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的实验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的实验研究

一、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雅[1](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数据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机制演变》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数据集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机制演变,为后续实验验证小柴胡汤治疗肝脏方面疾病的作用机理提供思路与线索。研究方法:1.在研究小柴胡汤治疗HB的网络药理学中,利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预测平台对小柴胡汤活性成分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GEO数据库下载HB相关的芯片数据集GSE114783,并使用GEO2R插件进行分析处理后筛选出DEGs;将小柴胡汤活性成分靶基因与HB的DEGs取交集。将小柴胡汤治疗HB的靶基因其输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小柴胡汤-HB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再导入Cytoscape3.7.2软件中进行分析并筛选核心靶基因;利用DAVID 6.8和Omicshare平台对核心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2.在研究小柴胡汤治疗LC的网络药理学中,利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预测平台对小柴胡汤活性成分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GEO数据库下载LC相关的芯片数据集GSE114783和GSE77627,并使用GEO2R插件进行分析处理后筛选出DEGs;将小柴胡汤活性成分靶基因与LC的DEGs取交集。将小柴胡汤治疗LC的靶基因其输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小柴胡汤-LC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再导入Cytoscape3.7.2软件中进行分析并筛选核心靶基因;利用DAVID 6.8和Omicshare平台对核心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3.在研究小柴胡汤治疗HCC的网络药理学中,利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预测平台对小柴胡汤活性成分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利用GEO数据库下载HCC相关的芯片数据集GSE101685和GSE25097,并使用GEO2R插件进行分析处理后筛选出DEGs;将小柴胡汤活性成分靶基因与HCC的DEGs取交集,将小柴胡汤治疗HCC的靶基因其输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小柴胡汤-HCC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再导入Cytoscape3.7.2软件中进行分析并筛选核心靶基因;利用DAVID 6.8和Omicshare平台对核心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和GEPIA数据库在线识别核心靶基因的预后信息及鉴定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在小柴胡汤治疗HB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小柴胡汤活性成分通过TNF、AKT1、MAPK3、F2、MTOR、CAV1等核心靶基因,参与血管生成、血小板激活、T细胞协同刺激、肝再生、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等生物过程,调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NF、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NF-κB、PI3K-Akt、Jak/STAT等信号通路。2.在小柴胡汤治疗LC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小柴胡汤活性成分通过VEGF A、AKT1、CYP2C9、PTGS1、CXCL2等核心靶基因,参与影响纤连蛋白结合、溶血磷脂酶活性、磷脂酶A2活性等分子功能;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调控、磷脂酰胆碱酰基链重塑、葡萄糖代谢等生物过程。调控乙型肝炎、TNF、Toll样受体、IL-17、趋化因子、MAPK、RAS、NFκB、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新陈代谢、脂肪细胞脂解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信号通路。3.在小柴胡汤治疗HCC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小柴胡汤活性成分通过MYC、ESR1、CDKN2A、PTGS2、FOS、TLR4、CCL2等核心靶基因,参与炎症反应、雌二醇反应、氧化还原过程、脂质代谢过程、器官再生、肝再生、血管生成等生物过程,调控p53、癌症通路、乙型肝炎、肝细胞癌、TNF、T细胞受体、Toll样受体、MAPK、NFκB等信号通路。其中核心靶基因CDKN2A、CCNB1、CDK1、EZH2、CCNA2、G6PD、NQO1在肝癌组织中显着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结论:本研究综合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对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潜在靶基因及信号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阐述了小柴胡汤可以抑制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中的炎症反应,在肝炎期,主要调控乙型肝炎信号通路、丙型肝炎信号通路、TNF等信号通路,具有较强抑制炎症和调控细胞增殖等作用;在肝硬化期,主要调控NFκB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新陈代谢、VEGF等信号通路,能够通过调节糖脂质代谢、免疫、血管新生起到治疗作用;在肝癌期,可以通过调节p53、肝细胞癌、肝再生等多条与癌症相关的通路来抑制肿瘤的进展;其中 CDKN2A、CCNB1、CDK1、EZH2、CCNA2、G6PD、NQO1在肝癌组织中显着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后续实验研究的着手点及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为进一步开展小柴胡汤治疗肝脏方面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

100710)[2](2004)在《我国医学科学研究发展动态》文中研究指明 2002年,我国医学科学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炎、恶性肿瘤等,并取得新的进展。对一些医学科学的前沿领域和热点的研究也显示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如各类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人类干细胞基

成军[3](2004)在《功能基因组学与肝脏疾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基因组学是指应用整体的研究技术阐明基因和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因此,需要发展一些强大的分析技术,对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进行研究.这必将为肝脏病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论述功能基因组学的先进技术在肝病领域的应用.

