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地区玉米产量停滞原因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菏泽地区玉米产量停滞原因及对策研究

一、山东省菏泽地区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周杨[2](2021)在《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文中指出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杜森[4](2020)在《农业节药背景下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调查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2019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药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农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种植户不合理的农药使用,尤其是过量使用,严重威胁了农产品质量与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如何引导种植户采用节药行为已经成为了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通过对粮食作物——小麦种植农户的农药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将有助于促进小麦种植户采用节药行为,从而确保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与现代化的推进。论文以小麦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促进小麦种植户节药行为采纳为目的,选定山东省菏泽市作为研究范围,对该地区小麦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展开研究。采取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重点从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现实问题的描述与解释、节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递阶关系、行为改善的对策建议等4方面实证研究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的相关问题。具体方法与研究结论如下:首先,论文确定了节药定义,解释了农药使用行为的内涵,并对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的经济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解析;其次,论文在分析菏泽市小麦生产与用药情况的基础上,对调研所得375份调查问卷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该地区种植户在认知、购药、施药以及施药后处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论文针对对菏泽市小麦种植户是否采用节药行为,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并使用ISM模型确定各影响因素间的递阶关系和层次结构;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菏泽市地区小麦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存在对农药及节药政策认知度不高、农药购买渠道相对单一、农药施用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农药施用过程操作不规范、农药施用后期处理行为不安全等问题。实证结果显示,种植户节药行为受文化程度等7个因素的显着影响,其中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有效性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农业收入占比、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中层间接因素,文化程度、职业、耕种面积是深层根源因素。针对文章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强化农药法律政策宣传,提升种植户农药认知水平;促进农药合理轮换与混配,提高农药防治效果;规范农村区域农药市场,确保农药来源的正规性;开展农业施药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施药技术水平;加快农药使用配套装备推广,减少农药资源浪费;树立安全用药意识,提高种植户用药科学性;促进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单位面积农药使用成本。

宋文亮[5](2020)在《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优良玉米新品种的在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对加速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宝鸡市地区玉米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和鉴定。2017年和2018年在宝鸡市陇县和千阳县两个试验点对17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倒伏、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病害等性状进行分析对比,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品种生物性状分析、抗病性分析以及产量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两年两点试验表明,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农科大18、登海3721和瑞普909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2)病害鉴定结果:登海3721、瑞普908和金凯8号对大斑病和小斑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通过对比两年两点的数据得出,不同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异不显着,但行粒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地点环境影响大。(4)在两个试验点中,陇县试验点的登海3721出籽率最高,中榆968出籽率相对较低。而在千阳县试验点,金科玉3308相对出籽率较高,而登海3721次之,相比而言,西蒙668出籽率最低。(5)在两年两试验点中,宝单918、瑞普908、农科大18、潞玉1525、鑫研218和金科玉3306倒伏率均为0,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6)通过在两年两个试验点中对于玉米产量的因子分析,总结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三个性状因素:单位面积穗数、百粒重和穗粒数。三个性状因素中,单位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综合各品种的性状表现情况得出结论,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和农科大18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可作为宝鸡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春播玉米品种。

