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总结

寿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总结

一、寿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贾保营[1](2021)在《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文中指出对于中国乡村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晚清民国以来,为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政府与民间力量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进行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集体化时代虽然没有出现“减贫”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改革开放后乃至当前的减贫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发出“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并提出“给农业插上科学的翅膀”。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可以为当前的减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因此,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极具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昔阳县为例,以报纸、地方史志与基层档案为主体资料,并辅以田野口述,尝试揭示环境、技术、制度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减贫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昔阳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制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了解昔阳原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集体化时代国家重要文献的梳理,找出国家对贫困的理解以及反贫困措施。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是国家不同阶段反贫困措施在昔阳县的实践效果。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土改如何在昔阳展开以及土改后昔阳农村的状态。通过对土改前后的昔阳县的考察,我们既可以看到土改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大意义,又可以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背景与实践逻辑。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合作化与技术改革是如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以摆脱贫困的。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述的是农业水利化与农业机械化。第七章以井沟为例,进行了微观史的研究。第八章则是呈现集体化后期昔阳的面貌,总结分析昔阳反贫困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通过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制度优势为依托,以技术为发展引擎,通过积累偏高、消费偏低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跳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公社体制虽未彻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技术实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积蓄了潜能。集体化时代改造传统农业的举措,使农民的能力、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培育了人力资本。这看似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相似,但其改造传统农业的具体路径则与舒尔茨所提倡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集体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极度稀缺,传统的农民却数量众多,市场机制并不能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的力量,将稀缺的现代化生产要素下沉到乡村,并借此改造了传统农业,培育了人力资本,积累了国家资本,摆脱了恶性贫困循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改造传统农业,极具启发意义。

陈文慧[2](2021)在《清代山西发商生息研究》文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政务的经济基础,直接关系着政治统治的统一或分裂、国民经济的发展或衰落、社会秩序的规范或混乱。清代生息银两制度是以政府信用为形式的财政政策,即政府拨出一定数额的专门款项,交给政府官员或者商人进行营运生息,定期收取息银用于特定开支。生息银两制度伴随满清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演化,呈现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皇廷帑本生息到地方银钱发商、从八旗赏恤到地方公用的历史变迁过程,此过程清晰地勾勒出发商生息在全国各地普及并成为地方政府收入方式的演变路径。发商生息作为生息银两制度地方化的主要内容,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相比虽数额微小,但其对政治统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山西发商生息以国家财政体制为制度归因,发端于雍正末年的“晋阳书院赐帑生息”,并伴随财政状况演变在生息银两制度变迁轨迹内形成了乾隆朝的初兴、嘉道时期的持续、咸丰朝的低落、同治朝的回升、光绪朝的高峰以及宣统朝消亡的发展过程。期间,布政使司库、河东运库、归绥道库、地方府县级政府、晚清署局所先后利用资本优势、职能特权或行政权威发商生息,累积本金约银482万余两、钱49万余串。研究发现:布政使司库、河东运库、归绥道库和清末署局(所、会)多以官款为本,府县级政府发商生息则以社会性本金为主导,清代后期随着政府经费日渐短缺,“以利作本”和“借款生息”不断增多;生息率受国家政策号召和商人利润空间的影响,以“一分生息”最为普遍;生息收入随发商生息规模扩大而不断增加,并在清前中期主要满足政府行政统治职能的经费需求,在清代后期向地方社会的民生需费倾斜。山西发商生息因经理主体不同可分为三大财库发商生息、各署局所发商生息、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三大类型。三大财库发商生息的“本金”、“生息率”、“息金”因素特征,无论是长时段的纵向考察,还是在某时期的横向比较,都因其财政职能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各署局(所)是晚清自治财政发端的产物,因其政务运转和人事需费而发商生息,对地方自治财政的产生运行有重要意义。