邓涛,范公忍,陈天宝,陈乃玲,胡大荣,王孟薇,贾克明[4](2002)在《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为HCV/HBV重叠或混合感染的防治寻求新的高效联合基因免疫策略。方法 分别将与HCV核心区基因互补的cDNA和HBV核心区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RSC) ,构建pRSC HBV/HCV ,转染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 / 0 ) ,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 ,免疫Balb/c小鼠 ,用酶联免疫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及荷瘤试验观察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及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pRSC HBV/HCV转染的SP2 / 0细胞可见HBcAg及HCV核蛋白染色阳性荧光细胞 ,相对分子质量 14 0 0 0及 2 10 0 0处均可见蛋白条带 ,Western印迹分析可见特异性的蛋白条带。 10只免疫鼠中全部出现抗 HCV及抗 HBV抗体 ,而对照组 (n =10 )全阴性。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对转染pRSC HBV/HCV的SP2 / 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荷瘤试验显示免疫组小鼠注射转染pRSC HBV/HCV的SP2 / 0细胞后肿瘤生长缓慢。结论 pRSC HBV/HCV在Balb/c小鼠可同时诱导对HBcAg及HCV核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及细胞免疫应答

邓涛[5](2001)在《Balb/C小鼠及HBV转基因鼠对不同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寻求高效的HCV/HBV联合基因免疫策略,研究免疫刺激DNA序列联合 基因免疫在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及在HBV转基因鼠的抗病毒效应。材料与方法: 1.分别将与HCV核心区基因互补的cDNA和HBV核心区基因克隆于含两套表达单元的真核双表达载体的 CMV启动子和 RSV启动子下游(pRSC-HBV/HCV),转染SP2/0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观测蛋白的表达,免疫Balb/c 小鼠,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抗-HBc及抗-HCV抗体的转换,通过LDH释放法观察小鼠脾细胞对表达HBcAg及HCV核蛋白的SP2/0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并通过荷瘤试验观察小鼠注射表达HBcAg及HCV核蛋白的SP2/0细胞后肿瘤生长情况以判断体内CTL活性。 2.通过PCR扩增在HBV核心区3’端引入4个拷贝的CpG序列,定向克隆于卡拉霉素抗性基因的 VR1012为载体(V-HBc/CpG)。同时从质粒pcDNA-HBV经酶切,回收其中1KB的不含CpG序列的HBV核心区基因,定向克隆于V-1012(V-HBc)。并人工合成硫代修饰的免疫刺激DNA寡核苷酸[CpG ODN]及非免疫刺激寡核苷酸[非CpG ODN],分组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检测血清抗-HBc抗体的转换,通过LDH释放法观察小鼠脾细胞对表达HBcAg的SP2/0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并通过荷瘤试验观察小鼠注射表达HBcAg的SP2/0细胞后肿瘤生长情况以判断体内CTL活性。 3.用CpG ODN与HBV S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V-HBs)联合免疫HBsAg转基因鼠,用ELISA观察小鼠血清HBsAg及抗体转换,通过免疫组化 [SP法]、病理HE染色及电镜观察小鼠肝组织HBsAg表达量的改变、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1.pRSC-HBV/HCV转染SP2/0细胞可见游离 HBcAg及HCV核蛋白的表达,5只免疫鼠中全部出现抗一HCV及抗一HBV抗体,小鼠脾细胞对转染pRSC-HBV/HCV的SPZ/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活性为sl%,明显高于空载对照组,荷瘤试验显示免疫组小鼠注射转染pRSC-HBV/HCV的驴/0细胞2周时肿瘤平均直径为7.25土 豆.15mm,明显小于空载对照组小鼠肿瘤直径门.85士0.25mm),二者差异显着 (P<0.05)。注射肿瘤细胞后3周,2只pRSC-HCV/HBV免疫组小鼠仍然存活,而对 照组则全部死亡。 2.免疫刺激DNA序列联合基因免疫实验显示,V-HBC+CPG ODN组及V一 HBC/CpG组免疫鼠脾细胞对转染pRSC-HBV的SP2/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活性分别 为 18%、60%,均高于 V-HBC+非 CpG ODN组及 V-HBC对照组。荷瘤试验显示 V 一mc联合 CpG ODN组及 V一HBc/CpG在免疫 2周时肿瘤直径分另为 5.8 f 0.l恤。 4.85士0.75mm,明显小于 V-HBC联合非 CPG ODN及 V-HBC对照组门.85土0.65、 19.05士0.75j,差异显着(P<0.05)。注射肿瘤细胞后 3周,V一HBC联合 CPG ODN 组及 V-HBc/CpG免疫组小鼠仍然存活,而对照组全部死亡。 3.在HBV转基因鼠的抗病毒实验显示,V-HBS联合CpG ODN组6只免疫鼠中 有2只血清抗一ms抗体阳性,其平均效价为56.21士15.16mIWml,高于免疫保护 所需的最低水平(10ml/ml),血清HBsAg浓度在免疫后第8周时明显降低,并 有2只转阴,而单用V-HBS组及V-1012对照组小鼠血清抗一HBS抗体均阴性、 HBsAg含量无明显降低。V-HBs+CpG ODN组肝组织 HBsAg的表达量低于 V-HBs组及 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V-HBS联合CPG ODN组肝组织病理及电镜观察可见 大量炎细胞浸润,炎症组织活动度积分明显高于V-HBS组及对照组。 结论:PRSC一HBV/HCV在Balb *小鼠可同时诱导对HBV及HCV的体液免疫应答 及细胞免疫应答,提示真核双表达载体可用于构建联合基因疫苗,该研究为HBV/HCV 联合基因免疫探索了新的策略。CpG ODN联合V-HBc及V一HBc/CpG在Balb/c体内 可增强其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进一步在 HBV转基因鼠的实验研究显示,CPG ODN 联合 V-HBS可增强其免疫应答及抗病毒效应。该实验证实 CpG ODN联合基因兔疫可 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及抗HBV效应,为打破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及基因兔疫治疗 探索了新的方法。