李健敏[6](2018)在《山东省耕地施肥状况分析及最佳施肥参数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省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农业区,对该省施肥状况的研究分析,对全国农作物施肥管理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以统计年鉴资料、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和山东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统计资料与农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ArcGIS进行插值分析、利用MATLAB建立施肥模型,摸清耕地施肥现状及特征,明确作物施肥参数,为全省施肥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无论实物量还是折纯量,山东省化肥消费结构均以氮肥和复合肥为主,且复合肥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化肥消费结构正在向良性发展。自2007年后全省化肥消耗量逐步降低但粮食产量依然稳步增长,显示这一时期化肥利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2)山东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中部和中南部,位于中部山丘区的外缘,其它地区全氮含量分布适中。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的占绝大部分,其中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地区与全氮含量较高的地区保持基本一致。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泛平原地区,鲁东地区以及山东省南部地区的速效钾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呈现出由北到南、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3)山东省耕地施肥呈现平原区高,山丘区低,西部高,东部低的状况。鲁东和鲁南地区耕地施肥量相对较低,鲁中、鲁中南和鲁西北地区耕地施肥量相对较高。五种主要土壤类型施肥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潮土>砂浆黑土>棕壤>褐土>盐碱土。不同耕地利用类型氮肥施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灌溉水田>水浇地>旱地,磷肥施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浇地>旱地>灌溉水田,钾肥施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旱地>灌溉水田>水浇地。(4)小麦与玉米化肥消耗系数在2010-2015年呈现先增后减状态,化肥消耗系数分别比2010年减少了5.71%和7.14%。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施用比例存在磷肥比重较大,钾肥比重不足的状况;玉米施肥则存在钾肥明显不足的情况。小麦基肥与追肥中多元素肥料占比增加,追肥比例明显提高;玉米施肥中多元素肥料占比增加。(5)小麦施肥总量、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钾肥则与之相反;氮肥、磷肥投入以潮土区最高,盐碱土地区最低;钾肥投入以棕壤区最高,潮土区最低。玉米施肥总量、氮肥、磷肥的施用量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相反。氮肥投入以褐土区最高,盐碱土区最低。磷肥投入以褐土区最高,潮土区最低。钾肥投入以棕壤区最高,潮土区最低。山东省小麦、玉米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基本表现为高产区—高土壤养分含量—高化肥投入,低产区—低土壤养分含量—低化肥投入的不合理状态。(6)山东省以产量为目标的冬小麦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2.02、82.58和83.22 kg·hm-2,比例为1:0.45:0.46。与此相比,目前氮肥、磷肥分别超26.50 kg·hm-2和37.77 kg·hm-2,钾肥亏3.84 kg·hm-2。以产量为目标的玉米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63.56、76.15和108.03 kg·hm-2,比例为1:0.47:0.66。与此相比,目前氮肥、磷肥分别超39.64 kg·hm-2和17.51 kg·hm-2,钾肥不足量为36.70 kg·hm-2。(7)山东省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过量且利用率偏低、施肥区域不均衡。

岳帅[7](2017)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创新,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和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各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实践中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非粮化”冲动,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快。长期来看,如果土地过度“非粮化”流转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将会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供给,进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有鉴于此,对土地流转“非粮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问题做出如下有益的学术探索:第一,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论文从结构、制度、利益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关于“非粮化”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剖析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问题的内在形成机制;第二,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案例分析相结合,运用实地调研案例对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做进一步的深入论证,使论文观点更具解释力;第三,结合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论文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应对土地过度“非粮化”流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相应地梳理归纳,指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介绍文章研究的逻辑框架和方法;第二章论述了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粮食生产状况,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非粮化”的现状、呈现的特点以及土地流向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第四章从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三个维度剖析了土地“非粮化”问题的内在形成机制,其中,利益因素维度主要运用主体分析法阐述土地流转中各利益主体在“非粮化”问题上的动机和博弈;第五章结合实地调研案例对“非粮化”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做进一步解析和论证;第六章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应对过度“非粮化”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的利益协调机制三个主要方面。

郭天宝[8](2017)在《中国大豆生产困境与出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提出之前,中国大豆产业已基本丧失其国际竞争力,在参与国际大豆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回顾大豆产业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我国已经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大豆原产国变为88%的大豆依靠进口的大豆进口国。2016年我国国产大豆约1100万吨,为了满足国内9700万吨的消费量,需要从国外进口8600万吨的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单位产量、技术进步均没有明显提升,但国内大豆的需求量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畜牧业规模的扩大而显着增强,借中国入世后取消大豆贸易配额之机,国外转基因大豆凭借其低廉的价格迅速挤占了中国大豆市场,使得国内大量大豆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或被外资收购,中国大豆生产与供给陷入困境。