买办作为外国洋行的经纪人,收入较高,他们将其收入积累作为资本,投入到商业或其他行业中,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进行商业经营活动。买办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三是旧式商业的转型。一些旧式商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也采用资本主义商业的的经营方式,将其转换为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近代新式商业的兴起,从总的来看,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在经营内容上更多地在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服务。四川的私营商业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发展,经营业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迅速增长,有的已发展为“百万富翁”。各类商号也随之兴起,商号的发展演变与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新的态势。清末,四川各地的金融机构以票号、典当、钱铺、因利局等旧式融资业为主,其中票号最具实力。辛亥革命后,票号衰败,钱庄、银号代之而兴。民国初年,重庆钱庄发展到50多家,上下货帮的款项收交和城市商贩的资金周转多由钱庄汇兑融通。1915—1934年中国、交通、殖边、金城、江海等国内大银行先后来川设立机构,同时,由四川官、商创办的四川、华川、铁道、浚川源(复业)、聚兴诚、美丰、大中、川盐、川康、重庄、四川工农、四川建设、和成、裕商等一批银行相继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各大域市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继内迁,大量资金涌入四川。抗战结束时,川、康两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3家(其中总机构380家),约占全国全融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遍布川、康各大、中、小城市的金融网络。山货属于四川省重要产品,每年出口数量极大,在民国以前,四川多数地方并没有山货帮一说,被称为山货帮的商品,都属于药材帮贸易范围以内,统称为山货药材业,后因其中有非药材部分的货品,营业日益扩大,于是脱离药材业范围,而自成山货帮。比如桐油,本来包括在山货业以内,只因抗日战争前桐油业发展突飞猛进,占全国物产输出总额的第一位,已非山货业所能统括,因此,原有的产业逐渐分化出以专门经营药材、桐油、畜产品等为主的大山货行业,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营生的各种商号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包容,而又各有特色的不同商号群体。饮食品商号涵盖的范围较广。民以食为天,四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粮油市场在近代仍保持着封闭型、区域型的传统,除桐油出口商外,粮油商人中小户居多。市场交易方式,仍以产销见面、余缺调剂为主,批发交易次之,期货交易甚少。交易规则多从习俗,缺乏公开性与竞争性。清末民初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四川糖业极盛时期。四川的糖除内销本省外,还销往邻省。桔糖下运至两湖销售,称为“药糖”,白糖销至陕甘,红糖销至贵州和云南,冰糖多为本省消费,资中、内江所产多销川东南,简阳、资阳所产多销川西北。随着自然流转的渠道,在销售区域的合江、江津、重庆、涪陵、万县、合川、成都以及宜昌、沙市都形成了川糖的市场。民国时期,腹茶引岸制度无形解体,茶商在缴纳政府课税以后,即摆脱历来的限制而自由营运。有的产茶地区已扩销省外市场。如邛崃历来以生产边茶为主。腹茶兴盛,市场已扩至成都、广汉、简阳、新繁、新都、中江、金堂等,后来又开辟陕西、甘肃、青海等、都属于直接运往消费地。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1926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随之发展的丝商、棉纱商号及夏布商号在川内各地日渐活跃,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空间,成都、乐山、三台、南充等地的丝业、重庆及其周边城市的棉纱业及隆昌、内江、荣昌等地的夏布业,这些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就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号的分布格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这些商号分布与变迁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商号的数量上的变化、商业籍贯上的演变、资本规模上的变化都各有特色;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及变迁方面,主要体现在商号与交通、商号与资源开发、商号与城市商业中心、商号与行帮组织及人口等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

二、新形势下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N沉降下川中丘陵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其介导的C、N转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立项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采取的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特殊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对象
        2.2.2 生长季节与非生长季的区分
        2.2.3 试验样地设置及N添加处理
        2.2.4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2.2.5 样品采集
        2.2.6 指标测定与分析
        2.2.7 数据计算
        2.2.8 数据分析
第3章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通量差异
    3.1 研究结果
        3.1.1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差异
        3.1.2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通量差异
    3.2 讨论
        3.2.1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差异
        3.2.2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季节动态变化差异
        3.2.3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通量变化
第4章 N处理下根际土壤C、N矿化过程根际效应差异
    4.1 研究结果
        4.1.1 N处理下土壤C、N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4.1.2 N处理下土壤有效N根际效应差异
    4.2 讨论
        4.2.1 不同N处理对土壤C、N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的影响
        4.2.2 不同N处理下柏树人工林土壤有效N根际效应差异
第5章 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与胞外酶活性根际效应变化
    5.1 研究结果
        5.1.1 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5.1.2 N处理下土壤胞外酶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5.2 讨论
        5.2.1 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5.2.2 N处理下土壤胞外酶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第6章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输入与根际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的偶联效应
    6.1 研究结果
        6.1.1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与微生物特征根际效应大小的偶联效应
        6.1.2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输入与土壤C、N过程根际效应大小的偶联效应
    6.2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状况

(2)人口流动背景下川中丘陵地区村域土地利用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构建
    2.1. 概念界定
        2.1.1. 村域
        2.1.2. 人口结构
        2.1.3. 人口流动
        2.1.4. 土地利用模式
        2.1.5. 土地利用变迁
    2.2. 理论构建
        2.2.1. 扎根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生计理论
第三章 川中丘陵地区农村人口与土地利用现状
    3.1. 川中丘陵地区区域概况
        3.1.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1.2. 区域人口现状
    3.2. 调研点的选择和资料来源
        3.2.1. 调研点选择的缘由
        3.2.2. 资料来源
    3.3. 调研村概况
        3.3.1. 地理位置
        3.3.2. 土地资源
        3.3.3. 人口与组织资源
    3.4. 村域流动人口分析
        3.4.1. 流动人口特征
        3.4.2. 流动人口流向
    3.5. 村域常住人口现状
    3.6. 村域土地利用现状
        3.6.1. 人均土地的占有
        3.6.2. 实际耕种的土地与种地的农户
第四章 调研村土地利用变迁分析
    4.1. 人口流动对土地利用变迁的影响机制