周怡驰[6](2021)在《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肝病大国,多种肝病高发,肝纤维化作为肝病研究和治疗的重要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纤维化是肝脏修复肝损伤引起的异常结缔组织增生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改变。肝纤维化存在于大多数慢性肝病中,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甚至可持续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研究肝纤维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阻止肝病的发展、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很大的意义。近年来,肝纤维化的病理分子生物学机制、临床诊疗技术等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西医对于抗纤维化疗效尚不确切,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确切的优势,已有多种注册适应证为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上市。柴芪益肝方由导师胡世平教授所创,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方,前期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对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胡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获评“南粤最美中医”,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疾病,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目的结合临床回顾性研究、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动物实验探讨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与作用机制,为该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并分析总结导师胡世平教授“推陈致新”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柴芪益肝方组方思路中的应用。方法1、临床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3日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筛选出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患者。根据患者所服药物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QYG组,收集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前后的指标,包括主要指标:肝脏硬度值(LSM)、纤维化-4指数(FIB-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次要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酞酶(GGT),白蛋白(ALB),将所有检测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与组间比较。2、网络药理学:检索 TCMSP、TCMID、Swiss Target Prediction、OMIM、Gene Cards等数据库,筛选CQYG治疗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药效分子和核心靶点。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基于R语言对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3、动物实验:选取50只6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抽取10只分别纳入空白对照组(CT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柴芪益肝方低剂量组(CQYG-L)、柴芪益肝方高剂量组(CQYG-H)和水飞蓟素治疗组(Silymarin),共5组。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含15%CCl4的橄榄油5ml·kg-1,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从造模第1天起,柴芪益肝方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37 g·kg-1·d-1、0.74 g·kg-1·d-1的柴芪益肝方,水飞蓟素组给予100 mg·kg-1·d-1灌胃。实验结束,摘取所有小鼠肝脏、收集血清,对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HE、天狼星红、Masson染色;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ST和ALT的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MDA、SOD、GSH-Px和Hy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Collagen I、Vimentin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Ki67+和Lgr5+细胞;提取各组肝组织RNA和蛋白,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NF-κB、TGF-β/Smad、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靶标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03人,其中,常规治疗组纳入101人,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41.34±0.90)岁;CQYG组纳入102人,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43.13±0.78)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无创肝纤维化指标(LSM、FIB-4、APRI)在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LSM均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2)两组患者自身前后比较,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治疗前和后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CQYG组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HBsAg显着性降低(P<0.05),CQYG组治疗后HBV-DNA定量和HBsAg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趋势。(3)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ALB)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后组间比较肝功能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网络药理学预测:共获得121种CQYG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活性成分和257个对应的作用靶点,并筛选出14种关键药效分子及28个核心靶点。点度中心性值前10的核心靶点和关键药效分子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和KEGG结果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内皮细胞增殖、调节脂质代谢活动、血管生成、肝再生等生物学过程及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3、动物实验研究:与模型组相比,CQYG各组和水飞蓟素组小鼠肝组织形态和胶原沉积较模型组改善,水飞蓟素组和CQYG-H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CQYG高剂量组肝组织MDA和Hyp的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SOD和GSH-Px含量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QYG组和水飞蓟素组α-SMA、CollagenI、Vimentin阳性表达区域较模型组少;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柴芪益肝方组Ki67阳性细胞和Lgr5阳性细胞数量均较模型组有增多趋势;CQYG组肝组织中p-NF-κBp65、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QYG-H 肝组织 CollagenI、TGF-β、TNF-α、IL-1βmRNA 的表达水平以及 Collagen I、α-SMA、TIMP-1、TGF-β、磷酸化 Smad2/3、Smad2/3、Smad4、Wnt3a、β-Catenin 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而MMP-9、Smad7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结论1、临床研究:柴芪益肝方加减联合常规治疗有降低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脏硬度值、HBV-DNA和HBsAg含量的趋势,且在降低HBsAg定量上优于单纯常规治疗。2、网络药理学:柴芪益肝方可能通过槲皮素、白藜芦醇、山奈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1/3/8、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Src、激活子蛋白Jun等靶点,以及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调节肝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殖、肝再生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3、动物实验研究:柴芪益肝方能显着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下调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IL-1β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并通过调节TGF-β/Smad、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调节MMP-9和TIMP-1活性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α-SMA、Collagen I、Hyp的合成,促进ECM降解相关。4、“推陈致新”学术思想:导师胡世平教授“推陈致新”的学术思想核心在于顺应人体本身的正气祛邪之势和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过程,协助人体自然排邪,促进疾病向愈。在肝纤维化治疗上,通过“推陈致新”,加强气化动力、调节气机升降,使病理产物消除的同时,人体气血津液正常化生。

