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手术治疗的运动试验是一项关键试验

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手术治疗的运动试验是一项关键试验

一、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运动试验是关键的检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飞,周达新[1](2022)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最新指南解读》文中提出自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关于心脏瓣膜病的管理指南发布以来,大量新的临床证据被积累。这些新证据使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需要更新瓣膜病的管理指南。本文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角度,解读2021年新指南所作出的更新。

张倩,王墨扬,吴永健[2](2021)在《2021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胸心外科协会(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在2021年ESC年会期间发布, 完成了对2017版指南的重要更新。该文结合我国瓣膜病发展现状, 在策略评估、治疗方式、新技术和新器械研发及围术期管理等方面对新版指南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以期对我国现阶段心脏瓣膜病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先心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工作组,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先心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工作组[3](2021)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2021版)》文中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我国出生缺陷的首位畸形, 大多数常见CHD可通过经皮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目前, 常见CHD经皮介入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涌现, 我国原创的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也成为近年的发展热点, 但是, 我国在该领域的治疗意见仍停留在早期的专家共识阶段。鉴于此, 本指南在充分借鉴全球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参考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 针对常见CHD经皮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并发症防治和术后随访等进行规范,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

张怡,熊恬园,陈茂[4](2021)在《《2021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经导管瓣膜治疗策略的更新》文中研究指明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EACTS)根据新的临床证据,更新并发布了《2021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新指南就心脏瓣膜疾病伴或不伴合并症患者的临床评估、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做出了基于证据的推荐意见,是具有全球认可度的临床诊疗参考。本文解读了新指南在心脏瓣膜疾病介入治疗方面的更新。

应康[5](2021)在《左室心肌应变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中的预测价值以及TAVR术后的变化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左室心肌应变评估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预后价值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探讨哪种应变参数是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最有力预测指标。方法:纳入68例LVEF保留(LVEF>50%)的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MACE组和未发生MACE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检查,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数据和二维左室整体长轴应变(2D-LVGLS)和三维左室整体长轴应变(3D-LVGLS)、三维左室整体径向应变(3D-LVGRS)三维左室整体圆周应变(3D-LVGCS)、三维左室整体面积应变(3D-LVGAS)参数。结果:1、跟踪随访中位数时间为13个月,总共21例患者发生MACE。2、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MACE组与未发生MACE组的临床基础资料指标(年龄、性别比、体表面积等)和部分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末径(LVEDD)、LVEF、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和组织多普勒舒张期室间隔侧二尖瓣环速度e’的比值E/e’、3D-LVGCS和3D-LVGAS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的主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Vmax)、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MPG)、主动脉瓣面积指数(AVAI)、2D-LVGLS、3D-LVGLS、3D-LVGRS有统计学差异。3、多因素分析显示2D-LVGLS和3D-LVGLS是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面积分别为0.753、0.851,3D-LVGLS以-14.5%作为截断值预测发生MAC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和73%。4、Kaplan-Meier分析显示,3D-LVGLS≥-14.5%可作为预测发生MACE的指标。结论:3D-LVGLS是预测LVEF保留的无症状重度AS患者发生MACE的最可靠指标。第二部分:不同左室射血分数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术后左室心肌应变特点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的左室心肌应变特点。方法:纳入42例重度AS患者,依据患者术前LVEF分成三组:射血分数良好组(LVEF≧60%),射血分数中间值组(60%>LVEF≧50%),射血分数减低组(LVEF﹤50%)。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检查,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室整体面积应变(LVGAS)参数,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心肌应变特点。结果:组内比较:射血分数良好组GLS术后3天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进一步改善,术后12个月较术前3个月无明显变化;GRS、GAS仅在术后12个月较前改善;GCS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射血分数中间值组与射血分数减低组GLS术后3天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进一步改善,术后12个月仍有明显改善;GRS、GAS在术后3个月较前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进一步改善;GCS只在术后12个月较前改善。组间比较:三组患者术前的GLS、GRS、GCS、GA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三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GLS、GRS、GCS、GAS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射血分数良好组、中间值组和减低组12个月后的GLS较术前分别升高41.39%、72.18%、58.57%,GRS较术前分别升高11.66%、20.23%、18.32%,GCS较术前分别升高3.8%、26.80%、19.72%,GAS较术前分别升高19.33%、33.93%、24.93%。结论:1、3D-STI技术可以准确、敏感的评估射血分数不同的重度AS患者行TAVR术后不同时期的左室心肌应变规律。2、射血分数中间值组患者TAVR术后左室应变改善最显着,其次是射血分数减低组。3、三组患者TAVR术后的GLS均为所有应变参数中恢复最明显的的指标。