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是当地政府(或地方官)直接或间接调动官方和民间资源,以获取当地公共事务经费补充,具有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并在时空分布上表现出阶段性和地域集中性。通过对各类发商生息相关史料的整理发现,山西发商生息有“官方营运”和“官督绅营”两种营运模式。“官方营运”模式下,生息银钱在官与商之间直接流动,“生息立项”、“本银发放”、“商人领本”、“利银解交”、“息银支用”各环节是在清代财政管理体系内,由各财政机关或地方行政单位的协作完成,体现出政府强制性和商人被动性。“官督绅营”模式采取了“绅”与“官”协作互动和制衡博弈。“绅”作为特殊社会阶层,不仅要捐集资金,组织发商生息,通常还受地方官员委托,直接管理生息经费的预算收支;“官”即地方政府,通过注册立案、存根账簿、悬榜公示、勒石立碑等多重方式幕后监控生息银钱运作。相对而言,“官督绅营”模式突破了政府行政体系范畴,引入地方士绅的社会力量,更具效率优势。就发商生息的经济效应,发商生息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互动效应。无论从区域视角还是时间截面上,经济繁荣和发商生息存在显着的对应关系,经济繁荣是有“商”可发的必要前提;反之,发商生息对商贸经济有着消极和积极的双重影响。从微观角度,商人权益在本银承领、息银解交、生息期限的程序受到严重损害;从宏观角度,发商生息对经济的市场环境、商路安全、市场秩序等存在积极作用。就发商生息的社会效应,发商生息为社会文教、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社会治安四方面的公共事务提供了财政分配之外的经费支持,为清代地方社会公共事业带来了生机,对地方社会的民生福祉、社会秩序、礼仪法度、国家稳定等都有积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发商生息作为清代生息银两制度变迁的效率性选择,是地方政府补充财政分配不足的手段之一;虽然生息营运以维护满清封建统治为根本,且存在政府对商人集团的剥削压迫、本金筹集中的强制性劝捐以及生息银钱的贪腐侵挪等弊端,但其在政府公费、商贸环境、市场秩序、文化教育、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及社会秩序等方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效应。

王洋[3](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研究表明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陈雨晗[4](2020)在《光信息无损传输在农业水利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张琳[5](2020)在《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全球资源过度被消耗,河流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用水匮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污染突出、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河流亦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孕育者的河流对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对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市河流进行设计,将人们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到意识到河流生态重要性以及河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转变,反馈并落实到滨水景观设计,激活场地活力并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弘扬,进而达到人与河流共生的目的,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求。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相关概念、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和国内外滨水空间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做归纳总结,对滨水景观的类型、尺度界定、构成要素、生态学解析以及价值取向做探讨研究,以生态修复为目的和手段,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提出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包括防洪蓄洪、提升自净能力、重建河流景观以及增加河流亲水性的规划设计目标,系统与区域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生态设计原则、文化保护原则的规划设计原则,水体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动物栖息地恢复以及生态游憩的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调研进一步应用于本文的实践对象——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性景观设计,以期为同类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张渊[6](2020)在《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可为泉域内岩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对泉域内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采用迭置指数法。水质脆弱性评价的指数为地下水埋深D、入渗补给量R、土壤介质S、地形坡度Tg、土地利用类型L、上覆岩层O和含水层富水性A。水量脆弱性评价的指数为入渗补给量R,地下水开采系数C、含水层厚度Tk和含水层富水性A。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水质及水量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由此确定水质脆弱性评价为DRSTgLOA模型,水量脆弱性评价为RCTkA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水质高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106km2,占总面积的1.47%,分布于泉群出露带、巨城镇、温河渗漏区、桃河渗漏区、松溪河渗漏区、油瓮水库渗漏区和大石门水库渗漏区附近,在此区域内应该重点进行水质监督与保护。水质较高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1138km2,占总面积的15.77%,分布于泉域中的碳酸盐岩裸露区及其周边。水质中等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1530km2,占总面积的21.20%,分布于平定县的局部、阳泉市市区的中部、昔阳县的东部、和顺县的东部、左权县的东部、盂县局部、寿阳县的中部和太原市大部。水质较低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3452km2,占总面积的47.83%,分布于平定县的西部、阳泉市市区的西部、昔阳县的西部、和顺县的西部、左权县的西部、盂县的中南部、寿阳县大部、榆次市大部、太原市的东部。