马宁[7](2020)在《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目的:本部分的研究目的:1.应用3种遗传模型分析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IFNA1、IFNA2、IFNA5、IFNL4、IFNLR1、IFNAR2)、氧化应激系列基因(CYBA、NCF4、NOX4、SOD2、GCLM)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lnc-RP11-150O12.3外显子区的rs2275959位点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2.分析同一染色体上物理位置接近的SNPs构成的单倍体型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3.应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各个系列SNPs的交互作用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1. 候选基因SNPs的选择。Pubmed数据库检索功能SNPs或者区域,这些SNPs或者区域可能会影响和HBV感染有关基因的m RNA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继而影响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然后通过UCSC数据库和Ensemble数据库检索其具体物理位置和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罕见等位基因频率(MAF),Hapmap数据库查询单倍体型信息,SNPinfo Web Server预测SNPs的功能。共21个SNPs(IFNA1-rs1332190、rs1831583,IFNA2-rs649053,IFNA5-rs7031048、rs3758236,IFNAR2-rs1051393、rs12233338,IFNLR1-rs10903035、rs11249006、rs7525481、rs4649203,IFNL4-rs12971396、rs8113007、rs7248668,CYBA-rs4673,NCF4-rs1883112,NOX4-rs1836882、rs3017887,SOD2-rs4880,GCLM-rs41303970,RP11-150O12.3-rs2275959)纳入本研究。2.样本收集。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二、四附属医院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128例,包括:阴性对照者(Negative Control,Ne C)840例,HBV自然清除者(Natural Clearance,NC)49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691例、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68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421例,其中CHB组、LC组和HCC组统称为HBV相关肝病组(HBV-induced liver diseases,HLD)。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抗凝血备用,同时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检查结果、患病情况。3.基因分型。从抗凝全血中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检测方法对21个候选基因的SNPs进行分型检测。4.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或K-W H秩和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非正态分布),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NPs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分析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分析21个SNPs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HBV相关肝病组vs.阴性对照组)、HBV自然清除(HBV相关肝病组vs.HBV自然清除组)、HCC易感性(HCC组vs.LC+CHB组,HCC组vs.阴性对照组)的关联。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均为双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Haplo View软件进行单倍体型和疾病的关联分析。SNPStats软件对阴性对照个体21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行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Logistic回归分析(相乘模型)、叉生分析法(相加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 21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0.05),证明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2 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2.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共显性模型下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GT/TT vs.GG(P=0.001,OR=1.430;P=0.006,OR=1.471)、IFNLR1-rs4649203GG vs.AA(P=0.002,OR=1.676)、IFNLR1-rs7525481TT vs.CC(P=0.002,OR=5.907),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AG/GG vs.AA(P=0.000,OR=0.228;P=0.00234,OR=0.130)、IFNAR2-rs122333338CC vs.TT(P=0.003,OR=0.115)。显性模型中,有4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危险因素有3个:rs1051393(GT+TT)、rs4649203(AG+GG)、rs7525481(CT+TT),其OR值分别为1.372、1.222、3.975;保护性因素有1个:rs11249006(AG+GG),OR=0.239。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464920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OR=1.478;rs122333338CC和TT+TC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185。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038,OR=1.208),CAG是疾病的保护性因素(P=3.428×10-32,OR=0.116)。GMDR结果提示rs7525481、rs11249006、rs10903035构成的3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3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186(1.672,2.858)倍。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7525481_T和rs11249006_A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2.258、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240,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240倍。和rs649053_G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1.513、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364,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364倍。rs7525481_T和rs10903035_G存在负相加交互作用,归因于两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超额相对危险度是-2.67[RERI=-2.670(-4.670,-0.670)],两因素同时存在时(CT+TT、AG+GG)发病的危险性是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危险性之和的0.389倍[S=0.389(0.267,0.568)]。2.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显性模型中IFNLR1-rs4649203AG+GG和野生型纯合体AA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08,OR=1.344),携带AG及GG基因型的群体不易清除HBV。未发现与HBV清除能力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658,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658倍。10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2.3 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携带rs1051393TT的个体比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由HBV慢性肝病发展为HCC(P=0.021,OR=1.497);rs7248668G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基因型(P=0.002,OR=1.876)。显性模型中,仅1个位点进入方程:rs7248668GA+A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有更大的可能发展为HCC(P=0.006,OR=1.720)。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1051393TT和GG+T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06,OR=1.512);rs64905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19,OR=1.421)。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_A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0.0362,OR=1.440),CAG是保护性因素(P=0.0423,OR=0.721)。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2.32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1.325倍。rs4649203_A和rs7248668_A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分别为OR=1、OR=1.774,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99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995倍。14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3 氧化应激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3.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程:突变型杂合体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1,OR=1.412);携带rs1883112AG/GG的个体与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更不易患病(P=0.011,OR=0.783;P=0.007,OR=0.672);突变型纯合体rs41303970AA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27,OR=1.951)。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保护性因素有2个:rs1883112(AG+GG)、rs1836882(TC+CC),其OR值分别为0.755、0.831;危险因素有1个:rs4673(AG+AA),其OR值为1.358。隐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rs1883112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755;rs4880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507;携带rs41303970AA的个体比携带AG+GG的个体容易患病:OR=1.991。未发现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结果提示rs1883112、rs1836882、rs4880、rs3017887构成的4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4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029(1.479,2.782)倍。rs1836882_A和rs1883112_T在导致HBV慢性肝病发生中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趋势(P=0.061,OR=1.200)。15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3.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共显性模型中突变型杂合体CYBA-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45,OR=1.398)。该系列另5个位点均和HBV自发清除能力无关。3.3 与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与HBV-HCC有关的SNPs位点。4 RP11-150O12.3-rs2275959T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CHB与LC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分析rs2275959T与HBV-HC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显性模型下CT、TT与CC相比均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16,OR=1.427;P=0.006,OR=1.561);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05,OR=1.477)。以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共显性模型下该位点的TT与CC相比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03,OR=1.748);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6,OR=1.463);隐性模型下TT和CC+CT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4,OR=1.459)。结论:1.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T、IFNLR1-rs4649203G、IFNLR1-rs7525481T,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G、IFNAR2-rs122333338C。rs4649203G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IFNAR2-rs1051393T、IFNL4-rs7248668A、IFNA2-rs649053G是HBV-HCC的危险因素。2.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A构成的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3.干扰素及其受体基因的SNPs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对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 氧化应激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2个:CYBA-rs4673A、GCLM-rs41303970A,保护性SNPs有3个:NCF4-rs1883112G、NOX4-rs1836882C、SOD2-rs4880G。rs4673A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5. Rs2275959T与HBV-HCC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mi 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索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T对HCC发生发展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生信分析。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Lnc RNASNP2数据库检索通过rs2275959位点和RP11-150O12.3结合的mi RNA及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UCSC数据库下载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据。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4株肝癌细胞株及LO2肝细胞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细胞爬片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实验在4株细胞株中对RP11-150O12.3进行定位;q RT-PCR检测RP11-150O12.3和mi R-6739-3p在30对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量性状分析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会因为rs2275959基因型的不同而改变,相关性分析不同rs2275959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验证RP11-150O12.3及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最后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结合是否影响RP11-150O12.3的表达量。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利用慢病毒包装及感染技术构建RP11-150O12.3稳定过表达及敲减的QGY7703肝癌细胞系;在体外利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在体内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RP11-150O12.3对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后QGY77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P11-150O12.3是否影响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1.生信分析结果。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显示,rs2275959野生型碱基C附近的序列(ACAGAACAAA)较易和其它核酸互补结合,而突变碱基U位于茎-环交界处,其下游序列(AAAUGCAUG)存在6对A-U对及3对C-G对会形成稳定的氢键,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更稳定。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当rs2275959为野生型C时RP11-150O12.3和mi R-6739-3p有海绵吸附作用,当rs2275959突变为U时,该吸附作用会消失。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从UCSC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支持这一结论。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发现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LO2正常肝细胞(P=1.7×10-4,P=2.6×10-5,P=0.002)。Fish实验检测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3B 3株肝癌细胞及LO2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O2正常肝细胞(P=0.000)。在30对新鲜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检测RP11-150O12.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Z=-3.898,P=9.7×10-5)。Rs2275959基因型不同,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的表达量亦不同,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765)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4.496)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5.836)其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CC-CT=0.348,PCC-TT=0.040)。而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3.363,P=0.001)。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2.848)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459)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106)其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CC-CT=0.203,PCC-TT=0.045)。携带rs2275959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两种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s=-0.734,P=3.5×10-4),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二者表达量没有相关性(rs=0.009,P=0.979)。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结果提示rs2275959-C能介导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这种吸附作用能够导致RP11-150O12.3表达量下降。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的稳定细胞系。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与空载质粒对照细胞(Control)相比,培养48h后增殖能力增强(P=0.04);将QGY7703细胞的RP11-150O12.3敲减后,与无关序列对照组(sh Control)相比,48h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42)。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05),而将RP11-150O12.3敲减后,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4.26×10-4)。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高于皮下注射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04),皮下注射敲减RP11-150O12.3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低于皮下注射sh 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1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RP11-150O12.3过表达或敲减后QGY770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RP11-150O12.3T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28,P=0.010),RP11-150O12.3敲减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低于sh Control组(P=0.002,P=0.0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细胞过表达RP11-150O12.3T后G0/G1期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1),S期的比例明显升高(P=1.9×10-4),说明RP11-150O12.3T能促进细胞周期从G0/G1期向S期转变。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表达量下调的QGY7703细胞G0/G1期的比例升高(P=1.13×10-4),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49),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过表达RP11-150O12.3T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011),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P=1.12×10-4)。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下调的QGY7703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P=0.003),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也有所提高(P=0.001)。结论:1.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LO2正常肝细胞,其表达位置在细胞浆。而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低于LO2正常肝细胞。2.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mi R-6739-3p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其癌旁组织。携带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RP11-150O12.3和mi R-6739-3p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3.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相互作用依赖于rs2275959C碱基且导致RP11-150O12.3的表达量下调。4.RP11-150O12.3作为一个促癌基因,在体外能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并抑制细胞凋亡;在体内能促使裸鼠成瘤。