        4.1.1. 人口流动与土地利用变迁的关联性
        4.1.2. 人口流动影响土地利用变迁的作用方式
    4.2. 调研村村域土地利用特征
        4.2.1. 土地流转
        4.2.2. 土地撂荒
    4.3. 调研村村域土地利用变迁维度解析
        4.3.1. 村域土地用途的变迁
        4.3.2. 村域土地利用主体的变迁
        4.3.3. 农业生产工具与灌溉方式的变迁
        4.3.4. 土地利用形态变迁:农作物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农业补贴政策有待完善
    5.2. 农户对土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5.3. 产生了新的“换工”劳动方式
    5.4.“小农经济”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结语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附件 1:人口流动背景下川中丘陵地区村域土地利用变迁研究 常住人口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西南部小城市园林植物资源运用配置及植物多样性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选题来源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园林植物运用配置的相关研究
        1.1.1 园林植物运用配置原则
        1.1.2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
    1.2 园林植物群落的相关研究
        1.2.1 国外园林植物群落研究
        1.2.2 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研究
        1.2.3 植物群落多样性方法研究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嘉陵区基本情况
        2.1.2 绿化发展状况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文献收集归纳
        2.5.2 实地勘察研究
        2.5.3 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运用现状与分析
        3.1.1 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科、属、种基本组成
        3.1.2 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运用与各城市比较分析
        3.1.3 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运用频度分析
        3.1.4 乡土植物运用分析
        3.1.5 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生活型分析
        3.1.6 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季相分析
        3.1.7 小结
    3.2 南充市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配置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嘉陵城区代表性道路园林植物配置
        3.2.2 嘉陵城区代表性公园绿地园林植物配置
        3.2.3 嘉陵城区代表性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
        3.2.4 嘉陵城区代表性单位绿地园林植物配置
        3.2.5 小结
    3.3 嘉陵建成区绿地园林植物多样性分析
        3.3.1 园林植物物种丰富度分析
        3.3.2 园林植物物种均匀度分析
        3.3.3 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3.4 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3.4.1 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3.4.2 园林植物群落木本植物优势度分析
        3.4.3 植物群落密度比较分析
        3.4.4 郁闭度分析
        3.4.5 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主要研究结论
        4.2.1 南充市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运用特征
        4.2.2 南充市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配置特征
        4.2.3 南充市嘉陵建成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4.2.4 南充市嘉陵建成区典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4.3 建议
    4.4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嘉陵建成区园林植物运用名录
致谢

(4)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理论综述
        1.2.1 空间贫困的内涵及演变
        1.2.2 空间贫困理论研究
        1.2.3 多源地理数据支持下的空间贫困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理环境
        2.1.3 气候背景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发展
    2.3 贫困现状
        2.3.1 总体情况
        2.3.2 贫困片区
    2.4 扶贫历程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3.1.1 GIS空间分析方法
        3.1.2 探索性数据分析
        3.1.3 随机森林模型
        3.1.4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县域空间贫困识别
    4.1 贫困识别多维特征提取
    4.2 随机森林模型构建
        4.2.1 贫困县类别识别模型
        4.2.2 县域贫困发生率估算模型
    4.3 贫困县识别及其时空变化
    4.4 县域空间贫困发生率时空变化
        4.4.1 县域空间贫困总体空间格局演变
        4.4.2 县域空间贫困局部空间格局演变
        4.4.3 县域空间贫困空间变异特征
        4.4.4 县域空间贫困分组分析
        4.4.5 县域空间贫困减贫成效时空变化
第五章 县域空间贫困时空分异机制
    5.1 县域空间贫困地理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地理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5.2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
        5.2.1 指标主成分提取
        5.2.2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5.3 县域空间贫困分异机制时空演变
    5.4 县域空间贫困核心分异机制及政策建议
        5.4.1 核心驱动力变化
        5.4.2 县域空间贫困核心分异机制
        5.4.3 政策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5)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界定
    2.2 家庭农场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营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3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3.1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3.1.1 经营规模和土地流转成本情况
        3.1.2 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合作组织情况
        3.1.3 家庭农场产业分布情况
        3.1.4 城镇化发展与农场从业者情况
    3.2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来源
    3.3 访谈结果分析
        3.3.1 种养结合
        3.3.2 “党支部+家庭农场+贫困户”利益联结
        3.3.3 助力精准扶贫
    3.4 访谈总结
4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4.1 土地流转困难限制经营规模
    4.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机械化进程
    4.3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使得农场融资不足
    4.4 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薄弱
    4.5 现代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匮乏
    4.6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5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不同资源禀赋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1.1 资源丰裕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1.2 资源一般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1.3 资源匮乏型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2 国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2.1 “吉林延边”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2.2 “浙江宁波”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2.3 “湖北武汉”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2.4 “安徽郎溪”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3 对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6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政策建议