水质低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991km2,占总面积的13.73%,分布于平定县的西南部、阳泉市市区局部、昔阳县的西部、和顺县的西部、左权县的西北部、盂县的西部、寿阳县局部和榆次市局部。水量高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160km2,占总面积的2.21%,分布于平定县的西南部和东部、娘子关泉口北部、寿阳县的南部,在此区域内应重点进行水量的监督与保护。水量较高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1850km2,占总面积的27.63%,分布于平定县大部、阳泉市市区的西部和北部、寿阳县的东南部和西北部、榆次区的北部、太原市全境。水量中等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3431km2,占总面积的47.55%,分布于平定县局部、阳泉市市区的东南部、盂县大部、寿阳县的中西部、榆次市的南部。水量较低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1755km2,占总面积的24.31%,分布于阳泉市市区的东南部、盂县的南部和东部、昔阳县的东部、和顺县的东部、左权县的东部。水量低脆弱性分区面积约为21km2,占总面积的0.30%,分布于油瓮水库渗漏区、义井镇、昔阳县县城的东侧、和顺县县城的东侧、左权县县城的东侧。

孙延青[7](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指明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史汶昕[8](2019)在《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文中认为潇河流域的跨行政区管理机构潇河水利委员会/管理局的性质是一个“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以丰补歉,自求平衡”的经济实体。其主要从事灌溉供水,相应开展综合经营工作。虽然组织架构几经变迁,单位名称屡次更改,但其本质属性和主要任务都未曾改变。其通过水费征收、发展副业,潇河水利委员会/管理局实现了运营管理的自给自足;其通过水规制定,水利规划设计,走群众路线,实现了潇河流域的水利治理完善;通过机构内部科室结构调整、人员优化配置,实现了管理上和工程建设上的技术型导向,提升了经济效益。潇委会在波折中不断调整适应时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从单纯“管理”到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经历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证明了民主管理、面向市场、不断改革的正确性。该管理机构为潇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依托建国后行政上的村社大队-村-县-市组织管理体系和其本身兴建农田水利设施、防洪防涝防旱防灾、大力发展生产,其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水利社会秩序——原有因自然区域被行政区划分割而产生的水利水权纠纷、农民负担加重都被彻底解决,由此也实现了新中国地域性水利治理背景下的新的流域水利秩序重构。

王屹峰[9](2018)在《基于空间结构的安徽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式”城市的典型样本,是我国悠久城市文明的见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日益流失的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促进二者的良性循环,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文中以安徽寿县历史文化文化名城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运用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采取归纳与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并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以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为基础,结合现状分析,对寿县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从对古城空间发展沿革、城市空间格局、历史要素及城市社会文化特征的研究出发,理清古城的发展逻辑,从中提取五点名城特色,系统梳理寿县的历史文化特征,同时从微观上以标识空间、骨架空间、基底空间的分类方式对城市空间构成体系进行梳理,将之共同作为下文研究的基础;其次结合对建国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当前保护现状的研究分析,总结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当前名城保护的困境之核在于名城保护游离于城市发展的轨道之外;再次在探讨古城保护的层面时参照主流的分类方式将寿县定位为古城格局比较完整的复合职能型小型历史文化名城,并结合名城保护的案例调研,提出了“调整城市布局,保持旧城活力,新老城区有机统一”的原则,确定了寿县古城的保护层次及内容,并依据保护内容的空间形态提出“点”、“线”、“面”结合的保护方法;最终为寻求古城发展的突围路径,针对城市发展条件进行态势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及现状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分析,提出寿县古城空间布局结构的设想,同时探究名城旅游与城市发展的结合,以古代城市文化及楚文化作为寿县旅游资源的核心内涵,提出了“楚国故都,山水名城”的旅游主题。总而论之本研究通过对寿县的空间特征及发展逻辑的梳理,结合现状问题调研,研究保护与发展融合的寿县名城突围之路,同时以期为同类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左瑞琦[10](2016)在《石家庄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文中提出随着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次研究范围包括石家庄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约1945.68km2。石家庄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也是工业主要的集中地,交通发达,是全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下,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使石家庄地质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石家庄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对研究区的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在充分分析了石家庄地质环境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实际的地质生态环境特点,将研究区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和丘陵低山区两个评价单元,针对不同单元分别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现状评价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并根据对评价结果的进行进一步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石家庄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研究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掌握这类问题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危害等,进而提出防范和治理各类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合理建议,为管理部门提供地质基础依据。