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人民银行召开防雷试点项目验收会

'99 人民银行召开防雷试点项目验收会

一、’99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召开防雷试点工程验收会(论文文献综述)

孟守东[1](2021)在《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光伏扶贫发源于中国安徽省,具有见效迅速、收益稳定、带贫精准、风险较小、绿色环保等优点,被中国确定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通过“十三五”期间的推广建设,有效加快了贫困地区增收脱贫进程,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创举和标志性工程,为2020年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反贫困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安徽)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起因、历程、政策演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光伏扶贫产业的建设模式、工作机制和主要成效。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收益分配、运维管理和综合利用三个维度构建出了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结合模糊评价法根据权重计算出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最大程度保持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以及发电收益分配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努力实现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对继续发展农村光伏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宣传推广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模式走出国门、辐射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光伏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加快实现中国乡村振兴和加快发展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安徽)智慧和中国(安徽)方案。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是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安徽)光伏扶贫产业发展历程、政策演变、理论依据、建设模式、工作机制、发展进程、主要作用、监测评估、制约因素等,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中国首见,对有效促进光伏扶贫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针对光伏扶贫产业发展资金筹措难题,笔者原创提出了扶贫小额信贷自我发展、合伙发展、合作发展、合营发展“一自三合”模式,开辟了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金融资金来源,得到国家肯定并向中国推广。2019年,该模式被IBRD(世界银行)、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IFAD(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WFP(世界粮食计划署)、ADB(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网等7家单位评为首届全球减贫案例最佳减贫案例奖,并收录进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为破解贫困人口“贷款难、贷款贵、用得好、还得上”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安徽)智慧和中国(安徽)模式。笔者因此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三是积极参与匀光型光伏农业系统的实验与研究,创新了基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分光补光光伏农业技术,有效兼顾了植物生长和光伏发电,对充分利用光伏扶贫电站光伏板下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光伏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电站综合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四是在围绕将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开发成为符合国家要求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科学测算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带来的额外经济收益,研究提出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路径和优化策略,创新了光伏扶贫产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五是阐述了中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现有标准的局限性和制订优化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专用标准的必要性,并基于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情况的调研结果和实证分析,创新提出了可作为管理依据及标准制定基础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绩效监测指标体系。

李霞琴[2](2018)在《青海移动工程建设项目合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国有企业合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竞争加剧,使合规管理成为企业发展新趋势。人们逐渐认识到合规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2018年“中兴事件”的发生,使得企业对合规管理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如何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偏离合规的主航道,成为我国企业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企业和政府合法合规行为的监督,陆续出台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移动作为国内通信运营商,面对通信产业发展和变革,诚信、廉洁及合规经营是今后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企业应该研究建立并完善符合公司实际的合规管理体系,充分研究针对公司业务发展的国家合规政策、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流程,对生产经营行为中的合规风险进行有效指引,接受政府和行业监管,提高行业竞争力。本文从合规管理、项目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着手,结合青海移动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合规方面做出的探索,系统分析了合规管理体系的原则及目标、组织及制度保障、工程建设相关管理各个阶段存在的合规风险及合规管理措施,最后得出一些结论与建议,提出建立一个由合规管理制度、流程、合规审查、合规问责等组成的合规管理体系,培育合规文化,提高合规意识,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王亮[3](2016)在《SD高速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为满足社会公众出行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加大投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公路基础建设,在这种环境下,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迅猛,十二五期间国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已接近11万公里。