    6.1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6.2 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6.3 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
    6.4 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
    6.5 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农经人才队伍建设
    6.6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访谈提纲
附录B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调查问卷
附录C 实地调研与相关文件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与城镇
        2.1.2 农村与乡村
        2.1.3 城乡融合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理论
        2.2.2 西方城乡关系理论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3.1.3 经济与社会条件
    3.2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3.2.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3.2.2 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1978-2005)
        3.2.3 21世纪初至今(2005至今)
    3.3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3.3.1 同城化发展型
        3.3.2 产城融合发展型
        3.3.3 产镇融合发展型
        3.3.4 美丽乡村建设型
    3.4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
        3.4.1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3.4.2 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不断增强
        3.4.3 城乡融合保障能力与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3.4.4 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
        3.4.5 特色乡镇建设成效显着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充市城乡融合水平时序发展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测度方法
        4.2.1 熵值法
        4.2.2 灰色预测模型
    4.3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时序特征
        4.3.1 市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时序变化特征
        4.3.2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时序变化特征
    4.4 预测结果分析
        4.4.1 建模过程
        4.4.2 模型检验
        4.4.3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趋势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化
    5.1 测度方法
        5.1.1 变异系数
        5.1.2 泰尔指数
    5.2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特征
        5.2.1 城乡融合整体发展水平差异性特征
        5.2.2 城乡融合各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性特征
    5.3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
        5.3.1 城乡融合整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
        5.3.2 城乡融合各维度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6.1 城乡融合发展困境
        6.1.1 异地半城镇化问题形势严峻
        6.1.2 发展动力支撑不足
        6.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
        6.1.4 区域发展差异明显,极化效应显着
    6.2 城乡融合发展对策
        6.2.1 统一城乡市场要素,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6.2.2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6.2.3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配置公共资源
        6.2.4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7)山地丘陵地区农村“空心化”水平时空演变及分异机制研究 ——以仪陇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农村“空心化”相关理论基础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人地关系理论
        1.3.3 区位论
        1.3.4 推拉理论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论文框架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创新点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
4 农村“空心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4.1 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评价指标说明
    4.2 农村“空心化”水平的测算与结果
5 农村“空心化”水平时空演变分析
    5.1 农村“空心化”水平时序演变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农村“空心化”水平时序差异分析
    5.2 农村“空心化”水平时空演变及形成原因分析
        5.2.1 土地“空心化”空间分布特征
        5.2.2 农村“空心化”空间分布特征
        5.2.3 人口“空心化”空间分布特征
        5.2.4 山地丘陵地区乡镇尺度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分析
    5.3 农村“空心化”水平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5.3.1 农村“空心化”水平演变特征
        5.3.2 农村“空心化”水平重心转移
        5.3.3 农村“空心化”水平标准差椭圆
        5.3.4 农村“空心化”空间自相关分析
6 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机制研究
    6.1 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影响因素变量选取与处理
        6.1.1 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6.1.2 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影响因素数据共线性检验
        6.1.3 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影响因素数据处理
    6.2 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6.2.1 GWR模型权函数与带宽的确定
        6.2.2 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影响因素GWR模型回归结果
    6.3 农村“空心化”地域类型划分及对策建议
        6.3.1 农村“空心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
        6.3.2 农村“空心化”地域类型划分结果及对策建议
        6.3.3 山地丘陵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方案集成分析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多功能起源和内涵
        1.2.2 耕地多功能类型与特征
        1.2.3 耕地多功能评价
        1.2.4 耕地多功能保护与驱动因素
        1.2.5 研究评述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论文框架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2 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耕地多功能评价模型修正与测度
    4.1 耕地多功能评价模型
        4.1.1 模型假设
        4.1.2 变量定义与初始模型
        4.1.3 信度分析
        4.1.4 验证性因子分析
        4.1.5 模型结果分析
    4.2 耕地多功能水平测度
5 耕地多功能空间演变分析