通过评价结果得出:山前倾斜平原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偏好,影响地质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和人类活动。丘陵山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影响地质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地质灾害和矿山开采。最终,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政府相关规划,将研究区分为两个大区、八个亚区,并针对各区地质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保护、防治建议措施。

二、寿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寿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章 昔阳县自然社会状况
    第一节 生态环境
        (一)多山少土
        (二)交通闭塞
        (三)灾害多发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生活水平
    小结
第二章 贫穷的本质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减贫实践及其失败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解构与重构
        (一)土地改革与道路选择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技术革命”
        (三)技术赋能
    小结
第三章 土地革命:穷富拉平
    第一节 昔阳旧貌
        (一)人口与土地
        (二)农民生活
        (三)生态环境
        (四)农民与农业
    第二节 土改过程
    第三节 土改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技术革命:提高产量
    第一节 组织起来与学习技术
    第二节 技术革新的路径
        (一)培育良种
        (二)合理种植
        (三)改良土质
        (四)工具改革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张力
    小结
第五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第一节 “秃岭”遇“山洪”
    第二节 水利建设
        (一)改造“三跑田”与闸沟垫滩
        (二)修建水库
        (三)治河与打井
        (四)机电灌溉
    第三节 水利工程与粮食增产
    第四节 治水与“育人”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一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实践
        (一)土壤改良
        (二)良种培育
        (三)密植与管理
        (四)水利灌溉
        (五)道路与运输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小结
第七章 减贫的微观史研究——井沟村
    第一节 井沟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默汉”的消逝
    第三节 “井沟学大寨,大寨帮井沟”
    第四节 机械灌溉
    第五节 减贫的效果
    小结
第八章 昔阳县减贫的成就及历史地位
    一、集体化时期昔阳县取得的历史成就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昔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2)清代山西发商生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清代地方财政的文献综述
        1.2.2 清代生息银两制度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兴起发展
    2.1 制度背景:生息银两制度变迁
        2.1.1 康熙朝:生息银两制度的初创
        2.1.2 雍正朝:生息银两制度的制度化
        2.1.3 乾隆朝:生息银两制度的转折
        2.1.4 嘉道时期:生息银两制度的普及
        2.1.5 晚清时期:发商生息的高潮与流变
    2.2 财政背景:山西财政状况
        2.2.1 清代前中期的山西财政
        2.2.2 清代后期的山西财政
    2.3 山西发商生息的兴起与规模化发展
        2.3.1 兴起及根源
        2.3.2 规模化发展
    2.4 山西发商生息的要素特征及变化
        2.4.1 经理主体机构
        2.4.2 本金来源
        2.4.3 生息率
        2.4.4 生息收入
第三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类别与特征
    3.1 三大财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1 司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2 运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3 道库经理的发商生息
        3.1.4 三类发商生息的特征差异
    3.2 晚清各署局(所、会)经理的发商生息
        3.2.1 署局(所、会)代表性的发商生息
        3.2.2 署局(所、会)发商生息的各要素特征
    3.3 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
        3.3.1 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的双重属性
        3.3.2 各府州县(厅)发商生息的规模特征
第四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营运模式
    4.1 发商生息的官方营运模式
        4.1.1 生息本金的承领
        4.1.2 生息利金的申解
        4.1.3 生息银钱的奏销
        4.1.4 生息银钱的转拨
        4.1.5 生息银钱的积欠与亏挪
        4.1.6 生息银钱的核算稽查
    4.2 发商生息的官督绅营模式
        4.2.1 官督绅营模式的采用