机电工程作为高速公路基础建设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向社会公众畅、安、舒、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经了解,目前每年新建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投资规模达30-40亿元,建设投资占整个基建工程投资额比例越来越大。国内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足,速度快,系统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相比建设初期有极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和驾乘人员对出行服务水平需求越来越高,各路桥运营管理单位开始逐步加大ETC和自动发卡系统、全程监控系统、调度指挥系统等智慧高速子系统的建设投入,如何在机电工程全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各系统发挥正常效能,确保道路畅通,成为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难题,一大考验。本文核心利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借鉴国际上先进成熟的质量控制理论,使用合理的质量控制工具方法,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合理运用PDCA、三阶段和三全原理,在机电工程项目全过程每个阶段制定落实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实现项目质量的有效管控。研究过程中以SD高速为例,以ETC和自动发卡系统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充分阐述质量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汇总了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使用因果图法、排列图法、调查研究法等工具方法分析查找原因,针对性强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结合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制定详细可行的质量控制策略。结合机电工程实践介绍如何通过建立完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提升设计水平和施工工艺方案、严把质量控制关等方面的措施保障,确保工程实现质量的有效管控。本课题的研究有效解决了国内同行业单位机电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控制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提供积极的参考。

舒燕昂[4](2016)在《PPP模式在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为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市民出行难”等问题,国内许多地方正在开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有些地方并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宁波等。然而,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建设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建设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因此,寻找出更有利于项目发展的建设模式,为今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PPP,是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建立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合作机制。与传统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相比,PPP模式可以将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存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PPP模式已被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教育、保障建设等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很多基础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全国范围来看,PPP模式在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中的应用还未得到普及。因此,本文将PPP模式引入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以解决因为项目资金供给不足、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所以,本文首先介绍PPP的内容、类型及国内外的成熟应用,然后分析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对PPP模式运用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中的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及结合Y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运用PPP模式建设运营的现实案例,从而详细说明具体的操作运用及可行性。最后,为促进PPP模式更好的应用于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一、完善PPP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二、确定合理的PPP项目采购模式;三、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四、加强对PPP模式运行风险的控制;五、要加大对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存在问题的研究。

江新强[5](2014)在《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电力基建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不断带动电力基建工程发展的同时,也给电力基建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基建工程“绿色化”、变电站和试点的电力基建工程“智能化”、特高压工程的电力基建工程“规模化”的发展形势下,电力基建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但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存在项目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工程质量和工艺管控不严、工程设计技术标准不够规范等问题,进行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迫在眉睫。2012年,为解决管理、技术、施工标准不统一而带来的旋工效率低下、管控不严等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对基建工程开始实施标准化管理。为了对实施了标准化管理后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研究,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标准化研究的现状,了解了国内外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分析标准化理论的定义、内涵、基本原理和特征,并结合电网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电力基建项目的管理现状分析。本文结合福建龙岩首座智能化变电站—龙岩1 10kV新泉变的工程实践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从标准化的理论出发,结合电力基建项目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基建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展开研究。(2)分析了基建标准化管理建立的原则、内容、方法、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机构设置、管理流程和管理评价。(3)结合龙岩1 10kV新泉变的实际情况,从项目管理控制和技术控制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4)龙岩11OkV新泉变工程投运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大建设”、“大运行”等提供更大范围内的坚强技术支撑,证明了标准化理论对基建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文章最后对电力工程基建标准化工作的推广进行了成果展望。