田苗,曾晓东,张勇,陈寄梅[6](2020)在《《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外科围术期管理策略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作为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诊断和管理是现代医学中一个成功的案例。随着诊断技术、外科手术、介入技术的发展,90%以上的先心病患儿可以存活到成年,导致先心病发病人群从婴儿期和儿童期转向成年期。成人先心病学不仅包括年轻人和中年人,还应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规范的指南可以为成人先心病综合管理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继《201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发布10年后,2020年8月《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正式发布,新版指南对于疾病的分类分层、综合干预方式以及干预时机进行了更新,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干预标准和方式。对于成人未修复或需要再次修复的先心病,手术干预指征和方式以及围术期管理对预后有巨大影响。新版指南针对不同病种的外科手术、介入干预指征和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阐明了高危人群的管理方式。本文尝试从外科医生这一角度对这部新版指南进行解读,对指南介绍的几个重点病种进行了梳理,力争为国内同行提供一个简明、可操作的指引。

于子凯[7](2020)在《BMI对瓣膜病临床决策与结局的影响及中药在TAVR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文中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瓣膜性心脏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的发病率显着增高。目前,全球人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处于增长趋势。但是,BMI是否影响VHD患者的临床决策以及预后仍鲜有报道。本研究依托中国瓣膜性心脏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China-VHD),首先开展了 BMI对VHD临床决策及住院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在VHD中较为常见,老年重度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治疗的预后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国外已有学者强调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在TAVR术后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性,但国内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强调中医药在CR中的核心作用,注重优势互补,探索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手段,发挥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改善TAVR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最大效益,无疑是VHD研究领域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一 BMI对瓣膜性心脏病临床决策及住院结局的影响目的:探讨BMI与VHD患者的临床决策和住院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非干预性、多中心、前瞻性的China-VHD队列研究,纳入11376例中重度VHD住院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BMI分层标准,分为偏瘦组(BMI≤18.4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24.9 kg/m2)、超重组(25.0 kg/m2-29.9 kg/m2)与肥胖组(≥30 kg/m2)。分析不同BMI分层下的中重度VH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干预措施及出院转归,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BMI在VHD患者临床决策及住院结局中发挥的作用。结果:纳入的11376例中重度住院VHD患者中,偏瘦组(BMI≤ 18.4 kg/m2)777例(6.83%)、正常体重组(BMI:18.5-24.9kg/m2)7143 例(62.79%)、超重组(BMI:25-29.9kg/m2)2965 例(26.06%)、肥胖组(BMI≥30kg/m2)491 例(4.32%)。偏瘦组中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47.95%)及Ⅳ级(22.43%)的患者比例最高(P<0.0001);肥胖组患者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以及糖尿病史)的比例最高(36.16%、64.36%、23.22%、24.64%);肥胖组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比例高于偏瘦、正常体重及超重组(35.03%vs21.36%,25.02%,30.56%,P<0.0001);超重组有心梗病史的患者比例高于偏瘦、正常体重及肥胖组。(9.41%vs 6.56%,7.88%,9.37%,P=0.0023);偏瘦组有肿瘤病史的患者比例高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组(2.45%vs 1.55%,1.55%,0.20%,P=0.0181)。超重及正常体重组接受手术治疗的VHD患者为2773例(38.82%)、1093例(36.86%),高于偏瘦组(261,33.59%)及肥胖组(152,30.96%),P=0.0002。AS患者中127例接受TAVR治疗,其中偏瘦、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组患者各10例(3.83%)、73例(2.63%)、38 例(3.47%)及 6 例(3.95%)。死亡率方面:与正常体重(61,0.85%)和肥胖组(2,0.41%)相比,偏瘦组死亡率最高(10,1.29%),超重组患者死亡率最低(8,0.27%),P=0.0010。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偏瘦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39,5.02%),其次为正常体重组(296,4.14%)和肥胖组(19,3.87%),超重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4,3.51%)最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1)。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18.4kg/m2(OR:0.686,95%CI:0.572—0.822;P<0.0001)与 BMI≥30 kg/m2(OR:0.744,95%CI:0.595—0.930;P=0.0094)与VHD患者未行手术治疗的决策有显着关系;超重(BMI:25-29.9 kg/m2)是VHD患者住院死亡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35,95%CI:0.160—0.730;P=0.0038);BMI水平为 25-29.9 kg/m2(OR:0.399,95%CI:0.221—0.721;P=0.0023)是 VHD 患者住院死亡及卒中复合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语:1 超重(BMI:25-29.9kg/m2)与肥胖(BMI≥30kg/m2)VHD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较高,同时易合并冠心病、心梗等其他系统疾病,病情相对复杂。