        4.2.2 发商生息的政府立案
        4.2.3 营运绅士的选拔任用
        4.2.4 账簿管理与监督管理
第五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经济效应
    5.1 商贸繁荣是发商生息的前提
        5.1.1 地域视角:归绥地区商贸经济与发商生息
        5.1.2 时间截面:道光年间的商贸经济与发商生息
    5.2 发商生息的经济负效应
        5.2.1 商人承领本银的相关分析
        5.2.2 商人解交利银的相关分析
        5.2.3 生息基金还本期限的相关分析
    5.3 发商生息的经济正效应
        5.3.1 发商生息有助于商路的通畅与安全
        5.3.2 发商生息有利于河东盐业经济及市场
        5.3.3 发商生息有利于维系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 山西发商生息的社会效应
    6.1 发商生息在社会文教方面的效应
        6.1.1 发商生息是书院、义学的普遍经费来源
        6.1.2 发商生息对科考宾兴的经费资助
        6.1.3 发商生息对教育近代化的经济贡献
    6.2 发商生息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效应
        6.2.1 发商生息为备荒仓储提供积谷经费
        6.2.2 发商生息对赈灾救荒的经济意义
        6.2.3 发商生息是慈善机构的主导性经费
    6.3 发商生息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效应
        6.3.1 水利设施——河道堤堰
        6.3.2 交通设施——道路桥渡
        6.3.3 行政设施——城垣署廨
        6.3.4 宗教设施——坛庙神祠
    6.4 发商生息在社会治安方面的效应
        6.4.1 发商生息有助于社会矛盾缓和
        6.4.2 发商生息促进地方的治安巡防
        6.4.3 发商生息成为警政狱制改革的筹资方式
第七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7.1 结论
    7.2 基于财政信用的思考
        7.2.1 财政功能方面
        7.2.2 信用功能方面
        7.2.3 当代的启示
    7.3 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小结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小结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小结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小结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小结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小结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河流面临的生态威胁
        1.1.2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热潮与困境
        1.1.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及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修复
        2.1.2 河流生态修复
        2.1.3 滨水景观
    2.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2.1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2.2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2.3 .国内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1 国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2 国内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2.3.3 国际性滨水区会议研究概述
3.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
    3.1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3.2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3.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3.3.1 河流水体的稳定与流量恢复
        3.3.2 河道整治恢复
        3.3.3 河漫滩与河岸带恢复
    3.4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3.4.1 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则
        3.4.2 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则
        3.4.3 河流功能的多样性与主导支配性原则
    3.5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3.5.1 缓冲区修复
        3.5.2 植被恢复
        3.5.3 恢复河漫滩或河流泄洪区的自然湿地和修建部分人工湿地
        3.5.4 降低河道边坡
        3.5.5 重塑弯曲河谷
        3.5.6 修复浅滩和深塘
        3.5.7 修复水边湿地和沼泽地森林
        3.5.8 修复零星分散的池塘
    3.6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3.6.1 河流连续体理论
        3.6.2 洪水脉冲理论
        3.6.3 四维系统理论
        3.6.4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3.6.5 河流复式断面过流理论
4.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4.1 .城市滨水空间类型
    4.2 .城市滨水空间尺度界定
    4.3 .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
        4.3.1 滨水空间的空间构成
        4.3.2 滨水空间的景观构成
    4.4 .河流与滨水空间的生态学解析
        4.4.1 空间结构生态学解析
        4.4.2 作用过程的生态学解析
        4.4.3 服务功能的生态学解析
    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5.相关案例分析
    5.1 .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景观改造
        5.1.1 项目概况
        5.1.2 设计特色
        5.1.3 借鉴要点
    5.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5.2.1 项目概况
        5.2.2 设计特色
        5.2.3 借鉴要点
    5.3 .上海苏州河梦清园规划设计