戴林海[6](2013)在《住宅房产项目的危机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行业低门槛、高利润的快速发展后,目前正逐步转向高门槛、低利润的发展通道。近几年,因为高房价的“元凶”而饱受争议,随着房地产泡沫的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多项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无论是金融杠杆政策还是一些针对炒房的投机行为的限购限贷政策,房地产企业均是从不同角度深受调控,因此,行业内引入危机管理显得极为迫切。本文的研究路线采用现代危机管理的理论,按照危机识别、危机预防、危机化解、危机总结四个步骤进行危机管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分别采用组建指标评价模型和分类归纳总结的方法,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危机识别,发现危机产生的机理,再根据危机产生的机理制订相应的危机预防措施和危机应对措施,最终产生危机管理研究的成果。最后再尝试运用实例.来验证本文所提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可行性。本文探讨的危机管理集中在三大部分:资金危机管理、质量危机管理、市场危机管理。由于房地产跨领域的特点,在分析中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并在其后列举了一些案例进行佐证。

厚继勇[7](2013)在《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伴随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已在财政管理的业务领域内崭露头角,着力使信息技术融入到工作业务的操作中去,着力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加快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是各级财政管理部门高度期待、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1998年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铁岭市悄然起步,随着信息化基础的不断完善,2009年铁岭市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开始启动,在建设中,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始终是重点任务中的核心,软件的开发、数据质量的提升以及应用水平的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加强,都有效促进了财政业务的高效管理,也为铁岭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但在如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臻完善,与发达城市相比,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显得稚嫩和年轻,有太多的不足。本文以厦门市、宁波市、河南省焦作市等为例,在学习前沿做法和先进经验的同时,自我剖析我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级本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弱点、查处漏动,例如:信息化体系建设中还需在标准上下功夫:信息一体化建设不成熟缺乏系统的体系规划;综合业务平台在创设和实践中有诸多弊端;网络安全需要引发高度重视。本文力图通过这种学习借坚、对比剖析,发现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寻求有利于良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有:一是在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加强统筹,保障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规划取得成效;二是建设有铁岭市财政系统特色的标准化体系;三是以核心业务应用平台建设为重点,完善各项系统的应用功能;四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设,完善信息安全平台;五是加强技术自主和管理自主的能力等。本文研究的目的以及创新点,就是希望通过对铁岭市财政系统的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积极探索,进一步优化信息化的结构、整合软硬件资源,以此崭新的管理模式将各个财政业务流程衔接起来,改变传统的不规范的业务流程,优化和调整管理方式,转变以往分割、封闭的管理模式为紧密联系的模式,将史大范围的财政单位、预算单位、监督部门有机联系,从而实现对经济运行的管理、监督控制和财政决策的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带动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大飞跃,推动财政管理信息化工作深入发展。

石武英[8](2013)在《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文中认为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抗灾救灾成为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建国初期,在新旧政权交替,执政党面临执政资源相当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连续发生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居于长江流域腹地的湖北省不仅面临着旧势力的破坏和千疮百孔的破败局面,而且还发生了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1954年,湖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天灾人祸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新生政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说:“防汛抗灾是湖北天大的事。”省政府承担起组织领导防汛救灾的重任。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新建了相关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一贯的救灾体制;在这种举国体制下,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大力防灾、抗灾、救灾。他们组织全省民众加固堤坝、兴修水利、实施治理水患的综合举措;进行灾前防汛和灾后生产自救,对灾民进行紧急救助和妥善安置,领导、扶助他们开展农、副业生产,与严重的水灾作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全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调动全省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使得灾区人民和非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协助政府抗灾救灾,加上全国其它兄弟省区的鼎力相助,使救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终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政权的巩固。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救助积累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历届政府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天防灾救灾工作所要吸取的教训。本文以建国初期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行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为研究基点,以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动为背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7年内湖北省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湖北省抗洪救灾的实践和经验是在历次大水灾中逐步摸索和形成的,特别是在经历1954年的特大水灾后基本完善。7年间实际形成了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民动员的抗洪救灾局面。本文在总体研究取向上注意如下两点:首先,注意从抗灾救灾的具体方针、措施和实际效果中考察当时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其次,注意从抗灾救灾过程中考察党、国家与民众的互动关系。