偏瘦(BMI≤18.4kg/m2)VHD患者中MVHD的发病人数最多,NYHA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比例最高,临床表现出的呼吸困难、胸痛及水肿的症状更为突出。而肥胖VHD患者中,AS的发病人数最多。2 在VHD患者的临床决策时,偏瘦(BMI≤18.4kg/m2)和肥胖(BMI≥30kg/m2)与VHD患者未进行手术治疗存在显着的相关性。3 超重(BMI:25-29.9 kg/m2)是VHD患者住院死亡及复合事件(死亡及卒中)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二TAVR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探索性研究目的:探讨TAVR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功行TAVR治疗的70例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采集患者的症状及理化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合临床归纳出主要证型。结果:TAVR术后患者中医症状出现频数最高的是倦怠乏力(88.6%),之后频数位列前十的分别为:活动后气短(77.4%),活动后心悸(77.1%),口干少津(70%),神疲懒言(60%),舌苔白腻(57.1%),胸胁刺痛(55.7%),心慌胸闷(54.3%),活动后汗出(52.9%),舌质暗红(52.9%),痰多(5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可归纳为: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亏、瘀阻水停证。结语:TAVR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以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亏、瘀阻水停证为主,为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三新保元汤联合康复措施对TAVR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探索中药联合康复措施在改善TAVR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影响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以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纳入60例成功行TAVR治疗的重度AS患者(气血亏虚、瘀阻水停证)。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康复组(n=30)与康复对照组(n=30),干预治疗4周,并随访6个月。主要疗效指标为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walktest,6MWT)结果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次要观察指标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量表结果。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进行统计。结果:最终完成试验57例,其中中药联合康复组29例、康复对照组28例。纳入分析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合并疾病、心功能分级及临床特征等基线资料方面均衡可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主要疗效指标1.1 6MWT距离结果显示:1个月干预结束及6个月随访时,两组6MWT距离较基线6MWT 距离增加 63.071m(95%CI:41.103—85.040,P<0.001=、71.167m(95%CI:43.991—98.42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康复组患者较康复对照组患者的 6MWT 距离多 44.222m(95%CI:3.497—84.947,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6MWT—实际值/预测值的结果显示:1个月干预结束及6个月随访时,两组实际值/预测值比基线高14.01个百分点(95%CI:12.500—21.260,P<0.001)、15.89个百分点(95%CI:14.636—25.08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康复组患者比康复对照组患者的实际值/预测值高5.57个百分点(95%CI:1.705—18.908,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显示,1个月干预结束时,中药联合康复组患者(2.93±1.68)与康复对照组(5.92±2.85)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康复组总体有效率100%,优于康复对照组的7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1)。2次要疗效指标2.1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显示:1个月干预结束及6个月随访时,两组BI评分比基线高 9.23 分(95%CI:5.492—15.619,P<0.001)、13.24 分(95%CI:10.065—18.82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中药联合康复组和康复对照组之间对BI评分的改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2.2两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显示,1个月干预结束及6个月随访时,两组MMSE评分比基线高 1.145 分(95%CI:0.538—1.676,P<0.001)、1.27 分(95%CI:0.491—1.974,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3营养评估结果显示,在1个月时,中药联合康复组(25.82±1.81)与康复对照组(24.39±2.73)患者的MN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康复组患者的MNA值比康复对照组高1.429(95%CI:0.194—2.664,P=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 HADS-A方面,中药联合康复组6个月HADS-A评分优于基线评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HADS-D方面,各组间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5虚弱评分结果显示,两组在1个月及6个月时,Fried评分与基线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其中在1个月时,中药联合康复组患者的Fried评分优于康复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2.6安全性指标结果显示,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干预1月后,中药联合康复组血红蛋白水平(120.04±16.65 g/L)改善情况优于康复对照组(109.00±16.73 g/L),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语:1 两种干预措施均可改善TAVR术后患者的运动机能(6MWT距离、METs以及实际值/预测值),但中药联合康复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康复对照组。2 中药联合康复对照组可以改善TAVR术后患者的中医症状、营养以及虚弱状态,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同时,中药新保元汤可能在提高TAVR术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发挥作用。3 中药联合康复组以及康复对照组均可提高TAVR术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智力状态、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