        5.3.1 项目概况
        5.3.2 设计特色
        5.3.3 借鉴要点
    5.4 .洛阳伊滨公园
        5.4.1 项目概况
        5.4.2 设计特色
        5.4.3 借鉴要点
    5.5 .迁安三里河滨河景观
        5.5.1 项目概况
        5.5.2 设计特色
        5.5.3 借鉴要点
6.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6.1 .规划设计目标
        6.1.1 防洪蓄洪
        6.1.2 提升自净能力
        6.1.3 重建河流景观
        6.1.4 增加河流亲水性
    6.2 .规划设计原则
        6.2.1 系统与区域原则
        6.2.2 多目标兼顾原则
        6.2.3 生态设计原则
        6.2.4 文化保护原则
    6.3 .规划设计策略
        6.3.1 水体生态修复
        6.3.2 植物生态修复
        6.3.3 动物栖息地恢复
        6.3.4 生态游憩空间设计
7.项目实践—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设计
    7.1 .项目背景
        7.1.1 区位概况
        7.1.2 上位规划解读
        7.1.3 周边交通
        7.1.4 气候条件
        7.1.5 水资源现状
        7.1.6 旅游资源
    7.2 .现状分析
        7.2.1 现状用地分析
        7.2.2 现状交通分析
        7.2.3 现状建筑分析
        7.2.4 竖向分析
        7.2.5 水体分析
        7.2.6 现状绿地分析
        7.2.7 生态敏感性评价
        7.2.8 服务人群分析
        7.2.9 场地SWOT分析
    7.3 .设计构思
        7.3.1 设计目标
        7.3.2 设计定位
        7.3.3 设计依据
        7.3.4 设计原则
        7.3.5 设计策略
    7.4 .总体设计
        7.4.1 总平面图
        7.4.2 景观结构布局
        7.4.3 景观功能分区
    7.5 .分区设计
        7.5.1 都市休闲活动区
        7.5.2 地域历史风貌区
        7.5.3 文化娱乐展示区
        7.5.4 湿地田园风光区
    7.6 .生态修复专项
        7.6.1 水生态修复专项
        7.6.2 植物生态修复专项
        7.6.3 动物生态修复专项
        7.6.4 生态游憩规划专项
    7.7 .专项设计
        7.7.1 交通规划专项
        7.7.2 竖向设计专项
        7.7.3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7.7.4 照明设施专项
        7.7.5 标识系统专项
        7.7.6 铺装专项
        7.7.7 智慧专项
        7.7.8 节事活动专项
        7.7.9 建筑专项
    7.8 .经济技术指标
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6)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发展历程
        1.2.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1.2.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娘子关泉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泉域范围以及重点保护区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及土地利用类型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质概况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概况
        2.4.1 含水岩组特征
        2.4.2 岩溶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5.1 岩溶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及可开采量
        2.5.2 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5.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第三章 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脆弱性评价
    3.1 评价方法的选取及介绍
    3.2 水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地下水埋深D(Depth of water table)
        3.2.2 入渗补给量R(Recharge of infiltration)
        3.2.3 土壤介质S(Soil media)
        3.2.4 地形坡度T_g(Topography)
        3.2.5 土地利用类型L(Land use type)
        3.2.6 上覆岩层O(Overlying layer)
        3.2.7 含水层富水性A(Abundance of aquifer)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组合权重
    3.4 水质脆弱性评价
        3.4.1 地下水埋深脆弱性评价
        3.4.2 入渗补给量脆弱性评价
        3.4.3 土壤介质脆弱性评价
        3.4.4 地形坡度脆弱性评价
        3.4.5 土地利用类型脆弱性评价
        3.4.6 上覆岩层脆弱性评价
        3.4.7 含水层富水性脆弱性评价
        3.4.8 水质脆弱性综合评价
    3.5 评价结果分析
        3.5.1 评价结果验证
        3.5.2 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水量脆弱性评价
    4.1 评价方法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
        4.1.1 入渗补给量R(Recharge of infiltration)
        4.1.2 地下水开采系数C(Coefficient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4.1.3 含水层厚度T_k(Thickness of aquifer)
        4.1.4 含水层富水性A(Abundance of aquifer)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水量脆弱性评价
        4.3.1 入渗补给脆弱性评价
        4.3.2 地下水开采系数脆弱性评价
        4.3.3 含水层厚度脆弱性评价
        4.3.4 含水层富水性脆弱性评价
        4.3.5 水量脆弱性综合评价
    4.4 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5.1 水质保护
        5.1.1 水质保护分区
        5.1.2 水质保护措施
    5.2 水量保护
        5.2.1 水量保护分区