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国初期湖北省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史实,还原历史原貌,促使当代的灾害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并通过抗灾救灾这一重大事件来看出新生政权在内忧外患,执政资源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积极应对灾害、整合社会、获得拥护、巩固政权,并为我国当前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刘敏[9](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杜澎[10](2011)在《BFS项目工程进度动态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日趋紧张,以广州市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广州市的建设用地在2025年就要用完。拓宽建设用地有效供应途径,显得尤其重要。“三旧”改造,即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改造,是在当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宜居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中,旧城改造项目——BFS项目为实例,着眼于BFS项目从征地拆迁到竣工验收的整个开发建设过程,分析影响BFS项目开发进度的问题。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旧城改造在许多大中城市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改变城市面貌、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挖掘城市用地潜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中显现重大意义并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旧城改造又是城市建设中一项很棘手的工作。本文通过对BFS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认真梳理,提出了人的因素(包括政府行为因素及业主因素)、投资变化两个影响到BFS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详细的资料收集,掌握BFS项目的整体情况及各项指标特征。再运用系统学里的动态控制的观点,对收集来的BFS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归纳、比较和分析,就BFS项目建设过程中导致进度拖延的人的因素(包括政府行为因素及业主因素)及投资变化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归纳总结了上述两个问题在旧城改造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并结合当前广州市的相关政策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为加快广州市乃至全国今后的旧城改造工作,解决广州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和指导意义。

二、’99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召开防雷试点工程验收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9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召开防雷试点工程验收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光伏发电
        1.2.2 光伏扶贫产业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4.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反贫困理论
    2.2 产业发展理论
        2.2.1 产业政策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4.1 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
        2.4.2 光伏产业政策研究方面
        2.4.3 光伏扶贫模式研究方面
        2.4.4 光伏扶贫案例研究方面
        2.4.5 研究述评
第3章 光伏扶贫的发展
    3.1 光伏扶贫政策规定
        3.1.1 中国光伏扶贫主要政策
        3.1.2 安徽省光伏扶贫主要政策
    3.2 实施机构及流程
        3.2.1 组织实施机构
        3.2.2 项目实施流程
    3.3 光伏扶贫发展历程
        3.3.1 萌芽发端阶段(2013.6—2014.9)
        3.3.2 探索试点阶段(2014.9—2016.3)
        3.3.3 推广建设阶段(2016.3—2017.5)
        3.3.4 规范提升阶段(2017.5—2019.12)
        3.3.5 巩固拓展阶段(2019.12至今)
    3.4 光伏扶贫发展现状
        3.4.1 装机容量及纳入国家补助目录情况
        3.4.2 资金投入情况
        3.4.3 电站并网情况
        3.4.4 发电收益情况
        3.4.5 收益分配情况
        3.4.6 电站运维管理情况
    3.5 光伏扶贫调研检测情况
        3.5.1 合规性检查
        3.5.2 建设资金筹措
        3.5.3 发电收益分配
        3.5.4 电站发电性能
        3.5.5 电站安全性能检测
        3.5.6 关键设备质量检查
        3.5.7 施工质量检查
        3.5.8 运维能力评估
    3.6 光伏扶贫效果
        3.6.1 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3.6.2 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3.6.3 推进农村新能源发展
第4章 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分析
    4.1 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分析
        4.1.1 资金筹措机制
        4.1.2 建设管理机制
        4.1.3 运行维护机制
        4.1.4 收益分配机制
        4.1.5 综合利用机制
    4.2 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4.2.1 户用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2 村级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3 集中式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4 有益贫作用的商业光伏电站模式
        4.2.5 不同类型光伏扶贫电站模式比较
第5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1 层次分析法及其计算步骤
        5.3.2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各层指标权重确定
    5.4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
        5.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5.4.2 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结果
第6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
    6.1 电站建设质量均衡性不够
        6.1.1 关键设备质量
        6.1.2 施工质量
    6.2 发电和安全性能可靠性不够
        6.2.1 电站发电性能
        6.2.2 电站安全性能
    6.3 运行维护管理科学性不够
        6.3.1 发电能力检测和评估结果
        6.3.2 低效电站运维方面原因分析
    6.4 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性不够
        6.4.1 建设资金不够到位
        6.4.2 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6.4.3 收益分配不够科学
        6.4.4 系统应用不够充分
    6.5 运行维护标准操作性不够
    6.6 运维机构队伍专业性不够
    6.7 综合利用开发统筹性不够
        6.7.1 光伏农业发展有待加快