许信刚[8](2005)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囊膜蛋白基因的表达及抗HCV中和抗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及社区获得性肝炎的主要病原因子,目前全世界约有2 亿HCV感染者。HCV感染后缺乏有效的保护性免疫。目前对HCV感染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需要提高治疗手段和发展有效的疫苗以控制HCV感染。HCV 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成员。其基因组全长9.4kb,编码约3 000 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前体,在宿主及病毒蛋白酶的作用下,将其切割成3 个结构蛋白和7 个非结构蛋白,其中有2 个糖蛋白E1 和E2 为HCV的包膜蛋白。由于其位于病毒颗粒的最外侧,是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主要目标,也是HCV 疫苗研究的首选抗原。近年来各国学者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对HCV包膜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理解HCV感染后慢性化机制及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寻找有效的保护性疫苗及治疗药物。Chiron公司的研究人员在1994 年首先报道了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E1 和E2 蛋白共免疫大猩猩,可诱生出中和抗体能抵抗同源病毒攻击的。他们认为在大猩猩免疫试验中,E2 区尤其是E2 的高变区之一HVR1(386~411 位氨基酸)对于诱导中和抗体的保护性免疫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E2 区的高度变异性,针对某种型或株的抗体往往对其他型或株的HCV 无中和作用。而且有的学者认为抗E2 抗体对病毒感染的预防作用仍难以肯定。由于尚未建立HCV 体外复制系统,病人血清中的HCV 病毒粒子又极难纯化,迄今为止的HCV被膜蛋白研究几乎完全以各种系统中表达的重组蛋白为对象。有证据表明,只有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E1、E2 糖蛋白才能较好地反映天然HCV病毒粒子上被膜蛋白的构象和性质。但就目前而言,E1 及E2 糖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效表达,以及表达蛋白的纯化,仍然是世界范围内都未攻克的难题,严重影响了被膜蛋白相关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的进展,说明HCV 中和抗体的研究还面临许多困难。本研究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HCV囊膜蛋白基因整合到SP2/0 细胞基因组中,在SP2/0 细胞的细胞膜上成功表达了HCV 囊膜蛋