王慧成[8](2020)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认知情况调查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背景: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通常由先天性二叶瓣或老年退行性三叶瓣钙化引起,也可以由风湿性疾病引起。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是老年主动脉瓣狭窄重要的病因,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瓣膜置换术的常见原因。AS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未经治疗的重度症状性AS,预后较差,常需反复住院,年死亡率可达25%,平均生存期只有2~3年。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是唯一可以缓减症状并且改善预后的治疗手段。AS患者对其疾病的认识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是否可以有效地监测疾病的进展并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但目前尚缺乏AS患者疾病知晓情况评估的调查研究。目的:本文第一部分旨在了解AS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探究与AS知晓情况相关的人口学及临床因素,为指导AS患者健康教育、临床随访和及时有效地治疗提供帮助;第二部分探究CAS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疾病严重程度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进一步明确CAS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调查对象为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行心脏超声检查并被诊断为AS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入选154例AS患者,有效随访130例。记录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采取电话访问的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随访并询问问题。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第二部分: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CA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CAS组,共计86例。选取同期住院性别、年龄相匹配,无AS的患者作为对照,为非CAS组,共计86例。详细记录其临床基线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根据瓣膜狭窄程度将CAS组又分为轻度CAS组和中重度CAS组。分析CAS组与非CAS组、轻度CAS组与中重度CAS组之间各因素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CAS发病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共纳入154例AS患者,23例患者拒绝随访,1例患者死亡,有效随访130例,应答率为84.42%。仅有10%的患者知晓AS的3个症状,呼吸困难的知晓率最高。47.7%的患者表示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36.2%的患者表示医生告知过AS的症状。74.6%的患者表示至少知道一种AS的治疗方式,TAVR的知晓率最低。NYHA心功能分级越低、瓣膜狭窄程度越轻,AS患者疾病知晓情况越差;第二部分:CAS组CRP、LDH、Fg和NT-proBNP均显着高于非CAS组,RBC、TG显着低于非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T-proBNP可能是CAS发病的预测因素。中重度CAS组合并高血压人数、TG水平显着低于轻度C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部分:AS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较差,表现为对症状的知晓率较低、并不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对治疗方式知晓不足。医生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症状的告知不足。NYHA心功能分级越低、瓣膜狭窄程度越轻,AS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越差。第二部分:房颤、CR和LVEF等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CAS组NT-proBNP水平高于非CAS组。提示CAS患者更早地出现了舒张性心衰,老年患者出现NT-proBNP升高时,应该注意筛查CAS。中重度CAS组室壁更厚,心功能更差,其他因素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我们随着CAS的进展,心室结构和功能不断发生变化。