本文在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大豆产业生产、贸易、市场格局发展中先进经验的借鉴,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大豆产业的生产效率、国际竞争力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我国大豆产业生产变化的特点、效应的挖掘,对影响我国大豆产量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剖析,为探索我国大豆提高供给的出路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我们要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抢抓大豆生产、落实“米改豆”策略、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种植效益、提高大豆科技种植,摆脱大豆生产困境,使我国的大豆产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论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了大豆生产发展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为下文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二章和第三章对中国大豆生产现状、供需平衡及全球大豆产业市场格局的演进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生产、加工、贸易、需求等层面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及供需结构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其次通过对全球大豆产业生产、贸易格局的演变过程的梳理,从生产消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角度对全球大豆市场格局的演进进行分析,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大豆产量、摆脱我国大豆生产困境、参与大豆国际竞争的建议。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四章对中国大豆生产困境展开了深入分析。从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展开了对大豆生产困境的分析。首先,指出影响我国大豆供给的土地资源、资本资金、从业人员和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严重不足;其次,选择大豆产业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指数和规模变化等指标数据,利用DEA中的VRS模型对大豆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和评估,使用Tobit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样本选择模型对我国大豆产业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导致我国大豆生产效率较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通过构建大豆国际竞争力指标,对比了中国大豆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状况。第五章对中国大豆生产效应进行了分析。本章从资源效应、生态效应、安全效应及结构效应等角度对我国大豆供给困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国际市场农产品供给充足、我国外汇储备实力雄厚、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五大货币等有利因素下,指出我国实施大豆资源进口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化肥、农药的进口替代可以产生一定的生态效应;通过构建大豆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及对大豆对外依存度的分析指出了大豆生产困境的安全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及时提出为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走出大豆生产困境带来了新的机遇。第六章对中国大豆生产困境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指出了大豆生产困境的成因。大豆生产成本高源于机械化水平较低及转基因技术落后且被禁止使用;豆农种植积极性差源于大豆的比较收益弱于其他竞争力作物;进口大豆抢占国内市场源于我国大豆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支持力度弱化。第七章提出了中国大豆走出生产困境的出路。从大豆生产自给率定位、大豆种植区域布局规划、建立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保护区、放开转基因大豆种植、强化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八章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张宗建[9](2017)在《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制度与社区群体参与的矛盾及反思 ——基于菏泽地区民间美术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千百年来普通民众的生存智慧与精神活动的展现,代表了一片区域、一个群族最具传统生活气息的民间生活哲学,具有与精英文化所不同的艺术与文化价值。21世纪以来,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众多民间文化艺术遗存正式进入了政府文化工作视野,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建设成为目前国内“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行进,作为部分重点保护发展的项目,其生存环境、传承经费、保护活动等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其未来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我国近百年来社会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使长久以来生长于农耕文化与市井文化空间内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在传承发展上出现了相对应的问题,传承人群的缺失、受众群体的缩减、外来文化的冲击等表象问题其实内含着区域文化、社区文化及项目文化的属性缺失以及文化生态的失调。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遗”保护分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截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颁布,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其中占据8.8%的比重,另外传统技艺门类中诸多具有民间美术表现形式的“非遗”项目将这一比例至少提升至10%。而在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制度建设上,相对来说还显得较为匮乏,同时,诸多民间美术类项目由于其制作的普遍性、制作过程的多重参与性以及区域民众的普遍接受性,形成了社区内民众群体性参与的特质,而就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传承制度来看,其与诸多项目的实际衍生规律发生了部分冲突与矛盾,并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混乱与无序状态。菏泽地区地处山东省西南部,由于该地区历史悠久,且受农耕文化影响较深,其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并带有强烈的地域农耕文化特质,在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上具有浓烈的地方文化特征,各项民间文化内质属性牵连紧密,形成了一个民间文化艺术的活态集合区域。截止目前,菏泽市具有民间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其中传统美术类2项,传统手工技艺类3项),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项(其中传统美术类5项,传统手工技艺类9项),菏泽市级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其中传统美术类7项,传统手工技艺类21项)。在这些民间美术类别中,多数具有社区民众群体参与性特征,只不过在群体参与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体现出了在同一文化视域下不同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承独特性,本文也将根据这类特性的显现进行菏泽地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化分类,进而为之后的矛盾问题提出建构论证基础。论文依据具体田野调查资料切入,总结了目前国家、山东省及菏泽地区三个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制度构建,并对菏泽地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参与特性进行分类归纳,从而将制度与现实的相关矛盾冲突进行论述,从中获取显性与隐形矛盾的源点,提出制度、社区与个体的文化博弈问题,最终从上述分析中提出自身的相关体系改革建议,藉以对政府制度建构提供相关参考。