        5.2.2 水量保护措施
    5.3 娘子关泉域综合保护措施
        5.3.1 水质与水量综合保护措施
        5.3.2 管理保护措施
        5.3.3 技术保护措施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综述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潇河流域环境概况
    一、潇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一)水文地貌
        (二)气象及水旱灾害
        (三)河道变迁
    二、潇河流域的人文环境
        (一)流域内行政区划沿革
        (二)流域内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章 1949 年前潇河流域水利建设及管理规则
    一、明清时期潇河流域水利建设及管理规程
        (一)水利建设
        (二)管理规则
    二、民国时期潇河流域水利建设与管理规程
第三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一、1949 年—1961年
        (一)组织的筹备及建立
        (二)组织架构
        (三)人员情况
    二、1962 年—1990年
        (一)组织架构
        (二)人员情况
第四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经费来源及支出
    一、机构经费来源
        (一)财政拨款
        (二)贷款及利息
        (三)水费征收
        (四)买卖及副业收入
        (五)接收经费及杂项
    二、机构经费支出
        (一)水利工程费用
        (二)办公经费(含工资)
        (三)杂费
    三、机构经费收支情况与财务改革
第五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的运行管理
    一、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水利规划及建设
        (二)水规的制定
        (三)水利纠纷的处理
    二、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二)与群众的关系
        (三)水利纠纷的处理与地方利益
    三、管理效果
        (一)历时性对比
        (二)共时性对比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一、山西省水利事业水费收支办法(1950 年)
    二、潇河水利委员会灌溉制度规则(1950 年)
    三、潇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方案(1951 年)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空间结构的安徽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释义
        1.2.1 历史文化名城
        1.2.2 空间结构
    1.3 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及研究现状
        1.4.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及研究现状
        1.4.2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
        1.4.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寿县古城的历史文化特征
    2.1 城市概述
    2.2 城市空间发展沿革
        2.2.1 先秦至汉时期——楚都之滥觞
        2.2.2 两宋时期——今城之肇始
        2.2.3 明清时期——御洪体系的完善
        2.2.4 城市空间发展小结
    2.3 古城空间格局特点
        2.3.1 古城选址
        2.3.2“金城环抱”的山水形势
        2.3.3“山川同构”的空间秩序
        2.3.4“城”、“墙”一体的“土坡战城”
        2.3.5“南北相错,分区拓展”的街巷布局
        2.3.6 传统规划哲学视野下的“景”
    2.4 历史要素研究
    2.5 社会文化特征
    2.6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总结
        2.6.1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内涵
        2.6.2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组成结构
        2.6.3 寿县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
    2.7 小结
3 寿县古城的空间构成体系
    3.1 城市空间构成体系
    3.2 城市标识空间——历史建筑
        3.2.1 历史建筑分类
        3.2.2 政治职能类建筑
        3.2.3 文化职能类建筑
        3.2.4 宗教职能类建筑
    3.3 城市骨架空间——街巷
        3.3.1 组织结构
        3.3.2 街巷界面
        3.3.3 空间尺度
        3.3.4 空间节点
    3.4 城市基底空间——传统住宅
        3.4.1 传统住宅特点
        3.4.2 民居实例分析
    3.5 小结
4 寿县古城现状分析
    4.1 建国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4.1.1 内向发展
        4.1.2 蔓延发展
        4.1.3 组团发展
    4.2 古城的保护现状
        4.2.1 古城格局现状
        4.2.2 古城建筑总体现状
        4.2.3 历史街区现状
        4.2.4 古城道路交通现状
        4.2.5 历史要素保护现状
        4.2.6 历史空间意向——“景”现状
    4.3 名城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
        4.3.1 城市整体风貌管控不佳
        4.3.2 古城功能集聚,老城区功能性衰退
        4.3.3 历史要素孤岛化倾向明显
        4.3.4 管理工作亟须改进
        4.3.5 困境之核——名城保护游离于城市发展的轨道之外
    4.4 小结
5 寿县古城保护对策研究
    5.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分析
    5.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例研究
        5.2.1 古城格局风貌比较完整型
        5.2.2 古城风貌犹存型
        5.2.3 古城整体格局和风貌不存在型
        5.2.4 保存典型历史要素型
        5.2.5 经验总结
    5.3 保护的层次与内容
    5.4 物质形态层面——“点”的保护
        5.4.1 历史建筑
        5.4.2 重要节点
    5.5 物质形态层面——“线”的保护
        5.5.1 城市轴线
        5.5.2 视线通廊及城市天际线
    5.6 物质形态层面——“面”的保护
        5.6.1 历史街区