        6.7.2 碳排放权交易有待开拓
第7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强化光伏扶贫资产管理
        7.1.1 精准确权
        7.1.2 有序清欠
        7.1.3 强化光伏扶贫电站改造
        7.1.4 建章立制
    7.2 完善运维管理机制
        7.2.1 建立健全运维管理架构
        7.2.2 构建光伏物联网
        7.2.3 完善并推广应用监测系统
        7.2.4 开展运维管理工作考核
    7.3 加强发电收益科学分配
        7.3.1 明确发电收益分配方式
        7.3.2 强化公益岗位开发管理
        7.3.3 提高智能管控效率
    7.4 制订完善运维标准
        7.4.1 制订电站运行维护专用标准必要性
        7.4.2 制订运维专用标准及指标体系
    7.5 开展综合利用
        7.5.1 发展光伏农业
        7.5.2 开展碳交易
    7.6 有效防范风险
        7.6.1 创设光伏保险产品
        7.6.2 研究电站废弃物回收利用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现光伏扶贫电站持续稳定高效发电
        8.1.2 实现电站发电收益科学精准分配
        8.1.3 实现电站综合利用有效开展
        8.1.4 实现电站监督考核方式创新完善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8.3.1 助力中国(安徽)乡村全面振兴
        8.3.2 加快“走出去”步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4-2020年中国光伏扶贫主要政策摘编
附录二 2013-2020年安徽省光伏扶贫主要政策摘编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青海移动工程建设项目合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合规管理
        2.1.1 合规的定义
        2.1.2 合规管理与内控管理的关系
    2.2 合规风险管理
        2.2.1 合规风险
        2.2.2 风险识别
        2.2.3 风险测评
    2.3 工程项目管理
        2.3.1 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
        2.3.2 工程项目开展合规管理的意义
第三章 青海移动项目合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青海省情及青海移动简介
        3.1.1 青海省情
        3.1.2 青海移动简介
    3.2 青海移动当前面临环境分析
        3.2.1 外部环境
        3.2.2 内部环境
    3.3 青海移动工程建设合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1 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
        3.3.2 合规意识不足
        3.3.3 合规制度流程需要进一步完善
        3.3.4 合规专业人员不足
        3.3.5 合规文化还未形成
    3.4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清单
    3.5 青海移动工程建设领域面临的主要合规风险
        3.5.1 项目立项阶段合规风险
        3.5.2 工程设计阶段合规风险
        3.5.3 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风险
        3.5.4 违规转包及分包风险
        3.5.5 工程建设合同签订风险
        3.5.6 违反安全文明施工义务的合规风险
        3.5.7 争议解决条款选定不明确的风险
        3.5.8 项目验收阶段合规风险
第四章 青海移动工程建设合规管理优化方案
    4.1 合规管理体系框架
        4.1.1 健全合规组织机构
        4.1.2 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
        4.1.3 规范合规工作流程
        4.1.4 培育合规管理文化
    4.2 初步建立合规管理体系
        4.2.1 组织机构保障
        4.2.2 合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4.2.3 规范合规工作流程
        4.2.4 强化合规风险识别评估
        4.2.5 建立依法合规培训机制
        4.2.6 提升合规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五章 青海移动工程建设合规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项目立项阶段
    5.2 项目采购阶段
    5.3 项目设计阶段
    5.4 项目具体施工阶段
    5.5 项目验收阶段
    5.6 项目审计阶段
    5.7 项目付款阶段
    5.8 项目档案资料归档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SD高速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主要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高速公路领域相关研究现状
    2.3 相关理论及方法基础
    2.4 本章综述
第3章 企业简介及项目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3.1 SD高速企业简介
    3.2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工程现状及特点
    3.3 SD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3.4 本章评述
第4章 SD高速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4.1 质量目标及原则
    4.2 质量控制依据及方法
    4.3 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第5章 SD高速机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和保障
    5.1 质量控制措施的保障
    5.2 质量控制与纠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

(4)PPP模式在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逻辑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时间进度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PPP内涵
    2.2 PPP模式分类
    2.3 PPP特性
    2.4 国内外PPP模式的成熟应用
        2.4.1 国外PPP模式的应用
        2.4.2 国内PPP模式的应用
3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及建设运营模式
    3.1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
        3.1.1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现状
        3.1.2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存在问题
    3.2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建设运营模式
        3.2.1 政府主导模式
        3.2.2 企业主导模式
        3.2.3 本论文研究的PPP模式
4 PPP模式在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中的分析
    4.1 在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中引入PPP模式的优势
        4.1.1 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4.1.2 通过吸收社会资本投资,有助于减少财政支付压力
        4.1.3 为市场主体企业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提供新的机遇
    4.2 引入PPP模式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中的关键因素
        4.2.1 成熟项目,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4.2.2 商业模式,确定合理的资金支付
        4.2.3 界定职责范围,便于工作开展
        4.2.4 足够的民营资本具备充裕的投资实力