    5.1 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5.2 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5.3 耕地社会就业承载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5.4 耕地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6 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空间关联分析
    6.1 国民经济贡献与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2 国民经济贡献与社会就业承载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3 国民经济贡献与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4 社会就业承载与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5 粮食安全保障与社会就业承载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7 耕地主导功能识别及分区研究
    7.1 耕地主导功能识别与演变研究
        7.1.1 耕地主导功能识别
        7.1.2 耕地主导功能演变
    7.2 耕地多功能分区
    7.3 耕地多功能分区对策建议
        7.3.1 农业生产主导型区
        7.3.2 特色农业发展型区
        7.3.3 高效农业建设型区
        7.3.4 绿色农业保护型区
8 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2010 年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值
    附录Ⅱ 2015 年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值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10)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思考
    三、相关理论及概念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四川商号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资源环境
    第二节 四川商号的市场环境
        一、新式商业的兴起与四川商号的发展
        二、四川主要贸易市场与商号的分布格局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典当业的兴起与分类
        二、四川典当的分布格局与演变
        三、四川典当业分布特点
    第二节 民国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钱业的产生及演变
        二、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三、四川钱业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四川银行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银行的演变与分类
        二、四川银行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民国时期四川银行分布特点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山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四川药材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药材商号发展与药材业组织的演变
        二、 四川主要地区药材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药材商号分布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桐油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主要桐油产销区域分布与桐油商号组织的发展
        二、 四川桐油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桐油商号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省畜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畜产业商号组织构成及演变
        二、 四川畜产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三、 四川畜产商号分布特点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食用品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粮食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一、 四川粮食商号的市场环境与组织构成
        二、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糖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蔗糖产销区域分布及糖业组织的演变
        二、 四川糖业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蔗糖商号的的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茶业商号发展及变化
        二、 四川茶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茶业商号分布特点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四川纺织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四川蚕丝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一、 四川早期丝业发展与丝号的兴起
        二、 四川主要地区丝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丝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夏布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夏布业的兴起与夏布商号的发展
        二、 四川夏布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夏布商号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棉纱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棉产业发展与棉业商号的演变
        二、四川主要地区棉纱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四川棉纱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
        一、商号数量上分布的差异
        二、商号籍贯分布上的差异
        三、商号资本分布的差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差异及变迁的原因
        一、资源分布与传统产业结构
        二、城镇布局与物流走向
        三、商业成分与资本构成
        四、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域社会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一、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二、商号分布与贸易中心的关系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区域环境的互动
        一、四川商号分布与交通环境的互动
        二、四川商号分布与技术环境的互动
        三、四川商号分布与人口环境的互动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社会变迁
        一、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二、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组织的影响
        三、商号分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影响
结论与余论
参考文献

四、新形势下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N沉降下川中丘陵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其介导的C、N转化过程[D]. 任可心.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2]人口流动背景下川中丘陵地区村域土地利用变迁研究[D]. 周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3]中国西南部小城市园林植物资源运用配置及植物多样性结构分析[D]. 雷晓丽.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四川省县域空间贫困时空分异研究[D]. 陶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浩原宇. 成都大学, 2020(08)
  • [6]南充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D]. 周光美.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山地丘陵地区农村“空心化”水平时空演变及分异机制研究 ——以仪陇县为例[D]. 张妍.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D]. 朱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10]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D]. 杨帅. 西南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新形势下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