杜光磊[10](2014)在《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瓶颈约束研究 ——基于虚拟耕地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粮食生产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国,粮食生产的稳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输出省,在国家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山东省粮食生产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而所出现的问题既是普遍存在的,也有着山东自身粮食发展中的特殊性。通过研究山东省的粮食生产问题可以对其他省区的粮食安全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通常在研究一个地区的粮食生产问题时,需要考察该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并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作为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指标。文章在研究粮食生产问题时另辟蹊径,从粮食作物虚拟耕地含量的角度出发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这样做可以更加直观的分析一个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因此虚拟耕地并不是作为一种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的办法,而应该被当作是一种新的看待粮食生产问题的视角。通过此种视角,可以对粮食生产问题本身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文章首先介绍了虚拟耕地理论的来源和内涵,然后对2000年—2012年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虚拟耕地含量以及地区差异作了相关论述及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应用2012年的最新数据建立地区虚拟耕地优势度评价体系来分析山东省具体地市之间的虚拟耕地优势度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进行数值具体化。然后在对数值进行排名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度进行区域划分和优势度分析。最后根据虚拟耕地优势度评价体系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来保障山东省的粮食生产安全。

二、山东省菏泽地区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菏泽地区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农业节药背景下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调查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户农药使用不当的负面影响综述
        1.2.2 农户农药使用行为表现综述
        1.2.3 农户农药使用行为产生机理综述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节药
        2.1.2 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理性农户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菏泽市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菏泽市节药政策梳理及小麦生产用药情况
        3.1.1 菏泽市节药政策梳理
        3.1.2 菏泽市小麦生产用药情况
    3.2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描述分析
        3.2.1 种植户个人特征分析
        3.2.2 种植户家庭特征分析
        3.2.3 种植户经营特征分析
        3.2.4 外部环境特征分析
    3.3 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及存在问题分析
        3.3.1 种植户对农药及节药政策认知度不高
        3.3.2 种植户农药购买渠道相对单一
        3.3.3 种植户农药施用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3.3.4 种植户施药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3.3.5 种植户农药施用后期处理行为不安全
4 小麦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1 研究假说
        4.1.1 小麦种植户个人特征
        4.1.2 小麦种植户家庭特征
        4.1.3 小麦种植户种植特征
        4.1.4 小麦种植户认知特征
        4.1.5 外部特征
    4.2 模型及变量选取
        4.2.1 二元logit模型
        4.2.2 ISM解释结构模型
        4.2.3 变量选取
    4.3 模型结果
        4.3.1 小麦种植户节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4.3.2 小麦种植户节药行为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关系
    4.4 分析讨论
        4.4.1 表层直接因素分析
        4.4.2 中间间接因素分析
        4.4.3 深层根源因素分析
5 规范菏泽市小麦种植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农药法律政策宣传,提升种植户农药认知水平
    5.2 促进农药合理轮换与混配,提高农药防治效果
    5.3 规范农村区域农药市场,确保农药来源的正规性
    5.4 开展农业施药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施药技术水平
    5.5 加快农药使用配套装备推广,减少农药资源浪费
    5.6 树立安全用药意识,提高种植户用药科学性
    5.7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单位面积农药使用成本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产业概况
    1.2 宝鸡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3 宝鸡市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对策
        1.3.1 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
        1.3.2 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1.4 品种适应性在发挥良种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1.4.1 品种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对适应性的影响
        1.4.2 品种的特征特性对适应性的影响
        1.4.3 品种栽培措施对适应性的影响
    1.5 玉米品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目的
        1.5.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管理及其他技术措施
        2.4.1 苗期阶段管理
        2.4.2 穗期阶段管理
        2.4.3 花期阶段管理
        2.4.4 适时收获
    2.5 试验数据记载
        2.5.1 气候条件的观察记载
        2.5.2 生物学性状记载和测定
        2.5.3 室内考种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分析
    3.2 不同品种生育期分析
    3.3 不同品种倒伏率分析