        5.6.2 城市整体空间环境
        5.6.3 城市空间格局
    5.7 非物质形态层面的保护
        5.7.1“景”的保护
        5.7.2 城市记忆的传承与保护
        5.7.3 传统社会生活秩序的延续
    5.8 小结
6 寿县古城的发展模式的探讨
    6.1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6.1.1 发展优势
        6.1.2 发展劣势
        6.1.3 发展机遇
        6.1.4 面临挑战
    6.2 古城规划布局结构的设想
        6.2.1 寿县城市发展意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6.2.2 寿县古城规划布局结构的设想
    6.3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
        6.3.1 寿县旅游业发展概况
        6.3.2 外化旅游资源内涵
        6.3.3 寿县古城旅游业发展策略分析
    6.4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录
表录
附录1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录
附录2 寿县建置沿革详表
附录3 寿县古城周边文保单位一览表
附录4 寿县城关镇居民城镇化发展意愿调查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10)石家庄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发展
        1.2.2 国内研究发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位置与交通
    2.2 地形地貌
        2.1.1 侵蚀构造山地区(Ⅱ)
        2.1.2 积平原区(Ⅲ)
    2.3 气象与水文特征
        2.3.1 气象
        2.3.2 水文
    2.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5 自然资源
        2.5.1 土壤资源
        2.5.2 生物资源
        2.5.3 旅游资源
    2.6 土地资源利用
    2.7 水利工程
        2.7.1 水库工程
        2.7.2 渠道工程
第三章 地质背景环境
    3.1 地层岩性
        3.1.1 上太古界(Ar)
        3.1.2 元古界(Pt)
        3.1.3 古生界(Pz)
        3.1.4 新生界(Cz)
    3.2 岩土体类型
        3.2.1 岩体
        3.2.2 土体
    3.3 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
        3.3.1 地质构造
        3.3.2 主要断裂的活动性
        3.3.3 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
    3.4 水文地质条件
        3.4.1 含水层组划分与基本特征
        3.4.2 研究区富水性分区
第四章 地质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
    4.1 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4.1.1 地下水污染
        4.1.2 地表水污染
        4.1.3 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含水层疏干
        4.1.4 地质灾害
    4.2 人类活动
        4.2.1 矿山资源开采
        4.2.2 人口密度、交通工程情况
第五章 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1 评价原则
        5.1.1 分区评价原则
        5.1.2 综合分析评价原则
        5.1.3 动态原则
    5.2 评价因子
        5.2.1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因子
        5.2.2 生态环境评价因子
    5.3 评价方法
        5.3.1 评价方法
        5.3.2 地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模型及分区标准
        5.3.4 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果
第六章 地质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建议措施
    6.1 研究区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原则
        6.1.1 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相结合的原则
        6.1.2 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目标相一致的原则
        6.1.3 与研究区经济发展协调一致的原则
    6.2 研究区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区划建议
        6.2.1 丘陵低山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区(Ⅰ)
        6.2.2 山前平原综合整治及生态城市建设区(Ⅱ)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寿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D]. 贾保营. 山西大学, 2021(12)
  • [2]清代山西发商生息研究[D]. 陈文慧. 山西大学, 2021
  • [3]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4]光信息无损传输在农业水利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D]. 陈雨晗.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5]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D]. 张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D]. 张渊.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8]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D]. 史汶昕.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基于空间结构的安徽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 王屹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10]石家庄地区地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D]. 左瑞琦. 河北地质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寿阳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