刘剑锋[9](2020)在《改良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的中、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随访观察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自主改良的Cabrol技术用于单纯主动脉根部瘤和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患者的中、远期疗效以及对该技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以证明该术式的优越性。[方 法]我科先前相关研究及报道已证实我科自主改良的Cabrol技术是安全、可行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回顾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204例单纯主动脉根部瘤及67例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患者应用改良Cabrol技术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至2020年1月,随访率90.77%,进一步随访观察手术中、远期疗效,并对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病因进行分析。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 果]应用改良Cabrol技术的271例患者,男性:220例(81.2%),女性:51例(18.9%),年龄:17岁至70岁、平均年龄:49.0±11.9岁,单纯主动脉根部瘤:204例(78.8%)、主动脉夹层:67例(21.2%),其中Ⅰ型主动脉夹层、Ⅱ型主动脉夹层、Ⅲ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根部瘤分别为57例、7例、3例。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移植同时应用改良Cabrol技术:140例(51.7%),左冠状动脉开口移植应用改良Cabrol技术:113例(41.7%),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应用改良Cabrol技术:18例(6.6%)。术后院内死亡患者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3例,因停机后根部出血,止血过程中致右冠状动脉受累后导致心肌缺血死亡1例,脑出血死亡2例,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3例;院外死亡患者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5例):术后1月脑出血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6月因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1例;术后1年不明原因死亡1例;术后2年11月因脑梗死亡1例;术后3年因脑出血死亡2例;5年后出现不明原因死亡1例,为高龄随访病人。在死亡病例中,主动脉夹层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64.71%,相关因素Cox回归分析,主动脉夹层与术后患者死亡及相关并发症有相关性,但与该术式用中介人造血管行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无直接的相关性。1年、3年、6年、9年生存率分别为 95.6%、92.2%、88.3%、88.3%。术后神经损伤症状及未规律服用华法林所引发的相关表现是该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271例随访患者中,术后伴有神经损伤症状有46例,其症状在术后3月内均有所缓解并逐渐恢复;未规律服用华法林所引发的相关表现有24例(6例死亡)。术后复查心脏彩超,97.96%的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未发现术后心功能较术前进一步恶化的患者。在术后复查双源CT结果中,仅1例术后1年发现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至远端不同程度的瘤样扩张,连续随访过程中瘤体未见进一步扩张,心脏彩超提示未见明显的改变,目前该患者随访存活,患者为马方综合征,考虑与马方综合征血管病变有关。其余随访患者中未发现冠状动脉开口狭窄及血栓栓塞的相关表现。[结 论]通过对随访结果的分析及与近年相关文献的比较,我科自主改良的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中、远期治疗效果肯定,长期复查双源CT和心脏彩超未发现冠状动脉开口狭窄及血栓栓塞的相关表现,通过对相关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该术式用中介人造血管行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无直接的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了该术式疗效的优越性。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10](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二、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运动试验是关键的检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运动试验是关键的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1)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最新指南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风险评估
2 TAVR诊断检查
3 主动脉瓣狭窄干预时机的选择
4 干预方式的选择
5 TAVR术后管理
6 结语