    3.4 不同品种株高和穗位分析
    3.5 不同品种穗行数和行粒数分析
    3.6 不同品种病害鉴定与分析
    3.7 产量与性状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比较
        4.1.2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表现
        4.1.3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
        4.1.4 不同玉米品种良种优势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山东省耕地施肥状况分析及最佳施肥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
        (2)GIS点位分析及处理法
        (3)MATLAB数据处理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位特征
    2.2 气候特征
    2.3 地形地貌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耕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条件
3 数据获取与处理
    3.1 数据获取
    3.2 数据处理
        3.2.1 统计分析
        3.2.2 ArcGIS插值分析
        3.2.3 MATLAB建模分析
4 山东省化肥消耗现状分析
    4.1 化肥消费总量变化
    4.2 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与化肥消费量变化趋势
    4.3 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用量变化(实物量)
    4.4 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用量变化(折纯量)
    4.5 小结与讨论
5 山东省耕地养分及施肥状况分析
    5.1 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状况
        5.1.1 土壤全氮
        5.1.2 土壤有效磷
        5.1.3 土壤速效钾
    5.2 耕地施肥总体特征
    5.3 耕地施肥的区域特征(地理区、行政区)
    5.4 耕地施肥的土壤类型特征
    5.5 耕地施肥的土地利用特征
    5.6 小结与讨论
6 山东省主要作物施肥状况及评价
    6.1 小麦、玉米产量与化肥消耗变化
        6.1.1 中国小麦、玉米产业发展
        6.1.2 山东小麦、玉米产业发展及化肥消耗
    6.2 小麦、玉米肥料投入数量与比例
    6.3 小麦、玉米肥料投入种类
    6.4 小麦基追次数
    6.5 小麦、玉米施肥区域差异
    6.6 小麦、玉米施肥土壤类型差异
    6.7 小麦、玉米施肥与土壤养分
        6.7.1 按不同区域
        6.7.2 按土壤类型
        6.7.3 按产量水平
    6.8 小结与讨论
7 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最佳施肥参数的确定
    7.1 产量-施肥模型建立
    7.2 耕地施肥最佳参数的确定
    7.3 小麦最佳施肥参数的确定
    7.4 玉米最佳施肥参数的确定
    7.5 小结与讨论
8 合理施肥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8.1 施肥问题分析
        8.1.1 施肥结构不合理
        8.1.2 施肥过量,利用率偏低
        8.1.3 施肥区域不均衡
    8.2 对策分析
        8.2.1 调整施肥结构,推广缓/控释肥料
        8.2.2 加强养分管理,继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8.2.3 根据施肥区域差异调整施肥方案
        8.2.4 强化基层施肥技术推广指导
        8.2.5 通过高效施肥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2 结论
10 研究特色与展望
    10.1 研究特色
    10.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二、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 粮食安全理论
    (二) 制度变迁理论
    (三) 委托—代理理论
    (四) 利益博弈理论
三、土地流转中“非粮化”的现状及其影响
    (一)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我国粮食生产
    (二) 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三) 土地流转“非粮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四、土地流转进程中“非粮化”的内在形成机制
    (一) 土地流转中导致“非粮化”问题的结构性因素
    (二) 土地流转中导致“非粮化”问题的制度性因素
    (三)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与“非粮化”
    (四) 小结
五、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问题的案例分析
    (一) 山东省单县徐寨镇T村土地流转实例
    (二) T村土地流转“非粮化”经营的成因分析
六、完善土地流转与应对过度“非粮化”的对策建议
    (一)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地流转用途
    (三) 构建农村土地流转的利益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大豆生产困境与出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大豆生产现状及供需平衡分析
    2.1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2.2 中国大豆市场需求分析
    2.3 中国大豆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大豆市场格局的演进
    3.1 全球大豆生产格局演变分析
    3.2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演变分析
    3.3 全球大豆供需市场格局的演进
    3.4 全球大豆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豆生产困境分析
    4.1 中国大豆生产要素投入不足
    4.2 中国大豆生产效率低下
    4.3 中国大豆缺乏国际竞争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豆生产困境效应分析
    5.1 中国大豆生产变化的资源效应分析
    5.2 中国大豆生产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5.3 中国大豆生产变化的产业安全效应分析
    5.4 中国大豆生产变化的结构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豆生产困境形成的原因
    6.1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水平低下
    6.2 中国大豆生产的比较收益较低
    6.3 中国大豆产业扶持政策匮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路径选择
    7.1 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定位
    7.2 中国大豆生产的区域布局规划
    7.3 转基因大豆产业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7.4 强化大豆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创新点
    8.2 研究结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制度与社区群体参与的矛盾及反思 ——基于菏泽地区民间美术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学术与实用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实用意义
    1.4 研究目的、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创新之处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相关概念界定
2 我国“非遗”保护制度建设阶段性成果及存在问题
    2.1 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制度规范
    2.2 山东省“非遗”保护制度规范
    2.3 菏泽市“非遗”保护制度规范