纪冬,成军,刘妍,王建军,郭江[9](2004)在《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NS3TP1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3(NS3)反式激活基因1(NS3TP1)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NS3TP1蛋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 方法:设计并合成NS3TP1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NS3TP1蛋白编码基因片段, 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 NS3TP1.以脂质体技术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并比较. 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提取高质量的总mRNA并进行逆转录成为cDNA,进行DNA芯片技术分析.在1 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26个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调,14个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调. 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成功筛选了NS3TP1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NS3TP1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及HCV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成军,刘妍,洪源,王建军,杨倩,王琳[10](2004)在《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反式调节靶基因的抑制性消减杂交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筛选与克隆HBV和HCV蛋白反式调节靶基因,阐明HBV和HCV感染后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表达谱基因芯片(cDNAmicroarray)技术筛选并克隆HBV和HCV蛋白反式调节的靶基因.以HBV和HCV蛋白的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及2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同时进行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HBV和HCV蛋白反式调节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对HBV和HcV蛋白反式调节的靶基因同时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分析.在SSH分析中,文库扩增后均得到200-800bp插入片段.对插入片段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基因序列.对于不同的肝炎病毒蛋白反式调节的靶基因类型,以及不同的分析技术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一系列的共同调节的靶基因,说明不同的肝炎病毒蛋白反式调节具有共同的作用途径.结论:筛选到的反式调节靶基因,包括一些与细胞生长调节、信号转导、肿瘤免疫发生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推测了HBV和HCV蛋白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有助于阐明HBV和HCV蛋白的反式调节在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二、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数据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机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小柴胡汤治疗HB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小柴胡汤活性成分筛选与靶基因收集
        1.2 HB基因芯片数据选取与DEGs的筛选
        1.3 PPI网络构建与小柴胡汤治疗HB的核心靶基因筛选
        1.4 小柴胡汤治疗HB核心靶基因的GO富集
        1.5 小柴胡汤治疗HB核心靶基因的KEGG富集
    2. 结果
        2.1 小柴胡汤活性成分基本信息
        2.2 HB的DEGs筛选
        2.3 PPI网络构建与小柴胡汤治疗HB的核心靶基因筛选
        2.4 GO功能富集分析
        2.5 KEGG信号通路富集
    3. 讨论
第二章 小柴胡汤治疗LC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LC基因芯片数据选取与DEGs的筛选
        1.2 PPI网络构建与小柴胡汤治疗LC的核心靶基因筛选
        1.3 小柴胡汤治疗LC核心靶基因的GO富集
        1.4 小柴胡汤治疗LC核心靶基因的KEGG富集
    2. 结果
        2.1 LC的DEGs筛选
        2.2 PPI网络构建与小柴胡汤治疗LC的核心靶基因筛选
        2.3 GO功能富集分析
        2.4 KEGG信号通路富集
    3. 讨论
第三章 小柴胡汤治疗HCC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HCC基因芯片数据选取与DEGs的筛选
        1.2 PPI网络构建与小柴胡汤治疗HCC的核心靶基因筛选
        1.3 小柴胡汤治疗HCC核心靶基因的GO富集
        1.4 小柴胡汤治疗HCC核心靶基因的KEGG富集
        1.5 核心靶基因生存分析
    2. 结果
        2.1 HCC的DEGs筛选
        2.2 PPI网络构建与小柴胡汤治疗HCC的核心靶基因筛选
        2.3 GO功能富集分析
        2.4 KEGG信号通路富集
        2.5 核心靶基因生存分析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功能基因组学与肝脏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功能基因组学的定义和内涵
2 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研究
3 蛋白与蛋白分子之间的结合
4 差异显示研究技术
5 功能缺失表型分析策略
6 生物信息学技术