5 PPP模式运用于Y市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的应用
    5.1 Y市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项目各阶段运作
        5.1.1 项目准备阶段
        5.1.2 项目建设阶段
        5.1.3 项目运营阶段
    5.2 Y市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项目成效
        5.2.1 创新合作 ,取得双赢
        5.2.2 政企工作明确
        5.2.3 优化运营方式
        5.2.4 推行绩效考核机制
        5.2.5 引入第三方保险单位
    5.3 Y市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项目存在问题
        5.3.1 项目采购不够合理
        5.3.2 公共自行车供需潮汐现象明显
        5.3.3 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6 促进城市公共自行车应用PPP模式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PPP相关法律保障体系
    6.2 确定合理的PPP项目采购模式
    6.3 建立信息公开发布机制
    6.4 加强对PPP模式运行风险的控制
    6.5 加大对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存在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n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标准化理论
    2.1 标准化的定义
    2.2 标准化的范围和对象
    2.3 标准化的作用
    2.4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2.4.1 统一原理
        2.4.2 简化原理
        2.4.3 协调原理
        2.4.4 最优化原理
    2.5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电力基建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3.1 电力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3.1.1 电力项目管理体制建立与发展
        3.1.2 现在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2 电力基建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3.2.1 电力基建项目的特征
        3.2.2 电力基建项目管理现状
        3.2.3 电力基建项目管理对标准化管理的需求
第四章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建立
    4.1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管理建立的基本原则
    4.2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4.3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和机构设置
        4.3.1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
        4.3.2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机构设置
    4.4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流程
    4.5 电力基建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评价
第五章 福建龙岩110千伏新泉输变电工程项目实证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标准化管理模式应用
        5.2.1 标准化统一原理的应用
        5.2.2 标准化最优化原理的应用
        5.2.3 标准化简化和协调原理的应用
    5.3 标准化管理模式实施效果
第六章 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住宅房产项目的危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危机管理理论与经验
        2.1.1 国外几个危机管理理论
        2.1.2 国外几个危机管理模式
        2.1.3 肯德基“禽流感危机事件”
    2.2 国内危机管理文献与管理经验
    2.3 借鉴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房地产项目的资金危机管理
    3.1 房地产资金来源、组成分析
        3.1.1 中国房地产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1.2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现状分析
        3.1.3 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状况的主要因素分析
        3.1.4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3.2 资金危机的预防方法
        3.2.1 保持恰当的资产负债率
        3.2.2 重视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2.3 加快资金回笼速度
        3.2.4 放缓开发速度
        3.2.5 做好项目成本控制
    3.3 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危机的应对措施
        3.3.1 拓宽融资渠道
        3.3.2 变卖项目
        3.3.3 加紧促销
    3.4 本章小结
4 房地产项目质量危机管理
    4.1 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危机分析
        4.1.1 住房质量投诉及分类
        4.1.2 项目开发不同阶段对住房质量的影响
    4.2 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危机预防
        4.2.1 实行设计管理
        4.2.2 施工质量管理
        4.2.3 推行BIM项目
    4.3 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危机应对措施
        4.3.1 尽快处理质量事故
        4.3.2 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
        4.3.3 信息公开
    4.4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危机管理
    5.1 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分析
        5.1.1 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
        5.1.2 房地产市场危机的表现形式
        5.1.3 房地产市场的其他影响因素
        5.1.4 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5.2 房地产项目市场危机的预防
        5.2.1 注意国家政策的变化趋势
        5.2.2 重视市场调查
        5.2.3 注意需求层面的改变
        5.2.4 注意项目配套设施的发展空间
    5.3 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危机的应对措施
        5.3.1 利用政策空间
        5.3.2 正确把握市场环境
        5.3.3 实行客户关系管理
    5.4 本章小结
6 房地产项目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6.1 资金危机管理案例
        6.1.1 案例背景介绍
        6.1.2 危机表现
        6.1.3 危机处理
        6.1.4 案例总结
    6.2 质量危机管理案例
        6.2.1 虹桥花园工程质量事故概况
        6.2.2 现场的应急处理方案
        6.2.3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6.2.4 事故处理方案
        6.2.5 工程验收结论
        6.2.6 案例总结
    6.3 市场危机案例
        6.3.1 背景介绍
        6.3.2 危机表现
        6.3.3 危机的处理