    2.4 我国“非遗”保护制度现阶段存在问题
3 民间美术中“非遗”群体性参与的“公”性与“私”性
    3.1 民间美术的群体参与公共性
        3.1.1 家族群体的参与性
        3.1.2 师门群体的参与性
        3.1.3 区域民众的群体参与性
    3.2 群体性的审美观与个体性的艺术创造
        3.2.1 私人创造在民间美术活动中的选择与认知
        3.2.2 私人创造对民间美术活动的建构
    3.3 民间美术的两种群体参与模式
        3.3.1 社区内民间美术的“群体性创作参与”
        3.3.2 民间美术创作过程中的“群体性协作参与”
4 菏泽地区民间美术群体性参与形式及其问题分析
    4.1 菏泽地区地理与文化形态
        4.1.1 鲁豫交界与黄河滩区
        4.1.2 先秦文明与农耕文化
    4.2 菏泽地区民间美术的群体性参与模式
        4.2.1 鄄城砖塑、戏文纸扎为代表的家族群体参与
        4.2.2 郓城泥塑、菏泽面塑为代表的师门群体参与
        4.2.3 旋木制作技艺、鲁锦等为代表的区域民众群体参与
    4.3 显性矛盾与隐性矛盾的呈现
        4.3.1 显性矛盾
        4.3.2 隐性矛盾
5 矛盾与反思:“非遗”保护体系改革思考
    5.1 加快推进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条例的颁布
        5.1.1 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
        5.1.2 单一“非遗”项目基层保护条例的实施
    5.2 健全当前的“非遗”传承制度
        5.2.1 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反思
        5.2.2 代表性“非遗”项目制度的完善
    5.3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层实践
        5.3.1 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整体性保护需全面落实
        5.3.2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层级划分
    5.4 全面完善传承人、传承群体福利制度
        5.4.1 真正落实传承人传承补贴
        5.4.2 非代表性传承人群体的福利制度
    5.5 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培育“非遗”活态空间
        5.5.1 制定社会组织与团体参与实践优惠政策
        5.5.2 增强社会群体与个人的“非遗”保护参与意识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田野考察访谈对象表(按田野考察时间排序)
    B. 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及本论文田野考察日历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瓶颈约束研究 ——基于虚拟耕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虚拟耕地和虚拟耕地战略的理论来源
        1.2.2 虚拟耕地战略在现实中的应用研究
        1.2.3 粮食生产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虚拟土与虚拟土战略
        2.1.2 虚拟耕地、虚拟耕地战略与虚拟耕地优势度
        2.1.3 粮食、粮食安全与粮食生产
    2.2 虚拟耕地概念的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第3章 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虚拟耕地量化分析
    3.1 山东省自然经济基本情况
        3.1.1 山东省地形与水资源概况
        3.1.2 山东省气候条件概况
        3.1.3 山东省经济发展概况
        3.1.4 小结
    3.2 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虚拟耕地含量分析
        3.2.1 计量方法的确定
        3.2.2 主要粮食作物的选择及虚拟耕地含量的确定
    3.3 主要粮食作物在各地市之间的虚拟耕地含量水平
        3.3.1 主要粮食作物在不同地市的虚拟耕地含量
        3.3.2 小麦在各地市的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分析
        3.3.3 玉米在各地市的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分析
        3.3.4 大豆在各地市的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分析
        3.3.5 稻谷在各地市的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分析
        3.3.6 薯类在各地市的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山东省虚拟耕地优势度评价体系
    4.1 虚拟耕地优势度评价体系概述
    4.2 相关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评价指标对虚拟耕地优势度的影响
        4.2.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3 数据分析方法——主成份分析法
    4.4 数据处理
        4.4.1 方法原理
        4.4.2 实证分析
    4.5 山东省虚拟耕地战略优势度分析
    4.6 结论
        4.6.1 稳定A级优势度地区的发展
        4.6.2 逐步提高B级优势度地区的农业
        4.6.3 因地制宜的发展C类地区的特色农业
第5章 山东省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约束
    5.1 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压力凸显
    5.2 基于虚拟耕地优势度审视粮食区域生产问题
    5.3 特色粮食作物产量下降问题
    5.4 部分地区粮食生产的经济技术投入不足
第6章 基于虚拟耕地理论的政策建议
    6.1 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发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
    6.2 依照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6.3 保护特色粮食作物的基本生产,加大政策、财政、技术的投入
    6.4 农业生产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合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山东省菏泽地区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D]. 周杨.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农业节药背景下小麦种植户用药行为调查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D]. 杜森.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5]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D]. 宋文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山东省耕地施肥状况分析及最佳施肥参数研究[D]. 李健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7]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问题研究[D]. 岳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8]中国大豆生产困境与出路研究[D]. 郭天宝.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1)
  • [9]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制度与社区群体参与的矛盾及反思 ——基于菏泽地区民间美术的调查[D]. 张宗建. 重庆大学, 2017(06)
  • [10]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瓶颈约束研究 ——基于虚拟耕地视角[D]. 杜光磊.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山东省菏泽地区玉米产量停滞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