(4)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 主要材料
    二、 方法
        1.pRSC-HBV/HCV双表达载体的构建:
        2.重组质粒的鉴定:
        3.pRSC-HBV/HCV转染SP2/0细胞:
        4.免疫荧光检测:
        5.表达产物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和Western印迹分析:
        6.pRSC-HBV/HCV的大量制备:
        7.免疫接种:
        8.小鼠血清收集及抗体检测:
        9.体外细胞毒T细胞 (CTL) 活力测定:
        10.体内CTL活力测定:
结果
    1.重组质粒鉴定:
    2.pRSC-HBV/HCV转染SP2/0细胞:
    3.免疫荧光检测:
    4.表达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
    5.小鼠血清抗体检测:
    6.体外CTL活力检测:
    7.体内CTL活力测定:
讨论

(5)Balb/C小鼠及HBV转基因鼠对不同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语
第一部分 丙肝病毒(HCV)及乙肝病毒(HBV)核心区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第二部分 携带免疫刺激DNA序列的载体及人工合成免疫刺激DNA对乙肝病毒(HBV)核心区基因免疫的影响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第三部分 人工合成免疫刺激DNA联合HBsAg DNA疫苗在转基因鼠的免疫应答及抗病毒研究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乙肝病毒与基因疫苗
    第二部分 丙肝病毒与基因疫苗
论文交流
致 谢

(6)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中西医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柴芪益肝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前言
    第一节 临床资料
    第二节 分组与治疗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前言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柴芪益肝方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第一节 材料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指标检测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 mi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宿主基因多态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及疾病进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囊膜蛋白基因的表达及抗HCV中和抗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致病性与危害
        1.3 病毒的颗粒特征
        1.4 丙型肝炎病毒各区段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1.4.1 5’非编码区(5’UTR)
        1.4.2 核心蛋白区
        1.4.3 包膜蛋白区
        1.4.4 p7 蛋白
        1.4.5 非结构蛋白
        1.4.6 3'非编码区(3'UTR)
        1.5 丙型肝炎病毒囊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1.5.1 包膜蛋白的结构
        1.5.2 E2 蛋白在HCV入胞过程中的作用
        1.5.3 E2 与机体免疫反应
        1.6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变异及分型
        1.6.1 HCV 的变异机制
        1.6.2 HCV 各基因的变异情况
        1.6.3 HCV 基因分型研究
        1.6.4 HCV 基因型的地理分布特点
        1.6.5 HCV 基因分型的方法
        1.7 HCV 的体外复制模型及感染动物模型研究
        1.7.1 HCV 体外复制模型
        1.7.2 黑猩猩
        1.7.3 猴
        1.7.4 树鼩
        1.7.5 转基因和免疫耐受人鼠嵌合肝模型
        1.8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1.8.1 体液免疫应答
        1.8.2 细胞免疫应答
        1.9 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
        1.9.1 干扰素(IFN)
        1.9.2 病毒唑
        1.9.3 LAK 细胞治疗
        1.9.4 熊去氧胆酸治疗
        1.9.5 免疫调节剂
        1.9.6 联合用药
        1.9.7 中医中药
        1.9.8 丙型肝炎预防
        1.10 丙型肝炎疫苗研究
        1.10.1 重组HCV 蛋白质疫苗
        1.10.2 HCV 基因疫苗
        1.10.3 HCV 融合基因疫苗
        1.10.4 丙肝肝炎口服活菌苗
        1.10.5 丙肝疫苗研制面临的问题
        1.11 丙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HCV-McAb)的研究
        1.11.1 鼠源HCV 单克隆抗体
        1.11.2 人源HCV 单克隆抗体
        1.11.3 HCV单克隆抗体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1.12 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1.12.1 血清抗-HCV 抗体检测
        1.12.2 HCV RNA检测用于HCV 感染的诊断
        1.12.3 HCV 抗原的检测
        1.13 丙型肝炎的研究展望
        1.13.1 规范分型
        1.13.2 细胞与动物模型
        1.13.3 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与肽库的构建
        1.13.4 基因的表达调控
        1.13.5 发病机制
        1.13.6 HCV 受体
        1.13.7 治疗
        1.13.8 疫苗
试验研究
    第二章 HCV 囊膜蛋白基因E1E2 的亚克隆及序列分析
        2.1 材料
        2.1.1 含有HCV 囊膜蛋白基因组的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载体和菌种
        2.1.4 PCR 引物
        2.1.5 培养基
        2.1.6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2 目的基因的扩增、纯化和回收
        2.2.3 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 Vector 连接
        2.2.4 新鲜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 法)
        2.2.5 连接产物的转化
        2.2.6 重组质粒的提取
        2.2.7 重组质粒的鉴定
        2.2.8 序列的计算机分析
        2.3 结果
        2.3.1 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
        2.3.2 重组质粒的PCR 鉴定结果
        2.3.3 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2.3.4 测序结果
        2.3.5 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2.3.6 HCV E1E2 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CV囊膜蛋白基因E1E2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动物免疫试验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细胞系
        3.1.3 试验动物
        3.1.4 质粒
        3.1.5 载体核菌株
        3.1.6 培养基
        3.1.7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
        3.2.2 逆转录病毒假病毒制备
        3.2.3 逆转录病毒假病毒侵染SP 2/0 细胞及抗性筛选表达细胞
        3.2.4 FACS 分析筛选膜表面表达E1E2 蛋白的SP 2/0 细胞
        3.2.5 表达E1E2 囊膜蛋白的 SP2/0 细胞免疫Balb/c 小鼠
        3.2.6 小鼠采血及血清分离
        3.2.7 血清抗体的检测
        3.2.8 血清中和抗体检测
        3.3 结果
        3.3.1 重组质粒的PCR 鉴定结果
        3.3.2 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3.3.3 HCV E1E2 基因的核苷酸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
        3.3.4 FACS 分析检测表达E1E2 囊膜蛋白的 SP2/0 细胞
        3.3.5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FACS 检测
        3.3.6 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HCV 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1 材料
        4.1.1 主要试剂
        4.1.2 细胞系
        4.1.3 试验动物
        4.1.4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免疫原的制备
        4.2.2 动物免疫
        4.2.3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4.2.4 脾淋巴细胞的准备
        4.2.5 细胞融合与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4.2.6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4.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
        4.2.8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4.2.9 小鼠腹水的制备
        4.2.10 单抗中和活性的检测
        4.3 结果
        4.3.1 分泌特异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4.3.2 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4.4 讨论
        4.5 小节
    第五章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动物免疫试验
        5.1 材料
        5.1.1 主要试剂
        5.1.2 细胞系
        5.1.3 试验动物
        5.1.4 基因组质粒
        5.1.5 载体和菌株
        5.1.6 培养基
        5.1.7 主要仪器
        5.2 方法
        5.2.1 引物的设计
        5.2.2 目的基因的扩增、纯化和回收、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 Vector 连接、新鲜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 法)、连接产物的转化、重组质粒的提取
        5.2.3 重组质粒的鉴定
        5.2.4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5.2.5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 细胞
        5.2.6 FACS 分析表达E1E2 蛋白的293T 细胞
        5.2.7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大量提
        5.2.8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Balb/c 小鼠取
        5.2.9 免疫小鼠采血及血清分离
        5.2.10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检测
        5.2.11 小鼠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
        5.3 结果
        5.3.1 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
        5.3.2 重组pGEM-T Easy载体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5.3.3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5.3.4 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
        5.3.5 FACS 分析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 细胞瞬时表达
        5.3.6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FACS 检测
        5.3.7 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5.4 讨论
        5.5 小节
    第六章 HCV 囊膜蛋白基因E1 和E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6.1 材料
        6.1.1 菌株和质粒
        6.1.2 酶和试剂
        6.1.3 阳性血清及酶标抗体
        6.1.4 主要仪器设备
        6.2 方法
        6.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6.2.2 目的基因的扩增、纯化和回收、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 Vector 连接、新鲜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 法)、连接产物的转化、重组质粒的提取、重组质粒的鉴定
        6.2.3 原核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6.2.4 E2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6.2.5 表达蛋白的鉴定
        6.3 结果
        6.3.1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E1-pET32a 和E2-pET32a 的PCR鉴定
        6.3.2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E1-pET32a 和E2-pET32a 的酶切鉴定
        6.3.3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序列测定
        6.3.4 表达蛋白的SDS-PAGE 检测
        6.3.5 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 检测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致 谢
作者简介