(4)《2021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经导管瓣膜治疗策略的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1.1非药物干预的适应证
    1.2非药物干预方式的选择
2慢性重度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的管理
3重度继发性三尖瓣反流
4抗血栓药物管理
5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的管理

(5)左室心肌应变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中的预测价值以及TAVR术后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AS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1.2 AS的流行病学特点
    1.3 AS的主要临床症状
    1.4 重度AS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1.5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对重度AS的评估
第一部分:左室心肌应变评估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预后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设备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随访结果
        2.2 基础临床资料
        2.3 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数据比较
        2.4 左室应变参数分析
        2.5 3D-STI测量左室应变值的重复性检验
    3.讨论
    4.结论
    5.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左室射血分数不同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术后左室心肌应变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设备
        1.3 研究参数与步骤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随访结果
        2.2 基础临床资料
        2.3 三组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组内不同时间点数据的比较
        2.4 三组患者左室各应变参数组内各时间点的比较
        2.5 3D-STI测量左室应变值的重复性检验
    3.讨论
        3.1 术前左室心肌应变比较
        3.2 术后早期左室心肌应变比较
        3.3 术后中期(3个月)左室心肌应变比较
        3.4 术后远期左室心肌应变比较
    4.结论
    5.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肌形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BMI对瓣膜病临床决策与结局的影响及中药在TAVR术后康复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发展及心脏康复应用现状
        1 TAVR的发展历程
        2 TAVR的临床研究进展
        3 TAVR术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4 TAVR术后心脏康复研究概况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BMI与瓣膜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1 BMI与VHD的发生发展
        2 BMI与VHD的预后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MI对瓣膜性心脏病临床决策及住院结局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本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TAVR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探索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新保元汤联合康复措施对TAVR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ONSORT中药复方扩展版对照清单
    附录2 6MWT生理参数传输管理软件
    附录3
        Borg指数
        自认疲劳程度RPE
    附录4 主要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5 BI量表
    附录6 HADS量表
    附录7 MNA量表
    附录8 MMSE评分
    附录9 Fried Scale评分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8)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认知情况调查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疾病知晓情况调查及影响分析
    1.1 引言
    1.2 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对象
        1.2.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4 诊断标准及定义
        1.2.5 研究方法
    1.3 结果
        1.3.1 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
        1.3.2 调查结果分析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临床资料特征性分析
    2.1 引言
    2.2 对象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诊断标准
        2.2.5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非CAS组与CAS组临床资料比较
        2.3.2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多因素分析
        2.3.3 轻度CAS组与中重度CAS组临床资料比较
        2.3.4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最大射流速度与其他超声心动图参数相关性分析
        2.3.5 中重度与轻度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多因素分析
    2.4 讨论
        2.4.1 CAS的流行病学
        2.4.2 CAS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2.4.3 CAS与NT-proBNP的关系
        2.4.4 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进展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瓣窄狭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改良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的中、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根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四、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运动试验是关键的检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最新指南解读[J]. 李明飞,周达新. 心电与循环, 2022(01)
  • [2]2021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J]. 张倩,王墨扬,吴永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12)
  • [3]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2021版)[J].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先心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工作组,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先心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工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38)
  • [4]《2021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经导管瓣膜治疗策略的更新[J]. 张怡,熊恬园,陈茂.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12)
  • [5]左室心肌应变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中的预测价值以及TAVR术后的变化规律[D]. 应康. 南昌大学, 2021(01)
  • [6]《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外科围术期管理策略解读[J]. 田苗,曾晓东,张勇,陈寄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0(12)
  • [7]BMI对瓣膜病临床决策与结局的影响及中药在TAVR术后康复中的作用[D]. 于子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认知情况调查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危险因素分析[D]. 王慧成.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2)
  • [9]改良Cabrol技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替换的中、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研究[D]. 刘剑锋.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标签:;  ;  ;  ;  ;  

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手术治疗的运动试验是一项关键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