        6.3.4 案例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关键词解释
        1.2.1 财政信息化的定义
        1.2.2 金财工程的概念
        1.2.3 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的内涵
        1.2.4 财政信息化的理论模型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实践
        2.1.1 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背景
        2.1.2 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原则
        2.1.3 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做法
    2.2 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2.2.1 公共基础建设
        2.2.2 业务管理系统建设
        2.2.3 行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2.2.4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2.5 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成效
    2.3 现阶段面临的难题及分析
        2.3.1 财政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不足
        2.3.2 县级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资金不足
        2.3.3 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2.3.4 信息化安全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2.3.5 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缺乏
3 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3.1 借鉴则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发展经验
        3.1.1 领导重视和保障到位的厦门经验
        3.1.2 精心组织和规范运作的宁波经验
        3.1.3 敢于实践和自主创新的焦作经验
    3.2 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具体目标
        3.2.1 指导思想
        3.2.2 具体目标
    3.3 实施方案的具体任务及步骤
        3.3.1 具体任务
        3.3.2 实施步骤
    3.4 构建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的评价模型
        3.4.1 建立评价的递级层次结构
        3.4.2 建立判断矩阵,确定要素权重
        3.4.3 评价方案中评价要素的评分标准的确定
    3.5 构建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4 构建和完善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4.1 加强信息化整体规划工作
        4.1.1 要加强理论学习
        4.1.2 要做好规划的设计工作
        4.1.3 做好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4.2 加快县区财政一体化建设
        4.2.1 健全机构促进责任落实到位
        4.2.2 市级采用大集中模式
    4.3 健全信息化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4.3.1 培养管理干部标准意识
        4.3.2 推动管理的标准化进程
        4.3.3 建立标准化执行情况绩效考核制度
    4.4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4.4.1 加强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4.4.2 加强和完善安全保密制度的管理及执行
    4.5 提高技术自主和管理自主的能力
        4.5.1 加快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
        4.5.2 增强开拓意识观念及资金投入
        4.5.3 建立自主开发和自主管理的内生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局限及提升空间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和成因
    一、建国初期湖北省政权的建立和行政区划
        (一) 湖北省政府的成立
        (二) 省属地方行政区划概况
        (三) 新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状况
    二、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一) 全国的水灾灾情
        (二) 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三、灾情成因
        (一) 地理因素
        (二) 历史原因
        (三) 战争因素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救灾体制的初步建立
    一、湖北省防汛救灾的方针政策
        (一) 防汛方针
        (二) 救灾方针
    二、防汛救灾机构的新建
        (一) 救灾机构的新建
        (二) 防汛机构的新建
    三、防汛救灾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
    一、荆江分洪工程的修建
        (一) 修建原因
        (二) 规划述略
        (三) 工程实施
        (四) 工程完成的重大意义
        (五) 工程运用及效益
    二、1949年至1953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49年的抗洪抢险概况
        (二) 1950年防汛情况
        (三) 1952年防汛情况
    三、1954年抗洪抢险情况
        (一) 组织动员
        (二) 查堤防汛、加固培修堤防
        (三) 采取紧急分洪,牺牲局部保全局
    四、1955—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55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二) 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救灾工作
    一、抢救与安置灾民
        (一) 抢救灾民
        (二) 转移灾民
    二、实施临灾救济
        (一) 粮款紧急赈济
        (二) 以工代赈,进行修堤
        (三) 对灾民实行医疗救助
    三、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一) 通过减租减息运动促进灾民生产自救
        (二) 发放农贷扶助,支援灾区生产
        (三) 通过互助合作运动促进灾民生产救灾
        (四) 大力发展副业和手工业生产,依靠供销合作社收购和推销
第五章 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一、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二、参加抗洪抢险
    三、捐献款物救济灾民
第六章 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对救灾工作的响应和推动
    一、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救灾动员
        (一) 召开各类会议
        (二) 通过报纸媒介等进行舆论宣传
        (三) 组建宣传网,设立宣传员和报告员,进行面对面宣传
    二、灾区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 积极参加防汛抢险
        (二) 节约渡荒与开展社会互济互助
        (三)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三、非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一) 人力支援
        (二) 物力支援
        (三) 社会捐助
        (四) 热情接待和安置灾民
    四、红十字会对灾区人民的援助
第七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抗洪救灾的成就与经验