(9)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NS3TP1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真核表达载体及细胞转染
        1.2.2 芯片制备
2 结果
    2.1 NS3TP1蛋白的表达载体构建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10)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反式调节靶基因的抑制性消减杂交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反式调节作用肝炎病毒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1.2基因芯片分析技术[16]
    1.3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分析[8]
    1.4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与新基因的克隆化[17-18]
2 结果
    2.1 在SSH分析中5种肝炎病毒蛋白共同调节的靶基因的类型
    2.2 在基因芯片分析中5种肝炎病毒蛋白共同调节的靶基因的类型
    2.3 基因芯片技术与SSH筛选得到的结果的重叠
    2.4新基因的克隆化
3 讨论

四、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数据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机制演变[D]. 郑雅. 宜春学院, 2021(08)
  • [2]我国医学科学研究发展动态[J]. 100710). 科技和产业, 2004(05)
  • [3]功能基因组学与肝脏疾病研究[J]. 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1)
  • [4]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实验研究[J]. 邓涛,范公忍,陈天宝,陈乃玲,胡大荣,王孟薇,贾克明. 中华医学杂志, 2002(02)
  • [5]Balb/C小鼠及HBV转基因鼠对不同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实验研究[D]. 邓涛. 军医进修学院, 2001(01)
  • [6]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周怡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马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8]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囊膜蛋白基因的表达及抗HCV中和抗体的研究[D]. 许信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9]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NS3TP1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J]. 纪冬,成军,刘妍,王建军,郭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7)
  • [10]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反式调节靶基因的抑制性消减杂交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的比较[J]. 成军,刘妍,洪源,王建军,杨倩,王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02)

标签:;  ;  ;  ;  ;  

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联合基因免疫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