    一、抗洪救灾工作的成就
        (一) 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二) 缓解了灾情,为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 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四)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凸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历史经验
        (一) 党政军一体化的高度集中的举国机制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 充分发动群众与坚决依靠群众是生产救灾成功的内在动力
        (三) 贯彻“有备无患,防重于治”的精神是战胜洪水的前提
    三、防汛救灾中的失误与偏差
        (一)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二) 政府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存在欠缺,对赈灾腐败现象缺乏监管机制
        (三) 救灾的社会化程度过低,政府是救灾的主体,其他力量发挥不够
结语
参引文献
后记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众参与
        2.1.2 建筑遗产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3.1 存在问题
        3.3.2 应对策略
        3.3.3 小结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3.4.1 法律法规释义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3.4.4 小结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3.5.3.1 管理规定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3.5.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4.1 概念释义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4.2.1 知情权
        4.2.2 参与权
        4.2.3 监督权
        4.2.4 公益诉讼权
        4.2.5 小结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4.3.1 定义
        4.3.2 相关规定
        4.3.3 存在问题
        4.3.4 应对策略
        4.3.5 小结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4.4.1 定义
        4.4.2 相关规定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4.4.3.1 大众教育
        4.4.3.2 专业教育
        4.4.3.3 职业教育
        4.4.4 小结
下篇——天津篇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3 保护规划制定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5.5 小结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6.3 瓶颈期(2010——今)
        6.4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7.1.1 张强先生简介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7.2.1 穆森简介
        7.2.2 团队简介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4 比较分析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7.4.2.1 必然性分析
        7.4.2.2 问题分析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7.4.4 比较分析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7.5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BFS项目工程进度动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BFS项目工程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2.1 BFS 项目进度流程分析
    2.2 项目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来源于开发商(建设单位)的因素
        2.2.2 来源于设计单位的因素
        2.2.3 来源于承包商(分包商)的因素
        2.2.4 来源于材料设备供应商的因素
        2.2.5 来源于监理单位的因素
        2.2.6 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的因素
        2.2.7 来源于社会和各种自然条件的因素
    2.3 BFS 项目工程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2.3.1 人的因素
        2.3.2 投资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FS项目政府行为与征地拆迁对工程进度影响分析
    3.1 BFS 项目基本特征分析
        3.1.1 功能布局
        3.1.2 平面交通系统
        3.1.3 结构方案与基础形式
        3.1.4 给排水和消防方案
        3.1.5 供配电方案
        3.1.6 通风与空调方案
        3.1.7 资金筹措
    3.2 政府行为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分析
    3.3 征地拆迁特征分析
    3.4 征地拆迁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FS项目建材价格波动对工程进度影响分析
    4.1 建材价格与工程进度的基本特征分析
    4.2 项目建材价格波动风险分析
    4.3 项目建材价格波动与工程进度管理的不确定性分析
    4.4 工程材料的管理与市场
    4.5 价格调整机制分析
    4.6 主材价格波动动态控制
    4.7 BFS 项目投资控制模型
        4.7.1 BFS 建设项目投资弹性的分析模型
        4.7.2 BFS 建设项目投资的弹性分析方法
    4.8 套期保值分析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99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召开防雷试点工程验收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D]. 孟守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
  • [2]青海移动工程建设项目合规管理研究[D]. 李霞琴.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3)
  • [3]SD高速机电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王亮. 山东大学, 2016(03)
  • [4]PPP模式在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应用研究[D]. 舒燕昂.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 [5]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 江新强. 福州大学, 2014(09)
  • [6]住宅房产项目的危机管理研究[D]. 戴林海. 浙江大学, 2013(07)
  • [7]铁岭市财政管理信息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厚继勇.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8]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D]. 石武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9]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10]BFS项目工程进度动态控制研究[D]. 杜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99 人民银行召开防雷试点项目验收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